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8717A -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8717A
CN103048717A CN2013100059000A CN201310005900A CN103048717A CN 103048717 A CN103048717 A CN 103048717A CN 2013100059000 A CN2013100059000 A CN 2013100059000A CN 201310005900 A CN201310005900 A CN 201310005900A CN 103048717 A CN103048717 A CN 103048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grating
loss rate
slit
optimization method
incre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59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8717B (zh
Inventor
姚剑敏
郭太良
徐胜
林志贤
张永爱
叶芸
胡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059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48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48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8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8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8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狭缝光栅式裸眼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在传统的狭缝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设计中,在增大可视区域左右尺寸和降低图像间相互串扰时,将会引起光能损失率增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传统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在确保光能损失率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依据立体视觉要求进行仿真和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狭缝宽度,使视区的左右尺寸增大,图像间相互串扰降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值相比较,本发明提出的优化方法使视区左右尺寸增大了150%,串扰值降低了13.9%,而光能损失率仅增加了14%。从而达到较佳的观看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立体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狭缝光栅式裸眼立体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二维图像显示,立体显示技术已成为当今引人注目的科技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和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第三代电视的3D电视、立体显示器以及立体手机显示屏等立体显示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美国的DTI 公司、日本的Sanyo 公司及荷兰的Philips公司等都开发出了一些商业产品;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和研究单位也纷纷研发出了一些实验性产品。
无需借助外界工具的裸眼立体显示技术,使用户在观看立体图像时更加舒服、更加灵活,是当前世界上显示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裸眼立体显示器主要包括狭缝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和柱镜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其中狭缝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由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化的产品。但是,狭缝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也存在着一些原理上的缺陷,比如分辨率下降、亮度不足、可视区域较小及图像间相互串扰(Crosstalk)(或称重影)等,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传统狭缝光栅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在确保光能损失率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依据立体视觉要求进行仿真和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狭缝宽度,使视区的左右尺寸增大,串扰降低,而光能损失率影响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传统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在确保光能损失率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依据立体视觉要求进行仿真和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狭缝宽度,使视区的左右尺寸增大,图像间相互串扰降低。从而达到最佳的观看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公式b/(a+b)得出光能损失率,控制该光能损失率小于0.6;其中a表示狭缝光栅的透光部分,b表示狭缝光栅的不透光部分;
S02:通过公式C L=[(L Lbw-L Lbb)/(L Lwb-L Lbb)]×100%得出左眼通道的串扰,控制该串扰小于15%,其中LLwb表示左图像显示全白而右图像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LLbw表示右图像显示全白而左图像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L Lbb表示左、右图像都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
S03:通过公式u 1=(b-a)c/(2c-b-a)得出视区的左右尺寸,控制u 1大于2cm,其中c为液晶显示器上子像素的宽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狭缝光栅为垂直结构或斜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狭缝光栅的透光区域为小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狭缝的宽度在0.7a1到0.9a1之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传统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针对目前市面上狭缝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中存在的亮度不足、串扰严重、可视区域较小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对狭缝光栅裸眼立体显示器的光栅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示出视区的左右尺寸随a的变化曲线。
图3是示出串扰值CL随a的变化曲线。
图4是示出光能损失率随a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在确保光能损失率小于一预定值的条件下,依据立体视觉要求进行仿真和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狭缝宽度,使视区的左右尺寸增大,图像间相互串扰降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公式b/(a+b)得出光能损失率,控制该光能损失率小于0.6;其中a表示狭缝光栅的透光部分,b表示狭缝光栅的不透光部分;
S02:通过公式C L=[(L Lbw-L Lbb)/(L Lwb-L Lbb)]×100%得出左眼通道的串扰,控制该串扰小于15%,其中LLwb表示左图像显示全白而右图像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LLbw表示右图像显示全白而左图像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L Lbb表示左、右图像都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
S03:通过公式u 1=(b-a)c/(2c-b-a)得出视区的左右尺寸,控制u 1大于2cm,其中c为液晶显示器上子像素的宽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狭缝光栅为垂直结构或斜结构。所述狭缝光栅的透光区域为小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狭缝的宽度在0.7a1到0.9a1之间。
附图中,图2是示出视区的左右尺寸随a的变化曲线,图3是示出串扰值CL随a的变化曲线,图4是示出光能损失率随a的变化曲线。均为通过实验实测得到的曲线图。
具体的以24寸液晶显示器为例,分辨率为1920×1080,点距为0.277mm,子像素宽度c为0.0922mm,狭缝光栅与液晶像素之间距离d为2mm,根据公式狭缝a=uc/(u+c)计算出传统值a1为0.0921mm。图2-图4中,横坐标均表示狭缝宽度a的变化情况,纵坐标依次表示视区的左右尺寸u1、串扰值CL以及光能损失率的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视区的左右尺寸u1随a的增大从65mm减小到6mm。由图3可知,串扰值CL随a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由此表明:适当减小狭缝a的值,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增加视区的左右尺寸,同时也可以改善图像间的串扰问题。但是从图4可以看出,如果狭缝a的值越小,光能损失率就越大。结合上述3个图,可以得到为确保显示亮度,光能损失率必须小于0.6,根据图4,光能损失率0.6对应于a的取值约为0.7a1。为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a取值需大于0.7a1;同时要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CL值必须小于15%,根据图3,CL值为15%对应于a的取值约为0.9a1。为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a取值需小于0.9a1。通过上面的分析,狭缝a的值取0.8a1左右比较适合,此时u1=15mm,CL=14.2%,光能损失率0.57,相比较于a取理论值,u1增大了150%,CL降低l3.9%,虽然光能损失率增加14%,但是显示亮度不会太低,这样立体显示器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4)

1.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公式b/(a+b)得出光能损失率,控制该光能损失率小于0.6;其中a表示狭缝光栅的透光部分,b表示狭缝光栅的不透光部分;
S02:通过公式C L=[(L Lbw-L Lbb)/(L Lwb-L Lbb)]×100%得出左眼通道的串扰,控制该串扰小于15%,其中LLwb表示左图像显示全白而右图像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LLbw表示右图像显示全白而左图像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L Lbb表示左、右图像都显示全黑,所记录的亮度信息;
S03:通过公式u 1=(b-a)c/(2c-b-a)得出视区的左右尺寸,控制u 1大于2cm,其中c为液晶显示器上子像素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光栅为垂直结构或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光栅的透光区域为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狭缝的宽度在0.7a1到0.9a1之间。
CN201310005900.0A 2013-01-08 2013-01-08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Active CN103048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5900.0A CN103048717B (zh) 2013-01-08 2013-01-08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5900.0A CN103048717B (zh) 2013-01-08 2013-01-08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8717A true CN103048717A (zh) 2013-04-17
CN103048717B CN103048717B (zh) 2015-06-03

Family

ID=4806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5900.0A Active CN103048717B (zh) 2013-01-08 2013-01-08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87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4742A1 (zh) * 2015-08-12 2017-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面板和3d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559667A (zh) * 2016-11-30 2017-04-05 中航华东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光栅裸眼立体图像视区与串扰计算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6340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Reimer Christopher Light steering using an array of tunable phase delay elements
CN102122075A (zh) * 2010-11-30 2011-07-13 上海大学 基于投影立体可视区域中图像间相互串扰的评价系统和方法
JP2012150322A (ja) * 2011-01-20 2012-08-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フォトマス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視差クロストーク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6340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Reimer Christopher Light steering using an array of tunable phase delay elements
CN102122075A (zh) * 2010-11-30 2011-07-13 上海大学 基于投影立体可视区域中图像间相互串扰的评价系统和方法
JP2012150322A (ja) * 2011-01-20 2012-08-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フォトマス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視差クロストーク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寇志起等: "中小尺寸自动立体显示器结构及视差栅栏设计的研究", 《现代显示》 *
文江涛等: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重影问题的研究", 《液晶与显示》 *
王爱红等: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概述", 《现代显示》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4742A1 (zh) * 2015-08-12 2017-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面板和3d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0306204B2 (en) 2015-08-12 2019-05-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3D display panel using an adjustable buffer zone, method for 3D display on a 3D display panel using an adjustable buffer zon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559667A (zh) * 2016-11-30 2017-04-05 中航华东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光栅裸眼立体图像视区与串扰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8717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5211B (zh) 平板化无辅助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5455285A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适配方法
CN103246071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CN104284622A (zh) 模拟装置
CN102413352B (zh) 基于rgbw正方形子像素的跟踪式自由立体显示屏
CN101895777A (zh) 立体显示模组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5842864B (zh) 一种薄型光栅3d显示器
CN102340678B (zh) 一种景深可调的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景深调整方法
CN101662695B (zh) 一种获取虚拟视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48717B (zh) 一种对狭缝光栅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法
CN202693951U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1964920A (zh) 在3d电视上兼容多种3d播放模式的方法
US20140168263A1 (en) Consumer electronics with an invisible appearance
CN205564250U (zh) 一种显示屏
CN101945301B (zh) 一种人物场景2d转3d方法
CN102231840A (zh) 一种基于oled屏幕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6162142A (zh) 一种高效的vr场景绘画方法
CN207799250U (zh) 一种3d显示器
CN107703627A (zh) 视角展宽的单目双目可切换vr头盔显示器
CN203746052U (zh) 拼装屏幕的显示器
CN103472587B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US20150222871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83174B (zh) 一种2d转3d的方法
CN102413351B (zh) 立体显示器
CN103440118A (zh) 基于三维数字城市系统模型的分页多级别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