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6522B - 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6522B
CN103096522B CN201210439851.7A CN201210439851A CN103096522B CN 103096522 B CN103096522 B CN 103096522B CN 201210439851 A CN201210439851 A CN 201210439851A CN 103096522 B CN103096522 B CN 103096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98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6522A (zh
Inventor
T.克莱福恩
J.克罗伊豪夫
A.塞伊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096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6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6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6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其包括消息发生器和发送器,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生成指示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的消息,所述发送器被配置成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

Description

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以及用于操作通信终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终端通常具有接收性能增强功能,比如接收分集、均衡化以及干扰抵消。通常,在通过这样的功能提供的增强的性能与在使用这样的功能时在通信终端侧上增加的功率消耗之间存在折衷。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其可以包括消息发生器和发送器,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生成指示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的消息,所述发送器被配置成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不同的视图而通常指代相同的部分。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而是将重点通常放在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上。在下面的描述中,参照下面的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
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小区布置。
图7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消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描述参照了附图,所述附图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其中可以实践本发明的特定细节和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被足够详细地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做出结构的、逻辑的和电的改变。各种实施例不一定是互斥的,因为一些实施例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相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
通信系统100是包括无线接入网(例如UTRAN、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下面也被称作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其具有分别通过称作Iu接口103、104的接口被连接到UMTS核心网络(CN)105的多个移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101、102。所述无线接入网和所述核心网络105也被称作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侧(或者被称作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101、102分别具有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单元(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106、107以及一个或多个UMTS基站108、109、110、111,其根据UMTS也被称作节点B。
在移动无线接入网内,各个移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101、102的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单元106、107通过称作Iur接口112的接口被相互连接。每个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单元106、107监视移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101、102中的所有移动无线电小区内的移动无线电资源的分配。
UMTS基站108、109、110、111分别通过称作Iub接口113、114、115、116的接口被连接到与UMTS基站108、109、110、111相关联的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单元106、107。
每个UMTS基站108、109、110、111提供对于移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101、102内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无线电小区(CE)的无线电覆盖。例如基于多址方法,利用空中接口(其根据UMTS被称作Uu空中接口117)在移动无线电小区内的相应UMTS基站108、109、110、111与移动终端118(也被称作UE,即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之间发送控制和用户数据。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终端118可以具有特定的增强功能(或特征),其例如包括根据特定算法来处理所接收到的信号,这可以被用来改进来自基站108、109、110、111的信号的接收性能,即可以被用来增强来自基站108、109、110、111的数据的接收,使得例如对于相同的接收质量(例如对于相同数目的传输错误),需要较低的传输功率。这样的增强功能的实例可以例如包括:
- 接收分集(RxDiv)
- 均衡化
- 干扰抵消。
这样的接收增强功能通常需要某一计算能力(例如以用于执行所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处理),这在其被移动终端118使用时(即在移动终端118中激活增强功能时)通常增大移动终端118的功率消耗。
为了在移动终端侧节省功率,因此可以将这样的功能实施为被动态地使用,比如象动态RxDiv。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需要性能增益时,例如在移动终端118遇到差的无线电传输条件(例如高干扰)时,才接通增强功能。否则,移动终端118可以通过不使用所述特征而节省功率。
对于网络侧,移动终端118的改进的接收性能通常意味着,移动终端118需要较少的通信资源,比如下行链路功率、下行链路码等等。因此从网络的角度来看,不使用其接收增强功能的移动终端118通常将请求多于必要的通信资源。如果移动终端118处于相对较空的无线电小区内,则这对于网络可能没有那么相关。然而,如果网络(或者甚至仅仅是移动终端118位于其中的无线电小区)中的负载是高负载,则移动终端118可能通过利用其所支持的接收增强功能改进其接收性能(例如其解调性能)来支持和/或改进网络覆盖。
因此,在移动终端118(即移动终端118的用户)与网络(即网络运营商)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其中移动终端118想要通过在非必要时不使用接收增强功能而节省功率,而如果移动终端118将使用接收增强功能则网络将需要为移动终端118花费较少的通信资源。
举例来说,特定于移动终端的动态算法(比如动态RxDiv)可以接通及关断移动终端接收增强特征,但是这一切换通常仅仅是基于移动终端的角度。这意味着通常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处于差的无线电条件并且需要接收增强的情况下移动终端激活接收性能增强功能,但是不考虑总体的网络状态。
多个实施例可以被视为关于希望在移动终端侧节省功率与希望在网络侧节省计算资源之间的冲突,在移动终端118与网络之间提供链路。
在图2中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其例如对应于基站108、109、110、111之一。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200。
基站200包括消息发生器201和发送器202,所述消息发生器201被配置成生成指示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的消息,所述发送器202被配置成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
换句话说,根据一个实施例,基站可以请求移动终端接通(或激活)接收性能增强特征。换句话说,网络可以推翻移动终端侧的宁愿节省功率(即蓄电池功率)而不是增强其接收能力的可能决定。因此,如果需要的话,网络例如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的高负载情况下令移动终端的接收增强功能激活,这可以允许移动通信网络为其他移动终端重新分配通信资源,例如以降低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功率并且因此减少对于其他移动终端的干扰。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增强功能是接收分集、均衡化和干扰抵消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消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器经由广播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通信发送消息。
基站可以操作无线电小区,并且所述发送器被配置成向使用所述无线电小区的所有通信终端发送消息。
举例来说,其中所述消息对于使用所述无线电小区的所有移动通信终端指示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消息是针对移动通信终端的专用消息。
所述指示例如是比特,即例如单个比特。
所述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增强功能的使用的优先级的指示。所述优先级例如可以指示应当由通信终端激活的接收增强功能的数目。举例来说,第一(较低)优先级指示将使用仅仅一个接收增强功能,而第二(较高)优先级指示应当由通信终端使用所有可用的接收增强功能。所述优先级例如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附加)比特来指示。
根据一个实施例,基站操作无线电小区,所述基站还包括被配置成确定无线电小区内的负载的确定器,并且其中如果所确定的无线电小区内的负载高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生成消息并且所述发送器被配置成发送消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预定时段内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反复地生成消息并且所述发送器被配置成反复地发送消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基站还包括被配置成确定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质量的确定器,并且其中如果所确定的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生成消息并且所述发送器被配置成发送消息。举例来说,在UMTS通信系统中,可以避免移动终端进入可能导致接收性能进一步劣化的压缩模式。
基站例如可以执行如图3中所示的方法。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300。
流程图300示出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
在301中,(例如由基站)生成指示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的消息。
在302中,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消息。
基站200例如与如图4中所示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400。
通信终端400包括接收器401,其被配置成从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接收指示该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的消息。
通信终端400还包括控制器402,其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而控制接收器401使用接收增强功能。
所述通信终端例如执行如图5中所示的方法。
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500。
流程图500示出用于操作通信终端的方法。
在501中,从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接收指示该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接收增强功能的消息。
在502中,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而控制接收器使用接收增强功能。
应当注意,网络运营商可能有兴趣同时满足移动终端侧的低功率消耗以及移动终端对于仅仅少量无线电通信资源的需求。低的移动终端功率消耗可能是网络运营商所期望的,因为它对于终端顾客的用户体验有好处(更长的电池寿命、通话时间、…)。每个移动终端对于仅仅少量无线电通信资源的需求导致高网络容量,并且允许以良好的性能支持尽可能多的移动终端。因此,网络运营商可能有兴趣平衡这两个矛盾的需求。
举例来说,当移动终端处于相对较满的无线电小区内并且因此无线电通信资源非常有限(即相对稀缺)时,网络运营商可能想要推动移动终端接通其接收增强功能。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基站108、109、110、111独立于移动终端的角度(即独立于移动终端118是否从其自身的角度确定其需要性能增强)而请求移动终端118关断其接收增强功能。如果移动终端118位于(并且驻留在)其中大量无线电通信资源可用的相对较空的无线电小区内,则根据一个实施例,网络不要求移动终端118激活接收增强功能。相反,网络可以把是否激活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的决定和控制留给移动终端118。网络甚至可以通过请求其关断接收增强特征而主动地推动移动终端118节省功率。作为对于关断接收增强特征的补偿,网络可以为移动终端118提供更多无线电通信资源。
下面在图6和7中示出取决于移动终端的位置而激活接收增强功能的实例。
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小区布置600。
无线电小区布置600包括第一无线电小区601、第二无线电小区602和第三无线电小区603。无线电小区601、602、603由基站(图6中未示出)操作,所述基站例如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基站108、109、110、111。
在该实例中,假设移动终端604(例如对应于移动终端118)从假设具有很少负载(例如为空)的第一无线电小区601通过假设具有高负载(例如充满其他移动终端605)的第二无线电小区602移动到假设具有很少负载(例如也为空)的第三无线电小区603。
在图7中示出操作无线电小区601、602、603的基站与移动终端604之间的对应消息流。
图7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消息流程图700。
所述消息流发生在操作第一无线电小区601的第一基站701、操作第二无线电小区602的第二基站702、操作第三无线电小区603的第三基站703和对应于移动终端604的移动终端704之间。
在705中,由于第一无线电小区601具有很少负载,因此第一基站701向移动终端704发送指示移动终端704可以(或者在一个实施例中应当)关断其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的第一消息706。应当注意,第一消息706和请求接通或关断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的类似消息可以规定应当接通/关断特定的接收性能增强功能,或者可以规定应当接通/关断所有接收性能增强功能。
在707中,根据第一消息706,移动终端704不使用性能增强功能,例如如果先前激活了性能增强功能则将其停用。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第一消息706指示允许移动终端704关断性能增强功能但是不请求其关断性能增强功能,则移动终端704可以在其侧决定是否使用性能增强功能并且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
假设在708中,移动终端704进入第二无线电小区602并且在第二无线电小区602中登记。
在709中,由于假设已经确定第二无线电小区602具有高负载,因此网络(包括基站701、702、703)将希望移动终端704使用其性能增强功能。
相应地,第二基站702向移动终端704发送指示请求移动终端704使用其性能增强功能的第二消息710。
在711中,根据第二消息710,移动终端704接通其性能增强功能。
假设在712中,移动终端704进入第三无线电小区603。
在713中,由于第三无线电小区603具有很少负载,因此第三基站703向移动终端704发送指示移动终端704可以(或者在一个实施例中应当)关断其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的第三消息714。
在715中,根据第三消息714,移动终端704不使用性能增强功能,例如如果先前激活了性能增强功能则将其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第三消息714指示允许移动终端704关断性能增强功能但是不请求其关断性能增强功能,则移动终端704可以在其侧决定是否停用性能增强功能并且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
应当注意,在一个实施例中,信令不必在无线电小区的基础上执行,而是可以在网络区域的基础上执行。举例来说,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特定覆盖区域,可以要求移动终端接通其性能增强功能。
消息706、710、714可以是发送到移动终端704的单独消息,或者可以是例如由相应的无线电小区内的相应基站701、702、703广播的广播消息。通过在无线电小区中使用广播,可以利用无线电小区的广播信道中的单个比特来实施针对无线电小区内的移动终端接通/关断其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的请求。根据其两个可能值,该比特可以向无线电小区内的移动终端用信号通知它们是否应当接通接收性能增强。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使用多个比特来用信号通知针对接通/关断接收性能增强的请求的优先级,即所述请求与一个或多个其他标准相比的优先级,移动终端可以基于所述标准来决定是使用还是不使用一个或多个接收性能增强。举例来说,利用特定的比特值组合,可以向移动终端用信号通知允许具有低电池电平的移动终端保持关断其接收性能增强。
应当注意,经由针对移动终端的相应的运营商批准测试,网络运营商还可以强制移动终端制造商(或者终端芯片制造商)在移动终端侧实施允许检测和/或测量网络中的通信资源情况的功能(例如特定算法)。举例来说,移动设备可以(依靠其自身)估计其所处的无线电小区的负载(例如通过将公共导频功率与总小区功率进行比较),并且相应地例如基于阈值来自主地接通/关断其增强功能。举例来说,如果具有两个可能增强功能的移动终端检测到高于50%的无线电小区负载,则它接通第一增强功能,并且如果无线电小区负载超过90%,则它接通第二增强功能。对于增强功能的这一接通/关断例如可以独立于移动终端的需要(例如独立于在移动终端侧节省功率的希望)。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将其自身的需要与网络的需要(如由网络用信号通知的或者如由移动终端测量的)相组合。举例来说,如果移动终端需要激活增强功能以避免呼叫掉线,则它可以独立于网络状态(例如小区负载等等)而接通增强功能。
激活一个或多个增强功能的触发的实例是压缩模式,即例如即将发生的进入压缩模式的过渡。当激活压缩模式以搜索可替换的频率或RAT时,当前频率上的解调性能通常会劣化。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切换到压缩模式之前,激活所有增强功能以避免压缩模式(如果可能的话)。由于网络对压缩模式进行配置,因此它可以在进入压缩模式之前通知移动终端激活其增强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知道压缩模式的触发条件,并且在将达到压缩模式触发条件之前不久激活增强功能。
由网络发送的请求消息(例如参照图7描述的请求消息706、710、712)(例如指示应当接通性能增强功能的“启用增强比特”的信令)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帧内实施(并且相应地以不同频率的可能改变到性能增强功能的激活)。举例来说,可以以下述方式实施接通/关断性能增强功能的信令:
● 基于当前无线电小区负载瞬时地实施(即例如每几个UMST帧)。这将意味着其用信号通知的内容的相对频繁的更新,例如经由广播信道广播的信息的相对频繁的更新.
● 在热点(例如机场、火车站等等)处永久性地实施.
● 对于特定时间实施,例如在体育场的某一事件时或者在火车站的高峰时间期间。
应当注意,向一个或多个广播信道或者专用信令信道添加信息可能需要改变现有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然而,利用来自网络运营商的强力支持,这会是可能的。移动终端侧(即例如仅仅在移动终端侧的决定而没有来自网络的指令)的性能增强功能的触发条件将不需要改变通信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特殊测试来施行及验证决定算法,所述特殊测试检查所述决定算法是否被实施在移动终端中。
如上所述,根据各种实施例,可以接通/关断移动终端性能增强功能以平衡移动终端电流消耗与网络容量/资源。这可以利用由网络经由信令(广播或专用)的主动输入来实施。它可以可替换地由移动终端例如经由小区负载的估计来自主地实施。
应当注意,在图2中所示的基站的情境中描述的实施例类似地适用于图3中所示的方法、图4中所示的通信终端以及图5中所示的方法,并且反之亦然。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特别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指示,并且因此意图包括处在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Claims (14)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其适于管理接收性能增强,所述基站包括:
消息发生器,其被配置成生成从所述基站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消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在节省功率模式下并且接收性能增强功能被停用;
第一确定器,所述第一确定器被配置来确定无线电小区内的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所使用的负载高于预定阈值;
其中,所述基站进一步包括消息发送器,所述消息发送器被配置成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以激活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是接收分集、均衡化和干扰抵消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消息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应当使用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消息发生器经由广播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发送所述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向使用所述无线电小区的所有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消息对于使用所述无线电小区的所有移动通信终端指示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应当使用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消息是针对移动通信终端的专用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消息还包括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的使用的优先级的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指示是比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在预定时段内,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反复地生成所述消息并且所述消息发送器被配置成反复地发送所述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还包括被配置成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质量的第二确定器,并且其中如果所确定的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消息发生器被配置成生成所述消息并且所述消息发送器被配置成发送所述消息。
12.一种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终端所位于的无线电小区中的负载;以及
如果所述无线电小区中的所确定的负载高于预定阈值,则生成从如下适于管理接收性能增强的基站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消息:所述基站操作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无线电小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保留在节省功率模式下,以激活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决定而曾被禁止的接收性能增强功能,在所述节省功率模式下,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决定而被禁止;以及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
1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具有存储在其上的指令,当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引起计算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通信终端所位于的无线电小区中的负载;以及
如果所述无线电小区中的所确定的负载高于预定阈值,则生成从如下适于管理接收性能增强的基站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消息:所述基站操作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无线电小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保留在节省功率模式下,以激活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决定而曾被禁止的接收性能增强功能,在所述节省功率模式下,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决定而被禁止;以及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
14.一种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通信终端所位于的无线电小区中的负载的装置;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无线电小区中的所确定的负载高于预定阈值则生成从如下适于管理接收性能增强的基站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消息的装置:所述基站操作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无线电小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保留在节省功率模式下,以激活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决定而曾被禁止的接收性能增强功能,在所述节省功率模式下,所述接收性能增强功能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决定而被禁止;以及
用于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消息的装置。
CN201210439851.7A 2011-11-07 2012-11-07 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3096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90,167 US9301130B2 (en) 2011-11-07 2011-11-07 Base st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3/290167 2011-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6522A CN103096522A (zh) 2013-05-08
CN103096522B true CN103096522B (zh) 2018-01-16

Family

ID=4812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9851.7A Active CN103096522B (zh) 2011-11-07 2012-11-07 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1130B2 (zh)
CN (1) CN103096522B (zh)
DE (1) DE10201210944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94322B2 (en) * 2014-06-23 2019-0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nbalanced lo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731A (en) * 1995-10-18 1998-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implifying decoding of codewor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30241A (en) 1997-01-17 1999-07-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Centralized radio contro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in an operator can select either the fixed network or the mobile to control the radio traffic therebetween
JP2001008262A (ja) * 1999-06-23 2001-01-12 Hitachi Ltd ダイナミック符号割当て符号分割多元接続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実現するための基地局
US7072628B2 (en) 2002-04-05 2006-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ceive diversity in mobile station
US6954643B2 (en) * 2003-06-25 2005-10-11 Arraycomm Llc Criteria for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clud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5218627A1 (en) * 2004-03-05 200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e diversity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957351B2 (en) 2005-04-04 2011-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32265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ducing current consumption with rx diversity circuit
GB2448481A (en) 2007-01-30 2008-10-22 Siemens Ag Dual 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its Operation in Diversity Modes.
US8385294B2 (en) * 2007-03-08 2013-02-26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receiver
CN101442779B (zh) 2007-11-21 2011-04-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载频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086195B2 (en) 2008-02-22 2011-12-27 Motorola Mobility, Inc.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US8170618B1 (en) * 2008-08-25 2012-05-01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Measuring signal strength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environment
GB2472978A (en) 2009-08-24 2011-03-02 Vodafone Plc A multi-antenna receiver is switched between receiver diversity mode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network or/and terminal parameters
KR101714497B1 (ko) * 2010-11-10 2017-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긴급 상황 감지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109444A1 (de) 2013-05-08
CN103096522A (zh) 2013-05-08
US9301130B2 (en) 2016-03-29
DE102012109444B4 (de) 2021-04-29
US20130115934A1 (en) 201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996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supporting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links
JP5789033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1059662B1 (ko) Wan 시그널링 및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을 지원하는 혼합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및/또는 간섭 관리에 관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265629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ff by a comp set
CN101790200B (zh) 上行载频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1555718B1 (ko) 무선 통신 기지국의 전력 절감 방법 및 장치
CN100459775C (zh) 多小区网络中的服务优先权
JP598117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
KR101740446B1 (ko) 협력 단말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2231477A (ja) ピア・ツー・ピア(p2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受信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ベクトルを選択し、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する技術
WO2011093755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40874A (zh) 通信设备和用于接收数据的方法
JP201451558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マス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レーブ・ユニットでアップリンク無線周波数信号を受信する方法
WO2014086027A1 (zh) 下行方向射频拉远单元选择判决方法和装置
US9357505B2 (en) Processing digital signal
CN109756963B (zh) 工作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4166246A1 (zh) 一种无线网络间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09472A (zh) 一种进行协作调度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JP510512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通信方式切替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249133B (zh) 控制长期演进网络天线功率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3096522B (zh) 基站、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WO2017209862A1 (en) Managing radio utilization of an access point
CN104041141B (zh) 通信终端和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接收器的方法
CN102668400B (zh) 用于mimo的用户终端及用于该用户终端的方法
US9119084B2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ordinating cell interfer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