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8838A -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8838A
CN103158838A CN201310086086XA CN201310086086A CN103158838A CN 103158838 A CN103158838 A CN 103158838A CN 201310086086X A CN201310086086X A CN 201310086086XA CN 201310086086 A CN201310086086 A CN 201310086086A CN 103158838 A CN103158838 A CN 103158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floating body
ship
split
bo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6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8838B (zh
Inventor
刘燕嘉
韩明良
张健效
李峰
贺昌海
王凤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60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8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8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8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分体钻井船包括:两浮体船,每一浮体船上分别设置有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一钻井模块基座,提供结构基础,钻井模块基座固定连接两浮体船之间;一钻井模块,包括:钻井平台以及钻井设备,钻井平台设置于钻井模块基座上,钻井设备分别设置于钻井平台与两浮体船上;其中,动力系统,分别连接船舶航行系统以及钻井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不仅可解决在里海海域钻井设备需要通过河流等导致不能自由进出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无动力平台,例如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工作时,如果改变作业位置就必须依靠拖轮航行的弊端,还可以避开风暴工况或者其他恶劣海况。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海上钻井作业的施工设备,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钻井船。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海上钻井作业可以使用座底式平台(适合浅水)、自升式平台(适合浅水)、半潜平台(适合深水)、钻井船(适合超水深)。
如果钻井作业施工设备,其钻井工作环境地点是里海,该位置富有地下石油资源,但由于本区域建造成本,配套设施比较落后的等因素的影响,里海周围的船厂并不适合建造钻井平台,如果勉强建造则会出现造价昂贵并且建造周期延长的问题。
假如,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及减少工期而考虑在里海外建造钻井平台,则通往里海的必经航道并不适合已建成的钻井平台航行进入。
再假如,如果在里海沿岸船厂建造钻井平台,那么所面对的另外一个弊端则是该平台将不能再到里海以外的海域作业,因为必经航道同样不能适合钻井平台的航行出海。
专利WO0115968A1公开一种快速组装和拆分分段的工装设备以及方法,其也是在里海地理环境的情况下将两个或更多个船体通过内部连接(或快速解除连接)组成钻井平台用浮体。具体方案是提供了将三段船体快速组装或拆分,该专利申请公开了船体于建造阶段针对组装工艺提供的生产设备及方法,也就是说此专利涉及的是,将船体等相关设备、组件等运送至钻井工作环境地点后进行快速组装建造的设备及方法;且该方案设备与安装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钻井船,可以解决在里海海域钻井设备需要通过河流等导致不能自由进出的类似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钻井船,通过使用分体钻井船替代自现有的钻井平台,如:自升式钻井平台。从而解决无动力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浅水水域工作时,如果改变作业位置就必须依靠拖轮航行的弊端,还可以避开风暴工况或者其他恶劣海况,同时省略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复杂且易出故障的升降系统、悬臂梁及其移动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钻井船,其包括:
两浮体船,每一浮体船上分别设置有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
一钻井模块基座,提供结构基础,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两浮体船之间;
一钻井模块,包括:钻井平台以及钻井设备,所述钻井平台设置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上,所述钻井设备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与所述两浮体船上;
其中,所述动力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船舶航行系统以及所述钻井设备。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包括:架体、管托架以及BOP吊梁,所述架体又包括焊接为一体的多个主梁、横撑以及斜撑,所述钻井平台、所述管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上,所述BOP吊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上。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钻井模块基座还包括:从每一主梁向下延伸设置的架腿,所述架腿通过梁支撑结构以及螺栓约束结构固定在所述两浮体船的甲板上。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梁支撑结构包括,一支撑底板、一横向固定板、两纵向固定板,所述一横向固定板与两纵向固定板沿所述支撑底板的三侧边围设成U形,所述梁支撑结构以所述U形的开口相对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轴线上。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横向支撑,所述纵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纵向支撑。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钻井模块基座的两侧还具有从所述主梁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梁结构,所述侧梁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侧梁结构焊接、卡接或螺接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钻井设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上的提升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旋转钻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钻机底座和钻井辅助设备。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上的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所述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分别组成双回路互为备用。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船舶航行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艉部的电力推进全回转螺旋浆。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还设置有一电驱侧推装置。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锚机系统包括: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以及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艉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
上述的分体钻井船,其中,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泥浆泵组、泥浆存储舱室以及水泥处理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泥浆泵组和泥浆存储舱室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之一上,所述水泥处理系统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另一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
a)提供两浮体船,每一浮体船上分别设置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
b)提供一钻井模块基座;
c)提供一钻井模块,包括:钻井平台以及钻井设备;
d)将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之间;
e)将所述钻井平台固定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上;
f)将所述钻井设备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与所述两浮体船上;
g)将所述动力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船舶航行系统以及所述钻井设备。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包括:架体、管托架以及BOP吊梁,所述架体又包括焊接为一体的多个主梁、横撑以及斜撑,所述钻井平台、所述管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上,所述BOP吊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上。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钻井模块基座还包括:从每一主梁向下延伸设置的架腿,所述步骤d)是将所述架腿通过梁支撑结构以及螺栓约束结构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的甲板上。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梁支撑结构包括:一支撑底板、一横向固定板、两纵向固定板,所述一横向固定板与两纵向固定板沿所述支撑底板的三侧边围设成U形,所述梁支撑结构以所述U形的开口相对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轴线上。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横向支撑,所述纵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纵向支撑。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钻井模块基座的两侧还具有从所述主梁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梁结构,所述步骤d)是将所述侧梁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侧梁结构焊接、卡接或螺接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钻井设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上的提升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旋转钻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钻机底座和钻井辅助设备。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上的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所述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分别组成双回路互为备用。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船舶航行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艉部的电力推进全回转螺旋浆。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还设置有一电驱侧推装置。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锚机系统包括: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以及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艉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
上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泥浆泵组、泥浆存储舱室以及水泥处理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泥浆泵组和泥浆存储舱室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之一上,所述水泥处理系统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另一上。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首先是通过把钻井船设计为分体式,同时采用自身全回转推进器以及侧推进行定位也可以配置锚泊定位方式,彻底解决了在里海海域钻井设备需要通过河流等导致不能自由进出的类似问题;其次是通过使用分体钻井船替代现有无动力平台,例如:自升式钻井平台,从而解决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水域工作时,如果改变作业位置就必须依靠拖轮航行的弊端,同时省略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复杂且易出故障的升降系统、悬臂梁(cantilever)及其移动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分体钻井船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实施例一中两浮体船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实施例一钻井模块底座设置于两浮体船俯视图;
图4b为实施例一钻井模块底座侧视图;
图5为钻井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实施例一浮体船装载钻井模块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为图7的A部分,本发明连接节点50放大图;
图9为图7中B部分,本发明螺栓约束节点60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分体钻井船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分别为实施例二中两浮体船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浮体船装载钻井模块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分体钻井船
10  浮体船
11  发电机组
12  锚机
13  全回转螺旋桨
14  艏侧推
15  泥浆储藏室
16  泥浆泵组
17  船员生活楼
20  浮体船
21              发电机组
22              锚机
23              全回转螺旋桨
24              艏侧推
25              水泥处理系统
26              船员生活楼
30              钻井模块底座
300             架体
301、302、303   主梁
304             管托架
305             BOP吊梁
306             架腿
40              钻井模块
41              钻井平台
42              钻井设备
50              梁支撑结构
501             支撑底板
502             横向固定板
5021            横向支撑
503             纵向固定板
5031            纵向支撑
60              螺栓约束结构
601             约束板
602             螺栓
603             垫片
A               梁支撑结构节点
B               螺栓约束结构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在图1、图10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揭示一种分体浅水钻井船,主要是为了解决在里海海域钻井设备需要通过河流等导致不能自由进出的类似问题,其包括:两浮体船10、20、钻井模块底座30以及一钻井模块40;所述两浮体船为两个相同的姊妹船,由其组成浮体并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以及所述钻井模块一起组成分体钻井船100、200。
所述两浮体船10、20为两个相同的瘦长型姊妹船,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设置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之间,用于连接固定所述两浮体船10、20并用于支撑所述钻井模块40,所述钻井模块40包括:钻井平台41以及钻井设备42,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上;每个浮体船上分别配备发电机组来供电,当航行工况时,作为船舶航行的动力,其电力供应给螺旋桨推进系统,在钻井作业时,作为主动力提供给钻井相关设备。进一步说,每个浮体船具有单独的动力设置,即可以实现独立航行,又可共同提供钻井作业。
参见图1至图13,进一步揭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分体钻井船100包括:两浮体船10、20、钻井模块底座30以及一钻井模块40;所述两浮体船10、20为两个相同的姊妹船,由其组成浮体并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以及设置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上的所述钻井模块40一起组成分体钻井船100。
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分别设置有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浮体船10上的两台发电机组11,设置于浮体船20上的两台发电机组21,较佳的方案,设置于浮体船10上的两台发电机组11为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同样的,设置于浮体船20上的两台发电机组21也为相同的发电机组,所述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11和21分别组成双回路互为备用。
所述船舶航行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艉部的电力推进全回转螺旋浆13、23,两台相同的电力推进全回转螺旋浆13和23用以实现可以自航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定好钻井井位及靠港便利以及海上定位,每个姊妹船艏部还设置有电驱侧推一台14和24,一方面可以参与双体船定位,另一方面当风浪发生变化时,使用全回转螺旋桨以及侧推调整船艏方向,使得船艏迎风浪,减小侧向风浪载荷。
所述锚机系统包括:每个姊妹船分别在艏部设置有两台锚机12和22,在艉部设置两台锚机12和22,并配备相应长度的锚链,即每个姊妹船设计有4个锚,以便实现定位功能,两个姊妹船组成的分体浅水钻井船共有8个锚机定位。
两个姊妹船艏的船员生活楼17和26,是为分体浅水钻井船的船员提供的生活区。
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设置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之间,用于连接固定所述两浮体船10、20并用于支撑所述钻井模块40,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具有相应的甲板面积以及BOP运输吊梁等,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将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的两端架设固定在所述两浮体船10、20的甲板上,以使所述两浮体船10、20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连接为一体,以便设置所述钻井模块40后,即可以实施海上钻井作业。
进一步地,参见图4a、图4b钻井模块底座结构示意图,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能够提供较大的甲板面积以及设备空间,为了满足钻井模块底座30具有足够强度,本实施例采用板梁结构,主要是由主梁301、主梁302、主梁303若干横撑以及斜撑等焊接成一架体300,用于将所述钻井模块40设置于架体300上,(图中仅以主梁示出)。
所述钻井模块40包括,钻井平台41、钻井设备42,所述钻井平台41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300的一侧位置上,所述钻井设备42设置在所述钻井平台41。
架体300上还设置有一管托架(管甲板)304以及BOP吊梁305。管甲板304的区域主要用于存储隔水管,钻管,钻环或者第三方设备等,本发明通过设置BOP吊梁305或者轨道的形式完成钻台下BOP(防喷器)的吊运。进一步地,如图4a所示,管托架304是于架体300上,且位于钻井平台41的一侧的主梁303与主梁303之间,是由多根金属管或金属梁焊接而形成,BOP吊梁305是设置在位于架体300上的另一侧的主梁301与主梁302之间一,用于井口系统设备吊运,用于支撑设置钻井设备等。当然,对于钻井平台41、管托架304以及BOP吊梁305的设置位置可以依据实现需求而改变,不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为限。
于每一主梁位置还向下延伸设置有架腿306,所述架腿306包括,由主梁301、主梁302、主梁303分别向下垂直焊接的多根竖梁、多根竖梁底部焊接的横梁、多根竖梁与主梁之间焊接的斜梁以及斜梁与斜梁之间的小横梁焊接而成。
参见图6、图7以及图8a、图8b、图8c,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位于A点处分别固定有梁支撑结构50用于支撑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的架腿306,较佳的,A点分别为位于两浮体船10、20的中轴线上,以消除由于重量增加产生的额外弯矩,而且于承载后两浮体船10、20可达最佳平稳支撑状态。
如图8a、图8b、图8c所示,梁支撑结构50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底板501、一横向固定板502、两纵向固定板503,所述两纵向固定板503连接于所述横向固定板502的两端,并于所述支撑底板501上围成一U形,当然,所述一横向固定板502与两纵向固定板503也可以沿所述支撑底板501的三侧边围设成U形,横向固定板502的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支撑5021,两纵向固定板503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支撑5031,所述梁支撑结构50以U形开口相对的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
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的架腿306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设置的支撑结构50内,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或其它固定均可。
参见图7、图9,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的架腿306与所述两浮体船10、20的边缘B点处还可以设有螺栓约束节点60,是将船体与架腿306对应设置螺孔通过螺栓602连接固定,还可以于上下螺孔分别设置垫片603,并于上下两垫片603之间设置一约束板601可增加固定强度。
如图7所示,所述钻井平台41的C点也可以采用相同于B点的螺栓约束节点60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300上。
所述钻井设备42包括,提升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旋转钻进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钻机底座和其它辅助设备等八大系统。
这八大系统除需布置在所述两浮体船上的所述动力系统的两组发电机组11和21、泥浆泵组16及水泥处理系统25、泥浆储藏室15等外自成一体建造;其它系统均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41上,钻杆,隔水管等钻井工具可以设置于所述管托架304上,工作时通过关节吊或者其他辅助设施,运输至钻台上。所述BOP吊梁305可以提供BOP(防喷器)滑移底座,可供BOP在其底座轨道上进行滑移,BOP在工作时就滑移至井心,当不工作时可以放在左舷存储区。。
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主要由发电机组11、21等组成;
所述提升系统设置在所述钻井模块40上,主要由钻井绞车、游动系、天车、游动滑车、大钩和悬挂游动系统的井架等起升操作的设备组成;
所述泥浆循环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和钻井模块40上,由泥浆泵组、高压循环管系、水龙带、水龙头、钻柱、泥浆储藏室、净化和调配设备组成;
所述旋转钻进设备设置在钻井模块40上,主要由转盘、顶驱、钻杆、钻铤和钻头组成;
所述传动系统设置在钻井模块40上,主要由减速箱、离合器、传动皮带轮、传动链轮和并车、倒车机构组成;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钻井模块40上;
所述钻机底座设置在钻井模块40上,主要包括井架、传动系统等的底座;
所述辅助设备主要设置在钻井模块40上,包括供气、水、电、钻井鼠洞、防井喷、防火和保温设备等。
此外,两浮体船10、20上分别设置有压载系统。
本实施例中,当分体浅水钻井船通过内河航道进入里海或其它海域时,由于两浮体船10、20的船型比较瘦,适合负责运输钻井模块和相关设施,如图13所示可以选择两浮体船其中一个船运输钻井模块基座30选择合适的驳船运输钻井模块40,或者选择两浮体船分别运输钻井模块基座30与钻井模块40均可;
两浮体船10和20及运载的钻井模块40通过内河进入指定作业海域,借助岸吊和其它起重设备,可以将钻井模块基座30固定安装至两浮体船10、20的中间位置,按照图7所示的节点形式进行固定,再将钻井模块40放置于钻井模块基座30,按照图7所示的螺栓节点就行连接。然后连接相关的电气线路和各种气液油水管路,就可以组合成为一体的分体浅水钻井船100,它借助自身的动力和航行设备自行开赴指定海域,通过每个浮体船自身的艉推以及艏侧推联合定位,也可以选择4个锚机共8个锚的定位后,开始钻井作业,两个相同的姊妹船则作为浮体支撑及相关设备的载体,钻井模块基座30提供较大的甲板面积以及设备空间;
其中,所述相关的电气线路和各种气液油水管路连接是指:钻井模块上的用电设备电气线路与两浮体船10、20上的发电机组的电气线路相连;钻井模块上的气动设备管路与两浮体船10、20上空压机的空气管路相连;钻井模块上的高压泥浆管路、低压泥浆管路分别与两浮体船10、20上的泥浆泵和泥浆储藏室管路相连;钻井模块上的液压设备管路与两浮体船10、20上的液压动力站的液压油管路相连;钻井模块上的消防设备管路与两浮体船10、20上的消防泵的消防水管路相连等。
当分体钻井船在该海域的钻井工作完成,起锚后又可以通过自身动力,移动分体钻井船到其它海域继续工作;
当分体钻井船需要通过内河航道转移时,可以将钻井模块40从钻井模块基座30上进行分离,由两浮体船10、20分别装载运出即可,钻井模块40也可以由其它驳船运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至图1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体相同,现仅以不同之处进行描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分体钻井船200包括:两浮体船10、20、钻井模块底座30以及一钻井模块40;所述两浮体船10、20为两个相同的姊妹船,由其组成浮体并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以及设置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上的所述钻井模块40一起组成分体钻井船200。
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设置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之间,进一步地,钻井模块底座30的两侧还具有从主梁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梁结构,本实施例是将所述侧梁结构连接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的侧舷,该固定方式可以选择焊接、螺接、卡接等多种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同样的,两浮体船10、20可以单独航行至指定海域,然后两浮体船10、20与钻井模块底座30以及钻井模块40组装为一整体钻井船,钻井工作完成后,起锚又可以通过自身动力,移动分体钻井船到其它海域继续工作;当分体钻井船需要通过内河航道转移时,可以将钻井模块40从钻井模块基座30上进行分离,由两浮体船10、20分别装载运出即可,钻井模块40也可以由其它驳船运载。
参见图1至图13,本发明还进一步揭示制造上述浮体钻井船的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两浮体船10、20,每一浮体船上分别设置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
b)提供一钻井模块基座30;
c)提供一钻井模块40,包括:钻井平台41以及钻井设备42;
d)将所述钻井模块基座30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之间;
e)将所述钻井平台41固定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30上;
f)将所述钻井设备42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41与所述两浮体船10、20上;
g)将所述动力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船舶航行系统以及所述钻井设备。
针对实施例一揭示的浮体钻井船,所述步骤d)是如图7所示的节点形式进行固定,进一步地,首先提供一如图4a、图4b所示的能够提供较大的甲板面积以及设备空间的钻井模块底座30,即包括一管托架304一BOP吊梁305;按照图7所示,于两浮体船10、20上的A点处对应设置梁支撑结构50,较佳的,A点是为位于浮体船的中轴线上;将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固定于梁支撑结构50上;于两浮体船10、20上的B点处以螺栓约束结构60固定连接;将所述钻井模块40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上的C点处以螺栓约束结构60固定连接。
针对实施例二揭示的浮体钻井船,所述步骤d)是如图10所示将钻井模块基座的两端面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的侧舷。进一步地,钻井模块底座30的两侧还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梁结构,以此侧梁结构以焊接、螺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10、20的侧舷,以使所述两浮体船10、20与所述钻井模块底座30连接为一体,以便设置所述钻井模块40后,即可以实施海上钻井作业。
所述钻井设备42包括,提升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旋转钻进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钻机底座和其它辅助设备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的设置可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采用如下钻井船参数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
浮体船10:长×宽×高=100.9m×16.5m×8m
浮体船20:长×宽×高=100.9m×16.5m×8m
设计吃水:5.5m
钻井模块底座:长×宽×高=50.0m×47.4m×6m
浮体A与浮体B间距:30m
钻台高度:距离钻井模块6m
综上可知,本发明揭示的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建造两个电力推进的4锚双机双桨船,分别设置相关的钻井辅助设备和系统,建造一个钻井模块基座,同时建造一个钻井模块,由其中一个船运输该钻井模块基础,有驳船运输钻井模块,到达指定海域附近,将钻井模块和两个姊妹船连接成一体,锚泊定位后开始钻井作业。一口井完成后,可借自身动力推进系统航行到下个钻井区,钻井任务完成后可拆卸回两个单船,由其中一个船运输钻井模块基础,选择合适的驳船运输钻井模块,通过内河航道航行至其它海域。
为此,本发明揭示的分体钻井船可以达到的功效在于:
首先,是通过把钻井船设计为分体式,同时采用自身全回转推进器以及侧推进行定位也可以配置锚泊定位方式,彻底解决了在里海海域钻井设备需要通过河流等导致不能自由进出的类似问题;
其次,是通过使用分体钻井船替代现有无动力平台,例如:自升式钻井平台,从而解决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水域工作时,如果改变作业位置就必须依靠拖轮航行的弊端,同时省略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复杂且易出故障的升降系统、悬臂梁cantilever及其移动系统。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浮体船,每一浮体船上分别设置有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
一钻井模块基座,提供结构基础,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两浮体船之间;
一钻井模块,包括:钻井平台以及钻井设备,所述钻井平台设置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上,所述钻井设备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与所述两浮体船上;
其中,所述动力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船舶航行系统以及所述钻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包括:架体、管托架以及BOP吊梁,所述架体又包括焊接为一体的多个主梁、横撑以及斜撑,所述钻井平台、所述管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上,所述BOP吊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还包括:从每一主梁向下延伸设置的架腿,所述架腿通过梁支撑结构以及螺栓约束结构固定在所述两浮体船的甲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支撑结构包括,一支撑底板、一横向固定板、两纵向固定板,所述一横向固定板与两纵向固定板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围设成U形,所述梁支撑结构以所述U形的开口相对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所述纵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的两侧还具有从所述主梁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梁结构,所述侧梁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结构焊接、卡接或螺接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8.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设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上的提升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旋转钻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钻机底座和钻井辅助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上的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所述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分别组成双回路互为备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航行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艉部的电力推进全回转螺旋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还设置有一电驱侧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机系统包括: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以及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艉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钻井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泥浆泵组、泥浆存储舱室以及水泥处理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泥浆泵组和泥浆存储舱室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之一上,所述水泥处理系统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另一上。
14.一种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两浮体船,每一浮体船上分别设置动力系统、锚机系统、船舶航行系统;
b)提供一钻井模块基座;
c)提供一钻井模块,包括:钻井平台以及钻井设备;
d)将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之间;
e)将所述钻井平台固定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上;
f)将所述钻井设备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与所述两浮体船上;
g)将所述动力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船舶航行系统以及所述钻井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包括:架体、管托架以及BOP吊梁,所述架体又包括焊接为一体的多个主梁、横撑以及斜撑,所述钻井平台、所述管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上,所述BOP吊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还包括:从每一主梁向下延伸设置的架腿,所述步骤d)是将所述架腿通过梁支撑结构以及螺栓约束结构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的甲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支撑结构包括:一支撑底板、一横向固定板、两纵向固定板,所述一横向固定板与两纵向固定板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围设成U形,所述梁支撑结构以所述U形的开口相对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轴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所述纵向固定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支撑。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模块基座的两侧还具有从所述主梁向上延伸设置的侧梁结构,所述步骤d)是将所述侧梁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结构焊接、卡接或螺接固定于所述两浮体船的侧舷。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设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钻井平台上的提升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旋转钻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钻机底座和钻井辅助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上的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所述两台相同的发电机组分别组成双回路互为备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航行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浮体船艉部的电力推进全回转螺旋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还设置有一电驱侧推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机系统包括: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艏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以及分别于每个浮体船的艉部设置的两台锚机、锚链和锚。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浮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泥浆泵组、泥浆存储舱室以及水泥处理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泥浆泵组和泥浆存储舱室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之一上,所述水泥处理系统设置在所述两浮体船的另一上。
CN201310086086.XA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快速组装和拆分的分体钻井船以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58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6086.XA CN103158838B (zh)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快速组装和拆分的分体钻井船以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6086.XA CN103158838B (zh)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快速组装和拆分的分体钻井船以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838A true CN103158838A (zh) 2013-06-19
CN103158838B CN103158838B (zh) 2016-03-30

Family

ID=48582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6086.XA Active CN103158838B (zh) 2013-03-18 2013-03-18 一种快速组装和拆分的分体钻井船以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883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523A (zh) * 2014-03-03 2014-06-25 浙江海洋学院 钻井船
WO2014146213A1 (zh) * 2013-03-18 2014-09-25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
CN104476124A (zh) * 2014-11-14 2015-04-01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撬装式模块钻机连接板装焊方法
CN107672757A (zh) * 2016-08-01 2018-02-0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91307A (zh) * 2017-04-11 2018-10-23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自升式钻井平台
CN110382348A (zh) * 2017-03-06 2019-10-25 伊特里克公司 具有泥浆处理和循环系统的半潜式钻探船
CN114313123A (zh) * 2021-11-25 2022-04-12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采用功能模块的多功能海上施工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9693A (en) * 1974-05-02 1976-04-13 Erno Raumfahrttechnik Gmbh Partially submerged floating platform
US4063650A (en) * 1976-02-02 1977-12-20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Equipment handling system
CN1404452A (zh) * 2000-02-02 2003-03-19 弗里德-戈德曼有限公司 具有细长水平拉杆的动态定位的半潜水钻探船
CN102137973A (zh) * 2007-09-13 2011-07-27 迪埃特斯瓦勒公司 将钻探设备设置就位在一平台上并准备钻探作业的方法
WO2011129822A1 (en) * 2010-04-14 2011-10-20 Jon Khachaturian Marine lif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9693A (en) * 1974-05-02 1976-04-13 Erno Raumfahrttechnik Gmbh Partially submerged floating platform
US4063650A (en) * 1976-02-02 1977-12-20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Equipment handling system
CN1404452A (zh) * 2000-02-02 2003-03-19 弗里德-戈德曼有限公司 具有细长水平拉杆的动态定位的半潜水钻探船
CN102137973A (zh) * 2007-09-13 2011-07-27 迪埃特斯瓦勒公司 将钻探设备设置就位在一平台上并准备钻探作业的方法
WO2011129822A1 (en) * 2010-04-14 2011-10-20 Jon Khachaturian Marine lifting apparatu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6213A1 (zh) * 2013-03-18 2014-09-25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
CN103879523A (zh) * 2014-03-03 2014-06-25 浙江海洋学院 钻井船
CN104476124A (zh) * 2014-11-14 2015-04-01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撬装式模块钻机连接板装焊方法
CN107672757A (zh) * 2016-08-01 2018-02-0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382348A (zh) * 2017-03-06 2019-10-25 伊特里克公司 具有泥浆处理和循环系统的半潜式钻探船
CN110382348B (zh) * 2017-03-06 2023-10-10 伊特里克公司 具有泥浆处理和循环系统的半潜式钻探船
CN108691307A (zh) * 2017-04-11 2018-10-23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自升式钻井平台
CN114313123A (zh) * 2021-11-25 2022-04-12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采用功能模块的多功能海上施工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838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8838B (zh) 一种快速组装和拆分的分体钻井船以及制造方法
CN101772450B (zh) 升降式支撑船只及其方法
AU2018217288B2 (en) Twin-hull offshore structure comprising an interconnecting central deck
CN109506044A (zh) 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施工工艺
WO20180749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mobile docking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removal, installation, housing and transferring assets
US11034417B2 (en) Floating catamaran production platform
US20120090524A1 (en) Articulated multiple buoy marine platfor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20190276121A1 (en) Floating catamaran production platform
CN203142984U (zh) 一种分体钻井船
CN105480380B (zh) 张力腿平台上部模块与下部浮体结构的合拢工艺
CN104973225B (zh) 一种浮式生产平台
NO341961B1 (en) A vessel and method of employing a vessel, e.g. in a process of maintaining or assembling an offshore installation, a related assembly and apparatus
CN107939311A (zh) 一种适合搭载于fpso的模块化小型修井系统
CN107618626A (zh) 改进的深水半潜式铺管起重船
Gros et al. Deck Mating--Installation of Heavy Packages On Offshore Structures
Miller et al. The Heidrun field-marine operations
Ankrah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Decomtools Vessel Monopile Extraction System
Hammett et al. Semi-Submersible Utility Service Vessel
WO2014146213A1 (zh) 一种分体钻井船以及分体钻井船的制造方法
DK3255211T3 (en) Jack-bridge structure
SU1068333A1 (ru) Способ постройки и спуска полупогружной плавучей буровой установки
Crowle et al.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Heavy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US9469384B2 (en) Variable stable drilling barge for shallow water service (inland and offshore)
Way et al. Integrated installatio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
WO2011059918A1 (en) Tender assisted drilling sp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