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9674A -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9674A
CN103109674A CN2013100813411A CN201310081341A CN103109674A CN 103109674 A CN103109674 A CN 103109674A CN 2013100813411 A CN2013100813411 A CN 2013100813411A CN 201310081341 A CN201310081341 A CN 201310081341A CN 103109674 A CN103109674 A CN 103109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soil
plant
silvergrass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13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813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9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9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9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该方法利用芦苇和荻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采用专有的快速繁殖、高产栽培、多次收割与科学填埋技术,实现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固碳填埋。开辟了芦苇和荻的人工繁殖、栽培、固碳填埋方法。利用本方法一年可收获30~75t/hm2(干重)的芦苇和荻,且不影响芦苇和荻秋季收获后的利用,使芦苇和荻种植与填埋,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实现大气CO2排放量的负增长,缓解大气温室效应。

Description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禾本科,芦苇属,系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在湖区高度为4~6m,粗1~5 cm,在南方通常2月中旬前后开始萌发,7~9月开花,10月结实而逐步枯黄。
荻(Triarrherca sacchariflora (Maxin.)Nakai〕为禾本科,荻属,系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在湖区高度为4~6m,粗1~5cm,在南方通常2月初萌发,7月下旬开花,10月停止生长而逐步枯黄。
芦苇和荻喜生长在沟渠、河堤、沼泽、河溪等低湿、多水地区,在湖区往往形成大面积的纯种“芦苇荡”,局部地段可与芦苇形成共优群落,覆盖率60~90%甚至更高,下层其他草本稀少。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国内外学者主要是在生态效应和资源利用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稻—苇—鱼”的复合生态模式。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芦苇资源,主产区有14个省(市)和自治区。芦苇面积约为130万hm2,总产量在220万t以上。然而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开荒和湿地周边地区水田面积的急剧扩大,芦苇和荻的生长面积迅速减少,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芦苇和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降。“退田还苇”,保护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高产培育和科学管理、利用资源是芦苇(荻)业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更重要是芦苇和荻如何快速繁殖、高产栽培、多次收割与进行填埋,利用芦苇(荻)速生、丰产、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等特性,转变成有机化合物填埋到地下,减少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值得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利用芦苇和荻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水肥管理、多次收割,实现高产栽培与科学填埋。
具体步骤为:
(1)快速繁殖
苗墩繁殖 
4~6月,当幼苗长出地面30cm以上时,从丰产的区域选茎秆粗壮且带有2~4个分蘖的幼苗。在距苗茎10~15cm处,开挖20~25cm深的沟,从沟底切断地下根茎,挖出芦苇和荻幼苗。
幼苗按行株距各1~1.5m,开挖长宽各为20~25х20~25cm,深20~25cm的种植穴,每个坑栽种一株,土壤回填后四周用脚踏实,保持10~15cm的浅水,最深不超过30cm,以利发根成活。幼苗移栽后的第一周内,气温超过30℃的晴天要适当遮阴,7~10天成活。
根状茎繁殖
春季土壤解冻后、根状茎上分株芽开始萌发时,从丰产的区域选取深黄色至褐色,表皮较厚且每节有侧芽和分叉的地下茎,鹿角状最佳。截取根茎长30~50cm,3~5节以上,按行株距各为1~1.5m,开挖5~10cm深的土沟,将根状茎平放后覆土厚8~12cm,栽种后要踩实,以达到保墒保水;或斜插于松软泥层中,上端露出地面2~5cm,1~2个节,这样出苗快,出土苗多。幼苗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或2~5cm的浅水,最深不能超过10cm。
压青法繁殖
在气温18℃~35℃时,选择生长健壮的青苗,从根部割下,除去嫩梢40~50cm。按行距20~30cm在平整松软的土壤上开5~10cm的浅沟,将青苗平放在土沟内,覆土厚5~8cm,保持土壤湿润,在气温超过20℃的晴天要适当遮阴。幼芽出土前防止土壤积水过多,造成青苗腐烂。
(2)高产栽培
肥水管理
芦苇和荻是一种需要高氮、高钾的植物,氮、磷、钾比例16~20:l~2:8~10最有利于生长。盐碱土地区,每亩可增施钙肥10~20kg,促进生长。
拔节前的营养生长期,以氮代谢为主,地上部分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拔节后到抽穗开花前,碳、氮代谢均旺盛,养分供应的重点仍是地上部分,每亩施尿素5~10kg;抽穗开花后,以碳代谢为主,地上部分植株停止生长,养分主要供应地下器官。
冬季芦苇和荻收获后至春季萌芽前,整个生长区铺一层腐熟的有机肥,厚2~10cm;酸性重的土壤,有机肥中每亩混入50~100kg石灰。
芦苇和荻是喜水植物,多生长在淤泥沼泽地、腐殖质沼泽地、泥炭沼泽地、泥炭土和滨海盐地上,对水分的适应范围很广,从水深几厘米到1m以上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水深约为20~30cm。pH6.0~7.5,耐碱不耐酸,pH8.5以上也能生存,但长势不好,植株较矮,茎秆细软。
多年生芦苇和荻发芽时,土壤保持潮湿或地表薄层积水,深度不超过10cm;随着气温上升,植株不断增高,水层可慢慢加深,进入6月后增至10~30cm,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最深不超过1m,不能淹没植株。
在6~8月份气温高、生长旺盛期,水量充足地区实施“三排三灌”, 短期内撤2~3次水,能加速有机质分解,对生长更加有利。8月中下旬后开花、结实,不再增高加粗,此时排除地表积水,可加速茎秆老化,提高纤维素含量,并且也可加速地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翌年更好地生长。
除草防虫
在幼芽没有钻出地面以前,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用质量浓度比为20%的百草枯1.5~2.5L/hm2,与质量浓度比为45%的扑乙3~3.5kg/ hm2两种除草剂混合,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在土壤潮湿的清晨和傍晚喷施效果最好,可防止田间大量杂草生长,生长后期的零星杂草,人工铲除。
主要害虫是蚜虫,用质量浓度比为10%的吡虫咻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质量浓度比为40%氧化乐果乳油1.5~2.5L/hm2,加质量浓度比为80%的敌敌畏乳油0.75~1L/hm2,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3)多次收割
芦苇和荻无性繁殖能力强,生长快,湖区单产(干重)可达15~30t/hm2,通过水肥控制、适时收获,一年可刈割1~4次,再生收获(干重)可达30~75t/hm2
收割时期
在拔节中期进行刈割比较适宜,不仅可增加再生收获次数,对秋季的收获影响也较小。在拔节中期以前收获,对后一茬生长有利,但单次产量低。在拔节中期以后,收获单次产量高,但影响后一茬生长,降低总产量。洪水期可适当推迟收获,但不能迟于抽穗开花期。
留茬高度
每次刈割后,植物的顶端优势被去除,从而会促使残茬上的腋芽萌发形成新株。芦苇只有下部的腋芽可萌发,荻则各处均可萌发。留茬高度在10~30cm,保证有1~2个节。每次刈割都要在前一次留茬的基础上留1~2个节。
秋冬季,茎叶变黄进行最后一茬收获时,排除地表积水硬化土壤,留茬5~10cm进行收割。
再生复壮
每次收获都会使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急剧减少,长势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每一次青苗收获后,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保持土壤湿润或5~10cm的浅水。8月中上旬,最后一次收获青苗后,每亩施复合肥5~10kg和尿素10~15kg。
(4)适时填埋
拔节中期收获的青苗堆放在生长地里,不能超过2天。青苗含水丰富,堆放过程中易发热,影响下一茬再生。最好是将青苗移出生长区,经日晒3~5天,自然干燥降低植物含水量,再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秋冬季收割的植物地表部分,经打捆后便可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本发明利用芦苇和荻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采用专有的快速繁殖、高产栽培、多次收割与科学填埋技术,实现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固碳填埋。开辟了芦苇和荻的人工繁殖、栽培、固碳填埋方法,减少地球大气中CO2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的新途径,填补了植物速生、丰产和高效固碳的空白。利用本方法一年可收获30~75t/hm2(干重)的芦苇和荻,且不影响芦苇和荻秋季收获后的利用,使芦苇和荻种植与填埋,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实现大气CO2排放量的负增长,缓解大气温室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利用芦苇和荻的幼苗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水肥管理、多次收割,实现高产栽培与科学填埋。
具体步骤如下:
一、快速繁殖
4~6月,当幼苗长出地面30cm以上时,从丰产的区域选茎秆粗壮且带有2~4个分蘖的幼苗。在距苗茎10~15cm处,开挖20~25cm深的沟,从沟底切断地下根茎,挖出芦苇和荻幼苗。
幼苗按行株距各1~1.5m,开挖长宽各为20~25х20~25cm,深20~25cm的种植穴,每个坑栽种一株,土壤回填后四周用脚踏实,保持10~15cm的浅水,最深不超过30cm,以利发根成活。幼苗移栽后的第一周内,气温超过30℃的晴天要适当遮阴,7~10天成活。
二、高产栽培
1、肥水管理
芦苇和荻是一种需要高氮、高钾的植物,氮、磷、钾比例16~20:l~2:8~10最有利于生长。盐碱土地区,每亩可增施钙肥10~20kg,促进生长。
拔节前的营养生长期,以氮代谢为主,地上部分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拔节后到抽穗开花前,碳、氮代谢均旺盛,养分供应的重点仍是地上部分,每亩施尿素5~10kg;抽穗开花后,以碳代谢为主,地上部分植株停止生长,养分主要供应地下器官。
冬季芦苇和荻收获后至春季萌芽前,整个生长区铺一层腐熟的有机肥,厚2~10cm;酸性重的土壤,有机肥中每亩混入50~100kg石灰。
芦苇和荻是喜水植物,多生长在淤泥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泥炭土和滨海盐土上,对水分的适应范围很广,从水深几厘米到1m以上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水深约为20~30cm。pH6.0~7.5,耐碱不耐酸,pH8.5以上也能生存,但长势不好,植株较矮,茎秆细软。
多年生芦苇和荻发芽时,土壤保持潮湿或地表薄层积水,深度不超过10cm;随着气温上升,植株不断增高,水层可慢慢加深,进入6月后增至10~30cm,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最深不超过1m,不能淹没植株。
在6~8月份气温高、生长旺盛期,水量充足地区实施“三排三灌”, 短期内撤2~3次水,能加速有机质分解,对生长更加有利。8月中下旬后开花、结实,不再增高加粗,此时排除地表积水,可加速茎秆老化,提高纤维素含量,并且也可加速地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翌年更好地生长。
2、除草防虫
在幼芽没有钻出地面以前,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用质量浓度比为20%的百草枯1.5~2.5L/hm2,与质量浓度比为45%的扑乙3~3.5kg/ hm2两种除草剂混合,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在土壤潮湿的清晨和傍晚喷施效果最好,可防止田间大量杂草生长,生长后期的零星杂草,人工铲除。
主要害虫是蚜虫,用质量浓度比为10%的吡虫咻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质量浓度比为40%氧化乐果乳油1.5~2.5L/hm2,加质量浓度比为80%的敌敌畏乳油0.75~1L/hm2,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三、多次收割
1、收割时期
在拔节中期进行刈割比较适宜,不仅可增加再生收获次数,对秋季的收获影响也较小。在拔节中期以前收获,对后一茬生长有利,但单次产量低。在拔节中期以后,收获单次产量高,但影响后一茬生长,降低总产量。洪水期可适当推迟收获,但不能迟于抽穗开花期。
2、留茬高度
每次刈割后,植物的顶端优势被去除,从而会促使残茬上的腋芽萌发形成新株。芦苇只有下部的腋芽可萌发,荻则各处均可萌发。留茬高度在10~30cm,保证有1~2个节。每次刈割都要在前一次留茬的基础上留1~2个节。
秋冬季,茎叶变黄进行最后一茬收获时,排除地表积水硬化土壤,留茬5~10cm进行收割。
3、再生复壮
每次收获都会使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急剧减少,长势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每一次青苗收获后,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保持土壤湿润或5~10cm的浅水。8月中上旬,最后一次收获青苗后,每亩施复合肥5~10kg和尿素10~15kg。
四、适时填埋
拔节中期收获的青苗堆放在生长地里,不能超过2天。青苗含水丰富,堆放过程中易发热,影响下一茬再生。最好是将青苗移出生长区,经日晒3~5天,自然干燥降低植物含水量,再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秋冬季收割的植物地表部分,经打捆后便可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实施例2
利用芦苇和荻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水肥管理、多次收割,实现高产栽培与科学填埋。
具体步骤如下:
一、快速繁殖
春季土壤解冻后、根状茎上分株芽开始萌发时,从丰产的区域选取深黄色至褐色,表皮较厚且每节有侧芽和分叉的地下茎,鹿角状最佳。截取根茎长30~50cm,3~5节以上,按行株距各为1~1.5m,开挖5~10cm深的土沟,将根状茎平放后覆土厚8~12cm,栽种后要踩实,以达到保墒保水;或斜插于松软泥层中,上端露出地面2~5cm,1~2个节,这样出苗快,出土苗多。幼苗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或2~5cm的浅水,最深不能超过10cm。
二、高产栽培
1、肥水管理
芦苇和荻是一种需要高氮、高钾的植物,氮、磷、钾比例16~20:l~2:8~10最有利于生长。盐碱土地区,每亩可增施钙肥10~20kg,促进生长。
拔节前的营养生长期,以氮代谢为主,地上部分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拔节后到抽穗开花前,碳、氮代谢均旺盛,养分供应的重点仍是地上部分,每亩施尿素5~10kg;抽穗开花后,以碳代谢为主,地上部分植株停止生长,养分主要供应地下器官。
冬季芦苇和荻收获后至春季萌芽前,整个生长区铺一层腐熟的有机肥,厚2~10cm;酸性重的土壤,有机肥中每亩混入50~100kg石灰。
芦苇和荻是喜水植物,多生长在淤泥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泥炭土和滨海盐土上,对水分的适应范围很广,从水深几厘米到1m以上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水深约为20~30cm。pH6.0~7.5,耐碱不耐酸,pH8.5以上也能生存,但长势不好,植株较矮,茎秆细软。
多年生芦苇和荻发芽时,土壤保持潮湿或地表薄层积水,深度不超过10cm;随着气温上升,植株不断增高,水层可慢慢加深,进入6月后增至10~30cm,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最深不超过1m,不能淹没植株。
在6~8月份气温高、生长旺盛期,水量充足地区实施“三排三灌”, 短期内撤2~3次水,能加速有机质分解,对生长更加有利。8月中下旬后开花、结实,不再增高加粗,此时排除地表积水,可加速茎秆老化,提高纤维素含量,并且也可加速地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翌年更好地生长。
2、除草防虫
在幼芽没有钻出地面以前,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用质量浓度比为20%的百草枯1.5~2.5L/hm2,与质量浓度比为45%的扑乙3~3.5kg/ hm2两种除草剂混合,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在土壤潮湿的清晨和傍晚喷施效果最好,可防止田间大量杂草生长,生长后期的零星杂草,人工铲除。
主要害虫是蚜虫,用质量浓度比为10%的吡虫咻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质量浓度比为40%氧化乐果乳油1.5~2.5L/hm2,加质量浓度比为80%的敌敌畏乳油0.75~1L/hm2,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三、多次收割
1、收割时期
在拔节中期进行刈割比较适宜,不仅可增加再生收获次数,对秋季的收获影响也较小。在拔节中期以前收获,对后一茬生长有利,但单次产量低。在拔节中期以后,收获单次产量高,但影响后一茬生长,降低总产量。洪水期可适当推迟收获,但不能迟于抽穗开花期。
2、留茬高度
每次刈割后,植物的顶端优势被去除,从而会促使残茬上的腋芽萌发形成新株。芦苇只有下部的腋芽可萌发,荻则各处均可萌发。留茬高度在10~30cm,保证有1~2个节。每次刈割都要在前一次留茬的基础上留1~2个节。
秋冬季,茎叶变黄进行最后一茬收获时,排除地表积水硬化土壤,留茬5~10cm进行收割。
3、再生复壮
每次收获都会使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急剧减少,长势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每一次青苗收获后,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保持土壤湿润或5~10cm的浅水。8月中上旬,最后一次收获青苗后,每亩施复合肥5~10kg和尿素10~15kg。
四、适时填埋
拔节中期收获的青苗堆放在生长地里,不能超过2天。青苗含水丰富,堆放过程中易发热,影响下一茬再生。最好是将青苗移出生长区,经日晒3~5天,自然干燥降低植物含水量,再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秋冬季收割的植物地表部分,经打捆后便可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实施例3
利用芦苇和荻的青苗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水肥管理、多次收割,实现高产栽培与科学填埋。
具体步骤如下:
一、快速繁殖
在气温18℃~35℃时,选择生长健壮的青苗,从根部割下,除去嫩梢40~50cm。按行距20~30cm在平整松软的土壤上开5~10cm的浅沟,将青苗平放在土沟内,覆土厚5~8cm,保持土壤湿润,在气温超过20℃的晴天要适当遮阴。幼芽出土前防止土壤积水过多,造成青苗腐烂。
二、高产栽培
1、肥水管理
芦苇和荻是一种需要高氮、高钾的植物,氮、磷、钾比例16~20:l~2:8~10最有利于生长。盐碱土地区,每亩可增施钙肥10~20kg,促进生长。
拔节前的营养生长期,以氮代谢为主,地上部分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拔节后到抽穗开花前,碳、氮代谢均旺盛,养分供应的重点仍是地上部分,每亩施尿素5~10kg;抽穗开花后,以碳代谢为主,地上部分植株停止生长,养分主要供应地下器官。
冬季芦苇和荻收获后至春季萌芽前,整个生长区铺一层腐熟的有机肥,厚2~10cm;酸性重的土壤,有机肥中每亩混入50~100kg石灰。
芦苇和荻是喜水植物,多生长在淤泥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泥炭土和滨海盐土上,对水分的适应范围很广,从水深几厘米到1m以上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水深约为20~30cm。pH6.0~7.5,耐碱不耐酸,pH8.5以上也能生存,但长势不好,植株较矮,茎秆细软。
多年生芦苇和荻发芽时,土壤保持潮湿或地表薄层积水,深度不超过10cm;随着气温上升,植株不断增高,水层可慢慢加深,进入6月后增至10~30cm,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最深不超过1m,不能淹没植株。
在6~8月份气温高、生长旺盛期,水量充足地区实施“三排三灌”, 短期内撤2~3次水,能加速有机质分解,对生长更加有利。8月中下旬后开花、结实,不再增高加粗,此时排除地表积水,可加速茎秆老化,提高纤维素含量,并且也可加速地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翌年更好地生长。
2、除草防虫
在幼芽没有钻出地面以前,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用质量浓度比为20%的百草枯1.5~2.5L/hm2,与质量浓度比为45%的扑乙3~3.5kg/ hm2两种除草剂混合,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在土壤潮湿的清晨和傍晚喷施效果最好,可防止田间大量杂草生长,生长后期的零星杂草,人工铲除。
主要害虫是蚜虫,用质量浓度比为10%的吡虫咻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质量浓度比为40%氧化乐果乳油1.5~2.5L/hm2,加质量浓度比为80%的敌敌畏乳油0.75~1L/hm2,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三、多次收割
1、收割时期
在拔节中期进行刈割比较适宜,不仅可增加再生收获次数,对秋季的收获影响也较小。在拔节中期以前收获,对后一茬生长有利,但单次产量低。在拔节中期以后,收获单次产量高,但影响后一茬生长,降低总产量。洪水期可适当推迟收获,但不能迟于抽穗开花期。
2、留茬高度
每次刈割后,植物的顶端优势被去除,从而会促使残茬上的腋芽萌发形成新株。芦苇只有下部的腋芽可萌发,荻则各处均可萌发。留茬高度在10~30cm,保证有1~2个节。每次刈割都要在前一次留茬的基础上留1~2个节。
秋冬季,茎叶变黄进行最后一茬收获时,排除地表积水硬化土壤,留茬5~10cm进行收割。
3、再生复壮
每次收获都会使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急剧减少,长势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每一次青苗收获后,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保持土壤湿润或5~10cm的浅水。8月中上旬,最后一次收获青苗后,每亩施复合肥5~10kg和尿素10~15kg。
四、适时填埋
拔节中期收获的青苗堆放在生长地里,不能超过2天。青苗含水丰富,堆放过程中易发热,影响下一茬再生。最好是将青苗移出生长区,经日晒3~5天,自然干燥降低植物含水量,再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秋冬季收割的植物地表部分,经打捆后便可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Claims (3)

1.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采用专有的快速繁殖、高产栽培、多次收割与科学填埋技术,实现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固碳填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快速繁殖
4~6月,当幼苗长出地面30cm以上时,从丰产的区域选茎秆粗壮且带有2~4个分蘖的幼苗;在距苗茎10~15cm处,开挖20~25cm深的沟,从沟底切断地下根茎;幼苗按行株距各1~1.5m,开挖长宽各为20~25х20~25cm,深20~25cm的种植穴,每个坑栽种一株,土壤回填后四周用脚踏实,保持10~15cm的浅水,最深不超过30cm;幼苗移栽后的第一周内,气温超过30℃的晴天要适当遮阴,7~10天成活;
或者春季土壤解冻后、根状茎上分株芽开始萌发时,截取根茎长30~50cm,3~5节以上,按行株距各为1~1.5m,开挖5~10cm深的土沟,将根状茎平放后覆土厚8~12cm,栽种后要踩实,以达到保墒保水;或斜插于松软泥层中,上端露出地面2~5cm,1~2个节;幼苗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或2~5cm的浅水,最深不能超过10cm;
或者在气温18℃~35℃时,青苗从根部割下,除去嫩梢40~50cm;按行距20~30cm在平整松软的土壤上开5~10cm的浅沟,将青苗平放在土沟内,覆土厚5~8cm,保持土壤湿润,在气温超过20℃的晴天要适当遮阴;幼芽出土前防止土壤积水过多,造成青苗腐烂;
(2)高产栽培
拔节前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拔节后到抽穗开花前,每亩施尿素5~10kg;发芽时,土壤保持潮湿或地表薄层积水,深度不超过10cm;随着气温上升,植株不断增高,水层可慢慢加深,进入6月后增至10~30cm,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最深不超过1m,不能淹没植株;冬季芦苇和荻收获后至春季萌芽前,整个生长区铺一层腐熟的有机肥,厚2~10cm;酸性重的土壤,有机肥中每亩混入50~100kg石灰;
在6~8月,水量充足地区实施“三排三灌”, 短期内撤2~3次水;8月中下旬后,排除地表积水;在幼芽没有钻出地面以前,用质量浓度比为20%的百草枯1.5~2.5L/hm2,与质量浓度比为45%的扑乙3~3.5kg/ hm2两种除草剂混合,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生长后期的零星杂草,人工铲除;主要害虫是蚜虫,用质量浓度比为10%的吡虫咻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质量浓度比为40%氧化乐果乳油1.5~2.5L/hm2,加质量浓度比为80%的敌敌畏乳油0.75~1L/hm2,兑水稀释成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3)多次收割
在拔节中期进行刈割比较适宜,洪水期可适当推迟收获,但不能迟于抽穗开花期;留茬高度在10~30cm,保证有1~2个节,每次刈割都要在前一次留茬的基础上留1~2个节;最后一茬收获时,排除地表积水硬化土壤,留茬5~10cm进行收割;每一次青苗收获后,每亩施复合肥10~15kg或尿素10~15kg,保持土壤湿润或5~10cm的浅水;8月中上旬,最后一次收获青苗后,每亩施复合肥5~10kg和尿素10~15kg;
(4)适时填埋
拔节中期收获的青苗堆放在生长地里,不能超过2天;最好是将青苗移出生长区,经日晒3~5天,再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秋冬季收割的植物地表部分,经打捆后便可运往植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芦苇和荻是一种需要高氮、高钾的植物,氮、磷、钾比例16:l:8最有利于生长。
CN2013100813411A 2013-03-14 2013-03-14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3109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13411A CN103109674A (zh) 2013-03-14 2013-03-14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13411A CN103109674A (zh) 2013-03-14 2013-03-14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9674A true CN103109674A (zh) 2013-05-22

Family

ID=4840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13411A Pending CN103109674A (zh) 2013-03-14 2013-03-14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967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461A (zh) * 2014-04-28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南荻的单根茎芽快速扩繁方法
CN104025831A (zh) * 2013-03-07 2014-09-10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潮滩上快速种植、扩繁芦苇的方法
CN104094755A (zh) * 2014-07-07 2014-10-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替代控制喜旱莲子草的生态方法
CN105052500A (zh) * 2015-08-20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根茎移栽快速繁殖柳枝稷的方法
CN105660159A (zh) * 2016-03-25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退化湿地中芦苇植被的快速恢复与构建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4464A (zh) * 2008-01-28 2008-07-23 许晓春 利用生物质进行地下固碳的方法
CN101541178A (zh) * 2006-11-17 2009-09-23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高植物干生物量的方法
CN102031127A (zh) * 2010-12-08 2011-04-27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芒草类植物制备生物碳捕捉和贮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02181298A (zh) * 2011-01-12 2011-09-14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南荻类植物制备生物碳捕捉和贮存大气中碳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1178A (zh) * 2006-11-17 2009-09-23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高植物干生物量的方法
CN101224464A (zh) * 2008-01-28 2008-07-23 许晓春 利用生物质进行地下固碳的方法
CN102031127A (zh) * 2010-12-08 2011-04-27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芒草类植物制备生物碳捕捉和贮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02181298A (zh) * 2011-01-12 2011-09-14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南荻类植物制备生物碳捕捉和贮存大气中碳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友民等: "芦苇资源的生态管理与芦苇的高产培育",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李博等: "白洋淀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储碳固碳功能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李顺望等编著: "《农林特产作物栽培技术》", 30 April 1990, 云南科技出版社 *
王国生: "芦苇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童合一等编著: "《水生经济植物栽培技术问答》", 31 January 1999,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831A (zh) * 2013-03-07 2014-09-10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潮滩上快速种植、扩繁芦苇的方法
CN104025831B (zh) * 2013-03-07 2015-09-16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潮滩上快速种植、扩繁芦苇的方法
CN103918461A (zh) * 2014-04-28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南荻的单根茎芽快速扩繁方法
CN103918461B (zh) * 2014-04-28 2015-12-09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南荻的单芽根茎段快速扩繁方法
CN104094755A (zh) * 2014-07-07 2014-10-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替代控制喜旱莲子草的生态方法
CN105052500A (zh) * 2015-08-20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根茎移栽快速繁殖柳枝稷的方法
CN105660159A (zh) * 2016-03-25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退化湿地中芦苇植被的快速恢复与构建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7996B (zh) 一种猕猴桃和茶树立体种植方法
CN103262736B (zh) 一种高效增产的党参栽培方法
CN103081671A (zh)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CN110150014A (zh) 一种沃柑产业化种植方法
CN105409553A (zh) 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2197773A (zh) 马铃薯—直播稻复种免耕栽培方法
CN104770263A (zh) 柠檬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CN107251792A (zh) 一种板栗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CN103988702A (zh)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CN105010068A (zh)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9076910A (zh) 一种覆盖地膜的魔芋高产栽培方法
CN104705022A (zh) 一种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CN103109674A (zh) 芦苇和荻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CN102870566A (zh) 桑苗整株水平种植建园方法
CN103141289A (zh) 高粱和苏丹草的速生丰产与高效捕碳栽培方法
CN106305275A (zh) 一种油茶的栽培方法
CN108094099A (zh) 莲藕高产栽培方法
CN109874627A (zh) 一种春花生生物降解地膜滴灌种植方法
CN109644764A (zh) 一种白茶苗的大田种植方法
CN107047215B (zh) 一种提高杜梨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CN104206130A (zh)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CN104365350A (zh) 一种油麦菜露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CN104170604A (zh) 绞股蓝的种植工艺
CN102919008A (zh) 一种地沟栽培蒜黄的方法
CN103385100B (zh) 一种促进象草在江苏沿海滩涂原位越冬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