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2964A -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 Google Patents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2964A
CN103132964A CN 201110445705 CN201110445705A CN103132964A CN 103132964 A CN103132964 A CN 103132964A CN 201110445705 CN201110445705 CN 201110445705 CN 201110445705 A CN201110445705 A CN 201110445705A CN 103132964 A CN103132964 A CN 103132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oil
distribution system
wat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4457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羽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4457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2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2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主要由与水源(1)相连的储水设备(2)、与储水设备(2)相连注水站(7)、以及与注水站(7)相连的至少两个注水井(3)构成,所述注水站(7)和注水井(3)之间均设置有配水间(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配水工艺。本发明系统灵活,便于对注水井网调整,各井之间干扰小;易于与油气计量站联合设置,便于集中供热、通信和管理,有利于集中控制;流程适应性强,采用面积注水井开发的油田均可采用。

Description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背景技术
注水效率一直是油田效益分析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采用注水方法开发油田经过几十年的经验实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系列和配套技术。油田注水规模庞大,注水系统耗电量巨大,是油田中的耗能大户。国内各大油田的注水系统普遍存在效率低、能耗高、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据统计,注水耗电占油田总用电的33%~56%,而无效注水能耗在有的油田甚至超过50%。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每天要向地下注入大量的水,消耗大量的电能,成为造成油田电力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注水量大幅度增加,注水耗电亦大幅度上升,能源浪费更加严重。
注水是油田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持地层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重要措施。当油藏经一次采方法开采到经济极限产量之后,或者为了实现高速采油而在一次采油的某一段,就需要适时地向油层人工注入驱替介质以补充能量。
对于任何陆上油田来说,在油田开发之前储层中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都处在高温、高压且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在油田投入开发之后,随着储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不断开采,井底压力必然会不断的下降,同时储层压力势必会随着开发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一个油田可以只利用油层的天然能量进行开发,也可以用保持压力的方法进行开发。而深埋在地下的油层具有一定的天然能量和压力,开发过程中油层压力和天然能量就驱使油流流向井底,经过井筒被举到地面。地下原油在流动和举升过程中要受到油层的细小孔隙和井筒内液柱重量以及井壁摩擦等阻力,如果仅靠天然能量采油,采油的过程就是油层压力和产油量都逐渐下降的过程。当油层压力大于这些阻力时,油井就能实现自喷开采;当油层压力只能克服孔隙阻力而克服不了井筒液柱重力和井壁摩擦力,就要靠抽油方法来进行开采;如果油层压力下降到不能克服油层孔隙阻力时,油井能量也就枯竭了。油层能量的枯竭导致该油层剩余油无法开采出来,从而影响油层的采收率,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对油层能量加以补充。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采用保持压力的方法时,开发的构成过程将进行的比较强烈,并且有时可能采出更多的油储量。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想要多采出储量,就必须要加快开发速度,付出更多的资源和能量。当油藏经一次采方法开采到经济极限产量之后,或者为了实现高速采油而在一次采油的某一段,需要适时地向油层人工注入驱替介质以补充能量。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来保持地层压力。目前油田常用的有两种:注水和注气。国内外有许多油田都采用向油层注水的方法,来保持地层压力,以提高油井采收率。油田注水是一项复杂的统工程,它是以注入水的水质处理和水质稳定为手段,以保护油层为基础,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入油层,达到保持油层压力,将地层油驱替到生产井,增加原油的采收率,实现油田稳产增产的目的。向油层注水不仅能增加原油采收率,提高开发速度,而且还可以延长油井的自喷采油期,也是降低原油成本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水的来源易于解决,同时把水注入油层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另一方面从一个油层中用水驱油,在所有介质中水是最为理想的。当然还应看到注水井中的水柱本身具有一定的水压,水在油层中具有的扩展能力使油层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这样油井的生产能力旺盛,就有充足的自喷期,能以较高的采油速度采出较高的地下储量,保持油井压力始终处于饱和压力以上就会使地下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不会大量脱出,使地下原油性质不变,保持良好的流动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
向油层中注水除了可使油田成为水压驱动,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外,还可以提高油田的开发速度。当油田含油面积很大时,由于外排井的遮挡作用,一般边水影响到的范围是2~3排井。因此,油田内部井排的地层压力将逐渐减少,在保持井底压力一定时,井的产量就减小,油田开发速度就低。为了得到较高的采油速度,必须在油藏腰部、中心和边部进行注水。
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期,年注水量在10亿方以上,原油平均含水率已高达85%左右。注水是我国油田开发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开采方式,注水的目的是发挥注水驱替和补充地层能量的双重作用,促使油井产出更多的原油。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注水是油田增产稳产,维持正常生产的前提。
油田注水系统是油田地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油田注水是油田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生产时期,注水系统的结构形态和运行规律都是不同的。一个油田的注水网络往往是由几百公里长度的管线和各种泵站及附属设备组成,面积覆盖几十平方公里甚至几百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个系统,其耗电量是惊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该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系统灵活,便于对注水井网调整,各井之间干扰小;易于与油气计量站联合设置,便于集中供热、通信和管理,有利于集中控制;流程适应性强,采用面积注水井开发的油田均可采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配水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主要由与水源相连的储水设备、与储水设备相连注水站、以及与注水站相连的至少两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和注水井之间均设置有配水间。
所述储水设备为水罐。
所述水源与储水设备之间设置有流量计。
所述储水设备与配水间之间设置有注水泵。
所述注水泵与配水间之间设置有流量计。
基于上述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配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来自水源的水进入储水设备,并进行处理达到注入水质标准;
(b)达到注入水质标准的水进入注水站;
(c)注水站对进入的水进行计量、过滤、缓冲、沉降;
(d)最后,分配到注水管网,经配水间控制、调节、计量,最终输至注水井注入油层。
所述来自水源的水包括地面水、地下水、海水、含油污水。
所述配水间为多井式配水间。
所述储水设备内的水通过注水泵加压输送到注水站。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灵活,便于对注水井网调整,各井之间干扰小;易于与油气计量站联合设置,便于集中供热、通信和管理,有利于集中控制;流程适应性强,采用面积注水井开发的油田均可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的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与水源1相连的储水设备2、与储水设备2相连注水站7、以及与注水站7相连的至少两个注水井3构成,所述注水站7和注水井3之间均设置有配水间4。
所述储水设备2为水罐。
所述水源1与储水设备2之间设置有流量计5。
所述储水设备2与配水间4之间设置有注水泵6。
所述注水泵6与配水间4之间设置有流量计5。
基于上述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配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来自水源1的水进入储水设备2,并进行处理达到注入水质标准;
(b)达到注入水质标准的水进入注水站7;
(c)注水站7对进入的水进行计量、过滤、缓冲、沉降;
(d)最后,分配到注水管网,经配水间4控制、调节、计量,最终输至注水井注入油层。
所述来自水源的水包括地面水、地下水、海水、含油污水。
所述配水间4为多井式配水间。
所述储水设备2内的水通过注水泵6加压输送到注水站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与水源(1)相连的储水设备(2)、与储水设备(2)相连注水站(7)、以及与注水站(7)相连的至少两个注水井(3)构成,所述注水站(7)和注水井(3)之间均设置有配水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设备(2)为水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1)与储水设备(2)之间设置有流量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设备(2)与配水间(4)之间设置有注水泵(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泵(6)与配水间(4)之间设置有流量计(5)。
6.基于上述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配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来自水源(1)的水进入储水设备(2),并进行处理达到注入水质标准;
(b)达到注入水质标准的水进入注水站(7);
(c)注水站(7)对进入的水进行计量、过滤、缓冲、沉降;
(d)最后,分配到注水管网,经配水间(4)控制、调节、计量,最终输至注水井注入油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来自水源的水包括地面水、地下水、海水、含油污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间(4)为多井式配水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设备(2)内的水通过注水泵(6)加压输送到注水站(7)。
CN 201110445705 2011-11-29 2011-11-29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Pending CN103132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45705 CN103132964A (zh) 2011-11-29 2011-11-29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45705 CN103132964A (zh) 2011-11-29 2011-11-29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964A true CN103132964A (zh) 2013-06-05

Family

ID=4849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445705 Pending CN103132964A (zh) 2011-11-29 2011-11-29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29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5025B (zh) 一种盐岩溶腔储气库的建造方法
CN102002351B (zh) 砾石充填井选择性化学堵水剂
CN201866970U (zh) 同层地热循环利用系统
CN107939357B (zh) 提高油田开发系统效率方法
CN201284651Y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固态开采实验模拟装置
CN1995696A (zh) 聚合物驱全过程阶段划分方法及综合调整方法
CN202101463U (zh) 新近系孔隙型地热回灌系统
CN204163939U (zh) 一种蜂窝式地热发电系统
CN201865632U (zh) 一种油井清防蜡装置
CN103132959A (zh) 应用于石油领域的油田注水系统及其注水方法
CN105422067B (zh) 活性水驱替开采煤层气的方法
CN103132965A (zh) 应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单干管单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CN103132964A (zh)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CN110188996A (zh) 水驱油藏能耗-产量-效益一体化表征方法
CN103132962A (zh) 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
CN103132961A (zh) 基于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的配水工艺
CN103132966A (zh) 应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单干管单井配水工艺
CN103132963A (zh) 应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的单干管单井配水系统
KR101403687B1 (ko) 지열을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용 열교환장치
CN103711465A (zh) 油田的单干管多井配水系统及其配水工艺
CN202832981U (zh) 注水蓄能式风能与地热能利用系统
CN215571342U (zh) 一种同压裂式地热尾水回灌装置
CN103132958A (zh) 应用于石油领域的油田注水方法
CN210320718U (zh) 干热型(egs)单泵地热系统
CN103132960A (zh) 应用于石油领域的油田注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