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8401B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18401B CN103118401B CN201310041372.4A CN201310041372A CN103118401B CN 103118401 B CN103118401 B CN 103118401B CN 201310041372 A CN201310041372 A CN 201310041372A CN 103118401 B CN103118401 B CN 1031184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data
- data stream
- user
- bearer
-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8700026140 MAC combinat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实施例,包括: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所述中继传输通道包括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或包含所述Un RB在内的承载。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网络(如LTE网络)是以基站为中心的单跳网络,即数据是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直接进行交互传输。LTE-A协议中引入中继站(RN,Relaynode)之后,基站(eNB,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和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之间数据的交互传输就存在多跳传输的情况,即,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数据的交互传输需经过中继站RN,如图1所示,引入中继站RN后的LTE-A网络中,用户设备到基站的传输链路可以分为两大段,即:
(1)接入链路Uu:用户设备UE到直接关联的中继站RN之间的空口链路;
(2)中继链路Un:中继站RN到基站eNB之间的空口链路。
现有LTE网络中,为了保证多业务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引入了业务承载映射机制。LTE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映射如图2所示,其中,LTE网络包括用户设备1、基站2、服务网关3(S-GW,Serving Gateway)和分组数据网网关4(P-GW,PDN Gateway)。用户设备1对应的Uu无线承载5(Uu RB,Uu Radio Bearer)、S1承载6和S5/S8承载7组成一个演进分组系统承载(EPS,Evolved Packet System bearer)。用户设备1和分组数据网网关4中的梯形框表示业务流模板(TFT,Traffic Flow Template)操作。
现有LTE网络中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过程为:用户设备1通过上行业务流模板(UL TFT,UpLink Traffic Flow Templat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用户设备1通过创建上行业务数据流8与Uu无线承载5的绑定,实现UL TFT与Uu无线承载5的一一映射;基站2通过创建Uu无线承载5与S1承载6之间的绑定,实现Uu无线承载5与S1承载6之间的一一映射;S-GW通过创建S1承载6与S5/S8承载7之间的绑定,实现S1承载6与S5/S8承载7之间的一一映射。最终,EPS承载数据通过Uu无线承载5、S1承载6以及S5/S8承载7的级联,实现了用户设备1对外部PDN网络之间PDN连接业务的支持,保证了多业务的QoS。其中,Uu无线承载5、S1承载6以及S5/S8承载7之间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对于引入中继站RN后的LTE-A网络,中继链路上存在用于支持中继传输的Un无线承载(Un RB,Un Radio Bearer),上述现有LTE网络中业务流的承载映射方案不能实现引入中继站RN后的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因此不能保证多业务的QoS。
从上面可以看出,现有LTE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映射方案不能实现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不能保证多业务的QoS。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以实现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多业务的Qo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所述中继传输通道包括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或包含所述Un RB在内的承载。
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包括:
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
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承载上传输。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所述中继传输通道包括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或包含所述Un RB在内的承载。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解映射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承载上传输。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表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LTE-A网络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LTE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映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1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2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1承载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1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1承载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2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AC层复用数据包格式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七实施例流程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七实施例流程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八实施例流程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八实施例流程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第二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01: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S102: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所述中继传输通道包括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或包含所述Un RB在内的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站RN,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流为上行业务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也可以为基站eNB或中继站RN的分组数据网网关P-GW,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流为下行业务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201: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
S202: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承载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eNB、服务网关S-GW或分组数据网网关P-GW,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流为上行业务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也可以为中继站RN,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流为下行业务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对应于特定的协议栈架构,所述特定的协议栈架构分两种,一种是回程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另一种是回程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所述回程一般指的是网关到基站的中间链路,在LTE-A网络中,回程指的是网关到基站或中继站的中间链路,在LTE-A网络中,回程可以具体为S1承载,其中S1为网关与基站或网关与中继站之间的接口标识,即所述特定的协议栈架构包括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和S1承载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下面实施例中的S1承载即为回程。
所述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包括: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1和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2,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5和图6的区别在于图6中Un接口的RN端和eNB端的层3(L3)中都增加了一个GTP-U子层、一个UDP子层和一个IP子层。
所述S1承载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包括:S1承载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1和S1承载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2,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中,RN协议栈Un接口侧L3中包括了一个IP子层,1个UDP子层和1个GTP-U子层,并且在GTP-U层之上进行Uu接口和Un接口间的内部转发;eNB负责在核心网层2(L2)之上的IP层进行Un接口和核心网侧承载间的内部转发;UE、S-GW、P-GW中协议栈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图8中,RN的协议栈中Un接口侧L3中包括了一个IP子层,1个UDP子层和1个GTP-U子层,并且在GTP-U层之上进行Uu接口和Un接口间的内部转发;UE、eNB、S-GW、P-GW协议栈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一
对应于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1而言,S1承载将UE的EPS承载数据在eNB和S-GW之间传输。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3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UE通过UL TFT(UE)对UE的IP层的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UnGTP/IP头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EPS承载的属性进行匹配,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匹配成功的EPS承载上传输。其中,EPS承载和Uu RB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Uu接口上每个EPS承载都映射为一个的UuRB,因此上行业务数据流也对应的映射到一个Uu RB上传输至RN。
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后,记录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创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与Uu RB之间的上行映射。
S302:RN通过UL TFT(RN)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
其中,Uu RB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所述数据包头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用户数据报协议/网络协议UE UDP/IP头,其中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为用户数据报协议。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或业务类型标识符。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 RB作为所述预定的Un RB。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n RB标识(Un RB ID)。
S303:eNB通过UL TFT(UE)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S1承载上传输至S-GW。
其中,所述解映射为一对多的解映射;S1承载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eNB创建UL TFT(UE)和S1承载之间的绑定后,eNB记录UL TFT(UE)和S1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创建Un RB和S1承载之间的上行映射。
所述eNB创建UL TFT(UE)和S1承载之间的绑定包括:
eNB通过UL TFT(UE)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UE UDP/IP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匹配的S1承载,将所述UL TFT(UE)与所述匹配的S1承载进行绑定。
其中,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S304:S-GW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其中,S1承载和S5/S8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4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DownLink TrafficFlow Template(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P-GW通过DL TFT(UE)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UE UDP/IP头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EPS承载的属性进行匹配,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匹配成功的EPS承载上传输。其中,EPS承载和S5/S8承载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S5/S8接口上每个EPS承载都映射为一个S5/S8承载,因此下行业务数据流也对应的映射到一个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后,记录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创建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与S5/S8承载之间的下行映射。
S4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1承载上传输至eNB。
其中,S1承载和S5/S8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S403:eNB通过DL TFT(RN)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
其中,S1承载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数据包头包括但不限于UE UDP/IP头。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 RB作为所述预定的Un RB。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n RB标识(Un RB ID)。
S404:RN通过DL TFT(UE)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Uu RB上传输至UE。
其中,所述解映射为一对多的解映射;Uu RB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RN创建D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后,RN记录DL TFT(UE)和Uu 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创建Un RB和Uu RB之间的下行映射。
所述RN创建D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包括:
RN通过DL TFT(UE)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UE UDP/IP头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匹配的Uu RB,将所述DL TFT(UE)与所述匹配的Uu RB进行绑定。
其中,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上行/下行承载映射中的承载绑定操作可以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完成,需要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增加信元IE指示,所述信元IE指示包括但不限于承载绑定关系以及标识映射的信息等。
为了让eNB和RN能够获取UE TFT的更新信息,需要在已有的上下行信息交互流程中增加UE TFT的信元IE(information element)指示,以告知eNB和RN,所述UE TFT的信元IE指示中包含UE的TFT属性信息。
核心网实体设备(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P-GW)可以在下行的信息交互中将UE TFT的更新信息告知eNB,eNB再将UE TFT更新信息通过Un接口消息告知RN;或者UE可以在上行的信息交互中将UE TFT的更新信息告知RN,然后RN再将UE TFT的更新信息传递至eNB和核心网实体设备。
同样,为了让eNB能够获取必要的RN TFT的更新信息,需要在已有的上下行信息交互流程中增加RN TFT的信元IE(information element)指示,以告知eNB,所述RN TFT的信元IE指示中包含RN的TFT属性信息。
核心网实体设备可以在下行的信息交互中将更新后的RN TFT信息告知eNB和RN;或者RN将更新后的RN TFT信息告知eNB,然后再由eNB传递至核心网实体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5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步骤501与步骤3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502:RN将所述上行业务流映射到与Uu RB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eNB。
其中,Uu RB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在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传输之前,核心网端与RN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交互,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预进行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流的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控制信令的交互流程包括EPS承载的建立/修改流程。
Un上存在一个或多个Un RB可以用于承载映射,RN根据相关准则(如QoS参数),将每个Uu RB同特定的Un RB进行绑定,具体为:
RN从所述控制信令交互流程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Un RB同传输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的Uu RB进行承载绑定。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u RB ID,所述Un RB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Uu RB与Un RB的承载绑定是利用两个承载各自的标识直接进行关联,且所述关联指的是单向的关联。例如,假设A和B进行承载绑定,那么从承载A上传输出来的数据就会被直接传递到承载B上传输,反之则不行。
Uu RB与特定Un RB进行承载绑定,这样从Uu RB传输过来的上行数据就会直接传递至该Un RB上传输。
S503:eNB通过UL TFT(UE)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S1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503与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504:S-GW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其中,S1承载和S5/S8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6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601与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6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1承载上传输至eNB。
其中,S1承载和S5/S8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S603:eNB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与S1承载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RN。
其中,S1承载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在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传输之前,核心网端与eNB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交互,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预进行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流的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控制信令的交互流程包括EPS承载的建立/修改流程。
Un上存在一个或多个Un RB可以用于承载映射,eNB根据相关准则(如QoS参数),将每个S1承载同特定的Un RB进行绑定,具体为:
eNB从所述控制信令交互流程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Un RB同传输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的S1承载进行承载绑定。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QoS参数和/或S1TEID,所述Un RB的属性信息包括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本发明实施中提到的S1承载与Un RB的承载绑定与所述Uu RB与Un RB的承载绑定本质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604:RN通过DL TFT(UE)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Uu RB上传输至UE。
步骤604与步骤404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上行/下行承载映射中的承载绑定操作可以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完成,需要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增加信元IE指示,所述信元IE指示包括但不限于承载绑定关系以及标识映射的信息等。
为了让eNB和RN能够获取UE TFT的更新信息,需要在已有的上下行信息交互流程中增加UE TFT的信元IE(information element)指示,以告知eNB和RN,所述UE TFT的信元IE指示中包含UE的TFT属性信息。
核心网实体设备(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P-GW)可以在下行的信息交互中将UE TFT的更新信息告知eNB,eNB再将UE TFT更新信息通过Un接口消息告知RN;或者UE可以在上行的信息交互中将UE TFT的更新信息告知RN,然后RN再将UE TFT的更新信息传递至eNB和核心网实体设备。
同样,为了让eNB能够获取必要的RN TFT的更新信息,需要在已有的上下行信息交互流程中增加RN TFT的信元IE(information element)指示,以告知eNB,所述RN TFT的信元IE指示中包含RN的TFT属性信息。
核心网实体设备可以在下行的信息交互中将更新后的RN TFT信息告知eNB和RN;或者RN将更新后的RN TFT信息告知eNB,然后再由eNB传递至核心网实体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三
对应于S1承载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1而言,S1承载将UE的EPS承载数据在eNB和S-GW之间传输。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7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步骤701与步骤3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702:RN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n RB上传输至eNB。
在上行业务流数据进行传输之前,RN从控制信令交互流程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控制信令交互流程包括EPS承载的建立/修改流程。
RN在Uu接口接收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根据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中的数据包在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Control)层进行复用后得到MAC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al Data Unit),将所述MAC PDU映射到预定的Un物理层信道上,所述Un物理层信道是Un RB在物理层的传输实体,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可以包括不同UE的业务数据流。
所述MAC PDU中包含预定标识符,所述预定标识符可以唯一确定该数据包中的净荷部分是属于哪个UE以及其对应的EPS承载。
所述预定标识符可以在已有的逻辑信道标识的基础上新增加一个UE ID,以及对已有的逻辑信道标识范围进行扩充,使其能唯一对应到某个UE的某个EPS承载;或者是能指示UE及其对应的EPS承载的新标识符。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AC层复用数据包格式示意图,如图14所示,MAC头包括多个MAC子头,每个MAC子头对应描述了MAC净荷区的每个数据块,对于第一个MAC子头对应MAC控制元1,所述MAC控制元与MAC业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功能一样,也表示一个数据块。MAC子头中的LCID(Logical Channel ID)为逻辑信道标识;L(Length)为长度指示域,表示了对应MAC净荷区数据块的长度;F(Format)为格式指示域,用于指示描述数据块长度的比特数(7比特或15比特);E(Extension)为拓展域,用于指示MAC头部分是否结束;R(Reserved)为预留位,LTE中全部置“0”。
选择所述预定的Un物理层信道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物理层信道的预定映射关系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物理层信道作为所述预定的Un物理层信道。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业务流QoS参数和/或用户业务数据流传输的逻辑信道类型。所述预定映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在LTE或LTE-A规范中定义的逻辑信道和物理层信道之间的映射准则。
S703:eNB对所述MAC PDU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S1承载上传输至S-GW。
eNB根据逻辑信道映射关系以及MAC PDU中的UE ID信息,将所述MACPDU中的数据进行解复用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所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对应不同的UE EPS承载,根据UE EPS承载和S1承载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1承载上传输。
S704:S-GW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其中,S1承载和S5/S8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8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801与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8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1承载上传输至eNB。
其中,S1承载和S5/S8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S803:eNB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n RB上传输至RN。
eNB根据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中的数据包在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进行复用后得到MAC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al Data Unit),将所述MAC PDU映射到预定的Un物理层(PHY)信道上,所述Un物理层信道是Un RB在物理层的传输实体,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可以包括不同UE的业务数据流。
所述MAC PDU中包含预定标识符,所述预定标识符可以唯一确定该数据包中的净荷部分是属于哪个UE以及其对应的EPS承载。
所述预定标识符可以在已有的逻辑信道标识的基础上新增加一个UE ID,以及对已有的逻辑信道标识范围进行扩充,使其能唯一对应到某个UE的某个EPS承载;或者是能指示UE及其对应的EPS承载的新标识符。
选择所述预定的Un物理层信道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物理层信道的预定映射关系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物理层信道作为所述预定的Un物理层信道。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业务流QoS参数和/或用户业务数据流传输的逻辑信道类型。所述预定映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在LTE或LTE-A规范中定义的逻辑信道和物理层信道之间的映射准则。
S804:RN对所述MAC PDU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Uu承载上传输至UE。
RN根据逻辑信道映射关系以及MAC PDU中的UE ID信息,将所述MACPDU中的数据进行解复用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所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对应不同的UE EPS承载,根据UE EPS承载和Uu承载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承载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四
对应于S1终结于eNB的协议栈架构2而言,S1承载将UE的EPS承载数据在eNB和S-GW之间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在Un RB之上建立了一段Un GTP隧道,所述Un GTP隧道连接Un接口两端的GTP-U子层,其中,Uu RB、Un GTP隧道、S1承载和S5/S8承载之间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Un接口进行空口传输时,Un GTP隧道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9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步骤901与步骤3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902:RN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与Un GTP隧道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eNB。
RN接收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后,在IP层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头进行分析,从所述数据包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数据头包括Un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Un GTP,Un GPRS TunnellingProtocol)头,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Un隧道终结标识(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根据预定准则将所述Un TEID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Un TEID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绑定,从而实现Un GTP隧道与Un RB的承载绑定,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所述预定准则包括但不限于QoS需求。
Un上的Un GTP隧道和Un RB之间的承载绑定操作可以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完成。
S903:eNB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S1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903与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904:S-GW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0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1001与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0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1承载上传输至eNB。
S1003:eNB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与Un GTP隧道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RN。
eNB接收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后,在IP层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头进行分析,从所述数据包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数据头包括Un GTP头,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Un TEID;
根据预定准则将所述Un TEID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Un TEID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绑定,从而实现Un GTP隧道与Un RB的承载绑定,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所述预定准则包括但不限于QoS需求。
Un上的Un GTP隧道和Un RB之间的承载绑定操作可以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完成。
S1004: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Uu RB上传输至UE。
步骤1004与步骤404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五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1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步骤1101与步骤3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102:RN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与Un GTP隧道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eNB。
RN接收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后,在IP层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头进行分析,从所述数据包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数据头包括Un用户数据报协议/网络协议Un UDP/IP头,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Un UDP/IP头中的预定信息;
如果RN在IP层无法对Un GTP头进行分析,例如当上行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进行了IPsec的加密保护时RN在IP层就无法对Un GTP头进行分析,就需要RN在IP层对Un UDP/IP头进行分析。
根据预定准则将所述Un UDP/IP头中的预定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的数据包传递到对应的Un RB上传输,从而实现Un GTP隧道与Un RB的承载绑定,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QoS参数和/或Un RBID。
所述预定准则包括但不限于QoS需求。
所述Un UDP/IP头中的预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指示信息。
Un上的Un GTP隧道和Un RB之间的承载绑定操作可以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完成。
S1103:eNB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S1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1103与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104:S-GW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2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1201与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2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1承载上传输至eNB。
S1203:eNB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与Un GTP隧道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RN。
eNB接收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后,在IP层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头进行分析,从所述数据包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数据头包括Un UDP/IP头,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Un UDP/IP头中的预定信息;
根据预定准则将所述Un UDP/IP头中的预定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的数据包传递到对应的Un RB上传输,从而实现Un GTP隧道与Un RB的承载绑定,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所述预定准则包括但不限于QoS需求。
所述Un UDP/IP头中的预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指示信息。
Un上的Un GTP隧道和Un RB之间的承载绑定操作可以在UE的EPS承载建立/修改流程中完成。
S1204: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对应的Uu RB上传输至UE。
步骤1204与步骤404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六
对应于S1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1而言,S1承载将UE的EPS承载数据在RN和S-GW之间传输。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3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步骤1301与步骤3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302:RN通过UL TFT(RN)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上传输至eNB。
其中,Uu RB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所述传输层IP包头包括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RN通过UL TFT(RN)可以直接对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UDP/IP头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进行联合分析。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 RB作为所述Un RB。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S1303:eNB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转发至S-GW。
eNB仅进行传输IP层的转发。
S1304:S-GW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4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1401与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4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传递至eNB。
S1403:eNB通过DL TFT(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上传输至RN。
eNB通过DL TFT(RN)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Un RB。
其中,所述传输层IP包头包括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eNB通过UL TFT(RN)可以直接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UDP/IP头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进行联合分析。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Un RB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 RB作为所述Un RB。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S1404: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UE。
其中,所述还原出的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为S1承载业务数据流,根据S1承载与Uu RB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传递至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七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七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5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步骤1501与步骤3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502:RN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与S1承载绑定的Un RB上传输至eNB。
在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传输之前,核心网端与RN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交互,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预进行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流的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控制信令的交互流程包括EPS承载的建立/修改流程。
RN根据Uu RB和S1承载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将从Uu接口接收到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封装到对应的S1承载上。
RN根据相关准则(如QoS参数),将每个S1承载同特定的Un RB进行绑定,具体为:
RN从所述控制信令交互流程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S1承载的TEID;
将所述S1承载的TEID与Un RB的Un RB ID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Un RB同对应的S1承载进行承载绑定。
其中S1承载和Un RB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由S1承载传递至与S1承载绑定的Un RB上传输。
S1503:eNB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转发至S-GW。
eNB仅进行传输IP层的转发。
S1504:S-GW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P-GW。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七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601:P-GW通过用户的下行业务流模板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P-GW创建DL TFT(UE)和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S5/S8承载上传输至S-GW。
步骤1601与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602:S-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传递至eNB。
S1603:eNB通过DL TFT(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Un RB上传输至RN。
eNB通过DL TFT(RN)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Un RB。
其中,所述传输层IP包头包括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eNB通过UL TFT(RN)可以直接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UDP/IP头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进行联合分析。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Un RB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UnRB作为所述预定的Un RB。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QoS参数和/或Un RB ID。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S1604: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UE。
其中,所述还原出的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为S1承载业务数据流,根据S1承载与Uu RB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传递至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实施例八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八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对应于S1终结于RN的协议栈架构2而言,S1承载将UE的EPS承载数据在RN和UE的S-GW/P-GW之间传输。
在实施例八中,RN的EPS承载为由RN到RN的P-GW之间的承载。RN的P-GW和RN的S-GW的协议相同,UE的P-GW和UE的S-GW的协议相同,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RN的P-GW和RN的S-GW作为一个设备,将UE的P-GW和UE的S-GW也作为一个设备来进行说明,如图6中所示。
其中,本实施例中UE的P-GW和UE的S-GW同上述其他实施例中的P-GW和S-GW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为了与RN的P-GW和RN的S-GW加以区别才这样表示。
LTE-A网络中的上行承载映射流程如图22所示,包括:
S1701:UE通过UL TFT(UE)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RN。
UE通过UL TFT(UE)对UE的IP层的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UEUDP/IP头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EPS承载的属性进行匹配,将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匹配成功的EPS承载上传输,所述EPS承载为用户的EPS承载。其中,EPS承载和Uu RB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Uu接口上每个EPS承载都映射为一个的Uu RB,因此上行业务数据流也对应的映射到一个Uu RB上传输至RN。
UE创建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绑定后,记录UL TFT(UE)和Uu 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创建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与Uu RB之间的上行映射。
S1702:RN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RN的EPS承载上传输至RN的P-GW。
所述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RN的EPS承载包括:
RN通过UL TFT(RN)对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RN的EPS承载。
其中,Uu RB与RN的EPS承载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传输层IP包头包括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RN通过UL TFT(RN)可以直接对上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UDP/IP头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进行联合分析。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RN的EPS承载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RN的EPS承载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RN的EPS承载作为所述预定的RN的EPS承载。
RN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的RN的EPS承载上经eNB传输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至RN的P-GW。
S1703:RN的P-GW传输所述上述业务数据流至UE的P-GW,UE的P-GW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流。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第八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801:UE的P-GW通过DL TFT(UE)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上传输至RN的P-GW。
UE的P-GW通过DL TFT(UE)对UE的IP层的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UE UDP/IP头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EPS承载属性进行匹配,将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一个匹配成功的EPS承载上传输,所述EPS承载为UE的EPS承载。其中,DL TFT(UE)与EPS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UE的P-GW通过传输层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传递至RN的P-GW。
S1802:RN的P-GW将从UE的EPS承载接收到的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RN的EPS承载上传输至RN。
所述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的RN的EPS承载包括:
RN的P-GW通过DL TFT(RN)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预定的RN的EPS承载。
其中,UE的EPS承载与RN的EPS承载之间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传输层IP包头包括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RN的P-GW通过DL TFT(RN)可以直接对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数据包的传输层UDP/IP头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 UDP/IP头进行联合分析。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RN的EPS承载具体为: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RN的EPS承载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RN的EPS承载作为所述预定的RN的EPS承载。
RN的P-GW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的RN的EPS承载上经eNB传输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流至RN。
S1803:RN对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映射到Uu RB上传输至UE。
所述解映射为一对多的解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在上述业务承载映射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第一实施例框图,包括: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端口号、业务类型标识符、TEID、UE ID、Uu RB ID或逻辑信道标识。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业务数据流;
分析获取单元,用于分析所述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头,从所述数据包头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所述数据包头包括但不限于UE UDP/IP头、Un GTP头或Un UDP/IP头。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对传输层IP包头中的传输层UDP/IP头、GTP头和UEUDP/IP头进行联合分析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具体对于所述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头的分析详见上述业务承载映射方法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也可以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控制信令交互流程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所述控制信令交互流程包括EPS承载的建立/修改流程。
网络侧在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之前,与RN端或eNB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交互,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预进行传输的业务数据流的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选择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包括:
将所述用户业务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的Un RB作为中继传输通道,所述用户业务流特征信息包括IP地址、端口号或业务类型标识符,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Un RB标识Un RB ID。
或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包括:
将所述用户业务流特征信息与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所述用户业务流特征信息包括Un隧道终结标识TEID,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QoS参数和/或Un RB ID;
将匹配成功的Un TEID与Un RB ID进行绑定,实现Un GTP隧道与Un RB的承载绑定;
选择匹配成功的Un RB作为中继传输通道。
或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包括:
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RN的EPS承载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RN的EPS承载作为中继传输通道,所述中继传输通道包含UnRB。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的方法与上述业务承载映射方法中的选择预定的中继传输通道的方法一样,详见上述业务承载映射方法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第一映射单元103,用于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所述中继传输通道包括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或包含所述Un RB在内的承载;
所述包含所述Un RB在内的承载包括RN的EPS承载。
所述通信设备为中继站RN或基站eNB或RN的分组数据网网关P-GW。
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的具体方法详见上述业务承载映射方法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第二实施例框图,包括:
解映射单元104,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进行解映射,还原出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
第二映射单元105,用于将所述用户对应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预定承载上传输。
所述通信设备为基站、服务网关S-GW或分组数据网网关P-GW或中继站R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入中继站后的LTE-A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映射装置,实现了LTE-A网络中业务数据流的传输,保证了多业务的QoS。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位于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络协议IP头或用户设备UE的UDP/IP头中;
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包括:
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的Un RB作为中继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业务类型标识符,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
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回程终结于中继站RN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位于传输层UDP/IP头中,且所述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
接收业务数据流;
分析所述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从所述传输层IP包头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回程终结于基站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位于UE的UDP/IP头中,且所述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
接收业务数据流;
分析所述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头,从所述数据包头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中继站RN,所述业务数据流为由UE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流;
或者,
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基站或中继站RN的分组数据网网关P-GW,所述业务数据流为UE的分组数据网关P-GW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流。
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位于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络协议IP头或用户设备UE的UDP/IP头中;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选择中继传输通道,包括: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与中继链路无线承载Un RB的属性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匹配成功的Un RB作为中继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包括业务类型标识符,所述Un RB的属性参数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
映射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所述中继传输通道上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回程终结于中继站RN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位于传输层UDP/IP头中,且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业务数据流;
分析获取单元,用于分析所述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的传输层IP包头,从所述传输层IP包头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回传终结于基站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位于UE的UDP/IP头中,且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业务数据流;
分析获取单元,用于分析所述业务数据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头,从所述数据包头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流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中继站RN,所述业务数据流为由UE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流;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为基站或RN的分组数据网网关P-GW,所述业务数据流为UE的分组数据网关P-GW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1372.4A CN103118401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94067A CN101932102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201310041372.4A CN103118401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94067A Division CN101932102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18401A CN103118401A (zh) | 2013-05-22 |
CN103118401B true CN103118401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841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41372.4A Active CN103118401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184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2273A (zh) * | 2015-02-26 | 2016-10-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lte网络中提供中继接入服务的方法、装置及中继终端 |
CN106304036B (zh) * | 2015-05-19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中继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307449B (zh) * | 2016-08-12 | 2019-11-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7770807B (zh) | 2016-08-15 | 2024-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8074703A1 (ko) * | 2016-10-17 | 2018-04-26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기지국장치 및 무선구간의 qos 제어방법 |
CN108366397B (zh) * | 2017-01-26 | 2024-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映射方法及装置和无线设备 |
CN108632879A (zh) * | 2017-03-15 | 2018-10-0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的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
JP6945658B2 (ja) | 2017-06-15 | 2021-10-06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データ中継方法、装置、ネットワーク機能エンティティおよびsmfエンティティ |
CN109246767B (zh) * | 2017-06-16 | 2021-02-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中转方法、装置、网络功能实体及smf实体 |
CN116406033A (zh) | 2018-05-11 | 2023-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线回程节点的承载映射方法、无线回程节点和施主基站 |
CN112019363B (zh) * | 2019-05-30 | 2021-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业务传输需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0519810B (zh) * | 2019-07-22 | 2022-02-0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中继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0187A (zh) * | 2005-12-06 | 2007-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元设备管理信息传送方法及装置和网元设备 |
CN101132613A (zh) * | 2006-08-22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质量承载建立和映射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2009
- 2009-06-19 CN CN201310041372.4A patent/CN1031184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0187A (zh) * | 2005-12-06 | 2007-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元设备管理信息传送方法及装置和网元设备 |
CN101132613A (zh) * | 2006-08-22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质量承载建立和映射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LG Electronics Inc.:."Bearer Mapping in Relay Node".《3GPP TSG-RAN2 Meeting #66 R2-092845》.2009, * |
RAN3 LTE-A Rapporteur:."LTE-A RAN3 Baseline Document".《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64 R3-091447》.200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18401A (zh) | 2013-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2102B (zh)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03118401B (zh) |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 |
US11924737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lay forwarding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link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 |
EP3783987B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5397037B (zh) | 建立双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9242747A1 (zh) | 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和数据包的传输系统 | |
CN109150388B (zh) | 支持pdcp重复功能的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8377567B (zh) | 一种在5g架构下建立双连接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2282577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eader compression method thereof, and header decompress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5657838B (zh) |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 |
CN108307536A (zh) | 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 | |
CN101998296B (zh) | 一种空口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1990171A (zh) | 一种接入节点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 |
CN103582161A (zh) | 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6528399A (zh) | Gtp传输通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2738911B (zh) | 一种在5g架构下建立双连接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240357469A1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lay forwarding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link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