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4273A -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4273A
CN103064273A CN2012104052561A CN201210405256A CN103064273A CN 103064273 A CN103064273 A CN 103064273A CN 2012104052561 A CN2012104052561 A CN 2012104052561A CN 201210405256 A CN201210405256 A CN 201210405256A CN 103064273 A CN103064273 A CN 103064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rotation axis
toner
transfer member
cylindric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5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4273B (zh
Inventor
清水保
中植隆久
永岛辉彦
森田崇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0912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7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4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4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4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03G2215/0833Augers with varying pitch on one shaf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像剂收容容器和使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像剂收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收容显像剂;筒状部,从容器主体突出设置且具有显像剂排出口;以及转动构件,架设在容器主体和筒状部内,并且能够输送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转动构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具有位于容器主体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筒状部内的第二部分。在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构件,从筒状部一侧朝向容器主体一侧输送显像剂;第二输送构件,向相反方向输送显像剂;以及可弯曲构件。可弯曲构件沿与转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固定于转动轴的圆周面的固定端部和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二输送构件的外侧的自由端部。

Description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贮存显像剂的显像剂收容容器以及安装有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显像剂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配置有调色剂容器等显像剂收容容器。调色剂容器贮存为贮存向显像装置补充的调色剂(显像剂)的容器,以能够由使用者自由装拆的状态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来说,调色剂容器包括:作为调色剂贮存空间的容器主体;调色剂排出口,设置在容器主体底壁的适当部位上;以及螺旋式输送器,向上述调色剂排出口输送调色剂。此外,公知的是使上述螺旋式输送器为内侧和外侧的双重结构。
当将具有上述双重结构的螺旋式输送器配置在调色剂容器内时,螺旋式输送器在将调色剂朝向调色剂排出口的输送方向输送的同时,将该调色剂的一部分向与上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在这种情况下,在螺旋式输送器的外周附近和内部,调色剂被送向相反方向。并且,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的流动性恶化的条件下,因螺旋式输送器转动而形成的圆筒形状内的调色剂流动,但位于其外侧的调色剂有时难以流动。其结果,具有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凝聚成隧道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贮存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凝聚成隧道状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于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像剂收容容器,其包括容器主体、筒状部和转动构件。所述容器主体用于收容显像剂,并具有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底壁,。所述筒状部与所述底壁相连且从所述容器主体突出设置,并且具有显像剂排出口。所述转动构件横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筒状部而架设,用于输送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所述转动构件包括转动轴、第一输送构件、第二输送构件和可弯曲构件。所述转动轴沿所述底壁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位于所述容器主体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部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输送构件配置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圆周面,与所述转动轴一体转动,并且沿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显像剂,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从所述筒状部一侧朝向所述容器主体一侧。所述第二输送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比所述第一输送构件靠向所述转动轴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动轴一体转动,并且沿第二输送方向输送所述显像剂,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从所述容器主体一侧朝向所述筒状部一侧。所述可弯曲构件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圆周面向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圆周面的固定端部和配置成比所述第二输送构件靠向所述转动轴的径向外侧的自由端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像载体,在圆周面上承载显像剂像;显像装置,包括向所述像载体的圆周面提供显像剂的显像辊;以及上述记载的显像剂收容容器,所述显像剂收容容器组装于所述显像装置,向所述显像装置提供显像剂。
由此,本发明的显像剂收容容器能够抑制贮存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凝聚成隧道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组装的显像装置和调色剂容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显像装置和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单个显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显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7是与图6相比将视线方向改变180度后的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8是调色剂容器的侧视图。
图9是调色剂容器的侧剖视图。
图10是配置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转动构件的俯视图。
图11是配置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转动构件的主视图。
图12是配置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转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转动构件进行调色剂的输送动作的、调色剂容器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3B是其断面图。
图14A是转动构件从图13A的状态转动90度后状态的、调色剂容器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4B是其断面图。
图15A是变形实施方式的具有转动构件的调色剂容器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5B是其断面图。
图16A是另一种变形实施方式的具有转动构件的调色剂容器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6B是其断面图。
图17A是表示在调色剂容器内产生的隧道状的凝聚状态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7B是其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在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举例说明了黑白打印机,但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机或具有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此外,还可以是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主体外壳10,具有大体长方体形的箱体结构;以及收容在该主体外壳10内的供纸部20、图像形成部30、定影部40和调色剂容器50(显像剂收容容器)。
主体外壳10的前面一侧(图1的右侧)具有前盖11、后面一侧具有后盖12。使用者通过打开前盖11,可以在调色剂用完时把调色剂容器50从主体外壳10的前面一侧取出。后盖12是在薄片体被卡住或进行维护时打开的盖。通过打开后盖12,可以从主体外壳10的后面一侧取出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40的各单元。此外,在主体外壳10的上表面上具有出纸部13,用于将图像形成后的薄片体排出。
供纸部20包括供纸盒21,用于收容将要被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薄片体。该供纸盒21的一部分从主体外壳10的前面进一步向前方突出。在供纸盒21内具有收容所述薄片体摞的薄片体收容空间和提升板等,该提升板能够抬起以便提供所述薄片体摞。供纸盒21后端一侧的上部设置有薄片体抽出部21A。在该薄片体抽出部21A上配置有搓辊(省略图示),用于把供纸盒21内的薄片体摞最上层的薄片体一张张地抽出。
图像形成部30进行图像形成处理,该图像形成处理在从供纸部20送出的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30包括感光鼓31(像载体)、以及配置在该感光鼓31周围的带电装置32、曝光装置(在图1中没有表示)、显像装置33、转印辊34和清洁装置35。
感光鼓31绕其轴转动,并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像(显像剂像)。感光鼓31可以使用非晶态硅(a-Si)系材料的感光鼓。带电装置32使感光鼓31的表面均匀带电,并且包括与感光鼓31抵接的带电辊。曝光装置具有激光光源以及反射镜和透镜等光学系统设备,并向感光鼓31的圆周面照射基于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提供来的图像数据调制后的光,来形成静电潜影。
显像装置33向感光鼓3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以使感光鼓31上的所述静电潜影显像,来形成调色剂像。显像装置33包括:显像辊331,承载向感光鼓31圆周面提供的调色剂;以及第一螺旋式输送器332和第二螺旋式输送器333,在显像外壳60(参照图2~图5)内部边对显像剂进行搅拌边进行循环输送。将在后面对该显像装置33进行详细叙述。
转印辊34用于把形成在感光鼓31圆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并且转印辊34与感光鼓31形成转印夹缝部。向该转印辊34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清洁装置35具有清洁辊等,用于对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31的圆周面进行清扫。
定影部40进行把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定影部40包括:定影辊41,在其内部具有加热源;以及加压辊42,与该定影辊41压力接触,并且在加压辊42和定影辊41之间形成定影夹缝部。如果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薄片体通过所述定影夹缝部,则通过由定影辊41进行加热并由加压辊42进行按压,把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上。
调色剂容器50贮存向显像装置33补充的调色剂(显像剂)。调色剂容器50包括:作为调色剂主要贮存部位的容器主体51;筒状部52,从容器主体51一个侧面的下部突出设置;盖构件53,覆盖容器主体51的另一个侧面;以及转动构件54,收容在容器内部,用于输送调色剂。通过驱动转动构件54转动,把贮存在调色剂容器50内的调色剂从设置在筒状部52前端下表面的调色剂排出口521提供到显像装置33内。将在后面参照图6以后的附图,对该调色剂容器50进行详细叙述。
为了输送薄片体,在主体外壳10内具有主输送通道22F和翻转输送通道22B。主输送通道22F从供纸部20的薄片体抽出部21A经由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40,延伸到与主体外壳10上表面的出纸部13相对设置的出纸口14。当对薄片体进行双面印刷时,翻转输送通道22B用于使单面印刷后的薄片体返回到主输送通道22F的图像形成部30的上游一侧。
在主输送通道22F中比感光鼓31和转印辊34的转印夹缝部靠向上游一侧配置有对准辊对23。在利用对准辊对23使薄片体暂时停止并对其进行偏离矫正后,在用于图像转印的规定时机,将上述薄片体向所述转印夹缝部送出。在主输送通道22F和翻转输送通道22B的适当部位上,配置有多个用于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例如在出纸口14附近配置有出纸辊对24。
翻转输送通道22B形成在翻转单元25的外侧面和主体外壳10的后盖12的内表面之间。另外,在翻转单元25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转印辊34和对准辊对23中的一个辊。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能够分别绕设置在它们下端的支点部121的轴转动。当翻转输送通道22B中发生了薄片体被卡住时,打开后盖12。当主输送通道22F中发生了薄片体被卡住时、或者是需要把感光鼓31的单元或显像装置33取出到外部时,在打开后盖12后再打开翻转单元25。
接着,参照图2~图5对显像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的结构和它们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显像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其立体图,图4是单个显像装置33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显像装置33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显像装置33包括显像外壳60,该显像外壳60为在一个方向(显像辊331的轴向)上长的箱形形状。显像外壳60形成有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开口部,显像辊331圆周面的一部分从该开口部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像外壳60以其长边方向与主体外壳10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组装在主体外壳10上。
在显像外壳60左端附近的顶板60T上开设有调色剂补给口60H,用于将从调色剂容器50提供来的调色剂接收到该外壳内。以使该调色剂补给口60H和调色剂容器50的调色剂排出口521在上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将显像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组装在一起。如图2中箭头A所示,调色剂容器50能够沿与显像外壳6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显像装置33装拆。由于调色剂容器50俯视具有沿一个方向长的外壳形状,所以在显像装置33上安装有调色剂容器50的状态下,形成俯视为大体L形的结构件(参照图2)。
在顶板60T的上表面上配置有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的显像闸板61。利用施加作用力弹簧62始终对显像闸始61施加朝向左侧方向的作用力。施加作用力弹簧62是螺旋弹簧,并且其各端部分别安装在卡合部621、622上,上述卡合部621、622分别设置在显像闸板61的右端边缘和与该显像闸板61相邻的肋上。虽然图4表示了调色剂补给口60H打开的状态,但在未安装调色剂容器50的状态下,利用施加作用力弹簧62对显像闸板61施加作用力而使其位于左方,从而封闭调色剂补给口60H。
在调色剂容器50的筒状部52的前端边缘(另一个端部524)下部安装有按压板522。此外,在筒状部52的前端面以露出的方式配置有容器齿轮54G,该容器齿轮54G用于向转动构件54输入转动驱动力(参照图6)。在显像外壳60的调色剂补给口60H的左侧内部配置有齿轮托架63,该齿轮托架63包括输入齿轮631和联接器632。向联接器632提供转动驱动力,该转动驱动力来自设置在主体外壳10上的省略图示的电动机。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在显像装置33上的状态下,输入齿轮631与容器齿轮54G啮合,向容器齿轮54G传递所述转动驱动力。
当调色剂容器50安装在显像装置33上时,调色剂容器50的筒状部52从前方朝向后方进入调色剂补给口60H。此时,调色剂容器50的按压板522与处于封闭调色剂补给口60H状态的显像闸板61发生干扰,使该显像闸板61向右方移动。具体地说,在显像闸板61的上表面突出设置的倾斜条形凸起623与按压板522发生干扰,克服施加作用力弹簧62的作用力,将显像闸板61推向右方。如果调色剂容器50的筒状部52进入到规定位置,则调色剂补给口60H完全敞开,并且容器齿轮54G与输入齿轮631啮合。
参照图5,显像外壳60具有内部空间600。在双组分显像方式的情况下,在该内部空间600中填充有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显像剂。在内部空间600中载体与调色剂搅拌混合后使调色剂带电,并把调色剂输送到显像辊331。调色剂被逐次提供给显像辊331并被消耗,上述被消耗的部分再从调色剂容器50适当地提供。
显像外壳60的内部空间600被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隔板601划分成左右方向长的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3。隔板601比显像外壳60左右方向的宽度短,在隔板601的右端和左端具有分别连通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3的第一连通部604和第二连通部605。由此,在显像外壳6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602、第一连通部604、第二通道603和第二连通部605构成的循环路径。
上述调色剂补给口60H配置在第一通道602左端附近的上方。在第一通道602内收容有第一螺旋式输送器332,在第二通道603内收容有第二螺旋式输送器333。第一螺旋式输送器332和第二螺旋式输送器333分别包括轴和叶片构件,该叶片构件在上述轴的外周上突出设置成螺旋状。通过驱动第一螺旋式输送器332使其绕轴转动,向图5的箭头a方向输送显像剂。另一方面,通过驱动第二螺旋式输送器333使其绕轴转动,向箭头b方向输送显像剂。
通过驱动第一螺旋式输送器332和第二螺旋式输送器333使它们转动,沿上述循环路径循环输送显像剂。对从调色剂补给口60H新补充来的调色剂进行说明,该调色剂落下到第一通道602内并与现存的显像剂混合,并被第一螺旋式输送器332向箭头a方向输送。此时,对调色剂和载体进行搅拌而使调色剂带电。接着,调色剂从第一通道602的下游端经由第一连通部604进入第二通道603,并被第二螺旋式输送器333向箭头b方向输送。当进行上述输送时,同样使调色剂带电,并同时将调色剂的一部分提供到显像辊331的圆周面上。并且,剩余部分的调色剂和载体经由第二连通部605返回到第一通道602的上游端。
接着,参照图6~图12,对调色剂容器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从筒状部52一侧(图1中后侧)观察调色剂容器50的立体图,图7是将视线方向改变180度、从盖构件53一侧观察调色剂容器50的立体图,图8是调色剂容器50的侧视图,图9是其侧剖视图,图10~图12分别是配置在调色剂容器50内的转动构件54的俯视图、主视图和立体图。
如上所述,调色剂容器50包括容器主体51、筒状部52、盖构件53和转动构件54。容器主体51用于形成贮存调色剂的空间,其包括:向一个方向延伸的断面半圆形的底壁511;第一侧壁512,从该底壁511的一端边缘向上方延伸;第二侧壁513,从所述底壁511的另一端边缘向上方延伸、且与所述第一侧壁512相对;第三侧壁514,在筒状部52一侧的端缘部连接第一侧壁512和第二侧壁513;顶壁515,连接第一侧壁512和第二侧壁513的上端边缘;以及第一凸缘部516,形成在与盖构件53相对一侧的端缘上。另外,容器主体51的第一凸缘部516一侧为侧部开口面。
容器主体51的底壁511的部分宽度最窄,从该底壁511朝向上方,第一侧壁512和第二侧壁513之间的间隔具有逐渐变宽的纵向长的外观形状。第一侧壁512和第二侧壁513是平板状的构件,上述第一侧壁512和第二侧壁513具有剖视为直线状的内表面。底壁511具有与后面叙述的转动构件54的第二输送构件56在径向上的最突出部分的转动轨迹相对应的半圆形的内壁面。
在第三侧壁514的上部安装有盖517,该盖517封闭用于将调色剂填充到容器主体51内的开口。在第二侧壁513上安装有无线标签518,上述无线标签518储存有该调色剂容器50的管理信息。此外,在第一侧壁512和第二侧壁513的上端部附近,形成有与底壁51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一对槽部519。当将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主体外壳10上时,该槽部519是被主体外壳10一侧的省略图示的导向构件引导的部分。
筒状部52是与底壁511相连且从第三侧壁514突出设置的圆筒状部分。筒状部52的一个端部523与第三侧壁514的下端部连接,容器主体51的内部空间与筒状部52的内部空间为连通状态。筒状部52的另一个端部524是筒状部52的突出端,容器齿轮54G配置成从另一个端部524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状态。筒状部52的底部525与容器主体51的底壁511处于同一平面,由此,断面半圆形的流槽形部分形成在第一凸缘部516和另一个端部524之间。筒状部52具有内壁面,该内壁面的转动轴541径向的断面形状为圆形,并且筒状部52呈随着从其一个端部523朝向另一个端部524稍变细的锥形。
如上所述,在筒状部52上设置有调色剂排出口521(显像剂排出口),该筒状部52安装在显像装置33上。另外,调色剂排出口521是配置在筒状部52的底部525(下表面)的落下口。当进行所述安装时与显像外壳60的一部分卡合的卡合部526配置在底部525上。通过驱动后面叙述的转动构件54转动,将贮存在容器主体51内的调色剂向筒状部52送出,并从调色剂排出口521排出。
如图9所示,调色剂排出口521设置在底部525的另一个端部524的附近。在调色剂排出口521的下表面上安装有闸板527,该闸板527能够沿筒状部52的延伸方向滑动。以利用省略图示的施加作用力构件使闸板527始终封闭调色剂排出口521的方式,对闸板527施加朝向另一个端部524方向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当将筒状部52安装到显像装置33上时,闸板527与显像外壳60的一部分发生干扰而向一个端部523的方向滑动。图9表示闸板527后退而使调色剂排出口521敞开的状态。另外,闸板527和上述卡合部526是一体的构件。
盖构件53包括:具有凹形的盖主体部531,覆盖容器主体51的侧部开口面;以及第二凸缘部532,与设置在盖主体部531周向边缘上的第一凸缘部516相对。盖主体部531包括:倾斜面,以从下方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倾斜;以及垂直面,与该倾斜面的上端相连。盖主体部531的所述垂直面为从第二凸缘部532适当突出的部分,使用者抓住该部分,可以相对于主体外壳10进行调色剂容器50的装拆操作。在盖主体部531的内表面下端安装有轴支承部533,该轴支承部533转动自如地支承后面叙述的转动构件54转动轴的第一端部542。在第一端部542插入轴支承部533的状态下,第二凸缘部532焊接在第一凸缘部516上。
<转动构件的结构>
转动构件54(54M1)配置在容器主体51(容器主体)的底壁511和筒状部52内,并且通过绕轴转动驱动来输送调色剂。如图9~图12所示,转动构件54(54M1)包括:转动轴541、与该转动轴541一体转动的薄膜构件546、第一输送构件55、第二输送构件56、以及一对分散构件57。并且,转动构件54还包括:与转动轴541一体转动的螺旋片56R、整流螺旋杆70和搅拌薄膜80(可弯曲构件)。
转动轴541配置成沿底壁511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其两端具有第一端部542和第二端部543。第一端部542被盖构件53的轴支承部533支承成转动自如。在第二端部543上一体地安装有筒状保持片544。通过使容器齿轮54G的主体部545嵌入该筒状保持片544,使容器齿轮54G和转动轴541一体化。主体部545被筒状部52的另一个端部524支承成转动自如。转动轴541架设在容器主体51和筒状部52内,并且包括配置在容器主体51内的第一部分54A以及配置在筒状部52内的第二部分54B。
薄膜构件546配置在筒状保持片544上,具有将调色剂送向调色剂排出口521的功能。薄膜构件546是矩形的薄的可弯曲PET薄膜,并且朝与转动轴541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薄膜构件546安装在筒状保持片544的圆周面上。转动轴541转动时薄膜构件546周向转动,使存在于筒状部52的另一个端部524附近的调色剂流动,并将其送向调色剂排出口521。
第一输送构件55是与转动轴541构成为一体、且以螺旋状突出设置在转动轴541圆周面上的输送构件。第一输送构件55形成于转动轴541轴向的大体全长。即,第一输送构件55形成在相当于转动轴541的第一部分54A和第二部分54B这两者的部分的圆周面上。
第二输送构件56是中空的螺旋状输送构件,以与转动轴541和第一输送构件55之间隔开间隙的方式,配置在转动轴541的外周上。即,第二输送构件56在转动轴541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一输送构件55的外侧位置。第二输送构件56仅配置在相当于第一部分54A的区域内。
一对分散构件57是棒状构件,具有与转动轴541大体相等的长度、且与转动轴541平行配置,并且一对分散构件57分别连接第二输送构件56侧部。一个分散构件57和另一个分散构件57沿转动轴541的周向配置成隔开180度的间隔。一对分散构件57在其端部571A利用连接部件572A相互连接。连接部件572A的中央部固定连接在转动轴541的第一端部542附近。第二端部543一侧也通过同样的连接部件572B,连接一对分散构件57的端部571B。即,利用连接部件572A和连接部件572B使转动轴541与第二输送构件56和分散构件57一体化,如果转动轴541转动,则第二输送构件56和分散构件57也一体转动。分散构件57配置成横跨第一部分54A和第二部分54B两者(图10~图12)。
换句话说,第一输送构件55、第二输送构件56和一对分散构件57的结构如下。第二输送构件56由多个半圆形的拱形输送片构成,通过一对分散构件57使上述拱形输送片一体化,其结果,在轴心附近形成具有中空部的螺旋状的第二输送构件56。所述第二输送构件56中空部的内径大于第一输送构件55的螺旋外径。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转动构件54的结构如下:在圆周面上具有第一输送构件55的转动轴541以同心状插入所述中空部内。另外,第一输送构件55的螺旋方向和第二输送构件56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
螺旋片56R是横跨一对分散构件57之间的半圆形的拱形输送片。螺旋片56R配置成从第二输送构件56朝向第二端部543一侧隔开规定间隔。该螺旋片56R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尺寸大体相同。但是,螺旋片56R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配置成螺旋方向彼此相反。螺旋片56R配置在第一部分54A中、且在第一部分54A和第二部分54B边界部的附近,并且沿转动轴541的轴向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端部具有规定的间隔。伴随转动轴541的转动,螺旋片56R与分散构件57一起转动。
整流螺旋杆70配置在螺旋片56R的第二端部543一侧,由半椭圆形的拱形输送片构成。整流螺旋杆70的拱形输送片具有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大体相同的内、外径,并且具有将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沿转动轴541的轴向拉伸成大约两倍间距的形状。整流螺旋杆70配置成沿转动方向在一对分散构件57之间横跨半个周向、即一半间距。由于整流螺旋杆70固定配置在一对分散构件57上,所以如果转动轴541转动,则整流螺旋杆70也一体转动。整流螺旋杆70沿转动轴541的轴向配置成与螺旋片56R的端部连接,并且配置成横跨第一部分54A和第二部分54B之间的边界部附近和转动轴541的第二端部543。
搅拌薄膜80具有对容器主体51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的功能。搅拌薄膜80的配置位置为沿转动轴541的轴向位于第二输送构件56和螺旋片56R之间。换句话说,搅拌薄膜80位于转动轴541的第一部分54A的第二输送方向下游的端部附近。如图10~图12所示,搅拌薄膜80是俯视为T形的薄的可弯曲PPS(聚亚苯基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树脂薄膜。搅拌薄膜80从转动轴541的圆周面朝向与该转动轴541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搅拌薄膜80包括:固定端部80a,固定在转动轴的圆周面上;以及自由端部80b,在转动轴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二输送构件56的外侧。
搅拌薄膜80的T形形状包括:宽度较窄的一端部80d,其沿转动轴的径向从固定端部80a朝外侧延伸;以及另一端部80e,其比一端部80d宽度宽,沿转动轴的径向从该一端部80d进一步朝外侧延伸。前端部80e位于比第二输送构件56的最大外径部分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上。因此,自由端部80b的转动轴541轴向的长度设定成比固定端部80a的转动轴541的轴向长度长。此外,在固定端部80a的底边上配置有长孔部80c。长孔部80c与配置在转动轴541上的保持片541a(图13B)卡合。利用这种卡合,驱动搅拌薄膜80与转动轴541一体转动。
<各构件的调色剂输送方向>
如果向容器齿轮54G施加使转动轴541朝向规定转动方向的转动驱动力,则第一输送构件55和第二输送构件56分别与螺旋方向对应地产生调色剂的输送力。第二输送构件56从容器主体51一侧朝向筒状部52(朝向调色剂排出口521)一侧的方向(以下称为第二输送方向)输送调色剂。即,第二输送构件56从转动轴541的第一端部542一侧朝向第二端部543一侧输送调色剂。而第一输送构件55朝向使调色剂从筒状部52一侧返回容器主体51一侧的方向(以下称为第一输送方向)输送调色剂。即,第一输送构件55从转动轴541的第二端部543一侧朝向第一端部542一侧输送调色剂。
另一方面,分散构件57起到如下作用:将由第一输送构件55和第二输送构件56输送的调色剂向转动轴541的径向外侧分散。即,分散构件57使调色剂朝径向外侧分散,上述调色剂存在于利用第一输送构件55或第二输送构件56的螺旋片提供推进力的调色剂的周围。由此,促进调色剂向所述第一输送方向或第二输送方向移动。
由于螺旋片56R的方向配置成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螺旋方向相反,所以将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在螺旋片56R与容器主体51的筒状部52之间的边界部附近,产生使调色剂积极地从筒状部52返回容器主体的输送力。
由于整流螺旋杆70具有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螺旋方向相同的螺旋形状,所以将调色剂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整流螺旋杆70辅助性地向筒状部52内的调色剂提供朝向调色剂排出口521的输送力。此外,当容器主体51内的调色剂剩余量减少且调色剂的流动性急剧上升时,整流螺旋杆70具有对流入调色剂排出口521的调色剂流动进行整流的功能。
<转动构件的动作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转动构件54具有如下能力:在径向内侧(第一输送构件55)和外侧(第二输送构件56)向相互不同的方向输送调色剂。接着,基于图13A~图14B对由该转动构件54(54M2)进行的调色剂输送动作进行说明。图13A是用于说明由转动构件54M2进行的调色剂输送动作的调色剂容器50A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3B是其断面图。图14A是转动构件54M2从图13A的状态转动90度后状态的调色剂容器50A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4B是其断面图。
另外,图10~图12所示的转动构件54M1和图13A~图14B所示的转动构件54M2的不同点在于搅拌薄膜80在转动轴541周向上的配置。选择图10~图12所示的搅拌薄膜80的配置时的动作记载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此外,图10~图12所示的转动构件54M1和图13A~图14B所示的转动构件54M2具有各螺旋形状的构件的倾斜方向(螺旋形状的缠绕方向)相反。这样,如果各螺旋形状的倾斜方向保持各构件的相对倾斜关系,则也可以是相反方向(反向缠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转动构件54M1(图10~图12)和转动构件54M2(图13A~图14B)以转动轴541为中心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能够使各构件效果相同。
参照图13A,通过驱动第二输送构件56转动,向调色剂施加朝向第二输送方向的按压力。如图中箭头C1所示,被第二输送构件56送向筒状部52的调色剂主要在转动构件的外周部分附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52内不存在第二输送构件56。但是,从转动轴541的径向观察,由于存在于与第二输送构件56大体相同的周向转动轨道上的分散构件57,使接近筒状部52内周壁部分的调色剂流动,所以能够保持朝向调色剂第二输送方向的推进力。此外,在筒状部52内,配置在分散构件57上的整流螺旋杆70辅助性地使调色剂向第二输送方向移动。因此,即使在筒状部52内、且在接近筒状部52内周壁的部分上,调色剂也如箭头C1所示向另一个端部524移动。
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的调色剂最终到达筒状部52的另一个端部524。到达的调色剂的一部分以被薄膜构件546按压的方式,从调色剂排出口521落下到显像外壳60内。
另一方面,没有从调色剂排出口521送出的调色剂利用第一输送构件55的驱动,如图中箭头C2所示主要在接近筒状部52中心轴的部分,朝向第一输送方向反向输送。反向输送的调色剂最终通过筒状部52和容器主体51的边界,并与分散构件57产生的分散效果相互作用而返回容器主体51。
此时,螺旋片56R促进上述反向输送功能。在筒状部52内,调色剂限制了朝向转动轴541径向外侧的流动场所,即使在筒状部52和容器主体51之间的边界部附近,调色剂的流动场所也较少。在这样的所述边界部附近,利用螺旋片56R的转动,可以产生将调色剂从筒状部52向容器主体51送出的图13A箭头C3方向的按压力。向箭头C3方向被压回的调色剂利用分散构件57的转动驱动,如图14A的箭头C4方向所示向转动构件54的径向外侧分散。因此,缓和被第二输送构件56向第二输送方向顺向输送的调色剂与被第一输送构件55向第一输送方向逆向输送的调色剂之间的冲突,可以使调色剂顺畅地从筒状部52返回容器主体51。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50具备循环输送功能,该循环输送功能利用第一输送构件55,使被第二输送构件56暂时向筒状部52送出的调色剂返回容器主体51。由此,即使是设置有筒状部52前端的调色剂排出口521结构的调色剂容器50,也可以抑制调色剂在调色剂排出口521附近凝聚。
即,筒状部52具有狭小的筒状内部空间,该筒状内部空间具有比第二输送构件56螺旋外径稍大的内径。在具有这种筒状部52的调色剂容器50中产生如下不良现象:当转动构件54仅具有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调色剂的功能时,如果相对于调色剂的输送量,排出量较小,则调色剂最后失去流动场所在筒状部52内被压紧而凝聚。由此,调色剂排出口521被调色剂的凝聚体封闭,从而产生不能排出调色剂的不良现象。
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50中,由于第一输送构件55配置在筒状部52内,并且具有将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逆向输送的输送功能,所以不会将调色剂压紧。即,由于在筒状部52内,沿径向外侧没有调色剂的流动场所,所以调色剂朝向筒状部52的轴心方向流动。在其轴心部分上配置有第一输送构件55,将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因此,可以在调色剂凝聚之前有效地使调色剂从筒状部52返回容器主体51。
<关于搅拌薄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构件54M2包括第一输送构件55和第二输送构件56。由此,在第二输送构件56转动而描绘的圆筒形状部的内、外部,调色剂顺畅地进行轴向动作。另一方面,当因调色剂容器50的设置环境等使调色剂的流动性变差时,在第二输送构件56的转动力难以到达的圆筒形状部的外侧,贮存在调色剂容器50内的调色剂有时会凝聚成隧道状(图17A和图17B的区域D)。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转动轴541上的搅拌薄膜80(可弯曲构件)也能够对配置在圆筒形状部外侧的调色剂进行搅拌。
如图13B所示,在容器主体51内,搅拌薄膜80与转动轴541一体地沿箭头R1方向转动。即,设置在固定端部80a上的长孔部80c(参照图10)在自由端部80b朝向铅垂上方的状态下与保持片541a卡合,该保持片541a从转动轴541向第二侧壁513一侧突出设置。利用这种卡合,转动轴541和搅拌薄膜80一体转动。如果转动轴541沿箭头R1方向从图13B的状态到图14B的状态转动90度,则配置在第二输送构件56外侧的自由端部80b边向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与箭头R1相反的方向)弯曲、边与第二侧壁513的内壁抵接。
伴随转动轴541进一步转动,搅拌薄膜80的自由端部80b边依次与第二侧壁513、底壁511、第一侧壁512的各内壁抵接、边使内壁附近的调色剂沿箭头R1方向移动。此外,由于搅拌薄膜80由可弯曲PET薄膜构成,所以当自由端部80b离开第一侧壁512的内壁时,自由端部80b的弹性力被释放,自由端部80b起到使周围的调色剂弹出的作用。由此,能够促进周围的调色剂流动。其中,在搅拌薄膜80中,自由端部80b的转动轴541的轴向长度设定成比固定端部80a的转动轴541的轴向长度长。由此,搅拌薄膜80的自由端部80b能够在容器主体51内更广的范围对调色剂进行搅拌。
此外,搅拌薄膜80沿转动轴541的轴向,配置在第一部分54A的第二输送方向下游的端部附近、即第一部分54A和第二部分54B之间的边界附近。由此,利用第二输送构件56、分散构件57和螺旋片56R,从第一部分54A向第二部分54B一侧移动的调色剂,被该搅拌薄膜80的转动力压向容器主体51的上方。被压向搅拌薄膜80上方的调色剂在容器主体51内像山状的调色剂崩塌那样,向第一输送方向一侧移动(参照图13A的虚线S),再次被第二输送构件56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这样,利用搅拌薄膜80的转动,在位于比转动构件54M2靠向上方的调色剂中产生环流。因此,即使在调色剂的流动性恶化的环境下,也可以抑制调色剂在容器主体51内凝聚成隧道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B和图14B所示,传感器90与第二侧壁513的和自由端部80b抵接的位置相对配置。传感器90用于通过检测收容在调色剂容器50内的调色剂,来通知调色剂容器50的更换时期。
传感器90是平板状的磁传感器,输出与调色剂容器50内调色剂剩余量对应的电压信号。即,如果在与传感器90相对的位置存在调色剂,则传感器90输出较高的电压,如果不存在调色剂则输出较低的电压。但是,有时在调色剂容器50的各内壁上附着有调色剂。而且如果在与传感器90相对的第二侧壁的内壁上附着有调色剂的状态下,调色剂容器50内的调色剂接近用完,传感器90会持续误输出较高的电压。由此,不能基于传感器90的输出来准确地检测调色剂容器50内的调色剂已经用完。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搅拌薄膜80的自由端部80b也边与第二侧壁513的内壁中和传感器90相对的部分抵接、边转动。由此,自由端部80b能够刮除附着在第二侧壁513内壁上的调色剂。因此,可以抑制调色剂容器50内调色剂量的误检测。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50和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变形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作为显像剂收容容器具体例子的调色剂容器50。显像剂收容容器可以是例如调色剂贮存部与显像辊等一体化后的显像单元,也可以是介于调色剂容器和显像装置之间的中间储料器等。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分散构件57形成在转动轴541轴向全长的例子。分散构件57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仅配置在第一部分54A上的方式。图15A是变形实施方式的具有转动构件54M3的调色剂容器50B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5B是其断面图。如图中所示,分散构件572仅在与调色剂容器50B的容器主体51相当的第一部分54A上,形成在转动轴541的圆周面上。此外,在与调色剂容器50B的筒状部52相当的第二部分54B上、且沿转动周向分别在相反一侧,配置有一对整流螺旋杆70B。一对整流螺旋杆70B具有如下功能:辅助从第一部分54A向第二方向输送的调色剂朝向调色剂排出口521移动。即使是这种结构的转动构件54M3,搅拌薄膜80B也可以使容器主体51内的调色剂中产生上下方向的环流。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凝聚成隧道状。
(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动构件54M2中,搅拌薄膜80在配置该搅拌薄膜80的转动轴541的轴向区域中的、配置有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和螺旋片56R的区域内,沿着转动轴541的径向突出设置,但搅拌薄膜80周向的配置并不限于此。
图16A是变形实施方式的具有转动构件54M4的调色剂容器50C的示意性侧断面图,图16B是其断面图。如图中所示,搅拌薄膜80C在配置该搅拌薄膜80C的转动轴541的轴向区域中的、未配置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和螺旋片56R的区域(图中转动轴541的上侧)内,沿着转动轴541的径向突出设置。
即使在这种结构的转动构件54M4中,通过驱动搅拌薄膜80C转动,也可以使容器主体51内的调色剂中产生上下方向的环流。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凝聚成隧道状。此外,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当伴随转动轴541的转动、搅拌薄膜80C边向周向弯曲边转动时,在该搅拌薄膜80C与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和螺旋片56R之间,难以形成封闭空间。换句话说,在第二输送构件56的拱形输送片和螺旋片56R之间,位于转动构件54M4内部的调色剂不会被边弯曲边转动的搅拌薄膜80C覆盖成盖状。由此,可以抑制位于第二输送构件56和螺旋片56R内侧的调色剂凝聚。
<实施例>
接着,对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动构件54进行的实施例的结果进行说明。另外,实施例在以下规格和条件下进行。
转动构件:转动构件54M2、转速:120rpm
·第一输送构件55:直径13mm、螺旋间距15mm、轴径5mm
·第二输送构件56:最大外径21mm、最小外径16mm、内径14mm、螺旋间距20mm
·分散构件57:圆周方向厚度1mm
调色剂容器50:
·容器主体51:厚度17mm、长度100mm
·筒状部52:内径17mm、长度65mm
搅拌薄膜80:
·材质:PPS(聚亚苯基硫醚)树脂薄膜、厚度0.1mm
在上述条件下,在改变搅拌薄膜80形状的基础上,对形成在调色剂容器50内的凝聚成隧道状的调色剂进行评价。
表1
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搅拌薄膜80在与转动轴541垂直的断面上满足2.5<A/B<10(B=L-A)为宜。其中,L是搅拌薄膜80延伸方向的全长,A是自由端部80b与第一侧壁512或第二侧壁513接触的长度(参照图14B)。通过满足上述范围,可以抑制因搅拌薄膜80与第一侧壁512或第二侧壁513的内壁接触而产生转动轴的转矩上升,并且可以抑制调色剂凝聚成隧道状。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防止贮存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凝聚成隧道状。因此,可以提供不会使贮存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残留而能够将它们排出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和使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1)

1.一种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主体,用于收容显像剂,并具有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底壁;
筒状部,与所述底壁相连且从所述容器主体突出设置,并且具有显像剂排出口;以及
转动构件,横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筒状部而架设,用于输送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其中,
所述转动构件包括:
转动轴,沿所述底壁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位于所述容器主体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部内的第二部分;
第一输送构件,配置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圆周面,与所述转动轴一体转动,并且沿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显像剂,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从所述筒状部一侧朝向所述容器主体一侧;
第二输送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比所述第一输送构件靠向所述转动轴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动轴一体转动,并且沿第二输送方向输送所述显像剂,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从所述容器主体一侧朝向所述筒状部一侧;以及
可弯曲构件,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圆周面向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圆周面的固定端部和配置成比所述第二输送构件靠向所述转动轴的径向外侧的自由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构件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下游的端部附近的圆周面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构件是以螺旋状突出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圆周面的输送构件,
所述第二输送构件是具有中空部的螺旋状输送构件,所述中空部能够使具有所述第一输送构件的所述转动轴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具有断面为圆形的内壁面,
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二输送构件在所述径向上的最突出部分的转动轨迹相对应的半圆形的内壁面,所述半圆形的内壁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圆形的内壁面连接,
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一端边缘向上方延伸;以及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另一端边缘向上方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
通过使所述可弯曲构件的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转动轴一起转动,所述可弯曲构件的所述自由端部一侧依次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检测收容在显像剂收容容器内的显像剂,其中,
所述传感器安装成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的和所述可弯曲构件的所述自由端部抵接的位置相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构件,在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断面,当设所述可弯曲构件的延伸方向的全长为L、所述自由端部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接触的长度为A时,满足:2.5<A/(L-A)<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构件的所述自由端部的所述轴向的长度比所述固定端部的所述轴向的长度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构件在配置该可弯曲构件的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区域中的、未配置所述第二输送构件的螺旋部的区域,沿着所述转动轴的径向突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片,所述螺旋片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显像剂,并且从所述第二输送构件的螺旋部朝向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一侧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弯曲构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输送构件靠向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一侧、且比所述螺旋片靠向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一侧,
所述可弯曲构件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区域中的、未配置所述第二输送构件的螺旋部和所述螺旋片的区域,沿着所述转动轴的径向突出设置。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载体,在圆周面上承载显像剂像;
显像装置,包括向所述像载体的圆周面供给显像剂的显像辊;以及
组装于所述显像装置,向所述显像装置补充显像剂的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像剂收容容器。
CN201210405256.1A 2011-10-24 2012-10-22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064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1232.1A CN105607444B (zh) 2011-10-24 2012-10-22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3039A JP5526103B2 (ja) 2011-10-24 2011-10-24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33039 2011-10-2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1232.1A Division CN105607444B (zh) 2011-10-24 2012-10-22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4273A true CN103064273A (zh) 2013-04-24
CN103064273B CN103064273B (zh) 2016-03-09

Family

ID=4713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1232.1A Active CN105607444B (zh) 2011-10-24 2012-10-22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1210405256.1A Active CN103064273B (zh) 2011-10-24 2012-10-22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1232.1A Active CN105607444B (zh) 2011-10-24 2012-10-22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3284B2 (zh)
EP (1) EP2587315B1 (zh)
JP (1) JP5526103B2 (zh)
KR (1) KR101453795B1 (zh)
CN (2) CN1056074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734A (zh) * 2013-10-30 2015-05-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52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6460B2 (ja) * 2011-04-15 2012-11-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261815B2 (en) 2012-03-13 2016-02-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40385B2 (ja) * 2012-11-28 2015-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619246B2 (ja) * 2013-09-20 2014-11-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367370A1 (en) * 2014-12-23 2017-12-28 Carrier Corporation Freezing Cylinder Beater
KR101771079B1 (ko) 2015-08-31 2017-08-24 이희건 수납장이 구비된 접이식 매트리스
JP6520833B2 (ja) * 2016-06-08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6524970B2 (ja) * 2016-06-08 2019-06-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CN106773569A (zh) * 2016-12-16 2017-05-31 中山市宇之来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剂的传送方法和装置
TWI666530B (zh) * 2017-09-01 2019-07-21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oner cartridge
JP7275514B2 (ja) * 2018-09-27 2023-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4725A (en) * 1971-03-30 1973-04-03 Ibm Electroscopic powder feeding apparatus utilizing rotating helical members
CN1677269A (zh) * 2004-03-31 2005-10-05 冲数据株式会社 墨粉盒、显像装置及成像装置
JP2006251067A (ja) * 2005-03-08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切れ検出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80199222A1 (en) * 2007-02-20 2008-08-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1738905A (zh) * 2008-11-05 2010-06-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粉末传送用传送部件、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66A (zh) * 2009-10-07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及具备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1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排出装置、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39836A (en) * 1967-01-27 1969-04-22 Ronald J Ricciardi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and dispensing particulated material
FR2427281A1 (fr) * 1978-06-02 1979-12-28 Conca Gilbert Extracteur-doseur pour produits pulverulents
US4711551A (en) * 1985-09-13 1987-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Developing apparatus
US4739907A (en) * 1987-04-27 1988-04-26 Xerox Corporation Developer storage and dispenser apparatus
JPH0546021A (ja) 1991-08-08 1993-02-26 Mita Ind Co Ltd 現像容器内に設けられる現像剤攪拌装置
KR100391838B1 (ko) * 1995-06-21 2004-04-03 제온 코포레이션 정전하상현상용토너의제조방법
JP3523547B2 (ja) * 1999-10-01 2004-04-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を備えた現像装置
JP4589045B2 (ja) * 2004-07-15 2010-12-01 株式会社東芝 トナー容器
US7561833B2 (en) * 2005-11-02 2009-07-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graphic distributed replenis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710760B2 (ja) * 2006-08-29 2011-06-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3243A (ja) * 2007-03-16 2008-10-0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324B2 (ja) * 2011-04-15 2015-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666292B2 (en) * 2011-04-15 2014-03-0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evelop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which developer case is applie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4725A (en) * 1971-03-30 1973-04-03 Ibm Electroscopic powder feeding apparatus utilizing rotating helical members
CN1677269A (zh) * 2004-03-31 2005-10-05 冲数据株式会社 墨粉盒、显像装置及成像装置
JP2006251067A (ja) * 2005-03-08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切れ検出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80199222A1 (en) * 2007-02-20 2008-08-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1738905A (zh) * 2008-11-05 2010-06-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粉末传送用传送部件、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66A (zh) * 2009-10-07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及具备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1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排出装置、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734A (zh) * 2013-10-30 2015-05-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97734B (zh) * 2013-10-30 2019-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52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52B (zh) * 2016-06-08 2021-05-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92567A (ja) 2013-05-16
CN105607444A (zh) 2016-05-25
KR20130045182A (ko) 2013-05-03
EP2587315B1 (en) 2017-07-19
US8903284B2 (en) 2014-12-02
EP2587315A1 (en) 2013-05-01
CN105607444B (zh) 2019-12-03
KR101453795B1 (ko) 2014-10-22
US20130101318A1 (en) 2013-04-25
CN103064273B (zh) 2016-03-09
JP5526103B2 (ja)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4273A (zh)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21B (zh) 具有壳和显影辊的显影盒
US8478171B2 (en) Toner bottl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9753401B2 (en)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2736479B (zh) 显影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80028B (zh) 调色剂补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42615B (zh)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91173A (zh) 显影剂收纳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61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收容容器
CN1027364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CN102375375A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589643A (zh)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3211A (zh)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5874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36478A (zh) 显影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3648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CN102402158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32A (zh) 调色剂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3009A (zh)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应用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51622B (zh) 调色剂料斗、显影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24A (zh) 显影盒
CN10246702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742176B2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399A (zh) 调色剂余量检测传感器和具有该传感器的调色剂容纳容器
CN103698989A (zh) 显影剂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