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4061A -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4061A
CN103164061A CN2011104201152A CN201110420115A CN103164061A CN 103164061 A CN103164061 A CN 103164061A CN 2011104201152 A CN2011104201152 A CN 2011104201152A CN 201110420115 A CN201110420115 A CN 201110420115A CN 103164061 A CN103164061 A CN 103164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ead
touch
sensing
voltage
lea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01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4061B (zh
Inventor
洪国强
潘宣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i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filed Critical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201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4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4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4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4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4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感测装置、触控感测设备及其触控感测方法,触控感测装置包括多工器与控制单元。触控感测装置电性连接于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第一方向电极;多个第二方向电极;以及介电层,其根据至少一触控点的发生,而在第一方向电极与第二方向电极的重迭区,产生与该至少一触控点相对应的至少一电性变化。多工器透过第一方向电极与第二方向电极电性连接于触控面板,其选择性地对第一方向电极与第二方向电极进行电压驱动或电压感测。控制单元根据操作模式的变化而改变传送的控制信号至该多工器,以及自多工器接收感测信号。

Description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装置、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在闲置状态和主动状态下转变的触控感测装置、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感测设备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触控感测设备依感应原理大致可分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光学(红外线)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屏幕的材质因为使用玻璃贴合,具有透光度较高的特性。此外,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中的透明导电膜(Indium tin oxide,简称为ITO)材质也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因此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简单来说,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透明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容变化,从所产生的诱导电流来检测触控点的座标(位置)。当使用者的手指碰触于触控感测设备表面时,由于人的皮肤是会导电的,所以使用者的按压将使透明电极与透明电极之间的互容产生变化。而这些电性的变化在传送至触控感测装置后,触控感测装置便可以计算出触控点的位置资讯。
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取得触控位置的感应方式,可以根据感应电容的种类而区分为:自容式(Self Capacitance)计算方式,以及互容式(Mutual Capacitance)计算方式。两者差异为:自容式感测的标的是整条X或Y轴方向电极所产生的电容值变化,而互容式感测的标的则是针对电极与电极之间的电极重迭区所形成的电容值变化。
请参照图1A,其是一双层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利用不同方向的电极间,所形成的互容而感测触控点位置的示意图。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均设置了多个透明电极,而两个平面之间设有介电层(dielectric layer),用来形成电极间的互容。
根据图1A所绘示,在第一平面上设置了十二个沿着水平方向(X方向)延伸而彼此平行的透明电极(X1~X12);而第二平面也设置了八个沿着垂直方向(Y方向)延伸而彼此平行的透明电极(Y1~Y8)。其中,水平方向(X方向)的透明电极与垂直方向(Y方向)的透明电极藉由介电层彼此隔绝而未相互接触。
每一个X方向的透明电极与Y方向的透明电极之间,均形成互容Csignal,因此,在第1A图中,共有12*8=96个在电极重迭区所形成的互容Csignal可以被用来感测触控点的位置。举例来说,透明电极X1与透明电极Y1之间的电极重迭区为P11,在电极重迭区P11上有一个互容。同理,电极重迭区P22上的互容由透明电极X2与透明电极Y2所形成。
请参见图1B,其是已知技术以互容方式实现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时,对于水平方向的驱动电极依序施以驱动电压的波形图。为了便于说明,此处假设X方向的透明电极(X1~X12)为驱动电极,根据触控感测装置的控制而依序驱动。
亦即,假设驱动电压为3伏特,则驱动X方向的透明电极的方式为:分别对各个X1、X2、…X12电极施加3伏特的电压,当透明电极X1被驱动时,其余X方向的透明电极并不会提供驱动电压。同理,对于其他驱动电极而言,当其中一个X方向的透明电极被驱动时,其余X方向的透明电极便不会被驱动。
另一方面,Y方向的透明电极(Y1~Y8)则为感测电极,其用途为感测互容是否发生变化。简单来说,在触控感测设备并未被按压时,由感测电极所感测到的电压电位会与被按压的时候的电压电位不同。关于感测电极所感测到的电压电位与触控点、互容之间的关系可参见图1C的说明。
请参见图1C,其针对透明电极X1、Y1所形成电极重迭区上的互容,进行电压驱动与电压感测的示意图。位于Y方向的感测电极Y1与一个参考电压Vref分别连接至一个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与正向输入端。在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有一个事先选定而已知电容值的回授电容Cfb。在X方向上的驱动电极X1与感测电极Y1之间存在着互容Csignal,而互容Csignal的电容值会因为触控点的存在与否而改变。此外,输出电压Vout则可连接至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Converter,简称为ADC)来进行电压的量测。
根据图1B可以得知,X方向的驱动电极会在扫描的过程中,轮流被施加一个3伏特的电压。以电极重迭区P11为例,当驱动电极X1被驱动时,若对感测电极Y1进行电压感测,则Y1的电压电位将随着互容Csignal值的变小而改变。
因此,对Y方向的感测电极进行电压量测,便可以判断触控是否发生。发生触控操作时,互容Csignal两端的电压差会对应产生变化。由于回授电容Cfb的大小为已知,可以根据所量得的输出电压Vout、感测电极Vy1的电压电位(3V),透过以下的关系式:ΔVout=-Vy1*(Csignal/Cfb),而得出互容Csignal的电容变化,进而作为触控点的位置资讯。
请参见图2A,其是已知技术以检测电极间的互容变化作法时,针对触控感测设备处于主动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第一平面上设置了多个第一方向电极X1~X12、第二平面上设置了多个第二方向电极Y1-Y8。
透明介电层101(介电层)设置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间,当触控点产生时,会在相对应的第一方向电极与这些第二方向电极的重迭区间,产生相对应的电性变化,也就是互容的电容值会因为触控点而改变。
为了便于说明起见,此处将被驱动的透明电极以网底标示出来,其余未被驱动的透明电极使用白色作为底色。同理,仅有实际用于感测的感测电极会以网底绘示,未用于感测的感测电极则使用白色作为底色。此外,为了区隔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在以下的图式中,感测电极的网底密度较驱动电极的网底密度高。
根据已知技术的作法,当触控感测设备处于主动模式时,同样位于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方向电极(驱动电极)会依序并循环的被驱动。因此,针对整个触控面板而言,若要对一个画面进行完整的扫描时,便会分别对驱动电极X1~X12提供驱动电压,并在驱动电极X12完成扫描后,重新对驱动电极X1进行扫描。
请参见图2B,其是已知技术采用检测电极间的互容变化作法时,针对触控感测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或者闲置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因此,此时的触控感测设备并不会依序驱动所有的驱动电极,也不会对所有的感测电压进行感测。而是选择性的根据感测区域11、12、13、14的位置,而对相对应的驱动电极进行电压驱动,以及对相对应的感测电极进行电压感测。
假设在待机模式下,触控感测设备仅提供使用者四个感测区域11、12、13、14,当使用者触控到这四个感测区域的至少其中一个时,触控感测设备才会开始进行后续的动作。也就是说,只有在感测区域感测并判断发生触控行为时,触控感测设备才会进行模式切换,由待机模式转换至主动模式。
以图2B为例,由于这四个感测区域分别包含由驱动电极X2、X5、X8、X11与感测电极Y7、Y8所形成的重迭区,因此,触控感测设备在待机模式下,仅会选择性的针对穿过感测区域的四个驱动电极(X2、X5、X8、X11)进行扫描。
根据前述说明可以得知,在待机模式下,已知技术仍需要针对触控区域的个数而驱动相对应数目的驱动电极。也就是说,需要对四个透明电极(X2、X5、X8、X11)分别提供驱动电压,并分别于该电极被驱动时扫描透明电极Y7,才能判断触控是否发生。此种方式对于待感测区域较多时,仍然过于耗电而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设备,以控制单元搭配多工器使用,动态的调整在触控面板上的电压驱动对象,让触控感测设备的信号品质得以提升、功率消耗得以降低,以及降低触控感测设备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感测装置,电连接于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第一方向电极,设置于一第一平面;多个第二方向电极,设置于一第二平面;以及一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间;该触控感测装置包含:一多工器,透过这些第一方向电极与这些第二方向电极电性连接于该触控面板,其选择性地对这些第一方向电极与这些第二方向电极进行电压驱动以及电压感测;以及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多工器,用以根据一操作模式以传送一控制信号及传送一驱动信号至该多工器,以及自该多工器接收一感测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感测设备,包含:一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电极板;以及一触控感测装置,包含:一多工器,电连接于这些电极板,其选择这些电极板其中之一进行电压驱动,并以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邻近的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以及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多工器,该控制单元根据时点的不同而控制该多工器的运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感测方法,用于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电极板;该触控方法包含:于一第一时点透过一多工器选取一第一电极板进行电压驱动,并透过该多工器选取相邻于该第一电极板的多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以及于一第二时点透过该多工器选取一第二电极板进行电压驱动,并透过该多工器选取相邻于该第二电极板的多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其中,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位于同一方向。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其是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利用不同方向的电极间,所形成的互容而感测触控点位置的示意图。
图1B,其是已知技术以互容方式实现电容式触控感测设备时,对于水平方向的驱动电极依序施以驱动电压的波形图。
图1C,其是针对透明电极X1、Y1所形成电极重迭区上的互容,进行电压驱动与电压感测的示意图。
图2A,其是已知技术以检测电极间的互容变化作法时,针对触控感测设备处于主动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
图2B,其是已知技术采用检测电极间的互容变化作法时,针对触控感测设备处于待机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
图3,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感测设备内部架构的示意图。
图4,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在触控感测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时,切换驱动电极、感测电极的示意图。
图5A,其是在触控面板的单一平面上包括互不相接触的多个电极板的示意图。
图5B,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对于以阵列排列的电极板进行触控感测的示意图。
图6A,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以九宫格方式框选触控面板上的各个电极板的示意图。
图6B~6D,其是根据图6A的规划方式,在第一时点、第二时点、第三时点下,沿着由左而右的方向,利用九宫格框选电极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透明介电层101、211
感测区域11、12、13、14、21a、21b、21c、21d
触控感测装置20、30触控面板21、31
控制单元201、301多工器202、302
触控感测设备23、3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感测设备内部架构的示意图。根据此架构图可以看出,触控感测设备23包含:触控感测装置20与触控面板21。触控面板21包含了多个设置于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方向电极,以及多个设置于第二平面的第二方向电极。
触控感测装置20包含了控制单元201与多工器202。多工器202透过这些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与这些第二方向电极Y1、Y2、…Yn而电性连接于触控面板21。多工器202根据控制单元201的控制,而被用来选择性地对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与第二方向电极Y1、Y2、…Yn进行电压驱动或电压感测。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控制单元201会根据触控控制流程的需要,而传送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多工器202。举例来说,控制单元201会根据触控感测设备的操作模式的变化,而改变控制信号,进而改变传送至多工器202的驱动信号与感测信号被传送的目标电极。也就是说,多工器202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会再相对应的切换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以及第二方向电极Y1、Y2、…Yn的操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控制面板21上所连接的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以及第二方向电极Y1、Y2、…Yn的功能,并不需要如已知技术般事先限定。也就是说,以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作为驱动电极,以第二方向电极Y1、Y2、…Yn作为感测电极;或是以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作为感测电极,以第二方向电极Y1、Y2、…Yn作为驱动电极。
简单来说,本发明的构想可被归纳为:透过控制单元201与多工器202的使用,以可切换的方式改变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的配置,并根据触控感测装置23的操作模式而改变各个电极的用途。进而使触控感测装置23的功耗降低、成本减少。
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在操作模式下,多工器202选择以第一方向电极进行电压驱动,并选择以第二方向电极进行电压感测。也就是以X方向的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作为驱动电极、以Y方向的第二方向电极Y1、Y2、…Yn作为感测电极。另一方面,当触控感测装置23处于待机模式时,多工器202选择以第一方向电极的至少之一进行电压感测,并选择以第二方向电极的至少之一进行电压驱动。
请参见图4,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在触控感测装置处于待机模式时,切换驱动电极、感测电极的示意图。为了便于比较,此图式延续图2B的举例,也就是在待机模式下,提供四个感测区域21a、21b、21c、21d。当使用者触控到这四个感测区域的其中一个时,触控感测装置23才会开始进行后续的动作,进而转换至主动模式。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此较佳实施例的优点,以下搭配图3所示的元件来说明图4的架构。
当触控感测设备为主动模式时,控制单元201会对多工器202进行控制,将第一方向电极X1、X2、…X12切换作为驱动电极使用,并将第二方向电极Y1、Y2、…Y7切换作为感测电极使用。另一方面,当触控感测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时,控制单元201会透过控制信号来对多工器202进行控制,将电极X1、X2、…X12的用途切换为感测电极,并将电极Y1、Y2、…Y7的用途切换为驱动电极。
因此,针对在待机模式下的四个感测区域21a、21b、21c、21d,依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仅需对第二方向上的电极Y7进行驱动,并对应感测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X2、X5、X8、X11的电压变化即可。也就是说,透过弹性调整电极用途的作法,让触控感测设备23在待机模式下,以较少数目的电极来进行扫描。如此一来,驱动电压的提供数目也相对应的降低。
由此可以看出,此种作法并不会影响主动模式下的触控感测,但是在待机模式时,仅需针对一个在第二方向上的电极提供驱动电压,而能降低在待机模式下所驱动的电极数目以及减少扫描次数。如此一来,此种作法使触控感测设备上的扫描速度得以提升,使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简称为SNR)得以增进。或者,在触控感测设备具有相同的信噪比(SNR)时,使用本发明构想的触控感测设备可以达到较低的功率消耗。
更进一步来说,这样的设计让电极的使用方式可以针对系统的需求而动态调整,让反应时间、信号品质与功耗得以被最佳化,进而提升触控感应的效能。此种作法的应用相当弹性,而可被应用在不同种类的透明导电膜,或是不同技术类型的触控感测设备。
根据前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触控感测设备23处于待机模式时,只需要对一个电极(Y7)提供驱动电压,而单独进行一次的扫描,就可以判断使用者是否欲开始进行触控操作。反观已知技术,却需要对四个电极(X2、X5、X8、X11)分别提供驱动电压,并分别在各该电极被驱动时扫描电极Y7,才能判断触控是否发生。亦即,根据本发明构想而实现的触控感测设备23,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取得比已知技术多四倍的资讯,也让扫描速度得以提升。
如此一来,触控感测装置20对于噪声的感测能力也相对提升,让触控感测装置20在后续处理噪声时,降低噪声对于讯号的影响,进而在还原控制信号时,降低失真的情形。
即便采用与已知技术相同的扫描速率(scan rate)下,即,维持相同的信噪比(SNR)的前提下,根据本发明构想而实现的触控感测设备,由于驱动的电极数目较少,因此触控感测装置20可以利用较为省电的方式驱动、感测触控面板21,让触控感测设备23在待机模式下维持较久。
承上,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可以达到提升信噪比(SNR)或降低功率消耗的效果。此处的较佳实施例在触控面板21上提供一种可以动态调整电极的作法,触控感测装置20可以根据触控感测设备23的不同操作模式,而弹性的改变感测电极的用途。其中,在主动模式下以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作为驱动电极、以第二方向电极Y1、Y2、…Yn作为感测电极;在待机模式下,则以第一方向电极X1、X2、…Xm作为感测电极、以第二方向电极Y1、Y2、…Yn作为驱动电极。
接着说明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所示的触控感测设备33将触控感测装置30运用于包含多个电极板的触控面板31。这些电极板均位于单一平面上,透过控制单元301以及多工器302来选择性地控制该些电极板的用途。易言之,这些电极板可以根据多工器的选择302而被用来作为驱动电极或者感测电极。
如图5A所示,触控面板31的单一平面上包括互不相接触的多个电极板。举5×7排列的35个电极板(P11-P75)为例,每个电极板皆有一条信号线连接至多工器302。为了便于说明,此处依据电极板所在的列数与行数予以编号,在第一列第一行的电极板编号为P11,其余类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控制单元301利用控制信号来控制该些电极板(P11-P75)的用途。
需注意的是,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以阵列方式排列的电极板可被设置在触控面板的同一个平面上。如此一来,触控感测设备在生产时,便可以省去使用透明导电膜所需的成本。此外,触控感测设备的触控面板31也可藉此而提升其透明度。
请参见图5B,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以阵列排列的电极板进行触控感测的示意图。此处以触控面板31的左上方的九个电极板,即,在第一列的电极板P11、P12、P13,在第二列的电极板P21、P22、P23,以及在第三列的电极板P31、P32、P33所形成的九宫格举例说明。此处以矩形表示九宫格中用来进行电压驱动的电极板P22,并以黑色圆点代表其余用来进行电压感测的电极板P11、P12、P13、P21、P23、P31、P32、P33。
根据图5B,控制单元201传送控制信号给多工器202时,将选取电极板P22进行电压驱动,并以电极板P11、P12、P13、P21、P23、P31、P32、P33进行电压感测。由于电极板P22与电极板P11、P12、P13、P21、P23、P31、P32、P33之间分别形成互容Csignal,而可以用来作为触控是否于电极板P22所在位置发生的判断基础。
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针对形成九宫格的这些电极板中,位于中心点的电极板提供驱动电压,而量测与其相邻的其余电极板上的感测电压。如此一来,便可以根据所量得的感测电压是否发生变化,而判断两两电极板间的互容Csignal是否发生改变,进而判断是否有触控点在九宫格中心位置的电极板产生。
承上所述,在触控面板上的各个电极板便可以不同方式进行九宫格的框选与组合,透过对这些由九宫格所框选的电极板进行扫描,进而判断在整个触控面板31上,是否有触控发生。
请参见图6A,其是根据本发明构想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以九宫格方式框选触控面板上的各个电极板的示意图。此处延续图5A的编号,以一个包含8x12个电极板的触控面板31为例。
首先假设在触控面板上先圈选位于左上角的九个电极板,接着透过图6B-6D说明如何循序改变九宫格的圈选方式。以下的说明假设控制单元是依循着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的顺序选取电极板。也就是在不同时点针对第二列的电极板分别提供驱动电压,并感测这些电极板的周边各个电极板的电压;之后再针对第三列的电极板分别提供驱动电压,并感测在被驱动的电极板的周边各个电极板的电压,其余亦同。
请参见图6B~6D,其是根据图6A的规划方式,在第一时点、第二时点、第三时点下,沿着由左而右的方向,循序利用九宫格框选电极板的示意图。此处假设第一时点早于第二时点、第二时点早于第三时点。需留意的是,尽管在这些附图中,将电极板彼此绘示在一起,但这仅是为了说明便利而已,各该电极板实际的排列方式是如图6A所示,为彼此分开而不相连接的。
考量说明上的便利,这些附图仅列出在图6A中第一至三列的电极板,其中用来进行触控判断的电极板以较粗的黑线框选。此外,由黑线框选出的九个电极板中,以网底标示施加驱动电压的电极板,同样位于九宫格内部但位于周边的电极板则用来进行电压感测。
以图6B-6D是以说明如何选取以九宫格为范围,轮流扫描在触控面板上的电极板,因此着重于扫描方式的说明。关于个别触控点的感测与判断方式的详细说明,可类推前述图5B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6B所代表的第一时点,首先对电极板P22施以驱动电压,并量测在电极板P11、P12、P13、P21、P23、P31、P32、P33所代表的感测电压,据此判断电极板P22是否产生触控点。在图6C所代表的第二时点,其九宫格的选取包含电极板P13、P14、P15、P23、P24、P25、P33、P34、P36。在这九个电极板中,对电极板P24进行电压驱动,并以其他的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同理,图6D代表在第三时点时,以九宫格方式选取的电极板,此图式以电极板P26作为驱动点,其余操作与图6B、6C相似而不再详细说明。
根据图6B与6C所示,本发明的触控感测方法为:在第一时点(图6B)透过多工器302选取第一电极板P22进行电压驱动,并透过多工器选取相邻于第一电极板的多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以及在第二时点(图6C)透过多工器302选取第二电极板P24进行电压驱动,并透过多工器选取相邻于第二电极板的多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
在此触控感测方法中,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位于同一方向。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可以如此较佳实施例所示,彼此间隔一个电极板,或是彼此相邻。
当然,前述在不同时点以九宫格方式选取触控点的扫描顺序并不需要被限制。因此,除了依序以由左而右的方向进行扫描外,其他如:以“之”字型方式扫描、由上而下进行扫描等,都可以作为应用时的变化。
总结前述的两个较佳实施例可以得知,本发明提供的作法是,让电极的用途能够弹性的根据控制单元201对多工器202的控制而选择。在前述的两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个较佳实施例是以群组方式切换电极的用途,而第二个较佳实施例是动态的针对电极板重迭区,动态的提供驱动电压或感测电压。
其中第一较佳实施例说明了SNR得以被提升,或是功率消耗得以被降低;第二较佳实施例则进一步说明如何运用本发明于单一平面的触控面板,以节省透明导电膜的使用,让触控感测设备的成本得以降低。也就是说,触控感测设备在采用本发明的构想时,无论是触控品质、功率消耗、成本降低等方面,均能获得改善。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由权利要求书界定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触控感测装置,电连接于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第一方向电极,设置于一第一平面;多个第二方向电极,设置于一第二平面;以及一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间;该触控感测装置包含:
一多工器,透过这些第一方向电极与这些第二方向电极电性连接于该触控面板,其选择性地对这些第一方向电极与这些第二方向电极进行电压驱动以及电压感测;以及
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多工器,用以根据一操作模式以传送一控制信号及传送一驱动信号至该多工器,以及自该多工器接收一感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操作模式为一主动模式时,该多工器根据该控制信号选择以这些第一方向电极进行电压驱动,并选择以这些第二方向电极进行电压感测;以及当该操作模式为一待机模式时,该多工器根据该控制信号选择以这些第一方向电极的至少之一进行电压感测,并选择以这些第二方向电极的至少之一进行电压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信号用以驱动经该多工器选择进行电压驱动的电极;以及该感测信号用以感测经该多工器选择进行电压感测的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方向电极彼此平行、这些第二方向电极彼此平行,且这些第二方向电极垂直于这些第一方向电极。
5.一种触控感测设备,包含:
一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电极板;以及
一触控感测装置,包含:
一多工器,电连接于这些电极板,其选择这些电极板其中之一进行电压驱动,并以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邻近的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以及
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多工器,该控制单元根据时点的不同而控制该多工器的运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一触控点位于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的位置时,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与进行电压感测的这些电极板间产生一电压变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电极板位于同一平面,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各该电极板彼此不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是于一第一时点透过该多工器选取一第一电极板进行电压驱动,并于不同于该第一时点的一第二时点透过该多工器选取一第二电极板进行电压驱动,其中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相邻。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电极板以一阵列方式排列,而这些进行电压感测的电极板皆与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相邻,且分别位于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的左上方、上方、右上方、左侧、右侧、左下方、下方,以及右下方。
10.一种触控感测方法,用于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电极板;该触控方法包含:
于一第一时点透过一多工器选取一第一电极板进行电压驱动,并透过该多工器选取相邻于该第一电极板的多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以及
于一第二时点透过该多工器选取一第二电极板进行电压驱动,并透过该多工器选取相邻于该第二电极板的多电极板进行电压感测;
其中,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位于同一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触控点位于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的位置时,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与进行电压感测的这些电极板间产生一电压变化。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电极板位于同一平面,以一阵列方式排列,且各该电极板彼此不相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电极板以一阵列方式排列,而这些进行电压感测的电极板皆与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相邻,且分别位于进行电压驱动的该电极板的左上方、上方、右上方、左侧、右侧、左下方、下方,以及右下方。
CN201110420115.2A 2011-12-15 2011-12-15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4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0115.2A CN103164061B (zh) 2011-12-15 2011-12-15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0115.2A CN103164061B (zh) 2011-12-15 2011-12-15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4061A true CN103164061A (zh) 2013-06-19
CN103164061B CN103164061B (zh) 2016-06-29

Family

ID=4858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01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4061B (zh) 2011-12-15 2011-12-15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406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3385A (zh) * 2013-10-15 2014-01-29 苏州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单元的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4615314A (zh) * 2013-11-01 2015-05-13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感测器及其自容与互容的切换方法
TWI494813B (zh) * 2013-06-20 2015-08-01 Focaltech Systems Ltd 積體觸控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N104898905A (zh) * 2014-03-03 2015-09-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TWI514226B (zh) * 2013-06-20 2015-12-21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
US10861402B2 (en) 2018-04-18 2020-12-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plexer and display pane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2101A1 (en) * 2005-02-10 2006-11-23 Layton Michael D Expanded electrode grid of a capacitance sensitive touchpad by using demultiplexing of signals to the grid as controlled by binary patterns from a touch sensor circuit
CN1942853A (zh) * 2004-05-06 2007-04-04 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多点触摸屏
CN101510136A (zh) * 2008-02-13 2009-08-19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检测装置及位置检测方法
US20090208069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Capacitive Fingerprint Sensor and the Panel Thereof
US20110181525A1 (en) * 2010-01-27 2011-07-28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2853A (zh) * 2004-05-06 2007-04-04 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多点触摸屏
US20060262101A1 (en) * 2005-02-10 2006-11-23 Layton Michael D Expanded electrode grid of a capacitance sensitive touchpad by using demultiplexing of signals to the grid as controlled by binary patterns from a touch sensor circuit
CN101510136A (zh) * 2008-02-13 2009-08-19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检测装置及位置检测方法
US20090208069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Capacitive Fingerprint Sensor and the Panel Thereof
US20110181525A1 (en) * 2010-01-27 2011-07-28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thereof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4813B (zh) * 2013-06-20 2015-08-01 Focaltech Systems Ltd 積體觸控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TWI514226B (zh) * 2013-06-20 2015-12-21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
CN103543385A (zh) * 2013-10-15 2014-01-29 苏州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单元的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4615314A (zh) * 2013-11-01 2015-05-13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感测器及其自容与互容的切换方法
CN104615314B (zh) * 2013-11-01 2017-08-25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感测器及其自容与互容的切换方法
CN104898905A (zh) * 2014-03-03 2015-09-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CN104898905B (zh) * 2014-03-03 2018-03-0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US10861402B2 (en) 2018-04-18 2020-12-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plexer and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4061B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715B (zh) 用于驱动触摸传感器的设备和方法
US986521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n integrate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8421772B2 (en) Resistive touch control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and driving controller thereof
CN103677381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423757B (zh) 触摸集成电路和集成有使用其的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US9052815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CN103870054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593083B (zh)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423695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513808B (zh) 触摸面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检测及显示方法
CN103164061A (zh)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设备以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US9778797B2 (en) Touch screen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ouch sensitivity
CN103218091B (zh)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9442612B2 (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controller
CN106325631A (zh) 一种具有压力侦测的触控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CN102411460A (zh) 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以及电子装置
CN103150046B (zh) 用于对显示装置的触摸区域作标记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88325A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WO2012117928A1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11650692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04925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205334422U (zh) 触摸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446535B (zh) 触摸感应元件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45412A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扫描方法
CN203405787U (zh) 具触控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5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a jhubei City, Taiwan two yuan Street No. 1 10 floor 1

Patentee after: Ilite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4th Floor, Building C,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 Road, Shenzhen High-tech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MStar Semiconducto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MStar Software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