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2779A -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2779A
CN103092779A CN2011103425917A CN201110342591A CN103092779A CN 103092779 A CN103092779 A CN 103092779A CN 2011103425917 A CN2011103425917 A CN 2011103425917A CN 201110342591 A CN201110342591 A CN 201110342591A CN 103092779 A CN103092779 A CN 103092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host apparatus
configuration
electronic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25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祐廷
谢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3425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2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2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2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该电子系统具有以菊链式耦接的一主机装置以及多个电子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具有一组态设定。首先,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接着,依据所检测到的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致使该主机装置使用所述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该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本发明不仅可减少软件设定的复杂度,也可以产生新的软件配置,大幅提高此电子系统的使用乐趣和软硬件弹性,可更贴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意愿。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硬件外观排列,直觉了解系统软件设定,进而可灵活运用电子系统来执行多项操作。

Description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系统及其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以菊链式(daisy chain)连接方式电性连接的多个装置的电子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脑与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新的外围设备可轻易的连结上主机装置例如个人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等等,其中包含了网际网络和外接式存储装置等。同时,这些外围设备除了原先的功能外,也可被适当地设定以具备不同的功能。举例来说,假设外围设备包括两颗硬盘时,则这两颗硬盘可分别直接当作一般硬盘使用或者也可共同被设定为磁盘阵列(RAID),且其中一颗硬盘可视为另一颗硬盘的镜射盘(RAID mirror)。然而,一般的系统或软件设定,都是要经由软件使用者界面才能修改,使用者通常需要手动修改许多的软件设定,才能使用外围设备的不同功能。举例来说,假设使用者有两颗硬盘,当使用者想利用这两颗硬盘设定为磁盘阵列,需要一系列的软件设定步骤来改变相关设定,才能使得这两颗硬盘变成具有镜射盘的磁盘阵列功能。当其他使用者使用这台电脑时,往往不知道为何有两颗硬盘,可是软件系统只看得到一个硬盘,使用者必须操作磁盘阵列软件,才能知道原来这两颗硬盘已经被设定成具有镜射盘的磁盘阵列功能。此外,使用者也无法从外观上就直觉看出系统的设定,造成使用上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及其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电子系统具有以菊链式耦接的一主机装置以及多个电子装置。其中,主机装置具有一组态设定。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测主机装置与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以及依据所检测到的主机装置与多个电子装置的排列顺序,调整主机装置的组态设定,致使主机装置使用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包括多个电子装置以及一主机装置。主机装置以及多个电子装置以菊链式耦接在一起。主机装置具有一组态设定,其用以检测主机装置与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并依据所检测到的主机装置与多个电子装置的排列顺序,调整组态设定,以使用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主机装置,其以菊链式耦接至多个电子装置,主机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以及一设定与调整单元。检测单元用以检测主机装置与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设定与调整单元耦接至检测单元,用以接收并依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主机装置与多个电子装置的排列顺序,调整组态设定,以使用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
本发明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程序码方式收录于实体媒体中。当程序码被机器载入且执行时,机器变成用以实行本发明的装置。
本发明不仅可减少软件设定的复杂度,也可以产生新的软件配置,大幅提高此电子系统的使用乐趣和软硬件弹性,可更贴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意愿。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硬件外观排列,直觉了解系统软件设定,进而可灵活运用电子系统来执行多项操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以及图2B是示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列顺序示意图。
图3是示出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另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A以及图5B是示出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排列的示意图。
图6A以及图6B是示出另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排列的示意图。
图7A以及图7B是示出另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排列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Figure BSA000006052275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及其装置管理方法,可相应外接硬件连接的相对排列位置改变而自动修改连接硬件的软件设定或启动相应的新软件应用。
图1是示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100中至少包含一主机装置(host device)110、以及多个电子装置120以及130。其中,主机装置110包括电脑系统如个人电脑、手持式装置与便携式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网络电脑、迷你电脑、以及类似的设备,但不限于此。电子装置120、130可为任何种类的外围装置(peripheral device)。举例来说,电子装置120、130可为光盘机(optical disk drive)、硬盘(Hard disk driver,HDD)、绘图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装置、喇叭(speaker)等等,但不限于此。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均具有高速传输界面,诸如雷奔(Thunderbolt,or Light Peak)界面,电子装置120、130可以相容于高速传输界面的传输协定与主机装置110进行通信。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以菊链式耦接在一起。其中,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分别具有两个连接端且连接端可连接至任一电子装置的其中一连接端,而另一连接端则连接至另一电子装置的其中一连接端,使其以菊链式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两个连接端可分别为实体上方便连接的公头母头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际上,每个连接端都可以执行数据输出和输入。需说明的是,电子装置的数量及种类并不限于此,任何具有雷奔界面的电子装置、具有比雷奔界面的传输速度更快的电子装置,或者以菊链式耦接的电子装置皆为本揭示的范畴。
主机装置110可还包括一连接端112、一连接端114、一检测单元116以及一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其中,连接端112或连接端114可具有一连接界面如高速传输界面,可用以分别连接至具有相同连接界面的电子装置的对应连接端。检测单元116可用以检测与监控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与130之间彼此互相串接的排列顺序,并且于检测到其排列顺序改变时,发出一信息至设定与调整单元118。由于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与130以菊链式耦接,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与130的串接位置顺序可互换而产生不同的排列顺序。请参照图2A以及图2B,是示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列顺序示意图。如图2A所示,主机装置110的连接端114连接至电子装置120的连接端122,而电子装置120的连接端124连接至电子装置130的连接端132。因此,检测单元116将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以一第一排列顺序连接在一起。换句话说,于第一排列顺序中,电子装置120与130设置于主机装置110的同一侧。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主机装置110的连接端112连接至电子装置120的连接端124,而主机装置110的连接端114连接至电子装置130的连接端132。因此,检测单元116将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以一第二排列顺序连接在一起。换句话说,于第二排列顺序中,电子装置120与130设置于主机装置110的不同侧,亦即,分别设置于主机装置110的两侧。
需提醒的是,前述列举的装置数量与排列顺序仅用以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仅止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电子系统100中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电子装置,因此可具有更多种可能的排列顺序的组合。
设定与调整单元118耦接至检测单元116,可依据检测单元116所检测到的排列顺序数据来调整相关的系统组态设定值。主机装置110可具有一组态设定,用以设定电子装置120、130的组态,以决定电子装置120、130的使用方式。举例来说,当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为第一组态时,电子装置120、130可用以执行一第一操作,而当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为第二组态时,电子装置120、130可用以执行一第二操作。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可通过改变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值来使用电子装置120、130执行不同的操作。详细的管理方法将于后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3。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系统100的主机装置110上,用以依据装置(110、120、130)间的排列顺序决定系统的组态设定。首先,如步骤S302,检测单元116检测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一排列顺序。于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16检测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可通过检测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相对排列位置是否改变。当检测单元116检测出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的后,检测单元116便发出一信息至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其中此信息可包含所检测到的排列顺序数据。举例来说,参见图2A与图2B,当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由第一排列顺序(图2A)改变为第二排列顺序(图2B)时,检测单元116将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已经改变,因此便发出包含第二排列顺序的信息至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当设定与调整单元118接收到检测单元116所发出包含排列顺序的信息之后,接着,如步骤S304,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可依据所检测到的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调整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致使主机装置110可使用电子装置110执行相应排列顺序的特定操作。其中,主机装置110可从前述信息中取得一目前排列顺序数据,并依据目前排列顺序数据来调整其组态设定。举例来说,假设主机装置110为一个人电脑PC以及电子装置120、130分别为硬盘HDA以及硬盘HDB时,则当检测单元116检测到其排列顺序为PC->HDA->HDB时,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可将其组态设定为两颗独立的硬盘使用,而当检测单元116检测到其排列顺序为HDB->PC->HDA,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可将其组态设定为磁盘阵列以利用硬盘HDB与硬盘HDA执行一磁盘阵列操作。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可依据目前排列顺序,调整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致使主机装置110可使用电子装置120、130执行相应排列顺序的操作。详细的排列顺序检测以及相关组态设定调整方式将于后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另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4。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系统100的主机装置110上,用以依据装置(110、120、130)间的排列顺序决定系统的组态设定。
首先,如步骤S402,检测单元116检测主机装置110以及所有与其串接的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并如步骤S404,接着判断排列顺序是否有发生变化。若否,则回到步骤S402,持续检测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的间的排列顺序。若检测单元116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的间的排列顺序已经改变时(步骤S404的是),表示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的串接位置有被更动,因此可能需要更动系统100的组态设定来因应此更动,检测单元116便发出一信息至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其中此信息可包含所检测到的目前排列顺序数据。举例来说,参见图2A与图2B,当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由第一排列顺序(图2A)改变为第二排列顺序(图2B)时,检测单元116将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已经改变,因此便发出包含第二排列顺序的信息至设定与调整单元118。类似地,当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由第二排列顺序变回第一排列顺序或另一第三排列顺序时,检测单元116将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已经改变,因此便发出包含第一排列顺序或第三排列顺序的信息至设定与调整单元118。
当设定与调整单元118接收到检测单元116所送出的信息时,如步骤S406,设定与调整单元118依据信息中检测单元116所检测到的目前排列顺序数据来调整相关的系统组态设定值。其中,设定与调整单元118调整相关的系统组态设定值可包括调整相关的系统硬件参数设定值、开启对应的软件应用程序、启动/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或显示对应的使用者界面等等,但不限于此。
于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10可还具有一包含多个既定的排列顺序与其对应的组态设定的列表,而设定与调整单元118依据检测单元116所检测到的目前排列顺序数据来调整相关的系统组态设定值利用目前排列顺序数据为索引以查表方式找到该排列顺序数据所对应的组态设定,的后,再自动将系统组态调整为所找到的该组态设定。于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10可还提供一使用者界面(未示出),通过使用者界面,使用者可事先修改、设定或从该列表中选择每一排列顺序所对应的组态设定。
由于设定与调整单元118会随着不同的排列顺序自动地调整对应的组态设定,因此,使用者无须手动修改相关的组态设定。同时,使用者也可直观地依据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之间的排列顺序来了解目前电子装置120、130的被使用方式,或者也可直接通过将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依特定的排列顺序进行串接来指定电子装置120、130的被使用方式,使得使用者同时可增加操作乐趣并兼具实用性。
此外,由于检测单元116将持续检测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因此当其排列顺序已经还原到原先的排列顺序时,设定与调整单元118也会自动将其调整为原先的组态设定。
于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16可通过判断电子装置120、130设置于主机装置110的同一侧或不同侧来判断主机装置110以及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是否改变。举例来说,当电子装置120、130由设置于主机装置110的同一侧(例如均在其左侧或右侧)改为分别设置于主机装置110的左侧与右侧时,检测单元116便判定其排列顺序已改变。
以下列举一些排列顺序与特定操作的实施例,用以辅助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管理方法细节,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于以下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0、130至少可用以执行一第一操作以及一第二操作,且当检测单元116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为一第一排列顺序(如图2A所示)时,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相应第一排列顺序,调整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为一第一组态,以致使电子装置120、130可用以执行第一操作,而当检测单元116检测到主机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20、130的排列顺序为不同于第一排列顺序的一第二排列顺序(如图2B所示)时,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相应第二排列顺序,调整主机装置110的组态设定为一第二组态,以致使电子装置120、130可用以执行第二操作。此外,于以下实施例,假设主机装置110为一个人电脑,而电子装置120、130可为相同种类的外围装置或不同种类的外围装置,包括硬盘、存储器、光盘机、喇叭、显示屏幕、绘图处理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可与一WiFi网络建立一连线的WiFi通信模块等,但不限于此。
于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0、130分别为硬盘HDA以及硬盘HDB。请参见图5A与图5B。如图5A所示,当硬盘HDA以及硬盘HDB设置在个人电脑PC的同一侧时,检测单元116检测到其排列顺序为PC->HDA->HDB,则个人电脑PC可将硬盘HDA以及硬盘HDB视为两颗独立的硬盘,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其组态设定为两颗独立的硬盘使用。之后,如图5B所示,当硬盘HDA以及硬盘HDB分别设置在个人电脑PC的不同侧时,检测单元116检测到其排列顺序为HDB->PC->HDA,则个人电脑PC可将硬盘HDA以及硬盘HDB共同视为磁盘阵列,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其组态设定为磁盘阵列以硬盘HDB与硬盘HDA执行一磁盘阵列操作,其中硬盘HDB作为硬盘HDA的镜射磁盘(RAID mirror)。
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0、130分别为存储器MA以及存储器MB。请参见图6A与图6B。如图6A所示,当存储器MA以及存储器MB设置在个人电脑PC的同一侧时,其排列顺序为PC->MA->MB,则个人电脑PC可将存储器MA以及存储器MB视为一个扩充的存储器,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其组态设定为扩充存储器使用。之后,如图6B所示,当存储器MA以及存储器MB分别设置在个人电脑PC的不同侧时,其排列顺序为MB->PC->MA,则个人电脑PC可将存储器MA与存储器MB分别设为两个独立的存储器,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执行一虚拟化软件以将系统改变为具有两个作业系统A与B的电脑,其中,作业系统A使用存储器MA当作其存储器,而作业系统B则使用存储器MB当作其存储器。于一些实施例中,当存储器MA以及存储器MB分别设置在个人电脑PC的不同侧时,个人电脑PC可将存储器MA与存储器MB分别设为两个独立的存储器,而设定与调整单元118不执行前述虚拟化软件,并使用存储器MA当作系统存储器,而使用存储器MB当作特定应用程序专用的存储器,进而提升系统效能。
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0为硬盘HDA,而电子装置130为WiFi通信模块WI。请参见图7A与图7B。如图7A所示,当WiFi通信模块WI以及硬盘HDA设置在个人电脑PC的排列顺序为PC->WI->HDA,硬盘HDA与个人电脑PC中间有WiFi通信模块WI作用,代表硬盘装置HDA里存储的数据可以经由WIFI装置WI分享于网络上,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硬盘HDA的组态设定为一分享的网络硬盘,使得其他装置可通过WiFi通信模块WI来共同存取硬盘HDA。之后,如图7B所示,当WiFi通信模块WI以及硬盘HDA排列顺序为PC->HDA->WI,此时个人电脑PC与硬盘HDA直接连接,中间没有连接WiFi通信模块WI,代表此硬盘内的数据不经由WIFI装置WI分享出去,因此,设定与调整单元118将硬盘HDA的组态设定为一般硬盘使用,关闭硬盘内数据的网络分享功能,而将WiFi通信模块WI的组态设定为一般无线通信元件使用。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电子系统及其相关的管理方法,可检测电子系统中的主机装置与所有硬件电子装置的排列顺序并自动相应外接电子装置连接的相对排列位置改变而自动修改连接电子装置的软件设定或启动相应此排列顺序所产生的新的软件应用,不仅可减少软件设定的复杂度,也可通过同样的硬件装置再利用(reuse)来产生新的软件配置,大幅提高此电子系统的使用乐趣和软硬件弹性,可更贴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意愿。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硬件外观排列,直觉了解系统软件设定,进而可灵活运用电子系统来执行多项操作。
本发明的方法,或特定型态或其部分,可以以程序码的型态包含于实体媒体,如软盘、光盘片、硬盘、或是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取(如电脑可读取)存储媒体,其中,当程序码被机器,如电脑载入且执行时,此机器变成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也可以以程序码型态通过一些传送媒体,如电线或电缆、光纤、或是任何传输型态进行传送,其中,当程序码被机器,如电脑接收、载入且执行时,此机器变成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当在一般用途处理器实作时,程序码结合处理器提供一操作类似于应用特定逻辑电路的独特装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该电子系统具有以菊链式耦接的一主机装置以及多个电子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具有一组态设定,该管理方法包括:
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以及
依据所检测到的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致使该主机装置使用所述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该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其中依据所检测到的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是否改变;以及
当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改变时,取得一目前排列顺序数据,并依据该目前排列顺序数据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其中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是否改变包含:
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相对排列位置是否改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其中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相对排列位置是否改变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该电子装置设置于该主机装置的同一侧或不同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其中该电子系统用以执行一第一操作或一第二操作,且依据所检测到的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的步骤还包括:
当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为一第一排列顺序时,依据该第一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为一第一组态,致使该电子系统执行该第一操作;以及
当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该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变为一第二排列顺序时,依据该第二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为一第二组态,致使该电子系统执行该第二操作,其中该第二排列顺序与该第一排列顺序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该电子装置的排列顺序由该第二排列顺序变回该第一排列顺序时,自动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为该第一组态,致使该电子系统执行该第一操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使用者界面,用以设定该第一组态以及该第二组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还包括:
以查表方式取得该第一排列顺序所对应的该第一组态或该第二排列顺序所对应的该第二组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系统的管理方法,其中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包括:
调整该主机装置的一硬件设定值、一软件设定值以及开启/关闭相应的应用程序,以执行该特定操作。
10.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多个电子装置;以及
一主机装置,具有一组态设定,用以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并依据所检测到的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调整该组态设定,以使用所述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该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
其中,该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系以菊链式耦接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主机装置更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是否改变,并且当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改变时,取得一目前排列顺序数据,并依据该目前排列顺序数据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主机装置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是否改变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相对排列位置是否改变。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电子系统用以执行一第一操作以及一第二操作,且该主机装置更相应于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为一第一排列顺序时,依据该第一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为一第一组态,致使该电子系统执行该第一操作、并且相应于检测到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变为一第二排列顺序时,依据该第二排列顺序,调整该主机装置的该组态设定为一第二组态,致使该电子系统执行该第二操作,其中该第二排列顺序与该第一排列顺序不同。
14.一种主机装置,以菊链式耦接至多个电子装置,包括:
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一排列顺序;以及
一设定与调整单元,耦接至该检测单元,用以接收并依据该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该主机装置与所述多个电子装置的该排列顺序,调整该组态设定,以使用所述多个电子装置执行相应该排列顺序的一特定操作。
CN2011103425917A 2011-10-28 2011-10-28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3092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25917A CN103092779A (zh) 2011-10-28 2011-10-28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25917A CN103092779A (zh) 2011-10-28 2011-10-28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2779A true CN103092779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0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25917A Pending CN103092779A (zh) 2011-10-28 2011-10-28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277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567A (zh) * 2005-06-09 2007-01-10 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存虚拟化子系统架构及其组态建构方法以及电脑系统
CN1955927A (zh) * 2005-10-24 2007-05-02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预设优先次序执行电脑程序的方法
CN101277239A (zh) * 2007-03-27 2008-10-01 佳能株式会社 网络控制设备、网络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1308446A (zh) * 2007-05-16 2008-11-1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串接顺序的检测方法与电脑可读取存储媒体
US20110047366A1 (en) * 2009-08-21 2011-02-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Booting in systems having devices coupled in a chained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567A (zh) * 2005-06-09 2007-01-10 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存虚拟化子系统架构及其组态建构方法以及电脑系统
CN1955927A (zh) * 2005-10-24 2007-05-02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预设优先次序执行电脑程序的方法
CN101277239A (zh) * 2007-03-27 2008-10-01 佳能株式会社 网络控制设备、网络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1308446A (zh) * 2007-05-16 2008-11-1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串接顺序的检测方法与电脑可读取存储媒体
US20110047366A1 (en) * 2009-08-21 2011-02-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Booting in systems having devices coupled in a chained configur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8334B (zh) 适配远程台式主机的用户界面
US20060160569A1 (en) Cellular phone and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556220B2 (ja) データ伝送ブリッジ装置とそのコントロールチップ及びデータ伝送ブリッジ方法
CN109614135B (zh) 提取操作系统特定的特性的设备、方法和存储设备
JP2009259296A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構成方法
CN103778079A (zh) 可共用usb装置的双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及共用方法
CN101237256A (zh) 电子设备及其被其它电子设备通过nfc控制的方法
US2013033263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controlling methods using the same
CN103197843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WO2022104952A1 (zh) 屏幕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201800954A (zh) 支援多主機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設備及使用其之車用主機
CN113553024A (zh) 一种分屏窗口的音量配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204117142U (zh) 提供主机即时切换分享通用串行总线电子设备的电子装置
CN104285454A (zh) 无线连接的切换方法,无线终端及其系统
CN114003528A (zh) Ocp转接卡、转接系统及转接方法
CN116431546B (zh) 参数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733549B (zh) Pcie网卡及其接口模式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103859A1 (en) Electronic systems and host devic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sing the same
US11494156B1 (en) Cabl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US1131435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 of clipboard data between display screens
CN217932698U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
CN103092779A (zh) 电子系统及相关的主机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05786145A (zh)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890592A (zh) 多媒体显示器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US8954623B2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s supporting super speed and non-super speed connection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host device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