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5684B - 计算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5684B
CN103135684B CN201110391933.4A CN201110391933A CN103135684B CN 103135684 B CN103135684 B CN 103135684B CN 201110391933 A CN201110391933 A CN 201110391933A CN 103135684 B CN103135684 B CN 103135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module
computer device
specification hard
fa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19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5684A (zh
Inventor
宋二振
王世锋
徐继彭
郑再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ydber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919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5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5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5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5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其包含壳体、多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一第二规格硬盘模块以及电路板模块。壳体包括底板,其上具有第一区以及第二区,底板上具有多个支撑柱,各该支撑柱的顶端距离底板一预设高度。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配置于第一区。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配置于第二区。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以及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透过各该支撑柱的顶端而配置于壳体,并与底板形成布线腔,多条导线穿过布线腔耦接各该连接器与电路板模块以进行信号传输。采用本发明,其采用分区配置方式,在第一规格硬盘于一个区域中配置完成后,剩余的区域再行配置剩余的电子组件,因此使结构简化、紧凑,且除了一种规格的硬盘外,得以兼容另一种规格的硬盘。

Description

计算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数据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可提供网络用户需要的硬盘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
服务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
由于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因此需要设置许多硬盘,然而一般服务器在配置上存在空间运用不良的问题,导致服务器的结构复杂、硬盘设置以及布线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之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藉以改善空间运用不良所导致计算机装置的结构复杂、硬盘设置以及布线不易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该计算机装置包含壳体、多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一第二规格硬盘模块以及电路板模块。壳体包括底板,底板上具有第一区以及第二区,第二区位于底板的一角落,且底板上具有多个支撑柱,各该支撑柱的顶端距离底板一预设高度。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平铺地配置于第一区,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包括第一规格硬盘,各该第一规格硬盘具有连接器,各该连接器两两相对地设置。
此外,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配置于第二区,其尺寸小于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二规格硬盘,第二规格硬盘具有连接器,且第二规格硬盘与各该第一规格硬盘配置方向相垂直。电路板模块配置于第二区,且电性连接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及第二规格硬盘模块。其中,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以及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透过各该支撑柱的顶端而配置于壳体,并与底板形成布线腔,多条导线穿过布线腔耦接各该连接器与电路板模块以进行信号传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第二规格硬盘的数量为两个,层叠地配置于第二区。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上述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部分地位于电路板模块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及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更分别包括第一规格载盘及第二规格载盘,各该第一规格硬盘及该第二规格硬盘适于透过套设有弹性环套的紧固件配置于各该第一规格载盘及该第二规格载盘上。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各该支撑柱的顶端具有卡槽,各该第一规格载盘及该第二规格载盘上具有多个葫芦孔,对应地卡设于各该支撑柱的卡槽上,以将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及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配置于底板上,并与底板形成布线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壳体更包括前面板,与底板相垂直,上述计算机装置更包括风扇单元总成,配置于壳体内并固设于前面板。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上述计算机装置更包括电源模块,配置于第二区,电性连接电路板模块,并透过电路板模块给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及风扇单元总成供电。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上述风扇单元总成包括板体以及多个风扇单元,各该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透过紧固件固设于板体上,板体平行地配置于前面板的内侧,位于前面板及各该风扇单元之间,且各该风扇单元的底面与底板之间具有一间隙。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上述板体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风扇单元总成更包括多个弹性件,对应地卡设于各该第一通孔内,且各该弹性件具有第二通孔,紧固件依次穿过前面板以及第二通孔,以将风扇单元总成固设于壳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各该风扇单元更具有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底板上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分别对应地位于各该第二端面的底部,各该第二端面的底部抵靠支撑件,且各该弹性件以及各该支撑件由避震材料构成。
因此,根据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本发明实施例藉由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其采用分区配置方式,在第一规格硬盘于一个区域中配置完成后,剩余的区域再行配置剩余的电子组件,因此使结构简化、紧凑,且除了一种规格的硬盘外,得以兼容另一种规格的硬盘。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包含布线腔,在制作时,可使布线更加简易,进而简化工序,达到节省制造时间的功效。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可仅包含单一板体,从而改善先前技术中需要使用两道板体所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板体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板体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可有效地节省系统空间,且有结构简单拆装容易以及节省成本的效果。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更包含支撑件,支撑件是用以吸收风扇F1~F4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使计算机装置或详细而言其内的风扇避震装置具有更好的避震效果。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单元总成更包含加强肋,加强肋的作用为增加板体的强度,以使板体固定于壳体上能更加的稳固,以增加风扇单元总成的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中的一单体硬盘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剖视图。
图5示出图1中的另一单体硬盘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底板第3区的具体示意图。
图7示出图6中的计算机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610:壳体
612:前面板
614:底板
620:风扇单元总成
621:板体
622:加强肋
623:第一通孔
630:紧固件
640:弹性件
642:第二通孔
650:支撑件
672:第一端面
674:第二端面
1000:底板
1100:第一区
1110:甲聚集群
1112、1114、1116、1118:第一规格硬盘模块
1120:乙聚集群
1130:丙聚集群
1111:第一规格载盘
1113:紧固件
1115:弹性环套
1117:输入输出接口
1119:固定件
1121:第一规格硬盘
1122:葫芦孔
1123:连接器
1200:第二区
1210:第二规格硬盘模块
1212、1214:第二规格硬盘
1213:连接器
1216:第二规格载盘
1220:电路板模块
1230:电源供应器
1300:支撑柱
1310:底面
1320:顶端
1400:布线腔
1500:第三区
1510:风扇
1550:风扇单元总成
1600:卡槽
1700:加强肋
1900:前面板
20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之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之图式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图式中相同之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之组件。但所提供之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之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之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其中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一单体硬盘固定结构(例如:由图2所示的第一规格硬盘1112与其下的结构所形成的单体硬盘固定结构)的示意图,而图3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的计算机装置的壳体2000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照图1、图2与图3。计算机装置包含壳体2000、多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4、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6以及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8)、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以及电路板模块1220。
如图所示,壳体2000包括底板1000,底板1000上具有第一区1100以及第二区1200,其中第二区1200位于底板1000的一角落,举例而言,第二区1200可位于底板1000的右下端。底板1000上具有多个支撑柱(例如:图3所示的支撑柱1300),各该支撑柱1300的顶端距离底板1000一预设高度(例如:后续图4所示的预设高度H)。
于配置上,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平铺地配置于第一区1100,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包括第一规格硬盘(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包括第一规格硬盘1121),各该第一规格硬盘具有连接器(例如:第一规格硬盘1121包含连接器1123),各该连接器两两相对地设置。
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配置于第二区1200,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的尺寸小于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包括至少一第二规格硬盘(例如:后续图5所示的第二规格硬盘1212),第二规格硬盘具有连接器(例如:后续图5所示的第二规格硬盘1212具有连接器1213),且如图所示,第二规格硬盘与各该第一规格硬盘配置方向相垂直。
电路板模块1220配置于第二区1200,且电性连接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及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以及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透过各该支撑柱1300的顶端而配置于壳体2000,并与底板1000形成布线腔,多条导线穿过布线腔耦接各该连接器与电路板模块1220以进行信号传输。举例而言,请参照图4,其系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的计算机装置的剖示图。如图所示,前述支撑柱1300中的每一者包含底面1310与顶端1320,其中前述支撑柱1300中的每一者的底面1310与顶端1320相对,且前述支撑柱1300中的每一者的底面1310与顶端1320之间具有预设高度H。
此外,前述支撑柱1300的底面1310固定于底板1000上,且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固定于相应的支撑柱1300的顶端1320上而配置于壳体2000,举例而言,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可包含第一规格硬盘1121以及第一规格载盘1111,第一规格硬盘1121装载于第一规格载盘1111上,并透过第一规格载盘1111固定于相应的支撑柱1300的顶端1320上,从而将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配置于壳体2000。
上述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固定于相应的支撑柱1300的顶端1320上而配置于壳体2000(图中未示)。经由上述配置,可于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及底板1000之间形成布线腔1400,而在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及底板1000之间亦可形成布线腔1400(图中未示)。因此,多条导线穿过布线腔1400耦接各该第一规格硬盘与第二规格硬盘的连接器,并耦接电路板模块1220,以进行信号传输,然而,本发明并不以图4所示为限。
请参照图5,其系依照图1所绘示的另一单体硬盘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前述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所包含的第二规格硬盘的数量可为两个,这两个第二规格硬盘1212、1214是层叠地配置于第二区120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部分地位于电路板模块1220的上方,然而,本发明并不以图5所示为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更包括第一规格载盘,而各该第一规格硬盘适于透过套设有弹性环套的紧固件配置于各该第一规格载盘上。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更包括第一规格载盘1111,前述第一规格硬盘中的每一者利用紧固件固定在第一规格载盘的其中一者上,例如第一规格硬盘1121可利用四个紧固件1113来将其固定在第一规格载盘1111上。此外,第一规格硬盘1121更可透过套设有弹性环套1115的紧固件1113来配置于第一规格载盘上1111上。
此外,第二规格硬盘模块更包括第二规格载盘,而第二规格硬盘适于透过套设有弹性环套的紧固件配置于第二规格载盘上。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更包括第二规格载盘1216。
于配置上,弹性环套分别套设于紧固件上,例如图2中的弹性环套1115套设于紧固件1113上,并设置于第一规格硬盘与第一规格载盘之间,例如弹性环套1115可设置于第一规格硬盘1121与第一规格载盘1111之间。此外,弹性环套亦可设置于第二规格硬盘与第二规格载盘之间。弹性环套用以吸收第一规格硬盘与第二规格硬盘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体硬盘固定结构并不以图2与图5所示为限。
如上所述,由于每个硬盘(无论是第一规格硬盘或第二规格硬盘)皆可设置成如图2与图5所示的单体硬盘固定结构,前述单体硬盘固定结构除了用以将硬盘固定于底板1000上,亦可用以避震,因此,当计算机装置中的任一硬盘损坏时,得以直接将前述硬盘拆除,而不会引影响到其它硬盘的运作。
于配置上,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分组为甲聚集群1110、乙聚集群1120以及丙聚集群1130。甲聚集群1110透过相应的支撑柱1300固定于底板1000上。乙聚集群1120透过相应的支撑柱1300固定于底板1000上并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一侧,如图所示,乙聚集群1120可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右侧。丙聚集群1130透过相应的支撑柱1300固定于底板1000上并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另一侧,如图所示,丙聚集群1130可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下侧。
请一并参照图1与图2。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中的每一者包含输入输出接口1117,输入输出接口1117位于相应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之一侧。甲聚集群1110包含四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4、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6以及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8,甲聚集1110群内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两两相对排列,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与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4相对排列,且甲聚集群1110内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中的每一者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内侧,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以及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4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都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内侧,且前述两者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相对。其中,各该第一规格硬盘具有连接器,例如:第一规格硬盘1121包含连接器1123,连接器1123如图2所示可与输入输出接口1117电性连接,且多条导线穿过布线腔并透过输入输出接口1117耦接各该连接器,此外多条导线亦穿过布线腔耦接电路板模块1220,以进行信号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中的每一者包含输入输出接口1117,输入输出接口1117位于相应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的一侧。乙聚集群1120包含四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乙聚集1120群内的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两两相对排列,且乙聚集群1120内的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中的每一者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位于乙聚集群1120的内侧,而其详细配置方式相似于甲聚集群1110,在此不做赘述。
于再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中的每一者包含输入输出接口1117,输入输出接口1117位于相应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的一侧。丙聚集群1130包含四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丙聚集1130群内的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两两相对排列,且丙聚集群1130内的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中的每一者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位于丙聚集群1130的内侧,而其详细配置方式相似于甲聚集群1110,在此不做赘述。
如上所述,由于甲聚集群1110、乙聚集群1120与丙聚集群1130中的第一规格硬盘模块的连接器1117相对交错配置,例如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2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以及第一规格硬盘模块1114的连接器1117都位于甲聚集群1110的内侧,且前述两者的输入输出接口1117相对,且连接器电性耦接于输入输出接口1117,是故前述两者的连接器亦相对,因此得以让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硬盘设置容易,且具有节省空间的效果。
举例而言,第一规格硬盘可为3.5时硬盘而第二规格硬盘可为2.5时硬盘。当于计算机装置中配置电子组件时,会先行配置多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于一个区域(例如:第一区1100)中,当前述第一规格硬盘模块配置完成后,所留下的区域(例如:第二区1200)再行配置剩余的电子组件(例如: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电路板模块1220以及电源模块1230),而所留下的区域的重点在于它能够容纳让计算机装置得以运作的最少组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即采用上述方式配置,因此使结构简化、紧凑,且除了一种规格的硬盘外,得以兼容另一种规格的硬盘。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规格载盘上具有第四区以及第五区(图中未示),并可选择性的于第四区域内配置第一规格硬盘或是于第五区配置第二规格硬盘。举例而言,当有配置第一规格硬盘的需求时,得以将第一规格硬盘配置于第四区域内,而当有配置第二规格硬盘的需求时,得以将第二规格硬盘配置在第五区域内,如此一来,第一规格载盘除了一种规格的硬盘外,得以兼容另一种规格的硬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柱1300的顶端可具有卡槽1600,而各该第一规格载盘与第二规格载盘1216中的每一者包含多个葫芦孔(例如图2所示的葫芦孔1122),前述葫芦孔对应的卡设于前述支撑柱1300的卡槽1600,以将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与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固定于壳体2000的底板1000上,并与底板1000形成布线腔1400。
如图3所示,壳体2000更包括前面板1900,前述前面板1900与底板1000相垂直,另外,计算机装置更包括风扇单元总成1550,配置于壳体2000内并固设于前面板1900上。
再者,底板1000更包含多条加强肋1700,间隔地设置于底板1000上,用以加强底板1000的承重能力。然而本发明并不以图4所示为限,具有通常知识者得依照实际需求选择性地设置前述支撑柱1300以及预设高度H。
如此一来,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包含布线腔1400,在制作时,可使布线更加简易,进而简化工序,达到节省制造时间的功效。
如图1所示,计算机装置更包含电源供应器1230。其设置方式如下所示,电源供应器1230设置于底板1000的第二区1200上,电源供应器1230电性连接电路板模块1220,并透过电路板模块1220给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第二规格硬盘模块1210及风扇单元总成1550供电。其中电路板模块1220与电源供应器1230以能让计算机装置运作的最低限度为准来设置于第二区1200中,亦即电路板模块1220与电源供应器1230以占用最少空间的方式来配置。
图6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的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装置底板1000的第3区1500的具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计算机装置包含壳体610以及风扇单元总成620。壳体610具有前面板612以及底板614,前面板612与底板614相互垂直。风扇单元总成620包含多个风扇单元F1~F4以及板体621。各该风扇单元F1~F4包含第一端面672。
如图6所示,各该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672通过紧固件630固设于板体621上,举例而言,可利用自攻螺丝将前述风扇F1~F4固定在于板体621上。板体621平行地配置于前面板612的内侧,其中,板体621位于各该风扇单元及前面板612之间,且各该风扇单元的底面与底板614之间具有间隙。
再者,板体621上更具有多个加强肋622,位于前述风扇单元F1~F4的任两者的间隔之间。举例而言,任一前述加强肋622可配置于风扇F1与风扇F2的间隔之间,或者可配置于风扇F2与风扇F3的间隔之间,以此类推。如上所述的加强肋622的作用为增加板体621的强度,以使板体621固定于壳体610上能更加的稳固,以增加风扇单元总成620的避震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仅包含单一板体621,从而改善先前技术中需要使用两道板体所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板体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板体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可有效地节省系统空间,且有结构简单拆装容易以及节省成本的效果。
图7为依照图6绘示的计算机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在此,图7所绘示的计算机装置的部分为风扇单元总成620。如图所示,板体621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623,风扇单元总成620更包括多个弹性件640,对应地卡设于各该第一通孔623内,且各该弹性件640具有第二通孔642,紧固件63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23以及第二通孔642,以将风扇单元总成620固设于壳体610。
请一并参照图6与图7,各该风扇单元更具有第二端面674,与第一端面672相对,而底板614上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650。前述支撑件650配置于前述风扇F1~F4与底板614之间,亦即前述支撑件650配置于前述风扇F1~F4原本悬空的空间内,分别对应的位于各该第二端面674的底部,各该第二端面674的底部抵靠支撑件650,支撑件650是用以吸收前述风扇F1~F4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使计算机装置或详细而言其内的风扇避震装置620具有更好的避震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各该弹性件以及各该支撑件由避震材料构成。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实施例藉由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其采用分区配置方式,在第一规格硬盘于一个区域中配置完成后,剩余的区域再行配置剩余的电子组件,因此使结构简化、紧凑,且除了一种规格的硬盘外,得以兼容另一种规格的硬盘。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包含布线腔1400,在制作时,可使布线更加简易,进而简化工序,达到节省制造时间的功效。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可仅包含单一板体,从而改善先前技术中需要使用两道板体所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板体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板体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之计算机装置可有效地节省系统空间,且有结构简单拆装容易以及节省成本的效果。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更包含支撑件,支撑件是用以吸收前述风扇F1~F4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使计算机装置或详细而言其内的风扇避震装置具有更好的避震效果。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单元总成更包含加强肋,加强肋的作用为增加板体的强度,以使板体固定于壳体上能更加的稳固,以增加风扇单元总成的避震效果。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含:
一壳体,包括一底板,该底板上具有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该第二区位于该底板的一角落,且该底板上具有多个支撑柱,各该支撑柱的顶端距离该底板一预设高度;
多个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平铺地配置于该第一区,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包括一第一规格硬盘,各该第一规格硬盘具有一连接器,各该连接器两两相对地设置;
一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配置于该第二区,其尺寸小于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二规格硬盘,该第二规格硬盘具有一连接器,且该第二规格硬盘与各该第一规格硬盘配置方向相垂直;以及
一电路板模块,配置于该第二区,且电性连接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以及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
其中,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以及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透过各该支撑柱的顶端而配置于该壳体,并与该底板形成一布线腔,多条导线穿过该布线腔耦接各该连接器与该电路板模块以进行信号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规格硬盘的数量为两个,层叠地配置于该第二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部分地位于该电路板模块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更包括一第一规格载盘,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更包括一第二规格载盘,各该第一规格硬盘及该第二规格硬盘适于透过套设有弹性环套的紧固件配置于各该第一规格载盘及该第二规格载盘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撑柱的顶端具有一卡槽,各该第一规格载盘及该第二规格载盘上具有多个葫芦孔,对应地卡设于各该支撑柱的卡槽上,以将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及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配置于该底板上,并与该底板形成该布线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更包括一前面板,与该底板相垂直,该计算机装置更包括一风扇单元总成,配置于该壳体内并固设于该前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更包括一电源模块,配置于该第二区,电性连接该电路板模块,并透过该电路板模块给各该第一规格硬盘模块、该第二规格硬盘模块及该风扇单元总成供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单元总成包括一板体以及多个风扇单元,各该风扇单元的一第一端面透过紧固件固设于该板体上,该板体平行地配置于该前面板的内侧,位于该前面板及各该风扇单元之间,且各该风扇单元的底面与该底板之间具有一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该风扇单元总成更包括多个弹性件,对应地卡设于各该第一通孔内,且各该弹性件具有一第二通孔,该紧固件依次穿过该前面板以及该第二通孔,以将该风扇单元总成固设于该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风扇单元更具有一第二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该底板上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分别对应地位于各该第二端面的底部,各该第二端面的底部抵靠该支撑件,且各该弹性件以及各该支撑件由避震材料构成。
CN201110391933.4A 2011-11-30 2011-11-30 计算机装置 Active CN103135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1933.4A CN103135684B (zh) 2011-11-30 2011-11-30 计算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1933.4A CN103135684B (zh) 2011-11-30 2011-11-30 计算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5684A CN103135684A (zh) 2013-06-05
CN103135684B true CN103135684B (zh) 2016-01-27

Family

ID=4849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1933.4A Active CN103135684B (zh) 2011-11-30 2011-11-30 计算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56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838A (zh) * 2013-08-09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6049A (en) * 1995-07-07 1996-10-15 At&T Glob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Company Multidirectional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isk mounting system
US6134105A (en) * 1998-01-06 2000-10-17 Lueker; Mark David Portable command center
CN101211203A (zh) * 2006-12-25 2008-07-0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盒支撑架
CN101398705A (zh) * 2007-09-28 2009-04-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支撑装置
CN201438282U (zh) * 2009-07-22 2010-04-14 汉骅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装置
CN101901625A (zh) * 2010-03-17 2010-12-01 昆山力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3.5英寸硬盘防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0942B (en) * 2001-06-01 2004-09-11 Wistron Corp Hard disk retraction mechanism
US7864539B2 (en) * 2008-04-11 2011-01-04 Lsi Corporation Horizontal drive drawer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6049A (en) * 1995-07-07 1996-10-15 At&T Glob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Company Multidirectional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isk mounting system
US6134105A (en) * 1998-01-06 2000-10-17 Lueker; Mark David Portable command center
CN101211203A (zh) * 2006-12-25 2008-07-0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盒支撑架
CN101398705A (zh) * 2007-09-28 2009-04-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支撑装置
CN201438282U (zh) * 2009-07-22 2010-04-14 汉骅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装置
CN101901625A (zh) * 2010-03-17 2010-12-01 昆山力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3.5英寸硬盘防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5684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0391B2 (en) Backside initiated uniform heat sink loading
CN105676972B (zh) 电子装置
US8559170B2 (en) Motherboard assembly and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xpansion card
US9999153B1 (en) Server
US20150043146A1 (en) Server
US7952868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data storage device bracket of the computer enclosure
US9939855B2 (en) Extended capacity memory system with load relieved memo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2478949A (zh) 伺服器
US20110197005A1 (en) Motherboard expansion device
CN103135684B (zh) 计算机装置
CN202102350U (zh) “工”字架构电脑机箱
US20120124395A1 (en) Computer power supply
US20110235263A1 (en) Hard disk backplane structure and hard disk cooling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882415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US7948849B2 (en)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with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KR101814085B1 (ko) 서버랙 용 컴퓨터 케이스
US20180120909A1 (en) Transf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10296070A1 (en) Motherboard and computer using same
US8363423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16133365U (zh) 一种融合了电脑主机箱功能的显示器支架
US20130163173A1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space for guiding cables
CN114911319B (zh) 电路板安装方法及相关电子设备
CN221039934U (zh) 一种直插固定gpu显卡的转换板及其服务器
CN217982265U (zh) 电子装置
CN220606159U (zh) 扩展灵活的工业主板模块化结构及工业计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5

Address after: Room 301, floor 3, building 1, No. 500, Ping'an Road,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ydber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Pu Xing Road No. 789

Co-patentee before: Yingda Co., Ltd.

Patentee before: Yingda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314599 1868, 1870, 1872, Century Avenue,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onghao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301, three, 1, 1 Ping An Road,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Rydber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9

Address after: 314599 301, three, 1, 1 Ping An Road,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Rydber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1868, 1870, 1872, Century Avenue,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onghao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