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6044A -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6044A
CN103056044A CN2013100010935A CN201310001093A CN103056044A CN 103056044 A CN103056044 A CN 103056044A CN 2013100010935 A CN2013100010935 A CN 2013100010935A CN 201310001093 A CN201310001093 A CN 201310001093A CN 103056044 A CN103056044 A CN 103056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jet pipe
gas
nano particle
gam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10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6044B (zh
Inventor
易仕和
陈植
赵玉新
何霖
田立丰
冈敦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010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6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6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6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6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6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和纳米粒子,包括将粒子加速至超声速的粒子流道、引入高压气体和固体混合物进入粒子流道的入口、安装在粒子流道壁面的大粒子出口及设置在粒子流道下游的纳米粒子出口;其中,粒子流道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以及与喷管前段相接的保持粒子流场自由旋涡参数分布的喷管后段。根据本发明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粒子流道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机构的喷管前段,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使得从入口进入的粒子能够在粒子流道内达到超声速,从而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实现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的分离。

Description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动力设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超声速流场中撒播纳米粒子,跟随流动并显示相应的流场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背景,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流动显示技术。
纳米粒子是指晶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超细颗粒,它具有其它微米尺寸量级粒子所没有的奇异特性,如声、光、电、磁、热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这些效应为各种实验技术提供了新的测量途径,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和其它流体力学相关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但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导致的团聚效应使得工业制备的纳米粒子颗粒尺寸分布过于分散,团聚之后的大粒子会削弱其声、光、电、磁、热、力等特性。
对于超声速流动显示来说,示踪物的尺寸越大,越难跟随超声速流场,尤其是其中的激波和旋涡结构。激波前后流动速度是突变的,其厚度与分子自由程的量级相当,若要捕捉相应的流场结构,示踪物必须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跟随流体一起运动,但团聚效应导致的大粒子惯性较大,穿越激波之后需要很长一段距离才会再次跟随当地流体的运动,这一特征会严重抹平激波结构,这对于实际的应用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分离纳米粒子的装置非常必要。由于纳米粒子和亚微米粒子质量都很小,一般的粒子分离装置难以提供足够的离心力将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分离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供足够大的离心力将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分离开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和纳米粒子,包括将粒子加速至超声速的粒子流道、引入高压气体和固体混合物进入粒子流道的入口、安装在粒子流道壁面的大粒子出口及设置在粒子流道下游的纳米粒子出口;其中,
粒子流道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以及与喷管前段相接的保持粒子流场自由旋涡参数分布的喷管后段。
进一步地,喷管前段包括连接入口的亚声速收缩段、连接在亚声速收缩段下游的喷管对称段及连接在喷管对称段下游的喷管非对称段;
喷管非对称段包括与喷管对称段相接的均匀流区、与喷管后段相接且使粒子呈自由旋涡流动的非简单波区及设置在均匀流区和非简单波区之间的简单波区。
进一步地,非简单波区的外周壁的第一壁面型线为以粒子流道的旋涡中心为中心的圆弧段,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21
其中,ρ为粒子密度,v为粒子的运动速度,d为粒子直径,r为粒子的旋转半径,p1为粒子内侧所受的气体压力,p2为粒子外侧所受的气体压力,γ为气体比热比,T0为气体静止时的温度,R为气体常数,rd为非简单波区的出口内径,Md为非简单波区的出口内径处的气体马赫数,p为气体运动时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压力,P0为气体由运动减速到滞止状态时的压力,y为粒子以旋涡中心为圆点在径向方向的距离, X d = 1 + γ - 1 2 ( M d ) 2 .
进一步地,简单波区和非简单波区的分界线为右行马赫线,满足关系式:
θ = f ( M d ) - γ + 1 γ - 1 tg - 1 γ - 1 γ + 1 [ r 0 ( γ + 1 ) - 2 r 2 2 r 2 - r 0 2 ( γ - 1 ) ] - tg - 1 [ r 0 2 ( γ + 1 ) - 2 r 2 2 r 2 - r 0 2 ( γ - 1 ) ] ;
其中,θ是右行马赫线上任一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r0为等效半径,即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24
是普朗特-迈耶函数。
进一步地,简单波区的内周壁的第二壁面型线的形状满足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25
其中,rp为右行马赫线上的任一点P的位置矢量,ρ为气体的密度,v为气体的速度,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26
为气体在点P上的密度,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27
为气体在点P上的速度,l为P点到第二壁面型线bd上任一点Q的长度,μ速度矢量与马赫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均匀流区外壁的壁面型线为直线。
进一步地,亚声速收缩段为具有朝下游方向收缩的内腔结构。
进一步地,喷管对称段为朝下游方向扩张的内腔结构;喷管对称段为对称的短化喷管。
进一步地,喷管后段呈螺旋线型面,喷管后段的旋转中心为粒子流道的旋涡中心。
进一步地,粒子流道采用螺旋形自由旋涡喷管型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粒子流道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机构的喷管前段,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使得从入口进入的粒子能够在粒子流道内达到超声速,从而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由于质量较大,其离心力大于纳米粒子的离心力,使得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率先从大粒子出口喷出,纳米粒子随后在纳米粒子出口喷出,从而实现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的分离。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的粒子流道的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和纳米粒子,包括将粒子加速至超声速的粒子流道10、引入高压气体和固体混合物进入粒子流道10的入口20、安装在粒子流道10壁面的大粒子出口30及设置在粒子流道10下游的纳米粒子出口40;其中,粒子流道10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11与喷管前段11相接的保持粒子流场自由旋涡参数分布的喷管后段12。本发明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粒子流道10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11,使得从入口20进入的粒子能够在粒子流道10内达到超声速,从而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由于质量较大,其离心力大于纳米粒子的离心力,使得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率先从大粒子出口30喷出,纳米粒子随后在纳米粒子出口40喷出,从而实现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的分离。
粒子流道10采用螺旋形自由旋涡喷管型面,以为在粒子流道10运动的粒子提供足够大的内部流场,使得粒子的速度从入口20到出口的速度实现超声速,从而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使得粒子分离。
参见图3,喷管后段12呈螺旋线型面,喷管后段12的旋转中心为粒子流道10的旋涡中心,为粒子流场自由旋涡参数分布提供环境;喷管后段12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的半径由喷管前段11决定。
喷管前段11的壁面形状是根据出口de的出口参数来设计的,也就说先根据粒子在喷管后段12实现自由旋涡分布以及实现粒子分离所需要的参数,来确定喷管前段11的壁面线形状。
喷管前段11包括连接入口20的亚声速收缩段112、连接在亚声速收缩段112下游的喷管对称段114及连接在喷管对称段114下游的喷管非对称段116。
亚声速收缩段112为收缩管道,具有朝下游方向收缩的内腔结构,以加快从入口20进入到亚声速收缩段112的气流及粒子的速度。
喷管对称段114为朝下游方向扩张的内腔结构,其为对称结构。优选地,喷管对称段114采用对称的短化喷管,以获得所需的均匀流场,并最大限度的减小喷管长度,从而降低成本同时保证喷管边界层为层流边界层以确保较高的流场品质。
喷管非对称段116包括与喷管对称段114相接的均匀流区116a、与喷管后段12相接且使粒子呈自由旋涡流动的非简单波区116c及设置在均匀流区116a和非简单波区116c之间的简单波区116b。喷管非对称段116还包括直马赫线ab、马赫线bc和右行马赫线cd。均匀流区116a和简单波区116b的分界线为直马赫线ab,简单波区116b和非简单波区116c的分界线为右行马赫线cd。喷管非对称段116上游的马赫数和粒子流动方向与喷管对称段114的出口马赫数和粒子流动方向一致。
具体地,非简单波区116c与喷管后段12的分界为出口马赫线de,非简单波区116c的外周壁的第一壁面型线ce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51
其中,ρ为粒子密度,v为粒子的运动速度,d为粒子直径,r为粒子的旋转半径,p1为粒子内侧所受的气体压力,p2为粒子外侧所受的气体压力,γ为气体比热比,T0为气体静止时的温度,R为气体常数,rd为非简单波区116c的出口内径,Md为非简单波区116c的出口内径处的气体马赫数,p为气体运动时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压力,P0为气体由运动减速到滞止状态时的压力,y为粒子以旋涡中心为圆点在径向方向的距离, X d = 1 + γ - 1 2 ( M d ) 2 .
其中,上述的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53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54
得出,
其中,F为粒子所受的离心力,F为粒子所受的向心力,m为粒子质量,ΔP为粒子内侧端和外侧所受的气体压力差;
上述的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55
式由
得出,
其中,a为当地的音速;T为气体运动时的温度;
上述的 p = P 0 { 1 + γ - 1 2 [ - γ - 1 2 + ( 1 + r - r d r d ) 2 X d ( M d ) 2 ] - 1 } y y - 1 式由
P P 0 = 1 X y y - 1 X = 1 + γ - 1 2 M 2 M ( y ) = [ - γ - 1 2 + ( 1 + y r a ) 2 X ( M d ) 2 ] - 1 2 y = r - r d 得出。
根据上述的关系式,可以得到粒子的旋转半径r与粒子直径d的关系;根据粒子流道10内通入粒子的直径d,就可以算出粒子的旋转半径r,非简单波区116c外周壁的第一壁面型线ce为粒子旋转半径r的最大值,从而可以确定该第一壁面型线ce的形状。该第一壁面型线ce为以粒子流道10的旋涡中心为中心的圆弧段。
具体地,简单波区116b与非简单波区116c之间的分界线为右行马赫线cd,右行马赫线cd满足关系式: θ = f ( M d ) - γ + 1 γ - 1 tg - 1 γ - 1 γ + 1 [ r 0 ( γ + 1 ) - 2 r 2 2 r 2 - r 0 2 ( γ - 1 ) ] - tg - 1 [ r 0 2 ( γ + 1 ) - 2 r 2 2 r 2 - r 0 2 ( γ - 1 ) ] , 上述
关系式由 θ = f ( M d ) - f ( M ) M = 1 + γ + 1 2 - ( r r 0 ) 2 ( r r 0 ) 2 - γ - 1 2 f ( M ) = γ + 1 γ - 1 tg - 1 γ - 1 γ + 1 ( M 2 - 1 ) - tg - 1 ( M 2 - 1 ) r = r 0 X 1 2 M X = 1 + γ - 1 2 M 2 得出;
其中,θ是右行马赫线cd上任一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M为气体马赫数,r0为等效半径,即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72
f是普朗特-迈耶函数。
简单波区116b的内周壁的第二壁面型线bd的形状满足关系式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73
其中,rp为右行马赫线cd上的任一点P的位置矢量,ρ为气体的密度,v为气体的速度,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74
为气体在点P上的密度,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75
为气体在点P上的速度,l为P点到第二壁面型线bd上任一点Q的长度,μ速度矢量与马赫线之间的夹角,μ可根据《气体动力学》童秉纲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2版,P212得出。
具体地,由上述可知,右行马赫线cd为直线,P为右行马赫线cd上的任一点,Q为壁第二壁面型线bd上的任意一点,马赫线PQ位于简单波区116b上,马赫线为直线。马赫线PQ的长度为l,根据质量守恒,通过马赫线PQ的质量流量与通过马赫线Pd的质量流量相等;即
Figure BDA00002700008200076
根据易仕和等于200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及其光学质量》,可求解出上述关系式,从而确定第二壁面型线bd的形状。
同时,根据2007年12月在空气动力学学报上发表的《超声速短化喷管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均匀流区116a与简单波区116b的分界线为马赫线bc,马赫线bc为直线,均匀流区116a外壁的第三壁面型线ac为直线。均匀流区116a由对称喷管组成。
根据上面的描述,即可确定喷管非对称段116的型面,喷管非对称段116的型面可使得粒子流道的参数分布呈超声速自由旋涡分布,从而使进入粒子流道10能够产生粒子分离所需的流场,使得粒子速度能够达到超声速,从而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
本发明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具有一定的压力的粒子从入口20进入到亚声速收缩段112,经亚声速收缩段112加压后进入喷管对称段114,经喷管对称段114获得所需的均匀流场后进入喷管非对称段116,喷管非对称段116使得粒子速度能够达到超声速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喷管后段12为粒子流场自由旋涡参数分布提供环境;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由于质量较大,其离心力大于纳米粒子的离心力,使得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率先从大粒子出口30喷出,纳米粒子随后在纳米粒子出口40喷出,从而实现或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的分离。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粒子流道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机构的喷管前段,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使得从入口进入的粒子能够在粒子流道内达到超声速,从而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由于质量较大,其离心力大于纳米粒子的离心力,使得微米粒子或亚微米粒子率先从大粒子出口喷出,纳米粒子随后在纳米粒子出口喷出,从而实现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微米粒子、亚微米粒子和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粒子加速至超声速的粒子流道(10)、引入高压气体和固体混合物进入所述粒子流道(10)的入口(20)、安装在所述粒子流道(10)壁面的大粒子出口(30)及设置在所述粒子流道(10)下游的纳米粒子出口(40);其中,
所述粒子流道(10)包括具有自由旋涡喷管结构的喷管前段(11)以及与所述喷管前段(11)相接的保持粒子流场自由旋涡参数分布的喷管后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前段(11)包括连接所述入口(20)的亚声速收缩段(112)、连接在所述亚声速收缩段(112)下游的喷管对称段(114)及连接在所述喷管对称段(114)下游的喷管非对称段(116);
所述喷管非对称段(116)包括与所述喷管对称段(114)相接的均匀流区(116a)、与所述喷管后段(12)相接且使粒子呈自由旋涡流动的非简单波区(116c)及设置在所述均匀流区(116a)和所述非简单波区(116c)之间的简单波区(116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简单波区(116c)的外周壁的第一壁面型线(ce)为以所述粒子流道(10)的旋涡中心为中心的圆弧段,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02700008100011
其中,ρ为粒子密度,v为粒子的运动速度,d为粒子直径,r为粒子的旋转半径,p1为粒子内侧所受的气体压力,p2为粒子外侧所受的气体压力,γ为气体比热比,T0为气体静止时的温度,R为气体常数,rd为所述非简单波区(116c)的出口内径,Md为所述非简单波区(116c)的出口内径处的气体马赫数,p为气体运动时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压力,P0为气体由运动减速到滞止状态时的压力,y为粒子以旋涡中心为圆点在径向方向的距离, X d = 1 + γ - 1 2 ( M d ) 2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波区(116b)和所述非简单波区(116c)的分界线为右行马赫线(cd),满足关系式:
θ = f ( M d ) - γ + 1 γ - 1 tg - 1 γ - 1 γ + 1 [ r 0 ( γ + 1 ) - 2 r 2 2 r 2 - r 0 2 ( γ - 1 ) ] - tg - 1 [ r 0 2 ( γ + 1 ) - 2 r 2 2 r 2 - r 0 2 ( γ - 1 ) ] p ;
其中,θ是所述右行马赫线(cd)上任一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r0为等效半径,即
Figure FDA00002700008100022
f是普朗特-迈耶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波区(116b)的内周壁的第二壁面型线(bd)的形状满足
Figure FDA00002700008100023
其中,rp为所述右行马赫线(cd)上的任一点P的位置矢量,ρ为气体的密度,v为气体的速度,
Figure FDA00002700008100024
为气体在点P上的密度,
Figure FDA00002700008100025
为气体在点P上的速度,l为P点到所述第二壁面型线(bd)上任一点Q的长度,μ速度矢量与马赫线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流区(116a)外壁的第三壁面型线(ac)为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声速收缩段(112)为具有朝下游方向收缩的内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对称段(114)为朝下游方向扩张的内腔结构;所述喷管对称段(114)为对称的短化喷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后段(12)呈螺旋线型面,所述喷管后段(12)的旋转中心为所述粒子流道(10)的旋涡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流道(10)采用螺旋形自由旋涡喷管型面。
CN201310001093.5A 2013-01-05 2013-01-05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Active CN103056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093.5A CN103056044B (zh) 2013-01-05 2013-01-05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093.5A CN103056044B (zh) 2013-01-05 2013-01-05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6044A true CN103056044A (zh) 2013-04-24
CN103056044B CN103056044B (zh) 2014-09-10

Family

ID=4809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093.5A Active CN103056044B (zh) 2013-01-05 2013-01-05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60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4617A (zh) * 2018-04-16 2018-09-21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微纳复合粉体的分离回收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79604A (zh) * 2016-02-12 2018-11-09 拜奥开姆泰克股份公司 用于分离固体/流体混合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16256143A (zh) * 2023-05-15 2023-06-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管风洞喷管与试验段一体化结构及运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8430Y (zh) * 2006-01-10 2007-0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磁颗粒分离器
KR20070023138A (ko) * 2005-08-23 2007-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나노입자 생성장치
KR20070108591A (ko) * 2006-05-08 2007-11-13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전기방사를 이용한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 제조된나노입자
CN102770193A (zh) * 2010-02-26 2012-11-07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纳米颗粒分离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23138A (ko) * 2005-08-23 2007-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나노입자 생성장치
CN2868430Y (zh) * 2006-01-10 2007-0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磁颗粒分离器
KR20070108591A (ko) * 2006-05-08 2007-11-13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전기방사를 이용한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 제조된나노입자
CN102770193A (zh) * 2010-02-26 2012-11-07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纳米颗粒分离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敏莉等: "超声速短化喷管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 *
易仕和等: "《超声速自由漩涡气动窗口及其光学质量》", 30 September 200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604A (zh) * 2016-02-12 2018-11-09 拜奥开姆泰克股份公司 用于分离固体/流体混合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8554617A (zh) * 2018-04-16 2018-09-21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微纳复合粉体的分离回收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
CN116256143A (zh) * 2023-05-15 2023-06-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管风洞喷管与试验段一体化结构及运行方法
CN116256143B (zh) * 2023-05-15 2023-07-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管风洞喷管与试验段一体化结构及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6044B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8832B (zh) 一种提高管风洞试验雷诺数的喉道结构
US8821123B2 (en) Double-ducted fan
CN108195544B (zh) 一种脉冲型风洞串列喷管
CN101975653B (zh) 超声速轴对称混合层风洞
US5180106A (en) Snow making machine
CN110160734B (zh) 基于多孔介质的风洞喷管、主动降噪装置及方法
Shun et al. Rapid prototyping of aerodynamics research models
CN102581291B (zh) 一种用于金属气体雾化的环缝型超音速喷嘴
CN103056044B (zh) 超声速自由旋涡纳米粒子分离装置
CN108345714B (zh) 一种内环向射流稳压腔参数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06596038B (zh) 超声速和高超声速静音风洞喷管抽吸流量的计算方法
CN109655271B (zh) 一种单对超声速流向旋涡发生装置
CN103926050B (zh) 高超声速静音喷管及其确定方法
Kumar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upersonic elliptic jet
KOBAYASHI et al. Jet vectoring using secondary Coanda synthetic jets
JP6527962B2 (ja) 多段階軸流サイクロンセパレータ
Chauhan et al. Aspect ratio effect on elliptical sonic jet mixing
CN108240898A (zh) 一种脉冲型风洞串列喷管
CN112179605B (zh) 一种模拟飞行器外流的引射喷管实验装置
Tan Analysis of spray particles entrance of Right-angle cold spray nozzle based on CFD
CN109827737A (zh) 变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
Vedrtnam et al.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n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over a passenger car
Erbsloeh et al. Control of compressor face total pressure distortion on a high bypass turbofan intake using air-jet vortex generators
CN201427226Y (zh) 用于激光切割机的喷气嘴
Aravindh Kumar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upersonic elliptic j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