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0203A -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70203A CN103070203A CN201310001873XA CN201310001873A CN103070203A CN 103070203 A CN103070203 A CN 103070203A CN 201310001873X A CN201310001873X A CN 201310001873XA CN 201310001873 A CN201310001873 A CN 201310001873A CN 103070203 A CN103070203 A CN 1030702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it formulation
- bamboo
- termite
- bait
- pow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竹笋壳粉85%-95%,糖5%-15%。所述饵剂还包括板栗外壳粉或竹糠,板栗外壳粉或竹糠的重量百分比为1%-10%。所述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竹笋壳粉的细度为40目以上;所述糖为市售白糖或红糖;所述饵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单竹的竹笋壳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壳粉或竹糠搅拌混匀即可。本发明对小头钩白蚁有极强引诱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引诱小头钩白蚁过来取食并将之带回巢内,将本发明与杀蚁药剂配合使用,灭蚁速度快,灭蚁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诱食剂,特别是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背景技术
白蚁(Termite)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总数不少于 2500种,遍布全世界,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国家,危害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50%,在农业、林业、建筑、水利、交通、军事等各个方面均能造成严重危害。
小头钩白蚁原名小头蛮白蚁(Microtermes dimorphes Tsai et Chen),由我国著名白蚁分类学家蔡帮华教授于1963年首次发现并命名,在黄复生等(1989)出版的《中国白蚁分类及生物学》中将其归为白蚁科(Termitidae)蛮白蚁属(Microtermes),2000年黄复生等在《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十七卷 等翅目》中将其划归为白蚁科钩白蚁属Ancistrotermes。小头钩白蚁是危害甘蔗、板栗和桉树等农林植物的重要白蚁种类,近来年常造成甘蔗、板栗等作物或果树的重大产量损失,甚至完全失收,而目前在小头钩白蚁的防治上还没能找到理想的诱饵及药剂,给该种白蚁的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有效地防治小头钩白蚁已成为甘蔗、板栗等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急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目前防治白蚁的方法还依赖化学药剂的单一施用,这样不仅起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积极开发新型、环保的白蚁防治药剂和技术成为当前白蚁治理的迫切任务,利用毒饵诱杀白蚁正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一种防治白蚁的方法。
白蚁毒饵诱杀法即将缓慢毒性的杀蚁药剂与白蚁诱饵(含饵料和引诱剂等组分)混合并制成毒饵,觅食工蚁发现并取食毒饵后,返回巢内,通过相互间的交哺和修饰行为,使毒剂在整个巢体内传递,从而消灭全巢白蚁 。
因此,白蚁诱饵对白蚁的引诱力如何,将直接决定白蚁毒饵的灭杀效果。现有技术灭白蚁饵剂中多采用松木屑、糯米粉、甘蔗粉等,引诱效果均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这种饵剂对小头钩白蚁有极强引诱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引诱小头钩白蚁过来取食并将之带回巢内,本发明与杀蚁药剂配合使用,灭蚁速度快,灭蚁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竹笋壳粉85%-95%,糖5%-15%。
作为优选,以上所述饵剂还包括板栗外壳粉或竹糠。
作为优选,以上所述板栗外壳粉或竹糠的重量百分比为1%~10%。
作为优选,以上所述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
作为优选,以上所述竹笋壳粉的细度为40目以上,便于与杀蚁药剂配合均匀。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糖为市售白糖或红糖,白糖为蔗糖或甜菜糖,红糖为未除去糖蜜的蔗糖。
本发明小头钩白蚁的饵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单竹的竹笋壳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壳粉(或竹糠),搅拌混匀即可。
本发明饵剂可与各种杀蚁药剂如虫螨腈配合使用,杀蚁药剂的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005%-0.1%,其余为饵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的饵剂对小头钩白蚁的引诱力强,取食率高,10克的饵剂随机地放在有白蚁危害的林间或田间,4天内即取食完全,这大大减少了灭蚁的人力和物力;
2. 本发明主要原料竹笋壳粉简单易得,单竹大量分布在南方地区,取材容易;同时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经大量的野外试验证明该饵剂不仅对小头钩白蚁,还对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以及钮白蚁类等白蚁类群均有显著的引诱效果,可用于大面积农林植物白蚁防治毒饵的饵料成份。
3. 本发明与杀蚁药剂配合使用,灭蚁速度快,灭蚁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42.g,白糖7.5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40目。
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将单竹的竹笋壳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白糖搅拌混匀即可。
实施例2: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39.5g,白糖10.5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70目。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35g,红糖15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80目。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32g,红糖18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90目。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27.5g,红糖22.5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100目。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35g,板栗外壳粉1.5g,白糖13.5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110目。
制备方法是将单竹的竹笋壳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壳粉,搅拌混匀即可。
实施例7:
150g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中,竹笋壳粉127.5g,竹糠15g,红糖7.5g,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细度为100目。
制备方法是将单竹的竹笋壳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竹糠,搅拌混匀即可。
应用实施例:
一、甘蔗地施用试验
将实施例1制得的饵剂装入中号的茶叶袋里,每袋装10g,用订书机封口,上面订一比纸袋大一点的塑料袋,便于观察(小头钩白蚁不会取食塑料,因此,即使饵料被吃光仍可找到试验点)。将上述饵料包随机地投放在甘蔗地面上,上面覆盖一层土。如果表层土比较干,就挖个约5厘米的浅坑将饵料包埋进去,上面再覆土。
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饵料包在2011年分不同季节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1)2011年6月1日 投放: 多云,气温28度,放在甘蔗地里各15处;
2011年6月2日 检查: 多云,气温30度,饵料包周围被泥土覆盖,每处取食率均在40%以上;
2011年6月3日 检查: 多云,气温31度,各处饵料被完全取食,掀开塑料袋只剩用泥土填充的一个纸袋模型。
(2)2011年8月14日 投放: 多云,气温34度,放在甘蔗地里各15处;
2011年8月15日 检查: 多云,气温33度,饵料包被泥土完全覆盖,每处取食率均在60%以上;
2011年8月16日 检查:多云,气温33度,各处饵料均被完全取食,只剩塑料袋。
(3)2011年11月11日 投放: 晴,气温25度,放在甘蔗地里各15处;
2011年11月12日 检查: 晴,气温24度,各处饵料均有泥土覆盖,取食率在20%以上;
2011年11月13日 检查: 晴,气温26度,各处饵料均被泥土完全覆盖,取食率在70%以上;
2011年11月14日 检查: 晴,气温27度,各处饵料均被取食完,只剩塑料袋。
二、板栗林施用试验
将实施例6制得的饵剂装入中号的茶叶袋里,每袋装10g,用订书机封口,上面订一比纸袋大一点的塑料袋,便于观察(小头钩白蚁不会取食塑料,因此,即使饵料被吃光仍可找到试验点)。将上述饵料包随机地投放在板栗林地面上,上面覆盖一层土。如果表层土比较干,就挖个约5厘米的浅坑将饵料包埋进去,上面再覆土。
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饵料包在2011年分不同季节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1)2011年6月1日 投放: 多云,气温28度,放在板栗林里各15处;
2011年6月2日 检查: 多云,气温30度,饵料包周围被泥土覆盖,每处取食率均在40%以上;
2011年6月3日 检查: 多云,气温31度,各处饵料被完全取食,掀开塑料袋只剩用泥土填充的一个纸袋模型。
(2)2011年8月14日 投放: 多云,气温34度,放在板栗林里各15处;
2011年8月15日 检查: 多云,气温33度,饵料包被泥土完全覆盖,每处取食率均在60%以上;
2011年8月16日 检查:多云,气温33度,各处饵料均被完全取食,只剩塑料袋。
(3)2011年11月11日 投放: 晴,气温25度,放在板栗林里各15处;
2011年11月12日 检查: 晴,气温24度,各处饵料均有泥土覆盖,取食率在20%以上;
2011年11月13日 检查: 晴,气温26度,各处饵料均被泥土完全覆盖,取食率在70%以上;
2011年11月14日 检查: 晴,气温27度,各处饵料均被取食完,只剩塑料袋。
同样的,发明人也将实施例2~5、7按照上述同样方法在板栗林、甘蔗地和桉树林进行了试验,其饵剂均在4天之内被小头钩白蚁发现并完全取食。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饵剂的引诱力强,且诱食率很高,10g的饵料量在放置4天之内即被小头钩白蚁发现并完全取食,可作为毒饵法中的饵剂,加之适当的药剂,可制作成理想的小头钩白蚁毒饵,提高对小头钩白蚁的防治效果。
三、本发明与杀蚁药剂的配合使用
与虫螨腈的配合使用
3000g的小头钩白蚁的毒饵剂,配方:虫螨腈:15g,白糖:300g,余量为单竹竹笋壳粉。
按上述组成,采用常规工艺混合均匀后,分装进滤纸袋中,每袋50克,订书钉封口,制成诱杀包。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样地的选择
在白蚁危害严重的板栗林内选四块地,三块为试验区,一块为对照区,每块地的面积为50米×50米,两块地之间相隔50米。
2.白蚁初密度的检测
将装有等量松木条的塑料桶随机地埋在四块地里,桶与桶之间的距离为10米,每块地埋20个桶,桶用黑塑料袋封口,埋在浅土层中,然后用土覆盖。15天后,检查统计白蚁诱集率。
3.诱杀包的使用
将所埋设的所有塑料桶取出,然后在每个试验区随机放置诱杀包,诱杀包埋在浅土层,用塑料袋遮盖,再覆盖少量土保湿,附近插上小标签,诱杀包间距10米,每块地放20个诱杀包。
4.药后效果检查
在试验区和对照地区按步骤2的方法重复一遍。15天后检查,结果发现试验区施药前诱集桶的白蚁诱集率为91.7%,施药后诱集桶的白蚁诱集率为3.3%, 对照区诱集桶的白蚁诱集率为93.3%,施药区平均防治效98.1%。同时,板栗树上的蚁路干燥、裂开,无白蚁活动的痕迹,用铁铲挖开树根附近区域泥土,地层中蚁路内亦无白蚁,土层中白蚁巢腔内菌圃霉变,白蚁全部死亡。
Claims (8)
1.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竹笋壳粉85%-95%,糖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饵剂还包括板栗外壳粉或竹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栗外壳粉或竹糠的重量百分比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壳粉为单竹竹笋壳研磨成的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壳粉的细度为40目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糖为市售白糖或红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饵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单竹的竹笋壳烘干至含水量1%以下,粉碎,再加入糖、板栗外壳粉或竹糠,搅拌混匀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1-3、5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头钩白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饵剂与杀蚁药剂配合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1873.XA CN103070203B (zh) | 2013-01-05 | 2013-01-05 |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1873.XA CN103070203B (zh) | 2013-01-05 | 2013-01-05 |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70203A true CN103070203A (zh) | 2013-05-01 |
CN103070203B CN103070203B (zh) | 2015-02-04 |
Family
ID=4814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01873.XA Active CN103070203B (zh) | 2013-01-05 | 2013-01-05 |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7020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1297A (zh) * | 2013-09-21 | 2013-12-25 | 汪盛明 | 一种叠式白蚁诱集装置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12011A (ja) * | 2001-01-19 | 2002-07-31 | Yuukou Yakuhin Kogyo Kk | 害虫誘引性毒餌剤 |
CN1214727C (zh) * | 2002-07-22 | 2005-08-17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一种便于灭杀白蚁的引诱剂 |
CN101336645A (zh) * | 2008-08-08 | 2009-01-07 | 惠州市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白蚁引诱剂 |
US9907218B2 (en) * | 2011-06-30 | 2018-02-27 | Seiji Kagawa | Near-field noise suppression film |
-
2013
- 2013-01-05 CN CN201310001873.XA patent/CN103070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12011A (ja) * | 2001-01-19 | 2002-07-31 | Yuukou Yakuhin Kogyo Kk | 害虫誘引性毒餌剤 |
CN1214727C (zh) * | 2002-07-22 | 2005-08-17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一种便于灭杀白蚁的引诱剂 |
CN101336645A (zh) * | 2008-08-08 | 2009-01-07 | 惠州市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白蚁引诱剂 |
US9907218B2 (en) * | 2011-06-30 | 2018-02-27 | Seiji Kagawa | Near-field noise suppression film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傅碧峰 等: "林木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广西林业科学》, vol. 30, no. 2, 30 June 2001 (2001-06-30) * |
蔡邦华 等: "中国南部的白蚁新种", 《昆虫学报》, vol. 12, no. 2, 31 May 1963 (1963-05-31), pages 183 - 184 * |
袁奇志: "怎样防治白蚁对竹荪的危害", 《中国食用菌》, vol. 9, no. 6, 27 December 1990 (1990-12-27), pages 26 * |
谢璋 等: "小头蛮白蚁(Microtermes dimorphus Tsai et Chen)及其防治", 《林业科学 》, vol. 21, no. 1, 2 March 1985 (1985-03-02), pages 105 - 106 * |
韩欣欣: "竹家具防蛀三法", 《农村百事通》, no. 09, 30 September 2008 (2008-09-30), pages 57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1297A (zh) * | 2013-09-21 | 2013-12-25 | 汪盛明 | 一种叠式白蚁诱集装置的制备方法 |
CN103461297B (zh) * | 2013-09-21 | 2014-10-01 | 南陵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叠式白蚁诱集装置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70203B (zh) | 2015-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22082A (zh) | 一种白蚁信息素引诱剂及采用该引诱剂的白蚁诱杀剂 | |
CN104322572B (zh) |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 |
CN102369936A (zh) | 白蚁毒饵诱杀饵剂 | |
CN105613490A (zh) | 一种蛴螬成虫的引诱剂 | |
CN104170834B (zh) | 一种用于防治害虫的阿维菌素·吡虫啉颗粒剂 | |
CN101999399A (zh) | 含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甘蔗杀虫剂 | |
Burns et al. | Site preparation and reforestation of droughty, acid sands | |
CN107969443A (zh) | 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 | |
Ferreira et al. | Termites (Isoptera) in the Azores: an overview of the four invasive species currently present in the archipelago | |
CN104938528B (zh) | 一种白蚁诱杀药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053020A (zh) | 樱桃异小杆线虫在防治稻水象甲中的应用 | |
CN103070203B (zh) | 一种小头钩白蚁的饵剂 | |
Smith | Insects of New Jersey: A list of the species occurring in New Jersey, with notes on those of economic importance | |
CN104798832A (zh) | 一种中药材植物复合熏杀型无公害农药烟雾剂的加工方法 | |
Roy et al. | Use of ITK in plant protection | |
CN107047623A (zh) | 一种能诱杀白蚁的肠衣饵剂 | |
Panthi | Small scale coffee farmer’s response towards management of coffee pest through field level techniques | |
Parihar | Termite Pests of Vegetation in Rajasthan | |
CN105028517A (zh) | 一种中药材植物复合阻杀型无公害农药粉剂的加工方法 | |
EP3478059B1 (de) | Rodentizid und verwendung eines mittels zur nagetierbekämpfung | |
Rahman et al. | The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Red Palm Weevil,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Infestations on Date Palms in Bangladesh | |
Laznik et al. | Testing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substances against Arion slugs (Arionidae)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 |
CN106259331B (zh) | 一种防治建筑白蚁的行为干扰剂及行为干扰剂胶囊 | |
CN1116803C (zh) | 高效白蚁毒饵剂 | |
CN115226546A (zh) | 一种针对北方地区橘小实蝇的防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