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4450A - 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4450A
CN103154450A CN2011800365452A CN201180036545A CN103154450A CN 103154450 A CN103154450 A CN 103154450A CN 2011800365452 A CN2011800365452 A CN 2011800365452A CN 201180036545 A CN201180036545 A CN 201180036545A CN 103154450 A CN103154450 A CN 103154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essure
valve body
limit
limi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65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4450B (zh
Inventor
S.皮欣格
A.特明霍夫
N.斯泰纳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g Walter Heng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Ing Walter Heng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g Walter Heng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Ing Walter Heng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15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4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4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4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011Breather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 F01M13/021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negative pressure
    • F01M13/02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negative pressure using engine inlet suction
    • F01M13/023Control valves in suction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2013/0038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 F01M2013/0044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with one or mor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2013/0038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 F01M2013/005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deoilers
    • F01M2013/0061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deoiler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eoilers
    • F01M2013/0066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deoiler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eoilers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2013/0038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 F01M2013/005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deoilers
    • F01M2013/0061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deoiler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eoilers
    • F01M2013/0072Layout of crankcase breath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deoiler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eoilers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38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with a fil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2)的限压阀(1),其中该限压阀(1)设置在所述装置(2)的气体通道(21)中,该气体通道把曲轴箱通风气体从内燃机的曲轴箱中引出,其中限压阀(1)具有阀体(10),该阀体可在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该阀体被预加载沿关闭方向起作用的力,该阀体可在达到可预定的压差时利用曲轴箱通风气体沿打开方向移位。根据本发明的限压阀(1)的特征在于,阀体(10)至少部分地由透气的介质(12)构成,在阀体(10)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曲轴箱通风气体可流经该介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给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的带有这种限压阀(1)的装置(2)。

Description

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其中该限压阀设置在所述装置的气体通道中,该气体通道把曲轴箱通风气体从内燃机的曲轴箱中引出,其中限压阀具有阀体,该阀体可在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该阀体被预加载沿关闭方向起作用的力,该阀体可在达到可预定的压差时利用曲轴箱通风气体沿打开方向移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给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的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前述类型的限压阀和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由专利文献EP 1 285 152 B1已知。限压阀的阀体在此被设计成挡板,在阀体位于打开位置时,来自曲轴箱通风气体的较大的油滴由于流动转向而沉积在该挡板上。如果阀体位于其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限压阀就会气密地关闭并阻止任何流通。因此,限压阀在其关闭状态下不会有助于给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气体除油。在限压阀的打开状态下,尽管通过流动转向和冲撞分离而发生一定的油雾分离,但这种油雾分离的效果主要局限于较大的油滴。这导致微小的油滴会穿过限压阀到达装置的纯净气体侧,进而例如进入到内燃机的进气道中,并对内燃机运行造成干扰,比如在现代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气体中含有份额增多的所述油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其提供了特别是针对微小滴的改善的油雾分离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的有关限压阀的部分通过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限压阀来实现,其特征在于,阀体至少部分地由透气的介质构成,在阀体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曲轴箱通风气体可流经该介质。
本发明提出一种限压阀,其有利地在其任何位置都引起从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气体分离出油雾。在阀体的沿关闭方向的终端位置,曲轴箱通风气体流经透气的介质,阀体至少部分地由该介质构成。在这里,随同气体输送的油滴在透气介质的表面和内部出现沉积,这种效应在适当地设计透气介质时对于微小的油滴也会出现。在透气介质的内部,小油滴汇聚成较大的滴,最终成为油膜。油可以通过气体的流动压力以大滴的形式或者作为膜从介质输送至纯净侧,然后可轻易地分离,且可借助重力引出;在空间上适当地布置和定向阀体情况下,一部分油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从介质导出,从而油不会再进入到气流中。由此把大部分带走的油雾从曲轴箱通风气体的气流中去除。在阀体位于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时,曲轴箱通风气体就已经流经该阀体,这对于曲轴箱的通风来说不仅无害,反而甚至有益。如果限压阀的阀体在存在相应的工作条件时即在相应大的压差情况下移动至其打开位置,除了经过透气介质的流动路径外,还产生经过此时畅通的阀间隙的并行的第二流动路径。在该第二流动路径上,与透气介质中的分离并行地在阀体的区域中通过流动转向和冲撞分离进行油雾分离,其中透气的介质由于粗糙的多孔的表面结构在冲撞分离情况下也负责高的效率,该效率明显高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平滑的挡板。同时,在限压阀打开情况下也始终都可以使得部分气流流经透气介质,其中出现了前述分离效应。在第一使用阶段,透气介质仍可最大程度地透气,通过介质中的油雾分离实现较高的分离效率。于是在其使用过程中,透气介质尽管渗入来自气流的越来越多的沉积物,但介质表面作为冲撞面对于通过冲撞分离进行的油雾分离而言始终都保持有效。
在此,透气介质优选是纤维介质,因为这种介质具有所需要的特性,且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低廉。
优选还规定,透气介质是毛毡或纤维网或纸张。这些介质为所规定的使用目的提供了有利的结构特性,而且是成本低廉的易于处理的材料。此外,它们在其特性比如流动阻力或用油润湿性方面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和调节,这允许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优化油雾分离。
另一设计提出,透气介质由天然纤维或塑料纤维或金属纤维或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或矿物纤维或这些纤维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构成。透气介质由此可以在其不同的特性比如流动阻力、表面特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针对分别存在的使用条件根据需要来选择和优化。
为了使得透气介质经过预定的使用时间仍保持可靠的固紧性和持久的形状稳定性,透气介质的纤维优选相互交织或水束硬化(wasserstrahlverfestigen)或粘接或烧结。
为了使得阀体在整体上足够地机械稳固,而丝毫不会影响其针对曲轴箱通风气体的通透性,优选地提出,阀体由格栅式的承载体和至少一个被该承载体承载的透气介质主体构成。透气介质主体在此可以持久地例如通过粘接或焊接与承载体连接。替代地,透气介质主体可松脱地与承载体连接例如夹接或钩接或链接,从而可以在需要时更换透气介质主体,而承载体继续使用。
如上所述,对阀体施加以在其关闭方向上起作用的预荷载力,其中该力经过调节,使得限压阀在可预定的压差情况下打开。一种用于产生预荷载力的简单的进而成本低廉的方案在于,承载体优选由弹性材料构成,且适当地成型并与余下的限压阀连接,从而它本身施加在关闭方向上作用到阀体上的预荷载力。在此有利地无需用于产生预荷载力的单独的弹簧。
在限压阀的另一设计中规定,阀体仅仅完全由自承载的透气介质主体构成。在该设计中,针对阀体仅使用透气介质,从而在此省去附加的作为阀体一部分的承载体。
如果阀体本身不适合于沿关闭方向施加所需要的预荷载力,则最好通过至少一个对阀体加载的弹簧来产生在关闭方向上起作用的预荷载力。
限压阀的阀体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但优选阀体要么设计成带有后面引导杆的碟盘形,要么设计成扁平的板式弹簧形式。在这两种设计中,阀体可有益地制成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且能以较小的代价与余下的阀连接,并在其中可移位地引导。
为了采用冲撞分离方式有效地进行油雾分离,最好进行突然的流动转向。为了在限压阀的区域中促进这种突然的流动转向,优选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相对于阀体的面向阀座的正面垂直地伸展的气体引导通道,由此来构造与阀体配合作用的阀座。这些气体引导通道用作流动整流器,其负责使得气流实际上在阀体的任何位置都以基本上垂直的角度冲到该阀体上。由于阀座与阀体之间的间距在其打开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也相对很小,气流在此也历经了90°的突然转向,被带走的多数油滴由于其惯性无法随之突然转向。这导致油滴冲到阀体的面向阀座的侧面上,透气介质主体有益地位于那里,或者,换句话说,导致冲撞式分离。
为了保证限压阀内的透气介质主体的在足够长的工作时间期间有效的功能,最好保护透气介质免受机械损坏。为此,本发明提出,阀体和/或与阀体配合作用的阀座具有止挡机构,这些止挡机构在阀体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使得透气介质主体相距阀座保持间距。一方面,由此避免透气介质因压靠到阀座上而在并非所愿的程度上密封。此外,由此防止透气介质在冰冻和存在水汽时冻结在阀座上。由此可以避免从透气介质主体中脱落出一些部分比如纤维,这对透气介质的功能是有害的。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规定,限压阀具有移位路程限制件,该移位路程限制件在阀体的关闭方向上作用到该阀体上,且在阀体的沿关闭方向的终端位置使得留下的阀间隙保持畅通。在阀的这种设计中,在阀体位于其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时就已经有两部分气流流经阀,即第一部分流流经保持畅通的阀间隙,第二部分流流经透气介质。在这种情况下,从两个部分流中分离出油雾。采用限压阀的这种设计能有利地针对不同的应用,特别是针对曲轴箱通风气体体积流大小不同的内燃机,使用相同的且构造一样的限压阀,移位路程限制件除外。因此,例如仅仅改变移位路程限制件就可以改变限压阀的特性,且针对分别所属的内燃机进行优化。在此,针对曲轴箱通风气体体积流较小的内燃机而言,在阀体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留下的阀间隙保持较小,或者完全省去阀间隙,而针对较大的内燃机而言,在阀体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留下的阀间隙保持较大。在此,移位路程限制件可以设计成固定的,或者也可以设计成可移位的。
按照本发明,所述目的的有关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第二部分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前序部分的装置得以实现,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限压阀,如前所述。在这种装置中,能以较大的工业收益使用限压阀,该装置因而整体上保持良好的油雾分离功能,且可靠地保护所属内燃机的曲轴箱免受不允许的高压。
该装置的第一种设计规定,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油雾分离器,特别是单一式离心分离器或多元式离心分离器或集聚式分离器或冲击式分离器或盘式分离器或电过滤器;限压阀设置在气体通道中,该气体通道是油雾分离旁通通道。在该设计中,独立的油雾分离器负责主要把油雾从曲轴箱通风气体中分离出来。位于装置中的限压阀的与独立的油雾分离器平行的部分有助于针对曲轴箱通风气体的部分流进行油雾分离,该部分流流经带有阀体的限压阀,该阀体在关闭方向上位于终端位置,即处于正常工作中。若独立的油雾分离器过载,这体现在压差提高,则限压阀打开,且通过用于为油雾分离器减载的旁通通道开通增大的通流横截面。在这里,限压阀在阀体的打开位置通过流动转向和冲撞式分离还负责从流经现在畅通的阀间隙的部分气流中良好地分离出油雾。
在该装置的另一设计中,限压阀是用于从曲轴箱通风气体中分离出油雾的装置的唯一的机构。在无独立的油雾分离的该设计中,可以把装置设计得特别简单且特别节省空间,由此也实现了特别低的制造成本,尽管油雾分离效率较低,但在很多应用情况下尚可接受。
在有些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曲轴箱通风气体的特别大的体积流,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使得曲轴箱内的压力保持低于预定的最高压力,并在此还保证良好的油雾分离,该装置最好能具有多个并行连接的限压阀。各个限压阀及其在打开位置在阀体与阀座之间的间距于是可以保持相对较小,于是由此还在每个限压阀中在其打开位置维持突然的流动转向和有效的冲撞式分离。总之,相比于一个唯一的限压阀,多个限压阀由此能够从曲轴箱通风气体的气流中分离出更多的油滴特别是较小的油滴,该唯一的限压阀具有相应较大的面,且在打开位置具有在阀体与阀座之间的较大的间距。
为了在通过多个限压阀根据需要进行压力减载时实现柔和的响应或触发,优选提出,多个限压阀具有不同的打开压力。由此实现这些限压阀并非全部同时打开,而是相继地打开,且仅仅对于相应的压力减载必需数量的限压阀打开。多个限压阀的不同的打开压力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为,其阀体具有不同大小的作用面、不同的预荷载力和/或不同多孔性的透气介质主体。
为了保持制造和安装尽可能简单,该装置优选被设计成模块的形式,该模块可作为单元安装到内燃机上,该模块除了具有至少一个限压阀外,还具有至少一个油雾分离器和/或曲轴箱压力调节阀和/或容纳已分离的油的汇集腔,该汇集腔必要时带有伸至所属内燃机的油池的油回馈件。由此可以程度或大或小地把不同的功能集成到该模块中,该模块本身最好可通过法兰连接件与所属内燃机连接,同时产生所需要的流动连接。
下面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采用第一设计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其带有在关闭方向上处于终端位置的阀体;
图2为图1中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其带有处于打开位置的阀体;
图3为采用第二设计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限压阀的阀体的从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5为采用第三设计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限压阀的阀体的从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为采用第四设计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
图6为图7中的限压阀的阀体的从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9为采用第五设计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
图10为采用另一设计的阀体与由透气介质构成的主体一起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阀体的按图10中的线Ⅺ-Ⅺ剖切的纵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阀体的俯视图,其没有由透气介质构成的主体;
图13为采用另一设计的限压阀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限压阀的纵剖视图;
图15为由两个相互连接的不同大小的限压阀构成的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16为由限压阀和单独的油雾分离器构成的设备的纵剖视图;和
图17为含有限压阀和其它组件的模块的纵剖视图。
图1所示为第一限压阀1的纵剖视图,其中阀1的阀体10在关闭方向上处于其终端位置。阀体10在此被构造成平坦的被穿孔的碟盘形式,其带有从其背面伸出的引导杆14。在其正面,在附图中为下面,阀体10带有由透气的介质这里为纤维介质构成的主体12′。阀体10以其带有纤维介质主体12′的一侧与这里为环形的阀座15配合作用。在阀座15和阀体10的下面有一个原始气体区域22;在阀体10的另一侧,在这里仅部分地示出的阀壳体19内部有一个纯净气体区域24。
借助其引导杆14,阀体10沿杆14的纵向在被构造成阀壳体19的一部分的杆引导件28内部可移动地被支撑和引导。借助包围引导杆14的螺旋弹簧13,给阀体10预加以在其关闭方向上即在图面中向下作用的力。
纤维介质主体12′可透过曲轴箱通风气体,如穿过纤维介质主体12′和阀体10的流动箭头所示。在纤维介质主体12′内部,在曲轴箱通风气体中带走的油滴被截留,进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油在阀座15下面于径向外部汇集在集油槽27′中,且可以从那里按未示出的方式被导出,例如被导到所述内燃机的油池中。
如果在阀体10的两侧出现超过可预定的极限值的压差,阀体10就会克服弹簧13的力而进一步提升远离阀座15,直到它在更大的第二压差情况下处于其最大的打开位置,该打开位置如在图2中所示。由此在阀座15与形成阀体10的一部分的纤维介质主体12′之间产生进一步变宽的阀间隙18,该阀间隙形成用于曲轴箱通风气体的更长的附加流动路径。因而在限压阀1的部分地或完全地打开的状态下,一部分气体可以流经阀体10的纤维介质主体12′,另一部分气体可以流经阀间隙18。从流经纤维介质主体12′的部分流,带走的油雾以油滴的形式在纤维介质主体12′中从气流分离出来。从流经阀间隙18的部分流同样分离出来油雾,即通过突然的流动转向方式和冲撞分离方式进行分离,其中,在气流中带走的油滴不能随之突然地发生流动转向,而是由于其惯性冲到纤维介质主体12′上或者冲到包围阀体10的阀壳体19的内表面上并沉积在那里。从气流分离出来的油汇集在集油槽27′中并从该集油槽导出。
图3也以纵剖视图示出另一限压阀1。阀体10在此相应于此前参照图1和2所述的设计。与其不同的是在图3中对阀座15的设计,即现在设计成由多个相对小的彼此平行的且垂直于阀体10的平坦侧伸展的气体引导通道16构成的设备。这些气体通道16形成气体流动整流器,以此负责使得所有流经气体引导通道16的气体部分流都以直角冲到阀体10和由其承载的面向阀座15的纤维介质主体12′上。由此实现用于气流的尽可能大的转向冲突。阀座15在此也构造在过滤器壳体19中,该过滤器壳体把阀体10下方的原始气体区域22和阀体10上方的纯净气体区域24彼此分开。对阀体10的引导杆14进行引导的杆引导件28在此被设计成单独的与余下的阀壳体19卡锁的构件。
图4以立体图从斜下方示出图3中的限压阀1的阀体10。面向观察者的是图4中由纤维介质12构成的纤维介质主体12′。该纤维介质主体12′安置例如粘接或焊接在形成阀体10的一部分的、设有穿孔的承载体11上。由此阀体10在此也可在整体上被曲轴箱通风气体流过。引导杆14在垂直于纤维介质主体12′的平坦侧的方向上从承载体11的背面向上延伸。
图5以与图3相同的视图示出另一限压阀1,其阀壳体19和杆引导件28与根据图3的实例相同。不同的是,现在对阀体10,具体而言,对其承载体11进行了设计。在图5的实例中,阀体10的承载体11在径向外部具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止挡机构17,这些止挡机构朝向阀座15即在图面中向下突出于纤维介质主体12′的下端面。由此来负责在沿限压阀1的阀体10的关闭方向的终端位置仅仅止挡机构17贴靠在阀座15上,而纤维介质主体12′则保持相距阀座15较小的间距。这避免了在寒冷环境温度存在水汽时发生冻结和由此引发的对纤维介质主体12′造成的损害。
借助止挡机构17,或者替代地借助在阀体10的关闭方向上与引导杆14配合作用的、固定的或者可移位的移位路程限制件,可以负责使得阀体10在其沿关闭方向的终端位置也将限压阀1中的可预定的阀间隙保持畅通。
图6以立体图从斜下方示出图5中的限压阀1的阀体10。纤维介质主体12′位于阀体10的面向观察者的端面上。在这里,沿着阀体10的圆周分布地总共设置有四个止挡机构17,这些止挡机构在轴向上略微突出于纤维介质主体12′。在后面可看到阀体10的引导杆14。
图7又以纵剖视图示出另一限压阀1。该限压阀的阀壳体19及杆引导件28也基本上与根据图3和5的实例相同。不同的是,在图7中对阀体10进行了设计。阀体10在此也在其正面即在图面中的下面承载着纤维介质主体12′。在径向外部,形成阀体10的一部分的承载体11径向地突出于纤维介质主体12′。在这里,阀座15在径向外部被隆起的环形区域包围,该环形区域与承载体11一起形成止挡机构17。止挡机构17在此也负责在沿阀体10的关闭方向的图7所示的终端位置仅仅止挡机构处于接触中,而纤维介质主体12′相距阀座15仍有较小的间距。
在图8中又以立体图从斜下方示出根据图7的限压阀1的阀体10。面向观察者的是纤维介质主体12′,这里为环形的止挡机构17作为承载体11的一部分在径向外部突出于该纤维介质主体的背面。引导杆14从承载体11的背面向上伸展。
在图9中又以纵剖视图示出限压阀1的另一设计。该实例的特点是,阀体10完全由纤维介质主体12′构成。在此并未给阀体10设置承载体。弹簧13沿关闭方向即向下作用到阀体10的在图9中向上指向的背面上。阀体10的或纤维介质主体12′的底面与在此同样简单地环形设计的阀座15配合作用。
在阀体10的图9所示的打开位置,该阀体利用相应大的压差提升离开阀座15。从原始气体区域22流入到纯净气体区域24中的曲轴箱通风气体的第一部分流流经由纤维介质主体12′构成的阀体10,其中采用已述的方式从气流中分离出油雾。曲轴箱通风气体的第二部分流在阀间隙18中两次地突然转向约90°,由此一方面在纤维介质主体12′的底面上,另一方面在阀壳体19的内圆周上,引起油滴的冲撞分离。在这里,在由纤维介质12构成的纤维介质主体12′的底面上发生的冲撞分离特别有效,这是因为纤维介质主体12′的面向阀座15的端面形成粗糙的多孔的表面,该表面良好地捕获并吸纳冲撞的油滴。阀壳体19的内圆周可以设有有利于冲撞分离的表面,例如覆设有环形的空心柱体,其由透气材料比如纤维材料构成。
图10、11和12示出用于限压阀的不同于前述实例的阀体10,其现在按扁平的板式弹簧方式来设计。
在图10中以俯视图将阀体10连同纤维介质主体12′一起示出。对此,阀体10的在图中左边的部分是圆形的被穿孔的承载体11,纤维介质主体12′在此通过设有倒钩的芯棒与该承载体连接。阀体10的中间区段被设计成窄条,且在功能上形成弹性件13。向右紧随其后的带有穿孔的端部区段用作固定端14′,阀体10可以利用该固定端例如通过铆接安置在阀壳体上。
图11所示为图10中的阀体10的按图10中的剖切线Ⅺ-Ⅺ剖切的纵剖视图。被穿孔的承载体11位于图11的左上方。向右紧接着是形成弹性件13的狭窄的中间区段,阀体10的固定端14′位于最右边。由透气的纤维介质12构成的纤维介质主体12′通过芯棒与承载体11的底面连接。由此在此也使得阀体10在其纤维介质主体12′的区域中可透过曲轴箱通风气体,即使限压阀中的阀体处于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
图12以与图10相同的观察方向示出阀体10,其没有纤维介质主体12′。在此特别明显的是,在此形成阀体10的左边部分的承载体11被穿孔,以便允许气体流过。
在带有根据图10-12的阀体10的限压阀打开时,超过可预定的极限值的压差负责使得阀体10在其形成弹性件13的狭窄区段的区域中发生弹性弯曲。为了保证该功能,阀体10例如由弹性板坯料或弹性柔性的塑料部分构成。
在图13和14中示出了限压阀1的另一设计,一个为俯视图,一个为纵剖视图。如根据图13的俯视图所示,阀体10在此被设计成扁平的矩形,且由承载体11和由纤维介质12构成的纤维介质主体12′构成,该承载体具有粗孔组织或格栅的形式,该纤维介质主体也被设计成扁平的矩形并与承载体连接。承载体11具有弹性的特性,且例如由不锈钢丝的丝组织构成,或者由弹性柔性塑料的一体喷注的格栅构成。在图13中,纤维介质主体12′与承载体11的背离观察者的底面连接。阀体10的固定端14′位于图13的右边,阀体10以该固定端与阀壳体连接。用虚线表示的阀座15位于阀体10的左边部分的下面。
根据剖视图14,阀体10也可以经过适当设计,使得格栅式的承载体11嵌入到由纤维介质12构成的纤维介质主体12′中,由此可以实现对阀体10的改善的固紧。阀座15位于阀体10的左边部分的下面。原始气体区域22在此也位于阀座15的下方;纯净气体区域24位于阀体10的上方。在图14的右边,阀体10以其固定端14′与阀壳体19连接,这里通过顶锻的保持芯棒进行连接。阀体10的形成弹性件13的狭窄区段位于阀座15与固定端14′之间。
图15以纵剖视图示出在一个共同的阀壳体19中的两个不同大小的限压阀1构成的设备。这两个限压阀1均按照已在图3和4中所述的实施例来设计;参见那里的说明。不同的仅仅是限压阀1的大小,即在此为相应阀体10的直径以及面积。在配属的各弹簧13设计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阀体10的由原始气体区域22与纯净气体区域24之间的压差加载的面积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打开压力。这意味着,两个限压阀1并非同时打开,而是在两个压差不同的情况下相继地打开,其中,具有面积较大的阀体10的阀1最先打开。由此在需要使得所属内燃机的曲轴箱减轻压力情况下实现梯级式的柔和的响应,这对曲轴箱通风功能有利。另外,采用这种设计能实现模块化构造方式,据此,可以根据在工作中所期望的曲轴箱通风气体体积流使用带有一个或多个不同参数的一个或多个限压阀,以便满足相应的需求。替代地,为了实现不同的打开压力,也可以使用不同硬度的弹簧13和/或多孔性不同的纤维介质主体12,其在其它方面相同,或者也可以使用设有不同大小的阀体10的限压阀1。
在图16中也以纵剖视图示出由限压阀1和单独的油雾分离器23构成的组合的紧凑的设备的一个实例。这里也在阀壳体19中构造有阀座15,如上面已借助其它实例所述,该阀座由多个平行的小的气体引导通道16构成。图16中的限压阀1的阀体10相应于根据图1-4的实例,就此参见其说明。
在阀座15的径向外部下面,在阀壳体19上设置有空心柱式的纤维介质主体作为单独的油雾分离器23,如同带有阀体10的阀座15一样,该油雾分离器把原始气体区域22与纯净气体区域24分开。
在原始气体区域22与纯净气体区域24之间产生低于可预定的极限值的压差,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曲轴箱通风气体的通常较大的第一部分流经由单独的油雾分离器23从原始气体区域22流入到纯净气体区域24中,其中,在气流中带走的油滴被截留在油雾分离器23中,进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曲轴箱通风气体的通常较小的第二部分流流经限压阀1的位于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的阀体10的纤维介质主体12′,其中采用与在油雾分离器23中相同的方式把油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一旦出现原始气体区域22与纯净气体区域24之间的压差超过可预定的极限值的这种工作状态,阀体10就克服弹簧13的力提升离开阀座15,限压阀1因而打开。由此产生阀间隙作为附加的流动路径,曲轴箱通风气体的第三部分流于是可以经由该阀间隙从原始气体区域22流入到纯净气体区域24中。由于在阀座15的和阀体10的及其纤维介质主体12′的区域中出现突然的流动转向和冲撞分离,由此从该第三部分流中分离出油滴。
如果纤维介质主体12经过长期使用而消耗,尽管第二部分流丧失,但这并不会导致功能明显受损,因为在阀体上始终都维持着冲撞分离。
最后,图17示出通风装置2的一个实例,其被设计成预制的整体上可与内燃机连接的模块20,该模块含有多个功能单元,其中包含限压阀1。限压阀1在模块20内部设置在气体通道21中,该气体通道从原始气体区域22伸展到纯净气体区域24。限压阀1在此按照图1和2中的实例来设计,参见其说明。
除了限压阀1外,模块20还含有两个独立的油雾分离器23,这些油雾分离器在此被设计成不同大小的并行连接的离心分离器。
作为其它功能单元,在模块20的最上面的部分中设置有曲轴箱压力调节阀25,其负责在所属内燃机的曲轴箱中使得压力不低于下限值。
最后,所示模块20在其最下面的部分中还具有集油腔27,从穿过模块20的曲轴箱通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油汇集在该集油腔内。在这里,油一方面在限压阀1上采用前述方式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汇集在集油槽27′中,并从那里导入到集油腔27内。另一方面,在这里油在被构造成离心分离器的油雾分离器23中分离出来,且也导入到集油腔27中。该集油腔27如本已公知的那样可以通过截止阀或弯管与所属内燃机的油池连接。

Claims (19)

1. 一种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2)的限压阀(1),其中该限压阀(1)设置在所述装置(2)的气体通道(21)中,该气体通道把曲轴箱通风气体从内燃机的曲轴箱中引出,其中限压阀(1)具有阀体(10),该阀体可在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该阀体被预加载沿关闭方向起作用的力,该阀体可在达到可预定的压差时利用曲轴箱通风气体沿打开方向移位,其特征在于,阀体(10)至少部分地由透气的介质(12)构成,在阀体(10)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曲轴箱通风气体可流经该介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透气的介质(12)是纤维介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透气的介质(12)是毛毡或纤维网或纸张。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透气的介质(12)由天然纤维或塑料纤维或金属纤维或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或矿物纤维或这些纤维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构成。
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透气的介质(12)的纤维相互交织或水束硬化或粘接或烧结。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由格栅式的承载体(11)和至少一个被该承载体(11)承载的透气介质(12)主体(12′)构成。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承载体(11)由弹性材料构成,且适当地成型并与余下的限压阀(1)连接,从而该承载体本身施加在关闭方向上作用到阀体(10)上的预荷载力。
8.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仅仅完全由自承载的透气介质(12)主体(12′)构成。
9.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或者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对阀体(10)加载的弹簧(13)来产生在关闭方向上起作用的预荷载力。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被设计成带有后面引导杆(14)的碟盘形,或者被设计成扁平的板式弹簧形式。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相对于阀体(10)的面向阀座(15)的正面垂直地伸展的气体引导通道(16),由此来构造与阀体(10)配合作用的阀座(15)。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0)和/或与阀体(10)配合作用的阀座(15)具有止挡机构(17),所述止挡机构在阀体(10)的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使得纤维介质(12)相距阀座(15)保持间距。
13.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阀,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移位路程限制件,该移位路程限制件在阀体(10)的关闭方向上作用到该阀体上,且在阀体(10)的沿关闭方向的终端位置使得留下的阀间隙保持畅通。
14. 一种用于给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的装置(2),带有限压阀(1),该限压阀设置在所述装置(2)的气体通道(21)中,该气体通道把曲轴箱通风气体从内燃机的曲轴箱中引出,其中限压阀(1)具有阀体(10),该阀体可在关闭方向上的终端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该阀体被预加载沿关闭方向起作用的力,该阀体可在达到可预定的压差时利用曲轴箱通风气体沿打开方向移位,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限压阀(1)。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油雾分离器(23),特别是单一式离心分离器或多元式离心分离器或集聚式分离器或冲击式分离器或盘式分离器或电过滤器;限压阀(1)设置在气体通道(21)中,该气体通道是油雾分离旁通通道。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压阀(1)是用于从曲轴箱通风气体中分离出油雾的装置(2)的唯一的机构。
17. 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多个并行连接的限压阀(1)。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限压阀(1)具有不同的打开压力。
19. 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被设计成模块(20),该模块可作为单元安装到内燃机上,该模块除了具有至少一个限压阀(1)外,还具有至少一个油雾分离器(23)和/或曲轴箱压力调节阀(25)和/或汇集腔(27),该汇集腔容纳已分离的油。
CN201180036545.2A 2010-05-26 2011-05-25 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Active CN103154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9322.9A DE102010029322B4 (de) 2010-05-26 2010-05-26 Druckbegrenzungsventil einer Vorrichtung zum Entlüften des Kurbelgehäuse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mit einem solchen Druckbegrenzungsventil
DE102010029322.9 2010-05-26
PCT/EP2011/058576 WO2011147880A1 (de) 2010-05-26 2011-05-25 Druckbegrenzungsventil einer vorrichtung zum entlüften des kurbelgehäuse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mit einem solchen druckbegrenzungsvent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4450A true CN103154450A (zh) 2013-06-12
CN103154450B CN103154450B (zh) 2015-09-02

Family

ID=4454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6545.2A Active CN103154450B (zh) 2010-05-26 2011-05-25 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4450B (zh)
DE (1) DE102010029322B4 (zh)
WO (1) WO201114788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0271A (zh) * 2016-06-08 2016-08-10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用于油气分离器的压力调节阀和油气分离器
CN106640271A (zh) * 2015-10-28 2017-05-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07035461A (zh) * 2017-06-09 2017-08-11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缸盖罩集成油气分离器
CN109595054A (zh) * 2018-12-10 2019-04-09 宁波赛铂睿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多层次油气分离装置
CN111005788A (zh) * 2018-10-05 2020-04-14 沃克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从气流分离颗粒的装置、颗粒分离器及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11373125A (zh) * 2017-08-29 2020-07-03 汉格斯特欧洲股份公司 限压阀
CN112302940A (zh) * 2020-09-30 2021-02-02 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级旋叶真空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00015A1 (de) * 2012-01-02 2013-07-0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vorrichtung
JP5942770B2 (ja) * 2012-10-17 2016-06-2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オイルミストセパレータ
DE102012223643A1 (de) * 2012-12-18 2014-06-1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bscheideeinrichtung für eine Aerosolströmung
CN107152324B (zh) * 2017-06-09 2018-06-22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分离器
DE102017120139A1 (de) 2017-09-01 2019-03-07 Hengst Se Ölnebelabscheider mit Druckbegrenzungsventilen
KR102000629B1 (ko) * 2017-11-07 2019-07-16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필터 기능을 갖는 내연기관의 벤틸레이션 압력조절 밸브장치
DE102018124654B4 (de) * 2018-10-05 2021-07-15 Woco Industrietechnik Gmbh Ein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Partikeln aus einem Gasstrom, Partikelabscheider und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system
DE102018124652B4 (de) * 2018-10-05 2020-06-04 Woco Industrietechnik Gmbh Ein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Partikeln aus einem Gasstrom, Partikelabscheider und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system
FR3096735B1 (fr) * 2019-05-29 2021-07-02 Novares France Système de décantation d’huile pour un moteur à combustion inter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36014A (fr) * 1959-06-01 1960-07-15 Compensateur de pression notamment pour robinet-valve
US20020100465A1 (en) * 2000-05-30 2002-08-01 Sieghard Pietschner Device to deoil the crankcase ventilation gas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202005009990U1 (de) * 2005-06-25 2006-11-02 Hengst Gmbh & Co.Kg Vor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Ölteilchen aus dem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ga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1257958A (zh) * 2005-09-06 2008-09-03 马勒国际公司 气液混合物分离装置
EP2182185A1 (en) * 2008-11-04 2010-05-05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ngine
CN102822459A (zh) * 2010-01-20 2012-12-12 莱茵兹-迪兹通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气流的阀、液体分离器、通风系统和具有该阀的内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7351A (en) * 1996-11-12 1997-12-16 Miniature Precision Components, Inc.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valve for motor vehicle
DE10320215B4 (de) * 2003-05-05 2005-04-21 Dichtungstechnik G. Bruss Gmbh & Co. Kg Ölabscheide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6041213B4 (de) * 2006-09-02 2017-06-2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inrichtung zur Kurbelraumentlüftung
DE102007012483B4 (de) * 2007-03-15 2013-07-04 Reinz-Dichtungs-Gmbh Ventil, Ölabscheider, Abscheideverfahren und deren Verwendung
DE102009019643B4 (de) * 2009-04-30 2015-10-22 Reinz-Dichtungs-Gmbh Flüssigkeitsabscheider,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system sowie Verbrennungsmot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36014A (fr) * 1959-06-01 1960-07-15 Compensateur de pression notamment pour robinet-valve
US20020100465A1 (en) * 2000-05-30 2002-08-01 Sieghard Pietschner Device to deoil the crankcase ventilation gas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202005009990U1 (de) * 2005-06-25 2006-11-02 Hengst Gmbh & Co.Kg Vor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Ölteilchen aus dem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ga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1257958A (zh) * 2005-09-06 2008-09-03 马勒国际公司 气液混合物分离装置
EP2182185A1 (en) * 2008-11-04 2010-05-05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ngine
CN102822459A (zh) * 2010-01-20 2012-12-12 莱茵兹-迪兹通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气流的阀、液体分离器、通风系统和具有该阀的内燃机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0271A (zh) * 2015-10-28 2017-05-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06640271B (zh) * 2015-10-28 2019-07-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05840271B (zh) * 2016-06-08 2018-06-12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用于油气分离器的压力调节阀和油气分离器
CN105840271A (zh) * 2016-06-08 2016-08-10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用于油气分离器的压力调节阀和油气分离器
CN107035461B (zh) * 2017-06-09 2018-05-29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缸盖罩集成油气分离器
CN107035461A (zh) * 2017-06-09 2017-08-11 汉格斯特滤清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缸盖罩集成油气分离器
CN111373125A (zh) * 2017-08-29 2020-07-03 汉格斯特欧洲股份公司 限压阀
CN111373125B (zh) * 2017-08-29 2022-06-03 汉格斯特欧洲股份公司 限压阀
CN111005788A (zh) * 2018-10-05 2020-04-14 沃克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从气流分离颗粒的装置、颗粒分离器及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11005788B (zh) * 2018-10-05 2023-10-31 沃克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从气流分离颗粒的装置、颗粒分离器及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9595054A (zh) * 2018-12-10 2019-04-09 宁波赛铂睿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多层次油气分离装置
CN109595054B (zh) * 2018-12-10 2023-09-22 宁波赛铂睿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多层次油气分离装置
CN112302940A (zh) * 2020-09-30 2021-02-02 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级旋叶真空泵
CN112302940B (zh) * 2020-09-30 2022-10-21 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级旋叶真空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4450B (zh) 2015-09-02
DE102010029322A1 (de) 2011-12-01
DE102010029322B4 (de) 2020-06-04
WO2011147880A1 (de)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4450A (zh) 用于给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的装置的限压阀和带有这种限压阀的装置
CN101588853B (zh) 液体分离器,尤其是用于压缩空气设备的油分离器
CN101903622B (zh) 油雾分离器
CA2791429C (en) Valve for control of a gas stream, fluid separator, ventilation system as well as combustion engine with such valve
CN10430249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水箱
CN104039422B (zh) 空气过滤元件和空气过滤器
CN102317585A (zh) 一种内燃机的油雾分离器
US7900612B2 (en) Valve and cylinder head cover for crankcase ventilatio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257958A (zh) 气液混合物分离装置
US20120144788A1 (en) Multistage Variable Impactor
CA2153027A1 (en) Crankcase ventilato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11051657B (zh) 用于内燃机的汽缸盖油分离器(流动受控的油分离器)
CN104039421A (zh) 空气过滤元件和空气过滤器
DE102006051143A1 (de) Adaptiver Ölabscheider
CN107398113A (zh) 过滤器装置
JP5482514B2 (ja)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US20170072352A1 (en) Oil separator including spiral members defining helical flow paths
CN111246924A (zh) 聚结分离器、具体地用于曲轴箱通气系统的聚结分离器、曲轴箱通气系统和聚结分离器的使用
CN109236416A (zh) 一种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US20130291501A1 (en) Separating Device
EP2771575A1 (de) Kondensatabscheidereinrichtung für eine kompressoranordnung zur erzeugung von druckluft
KR20200058789A (ko) 내연기관용 조립식 pcv 밸브장치
KR101510211B1 (ko) 건물공조형 바이오정화시스템
CN210799083U (zh) 负荷可调式油气分离器
CN201030267Y (zh) 压缩空气脱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