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6797B -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6797B
CN103166797B CN201310087231.6A CN201310087231A CN103166797B CN 103166797 B CN103166797 B CN 103166797B CN 201310087231 A CN201310087231 A CN 201310087231A CN 103166797 B CN103166797 B CN 103166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module
main
module
application
ba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72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6797A (zh
Inventor
谢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72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6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6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6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6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67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所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所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进行热备份时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行修改,增加了扩容成本和出错概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数据通信领域中,为满足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处理的需求,提出了热备份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热备份方法的技术手段都集中在如何在主用应用模块和备用应用模块之间进行数据同步,从而能够实时地将处理数据的主体从主用应用模块切换到备用应用模块,并未从工程的实际角度出发,简化操作过程。
上述主用应用模块和备用应用模块可统称为应用模块,其中,主用应用模块指为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的应用模块,备用应用模块是为相应的主用应用模块提供备份服务的应用模块。现有技术中,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设置好了将哪些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以及每个主用应用模块所对应的备用应用模块,并且在初始设置后,各个应用模块的配置将无法改变,因此,在采用现有的热备份进行应用容量的扩充时,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进行修改,重新设置各应用模块,不但增加了扩充应用容量的成本,还会由于扩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大大增加出错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进行热备份时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行修改,增加了扩容成本和出错概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上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上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上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
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上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上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上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
调整模块,用于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进行注册的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应用模块归入同一组中,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该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该任意一个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使得应用模块的增减易于实现,并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实现应用的扩容,而且应用模块配置的模式和主备份关系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进行调整,避免在增减应用模块时人工修改管理中心的软件设置的情况,简化了修改系统容量时的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并降低了出错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管理中心和应用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1+1备份模式下扩充应用容量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模块的管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实现系统的扩容,而且应用模块配置的模式和主备份关系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进行调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进行热备份时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行修改,增加了扩容成本和出错概率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管理中心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上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上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上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就是主用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的应用模块就是备用应用模块。
管理中心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之前,需要先配置预设的备份模式,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例如,管理中心在初始化后,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预设的备份模式,例如,1+1备份模式、1+0备份模式或者2+1备份模式等。
1+0备份模式,是指每组应用模块中只设置一个主用应用模块,不设置备用应用模块,一般用于主用应用模块不需要备份的情况。
1+1备份模式,是指每组应用模块中设置一个主用应用模块,并对应设置一个备用应用模块。
2+1备份模式,是指每组应用模块中设置两个主用应用模块,并对应设置一个备用应用模块,当两个主用应用模块中的任意一个出现故障或被去除时,由备用应用模块接管该主用应用模块的业务,继续为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
较佳地,在进行步骤101之后,将上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信息,和与上述应用模块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备用应用模块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上述应用模块;或者,将上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的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上述应用模块。
步骤102:管理中心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
较佳地,管理中心定期检测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是否改变,或者,定期接收每一个应用模块上报的各自的服务状态信息。通过应用模块上报的服务状态信息,确定应用模块是否出现服务状态改变的情况,例如,应用模块出现故障、被去除、连接松动等。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中心和每一个应用模块之间可以维系一个心跳检测,管理中心通过心跳检测判断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是否改变。
步骤103:管理中心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
管理中心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除去或发生故障时,查询该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还是备用模式;
若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则删除本地存储的与其相关联的主备份关系;
若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则将与其相关联的主备份关系中记录的备用应用模块启动为主用模式,并删除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关联的主备分关系。
实际应用中,管理中心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的应用服务时,指示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为该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并根据相应的主备份关系,指示该应用模块将本地的数据备份至相应的备用应用模块中。
例如,客户端向管理中心发送服务请求,请求具有备份功能的主用应用模块提供应用服务。管理中心此时的备份模式为1+1,则从本地记录的多组应用模块中,选择满员的一组应用模块(即既有主用应用模块,又有备用应用模块的分组),指示该组应用模块中的主用应用模块为该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并指示该主用应用模块将数据备份至该组应用模块中的备用应用模块中。
如果是备用应用模块发生故障或被去除,管理中心只需删除本地存储的与该应用模块相关联的主备份关系,和本地存储的该应用模块的信息即可。此时,如果该备用应用模块原本所在的分组中的主用应用模块没有其他对应的备用应用模块,管理中心则可以调整该主用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将其分到其它分组中,或者,不再向要求该主用应用模块提供具有备份功能的应用服务。
如果是主用应用模块发生故障或被去除,并且该主用应用模块存在对应的备用应用模块,则可以将相应的备用应用模块启动为主用模式,令其接管上述主用应用模块的应用服务,并删除上述主用应用模块关联的主备份关系。如果该主用应用模块没有对应的备用应用模块,管理中心则重新为客户端分配提供应用服务的主用应用模块。
步骤103之后,如果确定所有分组中的应用模块总数小于阈值,将所有分组合并,并且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对合并后的分组中的各个应用模块进行重新配置,以及对该合并后的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进行重新设置。
上述阈值一般为预设的备份模式所规定的每个分组中应用模块数量的最大值。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管理中心和应用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客户端向管理中心请求应用服务,管理中心指定应用模块提供应用服务的过程可以参阅图2所示。管理中心可以对外提供统一的应用服务端口,用以接收客户端的服务请求,以及向客户端反馈信息。
在接收到应用模块的注册请求时,管理中心根据预先配置的备份模式和注册分发算法,将该应用模块设置为对应的状态(主用应用模块或者备用应用模块),并根据主备份关系,形成“应用组”(即应用模块的分组),通过注册信息将上述应用模块对应的状态和主备份关系告知上述应用模块。
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服务请求时,管理中心根据业务分发策略(例如负载均衡策略等)将业务分配给已注册成为主用应用模块的应用模块,令其提供应用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应用模块管理方法中,管理中心可以为Femto基站网关接入模块,应用模块可以为语音编辑码模块。如果客户端向Femto基站网关接入模块请求的应用服务,该应用服务为将语音的编辑模式由PCM(Pulse-code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制式转化为EFR(EnhancedFullRateSpeedEncoding,增强型全速率)制式,Femto基站网关接入模块可以根据业务分发策略,将这一应用服务的业务分发给作为主用应用模块的语音编辑码模块,由作为主用应用模块的语音编辑码模块提供这一应用服务。
下面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不同备份模式下的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的实现过程。
参阅图3所示,管理中心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将备份模式配置为1+1备份模式,应用模块共有应用模块A、应用模块B、应用模块C和应用模块D四个,其中,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先向Femto基站网关接入模块注册,应用模块C和应用模块D作为扩容的模块,在后续过程中增加。由于备份模式为1+1备份模式,所以管理中心在一个“应用组”中分配主用应用模块和备用应用模块两个成员。图3为1+1备份模式下扩充应用容量的过程示意图,包括如下6个步骤。
1)在各应用模块向管理中心注册之前,如果客户端请求提供应用服务(例如,计算服务、语音制式转换服务等),此时,管理中心确定没有应用资源,拒绝为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
2)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初始化后开始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A配置为主用模式,作为主用应用模块,将应用模块B配置为备用模式,作为备用应用模块,并告知应用模块A,应用模块B为应用模块A对应的备用应用模块。
3)客户端向管理中心发送应用服务请求(例如,请求语音制式转换服务等),此时,管理中心指定应用模块A为该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并且由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A提供的应用服务转发给客户端。应用模块A为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时,管理中心指示应用模块A将数据备份至应用模块B中,或者,由应用模块A根据本地存储的主备份关系直接将数据备份至应用模块B。
4)新增加了应用模块C后,应用模块C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由于第一个“应用组”已经满员,没有空闲位置,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C分配成新的“应用组”中的主用应用模块。
5)客户端再次向管理中心发送应用服务请求,管理中心根据本地的业务分发策略将针对该请求的应用服务业务分发给主用应用模块,向客户端提供来自应用模块A或来自应用模块C的应用服务。此时,由于有应用模块B为应用模块A提供备份服务,因此,应用模块A提供的应用服务更为可靠,应用模块C提供的应用服务没有备份。
6)新增加应用模块D,应用模块D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检测出第二个“应用组”(即应用模块C所在的“应用组”)中还存在空闲位置,没有满员,则将应用模块D分配至第二个“应用组”,并通知应用模块C,应用模块D已成为应用模块C的备用应用模块,可以为其提供备份服务。
此时,如果客户端向管理中心发送应用服务请求,管理中心将根据本地的业务分发策略,将针对该请求的应用服务业务分发给主用应用模块,向客户端提供来自应用模块A或者应用模块C的应用服务。由于此时应用模块B和应用模块D分别为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C提供备份服务,因此,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C所提供的应用服务都是可靠的。
下面举例说明在1+1备份模式下的减少容量的过程。假设管理中心配置的备份模式为1+1备份模式,已注册的应用模块包括应用模块A、应用模块B、应用模块C和应用模块D,其中,第一“应用组”包括主用应用模块A和备用应用模块C,第二“应用组”包括主用应用模块B和备用应用模块D。
在应用模块D被去除时,管理中心通过心跳检测确定应用模块D已经不存在,应用模块D的服务状态被改变为不可用。此时,管理中心检测本地记录中应用模块D原本所在的第二“应用组”,通知该“应用组”中的主用应用模块B,其备用应用模块D已经不存在,无法为应用模块B继续提供备份服务,并将本地记录中有关应用模块D的信息删除(例如,与应用模块D关联的主备份关系等信息)。
此时,如果继续去除应用模块,可能存在下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将应用模块C去除后,管理中心通过心跳检测确定应用模块C已经不存在,应用模块C的服务状态改变为不可用。此时管理中心将通知本地记录中应用模块C原本所在的第一“应用组”中的主用应用模块A,其备用应用模块C已经不存在,并将本地记录中有关应用模块C的信息删除。此后,管理中心通过搜索本地记录发现存在两个“应用组”,并且两个“应用组”中都只存在一个成员,而本地设置的备份模式为1+1备份模式,因此,将两个“应用组”合并。合并时,管理中心可以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的主备份关系重新设置,例如,将应用模块A设置为主用应用模块,将应用模块B设置为应用模块A的备用应用模块,并通知应用模块A,其备用应用模块为应用模块B。
第二种情况:应用模块B被去除后,管理中心通过心跳检测确定应用模块B已经不存在,其服务状态为不可用。此时管理中心将直接删除本地记录的有关应用模块B的信息,例如,应用模块B被分配为主用应用模块的信息,应用模块B的调用地址等。此后,如果客户端继续请求应用服务,管理中心则指示主用应用模块A采用A主C备的模式为该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
第三种情况:应用模块A被去除后,管理中心通过心跳检测确定应用模块A已经不存在,其服务状态为不可用。此时,管理中心先搜索本地记录中应用模块A原本所在的“应用组”将该“应用组”中的备用应用模块C启用,并转化为主用应用模块,然后删除本地记录的有关应用模块A的信息。此后,管理中心继续搜索本地记录,发现存在两个“应用组”,并且每个“应用组”中都只有一个成员,将这两个“应用组”合并。在合并时,由于应用模块C已经被转化为主用应用模块,可以直接将应用模块B分配为应用模块C的备用应用模块,或者,也可以根据预设的备份模式对应用模块B和应用模块C重新进行分配,将其中的一个分配为主用应用模块,另一个分配为备用应用模块。在分配完主用应用模块和备用应用模块后,需要告知主用应用模块,与其对应的备用应用模块已经被启用。
下面举例说明1+0备份模式下的扩容过程。
本实施例中,管理中心通过静态配置将备份模式配置为1+0备份模式,即一个“应用组”中只存在一个主用应用模块,没有备用应用模块,应用模块包括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其中,应用模块B作为扩容时后续增加的应用模块。
应用模块A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A分配为主用应用模块。
客户端向管理中心请求提供应用服务时,管理中心指示应用模块A提供应用服务,并将来自应用模块A的应用服务转发给客户端。
新增加应用模块B,应用模块B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确定第一个“应用组”已经满员,没有空闲位置,将应用模块B作为主用应用模块,归入新的“应用组”中。
客户端向管理中心请求提供应用服务,管理中心根据业务分发策略,将该应用服务的业务分发给主用应用模块,向客户端提供来自应用模块A或者应用模块B的应用服务。此时,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所提供的应用服务都不存在备份功能。
下面举例说明2+1备份模式下的扩容过程。
本实施例中,管理中心通过静态配置将备份模式配置为2+1备份模式,即一个“应用组”中有两个主用应用模块和一个备用应用模块,备用应用模块可以为同组的任意一个主用应用模块提供备份功能,应用模块包括应用模块A、应用模块B和应用模块C,其中,应用模块B和应用模块C作为扩容时后续增加的应用模块。
应用模块A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A分配为主用应用模块,并归入第一“应用组”中。
客户端向管理中心请求提供应用服务时,管理中心指示应用模块A提供应用服务,并将来自应用模块A的应用服务转发给客户端。
新增加应用模块B,应用模块B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B分配为主用应用模块,并归入与第一“应用组”中。
客户端向管理中心请求提供应用服务,管理中心根据业务分发策略,将该应用服务的业务分发给主用应用模块,向客户端提供来自应用模块A或者应用模块B的应用服务。此时,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所提供的应用服务都不存在备份功能。
新增加应用模块C,应用模块C初始化后向管理中心注册,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C分配为备用应用模块,并归入第一“应用组”中,此时,管理中心将应用模块C为备用应用模块的信息发送给应用模块A和应用模块B,当应用模块A或者应用模块B中的任意一个为客户端提供服务时,都可以将本地的数据备份至应用模块C中。
备份模式中各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以及在应用模块注册或者调整主备份关系时如何配置各应用模块等,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具体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份模式、业务分配策略、主备份关系可以使用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做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装置,参阅图4所示,包括:
分配模块401,用于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上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上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上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监控模块402,用于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
调整模块403,用于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
较佳地,分配模块401还用于:
在将上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后,将上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信息,和与上述应用模块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他应用模块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上述应用模块;或者,将上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的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上述应用模块。
较佳地,上述监控模块402,具体用于定期检测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是否改变,或者,定期接收每一个应用模块上报的各自的服务状态信息。
较佳地,调整模块403,具体用于,
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除去或发生故障时,查询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还是备用模式;
若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则删除本地存储的与其相关联的主备份关系;
若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分配为主用模式,则将与其相关联的主备份关系中记录的备用应用模块启动为主用模式,并删除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关联的主备分关系。
上述应用模块的管理装置,还包括指示模块404,用于在将上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后,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的应用服务时,指示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为上述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并根据已记录的相应的主备份关系,指示上述应用模块将本地的数据备份至相应的备用应用模块中。
上述调整模块403还用于:
在调整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上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之后,在确定所有分组中的应用模块总数小于阈值时,将所有分组合并,并且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对合并后的分组中的各个应用模块进行重新配置,以及对上述合并后的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进行重新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进行注册的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应用模块归入同一组中,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该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该任意一个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使得应用模块的增减易于实现,并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实现应用的扩容,而且应用模块配置的模式和主备份关系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进行调整,避免在增减应用模块时人工修改管理中心的软件设置的情况,简化了修改系统容量时的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并降低了出错概率。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所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所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
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
在确定所有分组中的应用模块总数小于阈值时,将所有分组合并,并且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对合并后的分组中的各个应用模块进行重新配置,以及对所述合并后的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进行重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后,还包括:
将所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信息,和与所述应用模块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应用模块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应用模块;或者,
将所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的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应用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具体包括:
定期检测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是否改变,或者,定期接收每一个应用模块上报的各自的服务状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具体包括:
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除去或发生故障时,查询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还是备用模式;
若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则删除本地存储的与其相关联的主备份关系;
若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则将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备用应用模块启动为主用模式,并删除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关联的主备分关系。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的应用服务时,指示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为所述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并根据相应的主备份关系,指示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将本地的数据备份至相应的备用应用模块中。
6.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用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时,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将所述应用模块配置为主用模式或备用模式,并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所述预设的备份模式包括预设的每个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
调整模块,用于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改变时,调整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
以及在调整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所在的分组中的其它应用模块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的主备份关系之后,在确定所有分组中的应用模块总数小于阈值时,将所有分组合并,并且按照预设的备份模式,对合并后的分组中的各个应用模块进行重新配置,以及对所述合并后的分组中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主备份关系进行重新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
在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后,将所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信息,和与所述应用模块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他应用模块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应用模块;或者,
将所述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的信息封装入注册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应用模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具体用于:
定期检测每一个应用模块的服务状态是否改变,或者,定期接收每一个应用模块上报的各自的服务状态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除去或发生故障时,查询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还是备用模式;
若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备用模式,则删除本地存储的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
若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被配置为主用模式,则将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备用应用模块启动为主用模式,并删除所述任意一个应用模块关联的主备分关系。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在将所述应用模块和与其存在主备份关系的其它应用模块,归入同一分组中后,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的应用服务时,指示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为所述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并根据相应的主备份关系,指示被配置为主用模式的应用模块将本地的数据备份至相应的备用应用模块中。
CN201310087231.6A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6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7231.6A CN103166797B (zh)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7231.6A CN103166797B (zh)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6797A CN103166797A (zh) 2013-06-19
CN103166797B true CN103166797B (zh) 2016-04-06

Family

ID=4858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723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6797B (zh)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67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1657A (zh) * 2005-07-21 2006-10-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备份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291262A (zh) * 2011-09-0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533474A1 (en) * 2010-02-02 2012-1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orwarding dat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1657A (zh) * 2005-07-21 2006-10-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备份实现方法及系统
EP2533474A1 (en) * 2010-02-02 2012-1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orwarding data
CN102291262A (zh) * 2011-09-0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6797A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64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network sl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932413B (zh) 一种计算资源分配方法、云管理平台节点和计算资源集群
US10993127B2 (en) Network slice instance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559072A (zh) 虚拟机双向自动伸缩服务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WO2018090386A1 (zh) 一种nf组件异常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377516B (zh) 一种确定寻呼区域的方法、接入网节点及核心网节点
EP2595348A1 (en) Streaming service load sharing method, streaming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CN102025551A (zh) 基于接入网关的主备用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283774A (zh) 一种ac池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200233712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Processor, and System
JP7027453B2 (ja) 確立理由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端末
CN109254876A (zh) 云计算系统中数据库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5007304A (zh) 基于soa架构的企业信息技术系统数据的交换与整合系统
CN107769946B (zh)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5764097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992695B (zh) 网元设备间业务协同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CN107919979B (zh) 控制器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59605B (zh) 一种基于多数据中心的数据调用系统及方法
CN108667640B (zh) 通信方法及设备、网络接入系统
CN113872799A (zh) 管理节点的方法、节点和系统
CN103166797B (zh) 一种应用模块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32920A1 (zh) 控制网络切片带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08111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物理机
CN103634877A (zh) 无接入控制器的网络中接入点的管理方法和接入点设备
CN102820992A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