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7000B -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7000B
CN103067000B CN201210550411.9A CN201210550411A CN103067000B CN 103067000 B CN103067000 B CN 103067000B CN 201210550411 A CN201210550411 A CN 201210550411A CN 103067000 B CN103067000 B CN 103067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rvo
signaling control
control unit
voltage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04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7000A (zh
Inventor
雷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504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7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7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7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bilization Of Oscillater, Synchronisation, Frequency Synthes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包括伺服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及电压源206。其中,伺服单元依次与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电压源206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同时,还与电压源206连接。本发明通过对伺服单元中量子鉴频器202、受控振荡器201二者静态特性同时进行分析,实现了对伺服系统模型的构建,同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结构特点。

Description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伺服系统模型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背景技术
基于受控信号源的伺服闭环系统设计,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领域,比如锁相环PLL、原子频标等。在实际的受控信号源的开环特性、系统的伺服特性研究中,设计人员面临着对整个系统闭环后的响应时间、闭环增益等参数的选择难题,有时甚至由于设计方向的错误,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实现闭环锁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包括:伺服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及电压源;所述伺服单元包括:量子鉴频器、受控振荡器;所述量子鉴频器依次与所述受控振荡器、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受控振荡器依次与所述电压源、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检波单元、调制单元;所述检波单元依次与所述量子鉴频器、所述调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是用于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工作状态的开闭环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检波单元是相敏检波器。
进一步地,所述调制单元是直流放大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包括伺服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及电压源。其中,伺服单元依次与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电压源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同时,还与电压源连接。本发明通过对伺服单元中量子鉴频器、受控振荡器二者静态特性同时进行分析,实现了对伺服系统模型的构建,同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结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鉴频器的静态特性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控振荡器的静态特性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鉴频器、受控振荡器二者特性曲线绘制于同一Vc-ν坐标上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包括伺服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及电压源206。其中,伺服单元依次与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电压源206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同时,还与电压源206连接。
其中,电压源206是精密可调电压源。
本实施例中,伺服单元包括:量子鉴频器202、受控振荡器201。其中,量子鉴频器202依次与受控振荡器201、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受控振荡器201依次与电压源206、信号控制单元连接。
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检波单元、调制单元;检波单元依次与量子鉴频器202、调制单元连接;调制单元与信号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检波单元是相敏检波器203。
优选地,调制单元是直流放大器204。
本实施例中,信号控制单元是用于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工作状态的开闭环控制模块205。其参与系统工作状态如下:
1、开环工作:开闭环控制模块205使能精密可调电压源按照某一参考输出电压值(例如:2V)以一定的步进(例如:1mV)进行线性输出,进一步使受控振荡器201输出频率发生变化。量子鉴频器202由于受控振荡器201不同频率的作用,获得相应的鉴频信号,经相敏检波器203检波处理获得一个大小不等的直流信号,并经直流放大器204进行一定量级的放大得到纠偏电压。但此时开闭环控制模块205限制纠偏电压的输入,进一步按照上述精密可调电压源线性步进输出…
2、闭环工作:开闭环控制模块206使能精密可调电压源输出固定的电压值(例如:2V),受控振荡器201将获得固定的输出频率。量子鉴频器202由于受控振荡器频率信号的作用,获得相应的鉴频信号,经相敏检波器203检波处理获得一个大小不等的直流信号,并经直流放大器进行一定量级的放大得到纠偏电压,此时开闭环控制模块205允许纠偏电压的输入,这样受控振荡器201将受到原有精密可调电压源固定输出电压、以及纠偏电压的共同作用…
本实施例中,参加图2,量子鉴频器202在小调频下通过扫频经相敏检波器203检波后得出跃迁谱线的一次微商线性。其关系式是VC=f1(ν-ν0)。
其中,为表征量子鉴频器202的鉴频特性可将单位频偏下产生的直流偏电压V定义为鉴频效率:
其单位为V/Hz,在v~v0时有:Sd≈tgα。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受控振荡器201的静态特性(例如:压控晶振)曲线。其关系式是ν=f2(Vc)。
其中,同上述理论可将单位纠偏电压产生的振荡频率的变化量定义为压控斜率: K v = dv dV c ;
其单位为HZ/V在V~0,v~v0附近有:Kν≈tgβgβ。
本实施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控振荡器201、量子鉴频器202同时工作相互制约从而使受控振荡器201频率达到动态稳定,本实施例为对系统环路作定量分析,则将受控振荡器201、量子鉴频器202的特性同时进行分析,即求解方程组:
VC=f1(ν-ν0)
ν=f2(Vc);
其中,方程组的解即为系统环路动态平衡条件。
参见图4,根据上述理论,本实施例将受控振荡器201、量子鉴频器202二者静态特性曲线绘制于同一Vc-ν坐标上,并基于下面理论进一步分析以支持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伺服单元的锁频过程起源于受控振荡器201的失谐因此在图4中将鉴频特性曲线的原点放在VC=0,v=v0上。同时,受控振荡器201特性曲线的原点则放在VC=0,v=vVo处。其中,vVo-v0称为开环差,记为闭环后由于伺服单元的锁频作用受控振荡器201频率变为vV,它是二者静态特性曲线交点的横坐标值响应的纵坐标读数为VC0,此交点为上述方程组的解,即在频差vV-v0作用下,量子鉴频器202输出的纠偏电压VC0施于受控振荡器201,从而使其振荡频率从vVo变为vV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故称vV-v0为闭环频差或剩余频差,记为在纠偏电压VC0作用下受控振荡器201频率的变化vVo-vV,称为控制频差,记为由图4可知:
δ v c = δ v K - δ v 0 = - V co K V
V co = ( δ v 0 - δ v k ) K V
因为: δ v 0 = V co S d
即可得出:
δ v 0 = δ V k 1 - S d K V
由上述公式可得:系统中Sd及KV愈大,则闭环后剩余频差δγo愈小。在闭环瞬间,由于vv0-v0=δγk,量子鉴频器202输出纠偏电压VCa,受控振荡器201在此纠偏电压作用下将力图使其振荡频率变至图4点所对应的频率上,但VCa作用下受控振荡器201频率只要偏离vVo,量子鉴频器202输出的纠偏电压就随之改变,例如在VCa作用下受控振荡器201频率降低从a点变至b点,量子鉴频器202输出电压就从VCa变为VCC,在此新纠偏电压作用下又再次使受控振荡器201频率变低,实际上纠偏电压和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是同时发生,这样系统工作状态就从鉴频曲线上的a点沿曲线移到两曲线之交点O,如果在外界扰动下受控振荡器频率偏离vV,,例如继续降低使v<vV,则此时量子鉴频器202输出的纠偏电压VC<VC0,它将使受控振荡器201频率增高返回到原vV,所以O点对应的是稳定工作状态。相反如果在外界扰动下如使v变化系统工作状态偏离O点后不会自动返回O点,则此点对应于不稳定工作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包括伺服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及电压源206。其中,伺服单元依次与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电压源206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同时,还与电压源206连接。本发明通过对伺服单元中量子鉴频器202、受控振荡器201二者静态特性同时进行分析,实现了对伺服系统模型的构建,同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结构特点。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及电压源;
所述伺服单元包括:量子鉴频器、受控振荡器;
所述量子鉴频器依次与所述受控振荡器、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受控振荡器依次与所述电压源、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检波单元、调制单元;
所述检波单元依次与所述量子鉴频器、所述调制单元连接;
所述调制单元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是用于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工作状态的开闭环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波单元是相敏检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制单元是直流放大器。
CN201210550411.9A 2012-12-17 2012-12-17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Active CN103067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0411.9A CN103067000B (zh) 2012-12-17 2012-12-17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0411.9A CN103067000B (zh) 2012-12-17 2012-12-17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000A CN103067000A (zh) 2013-04-24
CN103067000B true CN103067000B (zh) 2016-02-10

Family

ID=4810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0411.9A Active CN103067000B (zh) 2012-12-17 2012-12-17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700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3029A (en) * 1963-03-04 1980-03-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ulsed helium magnetometer
CN1748368A (zh) * 2003-02-14 2006-03-15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使用2-pi滑动检测粗调锁相环(pll)合成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26239A (zh) * 2008-07-09 2010-01-1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适合于芯片集成的被动型铷原子频标
CN102147435A (zh) * 2011-02-21 2011-08-10 江汉大学 测量铷原子频标的物理系统的线宽和鉴频斜率的方法
CN102291134A (zh) * 2011-06-02 2011-12-21 江汉大学 一种用于原子频标的环路响应时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799103A (zh) * 2012-08-10 2012-11-2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具有高对比度鉴频信号的铷原子钟
CN203084460U (zh) * 2012-12-17 2013-07-24 江汉大学 量子系统伺服模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3029A (en) * 1963-03-04 1980-03-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ulsed helium magnetometer
CN1748368A (zh) * 2003-02-14 2006-03-15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使用2-pi滑动检测粗调锁相环(pll)合成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26239A (zh) * 2008-07-09 2010-01-1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适合于芯片集成的被动型铷原子频标
CN102147435A (zh) * 2011-02-21 2011-08-10 江汉大学 测量铷原子频标的物理系统的线宽和鉴频斜率的方法
CN102291134A (zh) * 2011-06-02 2011-12-21 江汉大学 一种用于原子频标的环路响应时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799103A (zh) * 2012-08-10 2012-11-2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具有高对比度鉴频信号的铷原子钟
CN203084460U (zh) * 2012-12-17 2013-07-24 江汉大学 量子系统伺服模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CPT原理原子钟的频率控制系统;张延凯等;《宇航计测技术》;20090831;第29卷(第4期);第37-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000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2268B (zh) 一种单光束非屏蔽原子磁强计及其检测方法
Hourdin et al. Impact of the LMDZ atmospheric grid configuration on the climate and sensitivity of the IPSL-CM5A coupled model
CN104819923B (zh) 基于核磁共振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反演方法
CN102291134B (zh) 一种用于原子频标的环路响应时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626239B (zh) 适合于芯片集成的被动型铷原子频标
Sinha et al. Time scales of Southern Ocean eddy equilibration
CN103605086B (zh) 一种基于光纤电光调制器的可自由扩展测磁系统
CN103048810A (zh) 具有超高消光比的电光调制器偏置点自动锁定装置及方法
Santoni et al. Mass fluxes and isofluxes of methane (CH4) at a New Hampshire fen measured by a continuous wave quantum cascade laser spectrometer
Kain Radial oscillations and stability of multiple-fluid compact stars
Austin et al. Stratospheric ozone and temperature simulated from the preindustrial era to the present day
CN103067000B (zh) 基于量子系统的伺服系统模型
CN201937572U (zh) 一种cpt原子钟伺服电路
Li et al.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c laser frequency locking system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CN203084460U (zh) 量子系统伺服模型
CN104485954A (zh) 一种时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时间设备
Ren et al. Fast response of electron-scale turbulence to auxiliary heating cessation in National Spherical Torus Experiment
CN103326719A (zh) 一种用于原子频标的压控晶振装置
CN203166871U (zh) 一种改进的原子频标伺服系统
CN103323708A (zh) 一种信号源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539289B (zh) 一种原子频标频率短期稳定度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N202841100U (zh) 一种消除原子频标频率跳变的装置和原子频标
Ma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well logging interpretation system
CN110554262B (zh) 一种被动型原子钟物理部分快速测试评估系统与方法
Bigorre et al. Oceanic time variability near a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circ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