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3853A -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3853A
CN103043853A CN2012105448405A CN201210544840A CN103043853A CN 103043853 A CN103043853 A CN 103043853A CN 2012105448405 A CN2012105448405 A CN 2012105448405A CN 201210544840 A CN201210544840 A CN 201210544840A CN 103043853 A CN103043853 A CN 103043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contact oxidation
coagulation
micro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48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3853B (zh
Inventor
马骏
王建军
郑东晟
杨昆
张学发
王晓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 STA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 STA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 STA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 STA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448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43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43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3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3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38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混凝气浮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和二次沉淀处理;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混凝气浮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混凝气浮池包括混凝气浮分离池池体和混凝气浮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置有填料。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将混凝气浮处理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相结合,并利用微纳米气泡在水中的均匀扩散和纤维束状填料之间的各自比表面积大、相互间接触吸附效果好的特性,能提高污水中的氧含有量和氧的传递效率,增大氧向生物膜内转移的推动力和向生物膜内渗透深度,使生物膜活性提高,活性微生物量增多,提高有机物降解速率。

Description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和膜过滤结合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工艺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方式划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物理处理方法,又称为机械治理法。主要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性物质。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并且十分经济。常用的物理治理方法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以及蒸发结晶法等。化学处理法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废水中溶解性或胶体性的污染物质。它既可使污染性物质与水分离,也能改变某些污染物质以及有机物等,因此可达到比物理方法更高的净化程度。特别是要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时,或者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有害且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物质时,采用化学治理方法最为适宜。然而,化学治理法常需采用化学药剂或材料,因此运行费用一般都比较高,操作与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等。而且,在化学法的前处理或后处理过程中,通常还需配合使用物理治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称作生物处理法或生化处理法。在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溶解性的有机物质用于合成细胞的原生质和贮藏物;一部分则变为代谢产物,并释放出能量,供给微生物原生质的合成和生命活动,使微生物能继续不断地生长繁殖,从而使废水得到了净化,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这一功能。根据微生物的呼吸特性,分为好氧、厌氧和兼性三大类微生物,以及好氧处理两类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它是以附着在载体(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其方法是在池体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一般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但是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污泥负荷较大,造成整个生物接触氧化池所需的曝气量大,能耗较高;鼓风曝气气泡较大,易冲击生物膜,会造成生物膜脱落;以及氧气在水中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需要处理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经提升泵打入到混凝气浮池中;此步骤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悬浮物和较小的固体物质;
B:混凝气浮处理: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混凝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气浮分离过程中,去除污水中的密度与水接近的微小颗粒;
C: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置有填料,对不同水质对象采用有针对性的驯化手段,选择合适的生物菌,生物菌在填料表面大量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在此步骤中以BOD、COD为主的污染物被去除,同时去除氮磷;
D:膜过滤处理: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污水溢流至膜分离池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直接使用,膜过滤后的浓水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C中,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水中含有扩散性好的微纳米气泡,所述微纳米气泡的直径为1至5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填料是半软性纤维状填料;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的70%至85%,所述填料的挂膜量为220kg/m3至380kg/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污水在混凝气浮混凝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为30至60分钟,步骤C中,所述的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停留的时间为1至6小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膜过滤采用的是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为浸入式时的膜通量为10至15L/m2·h,所述超滤膜为分离式时的膜通量为50至60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3至5m3/m2·h。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混凝气浮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膜分离池;
所述混凝气浮池包括气浮分离池和混凝气浮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置有填料,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混凝气浮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混凝气浮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与膜分离池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膜分离池中的浓水排放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气浮装置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相连通,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包括进水管、加压装置、溶气水罐和溶气水导出管,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置有喷射孔;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溶气水罐通过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的一端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和填料,所述填料为半软性纤维状填料,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所述池体的体积的70%至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气浮装置设置2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其中一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中,另一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分离池为浸入式,所述浸入式的膜分离池包括超滤膜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膜分离池的底部或者所述膜分离池为分离式,所述分离式的膜分离池包括膜组件和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与所述超滤膜组件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将混凝气浮处理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相结合,首先利用混凝气浮进行混凝处理,然后直接将经过混凝气浮处理后的水通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利用混凝气浮处理后的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污水作为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由于经过混凝气浮处理后的污水含有微纳米气泡,而微纳米气泡在水中能够均匀扩散,并且纤维束状填料的比表面积大、而微纳米气泡与纤维束状填料之间的接触吸附效果好,因而微纳米气泡对填料的附着效果良好,能提高污水中的氧含有量和氧的传递效率,增大氧向生物膜内转移的推动力和向生物膜内渗透深度,使生物膜活性提高,活性微生物量增多,提高有机物降解速率。
2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结构简单,省去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装置,由此可以减小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降低工程投资;
3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来调节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中的微纳米气泡含有量和浓度,进而可以使生物接触氧化池内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浓度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适用性广;
4本发明采用膜过滤后的出水可以直接用作饮用水,并且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占地小,造价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混凝气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本发明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将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和膜过滤相结合,利用混凝气浮所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附着作用,省去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装置,降低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积,同时采用膜作为过滤装置。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需要处理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经提升泵打入到混凝气浮池中;此步骤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悬浮物和较小的固体物质;
B:混凝气浮处理: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混凝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气浮分离过程中,去除污水中的密度与水接近的微小颗粒;
C: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置有填料,对不同水质对象采用有针对性的驯化手段,选择合适的生物菌,生物菌在填料表面大量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在此步骤中以BOD、COD为主的污染物被去除,同时去除氮磷;
D:膜过滤处理: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污水溢流至膜分离池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直接使用,膜过滤后的浓水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
本实施例将混凝气浮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和膜过滤有机结合,混凝气浮处理一方面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油分、纤维等,另一方面通过混凝气浮处理后污水含有大量的微纳米气泡。而微纳米气泡对填料具有良好的附着作用。本实施例中的混凝气浮处理是微纳米气泡混凝气浮处理。所谓的微纳米气泡混凝气浮是使空气在一定压力下溶解于水并达到过饱和状态,然后使加压溶气水突然减到常压,这时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以微纳米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污水主要是靠生物膜、有机物和氧三者之间的循环接触。经过混凝气浮处理后的微纳米气泡体积小,数量多,分散性好,易随水体均匀扩散,在水中的存在时间长。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后,首先,由于增大了气液间接触面积,能够提高氧气传递效率,可保证水体中有充分的溶解氧,并减小曝气量。并且由于微纳米气泡横向均匀扩散,在移动的过程中,使污水中的氧气分布均匀,同时微纳米气泡中所含的氧可以与有机物和生物膜充分接触,再者微纳米气泡的表面可以富集电荷,提高生物膜的活性,提高了生物膜的活力和氧化能力。本实施例将经过混凝气浮处理后的污水直接作为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利用微纳米气泡对填料的附着作用,提高了污水中的氧含有量,提高了污水中氧的传递效率,增大氧向生物膜内转移的推动力和向生物膜内的渗透深度,使生物膜的活性提高,活性微生物量增多,提高了有机物的降解速率。这样可以减少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装置,降低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占地面积,节省了工程投资费用。
本实施例中的混凝气浮装置主要是使进入混凝气浮装置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当高速旋转的液体和气体在适当的压力下从喷射口喷出时,由于喷口处混合气液的超高的旋转速度与气液密度比(1:1000)的力学上的相乘效果,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形成人造极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生成大量微米、纳米级气泡的同时具有打碎聚合分子团,形成小分子团活性水的效果,并能够将小部分水分子电离分解,可以在微纳米气泡空间中产生活性氧、氧离子、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等自由基离子,尤其氢氧自由基有超高的还原电位,具有超强氧化效果可以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正常条件下也难以分解的污染物,实现水质的净化。微纳米气泡在水中的溶解率超过85%,溶解氧浓度可以达到10mg/l以上,并且微纳米气泡是以气泡的方式长时间存留在水中,其上升速度大约为3小时/米,可以随着溶解氧的消耗不断地向水中补充活性氧,为处理水中污染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活性氧、强氧化性离子团,并保证了活性氧充足的反应时间。微纳米气泡上升速度慢,并且多数微纳米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到周围的水体中而不会象毫米、厘米级气泡那样上升到水面。
本发明采用膜过滤来取代传统的二次沉淀池,经过膜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微纳米气泡的存在可以提高氧气传递效率,可提高污泥的平均浓度、溶解氧浓度,并且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减少回流污泥量,进一步的,在微纳米气泡的影响下,生物接触氧化池所产生的微生物不易于黏在膜表面,可以减少膜污染。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步骤A中,采用格栅装置进行预处理。格栅装置预处理的时间为5~7小时。由于后续还要进行混凝气浮,因此预处理的时间可以稍短。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步骤C中,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水中含有扩散性好的微纳米气泡,所述微纳米气泡的直径为1至50μm;其中直径为1至20μm占所有微纳米气泡的50%以上。这样可提高生物活性,从而有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步骤C中,所述的填料是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利用微纳米气泡与纤维状填料间的吸附作用,提高氧气利用效率,减小氧气使用量。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的70%至85%,所述填料的挂膜量为220kg/m3至380kg/m3。半软性纤维状填料质轻、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经久耐用;并且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在紊动的水中呈立体结构,与微纳米气泡能更好的接触,表面积大,生物膜数量多、附着作用强,能与污水和微纳米气泡充分接触;并且半软性纤维状填料不易被堵塞。半软性纤维填料的间隙率大,有利于微纳米气泡的上升,同时也有利于生物膜与污水间的界面更新。采用纤维束的填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污泥量很少,成本低廉。上述的填料挂膜的生物量能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上形成厚而密实的生物膜。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整个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的70%至85%;由于本发明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省去了曝气装置,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不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曝气空间,并且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水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进入,因此本实施例的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应当均匀的设置在整个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以保证填料和微纳米气泡的充分接触。本发明采用的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具有一定的强度。本发明将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和微纳米气泡有机结合,共同作用,微纳米气泡可以提高半软性纤维状填料表面的生物膜的生物活性,促进生物膜的新陈代谢,同时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又给微纳米气泡的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步骤B中,所述的污水在混凝气浮池中停留的时间为30至60分钟,步骤C中,所述的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停留的时间为1至6小时。污水在混凝气浮池的停留时间对污水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则气浮产生的气泡量会降低进而影响到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处理效果,如果停留时间过短,则混凝气浮的效果不佳,同样溶气气浮产生的气泡过低,污水中的气泡含量低,也会影响后续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处理效果。同样的,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停留时间对污水处理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停留时间过长,营养物质的耗尽容易导致污水处理效果的恶化,如果停留时间过短,污染物质还未来得及被菌类微生物吸收,同样会导致处理效果变差。本发明将污水在混凝气浮池中停留30至60分钟,此时污水即通过混凝气浮去除污水中的油分、纤维等,同时污水中的微纳米气泡含量适中;本发明的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停留1至6小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能够及时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活性较强,处理效果较好。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步骤D中,所述的膜过滤采用的是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为浸入式时的膜通量为10至15L/m2·h,所述超滤膜为分离式时的膜通量为50至60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3至5m3/m2·h。
实施例1
需处理的污水水量为300吨/天,污水的水质如表1所示,将上述污水收集至集水池后,经过格栅预处理5小时后,经过污水提升泵打入到混凝气浮池中;
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溶气气浮装置,通过溶气气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处理,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填充有占整个生物接触氧化池体积空间85%的半软性纤维状填料,将生物菌加入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加污水灌满,静置24小时排空;然后再加入生物菌,此时在半软性纤维状填料表面长出生物膜。利用挂膜的生物量为380kg/m3的生物菌对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污水处理3小时后,溢流至膜分离池中;所述超滤膜的膜通量为10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3m3/m2·h。
本实施例中,集水池的容积为1000立方米,混凝混凝气浮池的容积为100立方米,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积为200立方米,二次沉淀池的容积为100立方米。而采用目前通用的设计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积为300-400立方米,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减小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降低工程投资。
实施例2
污水预处理时间为7小时,混凝气浮处理时间为60分钟,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填充有占整个生物接触氧化池体积空间70%的半软性纤维状填料,生物菌挂膜的生物量为220kg/m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处理时间为6小时,所述超滤膜的膜通量为15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5m3/m2·h,其他工艺流程同实施例1,不在赘述。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见表1。
表1处理前污水水质和本发明实施例1~2处理后水质的对比:
  水质指标   COD(mg/L)   SS(mg/L)   pH   NH3-N
  处理前   800   35   7.5   60
  实施例1   2.5   0.03   7   0.4
  实施例2   2.4   0.03   7.1   0.4
从表1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的水质符合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明显。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见图2至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1、混凝气浮池2、生物接触氧化池3和膜分离池4;所述混凝气浮池2包括混凝气浮池池体21和混凝气浮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3中设置有填料31,所述预处理装置1与所述混凝气浮池2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混凝气浮池2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3的出水口与膜分离池池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膜分离池4中的浓水排放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3的进水口连接。本实施例将混凝气浮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相连接,通过混凝气浮处理的水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利用混凝气浮处理后污水中的微纳米气泡可以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同时微纳米气泡上升使得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污水充分搅拌,减少了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曝气装置,节省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使得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减小。本实施例中的预处理装置是格栅。
较佳的,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水池5,所述集水池用于收集需要处理的污水。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混凝气浮装置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相连通,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包括进水管22、加压装置、溶气水罐23和溶气水导出管24,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5,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5上设置有喷射孔;所述预处理装置1与所述溶气水罐23通过进水管22相连通,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溶气水罐23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24的一端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5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5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体2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混凝气浮处理流程是经过预处理装置处理的污水被提升泵提升进入溶气水罐时,污水一般被加压到3~4个大气压,同时通过加压装置往溶气水罐23通入一定量的压缩空气,具有一定压力的污水水汽混合物在溶气水罐内停留一段时间,进行气水混合和空气的溶解,然后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喷射孔释放出微纳米气泡使其进入混凝气浮池,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同时产生负压,这些微纳米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分离出泡沫,由此水被分离出来。本实施例中,所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的直径为1至50μm,进入溶气水罐的水是经过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溶气水罐的水量占整个混凝气浮池处理水量的30%,即此处的回流比为30%,所述的进水管22与整个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路相连接;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球状。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压装置为加压泵。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压装置为气体自吸管26和水位传感器27,所述气体自吸管26设置在所述进水管22上,在气体自吸管上设置有气体自吸量调整阀261;所述水位传感器27设置在所述溶气水罐23的内部,用来控制气体自吸量调整阀261,使溶气水罐23内的水位维持预设水平,并获得预设浓度的气体溶解水,进而调节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中的微纳米气泡含有量和浓度。
更优的,本实施例的压力溶气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28和排出阀29,压力传感器28和排出阀29设置在溶气水导出管24上,并靠近溶气水罐23。本实施例中,通过提升泵11使污水从预处理装置吸入,气体自吸管呈负压,从而通过气体自吸量调整阀自吸气体,可以向进水管内输送气液混合的压力液体;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溶气水罐的压力同时用排出阀调节,可以将溶气水罐内的压力调整到预设值,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自吸量调整阀,使溶气水罐内的水位保持在预设水平。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3包括池体32和填料31,所述填料为半软性纤维状填料,所述填料31的体积占所述池体32的体积的70%至85%,在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混凝气浮池2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路与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的进水口连通。这是为了使微纳米气泡对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污水进行更充分的搅拌。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气浮装置设置2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其中一个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5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中,另一个微纳米气泡发生器33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下部。本实施例中,将气浮装置的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分别设置在混凝气浮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这样可以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不足的问题。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混凝气浮池2还设置有气浮分离装置,所述气浮分离装置包括刮渣机201,所述刮渣机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的顶部。所述气浮分离装置用于处理漂浮在污水液面的浮渣。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膜分离池为浸入式,所述浸入式的膜分离池包括超滤膜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膜分离池的底部或者所述膜分离池为分离式,所述分离式的膜分离池包括膜组件和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与所述超滤膜组件相连。本实施例中的超滤膜组件、曝气装置和反冲洗组件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文件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在本专利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其意在涵盖而非排他性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公知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需要处理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经提升泵打入到混凝气浮池中;此步骤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悬浮物和较小的固体物质;
B:混凝气浮处理: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混凝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气浮分离过程中,去除污水中的密度与水接近的微小颗粒;
C: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置有填料,对不同水质对象采用有针对性的驯化手段,选择合适的生物菌,生物菌在填料表面大量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在此步骤中以BOD、COD为主的污染物被去除,同时去除氮磷;
D:膜过滤处理: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污水溢流至膜分离池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直接使用,膜过滤后的浓水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水中含有扩散性好的微纳米气泡,所述微纳米气泡的直径为1至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填料是半软性纤维状填料;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体积的70%至85%,所述填料的挂膜量为220kg/m3至38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污水在混凝气浮混凝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为30至60分钟,步骤C中,所述的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停留的时间为1至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膜过滤采用的是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为浸入式时的膜通量为10至15L/m2·h,所述超滤膜为分离式时的膜通量为50至60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3至5m3/m2·h。
6.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混凝气浮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膜分离池;
所述混凝气浮池包括气浮分离池和混凝气浮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置有填料,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混凝气浮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混凝气浮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与膜分离池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膜分离池中的浓水排放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气浮装置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相连通,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包括进水管、加压装置、溶气水罐和溶气水导出管,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置有喷射孔;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溶气水罐通过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的一端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体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和填料,所述填料为半软性纤维状填料,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所述池体的体积的70%至8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气浮装置设置2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其中一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混凝气浮池中,另一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池为浸入式,所述浸入式的膜分离池包括超滤膜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膜分离池的底部或者所述膜分离池为分离式,所述分离式的膜分离池包括膜组件和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与所述超滤膜组件相连。
CN201210544840.5A 2012-12-14 2012-12-1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43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4840.5A CN103043853B (zh) 2012-12-14 2012-12-1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4840.5A CN103043853B (zh) 2012-12-14 2012-12-1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3853A true CN103043853A (zh) 2013-04-17
CN103043853B CN103043853B (zh) 2014-07-30

Family

ID=4805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48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43853B (zh) 2012-12-14 2012-12-1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385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530A (zh) * 2014-06-20 2014-09-10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水源原水强化预处理装置
CN104086042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水源原水强化预处理方法
CN10598499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道型水源地水体的异位净化及水质维持系统
CN106145517A (zh) * 2016-06-28 2016-11-23 董超超 一种多级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7117705A (zh) * 2017-07-05 2017-09-01 南京乐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生物好氧氧化系统
CN109534608A (zh) * 2018-12-21 2019-03-29 泽州县和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127930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绍兴华杰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污水回用处理工艺及其成套设备
CN111392976A (zh) * 2020-04-13 2020-07-10 湖南富民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水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1453917A (zh) * 2020-02-13 2020-07-28 武汉市方远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装置及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4093A (zh) * 2005-04-25 2006-11-01 中蓝膜技术有限公司 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设备
CN202152290U (zh) * 2011-07-08 2012-02-29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加压溶气气浮系统
CN203048733U (zh) * 2012-12-14 2013-07-10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4093A (zh) * 2005-04-25 2006-11-01 中蓝膜技术有限公司 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设备
CN202152290U (zh) * 2011-07-08 2012-02-29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加压溶气气浮系统
CN203048733U (zh) * 2012-12-14 2013-07-10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江苏环境科技》 20070228 周莉珺等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集成技术处理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第13-16页 1-10 第20卷, 第1期 *
周莉珺等: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集成技术处理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江苏环境科技》, vol. 20, no. 1, 28 February 2007 (2007-02-28), pages 13 - 16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530A (zh) * 2014-06-20 2014-09-10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水源原水强化预处理装置
CN104086042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水源原水强化预处理方法
CN104086042B (zh) * 2014-06-20 2016-03-16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水源原水强化预处理方法
CN10598499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道型水源地水体的异位净化及水质维持系统
CN106145517A (zh) * 2016-06-28 2016-11-23 董超超 一种多级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7117705A (zh) * 2017-07-05 2017-09-01 南京乐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生物好氧氧化系统
CN110127930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绍兴华杰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污水回用处理工艺及其成套设备
CN109534608A (zh) * 2018-12-21 2019-03-29 泽州县和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1453917A (zh) * 2020-02-13 2020-07-28 武汉市方远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装置及工艺
CN111392976A (zh) * 2020-04-13 2020-07-10 湖南富民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水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3853B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3853B (zh)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CN103043852B (zh) 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
CN212450817U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系统及其应用
CN103112991B (zh)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CN203048659U (zh) 膜生物反应器
CN103183447A (zh) 猪场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3048660U (zh) 生物接触氧化池
CN102849858B (zh) 使用spg膜进行微气泡曝气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CN203582645U (zh) 基于微纳米气泡充氧的太阳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3048733U (zh)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11362406A (zh)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CN102101719A (zh) 一种整体式mbr污水处理回用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0117064A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及其设备
CN107162313A (zh) 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4675952U (zh) 一种低噪声高集成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2881047U (zh) 一种气浮接触氧化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3173917U (zh) 焦化废水煤焦油处理设备
CN203048732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28571U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
CN115028267A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04454727U (zh) 水体净化系统
CN209974412U (zh) 一种纳米微泡生化净化装置
CN208345862U (zh) 开放式水体净化装置
CN217578621U (zh) 一种全地埋式兼性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CN104528923A (zh) 水体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