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4761B -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4761B
CN103074761B CN201310024065.5A CN201310024065A CN103074761B CN 103074761 B CN103074761 B CN 103074761B CN 201310024065 A CN201310024065 A CN 201310024065A CN 103074761 B CN103074761 B CN 103074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transport
preparation
air purifying
multifunctional air
described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0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4761A (zh
Inventor
刘保江
王振华
瞿建刚
王明
张韡
欧康康
吉友美
何瑾馨
董霞
闵洁
高品
刘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yi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yi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yi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yi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40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4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4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4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47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包括:(1)将纳米Fe3O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多聚磷酸铵混合,超声分散,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0.5-1h后,浸入织物,染色,然后自然晾干,焙烘;(2)将铋盐、稳定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上述织物,滴加偏钒酸盐的磷酸盐缓冲液,用碱液调节溶液pH值,70-100℃条件下,反应4-8h,即得空气净化功能织物。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不增加新设备,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复合空气净化功能职务的空气净化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可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织物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160万人死亡,平均每20秒就有1人死亡。中国每年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已经达到11.1万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7亿美元。
现在人们对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基本上都有了解,而消费者对车内空气污染却知之甚少。实际上由于车内空间相对狭小以及内饰材料的不当使用,使得汽车内的空气有害物含量远高于室内有害物含量,车内环境污染极易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据美国AnnArbor环境集团02年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车内空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含量是家居和办公室中的5到10倍。2004年3月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发起的“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显示,有超过90%新车的室内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2008年年底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公布的一份国产新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显示,通过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五项车内有害成分检测分析,受检的50款车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检测项超标问题,超标率达84%。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由车内污染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车内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均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为了有效控制车内空气污染,规范国内汽车市场,国家环保部启动了国家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订工作,即将于10月份出台新执行的国家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及测量方法》中要求苯的浓度≤0.11mg/m3、甲苯浓度≤1.10mg/m3、苯乙烯浓度≤0.26mg/m3、甲醛浓度≤0.10mg/m3、乙醛浓度≤0.05mg/m3
目前,常规方法去除车内空气污染效果并不理想。市场上使用较多的车内空气净化器大多是通过系统中的出风风机将车内空气排出,通过进风风机将新鲜空气吹进车内;外部空气在进入车内的过程中,通过ESP模块静电集尘系统进行除尘,然后与热交换模块进行能量交换,这样可以达到净化空气和控制车内温度的效果。但我们同时发现,由于改善车内环境的迫切要求,使得人们认为,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使用后车内空气污染物会完全消除,虽然通过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通风系统可以将车内污染物排出车外,但将车外新鲜空气带进车内的同时也把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气态颗粒物等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带进车内,造成二次污染,这种去除车内污染物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国内外专家通过科学论证,提出符合健康绿色要求的“车内空气净化材料应是能去除有毒有害物质,深度净化车内空气质量同时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与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不断交叉渗透,光催化法治理室内空气技术由于具有净化效果好、操作简单、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的中间产物等独特优点,在国内外室内空气深度净化领域得到了大量地推广应用。尽管无机光催化粉末材料制造及应用经验都较为成熟,纳米光催化剂对较高浓度的气体污染物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但当气体污染物浓度较低时,由于吸附在光催化剂表面反应物浓度较低,光催化降解速率较慢,从而影响净化效果。由于纳米光催化剂颗粒极小,在高速处理气流时后易造成粉尘污染,需要将其负载于一定的载体上或者制备成膜。负载载体分为无机载体和有机载体。无机载体虽然可以解决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负载的问题,但是由于其使用不方便、催化剂长时间使用容易中毒失效等问题难以解决,严重影响了其使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开始了将光催化剂负载到纤维基材上的研究,突破了纳米光催化剂负载材料长期局限于陶瓷、玻璃和金属等无机材料的限制,而且利用纤维材料的多孔性和毛细管性能,使纤维表面吸附富集污染物,为纳米光催化剂提供高浓度反应物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此外纤维的吸附作用还可能使光催化降解反应可能产生的中间副产物在生成时即被吸附并被进一步氧化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这样纤维不仅能够浓缩气态污染物,加速光催化降解反应,而且可以减少中间副产物,及时释放产物,不断推进降解反应,这对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和消除污染物是非常需要的。相比而言,纳米光催化技术和现代纺织加工技术相结合,在车内空气深度净化中则显得更有前景和生命力,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表明,纳米光催化功能纺织品可用于脱除空气中有机气体物、细菌和微生物等,而且由于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可以装扮各种室内空间,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是获得美观、健康车内环境的较好选择。而作为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它需要具有阻燃、防污、抗紫外、磁性、空气净化等功能。以往,为达到这些标准,内饰面料也只能依赖进口,耗费大量外汇,动车、高速列车等车用内饰纺织品的高端产品主要被日本以及欧洲国家垄断。而本发明在发明人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得面料同时具有上述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不增加新设备,易于工业化生产;纤维来源广,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使用方便;复合空气净化功能职务的空气净化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可长期使用,可应用于潜艇、医院病房、汽车内部装饰、飞机内部装饰等室内装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包括:(1)将纳米Fe3O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多聚磷酸铵混合,超声分散,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0.5-1h后,浸入织物,振荡均匀,然后自然晾干,焙烘,其中纳米Fe3O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多聚磷酸铵和催化剂的加入量比为4g:1g:4g:2g:5ml;
(2)将铋盐、稳定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上述织物,滴加偏钒酸盐的磷酸盐缓冲液,用碱液调节溶液pH值,70-100℃条件下,反应4-8h,即得空气净化功能织物,其中铋盐、稳定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磷酸缓冲液、织物和偏钒酸盐的加入量为0.05~0.15:0.005~0.05mol:0.005~0.1mol:200ml∶5~15g:0.01~0.15mol,磷酸缓冲液和偏钒酸盐的磷酸盐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
所述步骤(1)中超声分散时间为20-30min,搅拌速率为200-400r/min,搅拌时间为0.5-1h。
所述步骤(1)中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速率为100-200r/min。
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为乙酸,催化剂的加入方式为:催化剂分批加入,2小时内加完。
所述步骤(1)中振荡均匀方式为用常压振荡染色机处理。
所述步骤(1)中焙烘温度为120-160℃,焙烘时间为0.5-1h。
所述步骤(2)中铋盐为硝酸铋、碳酸铋、氯化铋、醋酸铋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纳、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偏钒酸盐为偏钒酸钠、偏钒酸钾、偏钒酸铵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500~1500r/min。
所述步骤(2)中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0.05mol/L磷酸二氢钠和0.05-0.1mol/L磷酸氢钠混合液而成的。
所述步骤(2)中碱液为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为5-9。
本发明先通过在织物上特殊的整理工艺,赋予其抗阻燃、抗紫外和磁性保健等功能,然后通过低温制备工艺将绿色可见光半导体纳米粒子原位生长在纤维织物上,既解决了光催化剂在空气净化时的粉尘污染问题,又能避免光催化剂在柔性基材上团聚效率下降的问题;柔性空气净化材料表面的光触媒薄膜具有高亲水性,可形成防雾涂层,同时由于其强大的氧化作用,可氧化掉表面的污染物,保持自身清洁,柔性材料在可见光下能通过光催化降解有毒气体,并将其变为无毒无味的物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不增加新设备,易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纤维原料来源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使用方便;
(3)本发明的复合空气净化功能职务的空气净化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可长期使用,可应用于潜艇、医院病房、汽车内部装饰、飞机内部装饰等室内装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纳米Fe3O4颗粒4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g、多聚磷酸铵2g混合,采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200r/min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30℃,100r/min搅拌,用乙酸作为催化剂,将5ml的乙酸分批加入体系中,2小时内加完,然后再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将织物浸在其中,在常压振荡染色机中处理,然后取出自然晾干,晾干后的涤棉织物120℃焙烘1h。
(2)将0.05mol硝酸铋、0.005mo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0.005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500r/min搅拌下逐渐加入到200mL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步骤(1)中处理过的织物5g,再滴加200mL含有0.05mol偏矾酸铵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完毕,用1mol/L氢氧化钠碱液调节反应体系pH值在5,最后在70℃下反应4小时,即可。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磷酸二氢钠和0.05mol/L磷酸氢钠混合液而成的。
将本发明制得的复合空气净化功能织物和普通的活性炭空气净化材料分别装入同一型号的空气净化器内,对在同一条件下:包括空间,有害气体浓度、时间进行对比测试,其结果如下:
实施例2
(1)将纳米Fe3O4颗粒4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g、多聚磷酸铵2g,
混合,采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400r/min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55℃,150r/min搅拌,用乙酸作为催化剂,将5ml的乙酸分批加入体系中,2小时内加完,然后再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将织物浸在其中,在常压振荡染色机中处理,然后取出自然晾干,晾干后的涤棉织物140℃焙烘1h。
(2)将0.1mol氯化铋、0.025mol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0.075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1000r/min搅拌下逐渐加入到200mL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步骤(1)中处理过的织物10g,再滴加200mL含有0.01mol偏钒酸钾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完毕,用1mol/L氢氧化钾溶液碱液调节反应体系pH值在7,最后在85℃下反应6小时,即可。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物质的量浓度为0.0375mol/L磷酸二氢钠和0.07mol/L磷酸氢钠混合液而成的。
将本发明制得的复合空气净化功能织物和普通的活性炭空气净化材料分别装入同一型号的空气净化器内,对在同一条件下:包括空间,有害气体浓度、时间进行对比测试,
其结果如下:
实施例3
(1)将纳米Fe3O4颗粒4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g、多聚磷酸铵2g,
混合,采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400r/min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200r/min搅拌,用乙酸作为催化剂,将5ml的乙酸分批加入体系中,2小时内加完,然后再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将织物浸在其中,在常压振荡染色机中处理,然后取出自然晾干,晾干后的涤棉织物160℃焙烘1h。
(2)将0.15mol醋酸铋、0.05mol葡萄糖酸钠和0.01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1500r/min搅拌下逐渐加入到200mL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步骤(1)中处理过的织物15g,
再滴加200mL含有0.15mol偏矾酸盐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完毕,用1mol/L氢氧化钠碱液调节反应体系pH值在9,最后在100℃下反应8小时,即可。步骤(2)中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磷酸二氢钠和0.1mol/L磷酸氢钠混合液而成的。
将本发明制得的空气自净化功能织物和普通的活性炭空气净化材料分别装入同一型号的空气净化器内,对在同一条件下:包括空间,有害气体浓度、时间进行对比测试,其结果如下:

Claims (11)

1.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纳米Fe3O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多聚磷酸铵混合,超声分散,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0.5-1h后,浸入织物,振荡均匀,然后自然晾干,焙烘,其中纳米Fe3O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多聚磷酸铵和催化剂的加入量比为4g:1g:4g:2g:5ml; 
(2)将铋盐、稳定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加入上述织物,滴加偏钒酸盐的磷酸盐缓冲液,用碱液调节溶液pH值为5-9,70-100℃条件下,反应4-8h,即得空气净化功能织物,其中铋盐、稳定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磷酸盐缓冲液、织物和偏钒酸盐的比例关系为0.05~0.15mol:0.005~0.05mol:0.005~0.1mol:200ml:5~15g:0.01~0.15mol,磷酸盐缓冲液和偏钒酸盐的磷酸盐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声分散时间为20-30min,搅拌速率为200-400r/min,搅拌时间为0.5-1h,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速率为100-20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的加入方式为:催化剂为乙酸,催化剂分批加入,2小时内加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振荡均匀方式为用常压振荡染色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焙烘温度为120-160℃,焙烘时间为0.5-1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铋盐为硝酸铋、碳酸铋、氯化铋、醋酸铋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偏钒酸盐为偏钒酸钠、偏钒酸钾、偏钒酸铵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500~15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0.05mol/L磷酸二氢钠和0.05-0.1mol/L磷酸氢钠混合液而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碱液为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CN201310024065.5A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4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065.5A CN103074761B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065.5A CN103074761B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4761A CN103074761A (zh) 2013-05-01
CN103074761B true CN103074761B (zh) 2014-08-13

Family

ID=48151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0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4761B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47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1919B (zh) * 2013-09-04 2015-08-12 东华大学 一种民用航空工具专用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03790001B (zh) * 2013-12-24 2015-10-28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铁基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90000B (zh) * 2013-12-24 2015-10-28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钛酸盐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0189B2 (ja) * 2002-06-21 2006-06-28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可視光応答性BiVO4微粉末の新規合成法、該BiVO4微粉末からなる光触媒および該光触媒を用いた浄化方法
JP2004330047A (ja) * 2003-05-06 2004-11-25 Univ Kanazawa 内分泌撹乱物質光分解用金属又は金属酸化物担持型BiVO4光触媒
CN1963012A (zh) * 2006-12-05 2007-05-16 东华大学 一种防皱整理保护剂及用其对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的方法
CN101654397B (zh) * 2009-09-09 2012-06-27 山东大学 可见光下二氧化碳催化还原为乙醇的方法
CN101705613B (zh) * 2009-11-03 2011-12-14 东华大学 一种低温原位合成制备柔性空气净化材料的方法
CN102230274B (zh) * 2011-05-13 2013-01-16 东华大学 低温原位合成法制备BiVO4复合空气净化功能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4761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0274B (zh) 低温原位合成法制备BiVO4复合空气净化功能织物
CN103074761B (zh)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方法
CN104772109A (zh) 一种携带层牢固的空气净化器化学触媒滤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4859A (zh) 基于硅藻土超细粉的除室内空气中甲醛、异味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2855A (zh) 一种治理甲醛的空气净化滤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271A (zh) 一种无机空气净化材料
CN107983320A (zh) 用于甲醛去除的双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2319446A (zh) 空气净化材料
CN108854432A (zh) 一种去甲醛的活性炭/细菌纤维素复合填料及制备方法
CN110624403B (zh) 一种具有除甲醛和去异味功能的滤网及制备与应用
CN105642333B (zh) 一种多功能环境净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83503A (zh) 一种有效净化汽车尾气的公路护栏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1148A (zh) 制备空气净化材料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空气净化材料
CN105419555B (zh) 一种用于木工板的甲醛封闭宝
CN20782279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3710955B (zh)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钛基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10880B (zh) 一种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
CN103451919A (zh) 一种民用航空工具专用多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0680170B (zh) 一种除甲醛和VOCs的纱窗或窗帘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5198B (zh) 一种易固着的催化净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32551B (zh) 超低负载量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0001B (zh)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铁基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10956B (zh)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10974B (zh)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磷酸基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10959B (zh) 一种纤维织物专用光固化钨酸基空气净化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