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1177A -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1177A
CN103151177A CN2013100749491A CN201310074949A CN103151177A CN 103151177 A CN103151177 A CN 103151177A CN 2013100749491 A CN2013100749491 A CN 2013100749491A CN 201310074949 A CN201310074949 A CN 201310074949A CN 103151177 A CN103151177 A CN 103151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re
dssc
shell structure
porous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49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1177B (zh
Inventor
刘仿
许骐
黄翊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749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1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1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2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包括透明电极、对电极及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透明电极的内侧设有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所述透明电极的外侧设有透明衬底,所述对电极的外侧设有对透明衬底,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电解液和染料敏化剂的混合液体,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含有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扩宽了吸收光谱,提高了光吸收效率,增强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伴随化石燃料的使用带来的温室效应日渐加重,具有环保价值的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太阳能由于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受地理环境制约等优点,成为各国科学家青睐的研究对象。目前,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开发各种不同材料的太阳能电池,使其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电器或电子产品。
1991年,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的研究小组将纳米晶体多孔薄膜引入染料敏化电池,使其光电转换效率由原来的不到1%提高到7.1%-7.9%,接近了多晶硅光电池的转换效率,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理论阶段向实用阶段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逐渐成为最有希望得到应用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之一。
长久以来,光电转换效率相对低下一直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需要找到一种有效促进光吸收的方法。
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是指在金属表面存在的自由振动的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沿着金属表面传播的电子疏密波。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是目前纳米光电子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受到了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等多个领域人士的极大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表面等离子体效应被广泛研究用于光子学、数据存储、显微镜、太阳能电池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将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成为目前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包括透明电极、对电极及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透明电极的内侧设有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所述透明电极的外侧设有透明衬底,所述对电极的外侧设有对透明衬底,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电解液和染料敏化剂的混合液体。
其中,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表面不光滑,具有细小的凸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包括壳体和嵌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核体。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金属氧化物、有机聚合物或环氧基树脂材料,所述核体为合金或者金属单质。
更进一步,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银,所述有机聚合物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合金为金银合金、金铂合金、金铝合金、金铜合金、银铂合金、银铝合金、银铜合金、铜铝合金中的一种,所述金属单质为金、银、铝、铜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核体直径为100-300nm,所述壳体的壁厚为1-3nm。
进一步,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是二氧化钛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
更进一步,所述透明电极为掺氟的氧化锡导电玻璃电极,所述对电极为铂电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
S2.在透明衬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透明电极;
S3.在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中混入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
S4.将上述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涂至所述透明电极表面,高温加热使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烧结为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
S5.将透明衬底、透明电极和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完全浸没在染料敏化剂中,使染料敏化剂的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上,透明衬底、透明电极、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及吸附的染料敏化剂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坯;
S6.在对透明衬底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所述对电极与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坯粘合,在所述对电极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坯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形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其中,所述步骤S1中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含有一种或两种金属元素的溶液作为氧化剂与还原剂溶液混合,在低于溶液沸点的温度下恒温以固定转速搅拌,反应特定时间得到金属纳米颗粒溶胶;
S12.在步骤S11中制备的金属纳米颗粒溶胶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溶液混合;
S13.在低于溶液沸点温度下恒温对步骤S12的混合溶液以固定转速搅拌,之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在金属氧化物壳体内嵌入金属核体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
优选的,步骤S13中得到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的金属氧化物壳体为氧化银,其金属核体为金银合金、金铂合金、金铝合金、金铜合金、银铂合金、银铝合金、银铜合金、铜铝合金、金、银、铝、铜中的一种。
进一步,在步骤S4中,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涂至所述透明电极的表面;
在步骤S6中,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对透明衬底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热封胶的方法将所述对电极与所述电池基坯粘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太阳光照射下,可激励起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振荡,扩宽吸收光谱,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可见光波段的太阳光的吸收;
进一步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入射光的散射,降低入射光的透射与全反射,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效率,达到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对直径为1-4nm的小分子(如染料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粘附性,大量的染料分子被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使尽可能多的染料分子处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光场增强的有效范围内,达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增强染料分子光吸收特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所吸附的染料分子处于激发状态的寿命,进而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载流子的产生几率,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效率,从而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更进一步地,核壳结构纳米颗粒采用包裹于金属核体外层的金属氧化物壳体,可有效减少金属颗粒对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降低金属损耗并且通过设计、制备具有特定参数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例如调整金银合金的金银配比及纳米颗粒尺寸)可以获得对不同波长具有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增强特性的纳米颗粒,最终实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较宽波长范围太阳光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强度谱;
图4是含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不含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曲线图。
图中,1:透明电极;2:对电极;3:电解质层;31:染料分子;4: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5:透明衬底;6:对透明衬底;7:核壳结构纳米颗粒;71:氧化银壳体;72:金银合金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包括透明电极1、对电极2及位于透明电极1和对电极2之间的电解质层3,透明电极1的内侧设有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4,透明电极1的外侧设有透明衬底5,对电极2的外侧设有对透明衬底6,电解质层3包括电解液和染料敏化剂的混合液体,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4中吸附有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7。
如图2所示,核壳结构纳米颗粒7形如“爆米花”,为不规则球状,其表面同“爆米花”表面——不光滑且具有细小的凸状结构;图2显示了外壳是氧化银壳体71,内核是金银合金核体72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中金银合金核体72嵌于氧化银壳体71内部。一般情况下,金银合金核体72的直径约为100-300nm,氧化银壳体71的壁厚约为1-3nm;为了得到最佳光电吸收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金银合金核体72的直径约为200nm,氧化银壳体71的壁厚为2-3nm。
由于该种纳米颗粒成分为合金,其制备原料中包含两种及以上的金属离子,利用不同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活性不同,调节反应温度,可以令多种金属离子同时被还原但还原后的金属原子呈不规则排列,随着反应进行,就得到了不规则的合金纳米颗粒,其形状如“爆米花”——为不规则球状,表面亦如“爆米花”表面——不光滑且具有细小凸状结构。纳米颗粒的制造是在溶液环境下高速搅拌进行,受重力和离心力影响,金属原子易在此环境下呈光滑球形结构,因此其凸起结构都为球形或椭球形。
如图1所示的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4采用TiO2纳米多孔材料制成,透明电极1为FIO(掺杂氟的氧化锡导电玻璃)电极,对电极2为Pt(铂)电极。
由于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金银合金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形状、大小不同,其表面不光滑且具有细小的凸状结构,因此金银合金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可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都有较强的陷光特性。图3显示了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强度谱图。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金银合金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都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扩宽吸收光谱,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金银合金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太阳光照射下,可激励起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振荡,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可见光波段的太阳光的吸收,提高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的大小不一、形如“爆米花”、表面不光滑、具有细小凸状结构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金银合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入射光的散射,降低入射光的透射与全反射,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整体的光吸收效率,提高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如图4所示,含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于波长为350nm-750nm的入射光的光电转换效率明显高于不含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尤其是对于波长为450nm左右的入射光,不含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51%左右,而含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56%。
上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内核不限于金银合金,还可以是金铂合金、银铂合金、金铝合金、银铝合金、金铜合金、银铜合金、铝铜合金等合金或者金、银、铝、铜等金属单质;其外壳不限于氧化银,还可以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有机聚合物以及环氧基树脂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用金银合金为内核、外层包裹氧化银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并通过滴定旋涂法制备包含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首先,制备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4mol/L的氯金酸溶液100ml、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100ml,与4*1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2ml混合,在恒温95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6-7分钟;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10-2mol/L柠檬酸纳溶液8ml;
3、在恒温100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20-25分钟后保持搅拌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上述方法即可得到外层有氧化银包裹,内核为金银合金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由于该种纳米颗粒成分为合金,其制备原料中包含金、银两种金属离子,利用不同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活性不同,调节反应温度,令金、银两种金属离子同时被还原,但还原后的金原子、银原子呈不规则排列,随着反应进行,就得到了不规则的金银合金纳米颗粒,其形状如“爆米花”状,即:其形为不规则球状,表面不光滑,且具有细小的凸状结构。由于上述制造纳米颗粒的反映在溶液环境下高速搅拌进行,受重力和离心力影响,金、银原子易在此环境下呈光滑球形结构,因此其凸起结构都为球形或椭球形。
上述方法制备的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金银内核直径约为150-200nm,氧化银外壳壁厚约为2-3nm。
下述为制备含有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步骤:
首先,将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用酒精作为溶剂混合,通过调节混合液中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浓度调节TiO2多孔半导体薄膜中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含量,一般其质量分数控制在1%-10%;
其次,在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
然后,在400-1000转/分钟的条件下,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含有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旋涂至透明导电材料表面,高温加热使浆料烧结为薄膜,薄膜厚度为500nm-15um。
再次,将上述涂有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透明电极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18-24小时,使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上,上述即可得到敏化过的包含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电池基坯;
最后,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另一块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对电极与已经制备完成的电池基坯使用热封胶粘合,在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
至此完成了含有Au-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选用金铂合金为内核、外层包裹氧化银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并通过滴定旋涂法制备包含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首先,制备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4mol/L的氯金酸溶液100ml、10-4mol/L的氯铂酸溶液100ml,与4*1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2ml混合,在恒温95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6-7分钟;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10-2mol/L柠檬酸纳溶液8ml和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
3、在恒温100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20-25分钟后保持搅拌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上述方法即可得到外层有氧化银包裹,内核为金铂合金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且上述方法制备的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金铂内核直径约为150-200nm,氧化银外壳壁厚约为2-3nm。
下述为制备含有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步骤:
首先,将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用酒精作为溶剂混合,通过调节混合液中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浓度调节TiO2多孔半导体薄膜中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含量,一般其质量分数控制在1%-10%;
其次,在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
然后,在400-1000转/分钟的条件下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含有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旋涂至透明导电材料表面上,高温加热使浆料烧结为薄膜,薄膜厚度为500nm-15um。
再次,将上述涂有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透明电极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18-24小时,使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上,上述即可得到敏化过的包含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电池基坯;
最后,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另一块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对电极与已经制备完成的电池基坯使用热封胶粘合,在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
至此完成了含有Au-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选用,银铂合金为内核、外层包裹氧化银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并通过滴定旋涂法制备包含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首先,制备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100ml、10-4mol/L的氯铂酸溶液100ml,与4*1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2ml混合,在恒温95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6-7分钟;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10-2mol/L柠檬酸纳溶液8ml;
3、在恒温100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20-25分钟后保持搅拌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上述方法即可得到外层有氧化银包裹,内核为银铂合金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且上述方法制备的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银铂内核直径约为150-200nm,氧化银外壳壁厚约为2-3nm。
下述为制备含有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步骤:
首先,将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用酒精作为溶剂混合,通过控制混合液中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浓度控制TiO2多孔半导体薄膜中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含量,一般其质量分数控制在1%-10%;
其次,在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
然后,在400-100转/分钟的条件下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含有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旋涂至透明导电材料表面上,高温加热使浆料烧结为薄膜,其厚度在500nm-15um。
再次,将上述涂有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透明电极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18-24小时,使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上,上述即可得到敏化过的包含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电池基坯;
最后,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另一块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对电极与已经制备完成的电池基坯使用热封胶粘合,在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
至此完成了含有Ag-Pt/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选用金为内核、外层包裹氧化银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并通过滴定旋涂法制备包含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首先,制备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4mol/L的氯金酸溶液100ml、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100ml,与4*1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2ml混合,在恒温95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6-7分钟;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10-2mol/L柠檬酸纳溶液8ml和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100ml;
3、在恒温100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20-25分钟后保持搅拌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上述方法即可得到外层有氧化银包裹,内核为金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且上述方法制备的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金内核直径约为150-200nm,氧化银外壳壁厚约为2-3nm。
下述为制备含有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步骤:
首先,将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用酒精作为溶剂混合,通过控制混合液中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浓度控制TiO2多孔半导体薄膜中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含量,一般其质量分数控制在1%-10%;
其次,在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
然后,在400-1000转/分钟的条件下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含有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旋涂至透明导电材料表面上,高温加热使浆料烧结为薄膜,薄膜厚度为500nm-15um。
再次,将上述涂有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透明电极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18-24小时,使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上,上述即可得到敏化过的包含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电池基坯;
最后,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另一块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对电极与已经制备完成的电池基坯使用热封胶粘合,在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
至此完成了含有Au/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选用银为内核、外层包裹氧化银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并通过滴定旋涂法制备包含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首先,制备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100ml,与4*1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2ml混合,在恒温95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6-7分钟;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10-2mol/L柠檬酸纳溶液8ml;
3、在恒温100摄氏度下以500转/分钟的频率搅拌,充分反应20-25分钟后保持搅拌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上述方法即可得到外层有氧化银包裹,内核为银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且上述方法制备的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银内核直径约为150-200nm,氧化银外壳壁厚约为2-3nm。
下述为制备含有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步骤:
首先,将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用酒精作为溶剂混合,通过控制混合液中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浓度控制TiO2多孔半导体薄膜中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含量,一般其质量分数控制在1%-10%;
其次,在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
然后,在400-1000转/分钟的条件下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含有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浆料,旋涂至透明导电材料表面上,高温加热使浆料烧结为薄膜,薄膜厚度为500nm-15um。
再次,将上述涂有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透明电极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18-24小时,使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上,上述即可得到敏化过的包含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TiO2薄膜电池基坯;
最后,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另一块石英或玻璃基底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对电极与已经制备完成的电池基坯使用热封胶粘合,在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
至此完成了含有Ag/Ag2O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上述方法制备的具有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内核不限于金银合金、银铂合金等合金或金、银等金属单质,还可以是金铝合金、银铝合金、金铜合金、银铜合金、铝铜合金等合金或铝、铜等金属单质;其外壳不限于氧化银,还可以是其他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提供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材料容易获得,制备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电极(1)、对电极(2)及位于所述透明电极(1)和对电极(2)之间的电解质层(3),所述透明电极(1)的内侧设有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4),所述透明电极(1)的外侧设有透明衬底(5),所述对电极(2)的外侧设有对透明衬底(6),所述电解质层(3)包括电解液和染料敏化剂的混合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4)中吸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7)表面不光滑,具有细小的凸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7)包括壳体和嵌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核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金属氧化物、有机聚合物或环氧基树脂材料,所述核体为合金或者金属单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银,所述有机聚合物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合金为金银合金、金铂合金、金铝合金、金铜合金、银铂合金、银铝合金、银铜合金、铜铝合金中的一种,所述金属单质为金、银、铝、铜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直径为100-300nm,所述壳体的壁厚为1-3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4)是二氧化钛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1)为掺氟的氧化锡导电玻璃电极,所述对电极(2)为铂电极。
10.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
S2.在透明衬底表面蒸镀一层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透明电极;
S3.在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中混入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
S4.将上述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涂至所述透明电极表面,高温加热使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烧结为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
S5.将透明衬底、透明电极和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整体投入染料敏化剂中,完全浸没在染料敏化剂中,使染料敏化剂的染料分子充分吸附于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上,透明衬底、透明电极、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及吸附的染料敏化剂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坯;
S6.在对透明衬底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将所述对电极与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坯粘合,在所述对电极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坯粘合体中间的间隙注入电解液,形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含有一种或两种金属元素的溶液作为氧化剂与还原剂溶液混合,在低于溶液沸点的温度下恒温以固定转速搅拌,反应特定时间得到金属纳米颗粒溶胶;
S12.在步骤S11中制备的金属纳米颗粒溶胶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溶液混合;
S13.在低于溶液沸点温度下恒温对步骤S12的混合溶液以固定转速搅拌,之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在金属氧化物壳体内嵌入金属核体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得到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溶胶的金属氧化物壳体为氧化银,其金属核体为金银合金、金铂合金、金铝合金、金铜合金、银铂合金、银铝合金、银铜合金、铜铝合金、金、银、铝、铜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以旋涂甩胶的方式将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纳米颗粒的纳米多孔半导体浆料涂至所述透明电极的表面;
在步骤S6中,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式在对透明衬底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热封胶的方法将所述对电极与所述电池基坯粘合。
CN201310074949.1A 2013-03-08 2013-03-08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3151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4949.1A CN103151177B (zh) 2013-03-08 2013-03-08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4949.1A CN103151177B (zh) 2013-03-08 2013-03-08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177A true CN103151177A (zh) 2013-06-12
CN103151177B CN103151177B (zh) 2015-09-30

Family

ID=4854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4949.1A Active CN103151177B (zh) 2013-03-08 2013-03-08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11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033A (zh) * 2015-07-01 2015-09-3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转换与吸收材料共混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CN107481862A (zh) * 2017-08-04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纳米粒子的用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7722966A (zh) * 2017-10-18 2018-02-23 五邑大学 一种氧化物/金属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8413625A (zh) * 2018-02-10 2018-08-17 深圳万智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322A (zh) * 2009-07-01 2011-08-10 索尼公司 光电转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2335605A (zh) * 2011-09-02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铜-二氧化钛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3236350A (zh) * 2012-09-27 2013-08-07 清华大学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322A (zh) * 2009-07-01 2011-08-10 索尼公司 光电转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2335605A (zh) * 2011-09-02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铜-二氧化钛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3236350A (zh) * 2012-09-27 2013-08-07 清华大学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G DU等: "Facile synthesis of Au@TiO2 core–shell hollow sphere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remarkably improved efficiency", 《ENERGY ENVIRON. SCI》 *
QI XU 等: "Plasmonic core-shell metal-organic nanoparticles enhance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033A (zh) * 2015-07-01 2015-09-3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转换与吸收材料共混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CN104953033B (zh) * 2015-07-01 2017-12-0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转换与吸收材料共混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CN107481862A (zh) * 2017-08-04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纳米粒子的用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7722966A (zh) * 2017-10-18 2018-02-23 五邑大学 一种氧化物/金属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8413625A (zh) * 2018-02-10 2018-08-17 深圳万智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器
CN108413625B (zh) * 2018-02-10 2019-12-03 温岭市合丰鞋材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177B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9996B (zh)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界面修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Hwang et al. SiO2/TiO2 Hollow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with Ag Nanoparticles: Enhanced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Improved Light Scattering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Li et al. Au/TiO2 hollow spheres with synergistic effect of plasmonic enhancement and light scattering for improve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O2007083461A1 (ja) 色素増感太陽電池および色素増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151177B (zh)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Zhang et al. Bioinspired synthesis of Ag@ TiO 2 plasmonic nanocomposites to enhance the light harvesting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5336501A (zh) 纳米银和二氧化钛协同修饰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及制备方法
Li et al. Influence of Ag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concentrations embedded in a TiO 2 compact layer on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N105957966A (zh) 稀土氧化物下转换材料钙钛矿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
Isah et al. Plasmonic effect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tercalated into mesoporous betalain-sensitized-TiO 2 film electrodes on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6981571A (zh) 增强光吸收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US20080017242A1 (en) Group iv nanoparticles in an oxide matrix and devices made therefrom
Rho et al. Improvement of light-harvesting efficiency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using silica beads embedded in a TiO2 nanoporous structure
KR101408696B1 (ko) 금 나노입자를 함유하는 하이브리드 나노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전지용 광전극
CN109585659A (zh) 一种双壳层等离子体纳米粒子及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Hwang et al. Nanosilver‐Decorated TiO2 Nanofibers Coated with a SiO2 Layer for Enhanced Light Scattering an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8091415A (zh) 一种三重陷光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
EP2061049A2 (e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including anode porous conductive layer
Badawi Decrease of back recombination rate in CdS quantum dots sensitized solar cells using reduced graphene oxide
Hwa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Ag‐decorated porous TiO2 nanofiber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efficient light harvesting, light scattering, and electrolyte contact
Asem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gnesium oxide interfacial layer on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2254702A (zh) 一种复合光阳极材料及在染料敏化电池制备中的应用
Chang et al. Effect of core-shell Ag@ TiO 2 volume ratio on characteristics of TiO 2-based DSSCs
CN103839689B (zh)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掺杂纳米金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Kadachi et al. Effect of TiO2 blocking layer synthesised by a sol–gel method in performances of fluorine‐doped tin oxide/TiO2/dyed‐TiO2/electrolyte/pt/fluorine‐doped tin oxide solar cells based on natural mallow dy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