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8076A -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8076A
CN103068076A CN2011103217204A CN201110321720A CN103068076A CN 103068076 A CN103068076 A CN 103068076A CN 2011103217204 A CN2011103217204 A CN 2011103217204A CN 201110321720 A CN201110321720 A CN 201110321720A CN 103068076 A CN103068076 A CN 103068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access request
queue
card access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17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蕾
王小旭
于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217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80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3204 priority patent/WO20130566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8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8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包括:A、接收由多个基带芯片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B、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本发明通过对来自于多个基带芯片的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队,并基于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对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交互进行控制,保证了实时性和非实时性的业务之间的业务冲突问题,给以用户较佳的体验。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卡多待终端、以及实现上述单卡多待终端的适配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单个SIM卡实现单卡多待的SIM卡访问方法和单卡多待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业务体验、带宽以及高级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LTE作为3G的后续演进技术,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与当今家庭xDSL和有线电视带宽连接相媲美的用户体验,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容量以及系统吞吐率,使得单用户带宽有所保障,同时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可以进一步压缩传输时延,大大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对于运营商而言,LTE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带宽成本很低,可以在移动环境中经济高效、切实可行地为用户提供大量典型的移动宽带业务,特别是可以将固定网络上的业务迁移到移动网络中来,促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为运营商吸引更多用户和业务量。
但是,LTE是一种纯分组域技术,后续如何解决LTE终端对话音业务的支持一直是产业界各方研究的热点。从目前LTE终端芯片产业发展现状、系统设备能力、LTE话音解决方案性能以及标准化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多模双待终端方案是现阶段解决LTE话音问题的一种最切实有效的方案。
该方案可以在不改变运营商2G和3G网络的条件下,一方面依托现有2G或3G网络成熟的电路域为用户提供话音、可视电话、短信、彩信等业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LTE网络、3G网络和2G网络的分组域为用户提供涵盖高速、中速以及低速的各类数据业务。可以说,多模双待终端方案不但有利于运营商整合多网优势,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业务使用方式和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目前市场上已推出的主流双卡双待终端包括GSM/GSM单模双待终端、GSM/TD-SCDMA双模双待终端、GSM/CDMA2000双模双待终端以及GSM/WCDMA双模双待终端等。其中,上述双卡双待终端为确保两种无线通信模式同时工作,需要在终端同时插入两张SIM或复合USIM卡。但是,若双待终端的产生不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两个号码的需求时,那么再采用双卡双待的架构就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存在着以下的技术缺点:
现有技术方案为确保两套无线通信模块同时工作,需要用户在终端同时插入两张SIM或复合USIM卡。但是,当双卡双待终端的产生不是为了服务于用户对两个号码的需求时,再让用户使用此类终端就会引来诸多问题。最常见的是,当两套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套用于承载CS业务,另一套用于承载PS业务时,采用双卡方案会存在如下缺陷:
1.若终端的主卡和副卡不绑定,采用分别计费的方式,则用户使用运营商自有业务时体验较差且无法统一付费,例如:通过两张卡使用同一个业务时需要订购两次,存在两个登录帐号,比如飞信、PIM业务。
2.若终端采用主卡、副卡绑定,并通过主卡付费,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主副卡分离引起的自有业务用户体验以及付费不方便的问题,但是会引起计费风险以及其它的业务使用体验、网络和业务平台需修改/升级等问题。
此外,双卡架构在终端设计时还会带来占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面积较大、终端成本较高、设计复杂度高等缺陷。
为了解决双卡双待方案所带来的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单卡双待方案,但是目前采用该方案存在如下缺陷:
1.需要芯片厂商对两套无线通信模块中的基带芯片接口和软件模块进行定制开发和修改,使得产品通用性差,终端厂商不能灵活更换某一基带芯片的供货商,导致终端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2.由于需要两个基带芯片之间配合,使得终端厂商必须尽量采用同一个芯片厂商提供的两套无线通信模块,否则,因为商务合作方面的顾虑,芯片厂商通常不愿意将自己的接口开放给第三方芯片厂商,由此会限制终端厂商的供应链,提高了终端厂商进行双待单卡终端研发的门槛,迫使在2G、3G领域没有研发经验的新兴芯片厂商很难参与方案提供,对产业链发展不健康。
3.为实现单卡双待方案,每个厂商需要各自对其通信模块进行定制开发和修改,使得终端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比较长,整个产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4.每个芯片厂商的修改方案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终端性能参差不齐。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针对单卡多待终端的方案设计要求高的缺点,提出一种设计要求低的单卡多待终端,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和实现上述单卡多待终端的适配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面所描述: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包括:A、接收由多个基带芯片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B、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SIM卡访问请求包括:非实时性业务访问请求;或者,开机鉴权或路由区更新或位置区更新或者发起话音或短信或彩信或可视电话或PS承载类业务时的实时性业务鉴权访问请求。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具体包括:
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业务优先级高低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或者,
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实时性要求优先级高低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通过对来自于多个独立的基带芯片的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队,并基于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进行控制,避免了两个基带芯片同时访问SIM卡而引起的冲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卡多待终端,包括:基带芯片,用于向适配模块发起SIM卡访问请求;适配模块,用于按照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适配模块具体包括有: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多个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对所述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SIM卡驱动单元,用于根据SIM卡的占用状态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并驱动SIM卡完成对应的基带芯片与SIM卡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也即是说,本发明通过所述适配模块同时与多个基带芯片和SIM卡相连并进行信息交互,其不需要更改现有的基带芯片的设计,使得该终端能够利用各种类型的基带芯片,进而降低了单卡多待终端的设计成本;此外,由于所述适配模块具有按照特定优先级特征控制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功能,能够避免两个基带芯片同时访问SIM卡而引起的冲突问题,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单卡多待终端的适配模块,包括: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多个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对所述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SIM卡驱动单元,用于根据SIM卡的占用状态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并驱动SIM卡完成对应的基带芯片与SIM卡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具体包括: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基带芯片同时发来的多个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排队;排队队列子单元,用于放置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的排队队列。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中,还包括:二次分配子单元,用于对正在排队的和新发来的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二次排序;排队插入子单元,用于将新的SIM卡访问请求放入排队队列中或者将其插入排队队列的前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适配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系统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之中,所述单卡多待终端是单卡双待终端。
图1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单卡多待终端,其包含了两套独立的无线通信模块1和2以及单个SIM卡5,其中,无线通信模块1包括第一射频前端11、第一射频芯片21、第一基带芯片31;无线通信模块2包括第二射频前端12、第二射频芯片22、第二基带芯片32。本发明之中,在所述第一基带芯片31和第二基带芯片32与SIM卡5之间设有一适配模块4。
其中,所述适配模块4接收基带芯片向SIM卡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同时,其按照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图2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带芯片31之中,包括,第一协议栈单元311和第一SIM卡管理单元(SIM Manager)312,其中,第一SIM卡管理单元312用于向适配模块4发起SIM卡访问请求。所述第二基带芯片32之中,包括,第二协议栈单元321和第二SIM卡管理单元(SIM Manager)322,其中,第二SIM卡管理单元322用于向适配模块4发起SIM卡访问请求。
参照图2,所述适配模块4具体又包括:
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41,其主要用于接收并根据多个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对所述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SIM卡驱动单元42,用于根据SIM卡的占用状态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5,并驱动SIM卡完成对应的基带芯片与SIM卡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通常来说,基带芯片向SIM卡发起访问请求是由基带芯片之中的SIM卡管理单元(SIM Manager)所发起,根据该实施例,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信息可以包括:非实时性的访问请求;或者,开机鉴权、路由区更新、位置区更新以及发起话音、短信、彩信、可视电话、PS承载类业务时的鉴权的实时性鉴权访问请求,这些请求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的优先级特征。
图3是本发明适配模块的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具体又包括:
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基带芯片同时发来的多个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排队;排队队列子单元,用于放置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的排队队列。
并且,为了实现更好的按照优先级特征控制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的技术效果,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41还设置有:
二次分配子单元,用于对正在排队的和新发来的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准则从高到低进行二次排序;排队插入子单元,用于将新的SIM卡访问请求放入排队队列中或者将其插入排队队列的前端。例如,如果新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高于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则将其放入排队队列的最前端;如果新的SIM卡访问请求小于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则将其放入对应的排队队列位置处。
通过上述设计,所述适配模块能够解决各种SIM卡访问请求的冲突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在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中进行排队的复杂度小于现有技术中在SIM卡驱动单元(SIM Manager)中排队的复杂度;
并且,由于在该实施例之中,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的排队规则多是基于业务的实时性或者业务优先级高低进行排序,进而,其对于用户体验和确保业务实时性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图4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适配模块4上不仅包括VCC、GND管脚,还设有三套RST、CLK和I/O管脚,其中,两套用于和所述第一基带芯片31和第二基带芯片32上的RST、CLK和I/O管脚相连并进行信息交互;另一套用于和SIM卡的RST、CLK和I/O管脚相连并进行信息交互。
在该实施例之中,所述适配模块4可以由可编程芯片制成,例如,选取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较为常见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并在ASIC芯片中写入设定的指令和计算逻辑,然后,将ASIC芯片的引脚与上述RST、CLK和I/O管脚相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利用上述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通用集成电路卡)接口与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连接并相互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知晓,所述适配模块4的硬件实现方式上也可以采取其他可编程芯片或者硬件模块+软件/指令的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参照图2,所述适配模块与第一基带芯片31、第二基带芯片32以及SIM卡5都通过标准的Cu接口进行通信;且,在该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基带芯片31通过UART接口与一个应用处理器6连接;所述第二基带芯片32通过USB2.0接口与所述应用处理器6进行连接,其中,应用处理器6和第一基带芯片31和第二基带芯片32的交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在此不进行描述。
本发明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在硬件方面,上述基带芯片和SIM卡在设计上都不需要进行更改,仅仅需要增加一个适配模块,且其采用标准的软硬件接口;并且,所述适配模块能够根据多个基带芯片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进行对应的访问控制,以使多个基带芯片在同一个终端上能够通过一张SIM卡同时接入并工作在多个网络系统之中,进而实现终端的单卡多待,并且,该发明可以确保终端厂商有更加灵活的芯片选择余地,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终端的成本。
方法实施例一: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进行描述,具体来说,本发明之中,对于SIM卡的访问方法是依照优先级特征控制基带芯片对SIM卡的方法而实现的,具体来说,所述方法包括:
A、接收由多个基带芯片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
B、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其中,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由基带芯片中的SIM卡管理单元发起;且在本实施例之中,所述SIM卡访问请求包括:非实时性业务访问请求;
或者,开机鉴权或路由区更新或位置区更新或者发起话音或短信或彩信或可视电话或PS承载类业务时的实时性业务鉴权访问请求,这些SIM卡访问请求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的优先级特征。
由此,在步骤B中,其可以采取根据SIM卡访问请求的业务优先级高低进行排序;也可以采取根据SIM卡访问请求的实时性要求优先级高低进行排序,进而达到根据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的访问和信息交互的目的。
更具体地,当多个基带芯片同时向SIM卡发起访问请求的时候,所述SIM卡访问请求被传送到适配模块中的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之中,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根据前述优先级特征按照优先级高低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在SIM卡未被占用时,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驱动单元,进而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此外,当某一基带芯片向适配模块发起新的SIM卡访问请求时,此时,如果在前已经有正在进行排队的排队队列,此时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会对正在排队的和新发来的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将处于高优先级的SIM卡访问请求插入排队队列的前端,当SIM卡处于非占用状态,则将该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给SIM卡。
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根据多个基带芯片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进行对应的控制,以使多个基带芯片在同一个终端上能够通过一张SIM卡同时接入并工作在多个网络系统之中,进而实现终端的单卡多待,并解决实时和非实时性的业务之间的业务冲突问题。
以下结合图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5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表示了两个基带芯片同时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的处理过程,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101:第一基带芯片和第二基带芯片通过各自的第一SIM卡管理单元(SIM Manager)和第二SIM卡管理单元(SIM Manager)向适配模块同时请求访问SIM卡;
S102:适配模块判断所述第一SIM Manager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是否大于第一SIM Manager的SIM卡访问请求;
其中,如果所述第一SIM Manager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大于第二SIM Manager的SIM卡访问请求,则S103:控制第一SIM Manager与SIM卡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如果所述第一SIM Manager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小于第二SIMManager的SIM卡访问请求,则S104:控制第二SIM Manager与SIM卡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例如,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设定所述第一基带芯片31承载的是话音业务,第二基带芯片32承载的是数据业务,显然,话音业务的优先级大于数据业务的优先级。
此时,则当两者访问SIM卡出现冲突时,互斥及优先级控制模块41根据话音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的准则将第一基带芯片的SIM Manager中的SIM卡访问请求排在队列最前端,并将其先传给SIM卡进行访问和SIM卡信息交互。由此,该发明不光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实时性要求,还能够解决实时和非实时性的业务之间的业务冲突问题。
方法实施例二:
以下以一个单独的基带芯片向SIM卡发起访问请求的完整的流程进行描述。其中,图6是本发明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S1:第一基带芯片的第一SIM Manager(或者第二基带芯片的第二SIMManager)发起一个新的访问SIM卡的SIM卡访问请求;
S2: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查询其排队队列子单元,查询是否有优先级排队队列在等待;其中,如果有,则需要对现有的正在排队的和新的SIM请求进行排队,具体来说,需要根据新的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判断是否将其插入排队队列前端还是排队队列中间。
例如,在步骤S3:中,如果SIM卡访问请求具有插入排队队列前端的高优先级特征,则S4:利用排队插入子单元将该SIM卡访问请求信息插入优先级队列的最前端,并当SIM卡空闲时将其传送给SIM卡以完成交互。
此外,如果所述SIM卡访问请求不具有插入排队队列前端的特征,则进入步骤S4′:由分配子单元根据该SIM卡访问请求和已进行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进行排队,并将上述优先级队列放入排队队列子单元之中。
其中,如果在步骤S2中,如果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查询并没有优先级排队队列在等待,则此时说明该SIM卡访问请求前并没有相互冲突的SIM卡访问请求,则此时,需要进入步骤S3′:SIM卡驱动单元判断SIM卡是否已被占用;如果S5′:SIM卡处于可用状态,则,S6:SIM卡驱动单元将该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进行处理;接着,S7:所述SIM卡将处理后的结果反馈给发出该卡访问请求信息的基带芯片并告知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该SIM卡访问请求信息处理完毕,从而完成上述SIM卡访问过程。
其中,如果在步骤S3′中,如果SIM卡已经被占用;则进入步骤S5: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有新的SIM卡访问请求,其中,如果有新的SIM卡访问请求,则重复上述步骤S3、S4或S4′,在此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之中,所述的SIM卡可以适用于USIM卡,这些是本领域所能够知晓的。且上述实施例中以单卡双待终端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上述方案也可以应用于超过两个基带芯片的单卡多待终端。即:当终端具备多个基带芯片同时访问SIM卡时,可以将上述适配模块的接口管脚增加,其中:每增加一个基带芯片,则增加一套RST、CLK、I/O管脚,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以及SIM驱动单元则只需稍作调整,在此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包括:
A、接收由多个基带芯片发起的SIM卡访问请求;
B、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SIM卡访问请求包括:非实时性业务访问请求;或者,
开机鉴权或路由区更新或位置区更新或者发起话音或短信或彩信或可视电话或PS承载类业务时的实时性业务鉴权访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按照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包括:
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业务优先级高低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或者,
按照所述SIM卡访问请求的实时性要求优先级高低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之中,进一步包括:
对多个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当SIM卡未被占用时,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并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的SIM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中,还包括有:当SIM卡已被占用时,对新的SIM卡访问请求和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进行对比,并根据优先级特征将所述新的SIM卡访问请求放入排队队列中或者将其插入排队队列的前端。
6.一种单卡多待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芯片,用于向适配模块发起SIM卡访问请求;
适配模块,用于按照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和/或SIM卡的占用状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访问请求包括:非实时性业务访问请求;或者,开机鉴权或路由区更新或位置区更新或者发起话音或短信或彩信或可视电话或PS承载类业务时的实时性业务鉴权访问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模块按照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包括:
用于按照根据多个SIM卡访问请求的业务优先级高低优先级或者实时性要求优先级高低控制对应的基带芯片和SIM卡之间进行访问和信息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模块,具体包括: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多个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对所述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
SIM卡驱动单元,用于根据SIM卡的占用状态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并驱动SIM卡完成对应的基带芯片与SIM卡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具体包括: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基带芯片同时发来的多个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排队;排队队列子单元,用于放置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的排队队列。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单卡多待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中,还包括:二次分配子单元,用于对正在排队的和新发来的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二次排序;排队插入子单元,用于将新的SIM卡访问请求放入排队队列中或者将其插入排队队列的前端。
12.一种实现单卡多待终端的适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多个SIM卡访问请求的优先级特征对所述SIM卡访问请求进行排序并形成排队队列;SIM卡驱动单元,用于根据SIM卡的占用状态将排队队列前端的SIM卡访问请求传递给SIM卡,并驱动SIM卡完成对应的基带芯片与SIM卡的访问和信息交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适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具体包括:分配子单元,用于对基带芯片同时发来的多个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排队;排队队列子单元,用于放置正在排队的SIM卡访问请求的排队队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适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斥及优先级控制单元中,还包括:二次分配子单元,用于对正在排队的和新发来的SIM卡访问请求按照优先级特征从高到低进行二次排序;排队插入子单元,用于将新的SIM卡访问请求放入排队队列中或者将其插入排队队列的前端。
CN2011103217204A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Pending CN103068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17204A CN103068076A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PCT/CN2012/083204 WO2013056671A1 (zh) 2011-10-20 2012-10-19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17204A CN103068076A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8076A true CN103068076A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10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17204A Pending CN103068076A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8076A (zh)
WO (1) WO201305667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262A (zh) * 2013-04-28 2013-08-28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带访问单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以及一种处理器
CN103716918A (zh) * 2013-12-16 2014-04-09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Lte移动终端
CN105744570A (zh) * 2016-01-28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速增强装置及方法
CN108769983A (zh) * 2018-05-16 2018-11-06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sim双号双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77863A (zh) * 2018-05-16 2018-11-09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义第二接口的单sim双号双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57395A (zh) * 2019-09-06 2019-12-10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元件访问接口协议适配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4065B (zh) * 2013-06-25 2020-0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多模单卡多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6686574B (zh) * 2016-12-27 2020-09-1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Dds卡设置方法和装置及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56381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uicc) initialization for network service acces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972A (zh) * 2007-07-17 2009-01-2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Gsm与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US20110195749A1 (en) * 2010-02-09 2011-08-11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accessing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each via a dedicated interface and systems containing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each with a dedicated interface
CN102223735A (zh) * 2011-05-30 2011-10-19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带芯片共享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007A (zh) * 2007-10-25 2009-09-09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sim卡与非接触前端芯片之间互连的移动非接触电路
CN102083177A (zh) * 2011-01-12 2011-06-01 意法·爱立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实现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972A (zh) * 2007-07-17 2009-01-2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Gsm与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US20110195749A1 (en) * 2010-02-09 2011-08-11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accessing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each via a dedicated interface and systems containing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each with a dedicated interface
CN102223735A (zh) * 2011-05-30 2011-10-19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带芯片共享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262A (zh) * 2013-04-28 2013-08-28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带访问单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以及一种处理器
CN103716918A (zh) * 2013-12-16 2014-04-09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Lte移动终端
CN105744570A (zh) * 2016-01-28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速增强装置及方法
CN108769983A (zh) * 2018-05-16 2018-11-06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sim双号双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77863A (zh) * 2018-05-16 2018-11-09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义第二接口的单sim双号双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77863B (zh) * 2018-05-16 2023-07-18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义第二接口的单sim双号双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57395A (zh) * 2019-09-06 2019-12-10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元件访问接口协议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10557395B (zh) * 2019-09-06 2021-07-02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元件访问接口协议适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6671A1 (zh) 201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8076A (zh) 一种单卡多待终端、适配模块及sim卡访问方法
JP4891253B2 (ja) 移動体通信機器用の共用icカード及び無線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
CN103346974B (zh) 一种业务流程的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248358B (zh) 基于物联网的eSIM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160094982A1 (en) Call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IM Multi-Active Terminal
CN101977382B (zh) 音视频集成控制电路及其接入接入点的方法
CN102857999A (zh) 多模终端及多模终端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01217745B (zh) 一种单芯片双卡双待手机
CN104540176B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532823A (zh) 物联网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65486A (zh) 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340660A (zh) 多模移动终端以及多模切换方法
CN101990319A (zh) 双待无线终端
CN102223735A (zh) 一种多基带芯片共享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83177A (zh) 通信实现方法和终端
CN102215481A (zh) 移动终端和资源下载方法
CN103179624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模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2624967A (zh) 在移动终端上实现文件下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12333772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033828A (zh) 外接卡的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01702821B (zh) 准入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3428682A (zh) 辅助信息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网络侧配置方法及网络侧
CN108668331A (zh) 一种多模设备的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188077A (zh) 通信模块测试方法和系统
WO2012155497A1 (zh) 一种多模终端及实现多模多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