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8343A -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8343A
CN103098343A CN2011800436142A CN201180043614A CN103098343A CN 103098343 A CN103098343 A CN 103098343A CN 2011800436142 A CN2011800436142 A CN 2011800436142A CN 201180043614 A CN201180043614 A CN 201180043614A CN 103098343 A CN103098343 A CN 103098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ower transmission
active electrode
coupling
pa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36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8343B (zh
Inventor
土屋贵纪
市川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8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8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3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8Overvolta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2Capaci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人体等异物接近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异物的接近,不论因受电装置的形状、尺寸等而不同的耦合电极的尺寸、相对位置如何,都能够高效率地输送电力的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包括:受电装置,其具有用于经由静电场而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第一主动电极以及第一被动电极);和送电装置,其具有第二耦合电极(第二主动电极以及第二被动电极),以非接触的方式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输送电力。送电装置具备与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的第三耦合电极,第三耦合电极由第三电极构成,具有比第二被动电极高、且比第二主动电极低的电位。

Description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未进行物理连接的方式对电力进行输送的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非接触方式输送电力的电子设备开发了很多。在电子设备中为了以非接触方式输送电力,多采用在电力的送电单元和电力的受电单元双方均设置线圈模块的磁耦合方式的电力输送系统。
但是,在磁耦合方式中,通过各线圈模块的磁通量的大小会大大影响电动势,为了高效率地输送电力,对送电单元侧(初级侧)的线圈模块和受电单元侧(次级侧)的线圈模块之间的线圈的俯视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控制要求高精度。并且,由于采用线圈模块作为耦合电极,因此变得难以实现送电单元以及受电单元的小型化。进而,在便携式设备等中,需要考虑因线圈的发热而对蓄电池的影响,故还存在有可能成为配置设计上的瓶颈的问题。
因此,例如开发了一种采用静电场的电力输送系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送电单元侧的耦合电极和受电单元侧的耦合电极之间形成强电场从而实现高的电力输送效率的能量输送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在送电单元侧具备大尺寸的被动电极和小尺寸的主动电极,在受电单元侧也具备大尺寸的被动电极和小尺寸的主动电极。通过在送电单元侧的主动电极和受电单元侧的主动电极之间形成强的电场,从而实现高的电力输送效率。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从送电单元的耦合电极经由静电场而向受电单元的耦合电极输送电力的输送系统。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采用静电场,因此不需要高精度地控制耦合电极在俯视方向的相对位置,故耦合电极的形状设计的自由度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31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6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36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采用静电场的电力输送系统中,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人进行接触等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因带电状态而产生向人体等的放电、设备的误动作等问题。为了应对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常时对电压进行监视,对因异物的接近所产生的谐振频率的变动而导致的电压变动进行检测以检测出异物的接近。
但是,在采用静电场的电力输送系统中,优点在于受电装置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高,通过使送电装置侧的耦合电极比较大,从而增强耦合电极之间的耦合来进行大电力的输送。因此,由于耦合电容变大,故而即使在人体等异物接近的情况下对谐振频率的影响也较小,存在无法检测出因谐振频率的变动而导致的电压变动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人体等异物接近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异物的接近,不论因受电装置的形状、尺寸等而不同的耦合电极的尺寸、相对位置如何,都能够高效率地输送电力的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包括:受电装置,其具有用于经由静电场而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和送电装置,其具有第二耦合电极,该电力输送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从所述送电装置向所述受电装置输送电力,所述电力输送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第三耦合电极,该第三耦合电极与所述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送电装置具备与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的第三耦合电极,因此能够采用第二耦合电极进行与受电装置之间的电力输送,能够采用第三耦合电极进行对人体等异物的接近的检测。因而,即使在电力输送时,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压的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优选所述第一耦合电极由第一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一被动电极高的第一主动电极构成,所述第二耦合电极由第二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二被动电极高的第二主动电极构成,所述第三耦合电极由第三电极构成,所述第三电极的电位比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
在上述构成中,通过使第三电极的电位设为比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的中间电位,从而能够在第三电极中检测出更微弱的电压变动,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优选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第三电极和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故而因异物接近而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变动幅度不同,能够使第三电极中的电压变动比第二主动电极中的电压变动大。因此,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优选所述送电装置的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所述送电装置的所述第二被动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第一被动电极分别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所述第三电极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周边部。
在上述构成中,送电装置的第二主动电极和受电装置的第一主动电极对置,送电装置的第二被动电极和受电装置的第一被动电极分别被配置在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通过将第三电极配置在第二主动电极的周边部,从而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向送电装置的第二主动电极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优选所述送电装置具备:设置了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设置了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被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在夹持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而与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第三电极。
在上述构成中,送电装置具备设置了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设置了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通过将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且在夹持第二被动电极而与第二主动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第三电极,从而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向送电装置的第二主动电极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另外,通过将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大致正交,从而能够降低寄生电容,能够使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增强并提高输送电力的效率。
接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送电装置,具有第二耦合电极、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受电装置输送电力,所述受电装置具有用于经由静电场而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所述送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第三耦合电极,该第三耦合电极与所述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具备与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的第三耦合电极,因此能够采用第二耦合电极进行与受电装置之间的电力输送,能够采用第三耦合电极进行对人体等异物的接近的检测。因此,即使是电力输送时,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送电装置,优选所述第一耦合电极由第一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一被动电极高的第一主动电极构成,所述第二耦合电极由第二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二被动电极高的第二主动电极构成,所述第三耦合电极由第三电极构成,所述第三电极的电位比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
在上述构成中,通过将第三电极的电位设为比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的中间电位,从而能够在第三电极中检测出更微弱的电压变动,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送电装置,优选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第三电极和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因此因异物的接近而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变动幅度不同,能够使第三电极中的电压变动比第二主动电极中的电压变动大。因此,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送电装置,优选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所述第二被动电极和所述第一被动电极分别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所述第三电极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周边部。
在上述构成中,第二主动电极和受电装置的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第二被动电极和受电装置的第一被动电极分别被配置在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通过将第三电极配置在第二主动电极的周边部,从而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向第二主动电极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送电装置,优选具备:设置了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设置了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被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在夹持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而与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第三电极。
在上述构成中,具备设置了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设置了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通过将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且在夹持第二被动电极而与第二主动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第三电极,从而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向第二主动电极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另外,通过使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大致正交,从而能够降低寄生电容,能够使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增强并提高输送电力的效率。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以及送电装置中,由于具备与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的第三耦合电极,因此能够采用第二耦合电极进行与受电装置之间的电力输送,能够采用第三耦合电极进行对人体等异物接近的检测。因此,即使是电力输送时,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另外,通过将第三电极的电位设为比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的中间电位,从而能够在第三电极中检测出更微弱的电压变动,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进而,由于第三电极和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第二主动电极和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因此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寄生电容的变动幅度不同,能够使第三电极中的电压变动比第二主动电极中的电压变动大。因此,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力输送系统的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的异物检测用电压计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例示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在异物未接近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在异物已接近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的其他构成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在异物未接近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在异物已接近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采用附图具体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进行限定,当然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事项的全部组合未必是解决方案的必要事项。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至少具备:高频发生器12;升压变压器13;以及耦合电极(第二耦合电极)11。在图1(a)的电路中,一旦被升压变压器13升压,则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11a变成高电压,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11p变成低电压。
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未必需要图1(a)所示的接地线14。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通过升压变压器13进行升压,则耦合电极11都成为高电压,等效于多个主动电极11a相连接的情况。以下,虽然依照图1(a)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根据耦合电极11的定位的观点,当然即使为图1(b)的构成也同样。即,在图1(b)的构成下,在送电装置1设置两个主动电极11a,在对应的受电装置也设置两个主动电极。
图2是示意性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力输送系统的构成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送电装置1的耦合电极(第二耦合电极)11以及受电装置2的耦合电极(第一耦合电极)21分别由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11a、尺寸比主动电极11a大的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11p、主动电极(第一主动电极)21a、以及尺寸比主动电极21a大的被动电极(第一被动电极)21p构成。即,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11a和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11p、以及主动电极(第一主动电极)21a和被动电极(第一被动电极)21p分别为非对称形状。
送电装置1的耦合电极11以及受电装置2的耦合电极21,由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11a和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11p、以及主动电极(第一主动电极)21a和被动电极(第一被动电极)21p分别形成电容,通过将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一主动电极21a配置在强电场中,从而能够进行强烈的电容耦合以对电力进行输送。被输送的电力通过降压变压器23进行降压,并提供给负载电路22。另外,在图2中,还包含谐振电路在内进行了记载,但这是为了提高电力输送的稳定度,并非一定需要谐振电路。
另外,由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二被动电极11p形成电极电容C1,且由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和受电装置2的第一主动电极21a形成耦合电容C2。在人体等异物接近了的情况下,电极电容C1、耦合电容C2也会发生变动。在电极电容C1、耦合电容C2发生变动了的情况下,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发生变动。但是,因异物的接近而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变动幅度与电极电容C1、耦合电容C2的大小相比为较小,谐振频率的变动也小。因此,难以检测出因谐振频率的变动而导致的电压变动。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送电装置1侧,与第二主动电极11a单独地设置异物检测用电极(第三电极)。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构成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送电装置1的耦合电极(第二耦合电极)11以及受电装置2的耦合电极(第一耦合电极)21分别由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11a、尺寸比主动电极11a大的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11p、主动电极(第一主动电极)21a、尺寸比主动电极21a大的被动电极(第一被动电极)21p构成。即,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11a和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11p、以及主动电极(第一主动电极)21a和被动电极(第一被动电极)21p分别为非对称形状。
与现有技术不同,在送电装置1中,在与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的位置处,具备用于检测异物的接近的异物检测用电极(第三电极)10作为第三耦合电极。后述的异物检测用电压计连接在异物检测用电极10和接地电位之间,常时对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进行监视。由于异物检测用电极10和第二主动电极11a之间的耦合电容C3比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二被动电极11p之间的电极电容C1小,因此在人体等异物接近了的情况下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变动而导致的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变动变得比较大。因此,通过对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的变动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检测异物的接近。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恒压电源(DC电源)100是产生固定的直流电压(例如DC5V)的电源电路。驱动控制部103以及开关104以恒压电源100作为电源,产生例如100kHz~数10MHz的高频电压。升压/谐振电路105对高频电压进行升压并提供给第二主动电极11a。I/V检测器101对从恒压电源100供给的电压DCV以及电流DCI进行检测并传递给控制部102。控制部102如后述基于I/V检测器101、过电压检测用电压计106、异物检测用电压计107的输出来对驱动控制部103的动作进行控制。
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成为比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低、且比送电装置1的第二被动电极11p的电位高的电位。因此,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成为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和送电装置1的第二被动电极11p的电位之间的中间电位。另外,在上述中,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送电装置1的第二被动电极11p的电位以及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均是在将送电装置1的高频发生器12所生成的交流频率设定为动作频率时的各电极中的交流电压。通过I/V检测器101检测在通常搭载受电装置2时得到最高电力输送效率的频率,并将动作频率设定为所检测出的频率。
另外,在使异物检测用电极10和第二主动电极11a之间的耦合电容C3设定得比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二被动电极11p之间的电极电容C1小的情况下,由于人体等异物接近时所产生的寄生电容因耦合电容C3和电极电容C1而不同,因此能够使异物检测用电极10中的电压变动比第二主动电极11a中的电压变动大。因此,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接近而引起的电压变动。
过电压检测用电压计106对升压/谐振电路105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并传递给控制部102。控制部102判断升压/谐振电路105的输出电压是否成为超过固定的电压值的过电压状态。控制部102在判断出所获取到的电压值超过固定的电压值的情况下,向驱动控制部103发送断开信号。
异物检测用电压计107对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值进行检测并传递给控制部102。控制部102在所获取到的电压值的电压幅度低于例如规定值以上、且该状态持续固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异物接近了,向驱动控制部103发送断开信号。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的异物检测用电压计107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例示图。在人体等异物未接近的情况下,电压幅度ΔV1为固定幅度,成为例如12V。然后,在时刻t=t1人体等异物接近了的情况下,电压幅度减少,在经过了时间T的时间点,电压幅度ΔV2也收敛为固定幅度、例如8V。
按照这样,在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值的电压幅度降低规定值以上、例如降低1V以上、且该状态持续固定时间、例如持续1秒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2判断为异物接近了,通过向驱动控制部103发送断开信号,由此中止电力的输送。因此,能够将向人体等的放电的担忧等防患于未然。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的构成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与受电装置2之间输送电力的一侧配置第二主动电极11a,在相反侧配置第二被动电极11p,以使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二被动电极11p对置。在图6的例子中,设置为平面状的电极,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
异物检测用电极(第三电极)10,在第二主动电极11a的周边部与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配置。由于两者未接触,因此能够使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和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不同。本实施方式中,将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设为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和第二被动电极11p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即中间电位。
异物检测用电极10,并非限定于如图6所示那样将第二主动电极11a的四方包围的形状,可以作为矩形状的电极而分别设置在第二主动电极11a的四个边的各个边,也可以作为矩形状的电极而仅设置在至少任一边。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在异物未接近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和受电装置2的第一主动电极21a对置,且送电装置1的第二被动电极11p和受电装置2的第一被动电极21p分别配置在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一主动电极21a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
在图7中,使异物检测用电极10和第二主动电极11a之间的耦合电容C3比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二被动电极11p之间的电极电容C1小。在异物未接近的情况下,在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和受电装置2的第一主动电极21a之间形成耦合电容C2,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输送电力。在第二主动电极11a和异物检测用电极10之间产生电场H3,形成耦合电容C3。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在异物接近了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8中,因异物80已与异物检测用电极10接近,从而电场H3的一部分向异物80的接地电位81产生感应。因此,由于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降低,故而通过常时对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进行监视,从而能够容易检测非受电装置2的异物80接近了。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并不限定于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和受电装置2的第一主动电极21a对置、且送电装置1的第二被动电极11p和受电装置2的第一被动电极21p分别配置在第二主动电极11a与第一主动电极21a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情况。例如送电装置1也可以由设置了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设置了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构成。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的其他构成的示意图。如图9(a)所示,在底座部92设置第二主动电极11a,且在靠背部91设置第二被动电极11p。靠背部91和底座部92将彼此的一端相互粘接固定,且配置在相互大致正交的位置。即,第二主动电极11a和第二被动电极11p被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
异物检测用电极10配置在夹持第二被动电极11p而与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相反侧。因此,能够将异物检测用电极10与第二主动电极11a确切地隔开配置。当然,配置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位置,只要是与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的位置,则不必特定限定。
例如,如图9(b)所示,也可以在靠背部91设置的第二被动电极11p的两侧或者任一侧配置异物检测用电极10。另外,如图9(c)所示,也可以在底座部92与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配置异物检测用电极10。
与图6同样地,由于异物检测用电极(第三电极)10与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配置,因此能够使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与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不同。并且,将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设为第二主动电极11a的电位与第二被动电极11p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即中间电位。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在异物未接近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0中,由于将异物检测用电极10和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配置,因此异物检测用电极10与第二主动电极11a之间的耦合电容C3变得比第二主动电极11a与第二被动电极11p之间的电极电容C1小。在异物未接近的情况下,在送电装置1的第二主动电极11a与受电装置2的第一主动电极21a之间形成耦合电容C2,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输送电力。在第二主动电极11a和异物检测用电极10之间产生电场H3,形成耦合电容C3。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装置1在异物接近了的状态下的电场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1中,因异物80已与异物检测用电极10接近,从而电场H3的一部分向异物80的接地电位81产生感应。因此,由于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位降低,故而通过常时对异物检测用电极10的电压进行监视,从而能够容易检测非受电装置2的异物80接近了的情况。
如以上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与第二主动电极11a隔开配置的异物检测用电极10,因此能够采用第二主动电极11a进行与受电装置2之间的电力输送,能够采用异物检测用电极10进行对人体等异物的接近的检测。因此,即使是电力输送时,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出因异物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压的变动。
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当然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还能够有多种变形、替换等。例如,送电装置1的主动电极11a以及被动电极11p不一定是非对称形状,也可以是同一尺寸、同一形状。同样,受电装置2的主动电极21a以及被动电极21p也不一定是非对称形状,也可以是同一尺寸、同一形状。
符号说明
1   送电装置
2   受电装置
10  异物检测用电极(第三电极)
11  耦合电极(第二耦合电极)
11a 主动电极(第二主动电极)
11p 被动电极(第二被动电极)
21  耦合电极(第一耦合电极)
21a 主动电极(第一主动电极)
21p 被动电极(第一被动电极)
91  靠背部
92  底座部

Claims (10)

1.一种电力输送系统,包括:受电装置,其具有用于经由静电场而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和送电装置,其具有第二耦合电极,该电力输送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从所述送电装置向所述受电装置输送电力,所述电力输送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第三耦合电极,该第三耦合电极与所述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电极由第一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一被动电极高的第一主动电极构成,
所述第二耦合电极由第二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二被动电极高的第二主动电极构成,
所述第三耦合电极由第三电极构成,
所述第三电极的电位比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的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
所述送电装置的所述第二被动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第一被动电极分别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
所述第三电极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周边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
设置了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
设置了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
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被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
在夹持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而与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第三电极。
6.一种送电装置,具有第二耦合电极、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受电装置输送电力,所述受电装置具有用于经由静电场而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所述送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第三耦合电极,该第三耦合电极与所述第二耦合电极隔开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电极由第一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一被动电极高的第一主动电极构成,
所述第二耦合电极由第二被动电极以及电位比该第二被动电极高的第二主动电极构成,
所述第三耦合电极由第三电极构成,
所述第三电极的电位比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电位高、且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电位低。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主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比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
所述第二被动电极和所述第一被动电极分别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一主动电极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
所述第三电极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周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
设置了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的底座部;和
设置了所述第二被动电极的靠背部,
所述第二主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被配置在大致正交的方向,
在夹持所述第二被动电极而与所述第二主动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第三电极。
CN201180043614.2A 2010-11-25 2011-11-18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8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2839 2010-11-25
JP2010-262839 2010-11-25
PCT/JP2011/076627 WO2012070479A1 (ja) 2010-11-25 2011-11-18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該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で用いる送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8343A true CN103098343A (zh) 2013-05-08
CN103098343B CN103098343B (zh) 2015-04-29

Family

ID=4614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36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8343B (zh) 2010-11-25 2011-11-18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87479A1 (zh)
JP (1) JP5338995B2 (zh)
CN (1) CN103098343B (zh)
WO (1) WO201207047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8995A (zh) * 2013-06-06 2017-10-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送电装置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CN108072904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及门拉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2374B2 (ja) * 2012-04-25 2016-03-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接点給電方法
KR102074475B1 (ko) 2012-07-10 2020-02-06 지이 하이브리드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이물질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4604090B (zh) * 2012-09-05 2018-01-0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装置
JP6049743B2 (ja) * 2012-09-28 2016-12-2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静電結合方式非接触給電装置
WO2014091584A1 (ja) * 2012-12-12 2014-06-1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静電結合方式非接触給電装置
JP6265761B2 (ja) * 2013-01-31 2018-01-2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JP5900709B2 (ja) 2013-09-12 2016-04-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861808B2 (ja) * 2013-09-12 2016-02-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5097809A1 (ja) * 2013-12-26 2015-07-02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共振型送信電源装置及び共振型送信電源システム
JP6708123B2 (ja) * 2014-07-09 2020-06-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給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3994302B (zh) * 2019-06-28 2024-08-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DE112020007838T5 (de) * 2020-12-14 2023-10-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nergie-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kontaktloses energie-zuführungssystem
WO2024111120A1 (ja) * 2022-11-25 2024-05-3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界共振アンテナ、電力伝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9837A2 (en) * 1995-10-11 2003-07-23 Motorola, Inc. Remotely powered electronic tag and associated exciter/reader and related method
CN1778015A (zh) * 2003-04-22 2006-05-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门手柄装置
CN101416411A (zh) * 2006-03-21 2009-04-22 Tmms有限公司 通过穿越电介质的局部感应传输能量的装置
CN101803222A (zh) * 2007-08-17 2010-08-11 Tmms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近场内电偶极子之间的远程纵向耦合来传输、分配和管理电能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2588A1 (en) * 2000-12-25 2002-07-04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GB2388715B (en) * 2002-05-13 2005-08-03 Splashpower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transfer of electromagnetic power
DE102006033374A1 (de) * 2006-07-19 2008-01-31 Diehl Bgt Defenc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rzeugen und Abstrahlen eines Hochleistungs-Mikrowellenpulses
US20090236908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Kun-Woo Park Reservoir capacitor and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5015854B2 (ja) * 2008-04-24 2012-08-29 アスモ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4557049B2 (ja) * 2008-06-09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9837A2 (en) * 1995-10-11 2003-07-23 Motorola, Inc. Remotely powered electronic tag and associated exciter/reader and related method
CN1778015A (zh) * 2003-04-22 2006-05-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门手柄装置
CN101416411A (zh) * 2006-03-21 2009-04-22 Tmms有限公司 通过穿越电介质的局部感应传输能量的装置
CN101803222A (zh) * 2007-08-17 2010-08-11 Tmms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近场内电偶极子之间的远程纵向耦合来传输、分配和管理电能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8995A (zh) * 2013-06-06 2017-10-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送电装置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CN108072904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及门拉手装置
CN108072904B (zh) * 2016-11-17 2020-10-16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及门拉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70479A1 (ja) 2012-05-31
JP5338995B2 (ja) 2013-11-13
JPWO2012070479A1 (ja) 2014-05-19
CN103098343B (zh) 2015-04-29
US20130187479A1 (en)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8343B (zh)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该电力输送系统中采用的送电装置
US10892648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low and medium power
US9742214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US9413175B2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power to receivers having different standards using coils of differing shapes
US10256666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666082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887037B2 (en) Method for decid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etwe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US9484147B2 (en) Wired-wireless combine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using the same
EP2553791B1 (en) Wireless charging set
CN103947080B (zh) 供电装置以及供电控制方法
JP5516824B2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8933611B2 (en) Vibration power generator, vibration power generat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vibration power generating device mounted thereon
EP2852025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having same
US9601942B2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ring method
CN105978066B (zh) 馈电单元
US20160308393A1 (en) Contact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05794082B (zh) 阵列线圈系统
WO2013125091A1 (ja) 送電装置及び送電制御方法
CN105790318A (zh) 无线接收装置和谐振器电路
JP2014003562A (ja) スイッチ回路及び該スイッチ回路を備える送電装置
CN105990884B (zh) 非接触式电力接收设备
Sharma et al. Comparative im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inductive &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fer in usb
JP2017028780A (ja) ワイヤレス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