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9328B -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9328B
CN103149328B CN201310059027.3A CN201310059027A CN103149328B CN 103149328 B CN103149328 B CN 103149328B CN 201310059027 A CN201310059027 A CN 201310059027A CN 103149328 B CN103149328 B CN 103149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etecting unit
atmosphere
atmosphere detecting
floa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90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9328A (zh
Inventor
陈彬
刘耕源
戴婧
卢伊
邱亦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590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9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9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9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9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9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包括一本体、一大气检测单元、一漂浮单元、一撑环单元、一弹射单元和一通讯控制单元;初始时所述漂浮单元为聚拢状态,打开后为一伞形结构;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包括一大气取样口,所述大气取样口上分布有复数个密集的孔;所述大气检测单元还包括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置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大气取样口围绕所述旋转轴在360度的范围内转动;所述撑环单元包括一圆周环、复数个吊环、一安装轴和一吊钩;所述安装轴受电磁阀激发,其顶端具有一底部为弧形的限位台;所述吊钩的中心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穿过所述安装轴,所述吊钩的外周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弯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在高空对大气进行分析检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能源需求急剧增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碳基化石能源过度使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吸热、散热之间的不平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背景下,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尽管占地球表面积较少,却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城市碳源碳汇及其管理研究是全球碳计划的重要议题之一。
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地球上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居民对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高达67%-80%。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比重还会继续上升。因此,从城市层面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住、公共设施、交通等各个性质用地和建筑的主要载体,将低碳的理念分解细化注入社区中,通过社区规划、建筑设计、社区管理等多种综合手段能够支撑低碳城市的建设。因此社区的低碳化是低碳城市的基础。
中国发明CN201110007828.6公开了基于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和无人机的三维空间碳排放检测系统,使用GPS导航和无人机技术,实现成本高,飞行模式路线会比较复杂,不适于在树木高大的绿化园区使用,且飞行时的涡流会对气体成分产生影响。
中国发明CN200820075732.7可进行气象监测的风筝,使用风筝作为取样载体,放飞风筝需要人力助跑,在助跑空间不够或风力不太强时,可能会出现风筝不易升空或者升空后位置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取样困难和数据不准确。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包括一本体、一大气检测单元、一漂浮单元、一撑环单元、一弹射单元和一通讯控制单元;
所述本体为所述弹射单元和所述通讯控制单元的安装载体;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吊装在所述漂浮单元的下方,初始时所述漂浮单元为聚拢状态,打开后,所述漂浮单元为一伞形结构;所述大气检测单元为一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的弧面朝下;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的半球形的弧面中心位置具有一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能将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平稳放置;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漂浮单元上,其包括一大气取样口,所述大气取样口上分布有复数个密集的孔;所述大气取样口处设置一初级传感器,所述初级传感器与所述通讯控制单元之间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还包括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轴置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大气取样口围绕所述旋转轴在360度的范围内转动;
所述撑环单元包括一圆周环、复数个吊环、一安装轴和一吊钩;所述圆周环为一钢丝环,安装在所述漂浮单元的外缘上;所述安装轴受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大气检测单元上,所述安装轴的顶端具有一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底部具有弧形凸起;所述吊钩的主体为一圆柱台,圆柱台的中心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安装轴;所述吊钩的外周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弯钩,所述弯钩通过一转轴安装在所述吊钩上,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吊钩的外周圆的切线;
所述弹射单元为一压簧或一气泵,受激发产生一冲击力,作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和所述漂浮单元升空的发射机构;
所述通讯控制单元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之间进行无线通讯,记录并显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和所述漂浮单元的信息。
较佳的,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还包括一回位拉绳,所述回位拉绳为一弹性绳,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较佳的,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还包括一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置于所述本体上,为一圆柱形结构,所述收纳槽与所述弹射单元连接;所述弹射单元未激发时,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和所述漂浮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较易升入高空不受空间限制,上升过程中也不会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漂浮单元中圆周环的使用,使漂浮单元在空中形状固定,不会受大风影响而变形,导致飘动或加速下落;漂浮单元能平稳下落进行取样,取样性质稳定;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社区碳排放计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飘浮单元打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漂浮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飘浮单元打开状态时大气检测单元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吊钩和安装轴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飘浮单元未打开状态时大气检测单元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飘浮单元打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社区碳排放计量方法的流程图,目前我国大部分对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估算研究主要应用碳排放系数法,并没有综合全面考虑居民日常衣食住行各种行为产生的碳排放。针对这一情况,为全面考虑社区内碳排放的各个环节,本发明采取消费者负担的原则,即社区内所有消费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都考虑在计量边界内,对社区层面碳排放做出全面评价。定量分析社区直接能源使用碳排、社区购买能源间接碳排以及社区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
根据核算结果确定社区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特征、碳排放结构,总结城市社区碳排放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减少碳排放提供示范和参考。
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a:确定计量边界;
为综合考虑社区内CO2排放因素,从消费者负担的角度出发,统计社区内的各种能源以及消费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直接的碳排放以及隐含的碳排量。
步骤b:分析碳源结构;
碳源即CO2的排放源,社区范围内涉及到CO2排放的主要是建筑碳排、居民生活碳排两个方面。通过数据搜集和文献整理,分解社区内与碳排放相关的活动与资源,基本分类如下:建筑碳排放;人居日常生活排放量(人居、商业等活动的供电、供热、供气等);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排放量(主要为公共服务的照明等);社区交通排放量(私家车及班车的保有量和行驶公里数以及外出交通碳排放)。
步骤c:确定排放因子;
本发明中采用的CO2排放因子拟选取《IPCC温室气体排放指南2006》中缺省排放值以及基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理论的CO2排放系数。
天然气燃烧时CO2排放因子为56.1kg/GJ,航空煤油燃烧时CO2排放因子为71500kg CO2/TJ,柴油燃烧时CO2排放因子为74100kg CO2/TJ,汽油燃烧时CO2排放因子为69.3Kg CO2/GJ,用电的CO2排放因子主要考虑供电煤耗为1.03kg/kwh,用水的CO2排放因子3.12t/万元,供热的CO2排放因子10.9t/万元。居民消费品生命周期CO2排放系数参见中国2007年135部门体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表。
步骤d:计量框架的建立;
结合社区内与碳排放相关的活动与资源,确立社区层面碳排放核算体系。将社区层面所有碳排放环节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社区内直接能源消费的碳排放,主要涉及居民户用天然气燃烧碳排放,以及交通的直接碳排放;
第二层次为基于第一层次,加上购买的水、电、暖等能源的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暖,交通耗电,以及公共空间用水、用电的间接碳排放;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消费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体现的CO2排放。在社区层面上主要涉及住宅建筑碳排放以及公共建筑碳排放,居民消费碳排主要包括:食物、衣服、家用电器及房屋设施、医药健康维护、交通及通讯、教育和娱乐。
步骤e:确定社区层面各个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不同消费品的碳排放系数,确定社区层面各个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飘浮单元打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包括一大气检测单元1、一漂浮单元2、一回位拉绳3、一按压钮4、一限位导向槽5、一按压杠杆6、一收纳槽7、一弹射单元8、一通讯控制单元9和一控制本体10。利用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采集并检测社区大气质量,对社区层面碳排放做出全面评价。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吊装在所述漂浮单元2的下方,在所述漂浮单元2的打开状态,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作为一个整体漂浮在空中,所述漂浮单元2作为漂浮整体的一部分,为一个规则的形状,为保证这个漂浮的整体在空中能稳定地降落,所以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必须进行动平衡实验,保证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相对于其中心轴动平衡,必要时可增加平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漂浮单元2为普通降落伞的伞布结构,具有伞面及若干拉绳,此处不作详细描述。
所述回位拉绳3为一弹性绳,其上端连接到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控制本体10上。所述回位拉绳3的长度应比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能发射的高度长一些,回收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时,仅使用所述回位拉绳3就可轻松进行牵引;且在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可能落入水中时,能及时牵引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
所述按压钮4为一圆柱形零件,所述按压杠杆6大致为一L形,所述按压钮4的下端连接到所述按压杠杆6的垂直端,所述按压杠杆6的水平端固定在所述收纳槽7上。
所述限位导向槽5固定在所述控制本体10上,为一盲孔,能够容纳所述按压钮4的上下移动,所述限位导向槽5的底部有一通孔,用于穿过所述按压杠杆6。
所述收纳槽7为一圆柱形空腔,可以将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以稳定的姿态放置其中。所述收纳槽7的底部可以为和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底部相适应的形状,一弧形底部中心并具有圆柱形凸起。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弹射单元8为一压簧,这样发射高度较低。但是由于压簧的动力有限,不能发射到较高空间进行检测。
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固定在所述控制本体10上,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进行无线通讯,显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所处的海拔高度、所述漂浮单元2的开合情况、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大气检测信息,并发射控制信号到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使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旋转到其他角度进行检测取样,在所述漂浮单元2打开失灵时,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强制打开所述漂浮单元2。
所述控制本体10大致为一长方体,将所述按压钮4、所述限位导向槽5、所述按压杠杆6、所述收纳槽7、所述弹射单元8和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等机构集成到所述控制本体10中。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的主视示意图,所述按压钮4为所述弹射单元8的激发机构,按压所述按压钮4收缩到所述限位导向槽5,由于所述按压杠杆6的下压作用,所述收纳槽7下降,所述弹射单元8被压缩;请结合图2所示,松开所述按压钮4,所述弹射单元8释放,所述收纳槽7弹射,将所述收纳槽7中的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发射出去。
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较易升入高空,垂直升空的方式不受周围空间限制,上升过程中也不会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在飘浮单元的牵制下,能平稳下落并进行取样,取样性质稳定。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升空取样检测,实现成本较低。
在所述弹射单元8未激发时,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的所有构件集中在所述控制本体10中,形状规则,便于携带。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漂浮单元的俯视示意图,在所述漂浮单元2的外缘,安装有一根很柔软又有弹性的钢丝环20,所述钢丝环20要避免接头,缝制在所述漂浮单元2的内部,所述钢丝环20可以用于反复折叠,折叠后的所述漂浮单元2能够收纳到所述收纳槽7中。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钢丝环20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四个圆环21。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飘浮单元打开状态时大气检测单元的主视示意图,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包括一本体11、一安装轴100、一吊钩10、一旋转支座12、一定位轴承120、一检测模块13、一取样模块14、一取样窗140、一旋转轴141、一初级传感器142、一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一动力模块16。
所述本体11为一桁架结构(图中未示),作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支撑架,所述本体11大致为一半球形,在所述漂浮单元2的打开状态,所述本体11的半球形弧面朝向地面。所述旋转支座12、所述检测模块13、所述取样模块14、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和所述动力模块16安装到所述本体11的桁架上。
所述旋转支座12为一圆柱形,置于半球形弧面的外部,所述圆柱形的一端与球形弧面的形状贴合,所述旋转支座12处于所述本体11的几何中心位置,所述圆柱形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所述平面使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在初始状态能稳定放置。所述定位轴承120固定在所述旋转支座12内部,处于所述本体11的几何中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13置于半球形的近球心位置,位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顶部,所述检测模块10中布置用于大气检测的各种传感器。
所述取样模块14置于所述检测模块13的下方,与所述检测模块13连接,将空气样本送到所述检测模块13进行检测。所述旋转轴141布置在所述本体11的几何中心位置,其上端连接到所述取样模块14的底部,所述旋转轴141穿过所述定位轴承120的中间孔。根据以上设计,所述旋转轴141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中心轴。
所述取样模块14的外廓上留置一圆孔,作为大气样本的进出口。
所述取样窗140为一圆形零件,设置在所述取样模块14外廓上的所述圆孔上,与球形形状相配合,做好密封。在所述取样窗140上设置许多密集的小孔,用于大气样本的进入,且能避免较大颗粒的污染物进入所述取样模块14。在所述取样窗140上设置所述初级传感器142,用于检测风速大小、大气温度,在大气的进口处进行检测,避免大气样本的这些参数传递到所述检测模块13后,产生能量损失,所述初级传感器142完成检测后,将检测结果传递给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
在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半球形底部,布置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和所述动力模块16。
所述动力模块16与所述旋转轴141相连接,当所述初级传感器142检测到某一位置的大气信息,并传递给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时,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传递信号给所述动力模块16,所述动力模块16驱动所述旋转轴141旋转,从而使所述取样模块14旋转,所述取样窗140旋转。所述旋转轴141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设有8个相位,所述动力模块16每驱动一次,所述旋转轴141顺时针或逆时针以45度旋转一次,这样在空中的同一高度,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检测。
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与所述漂浮单元2相连接,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上安装一方向传感器,当所述方向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往下降落时,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抽动所述漂浮单元2的折叠拉绳,使所述漂浮单元2打开。
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受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的远程控制,在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打开所述漂浮单元2功能失灵时,通过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强制打开所述漂浮单元2。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吊钩和安装轴的联接关系示意图,所述吊钩10的主体结构大致为一圆柱形台,圆柱形台的中心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过所述安装轴100。
所述吊钩10的外周上伸出多个弧形的弯钩,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四个所述弯钩沿圆周均匀布置,所述弯钩围绕一联接轴101转动,所述联接轴101安装在所述吊钩10的外缘上,所述联接轴10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吊钩10外周圆的切线。所述吊钩10的弯钩顶端具有一弧形过渡,尖端打磨光滑,不会划伤伞布等柔性结构。
所述安装轴100安装在所述本体11的球心位置,能上下移动;所述安装轴100的顶端有一个限位块,避免所述吊钩10从所述安装轴100的顶端脱落,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具有弧形凸起,所述安装轴100不断往下运动,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吊钩10的弯钩的弧形接触,使围绕所述联接轴101转动的所述吊钩10不断向中心靠拢,所述吊钩10的弯钩顶端逐渐聚合。
请参阅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飘浮单元未打开状态时大气检测单元的主视示意图,并结合图4和图6所示,所述飘浮单元2未打开时,将所述钢丝环20折叠起来,所述飘浮单元2顺应所述钢丝环20的折叠方式收拢,所述圆环21套在所述吊钩10上,所述圆环21被固定在所述吊钩10形成封闭的空腔中,此时所述安装轴100的限位块的弧形凸起接触到所述吊钩10的弯钩,所述安装轴100不断下压,四个所述吊钩10的弯钩顶端聚合在一起。
所述安装轴100受一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置于所述本体11中,所述电磁阀吸附所述安装轴100的底部,使飘浮单元未打开状态时,所述安装轴100固定在所述本体11内部。
再结合图5所示,当抽走所述漂浮单元2的折叠拉绳,使所述漂浮单元2打开后,所述电磁阀断电,所述安装轴100向上弹起,所述安装轴100的限位块下平面离开所述吊钩10的圆柱形台的上表面,所述吊钩10的弯钩顶端相互分离,所述吊钩10形成封闭的空腔打开,所述圆环21从所述吊钩10上脱出,由于所述钢丝环20的弹性作用,要恢复自由形状,所述钢丝环20撑开致使所述漂浮单元2在空中张开,成为一个稳定的形状,不会受到大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四处飘动。
请参阅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飘浮单元打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包括一大气检测单元1、一漂浮单元2、一回位拉绳3、一按压钮4、一气泵控制线6、一收纳槽7、一缓冲垫71、一弹射单元8、一挺杆81、一通讯控制单元9和一控制本体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射单元8使用气泵产生垂直向上的冲击力,这样冲击力比较大,在所述收纳槽7的底部承受冲击力的部位,安装所述缓冲垫71,所述缓冲垫71可使用硬度较高的橡胶或发泡材料。由于所述弹射单元8可能出现气压过大的情况,导致冲击力过大,可以使用较长的所述回位拉绳3,以免出现所述回位拉绳3经常被拉断的情况。
所述按压钮4通过所述气泵控制线6控制所述弹射单元8,在所述弹射单元8的顶部安装所述挺杆81,所述弹射单元8产生气压时,所述挺杆81向上举升,产生冲击力,使所述收纳槽7迅速弹射,从而将所述收纳槽7中的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发射出去。
第二实施例的其他部件的解释同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叙述。
请参阅图9所示,其为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流程图,以下结合图2来说明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使用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流程。
步骤a:操作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打开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的总电源;
步骤b:按压所述按压钮4,释放并所述弹射单元8,激发一冲击力,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发射出去;
步骤c: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在稳速下落时,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的所述飘浮单元开启模块15打开所述漂浮单元2,是否顺利打开所述漂浮单元2;
若否,执行步骤d2: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强制打开所述漂浮单元2;然后再执行步骤d1;
若是,直接执行步骤d1: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开始取样检测,借助图1所示的社区碳排放计量方法,对社区层面碳排放做出全面评价;
步骤e:根据用户需求,是否需要多方向取样检测;
若是,执行步骤f1:所述通讯控制单元9传递信号给所述动力模块16,所述动力模块16驱动所述旋转轴141旋转,从而使所述取样模块14旋转,所述取样窗140旋转,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在多方向取样检测;
若否,执行步骤f2: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保持原方向取样检测,并稳速下落;
步骤g:检测完成,使用所述回位拉绳3回收所述大气检测单元1和所述漂浮单元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一大气检测单元、一漂浮单元、一撑环单元、一弹射单元和一通讯控制单元;
所述本体为所述弹射单元和所述通讯控制单元的安装载体;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吊装在所述漂浮单元的下方,初始时所述漂浮单元为聚拢状态,打开后,所述漂浮单元为一伞形结构;所述大气检测单元为一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的弧面朝下;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的半球形的弧面中心位置具有一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能将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平稳放置;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包括一大气取样口,所述大气取样口上分布有复数个密集的孔;所述大气取样口处设置一初级传感器,所述初级传感器与所述通讯控制单元之间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大气检测单元还包括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轴置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大气取样口围绕所述旋转轴在360度的范围内转动;
所述撑环单元包括一圆周环、复数个吊环、一安装轴和一吊钩;所述圆周环为一钢丝环,安装在所述漂浮单元的外缘上;所述安装轴受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大气检测单元上,所述安装轴的顶端具有一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底部具有弧形凸起;所述吊钩的主体为一圆柱台,圆柱台的中心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安装轴;所述吊钩的外周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弯钩,所述弯钩通过一转轴安装在所述吊钩上,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吊钩的外周圆的切线;
所述弹射单元为一压簧或一气泵,受激发产生一冲击力,作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和所述漂浮单元升空的发射机构;
所述通讯控制单元与所述大气检测单元之间进行无线通讯,记录并显示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和所述漂浮单元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还包括一回位拉绳,所述回位拉绳为一弹性绳,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还包括一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置于所述本体上,为一圆柱形结构,所述收纳槽与所述弹射单元连接;所述弹射单元未激发时,所述大气检测单元和所述漂浮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
CN201310059027.3A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Active CN103149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9027.3A CN103149328B (zh)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9027.3A CN103149328B (zh)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9328A CN103149328A (zh) 2013-06-12
CN103149328B true CN103149328B (zh) 2014-11-19

Family

ID=48547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9027.3A Active CN103149328B (zh)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9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351A (zh) * 2011-01-14 2012-07-18 北京航天慧海系统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和无人机的三维空间碳排放监测系统
CN113419297A (zh) * 2021-08-12 2021-09-21 西华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气象监测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0226Y (zh) * 2008-07-31 2009-07-29 张文 可进行气象监测的风筝
CN201516466U (zh) * 2009-05-21 2010-06-30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密封垫冲压组合模具
CN102005066A (zh) * 2009-09-03 2011-04-06 杨东宁 航行器紧急状态信息系统
CN102249002A (zh) * 2011-03-30 2011-11-23 杨当立 一种空气采样飞行器及空气采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2849A1 (de) * 2002-07-19 2004-02-12 Abb Patent Gmbh Gasanalyseeinrichtung zur Qualitätsüberwachung eines gasförmigen Stoffes oder Stoffgemisches, insbesondere Luft
JP5001030B2 (ja) * 2007-03-05 2012-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光遮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0226Y (zh) * 2008-07-31 2009-07-29 张文 可进行气象监测的风筝
CN201516466U (zh) * 2009-05-21 2010-06-30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密封垫冲压组合模具
CN102005066A (zh) * 2009-09-03 2011-04-06 杨东宁 航行器紧急状态信息系统
CN102249002A (zh) * 2011-03-30 2011-11-23 杨当立 一种空气采样飞行器及空气采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212421A 2008.09.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9328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brouki et al.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biogas detec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ohammedia, Morocco city landfill case
Chadderton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Zhou et al. Risk-based prioritization amo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Li et al. Destination island effec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uman tourism activities
Skinner et al. Influence of twenty-first-century atmospheric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orcing on West African climate
CN103149328B (zh) 一种基于大气质量垂直分析方法的检测平台
He et al. Two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modes of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in boreal summer
Karabuga et al.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 for tourism
CN204129163U (zh) 地震检波器极性测试仪
CN202645044U (zh) 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
CN104863809B (zh) 能量转换装置
Roaf et al. Extreme design: lessons from Antarctica
Botsios et al. Modelling a Sustainable Smart City
CN110822640A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人行道立杆及其配套系统
CN206441416U (zh) 自由落体加速度测定仪
Snead Astroelectricity
CN204965456U (zh) 一种徽州古村落分类仪
CN103161325B (zh) 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
CN205642937U (zh) 一种适用于恶劣天气的大气采样器
CN20668282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照明装置
Nieminen Miaofeng mountain town EcoCity
Christen et al. 35 years of urban climate research at the'Vancouver-Sunset'flux tower
Sowiżdżał et al. Geothermal energy a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defense of the country
Tung et al. Cost-Effectiv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n Open-Source Electronics Platform for Three-Dimension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Data Collection
Dengel et al. Characterizing Sources and Sinks of CO 2 and CH 4 Across Polygonal Tundra: A Multi-Scale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