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1916B - 数控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控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1916B
CN103111916B CN201310025546.8A CN201310025546A CN103111916B CN 103111916 B CN103111916 B CN 103111916B CN 201310025546 A CN201310025546 A CN 201310025546A CN 103111916 B CN103111916 B CN 103111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haft assembly
driving mechanism
processing apparatus
spindle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55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1916A (zh
Inventor
林添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isd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sd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sd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sd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55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1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1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1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1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19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装置,包括主轴组件、U轴组件及Q轴组件,所述U轴组件包括U轴驱动机构及U轴联动件,U轴联动件连接于U轴驱动机构,并在U轴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绕U轴旋转;主轴组件通过Q轴组件连接于U轴联动件,Q轴组件包括带动主轴组件沿Q轴直线移动的Q轴驱动机构,Q轴驱动机构固定于U轴联动件,并连接于主轴组件;所述Q轴平行于所述刀具的转动轴且垂直于U轴。利用Q轴组件使主轴组件沿Q轴移动,从而调整刀具刀尖与U轴之间的距离即摆长为零,不必在加工时测量和计算摆长长度,使编程人员不再依赖操作者,提高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数控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程序的编写需要借助CAM编程软件来完成,但是在实际编程中,需要五轴编程人员和加工中心机床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首先操作人员必须测出工件在机床上装夹时与两个回转轴之间的具体位置和刀具实际长度,编程人员根据操作人员测出的数据重新设置CAM中的坐标系和刀具长度,也就是要确定摆长,然后生成程序交付操作人员使用,从而降低了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
现在市场上通常使用的技术是通过编写工件坐标系零点跟踪加工的宏程序,解决此问题,也就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原理如下:当工件装夹位置发生变化时,由于U轴或工作台回转轴旋转一个角度后刀尖点到工件的空间位置随着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的NC加工程序不能再使用了;同理在刀具长度发生变化时,刀尖点到工件的空间位置同样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NC加工程序也不能再使用了。为了使原有的加工程序能正常使用,根据工件相对于双旋转轴的位置、刀具长度和程序中的具体指令重新计算刀尖点相对于工件的位置,从而使原有的程序可以正常使用。对后置处理的要求:1)首先配置机床的结构类型,如双工作台、双摆头、摆头对回转工作台等结构类型;2)在CAM软件后置处理设置时,第五轴(工作台回转轴)回转中心相对于第四轴(主轴)回转中心的偏置值设为零,摆头的摆长(主轴端面到摆轴回转中心的距离)设为零;3)根据宏程序的结构设置后处理结构。
以上后置处理需要对机床结构类型的数据准确无误,而且必须进行一些数值计算,对宏程序的编写要熟练,对编程人员要求较高,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加工装置,通过硬件调整摆长为零,提高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加工装置,包括用于装夹刀具并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组件及带动主轴组件绕U轴回转的U轴组件,所述U轴组件包括U轴驱动机构及U轴联动件,所述U轴联动件连接于所述U轴驱动机构,并在所述U轴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绕U轴旋转;
所述数控加工装置还包括Q轴组件,所述主轴组件通过Q轴组件连接于所述U轴联动件,所述Q轴组件包括带动所述主轴组件沿Q轴直线移动的Q轴驱动机构,所述Q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并连接于所述主轴组件;所述Q轴平行于所述刀具的转动轴且垂直于U轴。
其中,所述Q轴驱动机构包括Q轴电机及丝杆螺母副;所述Q轴电机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并通过所述丝杆螺母副连接于所述主轴组件。
其中,所述Q轴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的两个丝杆基座,所述丝杆螺母副的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丝杆基座。
其中,所述Q轴组件还包括直线滚动导轨副,所述直线滚动导轨副设置在所述U轴联动件和所述主轴组件之间,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轨及滑枕,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且平行于所述Q轴,所述滑枕与所述主轴组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直线滚动导轨副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副的两侧,所述Q轴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主轴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同时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直线滚动导轨副的滑枕。
其中,所述数控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组件及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及所述U轴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
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组件、A轴组件、B轴组件及C轴组件,所述A轴组件包括A轴旋转盘及带动A轴旋转盘绕A轴旋转的A轴驱动机构,所述A轴驱动机构固定于底座组件;所述B轴组件包括带动所述装夹组件绕B轴回转的B轴驱动机构及B轴固定件,B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B轴固定件,所述装夹组件连接于B轴驱动机构;所述C轴组件包括C轴联动件、C轴支架、及带动所述C轴联动件和所述B轴组件绕C轴回转的C轴驱动机构,所述C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C轴支架;
所述B轴组件连接于所述C轴联动件,所述C轴支架连接于所述A轴旋转盘;
所述A轴垂直于所述U轴,所述C轴垂直于所述A轴;所述B轴垂直于所述C轴,且在初始状态与A轴同轴。
其中,所述B轴固定件与所述C轴联动件之间设有B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B轴组件在B轴上的位置,使得工件中心面与C轴轴线重合;所述C轴支架通过A轴调节盘连接于所述A轴旋转盘;所述C轴支架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C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C轴组件及B轴组件在C轴上的位置;所述A轴旋转盘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A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A轴调节盘在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位置,使得A轴与B轴同轴。
其中,所述B轴固定件与所述C轴联动件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B轴锁紧螺钉;所述C轴支架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C轴锁紧螺钉;所述A轴旋转盘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A轴锁紧螺钉。
其中,所述C轴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C轴驱动机构及所述C轴联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A轴调节盘配合连接且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B轴固定件与所述C轴联动件之间设有沿B轴设置的B轴导向机构;所述C轴支架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沿C轴设置的C轴导向机构;所述A轴旋转盘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沿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直线导向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利用Q轴组件使主轴组件沿Q轴移动,从而调整刀具刀尖与U轴之间的距离即摆长为零,不必在加工时测量和计算摆长长度,使编程人员不再依赖操作者,提高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数控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数控加工装置中U轴组件和主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U轴组件和主轴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图1的数控加工装置中旋转工作台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旋转工作台的分解图;
图6是图4的旋转工作台中B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旋转工作台中C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4的旋转工作台中A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轴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控加工装置,包括底座组件1、用于装夹刀具20并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组件2、带动主轴组件2绕U轴回转的U轴组件3、Q轴组件4、及旋转工作台5。旋转工作台5及U轴组件3均设置于底座组件1。
如图2及图3所示,U轴组件3包括U轴驱动机构31及U轴联动件32,U轴联动件32连接于U轴驱动机构31,并在U轴驱动机构31的带动下绕U轴旋转。为了便于连接装配,减小装置体积,U轴联动件32为板状,其板面垂直于U轴。
主轴组件2通过Q轴组件4连接于U轴联动件32。Q轴组件4包括带动所述主轴组件沿Q轴直线移动的Q轴驱动机构,所述Q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32,并连接于所述主轴组件2;所述Q轴平行于所述刀具的转动轴且垂直于U轴。
Q轴驱动机构包括Q轴电机41及丝杆螺母副42;Q轴电机41固定于U轴联动件32,并通过丝杆螺母副42连接于主轴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丝杆螺母副42包括相互配合的丝杆421及螺母422,丝杆421平行于Q轴且连接于Q轴电机41,螺母422与主轴组件2固定连接。
U轴驱动机构31可带动Q轴组件4及主轴组件2绕U轴回转,Q轴电机41与丝杆螺母副42配合可带动主轴组件2沿Q轴移动,可调整刀具20刀尖在Q轴上的位置并使其位于U轴上,从而利用Q轴组件4可使得刀具20刀尖与U轴之间的距离即摆长为零,不必在加工时测量和计算摆长长度,使编程人员不再依赖操作者,提高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主轴组件2移动的距离,可通过对刀装置测出刀具与基准刀具的差值,自动存储到数控系统中的Q轴刀补寄存器中,实现自动补偿。
作为优选,丝杆螺母副42为滚珠丝杆,以保证主轴组件2沿Q轴直线运动的平稳性。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丝杆421转动的稳定性,Q轴组件4还包括固定于U轴联动件32的两个丝杆基座43,丝杆4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丝杆基座43。在本实施例中,Q轴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为保证传动稳定性,伺服电机的转轴与丝杆421之间设有联轴器,同时可增加限位控制装置、制动装置、过载过热保护装置等,保证机床工作安全可靠。
进一步,如图3所示,Q轴组件4还包括直线滚动导轨副44,直线滚动导轨副44设置在U轴联动件32和主轴组件2之间,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轨441及滑枕442,导轨441固定于联动件且平行于Q轴,滑枕442与主轴组件2固定连接,以保证主轴组件2移动的平直。作为优选,直线滚动导轨副44为两组,对称设置在丝杆螺母副42的两侧,以进一步保证主轴组件2滑动的稳定性。为了便于主轴组件2与滑枕442的固定连接,Q轴组件4进一步包括连接板45,主轴组件2固定于连接板45,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直线滚动导轨副44的导轨441上设有两个滑枕442,两组直线滚动导轨副44共设置有四个滑枕442,连接板45同时固定连接于四个滑枕442。
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旋转工作台5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组件51、A轴组件52、B轴组件53及C轴组件54。A轴组件52包括A轴旋转盘521及带动A轴旋转盘521绕A轴旋转的A轴驱动机构522,A轴驱动机构522固定于底座组件1。B轴组件53包括带动装夹组件51绕B轴回转的B轴驱动机构531及B轴固定件532,B轴驱动机构531固定于B轴固定件532,装夹组件51连接于B轴驱动机构531。C轴组件54包括C轴联动件541、C轴支架542、及带动C轴联动件541和B轴组件53绕C轴回转的C轴驱动机构543,C轴驱动机构543固定于C轴支架542。
如图4所示,A轴垂直于U轴,C轴垂直于A轴;B轴垂直于C轴,且在初始状态与A轴同轴。旋转工作台的A轴、B轴、C轴均为回转轴,可对工件进行多方位旋转,与主轴组件2配合可满足产品多样化、柔性化与复杂形状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A轴驱动机构、B轴驱动机构及C轴驱动机构均主要由伺服电机及减速器组成,利用减速器可增大扭矩。根据电机设置位置的不同,还可增加齿轮传动、带传动等传动装置,为保证传动稳定性,设置联轴器;同时可增加限位控制装置、制动装置、过载过热保护装置等,保证机床工作安全可靠。
结合图5至图7所示,B轴组件53连接于C轴联动件541,在本实施例中,B轴固定件532与C轴联动件541之间设有B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B轴组件53在B轴上的位置,使得工件中心面与C轴轴线重合。具体地,B轴调节螺纹副为B轴调节螺杆533与C轴联动件541之间的螺纹配合。B轴固定件532上固设有B轴基座534。B轴调节螺杆533平行于B轴,其绕自身轴向转动穿设B轴基座534,且相对B轴基座534轴向固定。旋转B轴调节螺杆533,B轴调节螺杆533相对C轴联动件541移动,在B轴基座534的带动下可使得B轴组件53沿B轴直线移动。
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B轴调节螺杆533上设有环形槽5330,如图6所示,B轴基座534为设有U形开口槽5340的板状,U形开口槽5340的开口端与B轴固定件532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U形开口槽5340的内腔边缘收容在环形槽5330中,以便于B轴调节螺杆533与B轴基座间的装配连接。进一步,如图7所示,B轴调节螺杆533上设有沿自身周向设置的环形凸缘5331,环形凸缘5331为两个,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槽5330。
在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B轴调节螺纹副为B轴调节螺杆533与B轴基座534的螺纹配合,B轴基座534固定于B轴固定件532,B轴调节螺杆533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于C轴联动件541,且相对所述C轴联动件541轴向固定,旋转B轴调节螺杆533,B轴固定件532相对B轴调节螺杆533转动,可使得B轴组件53沿B轴直线移动。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B轴基座534也可为B轴固定件532上的凸起或其他固定于B轴固定件532上的结构。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B轴调节螺纹副为B轴调节螺杆533与B轴固定件532的螺纹配合,B轴基座534固定于C轴联动件541,B轴调节螺杆533平行于B轴,其绕自身轴向转动穿设B轴基座534,且相对B轴基座534轴向固定。
B轴固定件532上设有沿B轴设置的燕尾导槽(图中未标示),C轴联动件541上设有与燕尾导槽相配合燕尾导块5410,B轴调节螺杆533螺纹连接于所述燕尾导块5410的一端。燕尾导槽与燕尾导块5410的配合构成设置在所述B轴固定件532与所述C轴联动件541之间的B轴导向机构,可保证B轴组件53沿B轴移动的稳定,提高移动及加工准确度。为了便于燕尾导槽与燕尾导块5410的装配,B轴固定件532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条5321,两个导条5321之间形成所述燕尾导槽。当然,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燕尾导槽可设置在C轴联动件541上,燕尾导块设置在B轴固定件532,或者采用其他形式或结构的直线导向机构。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B轴固定件532与C轴联动件541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B轴锁紧螺钉535。在本实施例中,B轴锁紧螺钉535螺纹穿设于导条5321,并连接于C轴联动件541上的燕尾导块5410,从而将B轴固定件532与C轴联动件541锁紧,防止在不需要调节B轴组件的位置时B轴组件自行移动影响加工精度。当然,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B轴锁紧螺钉535也可以穿设于B轴固定件并连接于燕尾导块5410或连接于C轴联动件541的其他部位。
如图7所示,C轴支架542包括第一固定板5421、第二固定板5422及两个平行设置的L形连接件5423,第一固定板5421与第二固定板5422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5421夹持固定在两个L形连接件5423的第一支臂之间,第二固定板5422夹持固定在两个L形连接件5423的第二支臂之间,整个C轴支架542结构稳固可靠,且便于装配。当然,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板5421与第二固定板5422之间可通过螺钉等方式直接垂直固定连接。C轴驱动机构543及C轴联动件541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板5421的两侧,C轴联动件541为板状,且C轴联动件541平行于第一固定板5421,B轴组件53设置在C轴联动件541远离第一固定板5421的一侧。整个C轴组件54结构紧凑且稳固可靠。为保证C轴联动件541转动的稳定性,C轴联动件541与第一固定板5421之间设有轴承。
如图4、图5所示,C轴支架542连接于所述A轴旋转盘521,在本实施例中,C轴支架542通过A轴调节盘523连接于A轴旋转盘521。具体的,第二固定板5422与A轴调节盘523配合连接且相互平行。
C轴支架542与A轴调节盘523之间设有C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C轴组件54及B轴组件53在C轴上的位置。具体地,如图5所示,C轴调节螺纹副为C轴调节螺杆544与C轴支架542的螺纹配合。A轴调节盘523上固定有C轴基座545,C轴调节螺杆544平行于C轴,其绕自身轴向转动穿设C轴基座545,且相对C轴基座545轴向固定。旋转C轴调节螺杆544,C轴支架542相对C轴调节螺杆544移动,可使得C轴组件54连同B轴组件53沿C轴直线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C轴基座545为几字形,其相向延伸的两支臂与A轴调节盘523固定连接,C轴调节螺杆544上沿其周向设有环形凹槽(图中未示出),C轴基座545的凸起部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以利于C轴基座与C轴调节螺杆之间的装配连接。进一步,C轴调节螺杆544上设有沿自身周向设置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为两个,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凹槽。
为了保证C轴组件54及B轴组件53直线移动的稳定性,如图5所示,A轴调节盘523上设有与C轴支架542相配合的C轴导槽5230,C轴导槽5230沿C轴设置。C轴导槽5230的宽度与第二固定板5422及两个L形连接件5423的第二支臂构成的整体相配合,第二固定板5422与C轴导槽5230的槽底面贴合配合,形成设置在C轴支架542与A轴调节盘523之间的C轴导向机构,进而有效保证C轴支架542沿C轴直线移动的平稳,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当然,此处C轴导向机构也可采用直线导轨副等其他形式结构的直线导向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A轴调节盘523上设有侧凸台5231,A轴调节盘523上固定有一平面条5232,平面条5232沿C轴设置且与侧凸台5231之间形成C轴导槽5230,以便于加工制造。
为了防止数控加工装置在工作状态下C轴支架542相对A轴调节盘523移动,如图5所示,C轴支架542与A轴调节盘523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C轴锁紧螺钉546。在本实施例中,C轴锁紧螺钉546螺纹穿设第二固定板5422并连接于A轴调节盘523,从而将C轴支架542与A轴调节盘523锁紧。
A轴旋转盘521与A轴调节盘523之间设有A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A轴调节盘523在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位置,使得A轴与B轴同轴。具体地,如图8所示,A轴调节螺纹副为A轴调节螺杆524与C轴支架542之间的螺纹配合。A轴旋转盘521上固设有A轴基座525。A轴调节螺杆524同时垂直于A轴及C轴,其绕自身轴向转动穿设A轴基座525,且相对A轴基座525轴向固定。旋转A轴调节螺杆524,A轴调节盘523相对A轴调节螺杆524移动,在A轴调节盘523的带动下可使得B轴组件53及C轴组件54在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位置。A轴调节螺杆524与A轴基座525装配结构同C轴调节螺杆544与C轴基座545的装配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防止数控加工装置在工作状态下A轴调节盘523相对A轴旋转盘521移动,如图8、图9所示,A轴旋转盘521与A轴调节盘523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A轴锁紧螺钉526。在本实施例中,A轴锁紧螺钉螺纹526穿设A轴调节盘523并连接于A轴旋转盘521,从而将A轴旋转盘521与A轴调节盘523锁紧。
如图9所示,A轴旋转盘521与A轴调节盘523之间设有沿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直线导向机构,作为优选,直线导向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A轴导槽5210和A轴导向凸台(图中未示出),以保证A轴调节盘523移动的稳定形;A轴导槽5210及A轴导向凸台均沿A轴调节螺杆524的轴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A轴导槽5210设置在A轴旋转盘521上,A轴导向凸台设置在A轴调节盘523上。进一步,所述C轴导槽5230与A轴导向凸台分别设置在A轴调节盘523两相对的盘面上,以便于加工制造。当然,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A轴导槽设置在A轴调节盘523上,A轴导向凸台设置在A轴旋转盘521上。
通过A轴调节螺杆524、B轴调节螺杆及C轴调节螺杆,使A、B、C轴对中(对心)即原点重合,调节后达到的状态为:A轴轴线与B轴轴线重合;B轴组件53上的装夹组件装上工件后,C轴的轴线在工件的中心面上,该状态即为初始状态,可简化程序。具体调整过程如下。
首先,调整A轴调节螺杆524及C轴调节螺杆使A轴和B轴调节到同轴位置,锁紧A轴锁紧螺钉及C轴锁紧螺钉,非特殊情况下不允许松开。若发生撞机则需要重新调整使A轴、B轴同心。然后,装上工件,B轴组件53绕C轴摆动-90°,即让B轴平行于U轴,用放大镜观察工件在镜头内的位置,调节B轴调节螺杆,保证视野镜头的十字架在工件的中心面上,即可完成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加工装置,利用三个回转轴A轴、B轴、及C轴对工件进行旋转,并通过硬件装置调整此三个回转轴与U轴之间的相对位置,无需重新设置CAM中的坐标系,使得程序简化,容易实现零摆长编程,提高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数控加工装置,包括用于装夹刀具并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组件及带动主轴组件绕U轴回转的U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轴组件包括U轴驱动机构及U轴联动件,所述U轴联动件连接于所述U轴驱动机构,并在所述U轴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绕U轴旋转;
所述数控加工装置还包括Q轴组件,所述主轴组件通过Q轴组件连接于所述U轴联动件,所述Q轴组件包括带动所述主轴组件沿Q轴直线移动的Q轴驱动机构,所述Q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并连接于所述主轴组件;所述Q轴平行于所述刀具的转动轴且垂直于U轴;
所述数控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组件及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及所述U轴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
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组件、A轴组件、B轴组件及C轴组件,所述A轴组件包括A轴旋转盘及带动A轴旋转盘绕A轴旋转的A轴驱动机构,所述A轴驱动机构固定于底座组件;所述B轴组件包括带动所述装夹组件绕B轴回转的B轴驱动机构及B轴固定件,B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B轴固定件,所述装夹组件连接于B轴驱动机构;所述C轴组件包括C轴联动件、C轴支架、及带动所述C轴联动件和所述B轴组件绕C轴回转的C轴驱动机构,所述C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C轴支架;
所述B轴组件连接于所述C轴联动件,所述C轴支架连接于所述A轴旋转盘;
所述A轴垂直于所述U轴,所述C轴垂直于所述A轴;所述B轴垂直于所述C轴,且在初始状态与A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轴驱动机构包括Q轴电机及丝杆螺母副;所述Q轴电机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并通过所述丝杆螺母副连接于所述主轴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轴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的两个丝杆基座,所述丝杆螺母副的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丝杆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轴组件还包括直线滚动导轨副,所述直线滚动导轨副设置在所述U轴联动件和所述主轴组件之间,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轨及滑枕,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U轴联动件且平行于所述Q轴,所述滑枕与所述主轴组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滚动导轨副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副的两侧,所述Q轴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主轴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同时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直线滚动导轨副的滑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轴固定件与所述C轴联动件之间设有B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B轴组件在B轴上的位置,使得工件中心面与C轴轴线重合;所述C轴支架通过A轴调节盘连接于所述A轴旋转盘;所述C轴支架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C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C轴组件及B轴组件在C轴上的位置;所述A轴旋转盘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A轴调节螺纹副,用于调整A轴调节盘在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位置,使得A轴与B轴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轴固定件与所述C轴联动件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B轴锁紧螺钉;所述C轴支架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C轴锁紧螺钉;所述A轴旋转盘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将二者锁紧的A轴锁紧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轴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C轴驱动机构及所述C轴联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A轴调节盘配合连接且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轴固定件与所述C轴联动件之间设有沿B轴设置的B轴导向机构;所述C轴支架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沿C轴设置的C轴导向机构;所述A轴旋转盘与所述A轴调节盘之间设有沿同时垂直于C轴及A轴的方向上的直线导向机构。
CN201310025546.8A 2013-01-24 2013-01-24 数控加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1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5546.8A CN103111916B (zh) 2013-01-24 2013-01-24 数控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5546.8A CN103111916B (zh) 2013-01-24 2013-01-24 数控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1916A CN103111916A (zh) 2013-05-22
CN103111916B true CN103111916B (zh) 2015-12-23

Family

ID=4841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554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1916B (zh) 2013-01-24 2013-01-24 数控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19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2557B (zh) * 2015-12-27 2018-08-21 江门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立臂装置
CN109465657A (zh) * 2018-11-23 2019-03-15 东莞市逻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第四五轴自动外撑夹紧装置
CN109623418B (zh) * 2018-12-05 2021-03-16 江苏大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汽车零配件加工中心
CN114113171A (zh) * 2021-11-25 2022-03-01 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 多轴扫描机械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5245A (ja) * 1992-06-15 1993-12-27 Honda Motor Co Ltd 工作機械
CN201105373Y (zh) * 2007-08-31 2008-08-27 王国平 可程式五轴数控机
CN101342618A (zh) * 2008-08-19 2009-01-14 天津市精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五轴三联动数控螺旋锥齿轮研齿机
CN101513686A (zh) * 2009-03-28 2009-08-26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五轴多功能螺纹磨削加工中心
CN201685098U (zh) * 2010-05-14 2010-12-29 东莞市西尔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微型数控机床
CN203171359U (zh) * 2013-01-24 2013-09-04 深圳市玮之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控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5245A (ja) * 1992-06-15 1993-12-27 Honda Motor Co Ltd 工作機械
CN201105373Y (zh) * 2007-08-31 2008-08-27 王国平 可程式五轴数控机
CN101342618A (zh) * 2008-08-19 2009-01-14 天津市精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五轴三联动数控螺旋锥齿轮研齿机
CN101513686A (zh) * 2009-03-28 2009-08-26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五轴多功能螺纹磨削加工中心
CN201685098U (zh) * 2010-05-14 2010-12-29 东莞市西尔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微型数控机床
CN203171359U (zh) * 2013-01-24 2013-09-04 深圳市玮之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控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1916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1359U (zh) 数控加工装置
CN106737279B (zh) 多维度可调钳装工作台
CN103084854B (zh) 一种数控加工机床及其旋转工作台
US9272385B2 (en) Multi-carriage dual-spindle symmetrical grinding processing center
DE102006028164B4 (de) Schleif- und Poliermaschine zum Schleifen und/oder Polieren von Werkstücken in optischer Qualität
CN104259538B (zh) 环形零件圆柱面上铣槽专用机床
CN203599874U (zh) 轴类件铣键槽装夹工装
CN103111916B (zh) 数控加工装置
CN206568033U (zh) 多维度可调钳装工作台
CN102554627A (zh) 一种弧面凸轮数控磨铣专机
CN105215814A (zh) 一种恒线速龙门立轴圆台磨床
CN105081924A (zh) 一种光学变倍cnc磨床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330703U (zh) 一种调平旋转工作台
CN203171257U (zh) 一种数控加工机床及其旋转工作台
CN105215484A (zh) 一种内螺纹磨床砂轮架倾角调整机构
CN109746529A (zh) 一种大型零度弧齿锥齿轮成形铣削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CN106938397A (zh) 多轴多工位内孔铰珩机床
CN203449103U (zh) 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
CN106112740A (zh) 一种异形外圆磨床
CN203725873U (zh) 数控铣床
CN103084979A (zh) 砂轮外径大圆弧磨削滚子基面机床
CN104759930B (zh) 一种炮塔铣床z轴传动系统结构
CN204524368U (zh) 一种桌面式数控铣床
CN208051058U (zh) 一种螺旋锥齿轮加工装置
CN206326390U (zh) 一种机械加工辅助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