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2812A - 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2812A
CN103152812A CN2012104178305A CN201210417830A CN103152812A CN 103152812 A CN103152812 A CN 103152812A CN 2012104178305 A CN2012104178305 A CN 2012104178305A CN 201210417830 A CN201210417830 A CN 201210417830A CN 103152812 A CN103152812 A CN 103152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adio
channel
remot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78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2812B (zh
Inventor
曼阿斯·德布
李湘陵
黄钊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5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2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射频(RF)收发器包括:RF部,该RF部包括可操作为将所接收的RF信号转换为入站数据的RF接收器和根据局域网协议将出站数据转换为发送信号的RF发送器。处理模块配置用于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的通信的RF部,并配置用于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的RF部,从而保持同时与第一远程装置和第二远程装置相关。

Description

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享有于2011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552,835号和2011年12月20日提交的美国实用申请第13/331,240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对其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的天线。
背景技术
已知通信系统支持无线和/或有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和有线通信。该通信系统涵盖从国家和/或国际蜂窝电话系统到互联网以及到点对点家庭无线网络再到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范围。每种类型的通信系统根据一种或多种通信标准来构建并由此来操作。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可根据包括但不限于RFID、IEEE 802.11、蓝牙、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MPS)、数字AM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本地多点分布式系统(LMDS)、多信道多点分布式系统(MMDS)和/或它们的变形的一种或多种标准来操作。
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诸如蜂窝电话、双向无线电、个人数字助理(PDA)、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电脑、家庭娱乐设备、RFID读取器、RFID标签等的无线通信装置直接或间接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通信。对于直接通信(也被称为点对点通信),所参与的无线通信装置将其接收器和发送器调谐至相同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例如,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射频(RF)载波之一),并经由该信道来通信。对于间接无线通信,各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所分配的信道直接与(例如用于蜂窝服务的)关联基站和/或(例如用于家庭或建筑内无线网络的)关联接入点通信。为实现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关联基站和/或关联接入点经由系统控制器、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经由互联网和/或经由某些其他的广域网而彼此直接通信。
对于参与无线通信的各无线通信装置,它包括内置无线电收发器(即,接收器和发送器)或者被耦接至相关联的无线电收发器(例如,用于家庭和/或建筑内无线通信网络的站、RF调制解调器等)。众所周知,接收器耦接至天线,且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一个或多个中频级、滤波级以及数据恢复级。低噪声放大器经由天线接收入站RF信号并随后将其放大。一个或多个中频级将放大后的RF信号与一个或多个本机振荡混频,以将放大后的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或中频(IF)信号。滤波级对基带信号或IF信号滤波来衰减不期望的带外信号以产生滤波后的信号。数据恢复级根据具体无线通信标准从滤波后的信号中恢复出原始数据。
同样众所周知,发送器包括数据调制级、一个或多个中频级以及功率放大器。数据调制级根据具体无线通信标准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基带信号。一个或多个中频级将基带信号与一个或多个本机振荡混频以产生RF信号。功率放大器在经由天线发射之前放大RF信号。
目前,无线通信发生在授权或未授权频谱内。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发生在900MHz、2.4GHz和5GHz的未授权的工业、科技和医学(ISM)频谱内。尽管ISM频谱未被授权,但却具有对功率、调制技术和天线增益的限制。另一未授权频谱是55-64GHz的V频带。
当后续由本公开给出时,传统方法的其他缺陷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在后续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所附权利要求中被进一步描述的操作的设备和方法。根据后续参照附图进行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RF收发器,包括:至少一个RF部,包括可操作为根据局域网协议将出站数据转换为发送信号的RF发送器和将所接收的RF信号转换为入站数据的RF接收器;处理模块,耦接至所述至少一个RF部,可操作为配置至少一个RF部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并可操作为配置至少一个RF部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从而保持同时与第一远程装置和第二远程装置相关。
优选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一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点,并且其中,第二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二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点。
优选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数据网络的接入点,并且其中,第二远程装置为局域网站。
优选地,局域网协议为802.11标准协议。
优选地,处理模块包括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所述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可操作为存储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存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RF部,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RF部。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配置至少一个RF部中的至少一个下变频模块和至少一个上变频模块的本机振荡器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线性化至少一个RF部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预矫正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发送功率控制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混频信号校准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接收器增益数据。
优选地,处理模块可操作为通过以下步骤将至少一个RF部配置为在第一频率信道和第二频率信道之间切换:校准至少一个RF部的至少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从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对应于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以及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盖写至少一个RF部的对应于第一信道频率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RF收发器,包括:至少一个RF部,包括可操作为根据局域网协议将出站数据转换为发送信号的RF发送器和将所接收的RF信号转换为入站数据的RF接收器;处理模块,耦接至至少一个RF部,可操作为配置至少一个RF部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并配置至少一个RF部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从而保持同时与第一远程装置和第二远程装置相关,其中,处理模块包括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可操作为存储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存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第一频率信道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RF部,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RF部;其中,处理模块可操作为将所述至少一个RF部配置为通过以下步骤在第一频率信道和第二频率信道之间切换:校准至少一个RF部的至少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从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检索对应于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以及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盖写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优选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一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点,并且其中,第二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二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点。
优选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数据网络的接入点,并且其中,第二远程装置为局域网站。
优选地,局域网协议为802.11标准协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配置至少一个RF部中的至少一个下变频模块和至少一个上变频模块的本机振荡器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线性化至少一个RF部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预矫正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发送功率控制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混频信号校准数据。
优选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接收器增益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RF收发器118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RF收发器118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RF部137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示出了包括与诸如基站18、非实时装置20、实时装置22以及非实时和/或实时装置25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无线传送非实时数据24和/或实时数据26的通信装置10的通信系统。此外,通信装置10还可选择性地经由有线连接与网络15、非实时装置12、实时装置14、非实时和/或实时装置16通信。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有线连接28可以是根据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488、IEEE 1394(火线)、以太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串行或并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PATA)、或其他标准的或专用的有线通信协议的一种或多种标准协议来操作的有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可根据无线网络协议(诸如WiHD、NGMS、IEEE 802.11a,ac,b,g,n或其他802.11标准协议、蓝牙、超宽带(UWB)、WIMAX、或其他无线网络协议)、无线电话数据/语音协议(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基于全球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业务(EDGE)、个人通信服务(PCS)或其他移动无线协议)、或其他标准的或专用的无线通信协议来通信。此外,无线通信通路可包括使用单独载波频率和/或单独频率信道的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路。可替代地,单个频率或频率信道可被用于向通信装置10和从通信装置10双向传送数据。
通信装置1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的移动电话、局域网装置、个人区域网络装置或其他无线网络装置、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控制台、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执行包括经由有线连接28和/或无线通信通路的语音和/或数据的通信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其他装置。此外,通信装置10可以是接入点、基站或经由有线连接28耦接至诸如互联网或其他广域网的公用的或私用的网络15的其他网络接入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实时和非实时装置12、14、16、18、20、22和25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PDA、诸如蜂窝电话的移动电话、配备有无线局域网或蓝牙收发器的装置、FM调谐器、TV调谐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或者产生、处理或使用音频、视频信号、或其他数据或通信的其他装置。
在操作中,通信装置包括一种或多种应用,这些应用包括诸如标准电话应用的语音通信、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应用、本地游戏、互联网游戏、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多媒体消息、网络浏览器、音频/视频记录、音频/视频播放、音频/视频下载、流式音频/视频播放、诸如数据库、电子表格、文字处理、图像创建和处理的办公室应用、以及其他语音和数据应用。结合这些应用,实时数据26包括语音、音频、视频和包括互联网游戏等的多媒体应用。非实时数据24包括文本消息、电子邮件、网络浏览、文件上传和下载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包括无线收发器,该无线收发器包括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功能。这种无线收发器将结合后续图3至图5更详细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图2示出了包括图1的多个相同元件的通信系统,这些相同元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通信装置30与通信装置10类似,且具备如结合图1所讨论的赋予通信装置10的任何应用、功能和特征。然而,通信装置30包括用于同时通过两种或多种无线通信协议经由RF数据40与数据装置32和/或数据基站34通信以及经由RF语音信号42与语音基站36和/或语音装置38通信的两个以上单独的无线收发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RF收发器118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具体地,RF收发器118被示出为用于通信装置10或30、基站18、非实时装置20、实时装置22和非实时、实时装置25、数据装置32和/或数据基站34、以及声音基站36和/或声音装置38或任意其他遵从802.11的STA。在通常的802.11系统中,STA与基础设施BSS网络中的一个AP相关,或与独立BSS网络中的一个STA相关。在相关之后,无线数据可以在STA和(基础设施BSS中的)AP之间传输或在一个STA和(独立BSS中的)另一个STA之间传输。
RF收发器118利用单组MIMO无线电实现了使其可以同时地与诸如耦接至网络94的AP或STA90和耦接至网络96的AP或STA92的多个AP和/或STA相关的伪同时双相关特征。这些STA/AP可以在相同的频带或不同的频带中。该特征使用硬件加速和/或微代码来在极短时间内在信道和频带之间切换无线电,由此实现多相关之间的数据传输的TDMA方案。对于用户,收发器119似乎具有多组MIMO无线电,每组被调谐至在其上建立相关的不同的信道/频带。在实施方式中,单MIMO无线电同时支持经由快速切换和时分复用的相关。该特征还支持在不同的信道/频带之间切换无线电的同时基于通信量图案优化数据吞吐量的智能调度方案。
RF收发器118的操作可以结合以下实例进行描述。考虑RF收发器118被实现在802.11ac STA中且AP或STA90和AP或STA92均是接入点(即本实例中的AP90和AP92)的情况。RF收发器118进行扫描并在信道6上以2437MHz的频率与AP90相关。RF收发器118标记信道6并在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储用于该信道的信道配置数据。RF收发器执行另一扫描并在信道40上以5200MHz的频率与AP92相关。RF收发器118标记信道40并也在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储用于第二信道的信道配置数据。RF收发器118然后将经由AP90和AP92与网络94和96同时通信的时间进行分割,同时保持与两个接入点的相关。当为在信道40和信道6之间切换的时候(反之亦然),RF收发器从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检索用于新信道的信道配置数据并改变频率、接收器设置和发送器设置以将RF收发器118调谐至新的信道。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RF收发器能够在少于1毫秒时间内在信道之间切换。
应该注意的是,尽管上述实例描述了802.11acSTA与两个不同接入点之间的相关,但在其他操作中,RF收发器118可以同时与接入点和诸如可与相关数据网络连接或未连接的外围或其他远程装置的另一个STA相关。此外,尽管上述实例描述了RF收发器118同时经由两个不同非连续频率频带上的两个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情况,但RF收发器118同样可以经由相同频率频带内的两个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此外,尽管上述实例同时与两个远程装置相关,但同样可以通过本文所述的技术实现与三个或更多装置的同时相关。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RF收发器118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具体地,示出了可配置的RF收发器118。RF部137包括多个单独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链,所述链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以便天线结构100中的一个天线或多个天线进行发送并将经由天线结构100接收的信号下变频至基带。RF收发器118具有这样一种结构,该结构可以基于由处理模块225生成的控制信号116,在两个不同的局域网信道之间快速切换以保持同时与多个接入点或其他站的相关。
具体地,处理模块225可操作为配置RF部137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并配置RF部137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从而保持同时与第一远程装置和第二远程装置相关。处理模块225进一步操作为配置基带部139以在控制信号116的控制下将出站数据162处理为基带发送信号并将基带接收信号处理为入站数据160。结合以下的图5描述了关于RF收发器118的实现和操作、包括几个可选的功能和特征的其他实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RF部137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RF收发器118的一部分被示出为包括单个RF部137,所述RF部137具有包括RF前端140和下变频模块142的RF接收器部和包括上变频模块148和无线电发送前端150的RF发送器部。RF收发器125包括RF发送器129、和RF接收器127。基带处理模块139包括接收器处理模块144和发送器处理模块146。
如图所示,接收器和发送器均耦接至天线结构100以从发送信号155产生出站RF信号170并从入站信号152产生接收信号153。天线结构100可以包括单天线结构或包括两个或多个天线的多天线结构,诸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结构、分集天线结构、包括多个天线的定相阵列或其他可控天线结构,并被耦接至其他RF部137。这些天线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固定的、可编程的、以及天线阵或其他天线配置。此外,天线结构100可以取决于无线收发器所遵从的具体标准及其应用。
在操作中,发送器处理模块146根据标准的或专用的局域网协议对出站数据162分包以产生基带或低中频(IF)发射(TX)信号164,该信号包括包含出站数据162的出站符号流。基带或低IF TX信号164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例如,具有零IF)或数字低IF信号,其中,低IF通常将在一百千赫兹到几兆赫兹的频率范围内。注意,由发送器处理模块146执行的处理可包括但不限于加扰、编码、增信删余、映射、调制和/或数字基带到IF转换。
上变频模块148包括数-模转换(DAC)模块、滤波和/或增益模块、诸如电压控制振荡器的本机振荡器以及混频部。DAC模块将基带或低IFTX信号164从数字域转换到模拟域。滤波和/或增益模块在将模拟信号提供给混频部之前对该模拟信号滤波和/或调节其增益。混频部基于发送器本机振荡来将模拟基带或低IF信号转换为上变频信号166。
无线电发送器前端150包括功率放大器,且还可包括发射滤波模块。功率放大器放大上变频后的信号166以产生出站RF信号170,若包括发射滤波模块,则该信号170可被发射滤波模块滤波。天线结构100发送出站RF信号170。
RF部137经由操作为将入站RF信号152处理为用于接收器前端140的接收信号153的天线结构100接收入站RF信号152。RF前端140包括放大接收信号153以产生期望的RF信号154的可调整增益的低噪放大器。低噪放大器可以包括带通滤波。
下变频模块142包括混频部、诸如电压控制振荡器的本地振荡器、模数转换(ADC)模块,并还可包括滤波和/或增益模块。混频部基于接收器本机振荡将期望的RF信号154转换为诸如模拟基带或低IF信号的下变频信号156。ADC模块将模拟基带或低IF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或低IF信号。滤波和/或增益模块对数字基带或低IF信号高通和/或低通滤波,以产生包括入站符号流的基带或低IF信号156。注意,ADC模块以及滤波和/或增益模块的顺序可互换,从而使滤波和/或增益模块为模拟模块。应注意的是,发送器本机振荡和接收器本机振荡可以由单个本机振荡器或多个本机振荡器生成。
接收器处理模块144根据标准的或专用的毫米波协议处理基带或低IF信号156以产生入站数据160。由接收器处理模块144执行的处理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中频到基带转换、解调、解映射、解增信删余、解码和/或解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器处理模块144、发送器处理模块146以及处理模块225可经由使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器件、状态机、逻辑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或基于操作指令来操纵信号(模拟和/或数字)的任何装置来实现。相关联的存储器可以是片上或片外的单个存储装置或多个存储装置。这种存储器装置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静态存储器、动态存储器、闪存和/或存储数字信息的任何装置。注意,当这些处理装置经由状态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或逻辑电路来实施其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存储用于该电路的相应操作指令的相关存储器被嵌入包括状态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或逻辑电路的电路中。
尽管处理模块144、发送处理模块146和处理模块225被分别示出,应理解这些元件可以单独地、通过一个或多个共享的处理装置的操作共同地或以单独和共享的处理任意组合的形式被实现。
处理模块225可操作为配置RF部137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并可操作为配置RF部137以经由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从而保持同时与第一远程装置和第二远程装置相关。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225实现了控制RF部137各个组件的操作的软件驱动器以基于信道配置数据来操作局域网协议的物理(PHY)层,所述信道配置数据控制RF部137的配置并可选地控制用于当前使用的信道的基站处理模块139。诸如本地或附接存储装置的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115可操作为存储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存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的RF部137,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的RF部137。为了保持同时相关,处理模块225可操作为配置RF部137以在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二频率信道之间切换。
处理模块225在切换过程中临时地停止驱动器并将被下变频模块142和上变频模块148采用的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或VCO的校准初始化至第二频率信道的新的本机振荡器频率。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从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被检索并被用于盖写驱动中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一旦VCO校准完成并且新的信道配置数据被载入驱动器中,驱动器则可以以新的信道频率进行操作。从第二信道频率到第一信道频率的变换可以以相似的方式实现。
用于特定频率信道的信道配置数据可以包括用于将下变频模块142和上变频模块148配置为特定信道的适当频率并进一步在这些频率处校准一个或多个电压控制振荡器的本机振荡器数据。信道配置数据还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预矫正数据,该数据被发送器处理模块146使用以用来以特定的信道频率线性化无线电发送器前端150的功率放大器。信道配置数据还可包括发送功率控制数据、混频信号校准数据、接收器增益数据和基于所选的信道变化的RF部137和基带部139的其他参数。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基本”和“约”为其相应项目和/或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业内可接受的容差。这种业内可接受的容差范围从小于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十,且对应但不限于分量值、集成电路处理变量、温度变量、上升和下降时间、和/或热噪声。项目之间的这种相关性范围从百分之几的差异到大幅差异。还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可操作地耦接至”、“耦接至”和/或“耦接”包括项目之间的直接耦接和/或项目之间经由插入项目(例如,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组件、元件、电路和/或模块)的间接耦接,其中,对于间接耦接,插入项目不修改信号信息,但可能调节其电流水平、电压水平和/或功率水平。另外如本文所使用,推断耦接(即,一个元件通过推断耦接至另一元件的情况)包括两个项目之间以与“耦接至”相同的方式直接和间接耦接。此外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可操作”或“可操作地耦接至”指示项目包括电力连接、输入、输出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在被激活时执行一个或多个其相应功能,且还可包括推断耦接至一个或多个其他项目。再如本文所使用,术语“与…相关联”包括单独项目的直接和/或间接耦接和/或一个项目嵌入其他项目内。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有利比较”指示两个以上项目、信号等之间的比较提供了所期望关系。例如,当所期望关系是信号1具有比信号2更大的幅度时,在信号1的幅度大于信号2的幅度时或在信号2的幅度小于信号1的幅度时即可获得有利比较。
还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处理模块”、“处理电路”和/或“处理单元”可以是单个处理装置或多个处理装置。这种处理装置可以是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器件、状态机、逻辑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或基于电路的硬编码和/或操作指令来操纵信号(模拟和/或数字)的任何装置。处理模块、模块、处理电路和/或处理单元可以是或者还包括存储器和/或可以是单个存储装置、多个存储装置和/或其他处理模块、模块、处理电路和/或处理单元的嵌入式电路的集成存储元件。这种存储装置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静态存储器、动态存储器、闪存、缓存和/或存储数字信息的任何装置。注意,若处理模块、模块、处理电路和/或处理单元包括多于一个的处理装置,则处理装置可被集中设置(例如,经由有线和/或无线总线结构直接耦接在一起)或者可被分散设置(例如,采用经由局域网和/或广域网的间接耦接的云计算)。还需注意,若处理模块、模块、处理电路和/或处理单元经由状态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或逻辑电路来实施其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则存储相应操作指令的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可被嵌入包括状态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或逻辑电路的电路内或在其外部。仍需注意,存储元件可存储以及处理模块、模块、处理电路和/或处理单元能执行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图所示的步骤和/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的硬编码和/或操作指令。这种存储装置或存储元件可包括在一个制成品中。
上述已利用示出其指定功能和关系的性能的方法步骤描述了本发明。为便于描述,本文已随意定义了这些功能结构块和方法步骤的边界和顺序。只要指定功能和关系能被恰当表现,则可定义替代的边界和顺序。因此,任何这种替代的边界或顺序均处于所要求权利的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内。此外,为便于描述,已任意定义了这些功能结构块的边界。只要特定的重要功能被恰当表现,则可定义替代的边界。类似地,本文也可任意定义流程图框来示出特定的重要功能。在使用的程度上,流程图框的边界和顺序可另外定义,且仍执行特定的重要功能。因此,这种功能结构块以及流程图框的替代定义和顺序处于所要求权利的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内。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功能结构块以及本文其他示例性块、模块和组件可如图所示或者通过分立组件、专用集成电路、执行适当软件的处理器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
也可至少部分地根据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本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其方面、其特征、其概念和/或其实例。设备、制成品、机器和/或实施本发明的过程的物理实施方式可包括参照本文讨论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方面、特征、概念、实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从图到图,这些实施方式可结合可能使用相同或不同附图标记的相同或类似命名的功能、步骤、模块等,且因此,这些功能、步骤、模块等可以是相同或类似的功能、步骤、模块等,或者是不同的功能、步骤、模块等。
尽管上述图中的晶体管作为场效应晶体管(FET)而被示出,但正如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那样,晶体管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双极型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N阱晶体管、P阱晶体管、增强型晶体管、耗尽型晶体管和零电压阈值(VT)晶体管的任何类型的晶体管结构来实现。
除非特别声明相反情况,否则在本文所示的任何图的一幅图中,到元件、来自元件和/或在元件之间的信号可以是模拟或数字的、连续时间或离散时间的、以及单端或差分的。例如,若信号通路被示出为单端通路,则它也表示差分信号通路。类似地,若信号通路被示出为差分通路,则它也表示单端信号通路。尽管本文描述了一个或多个具体架构,但正如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的那样,可使用未明确示出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总线、元件之间的直接连接和/或其他元件之间的间接耦接来类似地实现其他架构。
术语“模块”被用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描述。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功能块、硬件和/或存储在存储器上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软件。注意,若模块经由硬件来实现,则硬件可独立和/或结合软件和/或固件来操作。如本文所使用,模块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子模块,其各自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模块。
尽管本文已明确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功能和特征的具体组合,但这些特征和功能的其他组合也同样可行。本发明不由本文所公开的具体实例来限定,且明确结合了这些其他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射频(RF)收发器,包括:
至少一个射频部,包括可操作为根据局域网协议将出站数据转换为发送信号的射频发送器和将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入站数据的射频接收器;
处理模块,耦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可操作为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以经由所述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并可操作为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以经由所述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从而保持同时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和所述第二远程装置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一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二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数据网络的接入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远程装置为局域网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所述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可操作为存储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存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频率信道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通信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与所述第二远程装置通信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配置所述至少一个
射频部中的至少一个下变频模块和至少一个上变频模块的本机振荡器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可操作为通过以下步骤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之间切换:
校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的至少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
从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对应于所述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以及
用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盖写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的对应于所述第一信道频率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7.一种射频(RF)收发器,包括:
至少一个射频部,包括可操作为根据局域网协议将出站数据转换为发送信号的射频发送器和将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入站数据的射频接收器;
处理模块,耦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可操作为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以经由所述局域网协议的第一频率信道与第一远程装置通信,并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以经由所述局域网协议的第二频率信道与第二远程装置通信,从而保持同时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和所述第二远程装置相关,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可操作为存储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存储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频率信道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通信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来配置用于经由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与所述第二远程装置通信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可操作为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配置为通过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之间切换:
校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的至少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
从信道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检索对应于所述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以及
用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盖写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一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远程装置为耦接至第二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远程装置为耦接至数据网络的接入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远程装置为局域网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部中的至少一个下变频模块和至少一个上变频模块的本机振荡器数据。
CN201210417830.5A 2011-10-28 2012-10-26 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3152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2835P 2011-10-28 2011-10-28
US61/552,835 2011-10-28
US13/331,240 US8787285B2 (en) 2011-10-28 2011-12-20 Dual association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ceiver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13/331,240 2011-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2812A true CN103152812A (zh) 2013-06-12
CN103152812B CN103152812B (zh) 2015-09-23

Family

ID=4721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7830.5A Active CN103152812B (zh) 2011-10-28 2012-10-26 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87285B2 (zh)
EP (1) EP2587675B1 (zh)
KR (1) KR101409918B1 (zh)
CN (1) CN103152812B (zh)
HK (1) HK1182572A1 (zh)
TW (1) TWI4939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215A (zh) * 2018-04-24 2018-09-21 超视距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超宽带无线电频谱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49528A (ko) * 2002-12-06 2004-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듀얼 밴드 무선 랜 송수신 장치
US6879600B1 (en) * 2002-06-03 2005-04-12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ssion arbitration
CN101742524A (zh) * 2008-11-04 2010-06-16 美国博通公司 具有专用控制信道的多服务通信设备
US20100225414A1 (en) * 2009-03-03 2010-09-09 Oleksandr Gorbachov Multi-channel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with full transmit and receive diversity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4296B1 (en) * 1999-08-04 2006-05-30 Parkervision, In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echniques of universal frequency translation
DE60134723D1 (de) 2001-05-21 2008-08-21 Sony Deutschland Gmbh Architektur eines zweimodusfunkgrätes für ein digitales und schnurloses kommunikationssystem
US8364080B2 (en) * 2002-08-01 2013-0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enhanced quality and higher throughput for collocated IEEE 802.11 B/G and bluetooth devices in coexistent operation
KR100547736B1 (ko) 2003-06-26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채널의 동적 선택을 위한 스위칭 필터 모듈
US20050208900A1 (en) 2004-03-16 2005-09-22 Ulun Karacaoglu Co-existing BluetoothTM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060215601A1 (en) * 2005-03-14 2006-09-28 H-Stream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a wireless PAN network and a wireless LAN network
US20080043673A1 (en) * 2006-08-18 2008-02-21 Johnson Michael D Cellular mobile gateway with signal quality indicator
US8750266B2 (en) 2009-11-25 2014-06-10 Alcatel Lucent Dual transmission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638698B2 (en) * 2011-07-26 2014-01-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Front end employing pin diode switch with high linearity and low los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9600B1 (en) * 2002-06-03 2005-04-12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ssion arbitration
KR20040049528A (ko) * 2002-12-06 2004-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듀얼 밴드 무선 랜 송수신 장치
CN101742524A (zh) * 2008-11-04 2010-06-16 美国博通公司 具有专用控制信道的多服务通信设备
US20100225414A1 (en) * 2009-03-03 2010-09-09 Oleksandr Gorbachov Multi-channel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with full transmit and receive diversity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215A (zh) * 2018-04-24 2018-09-21 超视距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超宽带无线电频谱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566215B (zh) * 2018-04-24 2023-11-03 超视距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超宽带无线电频谱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7675B1 (en) 2018-08-22
KR101409918B1 (ko) 2014-06-19
TWI493910B (zh) 2015-07-21
HK1182572A1 (zh) 2013-11-29
US20130107818A1 (en) 2013-05-02
CN103152812B (zh) 2015-09-23
EP2587675A1 (en) 2013-05-01
KR20130047647A (ko) 2013-05-08
TW201322668A (zh) 2013-06-01
US8787285B2 (en) 201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06899U (zh) 具有可编程陷波滤波器的发送器前端
US8665016B2 (en) Supply tracking
CN103095221B (zh) 可编程低噪声放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95330A (zh) 双模式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48004B (zh) 可配置接收器、发射器和收发器以及用在收发器中的方法
CN103095324B (zh) 带有波束成形天线的rf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257322B (zh) 处理通过通信介质接收的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KR101466185B1 (ko) 빔 포밍 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송수신기에 대한 역방향 채널 추정
CN203135863U (zh) 与射频收发器结合使用的发送/接收开关
CN101848010A (zh) 可配置接收器、发射器以及用在收发器中的方法
CN103095317A (zh) 带有校准的预矫正的 rf 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0715195B2 (en) Split mixer current conveyer
US9455753B2 (en) Non-linear capacitance based parametric mixer
WO2021232030A1 (en) Active balun amplifier
CN103095219A (zh) 带有偏移消除的下变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52812B (zh) 双相关的局域网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1736071B2 (en) Wideband amplif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5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5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0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Zyray Wireles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4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nnwa high tech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