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1483B -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1483B
CN103051483B CN201310001319.1A CN201310001319A CN103051483B CN 103051483 B CN103051483 B CN 103051483B CN 201310001319 A CN201310001319 A CN 201310001319A CN 103051483 B CN103051483 B CN 103051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node
attribute parameter
path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13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1483A (zh
Inventor
向小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013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1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1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1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本发明能够避免节点上残余连接后导致交叉冲突,提高连接交叉的正确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送网络从点到点链路逐渐向网状网(mesh)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控制平面(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Network)/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应运而生,通过引入智能的控制平面,传送网络可以比以前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比如可以通过硬重路由实现对重要业务的服务保证,通过软重路由实现对业务的优化,通过回复保证在故障修复后自动回到原始路径实现路由最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这些复杂的操作过程(硬重路由、软重路由、回复)中如何正确控制传送平面的交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一个带回复的业务在业务的目的节点(尾节点)上在恢复时需要保证工作恢复连接的交叉闭合和原来的工作连接的交叉断开,而在回复时需要保证原来工作连接的交叉闭合和工作恢复连接的交叉断开。具体地,假设一个带回复的业务在尾节点有三个端口,所以存在两个工作恢复路由,当工作连接发生故障(第一个工作端口故障)时,通过恢复可以选择第二个端口建立工作恢复连接(恢复路由1),当第二个端口又故障,此时可以继续选择第三个端口建立工作恢复连接(恢复路由2),如果当这三个端口都故障时,正常情况下,尾节点应该接收到删除恢复连接且将交叉倒换到工作连接上的信令通知,但是,由于到尾节点的信令通道也可能发生中断,所以尾节点很可能没有收到上述信令通知而没有将交叉倒换到工作恢复连接上,如果后续尾节点的第一个工作端口的故障消失了(也即,工作连接恢复正常了),则由于尾节点上的连接没有交叉在工作连接上,所以业务由于交叉错误而处于中断。
因此,交叉的控制是传送网络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功能操作,而现有方案中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控制交叉的机制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避免节点上残余连接后导致交叉冲突,提高连接交叉的正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
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述特点: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包括:
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交叉属性参数与连接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
所述下游节点将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闭合。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述特点: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根据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和同一路径上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新建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所有非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后建立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同类型的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述特点: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根据同一路径上已有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目标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后建立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已有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述特点: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
如新建工作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恢复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优化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述特点: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包括:
在软重路由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优化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在业务带自动回复的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系统,包括:
参数设置及下发模块,用于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
交叉控制模块,用于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具有下述特点: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包括:
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交叉属性参数与连接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
所述下游节点将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闭合。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具有下述特点: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根据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和同一路径上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新建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所有非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后建立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同类型的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具有下述特点: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根据同一路径上已有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目标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后建立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已有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具有下述特点: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
如新建工作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恢复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优化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具有下述特点: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包括:
在软重路由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优化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在业务带自动回复的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上述方法和系统能够避免节点上残余连接后导致交叉冲突,提高连接交叉的正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
S20,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下述特征:
其中,所述下游节点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包括:
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交叉属性参数与连接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
所述下游节点将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闭合。
其中,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是指: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在该节点上的出端口相同,但只能使其中一个连接的交叉闭合。
其中,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根据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和同一路径上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新建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所有非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后建立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同类型的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根据同一路径上已有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目标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后建立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已有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其中,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
如新建工作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恢复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优化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
其中,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包括:
在软重路由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优化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在业务带自动回复的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其中,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偶数CPI(当前路径指示,current path indicator,简称CPI),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奇数CPI;或者,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奇数CPI,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偶数CPI;为连接分配偶数CPI时,本次分配的偶数CPI是将上一次分配的偶数CPI递增后获得的偶数;为连接分配奇数CPI时,本次分配的奇数CPI是将上一次分配的奇数CPI递增后获得的奇数;
其中,所述连接操作指令包括:连接建立指令或连接属性刷新指令。
应用示例
示例一
假设业务1(路径1)的工作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当前路径指示,简称CPI)为2,并且只存在工作连接,对于硬重路由下的交叉控制,为使用连接分配偶数CPI,为非使用连接分配奇数CPI,控制交叉的方法包括:
步骤11,业务1的首节点通过信令知道工作连接发生了故障,并且决定对该业务进行恢复,然后发起工作恢复连接的建立;将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设置为使用连接,所以将上一次分配的偶数CPI(2)递增为4后分配给工作恢复连接,也即,工作恢复连接的CPI=4;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工作恢复连接建立信令,其中携带工作恢复连接的CPI(等于4);
步骤12,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接收到所述工作恢复连接建立信令,在本地保存工作恢复连接的CPI(等于4);
步骤13,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检测到业务1下有两条连接(工作连接和工作恢复连接)具有相同的出端口,因此判断业务1的路径上出现了连接交叉冲突。由于工作恢复连接的CPI(等于4)大于工作连接的CPI(等于2),所以闭合工作恢复连接的交叉,断开工作连接的交叉,从而将流量切换到了工作恢复连接上。
示例二
假设业务1(路径1)的工作连接的CPI为3,并且只存在工作连接,对于软重路由下的交叉控制,为使用连接分配奇数CPI,为非使用连接分配偶数CPI,控制交叉的方法包括:
步骤11,路径1的首节点收到网管的软重路由指令,然后发起工作优化连接的建立;将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设置为非使用连接,表示业务的流量应该继续走工作连接;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工作优化连接建立信令,其中携带工作优化连接的CPI(等于2)
步骤12,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接收到所述工作优化连接建立信令,在本地保存工作优化连接的CPI(等于2);
步骤13,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检测到业务1下有两条连接(工作连接和工作优化连接)具有相同的出端口,因此判断业务1的路径上出现了连接交叉冲突。由于工作连接的CPI(等于3)大于工作优化连接的CPI(等于2),因此将工作连接的交叉闭合,工作优化连接的交叉断开;
步骤14,业务1的首节点确认工作优化连接建立成功后,收到网管的流量切换指令,需要将流量从工作连接切换到工作优化连接上,所以将工作优化连接确定为目标连接,将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设置为使用连接,重新为其分配奇数CPI,工作优化连接新分配的CPI为5;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工作优化连接属性刷新信令,其中携带工作优化连接更新后的CPI(等于5);
步骤15,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接收到所述工作优化连接属性刷新信令,在本地保存工作优化连接的更新后的CPI(等于5);
步骤16,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检测到业务1下有两条连接(工作连接和工作优化连接)具有相同的出端口,由于工作优化连接的CPI(等于5)大于工作连接的CPI(等于3),所以闭合工作优化连接的交叉,断开工作连接的交叉,从而将流量切换到了工作优化连接上。
示例三
假设带自动回复属性的业务1(路径1)的工作连接的CPI为3,工作恢复连接的CPI为5,然后工作连接故障消失,业务1需要启动回复操作,控制交叉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1,路径1的首节点检测到工作连接故障消失,由于业务1是自动回复业务,所以业务1需要将业务流量从工作恢复连接切换到工作连接。首节点将工作连接确定为目标连接,将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设置为使用连接,重新为工作连接分配奇数CPI,工作连接新分配的CPI为7;首节点向下游节点发送工作连接属性刷新信令,其中携带工作连接更新后的CPI(等于7);
步骤12,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接收到所述工作连接属性刷新信令,在本地保存工作连接的更新后的CPI(等于7);
步骤13,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检测到业务1下有两条连接(工作连接和工作恢复连接)具有相同的出端口;由于工作连接的CPI(等于7)大于工作恢复连接的CPI(等于5),所以闭合工作连接的交叉,断开工作恢复连接的交叉,从而将流量切换到了工作连接上。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参数设置及下发模块,用于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
交叉控制模块,用于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下述特征:
其中,所述下游节点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包括:
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交叉属性参数与连接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
所述下游节点将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闭合。
其中,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根据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和同一路径上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新建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所有非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后建立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同类型的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根据同一路径上已有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目标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后建立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已有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其中,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
如新建工作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恢复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优化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
其中,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包括:
在软重路由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优化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在业务带自动回复的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其中,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偶数CPI(当前路径指示,current path indicator,简称CPI),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奇数CPI;或者,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奇数CPI,如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则为其分配偶数CPI;为连接分配偶数CPI时,本次分配的偶数CPI是将上一次分配的偶数CPI递增后获得的偶数;为连接分配奇数CPI时,本次分配的奇数CPI是将上一次分配的奇数CPI递增后获得的奇数;
其中,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是指: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在该节点上的出端口相同,但只能使其中一个连接的交叉闭合。
其中,所述连接操作指令包括:连接建立指令或连接属性刷新指令。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上述方法及系统能够避免节点上残余连接后导致交叉冲突,提高连接交叉的正确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
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根据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和同一路径上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新建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所有非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后建立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同类型的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包括:
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交叉属性参数与连接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
所述下游节点将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闭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根据同一路径上已有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目标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后建立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已有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
如新建工作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恢复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优化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包括:
在软重路由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优化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在业务带自动回复的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6.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系统,包括:
参数设置及下发模块,用于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并将其携带在连接操作指令中下发给路径的下游节点;
交叉控制模块,用于所述下游节点保存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根据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和同一路径上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新建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所有非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连接优先级,后建立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同类型的已有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同一路径上各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连接进行交叉控制,包括:
所述下游节点检测到同一路径上多个连接发生冲突;
所述下游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交叉属性参数与连接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
所述下游节点将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连接闭合。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包括: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根据同一路径上已有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来确定该目标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使得后建立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高于同一路径上已有的使用连接的交叉属性参数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使用连接或非使用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建立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连接的连接类型,包括:
如新建工作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恢复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恢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如新建工作优化连接,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非使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目标连接时,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该目标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包括:
在软重路由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优化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优化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在业务带自动回复的操作场景下,如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已经建立的工作连接上,则所述路径的首节点确定所述工作连接的连接类型为使用连接。
CN201310001319.1A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3051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319.1A CN103051483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319.1A CN103051483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483A CN103051483A (zh) 2013-04-17
CN103051483B true CN103051483B (zh) 2018-06-19

Family

ID=4806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319.1A Active CN103051483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14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701B (zh) * 2014-02-18 2018-03-0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片上网络中业务流参数的交叉冲突预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178A (zh) * 2004-09-27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修改业务服务等级的方法
CN101755416A (zh) * 2008-09-26 2010-06-23 动力方法企业有限公司 在光网络中处置多重故障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34710A (zh) * 2010-04-30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保护组中保护倒换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7243B2 (en) * 2004-02-17 2009-12-01 Dynamic Method Enterprises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multiple failures in an optica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178A (zh) * 2004-09-27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修改业务服务等级的方法
CN101755416A (zh) * 2008-09-26 2010-06-23 动力方法企业有限公司 在光网络中处置多重故障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34710A (zh) * 2010-04-30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保护组中保护倒换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483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1863B2 (en) Virtual links in a routed ethernet mesh network
CN101155124B (zh) 一种实现组播快速重路由的方法
US8743679B2 (en) Client diversity policy sharing with the transport layer
US9634924B2 (en) Server-layer shared link risk group analysis to identify potential client-layer network connectivity loss
CN104980349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US10439880B2 (en) Loop-free convergenc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619785B2 (en) Pre-computing alternate forwarding state in a routed ethernet mesh network
US2008030449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569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network restoration
CN110535763B (zh)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035712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80372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7005469A (zh) 一种路由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901881A (zh) 路由设备、负载均衡设备、消息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0417665B (zh) 一种数据中心多Fabric场景的EVPN组网系统及方法
US201402190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EP3253007B1 (en) Data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dge routing bridge device
EP264838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lsp
CN105164974A (zh) 用于具有去耦的控制和数据平面的电信网络的网络元件
CN105049349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10601970B (zh) 隧道保护方法、系统、本地修复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051483B (zh) 一种传送网络中控制交叉的方法和系统
WO2016165061A1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327390B (zh)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EP26937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multi-protection overlapped protection grou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