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1798B -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1798B
CN103051798B CN201210561451.3A CN201210561451A CN103051798B CN 103051798 B CN103051798 B CN 103051798B CN 201210561451 A CN201210561451 A CN 201210561451A CN 103051798 B CN103051798 B CN 103051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uminous
mobile terminal
intensity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14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1798A (zh
Inventor
杨维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City Huaxin Technology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14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1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1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1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发光器,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并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光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发光器发出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接收到不同光强度的光转换成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本发明实现容易,并且实现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像蓝牙、红外、NFC等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已经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广泛使用,但是这些技术都需要外加相应的功能芯片,像蓝牙需要加蓝牙芯片、红外需要加红外芯片、NFC需要加NFC芯片,且这些芯片价格不菲。另外,这些技术在目前都属于尖端技术,若需要在产品中使用,除需要向芯片供应商购买相应芯片外还需要购买其软件协议,并且软件开发难度也较大。因此,就现有技术而言,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开发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成本高、难度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发光器根据用户需要传输内容的不同而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不同光强度的光,并控制移动终端显示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实现容易,并且实现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中央处理器、发光器和光传感器,
所述发光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
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发光器发出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接收到不同光强度的光转换成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
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
协议模块,用于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所述含义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及其组合;
接收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设置一操作界面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自行对协议模块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
所述发光器为闪光灯或LED照明灯。
所述发光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光传感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面。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包括:
S1、第一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 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
S2、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接收中央处理器发来的光强度序列,并根据该光强度序列控制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
S3、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
S4、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第二移动终端光传感器接收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
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10、预先在移动终端上分别设置一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光的发光器,以及设置一用于接收不同的光强度,并将接收到的光强度序列翻译成具体内容的光传感器。
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20、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所述含义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及其组合。
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S21、预先设定第一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1、第二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2、第三级光强度代表数字3、第四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4、第五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5、第六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6、第七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7、第八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8、第九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9、第十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0;
S22、以及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某一级强度的光后停顿1秒钟。
所述步骤S1还包括:
S11、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
S12、根据处理器的协议模块的协议要求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光强度序列;
S13、处理器将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根据光强度序列发出相应强度的光。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
步骤S42、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处理为相应的数字序列;
步骤S43、将该数字序列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并显示。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编成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发光器将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发出,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所述不同的光强度的光,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不同的光强度的光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本发明所提供的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开发简单,不需要高昂的开发成本,实现容易,方便了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实现基于光传感器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的移动终端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和光传感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的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5是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传输方法实现移动终端之间传输数字的较佳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实现基于光传感器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的移动终端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由图1可知,为实现基于光传感器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则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发光器101、中央处理器102、光传感器103,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102分别与所述发光器101和所述光传感器103连接。
当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时,所述中央处理器102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并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
所述发光器101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其中,所述发光器101可以为闪光灯或LED照明灯,在本发明中,所述发光器101其发光的强度可实现多级可调,即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按键或触摸屏实现控制所述发光器101发出不同级别的光强度,例如通过用户的控制可实现所述发光器101发出光强度依次递增的10个级别的光强度。
当移动终端接收数据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103对准发送数据的移动终端的所述发光器101,其中,如图2所示,将所述发光器101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所述光传感器103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面。当然,也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或根据不同厂商不同的设计目的,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将所述发光器101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面,将所述光传感器103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正面;或同时将所述光传感器103和所述发光器101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正面或背面。
所述光传感器103用于接收发光器发出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接收到不同光强度的光转换成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
进一步地,参见图3对图1提供的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02做详细说明,其中,图3是图1中的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原理框图。
由图3可知,所述中央处理器102包括:协议模块310和接收控制模块320。
所述协议模块310,用于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所述含义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及其组合;
例如,用户可以在所述协议模块210中预先设定第一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1、第二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2、第三级光强度代表数字3、第四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4、第五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5、第六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6、第七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7、第八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8、第九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9、第十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0;
当然,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传输数据信息的不同来设定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如可通过不同的光强度代表不同的笔划,不同的拼音不同的字母,甚至是不同的文字,从而更符合用户个性化的使用习惯。具体原理根上述数字传输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接收控制模块320,用于通过设置一操作界面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自行对协议模块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
即用户通过所述操作界面输入不同的光强所代表的含义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协议模块210设定发光器101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了移动终端之间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其可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且实现的开发成本低,技术难度小,以智能手机为例,光传感器目前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器件,而所述发光器可以是手机的闪光灯或LED照明灯,所以,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受限制,可以较广泛的应用。
以下结合图4对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做详细说明,其中,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步骤流程图。本较佳实施例设置有用于发送数据的第一移动终端,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二移动终端。
首先进入步骤401、预先在移动终端上分别设置一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光的发光器,以及设置一用于接收不同的光强度,并将接收到的光强度序列翻译成具体内容的光传感器;
其中,所述发光器为闪光灯或LED照明灯。
步骤402、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所述含义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及其组合;
其中,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移动终端所提供的操作界面上设置不同的亮度所代表的含义,例如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将不同的亮度设置为代表数字,笔划,拼音,字母,或者汉字;
完成步骤401、402之后,用户就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键盘或触摸屏输入需要传输的内容;
步骤403、第一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 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
步骤404、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
步骤405、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第二移动终端光传感器接收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
即当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想要传输的内容是数字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在其接收的所述光序列中将所述数字翻译出来;
同理,当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想要传输的内容是汉字,拼音,字母或笔划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在其接收的所述光序列中将所述汉字,拼音,字母或笔划翻译出来。
通过本较佳实施例的所述传输方法,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之间近距离的传输数据,其实现方法简单,实现容易,而且开发成本低,减轻成本负担。
以下结合图5举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传输方法进行说明,其中,图5是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传输方法实现移动终端之间传输数字的较佳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当用户想通过第一移动终端将数字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时
首先进入步骤501、第一移动终端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数字;
即用户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操作界面预先设定第一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1、第二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2、第三级光强度代表数字3、第四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4、第五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5、第六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6、第七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7、第八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8、第九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9、第十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0;
步骤502、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某一级强度的光后停顿1秒钟;
步骤503、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
步骤504、根据处理器的协议模块的协议要求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光强度序列;
步骤505、处理器将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根据光强度序列发出相应强度的光;
步骤506、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
步骤507、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
步骤508、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处理为相应的数字序列;
步骤509、将该数字序列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并显示;
基于本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传输方法,当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想发送数字“123”时,则所述发光器依次发出1秒钟第一级发光强度的光,发出1秒钟第二级发光强度的光,发出1秒钟第三级发光强度的光;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1秒钟所述第一级发光强度的光,1秒钟第二级发光强度的光和1秒钟第三级发光强度的光,并将上述强度的光翻译为相对应的数字,即数字“123”通过第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将数字“123”显示出来。
又如,当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想发送数字“110”时,则所述发光器依次发出2秒钟第一级发光强度的光,发出1秒钟第十级发光强度的光;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2秒钟所述第一级发光强度的光,1秒钟第十级发光强度的光,并将上述强度的光翻译为相对应的数字,即数字“110”通过第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将数字“110”显示出来。
当然,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将发光器发出某一级强度的光的停顿时间设置成更长或更短;例如2秒或0.5秒;
用户通过本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传输方法就可以传输数字,尤其可实现传输手机号码,且传输过程实现方法简单方便,为用户之间记录电话号码提供了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使得当用户想要向其他用户发送信息时,通过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就可以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的光的形式发送出去。其他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所述不同强度的光,并将所述不同强度的光进行翻译,进而其他用户就可以接收到所述信息了,而且用户可以传输的信息包括数字信息,文字信息,笔划信息,拼音信息以及英文字母的信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所要传输的内容,自定义的设定不同的光强度所代表的含义。本发明的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实现容易,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蓝牙、红外、NFC等无线传输技术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加移动终端的卖点,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还为厂商提高了销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发光器和光传感器,
所述发光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按键或触摸屏实现控制所述发光器发出光强度依次递增的10个级别的光强度的光;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
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发光器发出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接收到不同光强度的光转换成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
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
协议模块,用于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所述含义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及其组合;
接收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设置一操作界面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自行对协议模块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
预先设定第一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1、第二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2、第三级光强度代表数字3、第四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4、第五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5、第六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6、第七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7、第八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8、第九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9、第十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0;
以及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某一级强度的光后停顿1秒钟;
所述发光器为闪光灯或LED照明灯;
所述发光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光传感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面;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根据处理器的协议模块的协议要求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处理器将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根据光强度序列发出相应强度的光;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处理为相应的数字序列;将该数字序列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并显示。
2.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第一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根据协议的要求编成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 以控制发光器将所述光强度序列以不同的光强度形式发出;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按键或触摸屏实现控制所述发光器发出光强度依次递增的10个级别的光强度的光;
S2、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接收中央处理器发来的光强度序列,并根据该光强度序列控制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发出不同光强度的光;
S3、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
S4、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将第二移动终端光传感器接收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
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10、预先在移动终端上分别设置一用于将用户需要传输的内容以不同光强度序列发出不同光强度光的发光器,以及设置一用于接收不同的光强度,并将接收到的光强度序列翻译成具体内容的光传感器;
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20、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的光的各级亮度代表的含义,所述含义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及其组合;
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S21、预先设定第一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1、第二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2、第三级光强度代表数字3、第四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4、第五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5、第六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6、第七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7、第八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8、第九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9、第十级发光强度代表数字0;
S22、以及预先设定发光器发出某一级强度的光后停顿1秒钟;
所述步骤S1还包括:
S11、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信息;
S12、根据处理器的协议模块的协议要求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光强度序列;
S13、处理器将相应的光强度序列发送给发光器,以控制发光器根据光强度序列发出相应强度的光;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第二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二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发光器发来的不同光强度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光序列;
步骤S42、将所述相应的光序列根据指定的协议要求处理为相应的数字序列;
步骤S43、将该数字序列翻译成相应的具体内容并显示。
CN201210561451.3A 2012-12-21 2012-12-21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3051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1451.3A CN103051798B (zh) 2012-12-21 2012-12-21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1451.3A CN103051798B (zh) 2012-12-21 2012-12-21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798A CN103051798A (zh) 2013-04-17
CN103051798B true CN103051798B (zh) 2016-12-28

Family

ID=48064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1451.3A Active CN103051798B (zh) 2012-12-21 2012-12-21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1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5775A (zh) * 2013-05-03 2014-11-05 兆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连接系统及其方法
CN104426607B (zh) * 2013-09-09 2018-05-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95472A (zh) * 2013-11-14 2014-02-19 常州奥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内闪光灯和光电探头的数据传输系统
CN105225297B (zh) * 2014-05-29 2018-05-25 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光子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装置以及光子数据接收装置
CN104093191A (zh) * 2014-06-24 2014-10-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敏传感器的设备联网方法及其系统
CN104618018B (zh) * 2014-12-30 2018-09-18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033999A (zh) * 2015-03-13 2016-10-19 力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达成移动电话与电子设备间通讯的方法与系统
CN104780238A (zh) * 2015-03-26 2015-07-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持式终端、计算机以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589796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20180375513A1 (en) * 2017-05-03 2018-12-27 Sensortek Technology Corp. Proximity Sensor and Proximity Sensing Modu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595A (zh) * 2012-05-16 2012-09-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2694597A (zh) * 2012-04-28 2012-09-26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可见光信号的解码方法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597A (zh) * 2012-04-28 2012-09-26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可见光信号的解码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2694595A (zh) * 2012-05-16 2012-09-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798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1798B (zh) 一种基于光传感器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522124B2 (ja) ジェスチャ制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US9363372B2 (en) Method for personalizing voice assistant
US11106421B2 (en) Display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intelligent multi-screen display
KR20120136642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기기의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69470A (zh) 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文本输入方法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CN104866276A (zh) 基于蓝牙hid服务实现语音输入的方法及主机及系统
CN104155881A (zh) 卫浴产品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RU268348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нициализации для умного дома
CN110765786B (zh) 翻译系统、耳机翻译方法及翻译设备
CN101587373B (zh) 一种显示输入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930866A (zh) 配置为提供图像数据的手持电子装置
CN11288802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99686A (zh) 灯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318241B (zh) 实现语音交互/人机通话的学习陪伴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
CN1758788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键区定义系统及方法
CN103067571A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对远程桌面的中文输入的方法
KR20070057502A (ko) 휴대폰을 이용한 텔레비전 문자 입력 장치
CN106790551A (zh) 终端间的远程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50351144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946666B1 (ko) 사용자기기의 키패드를 이용한 외부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295885A1 (en) Remote-interaction apparatus and interaction unit thereof
KR101988604B1 (ko) 여섯 키를 이용한 입력장치
KR10073566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패턴을 정의하기 위한 방법
KR100790786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문자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No. 222, Gushan Middle Road, Jingjiang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ONGYUE AIR-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No.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a4845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engx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511400 No.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a4845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engx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6 / F, No.5, Lane 999, Yangfan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315100

Patentee before: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4

Address after: 214500 No. 18 Shannan Road, Chengbei Park, Jingjiang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jiang City Huaxin Technology Park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22, Gushan Middle Road, Jingjiang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ONGYUE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