CN103174147B -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147B
CN103174147B CN201310091156.0A CN201310091156A CN103174147B CN 103174147 B CN103174147 B CN 103174147B CN 201310091156 A CN201310091156 A CN 201310091156A CN 103174147 B CN103174147 B CN 103174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construction
diffusion
spacing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11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4147A (zh
Inventor
吴旭
彭卫平
颜曦
赵雄
郑鹏鹏
刘照
徐绍波
欧阳新群
张宏武
刘翔
黄伟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3100911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4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4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4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注浆扩散施工方法。采用插入式注浆方法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包括确定或测定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密度ρ、粘度μg、确定注浆管半径r0;初选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将上述参数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并调整注浆压力△p或/和注浆时间t至与实际间距L符合并进行注浆。本发明根据现场混凝土拌合物性质确定各参数后,根据注浆扩散半径要求调整其他参数,施工不受到浆液流型的限制;根据实际工程检验,在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注浆扩散均匀性好,施工各参数获取容易、施工效率更高,满足注浆扩散施工质量要求,该方法不仅能够指导注浆设备中注浆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还能对注浆工艺进行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属于混凝土注浆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注浆施工中控制确定注浆扩散渗透半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变态混凝土施工是在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基础上进行,以提高防渗性能和解决一些部位的碾压混凝土不能采用振动碾碾压的问题。目前的注浆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直接将计量准确的浆液均匀地洒在摊铺好的碾压混凝土拌合物上,这种方法多用于围堰等高度稍低的临时水工建筑物工程中。另一种方法是在摊铺好的碾压混凝土料上面,均匀地垂直造孔或挖沟槽,然后直接用工具将计量准确的浆液均匀地洒在其表面及孔槽中。两种方式均不能保证浆液渗透的均匀性,且施工效率低。解决注浆均匀性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插入式注浆设备,插入式注浆需要知道浆液渗透的扩散半径,然而目前变态混凝土施工中的扩散半径没有好的方法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注浆扩散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实验并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在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注浆扩散均匀性好,施工各参数获取容易、施工效率更高的适用于插入式注浆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采用插入式注浆方法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
先将若干底部带灌浆小孔的空心注浆头插入变态混凝土施工层内,通过一定压力△p分别向注浆头内定量注入浆液,浆液在压力△p和重力作用下迅速扩散。其中,注浆头间距L由浆液的扩散半径r1决定,而浆液的扩散半径r1与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和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注浆管半径r0、以及变态混凝土浆液密度ρ和粘度μg有关。
(2)、根据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确定或测定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根据变态混凝土浆液特性,确定或测定密度ρ和粘度μg;确定注浆管半径r0
上述注浆扩散施工方法中,孔隙率e和平均颗粒直径Dp由施工前的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决定。多孔介质的孔隙率e,也称孔隙度,是指多孔介质孔隙的体积与多孔介质总体积之比。变态混凝土的孔隙率e和平均颗粒直径Dp与碾压混凝土的级配和配合比有关,其中孔隙率e还与颗粒的组成、不均匀系数和排列形状等有关。孔隙率e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固有特性,不同混凝土拌合物有不同的孔隙率e,可根据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确定或测定;平均颗粒直径Dp也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固有特性,不同混凝土拌合物有不同的平均颗粒直径Dp同样可根据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确定或测定。
上述注浆扩散施工方法中,浆液密度ρ和粘度μg取决于变态混凝土浆液的组成成分及水灰比,密度ρ和粘度μg是需要灌注浆液的特性,可以通过成分改变、配制方法调整,不同的变态混凝土浆液有不同的密度ρ和粘度μg,可根据变态混凝土浆液特性确定或测定密度ρ和粘度μg
注浆管半径r0是灌注设备的参数,可根据需要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调整,可通过设备参数获得或定制确定,注浆管半径r0取决于注浆管结构强度、插入凝土阻力和浆液流速等。
(3)、初选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
(4)、将上述参数用公式1:
r1=39.2911·△p0.185·t0.494·e0.226·Dp 0.272r0 0.903·ρ-0.554μg -0.016计算出初选扩散半径r1
根据公式2:L0=1.4r1+2r0,计算注浆管间距L0
(5)、比较注浆管计算间距L0与注浆管实际间距L:计算间距L0与实际间距L不同,调整实际注浆管间距为L0
或,当实际间距L小于计算间距L0时,注浆时间t不变,降低注浆压力△p,将注浆压力△p降低后,再次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注浆管间距L0至与实际间距L符合;
或,当实际间距L大于计算间距L0时,注浆压力△p不变,增加注浆时间t,将注浆时间t增加后,再次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注浆管间距L0至与实际间距L符合。
(6)、采用步骤(5)确定的注浆管间距L、注浆压力△p和注浆时间t进行注浆扩散施工。
上述方法中,在确定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和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注浆管半径r0、以及变态混凝土浆液密度ρ和粘度μg后计算得到的扩散半径r1是指:在所述确定的各参数条件下进行插入式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其基本要求是相邻灌浆孔之间全覆盖扩散,故注浆管间距L0计算值应不小于设备初选的注浆管实际间距L,本发明通过初选和预算方式调整确定注浆管实际间距L、注浆压力△p或注浆时间t、还可以调整注浆管半径r0实现准确注浆施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本发明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注浆扩散施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
1.施工方法采用各参数关系计算式适合于变态混凝土施工,解决目前施工中理论缺乏等问题。所用计算式计算简单,各参数容易获得。
2.根据现场混凝土拌合物性质确定各参数后,施工方法根据注浆扩散半径r1要求调整其他参数,施工不受到浆液流型的限制。
4.根据实际工程检验,在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注浆扩散均匀性好,施工各参数获取容易、施工效率更高,该方法不仅能够指导注浆设备中注浆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还能对注浆工艺进行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
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采用插入式注浆方法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即先将若干底部带许多小孔的空心注浆头插入变态混凝土施工层内,再通过一定压力△p分别向注浆头内定量注入浆液,浆液在压力△p和重力作用下迅速扩散。其中,注浆头间距由浆液的扩散半径决定,而浆液的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和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注浆管半径r0、以及变态混凝土浆液密度ρ和粘度μg有关。
(2)设注浆管半径r0一定,注浆管半径r0取决于其结构强度、插入凝土阻力和浆液流速等。注浆前,先根据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确定或测定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根据变态混凝土浆液特性确定或测定密度ρ和粘度μg
(3)再根据施工进度、注浆管半径r0和浆液流速,初选确定注浆时间t和注浆压力△p。
(4)将上述参数代入r1=39.2911·△p0.185·t0.494·e0.226·Dp 0.272r0 0.903·ρ-0.554μg -0.016公式,计算出扩散半径r1;再根据公式L0=1.4r1+2r0,计算注浆管间距L0
(5)若注浆管实际间距L与L0不等,则需调整注浆管间距L。
或,注浆管间距固定(即L为常数),当L小于L0时,注浆时间t不变,适当降低注浆压力△p;当L大于L0时,注浆压力△p不变,适当增加注浆时间t,但需施工进度要求。
(5)采用步骤(4)确定符合要求的注浆管间距L或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进行注浆扩散施工。
本发明提供的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浆液渗透的扩散半径计算公式表示为:r1=39.2911·△p0.185·t0.494·e0.226·Dp 0.272r0 0.903·ρ-0.554μg -0.016,公式中,r1为扩散半径,单位为m;△p为注浆压力,单位为MPa;t为注浆时间,单位为s;e为孔隙率,无量纲;Dp为平均颗粒直径,单位为m;r0为注浆管半径,单位为m;ρ为浆液密度,单位为g/cm3;μg为浆液粘度,单位为Pa·s。
实施举例:
某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浆液水灰比小于0.7,通过实验知:浆液平均密度为1.664g/cm3,浆液粘度为0.03Pa·s,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的孔隙率为0.3,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0125m。
采用注浆管孔径为d=20mm,外径为48,悬臂长为748mm;每根注浆管承受的作用力为2.75kN;注浆头最大插入比压:P=2750/(3.14×2.4×2.4)=152.05(N/cm2),远大于人工注浆(直径为100mm的造孔器,需用120kg力)所需比压3.82N/cm2
而单根注浆管受弯矩:M=2750×0.748=2057Nm;注浆管截面特性:
W = π 32 ( D 3 - d 3 ) = π 32 ( 0.048 3 - 0.020 3 ) = 9.76 × 10 - 6 m 3
注浆管弯曲应力:
σ = M W = 210.8 MPa
小于Q345钢的许用弯曲正应力[σ]=230MPa。
且剪切强度小于Q345钢的许用剪切应力[σ]=135MPa;挤压强度小于Q345钢的许用剪切应力[σ]=170MPa
注浆管半径r0取0.01m。
设施工块长1.5米×宽0.5米×深0.3米,注浆比为5%,每次注浆在10s内输送完成,则浆液流量为:
Q=V/T=1.5×0.5×0.3×0.05/10=0.001125(m3/s)
=4.05(m3/h)
采用8根注浆管进行注浆,8根注浆管设置为平行两排,每排4根,每根注浆管与相邻注浆管距离相同,则每根注浆管流量为:0.50625(m3/h),流速为:0.45m3/s。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和浆液流速(流量)要求,确定注浆时间t和注浆压力△p分别为10s和0.2MPa。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如下:
r1=39.2911·△p0.185·t0.494·e0.226·Dp 0.272r0 0.903·ρ-0.554μg -0.016
=39.2911×0.20.185×100.494×0.30.226×0.01250.272×0.010.903×1.664-0.554×0.03-0.016
=0.262m
注浆管间距L0=1.4r1+2r0=386.8mm,取L0=375mm设置注浆管。
因此,注浆在上述确定条件下进行。
经检测注浆后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Claims (1)

1.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采用插入式注浆方法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
(2)、根据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确定或测定孔隙率e、平均颗粒直径Dp,根据变态混凝土浆液特性确定或测定密度ρ和粘度μg;确定注浆管半径r0
(3)、初选注浆压力△p、注浆时间t;
(4)、将上述参数用公式1:
r1=39.2911·△p0.185·t0.494·e0.226·Dp 0.272r0 0.903·ρ-0.554μg -0.016计算出初选扩散半径r1
根据公式2:L0=1.4r1+2r0,计算注浆管间距L0
(5)、比较注浆管计算间距L0与注浆管实际间距L:计算间距L0与实际间距L不同,调整实际注浆管间距为L0
或,当实际间距L小于计算间距L0时,注浆时间t不变,降低注浆压力△p,将注浆压力△p降低后,再次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注浆管间距L0至与实际间距L符合;
或,当实际间距L大于计算间距L0时,注浆压力△p不变,增加注浆时间t,将注浆时间t增加后,再次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注浆管间距L0至与实际间距L符合;
(6)、采用步骤(5)确定的注浆管实际间距L、注浆压力△p和注浆时间t进行注浆扩散施工;
上述各参数的单位是:平均颗粒直径Dp、单位为m,密度ρ、单位为g/cm3,粘度μg、单位为Pa·s,注浆管半径r0、单位为m,注浆压力△p、单位为MPa,注浆时间t、单位为s,初选扩散半径r1、单位为m,注浆管间距L0、单位为mm,注浆管实际间距L、单位为mm。
CN201310091156.0A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Active CN103174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1156.0A CN103174147B (zh)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1156.0A CN103174147B (zh)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147A CN103174147A (zh) 2013-06-26
CN103174147B true CN103174147B (zh) 2015-01-07

Family

ID=48634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1156.0A Active CN103174147B (zh)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4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1308B (zh) * 2014-07-21 2016-08-17 杭州华能大坝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升浆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04988925B (zh) * 2015-06-15 2016-07-06 三峡大学 一种变态混凝土成孔注浆浆液扩散施工方法
CN105716998B (zh) * 2016-03-25 2017-12-22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裂缝化学灌浆浆液扩散半径的计算方法
CN107553718B (zh) * 2017-08-21 2019-05-17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机制变态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CN108487918B (zh) * 2018-03-06 2019-04-02 山东科技大学 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裂隙水注浆治理设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60740A1 (ru) * 1982-06-28 1983-12-15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Высшее Военное Инженерное 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ое Училище Им.Ген.Армии А.Н.Комаровского Способ бетонировани плит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CN1074001A (zh) * 1992-10-27 1993-07-07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院 挖孔压浆桩的加工工艺方法
CN1267768A (zh) * 2000-05-09 2000-09-27 王继忠 混凝土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JP4927913B2 (ja) * 2009-08-10 2012-05-09 ドーピー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チクソトロピー性を有するグラウト材
CN102493435A (zh) * 2011-12-23 2012-06-13 上海港务工程公司 一种钻孔成槽气举反循环出渣法
CN102786282A (zh) * 2012-08-30 2012-11-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中、细砂层用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
CN102979307A (zh) * 2012-12-12 2013-03-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金来建设工程技术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60740A1 (ru) * 1982-06-28 1983-12-15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Высшее Военное Инженерное 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ое Училище Им.Ген.Армии А.Н.Комаровского Способ бетонировани плит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CN1074001A (zh) * 1992-10-27 1993-07-07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院 挖孔压浆桩的加工工艺方法
CN1267768A (zh) * 2000-05-09 2000-09-27 王继忠 混凝土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JP4927913B2 (ja) * 2009-08-10 2012-05-09 ドーピー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チクソトロピー性を有するグラウト材
CN102493435A (zh) * 2011-12-23 2012-06-13 上海港务工程公司 一种钻孔成槽气举反循环出渣法
CN102786282A (zh) * 2012-08-30 2012-11-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中、细砂层用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
CN102979307A (zh) * 2012-12-12 2013-03-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金来建设工程技术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許第4927913号B2 2012.05.09 *
赵健,邹金峰,曾胜,罗恒."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注浆布孔方案设计及注浆压力计算方法".《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第41卷(第6期),第2344-2349页. *
阙云,刘强华,李丹,孙远,梁永富."渗透注浆扩散理论探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第25卷(第5期),第105-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147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147B (zh) 一种变态混凝土注浆扩散施工方法
CN103149143B (zh) 超大粒径粗粒土渗透系数测定装置
CN104007045B (zh) 一种泥水盾构机泥浆成膜数值模拟方法
Zhou et al. Strength and filtration stability of cement grouts in porous media
Zhou et al. Micromechanism of the diffusion of cement-based grouts in porous media under two hydraulic operating conditions: constant flow rate and constant pressure
CN114324103B (zh) 一种饱和黏土体渗透系数测定方法
CN110705015B (zh) 基于泡沫与土颗粒相互作用的泡沫改良土渗透性预测方法
CN107525541A (zh) 一种低渗透性煤岩体劈裂渗透耦合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936348A (zh) 一种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结构性土的制备方法
CN118013873A (zh) 一种考虑高水头条件下的裂隙灌浆扩散半径计算方法
CN104988925B (zh) 一种变态混凝土成孔注浆浆液扩散施工方法
CN115293521B (zh) 一种公路黄土原地基湿陷性处理效果快速评价方法
CN206280083U (zh) 一种隧道管片注浆管
CN108008114A (zh) 一种粗粒土土体内部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CN205374242U (zh) 一种级配碎石渗透系数测试实验装置
CN107142933A (zh) 一种土层锚固中大幅提高抗拔力的装置及方法
CN202512108U (zh) 变压变温加速溶蚀的试验仪器
CN112986101A (zh) 一种土石坝砂砾石筑坝料水平渗透特性试验方法
CN111829928A (zh) 一种注桨扩散范围的检测方法
CN108169463A (zh) 一种基于浆体流变的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08264442B (zh) 混装铵油炸药车的装药深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95066A (zh) 坝基帷幕防渗性能衰减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17071523A (zh) 静力触探法确定phc管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15680721A (zh) 隧道变形主动控制支护结构体系及参数求解方法
CN104895017B (zh) 寒冷地区基于孔隙分布指数的垫层料级配设计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