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9741A - 一类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类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9741A
CN103159741A CN2011104256901A CN201110425690A CN103159741A CN 103159741 A CN103159741 A CN 103159741A CN 2011104256901 A CN2011104256901 A CN 2011104256901A CN 201110425690 A CN201110425690 A CN 201110425690A CN 103159741 A CN103159741 A CN 103159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azole
group
tyrosine kinase
preparation
unsubstit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56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9741B (zh
Inventor
饶子和
陈悦
杨诚
娄智勇
白翠改
张伟
潘成文
孟凡菲
王颂
周红刚
刘慧娟
李智
肖青云
徐燕妮
任晋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ternational Joint Academy Of Biotechnology &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ternational Joint Academy Of Biotechnology &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ternational Joint Academy Of Biotechnology &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ternational Joint Academy Of Biotechnology &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1104256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9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9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9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9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97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1H-1,2,3-三氮唑-4-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具体地提供了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下列通式(I)所示的结构,该类化合物是很好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BT474、SUM225、SKBR-3、SUM190的存活和生长。R1选自下列结构单元
Figure DDA0000121820030000012
R2选自下列结构单元:

Description

一类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学、药物化学和药理学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类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卫生部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且死亡率在逐渐上升,随之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成为热议话题。在各种癌症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位肿瘤杀手。
在多种抗肿瘤药物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发展比较迅速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家族,研究发现EGFR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扩增,其过度活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联。针对EGFR受体的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治疗乳腺癌的热点。药物通过与EGFR结合形成轻微可逆的无活性结构,抑制两个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双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从而阻断了下游的MAPK和PI3K/AKT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分化、增值、转移,导致细胞凋亡。
当前已经有赫塞丁、拉帕替尼、卡培他滨、多西他赛、吉非替尼等数个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上市。与传统药物相比,这类药物能够有更好的选择性,副作用小。但是这些药物也相应都存在一些缺点,如赫塞丁易引起心脏不良反应,多西他赛有毒副作用、患者发生败血症的危险增加,拉帕替尼的水溶性较差,口服利用度低等。
因此,在治疗乳腺癌方面还需开发出结构新颖,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如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其各种光学异构体,各种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以及含有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上述衍生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式中:
R1可以选自下列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0121820020000022
其中R4,R5单独为H,F,Cl,Br,I,CH3,OCH3,NO2,NH2,SO2NH2,CF3或OCF3
R6选自:
(1)氢,C1-6烷基和C3-7环烷基,所述的烷基或环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卤素取代;
(2)芳基亚甲基或杂芳环亚甲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3)芳基或杂芳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R2可以选自下列结构单元:
其中m,n,o单独为1,2或3的整数,Y独立选自CO,CO2,S,SO,SO2,NHCO,NHSO2或Y为化学键;
R9选自:
(1)氢原子,C1-6链状或C3-7环状烷基,所述的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O,N,S,SO,SO2或CN;
(2)芳基亚甲基或杂芳环亚甲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3)芳基或杂芳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上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实施例1中R1选自:3-氯-4-(3-氟苄氧基苯基,R2选自2-(甲基砜基)乙氨基。
上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实施例2中R1选自:3-氯-4-(3-氟苄氧基)苯基,R2选自4-(呋喃-2-基甲基)哌嗪1-基)甲基
上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实施例3中R1选自:2-(3-氟苄基)-2H-吲唑-5-基,R2选自2-(甲基砜基)乙氨基。
上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实施例4中R1选自:苯并(1,3)二氧环戊烷-5-基,R2选自2-(甲基砜基)乙氨基。
上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通式(I)的甲磺酸盐、对甲基苯磺酸盐或盐酸盐。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药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以及上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
一种上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一种上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或用于制备治疗、预防以及缓解与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上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相关的疾病选自肿瘤。
一种体外非治疗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肿瘤细胞与上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接触,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本发明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体地可列举上述化合物与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的盐,与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苦味酸、甲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乙磺酸等有机酸和天门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的酸形成盐。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可以根据常规药物配制技术与药物载体或赋形剂(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赋形剂)混合形成药物制剂。可以将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混合在任何常用的口服剂型中,所述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和液体制剂(例如酏剂和混悬剂),其中包含着色剂、矫味剂、稳定剂和掩盖味道的物质。对于混合口服剂型来说,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可以与各种普通片剂材料(例如淀粉、碳酸钙、乳糖、蔗糖和磷酸二钙)混合以助于压片和装入胶囊。可以将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无菌液体载体例如无菌水、无菌有机溶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中溶解或混悬。液体载体可以是适合注射剂的载体,比如生理盐水、丙二醇或者聚乙二醇水溶液。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将微粉化的活性成分分散在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中或分散在适当的油(例如花生油)中来制得。液体药物制剂(指无菌溶液或混悬剂)可以用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膜内注射或者皮下注射。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除此之外,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无机或有机、固体或液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赋形剂。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当给药至动物例如哺乳动物(例如人类)时生理学上可耐受且通常不会产生过敏或类似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等)的添加剂或组合物。药物载体和赋形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稀释剂,例如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或甘油;润滑剂;聚乙二醇;粘合剂,例如硅酸铝镁、淀粉、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并且,如果需要的话,还包括崩解剂,例如淀粉、琼脂、海藻酸或其盐如海藻酸钠;和/或吸附剂、着色剂、防腐剂、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用途,它被用于制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用途,它被用于制备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或用于制备治疗、预防以及缓解与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体外非治疗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肿瘤细胞与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接触,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文所用的缩略语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或者可以是根据基础知识易于理解的。
在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中所采用的起始原料是已知的、能够根据已知方法制备的或者可商购获得的。
本发明还涉及新的中间体和/或起始原料。特别优选与实施例中提到的那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反应条件和新中间体。
中间体和终产物都可以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后处理和/或纯化,所述常规方法包括调节pH、萃取、过滤、干燥、浓缩、色谱法、研磨、结晶等。
另外,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或者本文所述方法的变通方法进行制备。
下列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1制备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4-(((2-(甲基砜基)乙基)氨)甲基)-1H-1,2,3-三氮唑-4-取代)喹唑啉-4-胺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制备6-叠氮-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喹唑啉-4-胺
在10ml的烧瓶中,加入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碘喹啉-4-胺(1.01g,2.00mmol),NaN3(0.16g,2.40mmol),CuI(0.04g,0.20mmol),L-Pro(0.05g,0.40mmol),NaOH(0.02g,0.40mmol),加入4mlDMSO溶液中搅拌。当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碘喹啉-4-胺反应完全后,混合体系用水洗涤,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有机层。乙酸乙酯旋蒸后可以得到叠氮化合物粗品。可以通过制备型TLC纯化粗品,展开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最终得到产品0.28g(产率21.81%)。
MS:[M+H]+421.09;1H NMR(400MHz,DMSO):δppm 9.82(s,1H),8.56(s,1H),8.27(s,1H),8.00(d,1H),7.82(d,1H),7.72(d,1H),7.61(d,1H),7.48(q,1H),7.30(m,3H),7.19(t,1H),5.27(s,2H)。
步骤b:制备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4-(((2-(甲基砜基)乙基)氨)甲基)-1H-1,2,3-三氮唑-4-取代)喹唑啉-4-胺
25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 DMF/乙腈(1∶1),再加入6-叠氮-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喹唑啉-4-胺(0.15g,0.36mmol)和N-(2-(甲基砜基)乙基)丙炔胺(0.07g,0.43mmol)搅拌,然后加入纳米氧化亚铜,室温下反应3个小时,TLC跟踪反应,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将催化剂纳米氧化亚铜过滤,得到产物粗品。通过柱色谱纯化产品,得到黄色粉末状产物(0.03g,产率12.23%)。
MS:[M+H]+582.14;1H NMR(400MHz,DMSO):δppm 10.03(s,1H),9.08(s,1H),8.74(s,1H),8.66(s,1H),8.38(d,1H),8.05(d,1H),7.99(d,1H),7.77(m,1H),7.48(q,1H),7.33(q,3H),7.19(m,1H),5.28(s,2H),3.95(s,2H),3.30(s,2H),3.05(m,5H)。
实施例2制备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4-((4-(呋喃-2-基甲基)哌嗪-1-基)甲基)-1H-1,2,3-三氮唑-4-取代)喹唑啉-4-胺的方法
Figure BDA0000121820020000071
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c:制备1-(呋喃-2-基甲基)-4-(丙基-2-炔-1-基)哌嗪
在25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再加入1-(呋喃-2-基甲基)哌嗪(0.07g,0.63mmol)搅拌,然后加入NaHCO3(0.13g,1.6m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3-氯丙炔(0.05g,0.63mmol)的稀乙醇溶液,55℃加热回流。用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全后,旋蒸掉溶剂,用柱色谱纯化(CH2Cl2/MeOH 50/1)。得到油状产品0.05g(34.27%)。(MS:[M+H]+205.13)
步骤d:制备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4-((4-(呋喃-2-基甲基)哌嗪1-基)甲基)-1H-1,2,3-三氮唑-4-取代)喹唑啉-4-胺
25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 DMF/乙腈(1∶1),再加入6-叠氮-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喹唑啉-4-胺(0.15g,0.36mmol)和1-(呋喃-2-基甲基)-4-(丙基-2-炔-1-基)哌嗪(0.09g,0.43mmol)搅拌,然后加入纳米氧化亚铜,室温下反应3个小时,TLC跟踪反应,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将催化剂纳米氧化亚铜过滤,得到产物粗品。通过柱色谱纯化产品,得到黄色粉末状产物(0.03g,产率12.13%)。
MS:[M+H]+625.22;1H NMR(400MHz,DMSO):δppm 10.03(s,1H),9.08(s,1H),8.74(s,1H),8.66(s,1H),8.38(d,1H),8.05(d,1H),7.99(d,1H),7.77(m,1H),7.65(d,1H),7.48(q,1H),7.33(q,3H),7.19(m,1H),6.46(t,1H),6.26(d,1H),5.28(s,2H),3.76(s,2H),3.61(s,2H),2.48(m,8H)。
实施例3制备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N-(1-(3-氟苄基)-1H-吲唑-5-基)-6-(4-(((2-(甲基砜基)乙基)氨)甲基)-1H-1,2,3-三氮唑-4-取代)喹唑啉-4-胺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e:制备(E)-N’-(1-(3-氟苄基)-1H-吲哚-5-基)-N,N-二甲基甲酰间胺
25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7ml甲苯,化合物1-(3-氟苄基)-1H-吲哚-5-胺(0.43g,2.00mmol),DMF-DMA(0.56ml,4.00mmol),乙酸0.1ml。搅拌回流反应2小时,TLC跟踪反应。用NaHCO3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有机相。溶剂旋蒸除掉,冷却至室温0.34g(产率57.25%)。(MS:[M+H]+297.14)
步骤f:制备N-(1-(3-氟苄基)-1H-吲哚-5-基)-6-碘代喹唑啉-4-胺
25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二甲苯10ml,中间体合成产物及化合物(E)-N’-(1-(3-氟苄基)-1H-吲哚-5-基)-N,N--二甲基甲酰间胺(0.25g,0.83mmol),第一步的产物及化合物2-氨基-5-碘代苯腈(0.21g,0.83mmol),0.5ml乙酸,回流搅拌反应10h,tlc跟踪反应。室温真空条件下能够将溶剂全部蒸掉。加入8ml异丙醇,用氨水调节ph值至碱性(PH=10),室温放置1h,冷却至室温,过滤干燥0.15g(收率75.63%)。(MS:[M+H]+496.04)
步骤g:制备6-叠氮-N-(1-(3-氟苄基)-1H-吲哚-5-基)喹唑啉-4-胺
一个10ml的烧瓶中,加入卤代物N-(1-(3-氟苄基)-1H-吲哚-5-基)-6-碘代喹唑啉-4-胺(0.99g,2.00mmol),NaN3(0.16g,2.40mmol),CuI(0.04g,0.20mmol),L-Pro(0.05g,0.40mmol),NaOH(0.02g,0.40mmol),加入4mlDMSO溶液中搅拌。当卤代物反应完全后,混合体系用水洗涤,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有机层。乙酸乙酯旋蒸后可以得到叠氮化合物粗品。可以通过制备型TLC纯化粗品,展开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最终得到0.18g(产率21.85%)。(MS:[M+H]+411.14)
步骤K:如上所述方法a-b,得到目标产品0.12g。
MS:[M+H]+572.19;1H NMR(400MHz,DMSO):δppm 10.03(s,1H),9.08(s,1H),8.74(s,1H),8.66(s,1H),8.38(d,1H),8.14(s,1H),8.07(d,1H),8.05(d,1H),8.31(t,1H),7.05(m,2H),6.99(d,1H),6.77(s,1H),6.54(d,1H),5.48(s,2H),3.95(s,2H),3.30(s,2H),3.05(m,5H)。
实施例4制备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N-(苯并(1,3)二氧环戊烷-5-基)-6-(4-(((2-(甲基砜基)乙基)氨)甲基)-1H-1,2,3-三氮唑-4-取代)喹唑啉-4-胺的方法
Figure BDA0000121820020000091
如上所述实施例3方法,得到该目标产品。
MS:[M+H]+468.14;1H NMR(400MHz,DMSO):δppm 10.03(s,1H),9.08(s,1H),8.74(s,1H),8.66(s,1H),8.38(d,1H),8.05(d,1H),7.11(d,1H),6.63(d,1H),6.07(m,2H),5.28(s,2H),3.95(s,2H),3.30(s,2H),3.05(m,5H)。
以上化合物都有稳定性高,抗耐药性的优点。
药理活性部分
本发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
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甲瓒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
MTT全称为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化学名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为噻唑蓝,是一种黄颜色的染料。
MTT粉末购买于Sigma公司,使用时用磷酸缓冲液(PBS)配制成浓度为5mg/ml的溶液,用0.22μm滤膜过滤以除去溶液里的细菌,然后于4℃下避光保存。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包括下面几个步骤(以BT474细胞的测试方法为例,细胞SUM225、SKBR-3、SUM190的测试方法与BT474的方法一致)
步骤1):加药前一天下午用BT474细胞(购自北京金紫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铺96孔板。收集对数生长期的BT474细胞,活细胞计数后调整细胞浓度至2.5×104cells/mL。向96孔板中接种细胞,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铺板,最终待测细胞为2500cells/孔。四周边缘孔不接种细胞,仅加入100μL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基为改良型RPMI-1640(Hyclone)基础培养基,添加10%的胎牛血清(Hyclone))。5%CO2,37℃孵育过夜,以使细胞充分贴壁。
步骤2):次日上午加药。首先稀释药物,配制相应的药物浓度梯度。向前一天铺好的96孔板的细胞中加入100μL相应的浓度的药物,本实验中设置了8个浓度梯度,体系中药物终浓度梯度为:25μM,20μM,15μM,10μM,5μM,3μM,2μM,1μM。每个浓度设置5个重复。同时设置不加药仅接种细胞的孔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加药,补加100μL的细胞培养基即可;设置未接种细胞仅加培养基的孔设为空白孔,也补加100μL细胞培养基。5%CO2,37℃培养箱孵育48小时。
步骤3):孵育48小时后每孔再加入20μL MTT溶液(5mg/ml,MTT),继续培养4小时。若药物与MTT能够反应,可先离心后弃去培养液,小心用PBS冲洗2-3遍后,再加入含MTT的培养液。
步骤4):4小时后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液体。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37℃培养箱孵育10分钟。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MULTISKAN FC(Thermo scientific)测定490nm处各孔的吸光值,测量时以空白孔作为调零孔。
步骤5):处理数据。首先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加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
然后以Log C(药物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抑制率为纵坐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软件(IBM公司)进行几率单位加权回归法(Bliss法)进行数据处理,作图,得到IC50值。
根据上述测试方法,测得实施例1化合物在48小时对BT474、SUM225、SKBR-3、SUM190细胞的抑制IC50值分别为2.124μM、33.023μM、27.998μM和81.989μM。
根据上述测试方法,测得实施例2化合物在48小时对BT474、SUM225、SKBR-3、SUM190细胞的抑制IC50值分别为15.867μM、49.789μM、21.659μM和73.624μM。
根据上述测试方法,测得实施例3化合物在48小时对BT474、SUM225、SKBR-3、SUM190细胞的抑制IC50值分别为9.231μM、26.754μM、38.952μM和102.379μM。
根据上述测试方法,测得实施例4化合物在48小时对BT474、SUM225、SKBR-3、SUM190细胞的抑制IC50值分别为17.102μM、29.085μM、38.969μM和105.957μM。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了解本发明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BT474、SUM225、SKBR-3细胞的存活和生长,对SUM190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用于预防或者治疗乳腺癌。
为了清楚和易于理解的目的,通过举例说明和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上述发明。可以在附随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和修改,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明显的。因此,可以理解,上面的说明书旨在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参考上述说明书来确定,而应当参照下面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等同原则所确定的全部范围确定。

Claims (10)

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通式(I):
Figure FDA0000121820010000011
R1选自下列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0121820010000012
其中R4,R5单独为H,F,Cl,Br,I,CH3,OCH3,NO2,NH2,SO2NH2,CF3或OCF3
R6选自:
(1)氢,C1-6烷基和C3-7环烷基,所述的烷基或环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卤素取代;
(2)芳基亚甲基或杂芳环亚甲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3)芳基或杂芳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R2选自下列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0121820010000013
其中m,n,o单独为1,2或3的整数,Y独立选自CO,CO2,S,SO,SO2,NHCO,NHSO2或Y为化学键;
R9选自:
(1)氢原子,C1-6链状或C3-7环状烷基,所述的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O,N,S,SO,SO2或CN;
(2)芳基亚甲基或杂芳环亚甲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3)芳基或杂芳基,其是未取代的或被一至三个独立选自下组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H,NH2,NO2,CH3,C2H5,(CH3)2CH,t-Bu,CN,CF3,OCH3或OCF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其中R1选自:3-氯-4-(3-氟苄氧基)苯基,R2选自2-(甲基砜基)乙氨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其中R1选自:3-氯-4-(3-氟苄氧基)苯基,R2选自4-(呋喃-2-基甲基)哌嗪-1-基)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其中R1选自:2-(3-氟苄基)-2H-吲唑-5-基,R2选自2-(甲基砜基)乙氨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喹唑啉类化合物,其中R1选自:苯并(1,3)二氧环戊烷-5-基,R2选自2-(甲基砜基)乙氨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通式(I)的甲磺酸盐、对甲基苯磺酸盐或盐酸盐。
7.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药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者用于制备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或用于制备治疗、预防以及缓解与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相关的疾病选自肿瘤。
10.一种体外非治疗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肿瘤细胞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各光学异构体、各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的接触,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CN201110425690.1A 2011-12-19 2011-12-19 一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9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5690.1A CN103159741B (zh) 2011-12-19 2011-12-19 一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5690.1A CN103159741B (zh) 2011-12-19 2011-12-19 一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9741A true CN103159741A (zh) 2013-06-19
CN103159741B CN103159741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58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56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9741B (zh) 2011-12-19 2011-12-19 一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97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9278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3416181A (zh) * 2021-08-02 2021-09-21 四川大学 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4157A1 (en) * 2009-10-06 2011-04-14 Biogen Idec Ma Inc. Heterocyclic compounds useful as pdk1 inhibito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4157A1 (en) * 2009-10-06 2011-04-14 Biogen Idec Ma Inc. Heterocyclic compounds useful as pdk1 inhibitor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9278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6749278B (zh) * 2016-12-29 2019-03-26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3416181A (zh) * 2021-08-02 2021-09-21 四川大学 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13416181B (zh) * 2021-08-02 2022-05-03 四川大学 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9741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2733A (zh) 一类抑制并降解酪氨酸蛋白激酶alk的化合物
CN105153122A (zh) [(吲哚-3-基)嘧啶-2-基]氨基苯基丙-2-烯酰胺衍生物及盐、制备方法、应用
CN102731485A (zh) 4-(取代苯氨基)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2766103B (zh) 2-硫代-4-胺基-1-萘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848829A (zh) 杂芳基炔烃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59039A (zh) 具有gpr40受体功能调节作用的稠环化合物
AU2016272057A1 (en) Use of pteridinone derivative serving as EGFR inhibitor
CN114230524A (zh) (5-氟-2-苯胺嘧啶-4-基)氨基-n-羟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031559A (zh) 基于芳基含氮杂环修饰的5-氟-嘧啶二胺苯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03925B (zh) 吲哚酮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03360317A (zh) 双环取代吡唑酮偶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822126B (zh) 噻吩并噻喃甲酰基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06749097A (zh) 一种6‑氯‑2‑氨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67616B (zh) 含杂芳基取代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03159741A (zh) 一类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和用途
CN103626787B (zh) 噻吩并硫杂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1100117A (zh) 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甲磺酸盐的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72578A (zh) 4-环末端取代2-1,2,3-三氮唑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
CN105461708A (zh) 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675647B (zh) 2-吲哚酮类pak1抑制剂及其在抗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110407839B (zh) 含杂芳基酰胺结构的三唑并杂环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03159748A (zh) 2-(1h-1,2,3-三氮唑-4-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
CN103298784A (zh) 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盐形式
IL298864A (en) Alkenyl pyrimidine compou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103172579B (zh) 三氮唑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