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5023B -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5023B
CN103065023B CN201310033341.4A CN201310033341A CN103065023B CN 103065023 B CN103065023 B CN 103065023B CN 201310033341 A CN201310033341 A CN 201310033341A CN 103065023 B CN103065023 B CN 103065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welt
warp
wise
broadw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33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5023A (zh
Inventor
赵敏
汪苗
赵睿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333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5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5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50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Fur Or Leather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织图,根据编织图进行备料与编织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及制作方法。编织图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1)将皮/革编织品的轮廓外形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毛样轮廓外形;(2)正织:操作计算机,在毛样轮廓外形范围内铺入编织组织规律形成初始编织图;斜织:操作计算机,将步骤(1)制作的图稿旋转45°,然后在图稿中铺入编织组织规律形成初始编织图;(3)操作计算机,输入皮/革条颜色排列顺序,利用步骤(2)制作的初始编织图生成皮/革编织品配色模拟效果图,根据配色模拟效果图操作计算机调整初始编织图的组织起始点位置,使图案完整,再输入皮/革编织品编织规格参数即获编织图。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编织品设计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编织图,根据编织图进行备料与编织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编织工艺以手工编织原理为基础,运用制成条状的动物皮、人造皮/革等材料,按设计的编织组织规律进行编织,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温高压定型处理或粘贴底衬定型处理。
皮/革编织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动物皮编制铠甲和马鞭等制品。今天皮/革编织品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大量应用于桌垫、沙发套、席、墙布、汽车垫等家居生活用品;首饰、帽子、包袋、鞋靴、腰带等服装服饰配件;以及玩具、摆饰等其他手工艺品。近年,在阿玛尼(Armani)、宝缇嘉(Bottega Veneta)、香奈儿(Chanel)、路易·威登(LouisVuitton)、等世界奢侈品牌的手袋、服饰中也大量出现了皮革编织的元素。
但是,由于设计技术和手段的落后,现今市场上的皮/革编织品存在着以下缺陷:
1、设计手段陈旧,现有皮/革编织品的编织组织规律由编制者记忆在心、口传心授,无法实现复杂编织组织和结构的设计。而大型复杂的编织组织则需在特定的意匠纸上进行手工描绘,费时费工,不便于推广复制。这些都妨碍了皮/革编织新产品的开发。
2、编织组织简单,市场现有产品主要采用平纹、斜纹等简单组织编织。这些组织的织纹简单、缺乏变化和层次感,限制了皮/革编织品品质的提高。
3、设计单一,现有产品多采用单一组织和色彩编织皮/革制品,使产品图案多样化受到极大限制。
4、编织技法单调、繁复。由于天然皮革长度受动物形体影响,传统皮/革编织品都采用手工编织工艺,导致技法的单调、繁复,无法实现大批量、高效率的生产。
综上所述,皮/革编织品无论是在设计手段还是编织工艺上都急需一种符合现代生产和市场要求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来设计和制作皮/革编织品的方法,以解决皮/革编织品品种单一、设计力度不够的技术问题,降低皮/革编织品制作难度并保证皮/革编织品质量。本发明技术可实现平纹、斜纹、变化组织、双层组织以及配色模纹等多种编织组织和配色效果图的设计并进行编制。
本发明所述皮/革编织品制作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编织图,然后根据所述编织图备料与编织,即获皮/革编织品。
本发明所述皮/革编织品制作方法中,编织图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皮/革编织品的特点,确定经纬向皮条宽度,皮/革条宽度优选5~15mm,编织间隙优选0.2~2mm。将上述参数输入计算机。
(2)将皮/革编织品的轮廓外形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将其按照皮/革编织品编织和缝制的要求进行处理,得到毛样轮廓外形。本发明所述毛样轮廓外形长度=产品长度+加放长度;所述毛样轮廓外形宽度=产品宽度+加放长度。
(3)若步骤(2)得到的毛样轮廓外形尺寸规格均小于皮条长度L,则采用正织:操作计算机,在毛样轮廓外形范围内铺入所设计编织组织规律形成初始编织图。所述编织组织的平均浮长优选:1<平均浮长≤7;编织组织为平纹、斜纹、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双层组织。
(4)若步骤(2)得到的毛样轮廓外形尺寸规格中某项大于皮条长度L或产品需要时,采用斜织:操作计算机,将步骤(2)制作的图稿旋转45°,然后在图稿中铺入编织组织规律形成初始编织图,所述编织组织的平均浮长优选:1<平均浮长≤7;编织组织为平纹、斜纹、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双层组织。
(5)承接步骤(3)或(4),操作计算机,输入皮/革条颜色排列顺序,利用初始编织图生成皮/革编织品配色模拟效果图;可反复调整皮/革条颜色顺序或编织组织起始点直至得到满意的模拟效果。
(6)操作计算机,将步骤(3)所得初始编织图根据步骤(5)所得的配色效果模拟图进行修正,得到编织图;所述编织图由平行于水平方向的纬向行和垂直于水平方向的经向行组成,编织图的经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经向皮/革条(经向行的行数=经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的纬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纬向皮/革条(纬向行的行数=纬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经向皮/革条与纬向皮/革条的交织点,所述“格”的长:宽=1:1~1:3,所述“格”只用两种颜色表示,分别命名为a色格、b色格,a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上,b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下。
根据皮/革编织品的特点,所述经向行行数、纬向行行数与皮/革编织品编织规格参数相关,经向行行数=毛样轮廓外形宽度×经向皮/革条排列密度,纬向行行数=毛样轮廓外形长度×纬向皮/革条排列密度,所述皮/革条排列密度=1000÷(皮/革条宽度(mm)+编织间隙(mm)),单位为根/m。
本发明所述皮/革编织品制作方法,在皮/革编织品编织时,按照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的颜色进行操作,a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提起、b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沉下进行编织。
(7)操作计算机,将步骤(4)所得初始编织图根据步骤(5)所得的配色效果模拟图进行修正,得到编织图;所述编织图由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的纬向行和与水平方向成135°的经向行组成,编织图的经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经向皮/革条(经向行的行数=经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的纬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纬向皮/革条(纬向行的行数=纬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经向皮/革条与纬向皮/革条的交织点,所述“格”的长:宽=1:1~1:3,所述“格”只用两种颜色表示,分别命名为a色格、b色格,a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上,b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下。
根据皮/革编织品的特点,编织图中的经向行行数=纬向行行数,所述经向行行数、纬向行行数与皮/革编织品编织规格参数相关,
所述经向皮/革条排列密度=纬向皮/革条排列密度=1000÷(皮/革条宽度(mm)+编织间隙(mm)),单位为根/m。
毛样轮廓外形长度和宽度根据产品需求而定,式中,L为皮条长度。其中采用真皮为原料时,L受动物形体的影响,通常为300mm~1100mm;采用人造皮/革为原料时,L受其幅宽影响,优选幅宽为1370mm~1400mm的皮/革。
本发明所述皮/革编织品制作方法,在皮/革编织品编织时,按照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的颜色进行操作,a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提起、b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沉下进行编织。
本发明所述皮/革编织品制作方法,在皮/革编织品编织时,按照输入计算机的颜色排列顺序布置皮/革条颜色并按照编织图所设计编织组织进行编织,即可得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为了提高编织效率,将经向皮/革条与织机经纱连接,使交织运动规律相同的皮/革条穿入相同的织机综框,再根据编织组织规律设计织机综框的提综规律,编制时按设计要求织入纬向皮/革条即可完成编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方法,大大缩短了皮/革编织品的设计时间,提高了皮/革编织品的设计效果和精度,使编织组织的品种范围扩大到各种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和双层组织等复杂组织,还能将皮/革条颜色与组织配合进行配色效果模拟。而且在计算机上即可对皮/革编织品的编织组织、交织点、颜色配置、换色部位、接头部位、皮/革条宽度、皮/革条排列密度等编织工艺要点及实物效果进行预演、模拟并根据模拟效果进行修改和完善。
2、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编织图,便于将各种编织组织按照皮/革编织品的编织要求进行合理配合,得到各种编织织纹,使皮/革编织品的外观、纹样更富有变化。同时可操作计算机对任一初始组织输入不同皮/革条颜色排列,可得到不同的配色模拟效果,这样可方便快捷地得到符合产品需求的设计方案,使皮/革编织品的创新设计更方便、更直观。
3、本发明所述方法制作的编织图是进行皮/革编织品编织的工艺蓝图,编织者只要根据所述编织图备料与编织,即可编织出达到设计效果的皮/革编织品,大大降低了皮/革编织品的编织难度,使初学者易于掌握皮/革编织品的编织,促进皮/革编织品产业的发展。
4、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作的编织图编制皮/革编织品,备料时可选用边角余料,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对环境保护也颇有益处。
5、将经向皮/革条与织机经纱连接,使交织运动规律相同的皮/革条穿入相同的织机综框,编制时按设计要求织入纬向皮/革条即可完成编织。大大提高了编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的编织图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a色格、2—b色格;
图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用于合成革钱包的毛样轮廓外形,图中,3—背景、4—加放部分、5—钱包主体部分;
图3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将菱形组织铺入合成革钱包毛样轮廓所得的初始编织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合成革钱包修正后的编织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方法设计制作的合成革钱包局部实物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皮坐垫三件套的毛样轮廓图,图中,3—背景、4—加放部分、6—坐垫主体部分;
图7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坐垫Ⅰ的初始编织图局部;
图8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坐垫Ⅱ的初始编织图局部;
图9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坐垫Ⅲ的初始编织图局部;
图10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坐垫Ⅰ黑白两种颜色皮条分别做经纬皮条得到的配色效果模拟图局部;
图11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坐垫Ⅱ两种颜色皮条在经向和纬向均按2黑4白2黑排列得到的配色效果模拟图局部;
图1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坐垫Ⅲ两种颜色皮条在经向和纬向均按1黑2灰1黑排列得到的配色效果模拟图局部;
图13是本发明所述方法设计制作的坐垫Ⅰ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皮/革编织品制作方法予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合成革编织钱包,操作步骤如下:
1、制作编织图
(1)本实施例采用正织设计:将钱包轮廓外形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将其按照编织和缝制的要求进行加放处理,得到图2所示的毛样轮廓外形。加放长度=24.6mm×2;
(2)操作计算机,将循环大小为Rj×Rw=14×14的菱形斜纹铺入毛样轮廓,如图3;
(3)在织物CAD软件中,输入本钱包毛样轮廓编织规格参数:长度=266mm、宽度=124mm、革条宽度=6mm、经向革条排列密度=纬向革条排列密度=162根/m、经向革条根数=43根,纬向革条根数=40根,将步骤(2)制作的初始编织图调进行修正,使图案完整美观,即获如图4所示编织图,编织图的经向行代表钱包中的经向革条,编织图的纬向行代表钱包中的纬向革条;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代表钱包中经向革条与纬向革条的交织点,分别为黑色格、白色格,黑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革条之上,白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革条之下。
2、编织钱包
(1)按照编织图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钱包编织规格要求备料,革条长度为300mm,宽度为6mm,经向革条颜色为灰色,纬向革条颜色为黑色;
(2)按照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的颜色进行操作,黑色格将经向革条提起,白色格将经向革条沉下进行编织。
3、缝制钱包
将编织完成的毛样进行缝制并缀上流苏装饰即得钱包成品,如图5所示。
实施例2制作皮坐垫三件套,由三种组织分别编织成同样规格的三个坐垫Ⅰ、Ⅱ、Ⅲ,其中坐垫Ⅰ、Ⅱ采用正织,坐垫Ⅲ采用斜织。操作步骤如下:
1、制作编织图
(1)将坐垫轮廓外形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将其按照编织和缝制的要求进行加放处理,得到图6所示的毛样轮廓外形。加放长度=10mm×2;
(2)操作计算机,将芦席斜纹铺入坐垫Ⅰ的毛样轮廓,得到坐垫Ⅰ的初始编织图如图7所示;将2上2下右斜纹铺入坐垫Ⅱ的毛样轮廓,得到坐垫Ⅱ的初始编织图如图8所示;操作计算机,利用织物CAD软件将步骤(1)制作的坐垫Ⅲ的毛样轮廓旋转45°,然后铺入平纹组织,得到坐垫Ⅲ的初始编织图如图9所示;
(3)在织物CAD软件中,在步骤(2)制作的初始编织图中分别输入经纬向皮条颜色排列顺序,生成满意的配色效果模拟图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由于配色效果模拟图符合设计需要,不需再调整初始编织图,故编织图组织与初始编织图一致。操作计算机在初始编织图中输入坐垫毛样的编织规格参数:坐垫Ⅰ、坐垫Ⅱ的坐垫长度=472mm、坐垫宽度=472mm、皮条宽度=10mm、经向皮条排列密度=纬向皮条排列密度=91根/m、经向皮条根数=43根、纬向皮条根数=43根,编织图的经向行代表坐垫中的经向皮条,编织图的纬向行代表坐垫中的纬向皮条;坐垫Ⅲ的坐垫长度=472mm、坐垫宽度=472mm、皮条宽度=10mm、经向皮条排列密度=纬向皮条排列密度=91根/m、经向皮条根数=61根、纬向皮条根数=61根,编织图中与水平方向成135°的是经向行,代表坐垫中的经向皮条,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的是纬向行,代表坐垫中的纬向行。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代表钱包中经向皮条与纬向皮条的交织点,分别为黑色格、白色格,黑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条之上,白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条之下。
2、编织皮坐垫
(1)按照编织图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钱包编织规格要求备料,坐垫Ⅰ、坐垫Ⅱ皮条长度均为520mm,宽度均为10mm,其中坐垫Ⅰ经向皮条颜色为白色,纬向皮条颜色为黑色;坐垫Ⅱ经向和纬向皮条均按2黑4白2黑排列;坐垫Ⅲ的皮条长度范围为150~700mm,宽度为10mm,经向和纬向均按1黑2灰1黑排列;
(2)按照输入计算机的颜色排列顺序布置皮条颜色,按照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的颜色进行操作,黑色格将经向皮条提起,白色格将经向皮条沉下进行编织。
3、缝制、整理
将编织完成的毛样进行缝制并缀上流苏装饰或包边即得成品,坐垫Ⅰ实物图如图13所示。

Claims (2)

1.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编织图,然后根据所述编织图备料与编织,即获皮/革编织品;所述编织图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皮/革编织品的特点,确定经纬向皮条宽度,皮/革条宽度5~15mm,编织间隙0.2~2mm;将上述参数输入计算机;
(2)将皮/革编织品的轮廓外形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将其按照皮/革编织品编织和缝制的要求进行处理,得到毛样轮廓外形;所述毛样轮廓外形长度=产品长度+加放长度;所述毛样轮廓外形宽度=产品宽度+加放长度;
(3)若步骤(2)得到的毛样轮廓外形尺寸规格均小于皮条长度L,则采用正织:操作计算机,在毛样轮廓外形范围内铺入所设计编织组织规律形成初始编织图;所述编织组织的平均浮长为:1<平均浮长≤7;编织组织为平纹、斜纹、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双层组织;
(4)若步骤(2)得到的毛样轮廓外形尺寸规格中某项大于皮条长度L或产品需要时,采用斜织:操作计算机,将步骤(2)制作的图稿旋转45°,然后在图稿中铺入编织组织规律形成初始编织图,所述编织组织的平均浮长为:1<平均浮长≤7;编织组织为平纹、斜纹、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双层组织;
(5)承接步骤(3)或(4),操作计算机,输入皮/革条颜色排列顺序,利用初始编织图生成皮/革编织品配色模拟效果图;可反复调整皮/革条颜色顺序或编织组织起始点直至得到满意的模拟效果;
(6)操作计算机,将步骤(3)所得初始编织图根据步骤(5)所得的配色效果模拟图进行修正,得到编织图;所述编织图由平行于水平方向的纬向行和垂直于水平方向的经向行组成,编织图的经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经向皮/革条(经向行的行数=经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的纬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纬向皮/革条(纬向行的行数=纬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经向皮/革条与纬向皮/革条的交织点,所述“格”的长:宽=1:1~1:3,所述“格”只用两种颜色表示,分别命名为a色格、b色格,a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上,b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下;
根据皮/革编织品的特点,所述经向行行数、纬向行行数与皮/革编织品编织规格参数相关,经向行行数=毛样轮廓外形宽度×经向皮/革条排列密度,纬向行行数=毛样轮廓外形长度×纬向皮/革条排列密度,所述皮/革条排列密度=1000÷(皮/革条宽度(mm)+编织间隙(mm)),单位为根/m;
在编织时,按照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的颜色进行操作,a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提起、b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沉下进行编织;
(7)操作计算机,将步骤(4)所得初始编织图根据步骤(5)所得的配色效果模拟图进行修正,得到编织图;所述编织图由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的纬向行和与水平方向成135°的经向行组成,编织图的经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经向皮/革条(经向行的行数=经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的纬向行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的纬向皮/革条(纬向行的行数=纬向皮/革条的根数);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代表皮/革编织品中经向皮/革条与纬向皮/革条的交织点,所述“格”的长:宽=1:1~1:3,所述“格”只用两种颜色表示,分别命名为a色格、b色格,a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上,b色格代表经向行对应的经向皮/革条位于纬向行对应的纬向皮/革条之下;
根据皮/革编织品的特点,编织图中的经向行行数=纬向行行数,所述经向行行数、纬向行行数与皮/革编织品编织规格参数相关, 所述经向皮/革条排列密度=纬向皮/革条排列密度=1000÷(皮/革条宽度(mm)+编织间隙(mm)),单位为根/m;
毛样轮廓外形长度和宽度根据产品需求而定, 式中,L为皮条长度;其中采用真皮为原料时,L受动物形体的影响,为300mm~1100mm;采用人造皮/革为原料时,L受其幅宽影响,幅宽为1370mm~1400mm的皮/革;
在编织时,按照编织图中经向行与纬向行相交形成的“格”的颜色进行操作,a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提起、b色格将经向皮/革条沉下进行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皮/革编织品编织时,将经向皮/革条与织机经纱连接,使交织运动规律相同的皮/革条穿入相同的织机综框,再根据编织组织规律设计织机综框的提综规律,编制时按设计要求织入纬向皮/革条即可完成编织。
CN201310033341.4A 2013-01-29 2013-01-29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5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3341.4A CN103065023B (zh) 2013-01-29 2013-01-29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3341.4A CN103065023B (zh) 2013-01-29 2013-01-29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5023A CN103065023A (zh) 2013-04-24
CN103065023B true CN103065023B (zh) 2015-07-15

Family

ID=4810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334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5023B (zh) 2013-01-29 2013-01-29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5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7063B (zh) * 2014-09-20 2016-04-20 安徽鼎恒皮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皮革编织包的制作工艺
CN105426598A (zh) * 2015-11-10 2016-03-23 四川大学 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手工栽绒毯的方法
CN106202607A (zh) * 2016-06-23 2016-12-07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蜀绣纹样设计技术
CN108491571B (zh) * 2018-02-09 2022-04-05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织物设计方法、系统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4972A (zh) * 2006-09-07 2008-01-16 李加林 一种可织造彩色双面对称图案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1423998A (zh) * 2008-12-04 2009-05-06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不同于绣花特质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1859335A (zh) * 2010-05-18 2010-10-13 南京大学 一种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
CN101984466A (zh) * 2010-12-06 2011-03-09 四川大学 一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竹编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4972A (zh) * 2006-09-07 2008-01-16 李加林 一种可织造彩色双面对称图案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1423998A (zh) * 2008-12-04 2009-05-06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不同于绣花特质的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1859335A (zh) * 2010-05-18 2010-10-13 南京大学 一种计算机辅助乱针绣制作方法
CN101984466A (zh) * 2010-12-06 2011-03-09 四川大学 一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竹编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维编织(方型)异型结构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龙霞;《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0915(第03期);全文 *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在箱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李明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115(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5023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5023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皮/革编织品设计和制作方法
CN105386191B (zh) 一种利用固定提花装造工艺生产多变循环织物的方法
CN102181984B (zh) 一种直针绣效果提花织物的纹板制作方法
CN103938371A (zh) 一种仿平绣织锦独花服装的制作方法
CN101278765A (zh) 服装斜裁方法
Baxtiyorovna The features of pattern formation on flat knitting machines
Del Valle et al. PunchPrint: Creating Composite Fiber-Filament Craft Artifacts by Integrating Punch Needle Embroidery and 3D Printing
CN111109738B (zh) 一种基于增量法对服装进行二次改造的新型解构方法
CN104256937B (zh) 一种独花织锦旗袍的制作方法
CN113221323A (zh) 一种适用于毛针织产品的3d仿真建模方法
Townsend et al. The interaction of two an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in textiles and fashion
Fang et al. Expert‐based customized pattern‐making automation: Part II. Dart design
CN102700278B (zh) 一种织物上喷花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Sofronova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digital stitch lines in machine embroidery
Singh et al. Motif placement on garment pattern: comparison and development of a CAD tool
CN105113102A (zh) 一种通过里纬充当绗线的仿绗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CN207567437U (zh) 后身立体省道辅助缝纫模板
Ukey et al. Direct pattern on loom
Wang1 et al. 3D Seamless Woven Fashion Based on New Concept and Technology
CN109645611A (zh) 一种基于纸模的成衣压褶造型方法
Hakeem et al. Cradle-to-Cradle Denim: Fringed Dress and Poncho Design
CN112273767B (zh) 一种以力学原理的服装制版方法
Sun et al.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Pleated Clothing Pattern Based on Computer Animation Technology
Li et al. Brain Power
CN107557967B (zh) 一种双色经与多色纬交织大提花双面线毯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