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559A -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 Google Patents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9559A
CN103089559A CN2011103473249A CN201110347324A CN103089559A CN 103089559 A CN103089559 A CN 103089559A CN 2011103473249 A CN2011103473249 A CN 2011103473249A CN 201110347324 A CN201110347324 A CN 201110347324A CN 103089559 A CN103089559 A CN 103089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water
oxyhydroxide
piston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73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473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9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9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一发明根据其作用主体的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一)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二)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又包括柱型机和板型机两种机型)、(三)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三种类型的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利用物质体积的无偿改变,从而获取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

Description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向自然界永恒获取获取无偿能量的机器。
背景技术
世界上现有的能源,大多数都需要通过消耗大量的物力资源才能获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没有直接消耗,却能直接输出能量的新型机器。而我们根据这种机器其作用主体的差异,又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二)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又包括柱型机和板型机两种机型)、(三)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下面请让我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机器其各自的发明内容。
(一)
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本发明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流体仓:是用坚实的热的良导体做成的流体容器,用来装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用来在环境温度改变时,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其自身体积的作用。3、活塞:起根据流体仓中流体的体积的变化,而作前后运动的作用。4、活塞的做功舌:它与活塞连为一体,活塞可以通过它来带动发电机的齿轮转动,从而将它自身所携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5、动能获取管道:(动能获取管道可以有多条,但在本说明书附图中我们只画了一条来介绍它的作用)它与流体仓相连,是活塞的运动区域,活塞通过它将流体中的势能转化为动能。6、齿轮发电机:用来接收做功舌上的动能并将它转化为电能。7、导线:用来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电器使用。8、用电器:用来利用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来为人类服务。9、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它能让动能获取管道里的空气自由流通。10、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它能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此机件仅供大型号的机器或数机联用的情况下使用,小型号机可无此机件)。11、流体入口:本机流体仓中的流体物质由此口注入。12、流体入口的盖子:它采用螺栓式封盖方法,所以当盖子封严后不能用向外的压力来打开它。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我们旋开流体仓的流体入口的盖子,然后将活塞推至动能获取管道的合适部位(不能太过向内,以防环境温度过冷时活塞被吸入流体仓内)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注入流体仓,当流体仓被注满后,即可把盖子盖严,这时便可以解除对活塞的限制。这样一台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就会推动活塞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而当流体仓内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用电器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由导线输送给用电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1、流体仓  2、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  3、活塞  4、活塞的做功舌  5、动能获取管道  6、齿轮发电机  7、导线  8、用电器  9、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  10、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 11、流体入口  12、流体入口的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能获取管道(5)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由流体入口(11)处注入流体仓(1)中,当流体仓(1)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盖子(12)盖严,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1)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积膨胀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1)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
特别说明
1、可将本发明置于阳光充足、潮汐往返之地,或是热能发电厂和金属冶炼厂等等热能富裕之地,并采用分错供热法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所谓分错供热法是指用一个热源分错着为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机器供热,给这台机器供热时就让另外的机器自行冷却或有措施冷却,这样做就能让所有的机器同时进行工作),同时这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那些分散的无序的失控的热能作有效的利用。
2、如果是气体机的话其活塞面积要做大一点,同时可能还要考虑到热胀冷缩率相同会影响本发明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其解决的方法有二:a、灌入与空气的热胀冷缩率不同的气体b、将本发明的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连接到一个恒温环境中去(例如隧道中)。
3、利用等臂杠杆原理,在一个等臂杠杆或数个等臂杠杆(此时程风车形状)的两端,各挂一个重量相等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用一个很小的力来使两台很重的机器上下移动很远的距离,而如果在这个距离里面有两个温差较大的小环境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因此而通过本发明来获取两个可观的能量。例如我们用蒸汽机工作之后所排出的热蒸汽去吹动一个挂满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气体机)的风车(这个风车本身也可以是一台风力发电机)由于这个风车是由数个等臂杠杆组成的,而每个等臂杠杆的两端所挂的机器的重量也一样,所以我们并不要用很大的力就能吹动它,而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利用那种本来已成废物的蒸汽为我们做三件有用的事:a、用它做动力,来吹动风力发电机即大风车使它发电b、用它做热源,给挂在风车上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加热,从而使其流体仓中的气体迅速膨胀,最终推动活塞做功c、也是用它做动力,将被加热后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吹到高处进行冷却,以此来获得能量。
4、本发明可以通过让几台机器同时相互配合着使用,从而使自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动作都显得完整而连贯。
5、在本发明的实物形态中,其机件的布设位置及其大小比例和数目的多少都可随实施的方便与经济而变动,无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附图中所示。
(二)
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A柱型机
本发明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固体物质聚能柱:它是用坚实的固体物质做成的柱子,其一端被固定在支撑墙上,另一端则能够自由伸展,起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从而释放出势能的作用。2、支撑墙:起固定固体物质聚能柱,使其只能向着一个方向延伸的作用。3、固体物质聚能杜的支架:起架起固体物质聚能杜的作用(如果固体物质聚能柱是利用水来改变温度的话则其支架可以是一个沟漕;如果固体物质聚能柱是直立工作的话则可以无此支架)。4、能量传递机件:它能将固体物质聚能柱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所产生出来的势能传递给能量受递机件,在说明书附图中我们是以固体物质聚能柱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为例(除了圆柱形或轴承终端外,它还可以是工作齿终端等等)来进行说明的,所谓固体物质聚能杜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即是指在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终端连接上一个圆柱形或轴承组它能在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终端前进或后退时保证能量传导杠杆运动的顺畅5、能量受递机件:它的作用是接收能量传递机件的势能并将这种势能最终转化成其自身的运动,在说明书附图中我们是以能量传导杠杆为例(除了能量传导杠杆外,它还可以是做功齿轮或做功齿轮系等等)来进行说明的,所谓能量传导杠杆即是指一个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它的阻力臂有一个圆弧形的终端且这个圆弧形的终端上铸有能够带动齿轮转动的工作齿,能量传导杠杆正是通过自己的工作齿将固体物质聚能柱所释放出来的势能传递给做功齿轮。6、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它是在能量传导杠杆上为固体物质聚能杜的终端预留的运动空间,有了它,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终端前进或后退时才不会对能量传导杠杆形成破坏作用。7、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能量传导杠杆能绕此支点转动,从而将其从固体物质聚能柱处获取的势能转化为动能。8、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工作齿位于能量传导杠杆阻力臂的圆弧形终端处,它能将能量传导杠杆上所携带的能量传递给做功齿轮使它转动从而对外做功。9、做功齿轮(或做功齿轮系):它能利用自己从能量传导杠杆处所获得的能量对外做功(例如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来)。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我们将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柱固定在一堵支撑墙上,并用一个支架将它支起,再把它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穿入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里面,然后将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固定住,同时再将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与做功齿轮连接好,这样一台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柱型机)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柱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柱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它就会推动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向前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向前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后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而带着做功齿轮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柱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缩短,而当它的长度缩短时它就会拉动能量传导杠杠的动力臂向后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向后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前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而带着做功齿轮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1、固体物质聚能杜  2、支撑墙  3、固体物质聚能柱的支架  4、固体物质聚能柱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5、能量传导杠杆  6、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  7、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  8、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  9、做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首先我们将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柱(1)固定在一堵支撑墙(2)上,并用一个支架(3)将它支起,再把它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4)穿入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6)里面,然后将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7)固定住,同时再将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与做功齿轮(9)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杜(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它就会推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后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缩短,而当它的长度缩短时它就会拉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前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特别说明
1、为了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可将本发明的固体物质聚能柱做成多重套裹结构(且可同时使用不同性质的固体物质进行套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其体积发生变化时,主要体现在长度的变化上。
2、对于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直径变化我们也能通过在其柱体上绕上做功索等方式来获取能量例如:在做功索两端各连接一个质量较大的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当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直径变粗时做功索提起质量较大的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从而带动做功齿轮做功;当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直径变细时做功索对质量较大的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的提升力就会消失,这时动力臂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从而带动做功齿轮做功;
3、可将本发明置于阳光充足、潮汐往返之地,或是热能发电厂和金属冶炼厂等等热能富裕之地,并采用分错供热法,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同时这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那些分散的无序的失控的热能作有效的利用。
4、在本发明的实物形态中,其机件的布设位置及其大小比例和数目的多少都可随实施的方便与经济而变动,无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附图中所示。
B板型机
本发明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固体物质聚能板: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板材,起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从而释放出能量的作用。2、支点:起架起和固定固体物质聚能板,从而使其两端能做以支点为圆心的圆弧形运动的作用。3、能量传递机件:它能将固体物质聚能板弯曲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传递给能量受递机件,在说明书附图中我们是以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它能将固体物质聚能板所释放出来的动能传递给做功齿轮从而令其旋转做功。4、能量受递机件:它的作用是接收能量传递机件的动能并以此来对外做功,在说明书附图中我们是以做功齿轮(或做功齿轮系)为例来进行说明的,所谓做功齿轮是指那种直接与发电机的转子或其它机械相连接的齿轮,它能通过自身的运动直接对外做功从而实现人类的耗能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我们用支点架起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板,使它的两个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做以支点为圆心的圆弧形运动,然后再将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与做功齿轮连接好,这样一台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板型机)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板便会随着自身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板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就会向着热胀较小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来带动做功齿轮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板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减少,而当它的长度减少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就会向着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来带动做功齿轮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1、固体物质聚能板  2、支点  3、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4、做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中:首先我们用支点(2)架起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板(1),使它的两个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做以支点(2)为圆心的圆弧形运动,然后再将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与做功齿轮(4)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随着自身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1)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1)就会向着热胀较小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减少,而当它的长度减少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1)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1)就会向着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特别说明
1、如果本发明因形体太大而无法架起时,也可以让它侧立着,再在它下面安上滑轮以帮助其运动。
2、可将本发明置于阳光充足、潮汐往返之地,或是热能发电厂和金属冶炼厂等等热能富裕之地,并采用分错供热法,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同时这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那些分散的无序的失控的热能作有效的利用。
3、在本发明的实物形态中,其机件的布设位置及其大小比例和数目的多少都可随实施的方便与经济而变动,无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附图中所示。
(三)
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本发明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氢氧化合器:是一个用坚实的热的良导体做成的氢氧内燃控制机器。它的内室可树有许多管柱(这样做既便于散热,又能够有效地增加其光能电池的布设面积),管柱及内壁上都布设有光能电池,而未布设处也做了反光性处理,故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整个氢氧化合器的内部的表面,都经过了严格的防氧化处理,它是用来引起和控制氢氧进行化合反应作用的。2、火花塞:是用来点燃氢气和氧气从而引发它们进行化合反应的作用的(一个氢氧化合器内部实际上可设有多个火花塞,但在本说明书附图中我们只画了一个来介绍它的作用)。3、气活塞及其做功舌:起根据氢氧化合器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前后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发电机A进行发电的作用。4、齿轮发电机A:它能将氢氧化合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动能以及后来出现的大气压强能转化为电能。5、导线:用来将各种发电机以及光能电池所发出的电输送给用电器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我们将假设存在着这样的两个前提:a、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中所示的所有的发电机所发之电,一律视为类型相同的直流电b、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中所示的用电器一律视为同一个电解水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存在于本发明中的那个能量守恒关系。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本发明的电解水器不一定真的去使用本发明自身提供的电能来进行工作)。6、电解水器:它由电解室、供气室、补水池、压力水池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用来为本发明提供其工作所必需的氢气和氧气,并通过其自身的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压力来推动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做功。7、电解水器的电解室:起提供一个让电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场所。8、水:在本发明中,水的作用非常广泛包括a、供电解用,最后它将转化成为氢气和氧气b、供生成压力用,从而帮助输送氢气和氧气进入氢氧化合器,以及帮助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复位的作用c、供生成循环水路,起产生动能之用d、供吸收热能冷却氢氧化合器同时增大自身体积进而做功用e供充当热源用(见特别说明4)。9、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起根据电解室中的压力的增减,而向着电解室外或电解室内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发电机B进行发电的作用。10、齿轮发电机B:它是用来将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上所含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11、电解室的封气阀门开启系统启动按钮:当它被按下之后,电解室中的封气阀门将会被打开。12、电解室的封气阀门:当它闭合时,电解室成为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这个密闭的容器中,随着氢气和氧气的不断产生,由于同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大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所以其内部压力就会不断地增加,而这个压力将推动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向着电解室以外的方向运动,并动齿轮发电机B进行发电;当它开启时,整个的电解水器就变成了一个连通器,在这个连通器中由于补水池的水位高于压力水池的水位,所以补水池中的水,就会推动着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向着电解室内的方向运动,并最终将液活塞A推至补水通道口之后,这样补水池中的水,就能从补水通道中流入电解室,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氢气和氧气排挤进供气室中,这就为电解室的下一次工作准备好了一切条件。13、电解水器的补水池:它的作用是为电解水器补足可供电解用的水,以及帮助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复位。14、补水通道;是补水池中的水绕过液活塞A进入电解室中的通道。15、单向止水阀:它的作用是能够让补水池中的水自由地流入电解室,但电解室中的水和气却不能通过它流入补水池。16、气路通道:是氢气和氧气从电解室进入供气室中的通道。17、电解水器的供气室:它的作用是为本发明的氢氧化合器提供一种高压的氢气和氧气(在本发明中工作用的氢气和氧气其压强不仅高于大气压,而且也高于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中的水压)。18、压力水道:它是供气室中的水进入压力水池,同时也是压力水池中的水进入供气室的通道。19、压力水池:它的作用是赋于供气室中的氢气和氧气以高压。20、设在电解室中的浮球闭阀开关:它作用是,当电解室中的水被补足之后,该开关将为水的浮力所驱动,从而启动电动机械系统将电解室的封气阀门再次关闭,为电解室的下一次工作准备条件。21、动能获取管道:(一个氢氧化合器实际上可设有多条动能获取管道,但在本说明书附图中我们只画了一条来介绍它的作用)它是气活塞的运动区,气活塞通过它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前后移动,将氢氧化合时所产生的势能以及后来的大气压强能转化为动能。22、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它能让动能获取管道内的空气自由流通。23、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它能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24、光能电池:它能将氢氧化合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能转化成为电能。25、压力水箱:是一个用坚实的热的不良导体做成的,能象蚌壳一样打开的密封性水箱,它是用来采集氢氧化合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从而使自己的内部压力增加,进而促使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对齿轮发电机C做功。26、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它能将压力水箱的内部压力转化成动能,从而带动齿轮发电机C使它发出电来。27、齿轮发电机C:它的齿轮是一个单向给力装置即当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向外伸出时,它能带着发电机的转子转动,而当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向内回缩时,它就不能带着发电机的转子转动。它能将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上伸出时所含的动能转化为电能。28、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当压力水箱内部温度上升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开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将会被打开,其内部的那些温度相对较高的水就会被释放出来,同时在连通器中的那些温度相对较低的水被补充进去,当压力水箱内部温度降低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关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将会再次被关闭,从而开始它下一次的工作过程。29、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的复位弹簧:它的作用是在压力水箱被打开之后,趁其内部压力消失之时将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推回至它的工作初始位置。30、连通器:它的一侧浸泡着整个的压力水箱,而另一侧则是一个稍显瘦小的水道,连通器的作用是用来产生循环水流。31、设在连通器水道上的水力发电机:它能将水流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32、氢氧化合器内部的蒸汽按钮,按下它之后,从蒸汽喷口处就会喷出一缕蒸汽(蒸汽按钮被完全松开时蒸汽喷口将停止工作)。33、蒸汽喷口:它除了受蒸汽按钮的控制之外,其本身还是一个单向供气阀,气体可以通过它进入氢氧化合器,但是氢氧化合器中的气体却不能通过它来排出机腔之外,它的作用是在氢气和氧气灌注完毕之后继续喷出一缕压强与本机所用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强相当的水蒸汽,其目的是推动气活塞向着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移动,直到它逐渐松开火花塞启动按钮并最终实现打火为止。34、火花塞启动按钮:它在被按下的过程中会令火花塞出现一次打火(当它被完全按下或是被完全松开时,火花塞都会停止工作)。其作用是让火花塞在最适宜的时候开始工作。35、火花塞保险按钮:在它被按住的时候,火花塞绝对不会出现打火。其作用是让火花塞在最不安全最不适宜的时候无法工作。36、气活塞的铲角:它的作用是将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铲起,从而让氢气和氧气能够进入氢氧化合器,同时也让冷凝于氢氧化合器中的水得以排出。37、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它是控制氢气和氧气注入时机的机件,当它被铲起时,它能将氢气和氧气放入氢氧化合器,当它被松脱时它便开始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氢氧化合器内。38、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它是控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时机的机件,当它被铲起时,它能让存在于氢氧化合器中的那些由氢氧化合反应产生的水,在氢气和氧气的压力的作用下流入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中去。39、输气管道:它是输送氢气和氧气的管道。40、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该管道与一个压力源相连接,从而使其管道中的水的压力既高于大气压又略低于氢气和氧气的压力,所以这样一来它就既不会妨碍氢气和氧气推动气活塞向着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移动,又能借助于氢气和氧气的压力,将滞留于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导出氢氧化合器之外。起将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导出的作用。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我们把一个氢氧化合器筑进一个连通器中,但要让它的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穿过连通器的池壁而与自然界的空气相连。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氢氧化合器以及连通器的大小,来设计一个与它们相配套的压力水箱,压力水箱一方面通过它的箱轴使自己固定在连通器的池壁上,另一方面它又将整个的氢氧化合器函合在自己的箱体内(在这环节上我们要求压力水箱在它的箱体函合后,它应当有极强的气密性)当压力水箱符合了我们的条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将本发明中的各种电路和气路接通了,当本发明中的各种电路和气路接通之后,我们就可以往连通器中注水(其温度以偏低为好,而以摄氏4度左右为最佳。*这种水在雪山下终年可得)。当我们将连通器注满水之后,我们就可以先利用外接电源来驱动本发明中的电解水器这一工作机件,从而使电解水器的供气室中装满氢气和氧气。这时台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我们在氢氧化合器中注满氢气和氧气(按正好能够让氢气和氧气全部化合成水的比率注入),然后利用火花塞的外接电源为本发明进行第一次打火,这时氢氧化合器中的氢气和氧气,将产生剧烈的化合反应,于是我们首先会观察到,有一个巨大的动力作用于气活塞及其做功舌上,从而推动气活塞及其做功舌迅速地沿着动能获取管道向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气活塞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进行发电,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动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A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由于在电解室的封气阀门的开启系统没有工作以前,电解室乃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当它里面的水被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之后,由于同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大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于是随着氢气和氧气地不断增加,电解室中的压力也就会不断地增大,而这个压力最终会推动液活塞A向着电解室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A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B进行发电,这就将电解室中所产生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B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当液活塞A的做功舌前进了一段距离之后,它最终会按下设在它前方的电解室中的封气阀门的开启系统启动按钮,而当该按钮被按下之后,电解室中的封气阀门将会被打开,这时电解水器的补水池与压力水池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连通器,而因为在设计上我们会让补水池的水位高于压力水池的水位,这样一来补水池中的水就会带动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向着电解室内的方向移动,而当液活塞A越过补水通道口时,液活塞A便会停止后退,而补水池中的水则会由补水通道流入电解室,并将电解室中的氢气和氧气排挤进入供气室中,供气室中本来装满了水,但随着氢气和氧气的进入,里面的水又会因受到氢气和氧气的排挤,而顺着压力水道流入压力水池,等到电解室中的氢气和氧气全部被排完之后,电解室中补入的水所产生的浮力,会引发浮球闭阀开关工作,这时封气阀门将会再次被关闭,这样电解室就开始进入到了下一次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在本发明的电解水器中,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整个的电解水让程中,本来存在着一个很清楚的能量守恒关系,即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但是在本发明的电解水器中,问题却被复杂化了,因为如果说在该电解水器中,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已经实现了能量守恒的话,那么当水被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之后,其原有物质虽然能量不变,但是它的体积却增加了,于是这里似乎是凭空多出了一个势能来<但是否真是如此发明人并无切实证据>)。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接着看氢氧化合器方面的工作过程,当气活塞及其做功舌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向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运动时,除了气活塞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发电外,同时气活塞还会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空气,向着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处移动,而这样一来移动的空气,就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使它们发出电来,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另一部分动能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氢气和氧气在氢氧化合器中进行化合反应时,会发出强烈的白光,这种白光作用于布设在氢氧化合器内表面上的光能电池时,光能电池能将这强烈的白光转化为电,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光能电池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在本发明的氢氧化合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光能和动能外,还会产生热能,而这个热能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氢氧化合器中,而由于整个的氢氧化合器都浸泡在压力水箱内部的水中,所以本发明在氢氧化合过程所产生的热能就只能经由氢氧化合器的外壳传递给了压力水箱内的水,这样一来压力水箱内的水的就会破加热,而我们知道水被加热后它的体积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压力水箱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样便产生了一个可以用来做功的势能,于是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就会推动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向着压力水箱外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B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C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压力水箱中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C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但是为了不影响下一个工作步骤,本发明也同时要求压力水箱中水温不能过高,故我们在本发明的压力水箱中安放了一个温度控制机关即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这个开关的作用是:当压力水箱内部温度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例如摄氏15度),温控开关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开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将会被打开,当压力水箱内部温度降低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关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将会再次被关闭。所以在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作用下,当氢氧化合器反复工作多次之后压力水箱内部水温就会不断上升,而等到它升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开箱系统,将压力水箱打开,将其内部的那些温度相对较高的水释放出来,同时连通器中那些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又被补充进去(而就在这个时候,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的复位弹簧也会趁着压力水箱的内部压力消失这个空档,将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推回至其工作的初始位置),从而使压力水箱内部温度重新降低,而等到其温度降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又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关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将会再次被关闭,从而开始它的下一次工作过程。当压力水箱内的水被释放出来之后,因为它较连通器中的水的温度更高,于是它就会往上浮起,而这样一来就会在整个的连通器中造成一个水流的循环,而这个循环的水流,将带动设在连通器水道上的水力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这就将存在于流水中的动能(这个动能从其本质上来看,也应该是源自于水的体积的变化,而非我们直观上所感觉到的来自于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的转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热水在冷水中上浮并不是因为它的热能做了使其向上升腾的功,事情正好相反这恰恰是因为冷水的浮力做了一个向上托举的功,才使得热水能在冷水中向上浮起,而我们之所以要探究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这种现象有悖于我们以往的认识结论)转化成了电能。水力发电机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就在压力水箱中的水被加热的同时,氢氧化合器中的氢氧化合物即水蒸气,却在被冷却,并最终凝聚成水,而由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要比同等质量的水蒸汽的体积小得多,所以这时在氢氧化合器里,就会出现一个真空环境。而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外的空气就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反过来从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进入动能获取管道,从而推动气活塞向着氢氧化合器内部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a、从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处流入的空气,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b、气活塞的做功舌也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空气中的大气压强能(一种势能),转化成了电能。而获取这个大气压强能才是本发明的关键所在,因为它是一个与本发明所消耗的能量即氢氧化合能已经毫不相关的能量,我们得到了它,而且不是通过高温,反而是通过低温来获得的,所以单就从这个能量的来路而言,它也颠覆了我们的传统的认识结论: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只有利用高温而非利用低温我们才能得到能量,但是到了今天人们则可以通过本发明而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风力发电机和齿轮发电机A所发之电都由导线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至此关于本发明如何获取能量的事情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它的工作过程却还没有结束,随着气活塞的不断后退,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首先它将会按下安置在氢氧化合器内部的蒸汽按钮,当蒸汽按钮被按下之后,从蒸汽喷口处就会释放出一缕水蒸汽(它的压强与本机所用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强相当),但是由于这缕蒸汽过于稀少,所以它并不足以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相抗衡,所以气活塞还将继续后退,于是它又会接着按下火花塞启动按钮,而当火花塞启动按钮被按下之后,就在它被按下的过程中,会让火花塞出现一次打火(火花塞启动按钮在被完全按下或是被完全松开时,火花塞都会停止工作),但是因为气活塞还在后退,于是它又会紧接着按下火花塞保险按钮,而当火花塞保险按钮被按下之后,火花塞将无法继续工作,于是打火现象被中止,而打火现象被中止之后,不久气活塞的铲角,就会将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两个弹力阀门相继铲起,这时氢气和氧气便会通过输气管道从电解水器的供气室进入氢氧化合器,而由于进入氢氧化合器中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力既高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也高于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中的水压,所以它一方面能将冷凝于氢氧化合器中的水排挤到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中,而另一方面又能推动气活塞再次向着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移动,直到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两个弹力阀门再次被关闭为止。而当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被再次关闭之后,本来气活塞将会停止移动的,但是由于这时在本发明的蒸汽喷口处还在不断地释放着水蒸汽,所以气活塞还是会继续前进,并继而依次松开火花塞保险按钮和火花塞启动按钮,而在火花塞启动按钮被松开的过程中,它又会引起火花塞的一次打火,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内的氢气和氧气又将再一次被点燃,于是本发明全面地进入到了下一次的工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1、氢氧化合器  2、火花塞  3、气活塞及其做功舌  4、齿轮发电机A  5、导线  6、电解水器  7、电解水器的电解室  8、水  9、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  10、齿轮发电机B  11、电解室的封气阀门开启系统启动按钮  12、电解室的封气阀门  13、电解水器的补水池  14、补水通道  15、单向止水阀  16、气路通道  17、电解水器的供气室  18、压力水道  19、压力水池  20、设在电解室中的浮球闭阀开关  21、动能获取管道  22、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  23、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  24、光能电池  25、压力水箱  26、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  27、齿轮发电机C  28、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  29、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的复位弹簧  30、连通器  31、设在连通器水道上的水力发电机  32、氢氧化合器内部的蒸汽按钮  33、蒸汽喷口  34、火花塞启动按钮  35、火花塞保险按钮  36、气活塞的铲角  37、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  38、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  39、输气管道  40、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4中:首先我们把一个氢氧化合器(1)筑进一个连通器(30)中,但要让它的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穿过连通器(30)的池壁而与自然界的空气相连。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氢氧化合器(1)以及连通器(30)的大小,来设计一个与它们相配套的压力水箱(25),压力水箱(25)一方面通过它的箱轴使自己固定在连通器(30)的池壁上,另一方面它又将整个的氢氧化合器(1)函合在自己的箱体内,然后我们将本发明中的各种电路和气路接通,再在连通器(30)内注满冷水(8),之后我们先利用外接电源来驱动本发明中的电解水器(6)这一工作机件,从而使电解水器的供气室(17)中装满氢气和氧气,并将此氢气和氧气注入本发明中的氢氧化合器(1)中,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火花塞(2)的外接电源为本发明进行第一次打火,这时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气和氧气将产生剧烈的化合反应,于是我们首先会观察到,有一个巨大的动力作用于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上,从而推动汽活塞及其做功舌(3)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21)向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汽活塞(3)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进行发电,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动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A(4)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6)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由于在电解室(7)的封气阀门(12)没有被开启以前,电解室(7)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当它里面的水(8)被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之后,因为同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要远大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于是随着氢气和氧气不断增加,电解室(7)中的压力也就会不断地增大,而这个压力最终会推动液活塞A(9)向着电解室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9)会带动齿轮发电机B(10)进行发电,这就将电解室(7)中所产生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B(10)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6)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当液活塞A(9)的做功舌前进到一定的时候,它就会按下设在它前方的电解室封气阀门开启系统的启动按钮(11),而当该按钮被按下之后,电解室的封气阀门(12)将会被打开,这时电解水器的补水池(13)与压力水池(19)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连通器,而因为在设计上我们会让补水池(13)的水位高于压力水池(19)的水位,而这样一来补水池(13)中的水(8)就会带动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9)向着电解室内的方向移动,而当液活塞A(9)越过补水通道(14)的入口时,液活塞A(9)便会停止后退,而补水池(13)中的水(8)则会由补水通道(14)流入电解室(7),并将电解室(7)中的氢气和氧气排挤进入电解水器(6)的供气室(17)中,供气室(17)中本来装满了水(8),但随着氢气和氧气的进入,里面的水(8)又会因为受到氢气和氧气的排挤而顺着压力水道(18)流入压力水池(19)中,等到电解室(7)中的氢气和氧气全部被排完之后,电解室(7)中补入的水(8)所产生的浮力会引发浮球闭阀开关(20)工作,这时封气阀门(12)将会再次被关闭,这样电解室(7)就开始进入下一次的工作过程。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氢氧化合器(1)方面按下来的工作过程,当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21)向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运动时,除了气活塞(3)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发电外,同时气活塞(3)还会推动动能获取管道(21)中的空气向着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移动的空气就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处的风力发电机(23)使它发出电来,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另部分动能也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23)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氢气和氧气在氢氧化合器(1)中进行化合反应时,会发出强烈的白光,而当这种白光作用于氢氧化合器内壁的表面上所布设的光能电池(24)时,光能电池(24)会将这强烈的白光转化为电能,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光能电池(24)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在本发明的氢氧化合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动能和光能外,还会产生热能,而这个热能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氢氧化合器(1)中,而由于整个的氢氧化合器(1)都浸泡在压力水箱(25)内部的水(8)中,所以本发明在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就只能经由氢氧化合器(1)的外壳传递给了压力水箱(25)中的水(8),这样一来压力水箱(25)中的水(8)的就会被加热,而我们知道水(8)被加热后,它的体积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压力水箱(25)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样便产生了一个可以用来做功的势能,于是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8)就会推动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26)向着压力水箱外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B(26)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C(27)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压力水箱(25)中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C(27)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但是为了不影响下一个工作步骤,本发明也同时要求压力水箱(25)中的水(8)的温度不能过高,故我们在本发明的压力水箱(25)中安放了一个温度控制机关即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28),本发明在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28)的作用下,当氢氧化合器(1)反复工作多次之后,压力水箱(25)内部水温就会不断上升,而等到它升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28)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开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25)就会象蚌壳一样打开,将其内部的那些温度相对较高的水(8)被释放出来,同时让连通器(30)中的那些温度相对较低的水(8)补充进去[而就在这个时候,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的复位弹簧(29)也会趁着压力水箱的内部压力消失这个空档,将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26)推回至其工作的初始位置],从而使压力水箱(25)的内部温度重新降低,而等到其温度降到某一程度时,温控开关(28)又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关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25)将会再次被关闭,从而开始它的下一次工作过程。当压力水箱(25)内的水(8)被释放出来后,因为它较连通器(30)中的水(8)的温度更高,于是它就会往上浮起,而这样一来就会在整个的连通器(30)中造成一个水流的循环,而这个循环的水流又将带动设在连通器(30)水道上的水力发电机(31),使它发出电来。这就将存在于流水中的动能转化成了电能。水力发电机(31)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就在压力水箱(25)中的水(8)被加热的同时,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氧化合物即水蒸气却在被冷却,并最终被凝聚成水,而由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要比同等质量的水蒸汽的体积小得多,所以这时在氢氧化合器(1)里就会出现一个真空环境。而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外的空气,就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反过来从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进入动能获取管道(21),从而推动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向着氢氧化合器内部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a、流入的空气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23)使它发出电来。b、气活塞(3)的做功舌也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空气中的大气压强能(一种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23)和齿轮发电机A(4)所发之电都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至此关于本发明如何获取能量的事情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它的工作过程却还没有结束,随着气活塞(3)的不断后退,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首先它将会按下安置在氢氧化合器内部的蒸汽按钮(32),当蒸汽按钮(32)被按下之后,从蒸汽喷口(33)处就会释放出一缕水蒸汽(它的压强与本机所用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强相当),但是由于这缕水蒸汽过于稀少而并不足以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相抗衡,所以气活塞(3)还将继续后退,于是它又会接着按下火花塞启动按钮(34),而当火花塞启动按钮(34)被按下之后,在它被按下的过程中会让火花塞(2)出现一次打火,但是因为气活塞(3)还在后退,于是它又会紧接着按下火花塞保险按钮(35),而当火花塞保险按钮(35)被按下之后,火花塞(2)将无法继续工作,于是打火现象被中止,而在打火现象被中止之后,不久汽活塞的铲角(36)就会将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相继铲起,这时氢气和氧气便会通过输气管道(39)从供气室(17)中进入氢氧化合器(1)中,而由于进入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力既高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也高于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40)中的水压,所以它能一方面将冷凝于氢氧化合器(1)中的水排挤到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40)中,而另一方面又能推动气活塞(3)再次向着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移动,直到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再次被关闭为止。而当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被再次关闭之后,本来气活塞(3)将会停止移动,但是由于这时蒸汽喷口(33)处还在不断地释放水蒸汽,所以气活塞(3)将会继续前进,并继而依次松开火花塞保险按钮(35)和火花塞启动按钮(34),而火花塞启动按钮(34)在被松开的过程中又会引发火花塞(2)的一次打火,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1)内的氢气和氧气又将再一次被点燃,于是本发明全面进入到了下一次的工作过程。
特别说明
1、本说明书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这样一回事:首先我们消耗了氢气和氧气,将它的化学能转化成了动能、光能和热能。而我们同时又用了很多台发电机以及光能电池等,将这些动能、光能和热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理想情况下,我们所得到的电能,就应该恒等于由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化而来动能、光能和热能,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而这样来,我们则又能用我们所得到的电能,去将氢氧化合后生成的水,电解成与我们所消耗掉的一样多的氢气和氧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热的传递是不可能没有损耗的,所以本发明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多重转化之后,我们将不可能再重新收获与我们所消耗掉的一样多的氢气和氧气,但是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虽然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全部利用到,但是我们同样也知道,那些不能被我们利用的热能,绝对不会因此而消失掉,它们只不过是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了,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是事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免要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即然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一部分已经转化为电能,而另一部分则转化成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实现了能量守恒的话,那么在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已经结束,能量转化业已完毕之后,本发明中的气活塞,却自个儿动了起来,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对此我们只能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看来我们真的找到了一种崭新的能源!(或许有人会做这样的理解:气活塞之所以后来会自个儿动起来,是因为它在前面的运动过程中,已经将做功的能量传递给了空气,使它产生了弹性形变,从而积蓄了势能,所以后来空气才会有能力推动气活塞向着氢氧化合器内的方向移动,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要搞清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我们只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为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设计两个气路,一个是出气路只允许动能获取管道中的空气跑出去,而不允许外面的空气跑到动能获取管道中来,并将此出气路连接到一个密闭的大容器里,而另一个是进气路,只允许外面的空气进入动能获取管道,而不允许动能获取管道中的空气跑出去,而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看到,气活塞在它前进的运动过程中,确实将一种做功的能量传递给了空气,使它产生了弹性形变从而积蓄了势能,但是这个能量却被拘禁在那个密闭的容器里面(对于这个能量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将它转化为可用能源),其本身已经跟外界的空气毫无关联,但是当我们这样做了之后,却并不会影响本发明后面的工作,由此可见推动气活塞向着氢氧化合器内的方向移动的能量,确实跟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没有客观的转化关系;至于对热能与光能的考察亦是同理可证)
2、如果我们用磁性材料来做活塞(特别是本发明中的气活塞)或是让活塞携带上磁体的话,那么我们就只需在活塞的动能获取管道上绕上发电机的发电线圈就能够将活塞上的动能直接转化成为电能。
3、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从蒸气喷口处喷出的水蒸气这一物质亦可直接由水来代替从而完成其工作任务。
4、对于本发明工作中所产生的热能(即压力水箱中的水里所携带的热能)的利用还有很多方法,在这里我再为大家介绍两种方法:a用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或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将这种热能转化为电能b我们可以在连通器上再建一个烟囱样的建筑物,作为热空气的出路,并在此出路上设置风力发电机,这时我们就能用连通器中的热水作为热源来加热空气使它上升进而推动风力发电机发电。
5、本发明中的压力水箱的工作可以由特别说明4中所介绍的方法来取代。
6、在实际工作中,对本发明所使用的某些控制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进行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升级。例如用电脑的程序控制来取代本发明中的各种按按钮的动作。
7、本发明可以通过让几台机器同时相互配合着使用,并对齿轮发电机的齿轮作单向给力处理以及对做功舌作上下两条齿路设计,让做功舌在前进与后退时分别带动不同的发电机,从而使自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动作都显得完整而连贯。
8、在本发明的实物形态中,其机件的布设位置及其大小比例和数目的多少等等都可随实施的方便与经济而变动,无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附图中所示。
以上所介绍的三种类型的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物质体积的无偿改变,来获取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效益无限,因此非常适合人类使用。

Claims (4)

1.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流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如果我们将这个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现象转化成动能获取管道中活塞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将计划用来做功的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流体仓)。B、为这个密闭的容器(即流体仓)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以此来将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转化成为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这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图1为例)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能获取管道(5)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由流体入口(11)处注入流体仓(1)中,当流体仓(1)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盖子(12)盖严,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1)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积膨胀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1)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
2.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固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我们在这个固体物质的终端(一般是取其长度终端)加上一个能量传递机件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现象转化成为能量受递机件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柱型机)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为计划用来做功的固体物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固体物质为固体物质聚能柱)连接上一个能量传递机件,这个能量传递机件能够将固体物质(即固体物质聚能柱)的体积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势能传递给能量受递机件。B、用能量受递机件将能量传递机件传递过来的势能转化成其自身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图2为例)在图2中:首先我们将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柱(1)固定在一堵支撑墙(2)上,并用一个支架(3)将它支起,再把它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4)穿入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6)里面,然后将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7)固定住,同时再将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与做功齿轮(9)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它就会推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后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缩短,而当它的长度缩短时它就会拉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前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活,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另外发明人在说明书中还为人们介绍了:对于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直径变化我们也能通过在其柱体上绕上做功索的方式来获取能量这样一种关键技术。
3.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固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我们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在一起,那么随着这块由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而成的合成板材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就会出现一种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这块合成板材就会向着热胀较小或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这样一来运动现象便出现了,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板型机)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可以随自身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弯曲运动的特殊的合成材料(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特殊的合成材料为固体物质聚能板)。B、给这块特殊的合成材料(即固体物质聚能板)连接上能量传递机件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能量受递机件来收获到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图3为例)在图3中:首先我们用支点(2)架起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板(1),使它的两个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做以支点(2)为圆心的圆弧形运动,然后再将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与做功齿轮(4)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随着自身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1)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1)就会向着热胀较小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活,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减少,而当它的长度减少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1)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1)就会向着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4.在自然界中水是一种具有非常特殊的做功能力的物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水在被电解时它一方面能将电能转化成为化学能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守恒,而另一方面它在被电解后出现了一种同等质量的物质体积增大的现象,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通过采用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将计划用来电解用的水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中,并给这个密闭容器(即电解水器的电解室)开辟一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水被电解后质量不变而体积增大这种现象使密闭的容器(即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中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向前运动,而我们便可因此而获得能量。其次是由水电解而来的氢气和氧气在其被点燃之后能以动能、光能和热能的方式向外释放能量,但是当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结束后,降温这种必然的趋势却会使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即水蒸气的体积缩小,而这样一来我们又能通过采用这样的一种技术手段即让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所生成的水蒸气居于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氢氧化合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氢氧化合器中的低压条件来诱导大气压为我们推动活塞和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运动,从而使我们因此而获得能量。最后是水在被加热后,一方面是它的体积会增大。本发明针对这个现象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用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压力水箱)将本发明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的热源(即说明书中所说的氢氧化合器)带水一起包裹起来,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即压力水箱)开辟一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当氢氧化合器变热之后就能将自身的热能传递给它周围的水,这样一来这个水的体积就会增大并最终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对外做功;另一方面是它虽然体积增大了,但质量却不会变,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热水要比冷水的密度小,而这样一来当热水和冷水混合在一起时热水就会因为受到冷水的浮力作用而向上升起,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本发明针对这个运动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用一个连通器为这种水的运动创造一个循环的回路,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在这个连通器的水道中放置一台或数台水力发电机就能把这个水流运动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就是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一发明的关键技术。为了让这些关键技术能够相互协调着工作,在说明书中发明人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图4为例)在图4中:首先我们把一个氢氧化合器(1)筑进一个连通器(30)中,但要让它的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穿过连通器(30)的池壁而与自然界的空气相连。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氢氧化合器(1)以及连通器(30)的大小,来设计一个与它们相配套的压力水箱(25),压力水箱(25)一方面通过它的箱轴使自己固定在连通器(30)的池壁上,另一方面它又将整个的氢氧化合器(1)函合在自己的箱体内,然后我们将本发明中的各种电路和气路接通,再在连通器(30)内注满冷水(8),之后我们先利用外接电源来驱动本发明中的电解水器(6)这一工作机件,从而使电解水器的供气室(17)中装满氢气和氧气,并将此氢气和氧气注入本发明中的氢氧化合器(1)中,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火花塞(2)的外接电源为本发明进行第一次打火,这时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气和氧气将产生剧烈的化合反应,于是我们首先会观察到,有一个巨大的动力作用于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上,从而推动汽活塞及其做功舌(3)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21)向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汽活塞(3)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进行发电,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动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A(4)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6)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由于在电解室(7)的封气阀门(12)没有被开启以前,电解室(7)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当它里面的水(8)被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之后,因为同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要远大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于是随着氢气和氧气不断增加,电解室(7)中的压力也就会不断地增大,而这个压力最终会推动液活塞A(9)向着电解室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9)会带动齿轮发电机B(10)进行发电,这就将电解室(7)中所产生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B(10)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6)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当液活塞A(9)的做功舌前进到一定的时候,它就会按下设在它前方的电解室封气阀门开启系统的启动按钮(11),而当该按钮被按下之后,电解室的封气阀门(12)将会被打开,这时电解水器的补水池(13)与压力水池(19)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连通器,而因为在设计上我们会让补水池(13)的水位高于压力水池(19)的水位,而这样一来补水池(13)中的水(8)就会带动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9)向着电解室内的方向移动,而当液活塞A(9)越过补水通道(14)的入口时,液活塞A(9)便会停止后退,而补水池(13)中的水(8)则会由补水通道(14)流入电解室(7),并将电解室(7)中的氢气和氧气排挤进入电解水器(6)的供气室(17)中,供气室(17)中本来装满了水(8),但随着氢气和氧气的进入,里面的水(8)又会因为受到氢气和氧气的排挤而顺着压力水道(18)流入压力水池(19)中,等到电解室(7)中的氢气和氧气全部被排完之后,电解室(7)中补入的水(8)所产生的浮力会引发浮球闭阀开关(20)工作,这时封气阀门(12)将会再次被关闭,这样电解室(7)就开始进入下一次的工作过程。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氢氧化合器(1)方面接下来的工作过程,当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21)向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运动时,除了气活塞(3)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发电外,同时气活塞(3)还会推动动能获取管道(21)中的空气向着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移动的空气就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处的风力发电机(23)使它发出电来,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另一部分动能也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23)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氢气和氧气在氢氧化合器(1)中进行化合反应时,会发出强烈的白光,而当这种白光作用于氢氧化合器内壁的表面上所布设的光能电池(24)时,光能电池(24)会将这强烈的白光转化为电能,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光能电池(24)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在本发明的氢氧化合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动能和光能外,还会产生热能,而这个热能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氢氧化合器(1)中,而由于整个的氢氧化合器(1)都浸泡在压力水箱(25)内部的水(8)中,所以本发明在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就只能经由氢氧化合器(1)的外壳传递给了压力水箱(25)中的水(8),这样一来压力水箱(25)中的水(8)的就会被加热,而我们知道水(8)被加热后,它的体积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压力水箱(25)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样便产生了一个可以用来做功的势能,于是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8)就会推动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26)向着压力水箱外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B(26)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C(27)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压力水箱(25)中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C(27)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但是为了不影响下一个工作步骤,本发明也同时要求压力水箱(25)中的水(8)的温度不能过高,故我们在本发明的压力水箱(25)中安放了一个温度控制机关即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28),本发明在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28)的作用下,当氢氧化合器(1)反复工作多次之后,压力水箱(25)内部水温就会不断上升,而等到它升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28)就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开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25)就会象蚌壳一样打开,将其内部的那些温度相对较高的水(8)被释放出来,同时让连通器(30)中的那些温度相对较低的水(8)补充进去[而就在这个时候,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的复位弹簧(29)也会趁着压力水箱的内部压力消失这个空档,将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26)推回至其工作的初始位置],从而使压力水箱(25)的内部温度重新降低,而等到其温度降到某一程度时,温控开关(28)又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关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25)将会再次被关闭,从而开始它的下一次工作过程。当压力水箱(25)内的水(8)被释放出来后,因为它较连通器(30)中的水(8)的温度更高,于是它就会往上浮起,而这样一来就会在整个的连通器(30)中造成一个水流的循环,而这个循环的水流又将带动设在联通器(30)水道上的水力发电机(31),使它发出电来。这就将存在于流水中的动能转化成了电能。水力发电机(31)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就在压力水箱(25)中的水(8)被加热的同时,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氧化合物即水蒸气却在被冷即,并最终被凝聚成水,而由于同等质量的水的体积要比同等质量的水蒸汽的体积小得多,所以这时在氢氧化合器(1)里就会出现一个真空环境。而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外的空气,就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反过来从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进入动能获取管道(21),从而推动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向着氢氧化合器内部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a、流入的空气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23)使它发出电来。b、气活塞(3)的做功舌也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空气中的大气压强能(一种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23)和齿轮发电机A(4)所发之电都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至此关于本发明如何获取能量的事情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它的工作过程却还没有结束,随着气活塞(3)的不断后退,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首先它将会按下安置在氢氧化合器内部的蒸汽按钮(32),当蒸汽按钮(32)被按下之后,从蒸汽喷口(33)处就会释放出一缕水蒸汽(它的压强与本机所用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强相当),但是由于这缕水蒸汽过于稀少而并不足以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相抗衡,所以气活塞(3)还将继续后退,于是它又会接着按下火花塞启动按钮(34),而当火花塞启动按钮(34)被按下之后,在它被按下的过程中会让火花塞(2)出现一次打火,但是因为气活塞(3)还在后退,于是它又会紧接着按下火花塞保险按钮(35),而当火花塞保险按钮(35)被按下之后,火花塞(2)将无法继续工作,于是打火现象被中止,而在打火现象被中止之后,不久汽活塞的铲角(36)就会将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相继铲起,这时氢气和氧气便会通过输气管道(39)从供气室(17)中进入氢氧化合器(1)中,而由于进入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力既高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也高于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40)中的水压,所以它能一方面将冷凝于氢氧化合器(1)中的水排挤到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40)中,而另一方面又能推动气活塞(3)再次向着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移动,直到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再次被关闭为止。而当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被再次关闭之后,本来气活塞(3)将会停止移动,但是由于这时蒸汽喷口(33)处还在不断地释放水蒸汽,所以气活塞(3)将会继续前进,并继而依次松开火花塞保险按钮(35)和火花塞启动按钮(34),而火花塞启动按钮(34)在被松开的过程中又会引发火花塞(2)的一次打火,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1)内的氢气和氧气又将再一次被点燃,于是本发明全面进入到了下一次的工作过程;另外发明人在说明书中还为人们介绍了:如果我们用磁性材料来做活塞或是让活塞携带上磁体的话,那么我们就只需在活塞的动能获取管道上绕上发电机的发电线圈,我们就能够将活塞上的动能直接转化成为电能这样一种关键技术。
CN2011103473249A 2011-10-31 2011-10-31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Pending CN103089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73249A CN103089559A (zh) 2011-10-31 2011-10-31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73249A CN103089559A (zh) 2011-10-31 2011-10-31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559A true CN103089559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0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73249A Pending CN103089559A (zh) 2011-10-31 2011-10-31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955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7509A (zh) * 2015-12-28 2016-05-25 史晓波 污染气体净化装置
CN106875838A (zh) * 2017-03-14 2017-06-20 谢宇翔 冰能装置
CN107002641A (zh) * 2014-09-29 2017-08-01 西门子公司 用于存储能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9862146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9927405A (zh) * 2019-04-18 2019-06-25 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加热空气的印染产品烘干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844U (zh) * 1988-04-12 1989-02-01 林志春 利用温差使材料变形作功的内能机
CN1234094A (zh) * 1996-08-21 1999-11-03 布赖恩·C·海格曼 热力液压发动机
CN1659372A (zh) * 2002-04-11 2005-08-24 理查德·A·哈瑟 水燃烧技术——氢氧燃烧方法、工艺、系统和装置
CN101487457A (zh) * 2009-02-20 2009-07-22 凌广 一种智能温差发动机及其应用
US20100283887A1 (en) * 2007-10-30 2010-11-11 Cambridge Mechatronic Limi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844U (zh) * 1988-04-12 1989-02-01 林志春 利用温差使材料变形作功的内能机
CN1234094A (zh) * 1996-08-21 1999-11-03 布赖恩·C·海格曼 热力液压发动机
CN1659372A (zh) * 2002-04-11 2005-08-24 理查德·A·哈瑟 水燃烧技术——氢氧燃烧方法、工艺、系统和装置
US20100283887A1 (en) * 2007-10-30 2010-11-11 Cambridge Mechatronic Limi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ion apparatus
CN101487457A (zh) * 2009-02-20 2009-07-22 凌广 一种智能温差发动机及其应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2641A (zh) * 2014-09-29 2017-08-01 西门子公司 用于存储能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5597509A (zh) * 2015-12-28 2016-05-25 史晓波 污染气体净化装置
CN105597509B (zh) * 2015-12-28 2018-07-03 史晓波 污染气体净化装置
CN106875838A (zh) * 2017-03-14 2017-06-20 谢宇翔 冰能装置
CN109862146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9862146B (zh) * 2017-11-30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9927405A (zh) * 2019-04-18 2019-06-25 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加热空气的印染产品烘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3735B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和风能的递进式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US8011182B2 (en) Vertical gravity/buoyancy power generator
CN103089559A (zh)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US20110204645A1 (en) Hydropower system with reciprocal floatation device
CN101311525A (zh) 具有多样能源输入的水电系统
CN103899467A (zh) 利用大气压力与真空吸力产生能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756843A (zh) 一种双壳式抽水蓄能系统
ES2940656T3 (es) Sistema para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CN108756821A (zh) 油井井下热电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2991370U (zh) 新型水力活塞泵势能转换装置
WO2004094816A1 (en) Plant for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force of gravity
CN109139343A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发电装置及方法
CN110658330B (zh) 一种能源耦合模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装置
CN105134474A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
CN109340079A (zh)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高效发电方法
CN208546278U (zh) 一种新型干热岩地热开采装置
CN107859590A (zh) 仿心脏柔体浪下潜入式波浪能高效取用系统
CN203837311U (zh) 一种海浪综合利用的供热发电及海水淡化系统
CN106460805A (zh) 利用地热蒸气进行循环的重力发电装置
TW201510354A (zh) 低成本的發電系統
CN205117603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
CN109915334A (zh) 地热井下循环高效热动电三联供装置及工艺方法
CN203067063U (zh) 汽车废热利用装置
RU2447229C1 (ru) Гэс с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ым разгоном потока
CN20440244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动力源的地下石油开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