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7827A -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7827A
CN103067827A CN2011103248378A CN201110324837A CN103067827A CN 103067827 A CN103067827 A CN 103067827A CN 2011103248378 A CN2011103248378 A CN 2011103248378A CN 201110324837 A CN201110324837 A CN 201110324837A CN 103067827 A CN103067827 A CN 103067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voice
main body
adjustment
rai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48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7827B (zh
Inventor
潘建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 Jianqu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248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7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7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7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该扬声装置包括:多个主腔体由连接部相连接,主腔体包含:扬声容置主体具有独立音室;扬声器单元设置于对应的独立音室内;前音箱组件具有音效调整单元及音源输出组合,音效调整单元具有声道调整盘及音场调整盘,声道调整盘及音场调整盘可分别作轴向转动,用以切换扬声装置的相异声道模式及音场特性;后音箱组件其相对前音箱组件组装至扬声容置主体上,后音箱组件具有第一调整件及第二调整件,第一调整件及第二调整件可分别绕扬声容置主体的中心轴作轴向转动,用以切换扬声装置的音质特性。

Description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声道耳机,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调整音效及音质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科技化的音响设备,以能够模拟创造出近似现场原音重现的听觉环境。为了要让使用者能够享受身历其境的感觉,必须要由前置音箱、后置音箱、重低音音箱及中央音箱等音响设备采用空间布置的技术手段来达成声音环绕的效果。再者,倘若要追求较好的聆听质量,具有一宽敞的空间及适当音箱摆设位置应该是必然的。 
然而,在这寸土寸金的现实社会要达成上述的条件需求是多么奢侈的事。特别是在宁静的夜晚打开音响设备,唯恐扰人清梦,所以利用耳机插接至音响设备便可避免产生上述问题。 
既有连接音响设备的多声道耳机,例如:中国台湾新型第536096号专利“多声道耳机模块”。其中,多声道耳机模块的结构设计包括具有一头箍元件及两个耳机单元,其中两耳机单元分别连接至头箍元件的两末端,而头箍元件可将两个耳机单元分别定位于使用者的双耳。此外,每一耳机单元具有一罩体、一重低音声道扬声器、多个单声道音箱及多个单声道扬声器,其中这些单声道音箱对应于使用者的前后方向而配设于罩体之内,且此重低音声道扬声器也配设于罩体之内,并以罩体作为共振用的音 箱,而这些单声道扬声器则分别配设于这些单声道音箱上。因此,此多声道耳机模块的两耳机单元可共同提供至少四声道及二重低音声道的音源输出。 
但是既有的多声道耳机只能提供较为单调的音源输出,且其内部的扬声器采用同一水平面设置,可能具有无法实现多元化听觉环境、大小音场的空间感、或是古典乐及摇滚乐等相异音质呈现等问题。另外,上述扬声器置于耳机内部,并未将这些扬声器的周围有效包覆于罩体内,且这些扬声器未有效区隔,容易导致音场位置模糊,而产生混音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具有用于旋转定位的元件的可活动切换机构,来切换不同音场、声道及音质的情境模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活动切换机构可用来模拟出多个活动音箱,通过所述可活动切换机构调整耳机内导音管的位置,藉以产生不同音场并拟造出一四维空间(4D space)的聆听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扬声装置内迂回的导音路径,通过导音位置的不同,产生不同声道(如:2.1、5.1、7.1、9.1声道)的音场呈现,以拟造出聆听相异空间的声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可活动切换机构将扬声装置内的声音产生聚合、扩散及弯曲的效益,以生成相异音场及音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升耳机的音效质量,并且使其具有饱和的音场,以及达到真实的临场环绕听觉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收纳扬声器的元件,具有产生声音集中的槽状结构,任一前、后音箱皆为独立的环 音空间,独立的前、后音箱可产生共鸣的功效,藉以让耳机内的声音更加清晰扎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多声道耳机的声音是直接输出,并无独立的前音箱做声音聚集、扩散及区隔的结构设计,声道容易产生混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可活动切换结构的相异聆听模式切换,使得连接后音箱的音管作相对应的开通或闭合,且通过独立后音箱的环音空间的调整变化,不同的环音空间可产生不同的音质,藉以解决传统多声道耳机并无独立的后音箱的结构设计,音质容易产生混音的问题。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包括两个主腔体,其中两个主腔体分别由一连接部相连接,任一这些主腔体包含:一扬声容置主体、一组扬声器单元、一前音箱组件及一后音箱组件。 
扬声容置主体具有一盖体及多个独立音室。扬声器单元具有一主扬声器及多个子扬声器,主扬声器及这些子扬声器收容于扬声容置主体,并且各自设置于对应的这些独立音室内。 
前音箱组件具有一音效调整单元及一音源输出组合,盖体、音效调整单元及音源输出组合依序朝这些子扬声器的方向组装至扬声容置主体。 
音效调整单元具有一声道调整盘及一音场调整盘,声道调整盘及音场调整盘可分别绕扬声容置主体的一纵向的中心轴作轴向转动,通过声道调整盘及音场调整盘的切换,让主腔体内部产生相异的导音路径,用以切换扬声装置的相异声道模式及音场特性。 
后音箱组件相对前音箱组件组装至扬声容置主体上,后音箱组件具有一音质调整单元,音质调整单元包含一第一调整件及一第二调整件,第二 调整件远离扬声容置主体设置,第一调整件及第二调整件可分别绕扬声容置主体的中心轴作轴向转动,用以切换扬声装置的音质特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组装方法,组装主腔体的步骤包含: 
提供一扬声容置主体; 
提供一主扬声器及多个子扬声器,该主扬声器及多个子扬声器分别收纳于扬声容置主体的上下相对两侧; 
将连接部的一连接枢转件延伸至扬声容置主体外缘的一装设孔内; 
把主腔体的一卡固件固定于连接枢转件的尾端;及 
将主腔体的一紧接这些子扬声器的前音箱组件及一紧接主扬声器的后音箱组件以螺纹锁定的方式组装于扬声容置主体的上下相对两侧,用以使扬声容置主体形成具有收容主扬声器及这些子扬声器的多个独立音室,其中前音箱组件的一声道调整盘及一音场调整盘可以相对同步或分别地转动来调整相异声道模式及音场特性,后音箱组件的一第一调整件及一第二调整件可以相对同步或分别地转动来调整相异音质特性。 
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利用主腔体的前音箱组件及后音箱组件组装于扬声容置主体的上下相对两侧,用以使扬声容置主体形成具有多个封闭的独立音室,藉以使装设于独立音室的扬声器产生较穿透的声音释放。另一方面,相对于扬声容置主体,声道调整盘、音场调整盘、第一调整件及第二调整件为一种可活动切换机构,其用来切换不同音场、声道及音质的情境模式。又,扬声装置内迂回的导音路径,通过导音位置的不同,产生不同声道(如:2.1、5.1、7.1、9.1声道)的音场呈现,以拟造出聆听相异空间的声音。再者,可活动切换机构可用来模拟出多个活动音箱,通过所述可活动切换机构调整耳机内导音管的位置,藉以产生不同音场并拟造出一四维空间(4D space)的聆听环境,具有提升耳机的音效质量,并且使其具有饱和的音场,以及达到真实的临场环绕听觉效果等优势。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模拟音响设备摆设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隔离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隔离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前音箱组件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前音箱组件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后音箱组件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后音箱组件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声道调整盘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声道调整盘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音场调整盘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音场调整盘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音源输出盘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音源输出盘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连接部组装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第一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第二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第三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第四剖视图。 
图22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第五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声源集中件及软性套件组装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扬声装置           23222音源输出通口 
2主腔体             23223肋片 
21扬声容置主体      24后音箱组件 
211盖体             241音质调整单元 
2111收容凹槽        2411第一调整件 
2112通口            24111遮挡部 
2113环型肋部        24112出音孔 
21131弯弧凹槽       24113导音通道 
21132凹槽孔         24114覆盖板 
2114连通部          24115磁件容置槽 
2115磁件容置槽      2412第二调整件 
213外壳             24121第一气孔 
214隔离件           24122第二气孔 
2141开口            24123容置凸部 
2142容置槽                       24124磁件容置槽 
2143子导音管                     2413定位盘 
21431导音孔                      24131凹槽 
2144磁件容置槽                   24132音质导音管 
2145卡掣穴                       24133第一连通口 
2146排音管                       24135滑移槽 
215装设孔                        24136磁件容置槽 
22扬声器单元                     24137导音管孔 
221主扬声器                      25卡固件 
222子扬声器                      251卡固板片 
23前音箱组件                     3连接部 
231音效调整单元                  31连接枢转件 
2311声道调整盘                   311延伸部 
23111声道穿口                    3111定位板片 
23112第一声道通口                4、4’声源集中件 
23113第二声道通口                41、41’耳机凸部 
23114磁件容置槽                  42、42’缺口 
23115声道卡掣口                  5软性套件 
23116声道键结部                  60夹缝 
2312音场调整盘                   CA中心轴 
23121音场穿口                    C中置音箱 
23122、23122a、23122b、23122c    W重低音音箱 
音场置换通口 
23123磁件容置槽          FL前置左侧音箱 
23124音场卡掣口          FR前置右侧音箱 
23125音场键结部          BLS后置左侧环绕音箱 
232音源输出单元          BRS后置右侧环绕音箱 
2321定位环               FLS前置左侧环绕音箱 
23211定位穿口            FRS前置右侧环绕音箱 
23212磁件容置槽          BL后置左侧音箱 
2322音源输出盘           BR后置右侧音箱 
23221音源输出穿口        S101-S105组装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1,包括两个主腔体2,其中这些主腔体2分别由一连接部3相连接,连接部3设有多个调整其长度的延伸结构(图略),其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常使用的技术手段,于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本发明的扬声装置1的一侧作为说明例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耳挂式扬声装置1的两个主腔体2具有相对称的结构设计,此处便不再对扬声装置1的另一侧加以说明。 
本发明扬声装置1的可活动切换结构是由多层盘状元件堆叠而成,然而可活动切换结构其每一层皆具有转动机制,具有切换不同声音呈现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扬声装置1可以拟造出四维空间(4D space)的聆听环境,参考图2,且配合图1所示。所谓的“四维空间(4D space)的聆听环境”,就是将聆听环境中,具有多个音箱的音响设备,利用扬声装置1的可活动 切换结构来模拟上述音箱可活动摆置的目的,以达到切换不同聆听情境模式的效果。 
举例来说,图2为于虚拟的空间内音响设备摆设示意图,图2绘示出中置音箱C、重低音音箱W、前置左侧及前置右侧音箱FL、FR、后置左侧及后置右侧环绕音箱BLS、BRS、前置左侧及前置右侧环绕音箱FLS、FRS、后置左侧及后置右侧音箱BL、BR。然而,通过调整扬声装置1的可活动切换结构,可以拟造出上述音箱可向聆听者移动摆置的模拟环境,通过音箱与聆听者不同距离的环境布置,可以达到切换成多种不同的聆听情境模式的效果(如:中低音、低音等)。 
当转动可活动切换结构时,可活动切换结构的任一盘状元件会让扬声装置1产生不同的声音呈现(如封闭、宽敞音效等),犹如调整声音的位置,使声音除了前、后、左、右的方向之外,还具有上、下传递的效果。此外,可活动切换结构还可塑造出声音传递远近的临场感,使得声音由拟造出3D动态的音场,进而提升四维的空间音场。以下将对扬声装置1的可活动切换结构再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腔体2包含一扬声容置主体21、一组扬声器单元22、一前音箱组件23及一后音箱组件24。然而,主腔体2是由多个所述盘状元件组接而成的腔体结构,其内设有多个独立音室,用于容纳相对应的扬声器单元22。 
于此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及图6,配合图3所示。扬声容置主体21具有一盖体211及六个独立音室(图略)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定于此。扬声器单元22具有一主扬声器221及多个子扬声器222,优选的可能是五个子扬声器222(如:前置及后置声道扬声器、重低音声道扬声器等)。其中,主扬声器221及这些子扬声器222分别相对地收容于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上下两侧,并且各自设置于对应的这些独立音室内。 
参考图7及图8,配合图3所示。前音箱组件23具有一音效调整单元231及一音源输出组合232,盖体211、音效调整单元231及音源输出组合232依序朝这些子扬声器222的方向组装至扬声容置主体21。 
补充说明一点,盖体211、音效调整单元231及音源输出组合232是以螺纹锁定的方式固定于扬声容置主体21,并且彼此之间设有容纳多个磁件(图略)的磁件容置槽,所述磁件作为可活动切换结构相邻层次间的旋转定位之用,利用磁件相吸及相斥的磁性原理,来达到切换不同情境的聆听模式的效果。以下将对收容这些磁件的磁件容置槽再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除了利用磁件作为可活动切换结构相邻层次间的旋转定位之用,还可利用卡勾(图略)的结构与主腔体2卡配旋转,同样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参考图7及图8,配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音效调整单元231具有一声道调整盘2311及一音场调整盘2312。声道调整盘2311的周缘与中部之间具有至少一声道键结部23116,藉以成型环绕状的声道卡掣口23115。音场调整盘2312的周缘与中部之间具有至少一音场键结部23124,藉以成型环绕状的音场卡掣口23125。 
声道调整盘2311及音场调整盘2312可分别绕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一纵向的中心轴CA作轴向转动,用以切换扬声容置主体21的相异这些独立音室的音效特性。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绕中心轴作轴向转动的盘状元件(如声道调整盘2311、音场调整盘2312等),彼此堆叠形成所述可活动切换结构。 
声道调整盘2311及音场调整盘2312皆为一种可活动切换机构,两者可以个别旋转作动并且不会产生干涉,且分别设有多个磁件容置槽23114、23123。其中,声道调整盘2311的磁件容置槽23114内的相邻磁件,或者是音场调整盘2312的磁件容置槽23123内的相邻磁件,特别意指彼此磁性相斥的磁件以间隔交错的方式设置,用以防止位于声道调整盘2311与音场调整盘2312内全部的磁件产生相互吸引的情形发生,导致较大的转动阻力形成,增加使用上转动的困难度。 
补充说明一点,本发明的声道调整盘2311具有三个切换段,分别是5.1声道、7.1声道及9.1声道的情境模式转换。其中,配合图1所示,5.1声道的切换段紧邻上述连接部3,远离连接部3的切换段依序为7.1声道及9.1声道。 
音场调整盘2312同样具有三个切换段,分别是大音场、中音场及小音场,其中大音场的切换段紧邻上述连接部3,远离连接部3的切换段依序为中音场及小音场(配合图1)。然而,使用者可以依自身需求转换不同的聆听模式,当声道调整盘2311切换至5.1声道,且音场调整盘2312切换至小音场的模式时,因为扬声装置1内的导音结构将声音集中,以自动转至2.1声道的音源输出。 
参考图9及图10,配合图3所示。后音箱组件24相对前音箱组件23组装至扬声容置主体21上。 
后音箱组件24具有一音质调整单元241,音质调整单元包含一第一调整件2411及一第二调整件2412。第一调整件2411及第二调整件2412皆为一种可活动切换机构,两者可以个别旋转作动并且不会产生干涉,且分别设有多个磁件容置槽24115、24124,其中第一调整件2411的磁件容置槽24115内的磁件(图略)磁性相斥交错设置。 
第二调整件2412为一薄壳凹型结构,其远离扬声容置主体21设置,第一调整件2411及第二调整件2412可分别绕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中心轴CA作轴向转动,用以切换扬声容置主体21的相异这些独立音室的音质特性。举例来说,通过第一调整件2411及第二调整件2412不同的切换段,可让中低音、低音等相异音质呈现。 
再参考图5及图6,配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容置主体21包含一外壳213及一隔离件214,隔离件214对应配设于环形的外壳213内,其中外壳213的环形结构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制于此。外壳213的周缘对应配合声道卡掣口23115,声道调整盘2311可活动地旋设至外壳 213上。相同地,外壳213的周缘可对应配合音场卡掣口23124,音场调整盘2312可活动地旋设至外壳213上。 
隔离件214设有相对的一开口2141及五个容置槽2142,主扬声器221装设于开口2141处,这些子扬声器222对应装设至这些容置槽2142内。其中,容置槽2142呈锥状,且子扬声器222的周缘与容置槽2142内壁紧密贴附,此结构设计具有将装置内的声音产生集中、扩散及有效间隔的优势。 
隔离件214设有多个子导音管2143,基本上这些子导音管2143呈上下堆叠设置。 
任一这些子导音管2143具有一导音孔21431,这些子导音管2143相通这些子扬声器222,部分这些子导音管2143对称地设置于开口2141周围,并且部分这些子导音管2143的尾端原则上切齐隔离件214外缘。以下将对后音箱组件24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于此本实施例中,再参考图9及图10,配合图3所示。第一调整件2411呈环形结构,第一调整件2411的内环缘设有两个对应这些子导音管2143的遮挡部24111,基本上这些遮挡部24111为对称设置。 
当第一调整件2411绕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中心轴CA作轴向转动时,同步地带动遮挡部24111,用以启闭这些子导音管2143的音源导向(如图21及图22所示出)。举例来说,第一调整件2411具有两个音质切换段,当第一调整件2411相对于扬声容置主体21沿预定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第一调整件2411的遮挡部24111会对应遮住这些子导音管2143的导音孔21431(参图21),藉以切换听觉感受较为封闭的音质特性。反观之,当第一调整件2411相对预定方向作反向转动时,第一调整件2411的遮挡部24111会对应远离这些子导音管2143的导音孔21431(参图22),藉以切换听觉感受较为广阔的音质特性。 
第一调整件2411邻近这些遮挡部24111设有对称的两个出音孔24112,第一调整件2411设有一导音通道24113,导音通道24113呈环形设置,该些出音孔24112相通导音通道24113。 
参考图9及图10,配合图3所示。于此本实施例中,音质调整单元241进一步包含一定位盘2413,定位盘2413以螺纹锁定的方式固定于扬声容置主体21,定位盘2413位于第一调整件2411及第二调整件2412之间。 
定位盘2413设有一圆形状凹槽24131,定位盘2413具有多个音质导音管24132、第一连通口24133及导音管孔24137,声音经由音质导音管24132向外导出经由所述导音管孔24137,其中本实施例的音质导音管24132优选的数量为两个。这些音质导音管24132以平行交错的方式设置于凹槽24131内,这些第一连通口24133设于这些音质导音管24132旁相邻凹槽24131的内壁。 
第一调整件2411设有两个覆盖板24114,这些覆盖板24114呈对称设置。 
任一这些覆盖板24114远离隔离件214的一面设有一收容磁件(图略)的磁件容置槽24115。另外,隔离件214设有四个收容磁件(图略)的磁件容置槽2144,隔离件214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144呈对称设置,其中收容于隔离件214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144内的磁件为磁性相斥交错设置。 
参考图9及图10,配合图3所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件2412配合凹槽24131形状装设至定位盘2413上,第二调整件2412设有两个第一气孔24121、四个第二气孔24122及两个容置凸部24123为优选数量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制于此。基本上,上述这些第一气孔24121、第二气孔24122及容置凸部24123皆为对称设置,并且第一气孔24121为圆形孔状,第二气孔24122为长型胶囊状为优选形状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制于此。其 中这些第一气孔24121及第二气孔24122平行于中心轴CA且贯穿第二调整件2412的周缘。 
这些第二气孔24122远离定位盘2413设置,声音经由这些音质导音管24132,通过这些导音管孔24137,各自连通于对应的这些第一气孔24121(参图20)。当切换另一种声音模式时,第一连通口24133连通于这些第二气孔24122(参图10及图19),定位盘2413远离第一调整件2411的壁面中部设有两个弯弧形的滑移槽24135,第二调整件2412的这些容置凸部24123对应配设于这些滑移槽24135内。 
其中,定位盘2413在与滑移槽24135相对的另一面设有多个收容磁件(图略)的磁件容置槽24136,其中定位盘2413以六个磁件容置槽24136为优选数量的实施方式,这些磁件容置槽24136邻近地环设于定位盘2413的凹槽24131内壁,定位盘2413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4136呈对称设置,其中收容于定位盘2413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4136内的磁件为磁性相斥交错设置。 
另外,磁件收容于第二调整件2412的任一这些容置凸部24123的磁件容置槽24124内,并且这些容置凸部24123内的磁件与定位盘2413的凹槽24131内的磁件磁性相吸或相斥。 
补充说明一点,上述的第一调整件2411及第二调整件2412皆为可活动切换机构,其中第一调整件2411具有两个音质切换段,第二调整件2412具有三个音质切换段。当使用者想要声音呈不同的音质表现时,可通过同步或分别转动上述第一调整件2411或第二调整件2412来达成上述目的,此时后音箱组件24内的导音孔洞会作选择性地启闭,以让声音迂回地于后音箱组件24内的导音通道流通,而表现出不同音质的效果(如:中低音、低音等)。以下将对前音箱组件23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3及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盖体211设有五个收容凹槽2111,这些收容凹槽2111各自连接这些隔离件214的这些容置槽2142形 成封闭状的上述收容子扬声器222的独立音室,其中位于扬声容置主体21中部的独立音室和其周围的这些独立音室呈一高度差布置。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扬声装置1内的主扬声器221及五个子扬声器222为三层相错开的结构配置,倘若主扬声器221为第一层,五个子扬声器222又可细分为第二层的四个子扬声器及第三层的一个子扬声器,第二层的四个子扬声器设置于同一平面,若调整隔离件214收纳第二层的四个子扬声器的槽底高度,可让第二层的四个子扬声器彼此错开产生第四层或以上的扬声器的结构配置,如此将可产生不同的声音表现,所以在此并不限制第二层的扬声器必须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盖体211具有一通口2112,通口2112部分贯穿盖体211中部,盖体211相邻通口2112处设有一环形肋部2113,环形肋部2113依其形状结构设有多个弯弧凹槽21131,任一这些弯弧凹槽21131设置一凹槽孔21132贯穿盖体211。盖体211设有两个连通部2114相对设于环形肋部2113的外缘,这些连通部2114呈对称设置。其中,上述凹槽孔21132及连通部2114的设置数量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制于此。 
盖体211相邻通口2112处环设有十个收容磁件(图略)的磁件容置槽2115,盖体211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115呈对称设置,其中收容于盖体211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115内的磁件为磁性相斥交错设置。 
参考图11及图12,配合图7所示。声道调整盘2311设有对应盖体211的通口2112的声道穿口23111。且于声道穿口23111处由内向外依序设置多个第一声道通口23112及弯弧状的第二声道通口23113,这些第一声道通口23112与第二声道通口23113呈对称设置,这些第一声道通口23112对应盖体211的这些弯弧凹槽21131,且相通弯弧凹槽21131的凹槽孔21132,这些第二声道通口23113连通于这些连通部2114。 
补充说明一点,声道调整盘2311相对于盖体211可作预定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不同的切换段,会形成相异迂回的声音导通路径,以切换成各种不同的声道模式(如:5.1声道、7.1声道、9.1声道)。 
参考图13及图14,配合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音场调整盘2312中部设有部分贯穿的一音场穿口23121,音场调整盘2312设有多个音场置换通口23122,其中这些音场置换通口23122的设置数量可依实务需求加以调整。 
这些音场置换通口23122相对于音场穿口23121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交错设置,其中部分这些音场置换通口23122可选择性地连通这些第一声道通口23112及这些第二声道通口23113。于此特别说明的是,音场调整盘2312具有多个方形竖直地贯穿音场调整盘2312的音场置换通口23122a,音场调整盘2312尚包含如隧道状结构的音场置换通口23122b环设于音场穿口23121周围。 
参考图7及图8所示。前音箱组件23的音源输出组合232还包含一定位环2321,定位环2321设有一贯穿其中部的定位穿口23211,定位穿口23211连通于音场调整盘2312的音场穿口23121及这些音场置换通口23122,定位环2321邻近定位穿口23211处设有十个磁件容置槽23212为优选设置数量的实施方式,这些磁件容置槽23212呈对称设置,并且收容于定位环2321磁件容置槽23212内的磁件为磁性相斥交错设置。
参考图13及图14,配合图8所示。音场调整盘2312紧邻声道调整盘2311的一面设有相对称的两个磁件容置槽23123,音场调整盘2312的这些磁件容置槽23123邻近于音场调整盘2312的外缘。其中,磁件(图略)收容于音场调整盘2312的任一这些磁件容置槽23123内,并且这些磁件容置槽23123内的磁件与定位环2321的磁件容置槽23212内的磁件磁性相吸或相斥吸引。 
参考图15及图16,配合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前音箱组件23的音源输出组合232还包含一音源输出盘2322。音源输出盘2322设有贯穿其中部的一音源输出穿口23221及多个音源输出通口23222。其中这些音源输出通口23222的设置数量可依实务需求加以调整。这些音源输出通口23222相对于音源输出穿口23221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交错设置, 音源输出穿口23221及这些音源输出通口23222与定位环2321的定位穿口23211相连通,其中部分这些音源输出通口23222可选择性地连通这些第一声道通口23112及这些第二声道通口23113。以下将对声道及音场转换的使用状态加以说明。 
参考图13及图14,配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切换不同声道及音场的聆听模式时,依不同的声道调整盘2311的切换段(如:5.1声道、7.1声道及9.1声道)配合相异的音场调整盘2312的切换段(如:大音场、中音场及小音场),会变换成多种不同迂回的导音路径。 
然而,本实施例以声道调整盘2311的5.1声道切换段配合音场调整盘2312的大音场切换段其声源呈现的导音路径为例,其余模式的导音路径于此不再一一赘述。 
原则上使用者将扬声装置1切换成5.1声道配合大音场的聆听模式时,主扬声器221的声音基本上沿着中心轴CA远离隔离件214的方向向外流通,于装置内部部份子扬声器222的声音分为两个流通路径,然而未于这些流通路径的孔洞则予以关闭。举例来说,子扬声器222流通路径之一的声音首先经由盖体211连通部2114流向声道调整盘2311的第二声道通口23113。接下来,同时经过音场调整盘2312的竖直状及隧道状的音场置换通口23122a、23122b。再者,声音经过定位环2321的定位穿口23211,由音源输出盘2322多个音源输出通口23222流通至使用者的耳朵内。 
然而,子扬声器222另一流通路径的声音首先经由盖体211弯弧凹槽21131的凹槽孔21132流向声道调整盘2311的第一声道通口23112。接下来,同时经过音场调整盘2312的竖直状的音场置换通口23122c。再者,声音经过定位环2321的定位穿口23211,由音源输出盘2322多个音源输出通口23222流通至使用者的耳朵内。 
参考图17,配合图1及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进一步包含两个连接枢转件31,这些主腔体2进一步包含两个卡固件25,两个 连接枢转件31分别设置于连接部3的相对尾端,扬声容置主体21的外缘设有朝纵向的中心轴CA方向凹设形成一装设孔215,任一这些连接枢转件31紧邻于装设孔215的一侧设有一延伸部311,延伸部311的尾端设有四个定位板片3111为优选数量的实施方式,且这些定位板片3111相对于纵向的中心轴CA呈横向的对称设置。 
连接枢转件31的延伸部311伸入装设孔215内,且任一这些卡固件25设有配合这些定位板片3111的四个卡固板片251为优选数量的实施方式。隔离件214具有多个卡掣穴2145,这些卡固板片251依中心轴CA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对应这些卡掣穴2145,当连接枢转件31的延伸部311组装至扬声容置主体21的装设孔215时,卡固件25的卡固板片251先穿过这些卡掣穴2145,之后与定位板片3111呈交错配置,用以将连接枢转件31定位,此外可利用螺纹锁定的方式将连接枢转件31固定于扬声容置主体21上。 
请参考图18,并配合图3及图4所示。子扬声器222收纳容置槽2142内时,子扬声器222的周缘与容置槽2142槽内的周缘紧密接触,也就是说,本发明所述扬声器皆各自独立包覆于主腔体2内,用以有效区隔形成前后相对音场。然而,调整前音场及后音场(如:导音路径、气流流向及位置)可分别产生不同的声道及音质。 
参考图23,配合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扬声装置1进一步包含一声源集中件4或一软性套件5,音源输出盘2322具有至少一肋片23223。软性套件5可为一种海绵材质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以此为限。定位环2321与音源输出盘2322之间具有一夹缝60(参图18),软性套件5呈环状的盆型结构套设于夹缝60上,当可活动切换结构动作时,不因软性套件5而产生干涉,且利用塑料材质的定位环2321与音源输出盘2322之间的夹缝60来卡配固定软性套件5,使其不易掉落,其中定位环2321与音源输出盘2322为塑料材质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制于此。 
软性套件5可套设于音源输出盘2322,然而也可利用声源集中件4的至少一缺口42,将声源集中件4旋转地卡掣于音源输出盘2322的肋片23223。声源集中件4为一薄壳结构,其中部设有一耳机凸部41,其为一种耳塞结构。当使用者将声源集中件4活动地组装至音源输出盘2322时,耳机凸部41内部具有导音及隔音机构,可将扬声装置21的音源导入集中至耳机凸部41输出至使用者的耳朵内,以达到声源集中的效果。 
本发明还包含另一种声源集中件4’,声源集中件4’的耳机凸部41’可以是入耳型的耳塞结构,同样可利用缺口42’将声源集中件4’旋转地卡掣于音源输出盘2322的肋片23223。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更换声源集中件4、4’或软性套件5。 
参考图24,并配合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挂式多声道扬声装置的组装方法,将两个主腔体2分别由连接部3相连接,组装任一这些主腔体2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S101:提供扬声容置主体21。 
步骤S102:提供主扬声器221及这些子扬声器222分别收纳于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上下相对两侧。 
步骤S103:将连接部3的连接枢转件31延伸至扬声容置主体21外缘的一装设孔215内。 
步骤S104:把主腔体2的卡固件25固定于连接枢转件31的尾端。 
步骤S105:将主腔体2的一紧接该些子扬声器222的前音箱组件23及一紧接主扬声器221的后音箱组件24以螺纹锁定的方式组装于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上下相对两侧,用以让扬声容置主体21形成具有收容主扬声器221及这些子扬声器222的多个独立音室。 
其中,前音箱组件23的一声道调整盘2311及一音场调整盘2312可绕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一纵向的中心轴CA作轴向转动,并且声道调整盘 2311与音场调整盘2312可以相对同步或分别地转动来调整相异音效的情境模式。 
另外,后音箱组件24的一第一调整件2411及一第二调整件2412可分别绕扬声容置主体21的中心轴CA作轴向转动,并且第一调整件2411与第二调整件2412可以相对同步或分别地转动来调整相异音质的情境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利用主腔体的前音箱组件及后音箱组件组装于扬声容置主体的上下相对两侧,用以使扬声容置主体形成具有多个封闭的独立音室,藉以让装设于独立音室的扬声器产生较穿透的声音释放。 
另一方面,相对于扬声容置主体,声道调整盘、音场调整盘、第一调整件及第二调整件为一种可活动切换机构,其用来切换不同音场、声道及音质的情境模式。 
又,扬声装置内迂回的导音路径,通过导音位置的不同,产生不同声道(如:2.1、5.1、7.1、9.1声道)的音场呈现,以产生聆听相异空间的声音。 
再者,可活动切换机构可用来模拟出多个活动音箱,通过所述可活动切换机构调整耳机内导音管的位置,藉以产生不同音场并拟造出一四维空间(4D space)的聆听环境,具有提升耳机的音效质量,并且使其具有饱和的音场,以及达到真实的临场环绕听觉效果等优势。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主腔体,所述主腔体包含:
一扬声容置主体,具有一盖体及多个独立音室;
一组扬声器单元,具有一主扬声器及多个子扬声器,所述主扬声器及所述子扬声器收容于所述扬声容置主体,并且各自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独立音室内;
一前音箱组件,具有一音效调整单元及一音源输出组合,所述盖体、所述音效调整单元及所述音源输出组合依序朝所述子扬声器的方向组装至所述扬声容置主体,所述音效调整单元具有一声道调整盘及一音场调整盘,所述声道调整盘及所述音场调整盘能够分别绕所述扬声容置主体的一纵向的中心轴作轴向转动,通过所述声道调整盘及所述音场调整盘的切换,使所述主腔体内部产生相异的导音路径,用以切换所述扬声装置的相异声道模式及音效特性;以及
一后音箱组件,其相对所述前音箱组件组装至所述扬声容置主体上,所述后音箱组件具有一音质调整单元,所述音质调整单元包含一第一调整件及一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二调整件远离所述扬声容置主体设置,所述第一调整件及所述第二调整件能够分别绕所述扬声容置主体的所述中心轴作轴向转动,用以切换所述扬声装置的音质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装置包含至少两个主腔体,所述主腔体由至少一连接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容置主体包含一外壳及一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对应配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隔离件设有相对的一开口及多个容置槽,所述主扬声器装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子扬声器对应装设至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隔离件设有多个子导音管,任一所述子导音管具有一导音孔,所述子导音管与所述子扬声器相通,所述子导音管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内环缘设有多个对应所述子导音管的遮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邻近所述遮挡部设有对称的多个出音孔,所述第一调整件设有一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呈环形设置,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导音通道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质调整单元进一步包含一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以螺纹锁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扬声容置主体,所述定位盘位于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之间,所述定位盘设有一圆形状凹槽,所述定位盘具有多个音质导音管及第一连通口,所述音质导音管以平行交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连通口设于所述音质导音管旁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邻,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件设有多个覆盖板,所述覆盖板呈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件配合所述凹槽形状装设于所述定位盘上,所述第二调整件设有多个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容置凸部,所述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且贯穿所述第二调整件的周缘,所述第二气孔远离所述定位盘设置,所述音质导音管各自连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气孔,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气孔,所述定位盘远离所述第一调整件的壁面中部设有多个弯弧形的滑移槽,所述第二调整件的所述容置凸部配设于所述滑移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多个收容凹槽,所述收容凹槽各自连接所述隔离件的所述容置槽形成封闭状的所述独立音室,其中位于所述扬声容置主体中部的所述独立音室和其周围的所述独立音室呈一高度差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进一步包含两个连接枢转件,所述主腔体进一步包含两个卡固件,所述两个连接枢转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尾端,所述扬声容置主体的外缘设有朝纵向的所述中心轴方向凹设形成一装设孔,任一所述两个连接枢转件紧邻于所述装设孔的一侧设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尾端设有多个定位板片,且所述定位板片相对于纵向的所述中心轴呈横向的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枢转件的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装设孔,且任一所述两个卡固件设有配合所述定位板片的多个卡固板片,所述卡固板片依所述中心轴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卡固件的所述卡固板片与所述定位板片呈交错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一通口,所述通口部分贯穿所述盖体中部,所述盖体相邻所述通口处设有一环形肋部,所述环形肋部依其形状结构设有多个弯弧凹槽,任一所述弯弧凹槽设置贯穿所述盖体的至少一凹槽孔,所述盖体设有环设于所述环形肋部的外缘的多个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呈对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道调整盘设有对应所述盖体的所述通口的声道穿口,且于所述声道穿口处由内向外依序设置多个第一声道通口及第二声道通口,所述第一声道通口与第二声道通口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声道通口对应所述弯弧凹槽,且与所述弯弧凹槽的所述凹槽孔相通,所述第二声道通口连通于所述连通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场调整盘中部设有部分贯穿的一音场穿口,所述音场调整盘设有多个音场置换通口,所述音场置换通口相对于所述音场穿口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交错设置,其中部分所述音场置换通口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声道通口及所述第二声道通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输出组合包含一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设有一贯穿其中部的定位穿口,所述定位穿口连通于所述音场调整盘的所述音场穿口及所述音场置换通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输出组合包含一音源输出盘,所述音源输出盘设有贯穿其中部的一音源输出穿口,所述音源输出盘设有多个音源输出通口,所述音源输出通口相对于所述音源输出穿口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交错设置,所述音源输出穿口及所述音源输出通口与所述定位环的所述定位穿口相连通,其中部分所述音源输出通口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声道通口及所述第二声道通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装置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声源集中件及至少一软性套件,所述声源集中件中部设有一耳机凸部,所述软性套件呈环状的盆型结构套设于所述音源输出盘上。
16.一种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的组装方法,提供由一连接部相连接的两个主腔体,其特征在于,组装任一所述两个主腔体的步骤包含:
提供一扬声容置主体;
提供一主扬声器及多个子扬声器,所述主扬声器及所述多个子扬声器分别收纳于该扬声容置主体的上下相对两侧;
将所述连接部的一连接枢转件延伸至所述扬声容置主体外缘的一装设孔内;
把所述主腔体的一卡固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枢转件的尾端;以及
将所述主腔体的一紧接所述子扬声器的前音箱组件及一紧接所述主扬声器的后音箱组件以螺纹锁定的方式组装于所述扬声容置主体的上下相对两侧,用以使所述扬声容置主体形成具有收容所述主扬声器及所述子扬声器的多个独立音室,其中所述前音箱组件的一声道调整盘及一音场调整盘能够相对同步或分别地转动来调整相异声道模式及音场特性,所述后音箱组件的一第一调整件及一第二调整件能够相对同步或分别地转动来调整相异音质特性。
CN201110324837.8A 2011-10-21 2011-10-21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3067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4837.8A CN103067827B (zh) 2011-10-21 2011-10-21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4837.8A CN103067827B (zh) 2011-10-21 2011-10-21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827A true CN103067827A (zh) 2013-04-24
CN103067827B CN103067827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11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4837.8A Active CN103067827B (zh) 2011-10-21 2011-10-21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782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372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块
WO2017190413A1 (zh) * 2016-05-06 2017-11-09 袁丹 三维五音路入耳式耳机
CN107517420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
WO2018107516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袁丹 一种头戴式耳机及其出音座
CN111669684A (zh) * 2020-06-19 2020-09-15 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绕型耳机扬声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13109A (zh) * 2021-08-31 2021-11-05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扬声器循环播放音响
TWI801809B (zh) * 2021-02-09 2023-05-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耳罩式耳機裝置(二)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459B (zh) 2016-01-27 2019-09-20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
CN107018458B (zh) 2016-01-27 2020-02-2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
TWI602440B (zh) * 2016-01-27 2017-10-1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耳機
TWI602439B (zh) * 2016-01-27 2017-10-1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耳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6096U (en) * 2002-08-14 2003-06-01 Formosa Ind Computing Inc Multi-channel earphone module
EP1670284A2 (en) * 2004-12-10 2006-06-14 James G. Hildebrandt Headphones fo 3D sound
CN201039449Y (zh) * 2007-04-18 2008-03-19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耳机结构
CN101651914A (zh) * 2005-02-04 2010-02-17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耳机
US20100272303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You-Ruei Lin Headse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6096U (en) * 2002-08-14 2003-06-01 Formosa Ind Computing Inc Multi-channel earphone module
EP1670284A2 (en) * 2004-12-10 2006-06-14 James G. Hildebrandt Headphones fo 3D sound
CN101651914A (zh) * 2005-02-04 2010-02-17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耳机
CN201039449Y (zh) * 2007-04-18 2008-03-19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耳机结构
US20100272303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You-Ruei Lin Headset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372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块
WO2017190413A1 (zh) * 2016-05-06 2017-11-09 袁丹 三维五音路入耳式耳机
CN107517420B (zh) * 2016-06-17 2020-07-03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
CN107517420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
US10080076B2 (en) 2016-06-17 2018-09-18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Headphone device
TWI657701B (zh) * 2016-06-17 2019-04-21 中國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耳機裝置
WO2018107516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袁丹 一种头戴式耳机及其出音座
CN111669684A (zh) * 2020-06-19 2020-09-15 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绕型耳机扬声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69684B (zh) * 2020-06-19 2021-10-15 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绕型耳机扬声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801809B (zh) * 2021-02-09 2023-05-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耳罩式耳機裝置(二)及其操作方法
US11800272B2 (en) 2021-02-09 2023-10-24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Headphone device
CN113613109A (zh) * 2021-08-31 2021-11-05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扬声器循环播放音响
CN113613109B (zh) * 2021-08-31 2023-05-12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扬声器循环播放音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827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7827B (zh) 具可活动切换结构的多声道挂载式扬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TWI471020B (zh) 具可活動切換結構之多聲道掛載式揚聲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A2684662C (en) Sound transducer
CN113853803A (zh) 用于空间音频渲染的系统和方法
JP2007228549A (ja) 多重チャネルイヤホン
CN105379309A (zh) 用于再现声学场景的音频数据的安排和方法
TW200939853A (en) Speaker structure capable of adjusting ventilation of a chamber therein
GB2412534A (en) Structure of multi-channel home theatre headphones
CN109891503A (zh) 声学场景回放方法和装置
CN102870435A (zh)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TW200812417A (en) Earphone
WO2002025990A1 (en) Multi-channel headphone system
CN104363549A (zh) 导管真三维耳机
CN201039449Y (zh) 多声道耳机结构
JP2003199187A (ja) ヘッドフォン
WO2021000086A1 (zh) 一种基于微型扬声器的车内独立声场系统及控制系统
KR200271621Y1 (ko) 헤드폰
JP2007097001A (ja) 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CN207200932U (zh) 整体式音箱
JP2010016573A (ja) クロストークキャンセルステレオ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Geluso 3D acoustic recording
KR100908250B1 (ko) 스피커장치
JP2005354560A (ja) 多チャンネルの指向を導く構造付きイヤホン
CN100525510C (zh)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KR0123653Y1 (ko) 써라운드음향효과가가능한헤드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HO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26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Pan Jianquan

Applicant after: Qih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Pan Jianqu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4

Address after: Park Street Chinese Banqiao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Taiwan No. 3 Lane 52

Patentee after: Pan Jianquan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Pan Jianquan

Patentee before: Qiho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