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9909A - 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9909A
CN103069909A CN2011800388350A CN201180038835A CN103069909A CN 103069909 A CN103069909 A CN 103069909A CN 2011800388350 A CN2011800388350 A CN 2011800388350A CN 201180038835 A CN201180038835 A CN 201180038835A CN 103069909 A CN103069909 A CN 103069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base station
lead code
station apparatu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88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里将彦
李继峰
大崎吉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9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9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9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the access point control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网络管理装置,既能确保规定的资源,又能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作为该装置的FGW(500)是管理通过SC-FDMA方式分别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装置的网络管理装置,包括:参数决定单元(530),针对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决定与上行前导码相关的参数;以及参数通知单元(540),将所决定的参数对决定了该参数的基站装置通知,其中,参数决定单元(530)以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两者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参数。

Description

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尤其涉及缓和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的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设备通信的通信标准之一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与以往的通信标准相比较,具有频率利用效率提高及低延迟的特征,作为支持未来移动设备通信商业发展的标准而受到期待。
LTE的上行调制方式采用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在SC-FDMA中,频率区域中的信息码元的最小单位为1子载波。12子载波被称作1资源块(resource block)(以下记成“RB”),成为各上行信道的分配单位。
在上行信道中,配置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2、PUCCH格式1、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及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各信道的频率位置、子帧定时及使用RB数由基站装置的调度器所决定(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若以时间方向来看,则各信道的发送分配单位被称作1子帧,在常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时包括14SC-FDMA码元。此外,在扩展CP时,1子帧包括12SC-FDMA码元。PUSCH及PUCCH以1子帧为单位受到调度。在PRACH中,发送被称作前导码的初始连接信号,并根据基站装置的小区半径等,在1~3子帧的范围内动态设定分配单位。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覆盖移动电话的信号盲区,正在开发被称作微微蜂窝小区(pico cell)或家庭eNB(以下记作“HeNB”)的小型基站装置。
HeNB主要设想设置在住宅内,容纳终端数一般是数个,最多数十个左右。另外,HeNB所形成的小区比以往的宏基站装置(以下记作“MeNB”)所形成的小区要小。另外,隶属于HeNB及MeNB的通信终端装置均通过具有上述帧结构的SC-FDMA方式,与其所属的HeNB或MeNB进行通信。
以往的MeNB是通信运营商事先进行适当的基站(原文疑应为“基地局”)设计来设置,因此小区间干扰基本不成问题。另一方面,HeNB可能被终端用户设置在任意场所,因此与MeNB之间的干扰成为大问题。尤其,如果产生对上行随机接入中的前导码的干扰,将会对隶属于HeNB的移动台(以下记作“HUE”)的初始连接造成严重的障碍。
为了防止此种干扰,在移动设备通信标准的标准化团体即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以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为代表,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空出MeNB的一部分资源以作HeNB的前导码用,以防止隶属于各基站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所发送的前导码相互干扰。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11 V8.9.0,″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非专利文献2:R1-103574″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etweenPRACH and PUCCH/PUS CH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MediaTek Inc.)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要将MeNB的资源空出可能与MeNB之间发生干扰的HeNB的台数量。即,在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当HeNB的数量增加时,存在MeNB的资源紧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规定的资源,又能够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的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网络管理装置,管理通过SC-FDMA方式分别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装置,包括:参数决定单元,其针对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决定与上行前导码相关的参数;以及参数通知单元,其将所决定的所述参数对决定了该参数的所述基站装置通知,其中,所述参数决定单元以所述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两者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依据从上述网络管理装置通知的所述参数进行通信,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无线信号;以及前导码检测单元,其通过针对所接收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峰值搜索,进行所述前导码的检测,其中,所述前导码检测单元对比其他基站装置所进行的峰值搜索范围窄的范围进行所述峰值搜索。
本发明的网络管理方法,管理通过SC-FDMA方式分别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装置,包括:针对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决定与上行前导码相关的参数的步骤;以及将所决定的所述参数对决定了该参数的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步骤,其中,决定所述参数的上述步骤以所述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两者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确保规定的资源,又能够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网络管理装置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网络管理装置的FGW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LTE上行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FGW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PRACH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二次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网络系统整体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前导码序列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前导码序列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MeNB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HeNB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第二HeNB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网络系统整体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网络管理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PRACH参数的值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二次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MeNB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第一HeNB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第二HeNB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网络系统整体的上行帧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基站装置的HeNB的结构的一例的方块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HeNB的效果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MeNB的峰值搜索范围的图。
标号的说明
100 网络系统
200 MeNB
210 MUE
300 第一HeNB
310 第一HUE
320 第一小区
400 第二HeNB
410 第二HUE
420 第二小区
500 FGW
510 通信单元
520 参数获取单元
530 参数决定单元
540 参数通知单元
700 HeNB
701 天线
702 RF单元
703 CP去除单元
704 DFT单元
705 控制单元
706 资源解映射单元
707 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
708 相关运算单元
709 IDFT单元
710 峰值搜索范围决定单元
711 前导码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网络管理装置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100主要包括MeNB200、MUE210、第一HeNB300、第一HUE310、第二HeNB400及第二HUE410。MUE210是隶属于MeNB200的MUE。第一HUE310是隶属于第一HeNB300的HUE。第二HUE410是隶属于第二HeNB400的HUE。这些装置均为基于LTE的基站装置或通信终端装置。
另外,网络系统100配置有连接MeNB200与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的毫微微蜂窝式基站网关(femto gateway)装置500。毫微微蜂窝式基站网关装置(以下记作“FGW”)500对应于本发明的网络管理装置。
第一HeNB300的第一小区320与第二HeNB400的第二小区420均内含在MeNB200的小区220中。因此,从MUE210发送的前导码与从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发送的前导码可能相互干扰。
因此,FGW500以抑制该干扰的方式,决定与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的前导码相关的参数。具体而言,FGW500以上行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MeNB200与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上述参数。即,FGW500以在MeNB200与第一HUE310之间不重复的方式且在MeNB200与第二HUE410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上述参数。由此,网络系统100既确保规定的资源,又实现对小区间的上行前导码干扰的抑制。
图2是表示FGW500的结构的方块图。
如图2所示,FGW500主要包括通信单元510、参数获取单元520、参数决定单元530及参数通知单元540。
通信单元510通过有线或无线而与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分别可通信地连接。
参数获取单元520经由通信单元510而与MeNB200进行协商,从MeNB200获取与MeNB200的前导码相关的参数。另外,参数获取单元520将所获取的参数输出至参数决定单元530。该参数的详细情况于后文叙述。与MeNB200的前导码相关的参数采用既定值,以下适当地记作“PRACH参数m”。
参数决定单元530基于所输入的MeNB200的上述参数,针对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决定与各自的前导码相关的参数。以下,把对第一HeNB300决定的参数适当地记作“PRACH参数h1”。另外,把对第二HeNB400决定的参数适当地记作“PRACH参数h2”。
此处,参数决定单元530以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MeNB200与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PRACH参数h1及PRACH参数h2。另外,参数决定单元530将所决定的PRACH参数h1及PRACH参数h2输出至参数通知单元540。
参数通知单元540将所输入的PRACH参数h1经由通信单元510通知给第一HeNB300。另外,参数通知单元540将所输入的PRACH参数h2经由通信单元510通知给第二HeNB400。
虽未图示,但FGW500例如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介质。此时,上述的各功能单元是通过CPU执行控制程序而实现。
具有此种结构的FGW500能够使得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MeNB200与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之间不重复。由此,网络系统100既能够确保规定的资源,又能够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
此处,对网络系统100中的子帧T的帧格式(以下记作“LTE上行帧格式”)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LTE上行帧格式的示意图。
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纵向的阴影区域表示PUCCH格式1,斜向的阴影区域表示PUCCH格式2。横向的阴影区域表示PRACH。点区域表示PUSCH。
PUCCH格式1是用于重叠下行ACK/NACK信息的区域,由1RB构成。PUCCH格式2是用于重叠下行传播路径品质信息(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区域,由1RB构成。PRACH是用于移动台装置发送初始连接信号的区域,由共计6RB构成。PUSCH是用于重叠数据信号的区域。
在上行信道频带的两端配置PUCCH格式2,在其内侧配置PUCCH格式1。这些PUCCH采用能够在同一小区内进行码复用或频率复用的结构。PRACH配置在基站装置预先确定的频率位置及子帧定时。PUSCH配置在剩余的频带。各通信终端装置的使用RB数由基站装置的调度器所决定。
即,各通信终端装置所使用的PRACH的子帧定时(发送定时)、发送序列及频率位置(频率配置)是由该通信终端装置所属的基站装置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依据从FGW500通知的上述参数,控制隶属的MUE210、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的通信。
接下来,对FGW5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FGW5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FGW500例如每当增加无线基站等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T1100中,参数获取单元520将参数请求信号发送至MeNB200。参数请求信号是请求返回以下所示的参数作为PRACH参数m的信号。
(1)PRACH结构指数(PRACH configuration index):是表示PRACH前导码(以下简称作“前导码”)的格式形式及发送定时的信息。以下记作“发送定时值”。
(2)逻辑根序列值(logical root sequence number):是表示前导码的发送序列的信息。以下记作“逻辑序列值”。
(3)NCS结构(NCS configuration):表示循环移位的量的信息。以下记作“NCS结构值”。
(4)高速标志值(high speed flag):是表示小区是否与高速移动环境对应的信息。
(5)频率位置(frequency position):是表示前导码的频率位置的信息。以下记作“频率开始编号”。
然后,在步骤ST1200中,参数获取单元520接收从MeNB200返回的PRACH参数m,并输出至参数决定单元530。
图5是表示从MeNB200返回的PRACH参数m的值的一例与基于该值所决定的后述的PRACH参数h1、h2的值的一例的图。
如图5所示,PRACH参数m包括发送定时值、逻辑序列值、NCS结构值、高速标志值及频率开始编号。发送定时值=0表示帧编号为偶数且子帧编号为1(以下称作子帧T)的定时是前导码的发送定时。高速标志值=0表示小区不与高速移动环境对应。频率开始编号=3表示从编号3的频率位置算起共计6RB的频率频带(RB编号3~8)被用于前导码的发送。
然后,在图4的步骤ST1300中,参数决定单元530由所输入的PRACH参数m计算MeNB200的物理根序列值(physical root sequence number)。物理根序列值与逻辑序列值及NCS结构值具有相关,是规定前导码的发送序列的值。以下,将物理根序列值记作“物理序列值”。
具体而言,参数决定单元530以如下方式计算MeNB200所使用的物理序列值。
首先,参数决定单元530由PRACH参数m的发送定时值、NCS结构值及高速标志值,使用预先保持的转换表(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转换表)求出二次参数。此处,二次参数是指NZC、NCS及物理序列值u。
然后,参数决定单元530由求出的NZC及NCS,使用以下的数式(1)求出MeNB200所使用的物理序列值数Mm
[数式1]
Figure BDA00002825810500081
          ……(1)
图6是表示根据PRACH参数m求出的二次参数的值的一例的图。此外,此处也一并图示与基于根据RACH参数m所生成的二次参数的值而决定的、后述的PRACH参数h1、h2相关的二次参数的值的一例。
例如,当输入图5所示的例子的PRACH参数m时,发送定时值=0且NCS结构值=5,因此NZC及NCS如图6所示,为NZC=839、NCS=26。根据这些值与数式(1),则Mm=2。根据该Mm与逻辑序列值=30,MeNB所使用的物理序列值u为u=80、759。
然后,在图4的步骤ST1400中,参数决定单元530根据求出的物理序列值,求出MeNB200所使用的逻辑序列值。
具体而言,参数决定单元530将以PRACH参数m的逻辑序列值为起点的物理序列值数Mm的范围作为MeNB200所使用的逻辑序列值。
例如,当输入图5所示的例子的PRACH参数m时,如上所述,物理序列值数Mm为“2”,PRACH参数m的逻辑序列值为“30”。因此,根据这些值,MeNB200所使用的逻辑序列值为“30、31”。
然后,在步骤ST1500中,参数决定单元530将MeNB200所使用的逻辑序列值以外的任意值决定为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所使用的逻辑序列值。
例如,当输入图5所示的例子的PRACH参数m时,如上所述,MeNB200所使用的逻辑序列值为“30、31”,因此参数决定单元530例如分别决定“32、33”。此时,基于上述的转换表,如图6所示,第一HeNB300的物理序列值u及第二HeNB400的物理序列值u分别为“42”、“797”。
然后,在步骤ST1600中,参数决定单元530以PRACH的频率位置在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中重复的方式,决定PRACH参数h1、h2的剩余的值。然后,参数决定单元530将所决定的PRACH参数h1、h2输出至参数通知单元540。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参数决定单元530对于发送定时值、逻辑序列值、NCS结构值、高速标志值及频率开始编号,分别决定PRACH参数h1、h2中通用的值。
例如,如图5所示,参数决定单元530将PRACH参数h1、h2的发送定时值、高速标志值及频率开始编号全部设定为与PRACH参数m的值相同的值。
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参数决定单元530将PRACH参数h1、h2的NCS结构值设定为“0”以外的尽可能小的值即“1”。这是因为,如果NCS的值变大,则虽然能够实现广范围的小区覆盖,但另一方面,要消耗较多的无线资源,而在HeNB的情况下,小区半径非常小,扩展覆盖范围的必要性低。此外,根据上述的转换表,此时的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的NCS如图6所示,均为“13”。
然后,在图4的步骤ST1700中,参数通知单元540将所输入的PRACH参数h1发送至第一HeNB300。另外,参数通知单元540将所输入的PRACH参数h2发送至第二HeNB400。
通过此种动作,FGW500能够使得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MeNB200与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之间不重复。
接下来,对网络系统100整体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网络系统100整体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首先,FGW500对MeNB200发送参数请求信号(ST101),并接收PRACH参数m作为其响应(ST102)。然后,FGW500以发送序列不与MeNB200重复的方式决定PRACH参数h1、h2(ST103),并分别分发给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ST104、ST105)。此外,此时,FGW500无须发送上述的二次参数(NZC、NCS、u)。
MeNB200通过告知信道将PRACH参数m发送至MUE210(ST106)。同样地,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通过告知信道将被分发的PRACH参数h1、h2分别发送至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ST107、ST108)。
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对本小区内的其他通信终端装置(未图示,设为MUEx、HUE1x、HUE2x)进行调度(ST109、ST110、ST111)。该调度是将PUSCH等PRACH以外的信道分配给子帧T的处理。此时,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以不与分配给PRACH的RB编号3~8重复的方式,对PRACH以外的信道分配RB编号。
然后,MeNB200对MUEx发送所生成的调度信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授权(UL grant)m(ST112)。第一HeNB300对HUE1x发送所生成的调度信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授权h1(ST113)。第二HeNB400对HUE2x发送所生成的调度信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授权h2(ST114)。
另一方面,MUE210、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分别基于收到的PRACH参数m、h1、h2,生成前导码序列候选群。然后,MUE210、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从所生成的前导码序列候选群中选择发送给子帧T的前导码序列(ST115、ST116、ST117)。
对于该前导码序列的选择的详细情况,以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复用))模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通信终端装置对于以下的数式(2)所表示的、成为前导码序列的基础的德奥夫-朱(Zadoff-Chu(ZC))序列,进行以下的数式(3)所表示的循环移位。由此,通信终端装置获得以PRACH发送的信号序列(前导码序列)。此外,此处,NZC为序列长度,是由发送定时值唯一求出的值。u被称作物理序列值,从逻辑序列值及NCS结构值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值。另外,Cv为循环移位量。
[数式2]
x u ( n ) = e - j πun ( n + 1 ) N ZC , 0≤n≤NZC-1    ……(2)
[数式3]
xu,v(n)=xu((n+Cv)modNZC)    ……(3)
循环移位量Cv在小区不与高速移动环境对应的情况下(即高速标志值=0的情况下),由以下的数式(4)所示。
[数式4]
Figure BDA00002825810500112
                           ······(4)
此处,NCS为循环移位的移位单位,是由NCS结构值及高速标志值唯一求出的值。在NCS=0的情况下,表示不进行循环移位。
这样,通信终端装置由PRACH参数中的除频率开始编号以外的四个参数决定NZC、NCS、u,并从物理序列值u的候选群中随机选择一个,对基站装置发送前导码。
作为例1,图8是表示发送定时值=0、逻辑序列=24、NCS结构值=1、高速标志值=0时的前导码序列的结构的图。另外,作为例2,图9是表示发送定时值=0、逻辑序列=30、NCS结构值=5、高速标志值=0时的前导码序列的结构的图。
例1中,基于PRACH参数,选择NZC=839、NCS=13。因此,生成64个前导码序列所需的ZC序列数M1如以下的数式(5)所示。
[数式5]
Figure BDA00002825810500121
            ……(5)
另外,根据ZC序列数M1及逻辑序列值选择u=56。此时,由u=56生成的ZC序列以13样本单位向左方向循环移位,生成64个前导码序列候选群。
例2中,基于PRACH参数,选择NZC=839、NCS=26。因此,生成64个前导码序列所需的ZC序列数M2如以下的数式(6)所示。
[数式6]
Figure BDA00002825810500122
            ……(6)
另外,根据ZC序列数M2及逻辑序列值选择u=80、759这两个值。此时,两个ZC序列以26样本单位分别朝向左方向循环移位,生成共计64个前导码序列候选群。
然后,通信终端装置从所生成的64个前导码序列候选群中随机选择一个。然后,通信终端装置使用与从基站装置通知的PRACH参数中所含的发送定时值及频率开始编号对应的时间及频率资源,发送所选择的前导码序列的PRACH。
即,MUE210、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分别发送所生成的前导码序列m、h1、h2(图7的ST118、ST119、ST120)。同时,虽未图示,但从MUEx、HUE1x、HUE2x发送PUSCH等其他信道。
通过此种动作,网络系统100能够对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的前导码适用不同的ZC序列而实现码复用。并且,网络系统100由此能够将MeNB200、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的前导码配置为同一时间及同一频率资源。
图10~图13是依次表示MeNB200、第一HeNB300、第二HeNB400及网络系统100整体的上行帧格式的各例的图。在图10~图13中,横向的阴影区域表示PRACH,格子的阴影区域表示复用的PRACH,点区域表示PRACH以外的信道。
如图10~图13所示,由子帧T形成的来自MUE210、第一HUE310及第二HUE410的前导码全部配置于RB3~RB8。但是,对于这些前导码,分别适用不同的物理序列值。因此,这些前导码间的干扰得到抑制。
即,网络系统100中的MeNB200的调度器无须如上述的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那样空出格外的无线资源用于HUE210的前导码。由此,与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相比,网络系统100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
通常,HeNB的数量根据用户的服务开始或解约等而时刻变化。因此,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必须每次重估MeNB空出的资源,结果,MeNB与HeNB之间的信令量增大。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再需要此种重估,因此能够减少MeNB与HeNB之间的信令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多个小区间不重复,因此既能够确保规定的资源,又能够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是在多个HUE中使用重复的频率资源,而在MUE与多个HUE之间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的例子。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参数决定单元530的动作。以下,着眼于参数决定单元530的动作来进行说明。
图14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管理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图4。对于与图4相同的部分附上同一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参数决定单元530输入在步骤ST1200中收到的PRACH参数m时,进入步骤ST1510。
在步骤ST1510中,参数决定单元530对第一HeNB300与第二HeNB400决定不同的逻辑序列值。换言之,参数决定单元530对第一HeNB300的物理序列值u与第二HeNB400的物理序列值u设定不同的值。此外,在与MeNB200的关系上,逻辑序列值及物理序列值u既可重复也可不重复。
图15是表示PRACH参数的值的一例的图,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图5。
本实施方式的参数决定单元530例如如图15所示,将PRACH参数h1的逻辑序列值决定为“30”,将PRACH参数h2的逻辑序列值决定为“33”。此外,此时,如图16所示,根据上述转换表,PRACH参数h1、h2的物理序列值u分别为“80”、“797”。
然后,在图14的步骤ST1610中,参数决定单元530以频率位置在第一HeNB300与第二HeNB400之间重复且频率位置在这些HeNB与MeNB200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PRACH参数h1、h2。然后,参数决定单元530将所决定的PRACH参数h1、h2输出至参数通知单元540,并进入步骤ST1700。
本实施方式的参数决定单元530例如如图15所示,将发送定时值、NCS结构值、高速标志值及频率开始编号分别决定为PRACH参数h1、h2中通用的值。但是,参数决定单元530对PRACH参数h1、h2的频率开始编号,决定频率位置在PRACH参数m之间不重复的编号。
如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当频率开始编号=3时,使用RB编号3~8,因此,例如如图15所示,将“9”决定为PRACH参数h1、h2的频率开始编号。频率开始编号=9表示RB编号9~14共计6RB被用于PRACH的发送。
然后,参数通知单元540将PRACH参数h1、h2分别通知给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ST1700)。另外,参数通知单元540在步骤ST1710中,将PRACH参数h1、h2中的至少一者通知给MeNB200。
其结果是,如实施方式1的图7中所说明的,各基站装置以不与分配给PRACH的RB编号重复的方式,对PRACH以外的信道分配RB编号(在图15的例子的情况下,为RB编号3~14以外的RB编号)。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MeNB200使参数通知单元540对于前导码不使用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用于发送前导码的RB。该RB的确定是基于从FGW500通知的PRACH参数h1或PRACH参数h2而进行的。
图17~图20是依次表示MeNB200、第一HeNB300、第二HeNB400及网络系统100整体的上行帧格式的各例的图,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图10~图13。在图17~图20中,白色的区域表示未使用的信道(空闲的信道)。
如图17~图20所示,来自第一HUE310的前导码被配置于RB3~RB8,来自MUE210及第二HUE410的前导码被配置于RB9~RB14。但是,对于来自MUE210及第二HUE410的前导码,适用不同的物理序列值。因此,这些前导码间的干扰得到抑制。
前导码的发送功率与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路径损耗成比例地变大。一般而言,MeNB因小区半径大,因此路径损耗也大,结果,存在前导码的发送功率变高的倾向。与此相对,HeNB因小区半径小,结果,存在前导码的发送功率变低的倾向。
因此,通常,MUE的前导码的发送功率与HUE的前导码的发送功率之差较大。然而,若前导码的功率差大,则正交性被破坏,从而成为前导码的误检测的原因。尤其,HeNB容易误检测MUE所发送的前导码。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使前导码的频率位置在MUE与HUE之间不重复,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HeNB中的前导码的误检测。但是,由于在各基站装置中会产生无发送资源(blank resource,空闲的信道),因此就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观点而言,实施方式1更为有利。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FGW是从MeNB获取PRACH参数m,但也可不必从MeNB获取。另外,获取的参数并不限于PRACH参数,例如也可获取与MeNB中的其他信道相关的参数或MeNB的小区ID信息,且根据同样的顺序FGW决定HeNB的各参数。另外,FGW设为管理对象的MeNB及HeNB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实施方式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使HeNB的前导码的峰值搜索范围比MeNB的前导码的峰值搜索范围窄的例子。
图2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HeNB的结构的一例的方块图。本实施方式的HeNB例如适用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第一HeNB300及第二HeNB400。
如图21所示,HeNB700主要包括天线701、RF单元702、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去除单元703、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单元704、控制单元705、资源解映射单元706、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707、相关运算单元708、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逆傅立叶变换)单元709、峰值搜索范围决定单元710及前导码检测单元711。天线701~相关运算单元708及控制单元705对应于接收单元。峰值搜索范围决定单元710及前导码检测单元711对应于前导码检测单元。
天线701从隶属的通信终端装置接收高频信号并输出至RF单元702。
RF单元702将所输入的高频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至CP去除单元703。
CP去除单元703从所输入的基带信号即SC-FDMA信号,基于预先确定的码元定时去除CP。另外,CP去除单元703将去除了CP的信号输出至DFT单元704。
DFT单元704对所输入的SC-FDMA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处理,并将进行了离散傅立叶变换处理的信号输出至资源解映射单元706。
控制单元705管理PRACH参数。控制单元705对资源解映射单元706输出频率开始编号,对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707输出发送定时值、逻辑序列值、NCS结构值及高速标志值。如上所述,这些PRACH参数是由FGW500管理的参数。
资源解映射单元706基于从控制单元705输入的频率开始编号,从自DFT单元704输入的SC-FDMA信号中提取必要的前导码。另外,资源解映射单元706将所提取的前导码输出至相关运算单元708。
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707由所输入的PRACH参数生成前导码复制品,并输出至相关运算单元708。
具体而言,首先,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707对于将PRACH参数适用于以下的数式(7)而获得的信号,进行以下的数式(8)所示的离散傅立叶变换。由此,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707生成频率区域的前导码复制品。
[数式7]
x HeNB ( n ) = e - j πun ( n + 1 ) N ZC , 0≤n≤NZC-1……(7)
[数式8]
X HeNB ( k ) = Σ n = 0 N ZC - 1 x HeNB ( n ) · e - j 2 πnk N ZC , 0≤k≤NZC-1……(8)
相关运算单元708对从资源解映射单元706输入的接收前导码和从前导码复制品生成单元707输入的前导码复制品进行相关运算。另外,相关运算单元708将作为运算结果的相关函数输出至IDFT单元709。
具体而言,若将接收前导码序列设为YHeNB(k),则相关运算单元708计算以下的数式(9)所示的相关函数ZHeNB(k)。
[数式9]
Z HeNB ( k ) = Y HeNB ( k ) X HeNB * ( k ) , 0≤k≤NZC-1……(9)
IDFT单元709对所输入的相关函数进行离散逆傅立叶变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至前导码检测单元711。
具体而言,IDFT单元709对所输入的相关函数ZHeNB(k),进行以下的数式(10)所示的离散逆傅立叶变换,获得信号zHeNB
[数式10]
z HeNB ( l ) = Σ k = 0 N ZC - 1 Z HeNB ( k ) · e j 2 πkl N ZC , 0≤l≤NZC-1……(10)
峰值搜索范围决定单元710决定功率延迟曲线的峰值搜索范围,并将决定结果输出至前导码检测单元711。
具体而言,峰值搜索范围决定单元710预先获取小区半径的信息,若将小区半径设为r[m]、光速设为c[m/sec],则求出以下的数式(11)所示的前导码的最大延迟时间TMAX
[数式11]
T MAX = 2 r c [ sec ] ……(11)
此外,若将采样频率设为fs[Hz],则功率曲线的峰值搜索范围的样本数NPS由以下的数式(12)表示。
[数式12]
Figure BDA00002825810500173
……(12)
例如,若设第一HeNB的小区半径为20[m],采样频率为30.72[MHz],光速为3×108[m/s],则样本数NPS为5。
前导码检测单元711对于从IDFT单元709输入的信号,以从峰值搜索范围决定单元710输入的峰值搜索范围为对象,进行前导码的检测。
具体而言,前导码检测单元711首先将从IDFT单元709输入的信号zHeNB(1)转换为由以下的数式(13)所示的功率延迟曲线PHeNB(1)。
[数式13]
PHeNB(l)=|zHeNB(l)|2,0≤l≤NZC-1
                             ……(13)
然后,前导码检测单元711限定在功率延迟曲线PHeNB(1)中的0≤1≤NPS的范围内进行峰值搜索。其结果是,当PHeNB(1)的峰值电平超过规定的判定阈值时,前导码检测单元711判定为已检测到前导码。
图22是用于说明HeNB700中的峰值搜索范围的限定效果的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功率延迟曲线PHeNB(1)的电平。另外,为了进行比较,图23是表示MeNB200的峰值搜索范围的图。
在图22中,折线表示属于HeNB700的HUE未发送前导码,且来自其他小区的前导码在时间tp处被HeNB700接收到的状态下的、功率延迟曲线的一例。此处,如图22所示,功率延迟曲线因来自其他小区的前导码,在时间tp附近超过判定阈值。
当HeNB700的峰值搜索范围如图23所示的MeNB200中的峰值搜索范围那样宽时,HeNB700会误判定为已检测到前导码。因此,如上所述,HeNB700将峰值搜索范围限定为0~NPS的范围。由此,不会检测到时刻tp的峰值,从而能够正确判定为未检测到前导码。
由于MeNB200的小区半径宽,因此MUE210的前导码有时会从所希望的定时大幅延迟而到达MeNB200。因此,MeNB200如图23所示,需要在宽的范围进行峰值搜索。与此相对,由于HeNB700的小区半径窄,因此HUE的前导码的延迟时间非常短,如图22所示,能够缩窄峰值搜索范围。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HeNB700能够减少HeMB中的前导码的误检测。因此,HeNB700能够降低HUE的上行发送功率,因此既能够确保规定的资源,又能够进一步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尤其,本实施方式的HeNB700通过与实施方式1组合,能够有效地防止来自远方的MUE的前导码的误检测。
在2010年8月2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第2010-185214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作为既能够确保规定资源,又能够抑制小区间的前导码的干扰的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而有用。

Claims (8)

1.网络管理装置,管理通过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式分别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装置,包括:
参数决定单元,针对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决定与上行前导码相关的参数;以及
参数通知单元,将所决定的所述参数对决定了该参数的所述基站装置通知,其中,
所述参数决定单元以所述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两者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所述参数包括所述前导码的发送定时信息、发送序列信息及频率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所述参数决定单元以所述前导码的频率位置在以所述发送序列不同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的所述两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之间重复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所述多个基站装置包括宏基站装置及小型基站装置,
所述网络管理装置还包括:参数获取单元,其获取所述宏基站装置的所述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所述参数决定单元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宏基站装置的所述参数,以所述发送序列在所述宏基站装置与所述小型基站装置之间不同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所述多个基站装置包括多个小型基站装置,
所述参数决定单元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宏基站装置的所述参数,以频率位置在所述宏基站装置与所述多个小型基站装置之间不同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7.基站装置,依据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通知的所述参数进行通信,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前导码检测单元,通过针对所接收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峰值搜索,进行所述前导码的检测,其中,
所述前导码检测单元对比其他基站装置所进行的峰值搜索范围窄的范围进行所述峰值搜索。
8.网络管理方法,管理通过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式分别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装置,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决定与上行前导码相关的参数的步骤;以及
将所决定的所述参数对决定了该参数的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步骤,其中,
决定所述参数的上述步骤以所述前导码的发送序列在所述多个基站装置中的至少两者之间不重复的方式决定所述参数。
CN2011800388350A 2010-08-20 2011-06-29 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30699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5214A JP5331763B2 (ja) 2010-08-20 2010-08-20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JP2010-185214 2010-08-20
PCT/JP2011/003707 WO2012023230A1 (ja) 2010-08-20 2011-06-29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9909A true CN103069909A (zh) 2013-04-24

Family

ID=4560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88350A Pending CN103069909A (zh) 2010-08-20 2011-06-29 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98177B2 (zh)
JP (1) JP5331763B2 (zh)
CN (1) CN103069909A (zh)
WO (1) WO20120232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814A (zh) * 2016-12-26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75747A4 (en) * 2011-11-03 2015-03-04 Kyocera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208409B2 (ja) 2012-04-06 2017-10-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883339B2 (ja) * 2012-04-06 2016-03-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装置、ローカルエリア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TW201434287A (zh) * 2013-02-26 2014-09-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時脈內嵌資料的產生裝置及傳輸方法
US9578605B2 (en) 2013-09-27 2017-02-21 Parallel Wireless, Inc.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across a network
JP6646585B2 (ja) * 2014-01-31 2020-02-14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ある範囲のシーケンスナンバーの確認
US10772051B2 (en) 2014-08-15 2020-09-08 Parallel Wireless, Inc.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0230431B2 (en) 2014-09-12 2019-03-12 Parallel Wireless, Inc. Low-latency inter-eNodeB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BR112017007862A2 (pt) 2014-11-04 2018-01-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para habilitar melhores transmissões em acesso aleatório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ões por rádi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primeiro nó de red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 portador.
US10129811B2 (en) 2015-01-20 2018-11-13 Parallel Wireless, Inc. Multi-RAT heterogenous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009908B2 (en) * 2015-01-30 2018-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operating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using high speed vehicle network indicator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US9973935B2 (en) 2015-07-24 2018-05-15 Parallel Wireless, Inc. SON-controlled DFS
WO2017075625A1 (en) 2015-10-31 2017-05-04 Parallel Wireless, Inc. Elastic scheduling
US10721750B2 (en) * 2016-01-13 2020-07-21 Parallel Wireless, Inc. Inter-cell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scheduler
US11191090B2 (en) * 2016-01-13 2021-11-30 Parallel Wireless, Inc. Inter-cell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scheduler
JPWO2017170678A1 (ja) * 2016-03-31 2019-0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257008B2 (en) 2016-04-09 2019-04-09 Parallel Wireless, Inc. Uplink measur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s
WO2018101544A1 (ko) * 2016-12-02 2018-06-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프리앰블 신호 검파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80063780A (ko) 2016-12-02 2018-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프리앰블 신호 검파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65002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20080232516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Fang-Chen Cheng Method of frequency offset compensation
WO2009064700A2 (en) * 2007-11-16 2009-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WO2009075631A2 (en) * 2007-12-12 2009-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 radio channel based on jointly encoding a preamble format with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6793B2 (en) * 2001-01-31 2007-06-26 Ipr Licensing, Inc. Queuing far/far service requests in wireless network
JP3636145B2 (ja) * 2001-06-15 2005-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調タイミング生成回路および復調装置
US7738437B2 (en) * 2003-01-21 2010-06-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s and initial access schemes in an unsynchroniz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537681B1 (en) * 2004-06-24 2020-10-07 Apple Inc. Preambles in ofdma system
WO2006007714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dma probe for self-testing base station receivers
US7639748B2 (en) * 2005-08-30 2009-12-29 V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circuit for fin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baseband receiver for IEEE 802.11a/g wireless LAN standard
WO2007149290A2 (en) * 2006-06-19 2007-12-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66690B2 (ja) * 2006-09-11 2012-02-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リアンブル受信装置
US8059011B2 (en) * 2006-09-15 2011-11-15 Itron, Inc. Outage notification system
KR100808145B1 (ko) * 2006-12-01 2008-02-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대역 ofdm 초광대역 시스템에서의 시간-주파수코드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809020B1 (ko) * 2006-12-08 2008-03-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기의 초기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그 방법
KR100869707B1 (ko) * 2007-01-25 2008-11-21 주식회사 네친구 다중 안테나를 갖는 이동/고정 릴레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KR101149389B1 (ko) * 2007-03-20 2012-06-04 알카텔-루센트 유에스에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범위 확장을 위해 구성가능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구조
US8000306B2 (en) * 2007-04-27 2011-08-16 Alcatel Luc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format for an extended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59147B1 (ko) * 2008-02-04 2014-1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명령 전송 방법
US8165098B2 (en) * 2008-02-11 2012-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cell-edge bands of OFDMA networks
US8260206B2 (en) * 2008-04-16 2012-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WO2009141405A2 (en) * 2008-05-21 2009-11-2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ployment of lte ul system for arbitrary system bandwidths via pucch configuration
EP2297997A1 (en) * 2008-06-20 2011-03-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nfiguration of nodes for local data transmission which are under an overlay wide area macro network operated on the same frequency layer
US20100067472A1 (en) * 2008-08-15 2010-03-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Backward compatibl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EP2184939B1 (en) * 2008-11-07 2019-05-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ducing interfere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femto base stations
US20110230198A1 (en) * 2008-12-05 2011-09-22 Vinh Van Phan Apparatus and Method
ATE548870T1 (de) * 2009-01-08 2012-03-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instellung oder aufrechterhaltung einer bevorzugten bedingung für ein mobiles endgerät
EP2217028B1 (en) * 2009-02-05 2016-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signals
EP2217027B1 (en) * 2009-02-05 2012-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signals
US20100232318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optimization for a self-organizing network (son)
US8660600B2 (en) * 2009-03-12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the-air overload indicator
US8934361B2 (en) * 2009-04-17 2015-0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eNB
US8717914B2 (en) * 2009-04-29 2014-05-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US8670432B2 (en) * 2009-06-22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rom multiple cells
KR20110020708A (ko) * 2009-08-24 2011-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구성과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CA2773382C (en) * 2009-09-07 2015-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42192B2 (en) * 2009-09-15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frame interlac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232462B2 (en) * 2009-10-15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ross-cell coordination and signaling
US20110105135A1 (en) * 2009-11-03 2011-05-05 Motorola-Mobility, Inc.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terminals as relays
US9042925B2 (en) * 2009-12-03 2015-05-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07870B1 (ko) * 2009-12-15 2017-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heterogeneous) 셀 간에 간섭을 제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649269B2 (en) * 2010-01-15 2014-02-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source usag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332510B2 (en) * 2010-08-17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between femtocells and macrocells
US8638719B2 (en) * 2010-12-02 2014-01-28 Nokia Corporation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transmission ran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65002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20080232516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Fang-Chen Cheng Method of frequency offset compensation
WO2009064700A2 (en) * 2007-11-16 2009-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WO2009075631A2 (en) * 2007-12-12 2009-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 radio channel based on jointly encoding a preamble format with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814A (zh) * 2016-12-26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44532A (ja) 2012-03-01
US9198177B2 (en) 2015-11-24
WO2012023230A1 (ja) 2012-02-23
JP5331763B2 (ja) 2013-10-30
US20130148620A1 (en)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9909A (zh) 网络管理装置、基站装置及网络管理方法
AU2021215138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ime-frequency resource, and apparatus
US20230247608A1 (e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ndicating and receiving resource location
CN102986285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AU201231982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65879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载波配置
WO2018141754A1 (en) Mobility and load balancing target selection for unlicensed carriers
US89092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tilizing cell edge frequency band resource and base station
US11909676B2 (en) Method for coordina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a 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at least one further RAN node
KR20190042721A (ko) 물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20220256487A1 (en) Rate matching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846881A (zh) 一种确定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506694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000152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variable bandwidth
CN107734661B (zh) 终端资源调度的方法、确定资源调度颗粒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469604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10537386B (zh) 同步广播块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0122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3299696A (zh) 用于下行链路信号传输的基于竞争的调度的方法
CN108401286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5600A (zh) 一种抑制控制信道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15065987B (zh) 空闲信道侦听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634698A (zh) 用于传输未受许可的频段上的发现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07023B (zh) 一种用于窄带通信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9756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