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8375A -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8375A
CN103108375A CN2011103585494A CN201110358549A CN103108375A CN 103108375 A CN103108375 A CN 103108375A CN 2011103585494 A CN2011103585494 A CN 2011103585494A CN 201110358549 A CN201110358549 A CN 201110358549A CN 103108375 A CN103108375 A CN 103108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terminal
correspondent node
network element
describ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85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强
江华
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585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83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3925 priority patent/WO2013071823A1/zh
Priority to US14/358,080 priority patent/US9572084B2/en
Priority to EP12850610.2A priority patent/EP2782395B1/en
Publication of CN103108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8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本方案中通过增加网络与终端主机间的信令交互流程,获得通信对端信息,从而实时获得正在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信息,及时进行后续的数据流路由优化过程,可以解决接入网关监测检测维护通信对端信息导致的处理性能低实时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背景技术
传统IP网络不支持终端移动性,现有技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有IETF的移动IPv4、移动IPV6、代理移动IPV6,3GPP的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简称GTP)方式等。现有技术采用固定锚点的方式支持终端的移动性,比如WCDMA中规定GPRS支持节点(GGSN)作为终端的移动锚点;CDMA网络中采用移动IP协议,把本地代理(HA)作为锚点。但是固定锚点会带来数据包路径迂回的问题,从而加重传输延时和带宽浪费。随着2G/3G/4G等移无线分组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流量逐渐增加,GGSN等网关设备逐渐下移,将使得路径迂回的问题更加严重。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1:
申请号为200910174823.5的专利申请1:《信息获取/通知、数据报文转发和切换的方法及接入节点》。
申请号为200910205557.8的专利申请2:《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申请号为200910174691.6的专利申请3:《切换管理及切换时用户数据管理的方法、系统和AGR》。
对比文件1中提出了基于网络的身份位置分离架构下的切换管理方法及数据报文转发方法,解决了移动终端数据通信过程中的路由迂回问题。在切换过程中涉及到:
(1)移动节点位置发生变化后,切入一侧的接入网关为该移动节点分配了新的位置标识,该移动节点将以新的位置标识与通信对端进行通信。
(2)为了保证该移动节点与通信对端之间的数据转发路径的最优,切入一侧的接入网关将为该移动节点发起更新对端映射流程以实现路由优化。
(3)在更新对端映射流程中,接入网关需要获取通信对端信息,确定向哪些通信对端发起更新对端映射流程。
(4)在上述的专利申请中揭示的方法,主要由接入网关通过监测检测数据流的方式来获取通信对端的信息,维护正在与该移动节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信息。
对比文件1中的主要问题:
(1)接入网关为获知通信对端信息,需要监测检测数据流以判断端到端主机连接的存续情况,以维护与移动节点正在通信的通信对端信息。这一过程耗费了接入网关大量的处理能力。
(2)接入网关定义了通信对端表的老化方法,其基本原理为监测通信两端的数据流,如一定时间段T1内有数据流转发,则与该通信对端正在进行通信,否则,老化通信对端表中的该通信对端。1)如果通信两端保持通信连接,但一定时间段T2内无数据报文发送,T2>T1,此时接入网关将该通信两端的连接老化。2)如果T1设置的数值过大,通信两端的业务连接中断后,接入网关最长需要T1时长才能老化该通信两端的连接。在以上情况下,接入网关的通信对端表不能实时反映端到端通信连接的情况。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2:
身份地址分离网络协议(Location-ID Separation Protocol,简称LISP)采用了路由技术,对现有的路由拓扑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变,结合现有的传送网,利用最小的改造优化了现有的路由传送技术。
主机使用IP地址(在LISP系统中称为端标识EID)来跟踪socket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路由器基于IP目的地址(路由位置RLOCs)传递数据包。
在LISP系统中引入了隧道路由,在发起主机包时进行封装并且在最终传递到目的地前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在LISP数据包中“外层报头”的IP地址是RLOCs。在两个网络的主机之间进行端到端的包交换过程中,ITR为每个包封装一个新LISP头,在出口通道路由剥去新头。ITR执行EID-to-RLOC查找以确定到ETR的路由路径,ETR以RLOC作为他的一个地址。在LISP系统中引入了隧道路由(Tunnel Routers),在发起主机包时封装并且在最终传递到目的地前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在LISP数据包中“外层报头”的IP地址是RLOCs,在两个网络的主机之间进行端到端的包交换过程中,ITR为每个包封装一个新LISP头,在出口通道路由剥去新头。ITR执行EID-to-RLOC查找以确定到ETR的路由路径,ETR以RLOC作为它的一个地址。
LISP的提出不是解决移动性的问题,而主要解决的是网络规模的问题,针对的是路由表过大的问题,对于移动性和多穴性是由身份位置分离后附带解决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和实现方法。
现有技术1的解决方案中定义的由接入网关监测检测维护通信对端信息的方法,耗费了接入网关的大量处理性能,实时性差;现有技术2未见实现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解决接入网关监测检测维护通信对端信息导致的处理性能低实时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其中,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源接入网元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之间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时,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转发。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识别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网元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所述终端将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网元。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目标接入网元收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接入网元是接入服务路由器(ASR)或出口隧道路由器(ETR)。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系统,包括源接入网元、目标接入网元和终端,其中,所述接入网元包括路由优化模块;所述目标接入网元,用于在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源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所述源接入网元,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收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接入网元,其中,所述接入网元包括路由优化模块;所述路由优化模块,用于在所属接入网元是终端切换过程中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的目标接入网元时,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网元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源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网元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网元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网元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接入网元是接入服务路由器(ASR)或出口隧道路由器(ETR)。本方案中通过增加网络与终端主机间的信令交互流程,获得通信对端信息,从而实时获得正在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信息,及时进行后续的数据流路由优化过程,可以解决接入网关监测检测维护通信对端信息导致的处理性能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本方案充分考虑了简化切换流程,接入网关无需通过监测检测数据流来维护通信对端信息,降低了接入网关数据流处理的复杂性,提高了映射更新过程中的通信对端信息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切换管理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二LISP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LISP数据转发过程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切换管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包括: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本方法中,目标接入网元从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节省目标接入网元监测两端数据的处理流程,并能够及时准确的获知通信对端的信息。
所述源接入网元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之间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时,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转发。此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两者传输通信对端表的方式简洁有效。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识别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网元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所述终端将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网元。
目标接入网元收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所述接入网元是接入服务路由器(ASR)或出口隧道路由器(ETR)。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系统,包括源接入网元、目标接入网元和终端,其中,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用于在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源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所述源接入网元,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收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接入网元,其中,所述接入网元包括路由优化模块;所述路由优化模块,用于在所属接入网元是终端切换过程中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的目标接入网元时,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源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所述接入网元是接入服务路由器(ASR)或出口隧道路由器(ETR)。
本发明结合现有背景技术提出了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实现方法,以下结合具体场景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1场景下切换管理示意图中,接入服务路由器(ASR)为接入网关,负责主机的接入管理和切换管理等业务功能,收发主机的数据报文;映射服务器(ILR)保存了主机的身份标识AID与位置标识RID之间的对应关系。HOST1由接入网关ASR1进行接入管理,HOST3由接入网关ASR3进行接入管理。接入网关ASR1为HOST1分配了位置标识RID1(图中11)。主机HOST1与通信对端HOST3正在进行数据通信。此时,HOST1采用位置标识RID1的封装与通信对端进行数据收发,数据报文的收发路径如图中12所示,经由ASR1,ASR3转发。
HOST1位置由ASR1移动到ASR2后,ASR2为HOST1分配了新的位置标识RID2(图中21);ASR2为HOST1向映射服务器登记新的位置标识(图中22);ASR2向通信对端接入的接入网关ASR3发起映射更新流程(图中23);映射更新流程结束后,此时,HOST1采用位置标识RID2的封装与通信对端进行数据收发,数据报文的收发路径如图中24所示,经由ASR2,ASR3转发。
切换过程中,ASR1与ASR2建立转发隧道(图中31),转发HOST1与HOST2之间的数据报文。
上述场景下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移动节点MN、通信对端CN在开机或者位置变化时,将通过ASR向ILR发起注册过程,这样对应的ILRm中就保存了移动节点MN的实时AIDm-RIDm的映射关系,对应的ILRc中就保存了通信对端CN的实时AIDc-RIDc的映射关系。ASR收到移动节点MN发出的数据报文后,根据通讯对端即目的AIDc查询本地存储区,得到AIDc-RIDc映射后,将数据报文封装源端及目的端位置标识RID,将数据报文送达广义转发平面内路由转发。如果在本地存储区中没有得到AIDc-RIDc映射,将数据报文路由到映射转发平面进行处理。同时ASR向映射转发平面发出查询映射流程,从映射转发平面获得对应的AIDc-RIDc映射后保存在本地缓存中,以备后续报文转发时查询。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中针对上述场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1:通信对端节点CN与移动节点MN建立通信关系的步骤,通信对端节点CN查询移动节点MN的位置后,接收发送数据报文。
步骤2:此步骤为发起切换的步骤,无线链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后,触发切换流程;
无线接入系统根据移动用户终端MN的无线信号强弱、系统负荷等信息,结合无线资源分布情况,发起切换,在无线接入系统发出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了目标覆盖区及用户终端信息。
切出一侧的ASR1收到由无线接入系统发出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目标覆盖区找到切入一侧的ASR2,向ASR2发出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了用户终端信息。
ASR2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为该用户MN分配新的路由位置标识RIDm2,在ASR2中建立该用户AIDm-RIDm2的映射关系。ASR2与无线接入系统消息交互分配无线资源。
ASR2向ASR1发出切换响应消息。
步骤3:切出网关ASR1与切入网关ASR2建立转发关系。
ASR1收到ASR2发出的切换响应消息后,ASR1,ASR2将为该移动用户MN保存切换状态。在切换状态期间,ASR1作为切换代理节点,将为该移动用户MN转发来自或送往ASR2的数据报文。此时,作为移动节点MN的数据报文传送路径之一,收发数据报文的路径为:CN←→ASRc←→ASR1←→ASR2←→MN,其中ASRc为通信对端CN接入的接入服务节点。
ASR1、ASR2之间可能的转发方式为隧道封装方式。ASR1收到来自ASR2由MN发出的数据报文时,剥离ASR1-ASR2间的隧道封装,发往通信对端CN。ASR1收到来自通信对端CN发往MN的数据报文时,在报文头部增加ASR1-ASR2间的隧道封装发往ASR2,由ASR2解封装后发往移动终端。
步骤4:系统更新身份位置寄存器上存储的终端标识映射关系。
收到ASR2发出的切换响应消息后,ASR1向移动节点MN发出切换命令。ASR1缓存发向MN的数据报文。
系统发起ASR2与ILR间的更新映射关系的流程,ASR2为移动终端MN分配了新的RIDm2,ASR2发送RIDm2给ILR,ILR更新记录AID-RIDm1为AID-RIDm2。
可选的,作为ASR2与ILR间更新映射关系的流程的替代流程,ASR1也可以发起ASR1与ILR间的更新映射关系的流程。ASR1从ASR2得到RIDm2,ASR1发送RIDm2给ILR,ILR更新记录AID-RIDm1为AID-RIDm2。
步骤5:移动节点接入切换目标小区
移动节点MN收到ASR1发出的切换命令后接入切换目标小区,通过目标RAN建立与ASR2之间的通讯链路,从该通讯链路收发数据报文。目标RAN收到MN的接入指示后,向ASR2发出切换完成消息。ASR2向ASR1发出切换完成消息,ASR1启动切换定时器Th。
可选的,该切换定时器Th也可在ASR2中设置。
ASR2发出的切换完成消息与步骤6中的更新映射关系流程,并无严格的时序上的先后顺序。
步骤6:切出网关ASR1为切入网关ASR2转发通信对端发出的数据报文,ASR2发起“通讯对端查询”流程。
ASR2收到MN接入的指示后,如图3流程中RAN-target发出的切换完成消息,向终端MN发起“查询通讯对端信息”的流程,ASR2向终端询问此刻正在与MN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CN,MN将此刻正在与MN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CN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ASR2,ASR2获知此刻正在与MN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CN身份识别信息。
切换期间,在通信对端CN所在的ASRc没有收到更新通信对端消息前,通信对端CN发往移动终端MN的数据报文,将依旧通过ASRc发往ASR1,ASR1收到这些数据报文后,通过ASR1-ASR2之间建立的转发关系,将数据报文发往ASR2,ASR2将数据报文做例行处理后通过RAN发往移动终端MN。
步骤7:ASR2发起“更新对端映射”流程;
ASR2获知此刻正在与MN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对端CN身份识别信息后,向通信对端CN所在的ASRc发起“更新对端映射”流程。在更新对端映射流程过程中,ASRc获得移动节点MN最新的映射关系AIDm-RIDm2,将ASRc本地保存的移动节点MN的映射AIDm-RIDm1替换为AIDm-RIDm2,后续ASRc发往移动节点MN的数据报文将直接由ASRc←→ASR2←→RAN←→MN路径发送,不再由ASR1转发。
步骤8:切出网关ASR1与切入网关ASR2删除转发关系。
ASR1中的切换定时器Th1到时后,ASR1删除移动节点MN在ASR1与ASR2之间的转发关系。同时ASR1向ASR2发出删除转发关系流程,ASR2在删除转发关系流程中删除移动节点MN在ASR1与ASR2之间的转发关系。
可选的,对应于步骤5中的可选方法,ASR2中的切换定时器到时后,ASR2删除移动节点MN在ASR1与ASR2之间的转发关系。同时ASR2向ASR1发出删除转发关系流程,ASR1在删除转发关系流程中删除移动节点MN在ASR1与ASR2之间的转发关系。
实施例二:
图4是现有技术2基于LISP的网络拓扑示意图。LISP系统中的设备有主机(Host)、边界路由器ITR、ETR及核心路由器。在网络站点的边缘部署隧道路由器(TR),隧道入口的路由器为入口隧道路由器(Ingress TunnelRouter,简称ITR),隧道出口的路由器称为出口隧道路由器(Egress TunnelRouter,简称ETR)。LISP中ITR负责数据的封装和映射的查找,根据目的EID信息查找对应的RLOC信息。在原主机报文的外面再封装一层LISP头。LISP中ETR负责数据报文的解封装。LISP ALT平面MAP server/MAPResolver保存了EID-to-RLOC的映射关系。
LISP协议的数据转发流程如图5所示。LISP数据报文的封装在入口隧道路由器ITR上完成,采用一种“IP-IN-IP”的方式进行封装。内层IP报文头部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字段分别用源EID和目的EID表示,外层IP报文头部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别用源RLOC和目的RLOC表示。ITR收到主机1发出的首个报文时,根据目的EID向LISP ALT平面查询EID-to-RLOC的映射关系并保存在缓存表中,后续的主机1发出数据报文将封装RLOC后发出。报文在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只需要根据外层IP报文头部的目的RLOC进行路由寻址和转发,内层IP报文头在传递过程中保持不变,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数据报文的解封装在出口路由器ETR上完成,解封装后的数据报文由ETR发往主机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以主机2从ETR1移动到ETR2为例描述切换处理机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机2从ETR1移动到ETR2,为主机2分配新的RLOC。
由图5所示的通信过程,主机1与主机2建立的数据通信关系。主机2接入ETR1,ETR1为主机2分配了RLOC2,主机1与主机2之间采用EID1/RLOC1←-->EID2/RLOC2进行通信。
主机2的位置从ETR1的区域移动到ETR2的区域。ETR2检测到主机2接入,为主机2分配新的ROLC3,RLOC3的路由指向ETR2。
ETR2检测到主机2接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采用移动蜂窝网机制。ETR即接入网关(例如WCDMA中的SGSN/GGSN,EPC网络中的PGW/SGW等)。终端跨网关切换时,切出侧网关ETR1与切入侧网关ETR2建立信令联系,切入一侧网关ETR2将通过移动蜂窝网既有机制检测到主机2移动到ETR2的区域。
(2)采用类似MIPV4移动性检测机制。ETR周期性的向自己管理的接入网广播路由通告,主机2监听并接收通告消息,根据通告消息中的内容检测自身是否发生移动。在移动后,主机2向ETR2发起接入请求,ETR2检测到主机2接入。
(3)主机2监视自身底层通信链路的状态时间来发现自身的移动。在移动后,主机2向ETR2发起接入请求,ETR2检测到主机2接入。
步骤2:更新ETR2的映射EID-to-RLOC,向ALT平面注册映射关系EID-to-RLOC。
ETR2为主机2分配新的RLOC3后,ETR2更新本端保存的EID2-to-RLOC2映射为EID2-to-RLOC3,向ALT平面注册新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3。后续主机与主机2建立的新的数据通讯关系时,后续主机所在的ITR,将查询得到主机2新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3。
步骤3:获取通信对端信息
主机1与主机2建立的数据通信关系,主机1与主机2之间采用EID1/RLOC1←-->EID2/RLOC2进行通信。此时主机1与主机2之间的数据报文将经由ITR←-->ETR1收发。ETR2将通知所有与主机2正在通信的主机所在的ITR,告知主机2新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3。ETR2向主机2发起通信对端查询流程。主机2掌握了与其正在通信的主机EID信息。通过ETR2与主机2间的通信对端查询流程,ETR2获取了与主机2所有正在通信的主机EID信息。
步骤4:通知通信对端所在的ITR
ETR2根据获知的与主机2所有正在通信的主机EID信息,查询缓存表获知通信对端EID-to-RLOC信息,向通信对端主机所在的ITR发起映射更新流程。通信对端所在的ITR根据映射更新流程携带的新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3,刷新原有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2。后续的主机1与主机2之间的数据报文将经由ITR←-->ETR2收发。
步骤5:删除ETR1映射信息,
主机2接入ETR2后,ETR2将通知ETR1删除主机2的信息,包括保存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2。
ETR2通知ETR1删除主机2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例如步骤1中ETR2检测到主机2接入的方法1)的情形。采用移动蜂窝网机制,ETR作为终端的接入网关。移动性检测过程中,切出一侧网关ETR1与切入一侧网关ETR2建立了通信联系。主机2接入ETR2后,ETR2通过增加单独的消息流程,或者在已有的消息流传中扩展字段,通知ETR1:主机2已接入ETR2。ETR1将删除主机2的信息,包括保存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2。
(2)例如步骤1中ETR2检测到主机2接入的方法2)、方法3)的情形。在切换管理过程中,ETR1与ETR2之间没有建立通信联系,切入一侧ETR2需要掌握切出一侧ETR1的位置信息,以便向ETR1发送删除主机1消息。主机2接入ETR2后,ETR2与ALT平面交互,从ALT拿到主机2原有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2,通过RLOC2确定ETR1的位置,ETR2与ETR1消息交互,通知ETR1删除主机2的信息,包括保存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2。ETR1执行该命令。
(3)ETR1中设置定时器T1。ETR1在收发主机2的数据报文时,刷新该定时器T1,定时器T1期间没有收发主机2的数据报文,ETR1将删除主机2的信息,包括保存的映射关系EID2-to-RLOC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14)

1.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其中,
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接入网元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之间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时,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转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识别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网元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所述终端将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网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目标接入网元收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元是接入服务路由器(ASR)或出口隧道路由器(ETR)。
6.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系统,包括源接入网元、目标接入网元和终端,其中,所述接入网元包括路由优化模块;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用于在终端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目标接入网元过程中,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源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所述源接入网元,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目标接入网元,还用于收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10.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接入网元,其中,所述接入网元包括路由优化模块;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用于在所属接入网元是终端切换过程中从源接入网元切换入的目标接入网元时,从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终端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触发所述通信对端的接入网元更新对端映射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还用于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向所述源接入网元转发所述终端与所述通信对端间的数据报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起查询正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对端的信息的流程,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通信对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优化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终端的接入完成指示后,向所述终端发起所述查询流程。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元是接入服务路由器(ASR)或出口隧道路由器(ETR)。
CN2011103585494A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Pending CN103108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85494A CN103108375A (zh)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PCT/CN2012/083925 WO2013071823A1 (zh) 2011-11-14 2012-11-01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US14/358,080 US9572084B2 (en) 2011-11-14 2012-11-01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e optimization during handover and access network element
EP12850610.2A EP2782395B1 (en) 2011-11-14 2012-11-01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e optimization during handover and access network ele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85494A CN103108375A (zh)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8375A true CN103108375A (zh) 2013-05-15

Family

ID=4831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85494A Pending CN103108375A (zh)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72084B2 (zh)
EP (1) EP2782395B1 (zh)
CN (1) CN103108375A (zh)
WO (1) WO201307182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3574A (zh) * 2014-05-19 2014-08-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网络中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4811966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节点上下行数据负载均衡与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2689010A (zh) * 2020-12-23 2021-04-20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079870A (zh) * 2020-08-13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40113A (ko) * 2013-10-04 2015-04-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식별자 위치지시자 매핑 서비스의 라우팅 제어 방법
KR20150145327A (ko) * 2014-06-18 2015-12-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블룸 필터를 이용한 식별자/위치자 매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591998B (zh) * 2014-10-21 2019-01-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抑制周期性注册通信端点标识eid的方法和设备
US10630552B2 (en) 2017-06-08 2020-04-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ccess node (WCAN) device based policy enforcement and statistics collection in anchor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064786B (zh) * 2019-12-17 2022-09-20 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 账户标识管理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7702A1 (en) * 2003-06-03 2004-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p mobility
CN101119312A (zh) * 2007-09-13 2008-02-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9436B2 (en) * 2001-04-16 2006-02-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routing of mobile node packets
JP4574193B2 (ja) * 2004-03-04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モビリティ管理装置
US7961683B2 (en) * 2004-09-30 2011-06-14 Alcatel-Lucent Usa Inc. Active session mobility solution for point-to-point protocol
US7864732B2 (en) 2006-01-27 2011-01-04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1005444B (zh) * 2006-06-24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WO2008038949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user equipment initiated and assisted backward handover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EP2241064B1 (en) * 2008-01-08 2011-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32870B2 (en) * 2008-07-11 2013-04-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andover techniques between legacy and updat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2026318B (zh) * 2009-09-17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管理及切换时用户数据管理的方法、系统和agr
CN102045693B (zh) * 2009-10-1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CN102196402B (zh) 2010-03-08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US8706118B2 (en) * 2011-09-07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3G LTE intra-EUTRAN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7702A1 (en) * 2003-06-03 2004-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p mobility
CN101119312A (zh) * 2007-09-13 2008-02-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966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节点上下行数据负载均衡与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73574A (zh) * 2014-05-19 2014-08-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网络中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973574B (zh) * 2014-05-19 2017-12-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网络中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079870A (zh) * 2020-08-13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689010A (zh) * 2020-12-23 2021-04-20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689010B (zh) * 2020-12-23 2023-03-2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71823A1 (zh) 2013-05-23
EP2782395A1 (en) 2014-09-24
US9572084B2 (en) 2017-02-14
EP2782395A4 (en) 2015-06-24
EP2782395B1 (en) 2016-08-17
US20140341186A1 (en) 2014-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8375A (zh) 一种切换过程中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及接入网元
CN10219640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51589B (zh) 信息获取/通知、数据报文转发和切换的方法及接入节点
CN102045693B (zh)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CN101370266B (zh) 切换方法、终端重新附着方法
CN100558076C (zh) 移动终端装置及其切换方法
CN101601255A (zh) 轻型移动性体系结构
CN102123378B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网络
CN102202286B (zh) 异构网络中终端接入的方法、异构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35734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网络控制器及转发设备
CN100334918C (zh) 移动ip中移动节点实现无缝切换的方法
CN103686905A (zh) 一种基于位置标识分离协议的移动节点切换方法
CN103024720B (zh) 6LoWPAN的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04754549A (zh)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演进型基站、网关设备
CN102957605B (zh) 一种切换实现方法、系统和源出口隧道路由器
CN102056236B (zh) 基于Wimax网络架构实现的通信网络及终端接入方法
JP2006005607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ルータ
CN102547908B (zh) 表维护方法、系统和接入网关路由器
CN102655475B (zh)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095580A (zh) 一种位置信息查询方法、策略服务器、位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02137468B (zh) 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的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02547845B (zh) 一种标识网中移动节点切换时数据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1166030B1 (ko) L2/l3 결합방식의 고속 핸드오버 방법
Carmona‐Murillo et al. DM3: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MPLS‐based access networks
CN108076495B (zh) 无线网络中实现跨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