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169B - 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52169B CN103052169B CN201210518476.5A CN201210518476A CN103052169B CN 103052169 B CN103052169 B CN 103052169B CN 201210518476 A CN201210518476 A CN 201210518476A CN 103052169 B CN103052169 B CN 1030521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server
- application program
- network
-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其中该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在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并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并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第二移动终端,用于根据邀请信息判断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并在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本发明实施例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打电话时,如果想完成额外的操作,例如分享自己的位置信息、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等,只能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并进行相应的网络连接才能完成,或者,可以采用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通信套件)等类似的协议提供丰富的数据通信服务,例如可视电话,图片分享。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前者需要用户切换到其他的应用程序界面,并重新与通话对方进行网络连接,同时通话对方也要打开相对应的应用程序,需要用户多次操作,用户体验差,如果通话对方没有安装对应的应用程序或者没有注册账号,则无法完成信息分享;后者需要通话双方注册账号,并登陆到服务器,由服务器管理用户信息,建立连接,需要符合特定协议的账号,需要特定协议的服务器统一管理,增加了部署和推广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该系统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并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和所述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并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连接即通话连接的基础上,如果用户需要分享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作为中转建立基于数据网络的第二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所有数据服务都可以运行在共享的第二连接的数据通道上,使得不用的数据服务具有独立的业务处理逻辑,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如果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及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和所述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连接即通话连接的基础上,如果用户需要分享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作为中转建立基于数据网络的第二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所有数据服务都可以运行在共享的第二连接的数据通道上,使得不用的数据服务具有独立的业务处理逻辑,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创建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的反馈信息;第二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第二连接;以及分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通话方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和其他移动终端建立第一连接即通话连接的基础上,如果用户需要分享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作为中转建立基于数据网络的第二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的连接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架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享模块5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
图11(a)、(b)、(c)和(d)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往往有这样的需求,用户A和用户B在通话中时想知道对方的准确位置,但是在电话中又说不清楚,例如对于周边环境不熟悉等,此时,如果有个应用可以打开即可看到对方的位置,就会非常方便,同时用户也不需要注册并登陆任何账号即可完成,用户只需直接打开插件应用,通过界面操作就可以完成位置坐标的分享,用户体验和打电话,发短信一样简单。为此,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在通过第一连接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并接收第二移动终端根据邀请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并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第二移动终端,用于根据邀请信息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并在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服务器10、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
具体地,第一移动终端20与第二移动终端30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其中,第一网络可以为通信网络,例如通过基站建立的电话通信网络,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话。
第一移动终端20用于在通过第一连接与第二移动终端30通话时向服务器10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服务器30用于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向第二移动终端30发送邀请信息,其中,邀请信息可以是推送消息或其他短信等,并接收第二移动终端30根据邀请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并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等,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通过第二网络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第二移动终端30用于根据邀请信息判断第二移动终端30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10正在通话,并在第二移动终端30与第一移动终端20正在通话时向服务器10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连接即通话连接的基础上,如果用户需要分享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作为中转建立基于数据网络的第二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所有数据服务都可以运行在共享的第二连接的数据通道上,使得不用的数据服务具有独立的业务处理逻辑,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20还用于:获取第二移动终端30的移动电话号码,并将第一移动终端20的移动电话号码和第二移动终端30的移动电话号码通过第一连接请求发送至服务器10,其中,服务器10根据第二移动终端20的移动电话号码向第二移动终端20发送邀请信息。由此,采用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可以作为用户标识,无需用户注册或登录数据服务提供的平台,进一步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还用于获取服务器10的IP地址,并根据服务器10的IP地址与服务器10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通过服务器10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具体地,服务器10的IP地址可以预先存储在第一移动终端20或第二移动终端30的应用程序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应用程序分享数据时,可以通过服务器10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第一移动终端20和第二移动终端30与服务器10建立的第二连接可以是基于TCP协议建立的socket连接,也可以是应用层协议(例如HTTP协议等)建立的数据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网络协议建立的数据连接,只需要建立双向的数据通道即可。由此,可以兼容多种数据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2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30还用于:接收用户的应用程序添加请求,并根据应用程序添加请求为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根据第二连接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接口根据所述编号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并通过第二连接将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连接的接收方,其中,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等,还可以是其他的分享服务。
具体地,为了兼容更多的应用程序,提供插件式的管理方式,即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用户可以添加不同的应用程序至接口,同时采用移动电话号码作为识别双方用户的标志,则每个应用程序无需实现自己的账号系统和登陆等操作,甚至无需登陆用户的概念,可以是简单的点对点交互。首先,第一移动终端2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30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提供接口,如send(APP_ID,data_to_send)、onReceive(APP_ID,data_received),其中APP_ID为应用程序编号,每当应用程序有数据需要发送时调用send()接口,当收到对方发送过来的数据后,回调接口onReceive()实现数据接收,由此应用程序无需关心网络连接的下层实现,完成应用逻辑内的数据交互即可。
由此,大大简化了数据服务的实现和部署,使得各种数据服务真正和电话通信做到了无缝集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
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网络;第一移动终端在通过第一连接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服务器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第二移动终端根据邀请信息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如果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则第二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及服务器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01,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网络。
其中,第一网络可以为通信网络,例如通过基站建立的电话通信网络,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话。
步骤S102,第一移动终端在通过第一连接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步骤S103,服务器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
其中,邀请信息可以是推送消息或者其他短信等。
步骤S104,第二移动终端根据邀请信息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
步骤S105,如果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则第二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其中,如果第二移动终端没有与第一移动终端通话,则可以拒绝发送请求。
步骤S106,服务器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其中,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连接即通话连接的基础上,如果用户需要分享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作为中转建立基于数据网络的第二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所有数据服务都可以运行在共享的第二连接的数据通道上,使得不用的数据服务具有独立的业务处理逻辑,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并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具体地,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预先存储在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应用程序分享数据时,可以通过服务器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的第二连接可以是基于TCP协议建立的socket连接,也可以是应用层协议(例如HTTP协议等)建立的数据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网络协议建立的数据连接,只需要建立双向的数据通道即可。由此,可以兼容多种数据网络。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的连接流程图。
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201,第一移动终端A与第二移动终端B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网络。
其中,第一网络可以为通信网络,例如通过基站建立的电话通信网络,第一移动终端A和第二移动终端B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话。(图4中未示出)
步骤S202,第一移动终端A获取第二移动终端B的移动电话号码。
步骤S203,第一移动终端A将第一移动终端A的移动电话号码和第二移动终端B的移动电话号码通过第一连接请求发送至服务器。
具体地,首先第一移动终端A连接服务器以建立数据连接(S1),然后将第一移动终端A和第二移动终端B的移动电话号码发送至服务器(S2)。
步骤S204,服务器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向第二移动终端B发送邀请信息。
其中,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B的移动电话号码向第二移动终端B发送邀请信息,邀请信息可以是推送消息或者其他短信等(S3)。
步骤S205,第二移动终端B根据邀请信息判断第二移动终端B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A正在通话(S5)。
其中,在判断是否与第一移动终端A通话之前还需要检测第二移动终端B中是否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S4),如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等。
其中,如果第二移动终端B没有与第一移动终端A通话,则可以拒绝发送请求。
步骤S206,如果第二移动终端B与第一移动终端A正在通话,则第二移动终端B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其中,第二移动终端B连接服务器以建立数据连接(S6)。
步骤S207,服务器根据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第一移动终端A和第二移动终端B之间建立第二连接,由此服务器完成同时和A、B建立数据连接会话(S7),其中,第一移动终端A和第二移动终端B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由此可以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S8)。
其中,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采用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可以作为用户标识,无需用户注册或登录数据服务提供的平台,进一步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其中这些步骤可以在通话连接建立之前执行):第一移动终端和/或第二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应用程序添加请求;第一移动终端和/或第二移动终端根据应用程序添加请求为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根据第二连接为所述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及接口根据编号获取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并通过第二连接将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连接的接收方,其中,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等,还可以是其他的分享服务。
具体地,为了兼容更多的应用程序,提供插件式的管理方式,即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用户可以添加不同的应用程序至接口,同时采用移动电话号码作为识别双方用户的标志,则每个应用程序无需实现自己的账号系统和登陆等操作,甚至无需登陆用户的概念,可以是简单的点对点交互。首先,第一移动终端和/或第二移动终端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提供接口,如send(APP_ID,data_to_send)、onReceive(APP_ID,data_received),其中APP_ID为应用程序编号,每当应用程序有数据需要发送时调用send()接口,当收到对方发送过来的数据后,回调接口onReceive()实现数据接收,由此应用程序无需关心网络连接的下层实现,完成应用逻辑内的数据交互即可。
由此,大大简化了数据服务的实现和部署,使得各种数据服务真正和电话通信做到了无缝集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我们构建了系统框架,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架构图,如图5所示,第一移动终端A和第二移动终端B分别具有电话通信模块A1和B1、插件式的应用程序A2和B2、电话数据应用框架A3和B3,通过电话通信模块A1和B1可以经由移动网络C即第一网络建立电话通信,在通话通信的同时可以同时开启插件式的应用程序A2和B2,例如可以是位置分享A21和B21、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A22和B22、图片分享A23和B23,还可以是其他插件式的应用程序,插件式的应用程序A2和B2通过电话数据应用框架A3和B3提供的接口A31和B31进行数据传输,然后通过第一移动终端A和第二移动终端B经由中转服务器D1建立的第二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数据通过数据通道代理模块A33和B33进行传输,由此应用程序无需进行额外的设计,通过接口A31和A32、数据通道代理模块A33和B33即可实现多种应用程序的无缝集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创建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连接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的反馈信息;第二创建模块,用于根据反馈信息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第二连接;以及分享模块,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与第一连接通话方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创建模块100、第一发送模块200、第一接收模块300、第二创建模块400和分享模块500。
具体地,第一创建模块100用于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其中,第一网络可以为通信网络,例如通过基站建立的电话通信网络,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创建模块100和其他移动终端经由第一连接进行通话。第一发送模块200用于在通过第一连接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接收模块300用于接收服务器的反馈信息。第二创建模块400用于根据反馈信息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等。分享模块500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与第一连接通话方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和其他移动终端建立第一连接即通话连接的基础上,如果用户需要分享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作为中转建立基于数据网络的第二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也无需账号,节约资源,同时用户体验就和打电话一样简单。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00。
具体地,第一获取模块600用于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其中,第二创建模块400还用于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二连接。
更具体地,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当用户需要通过应用程序分享数据时,第一获取模块600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并通过第二创建模块400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第二连接可以是基于TCP协议建立的socket连接,也可以是应用层协议(例如HTTP协议等)建立的数据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网络协议建立的数据连接,只需要建立双向的数据通道即可。由此,可以兼容多种数据网络。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700。
具体地,第二获取模块700用于获取第一连接通话对方的移动电话号码,其中,第一发送模块200还用于将移动电话号码通过第一连接请求发送至服务器。由此,采用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可以作为用户标识,无需用户注册或登录数据服务提供的平台,进一步简化了数据服务的逻辑,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享模块5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分享模块5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10、第一提供单元520、第二提供单元530、第一获取单元540和分享单元550。
具体地,第一接收单元510用于接收用户的应用程序添加请求,其中,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等,还可以是其他的分享服务。第一提供单元520用于根据应用程序添加请求为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第二提供单元530用于根据第二连接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第一获取单元540用于接口根据编号获取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分享单元550用于通过第二连接将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连接的接收方。
更具体地,为了兼容更多的应用程序,提供插件式的管理方式,即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用户可以添加不同的应用程序至接口,同时采用移动电话号码作为识别双方用户的标志,则每个应用程序无需实现自己的账号系统和登陆等操作,甚至无需登陆用户的概念,可以是简单的点对点交互。首先,第一提供单元520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通过第二提供单元530提供接口,如send(APP_ID,data_to_send)、onReceive(APP_ID,data_received),其中APP_ID为应用程序编号,每当应用程序有数据需要发送时调用send()接口,当收到对方发送过来的数据后,回调接口onReceive()实现数据接收,由此应用程序无需关心网络连接的下层实现,完成应用逻辑内的数据交互即可。
由此,大大简化了数据服务的实现和部署,使得各种数据服务真正和电话通信做到了无缝集成。
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移动终端20。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图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800、判断模块900和第二发送模块1000。
具体地,第二接收模块80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邀请信息,其中邀请信息为推送消息。判断模块900用于根据邀请信息判断是否正在通过第一连接通话。第二发送模块1000用于在通过第一连接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的移动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中所述的第二移动终端30。
下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具体示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1(a)、(b)、(c)和(d)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操作示意图。如图11(a)所示,首先用户张三拨号给用户李四,开始通话,其中屏幕显示区域E可以左右滑动以进行选择相应的应用程序,图11(a)中为通话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用户李四可以先接通电话,然后通过屏幕显示区域E选择分享位置的应用程序,如图11(b)所示,此时李四拥有的移动终端获取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经由第二连接即数据网络将位置信息传输给用户张三,用户还可以分享其他数据,如图11(c)所示为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其中,用户还可以增加应用程序,如图11(d)所示,用于可以增加应用程序。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21)
1.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并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和所述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并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通信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并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与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并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信息为推送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还用于:
接收用户的应用程序添加请求,并根据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请求为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为所述应用程序提供接口,所述接口根据所述编号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连接的接收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
8.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
如果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及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和所述第二连接请求通过第二网络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通信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并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与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以及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移动电话号码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邀请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信息为推送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应用程序添加请求;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请求为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为所述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及
所述接口根据所述编号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连接的接收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建立第一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话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的反馈信息;
第二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第二连接;以及
分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通话方进行交互以分享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通信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数据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创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与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二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连接通话对方的移动电话号码,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移动电话号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应用程序添加请求;
第一提供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请求为应用程序提供唯一的编号;
第二提供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连接为所述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所述接口根据所述编号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以及
分享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连接的接收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位置分享、联系人名片信息分享和图片分享。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邀请信息,其中所述邀请信息为推送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邀请信息判断是否正在通过第一连接通话;以及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连接通话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8476.5A CN103052169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8476.5A CN103052169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2169A CN103052169A (zh) | 2013-04-17 |
CN103052169B true CN103052169B (zh) | 2015-05-27 |
Family
ID=48064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18476.5A Active CN103052169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521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18991A (zh) * | 2013-11-06 | 2014-03-05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位置分享和导航方法及其系统 |
CN104869219A (zh) * | 2014-02-24 | 2015-08-26 | 郭克 | 一种利用手机连接传输内容的方法 |
CN106487755A (zh) * | 2015-08-27 | 2017-03-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789832B (zh) * | 2015-11-19 | 2021-09-0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888157A (zh) * | 2017-02-09 | 2017-06-23 |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推荐方法、信息推荐装置、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
CN107135232A (zh) * | 2017-06-23 | 2017-09-05 |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 即时信息交互方法、系统以及终端、服务器、存储介质 |
CN112583920B (zh) * | 2020-12-14 | 2023-12-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推送方法、推送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695382A (zh) * | 2021-07-31 | 2023-0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938850B (zh) * | 2021-10-19 | 2023-04-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7255A (zh) * | 2006-06-21 | 2009-08-12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在娱乐性电子设备环境中支持ip电话的装置和方法 |
CN102348174A (zh) * | 2010-07-29 | 2012-02-08 | 范智 | 一种实现彩印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378127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深圳业拓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签名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831941A1 (en) * | 2011-04-05 | 2012-10-11 | Loren STOCKER | Visual telephony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
-
2012
- 2012-12-05 CN CN201210518476.5A patent/CN1030521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7255A (zh) * | 2006-06-21 | 2009-08-12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在娱乐性电子设备环境中支持ip电话的装置和方法 |
CN102348174A (zh) * | 2010-07-29 | 2012-02-08 | 范智 | 一种实现彩印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378127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深圳业拓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签名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2169A (zh) | 2013-04-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2169B (zh) | 移动终端在通话时进行交互的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2281251B (zh) | 一种实现智能家居应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03152331B (zh) | 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登录/注册的方法、系统和云端服务器 | |
US20080293403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bridging | |
CN113206753B (zh) |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和管理单元 | |
EP3329655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ip based messaging, voice and video calling based on the network parameters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to and the location | |
CN103338267B (zh) | 一种SIP和Web服务融合的移动智能社区增值业务平台 | |
CN10152185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基于p2p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1867897A (zh) | 一种支持ip短消息的电话终端、系统和方法 | |
CN102546646A (zh) | 一种实现语音对讲功能的系统及方法 | |
US20130188559A1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over the Internet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2984186A (zh) | 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
JP2008271518A (ja) | マルチモードのモバイル端末のための整合性のある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 |
CN102904879A (zh) | 拨号移动终端及其拨号方法 | |
CN105120524A (zh) |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4184657A (zh) | 一种通讯客户端系统及通讯方法 | |
CN105681137A (zh) | 用于服务调用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200591A (zh) | 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 | |
WO2012052706A1 (en) | Concurrent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 |
CN101453450B (zh) | 基于客户端的ims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
CN103312904B (zh) | 点击拨号的号码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867904A (zh) | 一种提供智能拨号的电话终端、系统和方法 | |
US12127149B2 (en) | API driven subscriber IMS registration status changes and IMS routing steering | |
US20230117615A1 (en) | Api driven subscriber ims registration status changes and ims routing steering | |
CN116405466B (zh) |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