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9036A -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9036A
CN103039036A CN2011800015158A CN201180001515A CN103039036A CN 103039036 A CN103039036 A CN 103039036A CN 2011800015158 A CN2011800015158 A CN 2011800015158A CN 201180001515 A CN201180001515 A CN 201180001515A CN 103039036 A CN103039036 A CN 103039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ed
attribute
attributes
combinations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15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9036B (zh
Inventor
邵刚
胡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9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9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9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9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获取用户数量时需对每一个用户建立位置模型导致的计算量大,耗费大量计算资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计算机只需根据本地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随后根据查询请求中的时间、位置属性就可获得所需的用户数量结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会耗费计算机中大量计算资源的缺陷。另外,由于计算机中只需保存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可节约计算机的存储空间,从而可在查询条件频繁变化时,加快查询速度,提高计算机的查询效率。

Description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位置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 简称为: LBS )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 商的网络(如 GSM 网、 CDMA 网 )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 (经纬度 坐标), 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 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获取技术包括: 基于网络的定位技 术, 主要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信号到达各基站的时间和角度等信息测算移动 终端在网络中的位置;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 GPS ( Glob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由移动终端接收 GPS卫星的信号获得相应的位置信 息; 混合定位技术, 结合了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与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的优 点, 利用移动终端在基站的信息, 并配合传统 GPS卫星, 让定位的速度更快。
利用现有的定位技术, 可以定位并获取用户位置记录, 得到过去某个时 间点在某个位置或某些位置的用户数量, 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属性可以获得具 有某些属性(如不同性别、 年龄段、 职业等属性) 的用户数量。
在某些情况下 (如将在某区域组织活动, 分配资源, 推广产品等), 需要 知道未来某个时间点, 某个位置具有特定属性的用户数量。 例如, 产品推广 商希望将产品内容发送给 1000个男学生, 需要获知哪几个位置的用户数量可 以满足推广目标, 而可以被指定为推广地点。 因此, 提出了基于位置和未来 时间点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现有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包括: 记录每个时刻 每个用户 (即移动终端) 的位置信息; 根据单个用户的时间 -位置记录, 建 立该用户的位置模型; 根据该位置模型, 获取该用户未来某个时间点所在的 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取所有用户在上述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位置; 汇总所 有用户的、 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位置信息, 得到上述未来某个时间点在某个 位置出现的用户数量。
在利用上述用户数量计算方法获取未来某个时间点在某个位置出现的用 户数量的过程中, 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现有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需要对 每个用户建立位置模型, 然后根据该模型获取该用户未来某个时间点所在的 位置, 当用户量很大(百万、 千万级) 时, 建立所有用户的位置模型的计算 量也会很大, 因此, 当使用计算机执行该建模过程时, 会耗费大量的计算资 源。
另外, 在获取用户数量时, 查询者会频繁地修改查询条件(即未来某个 时间点及某个位置), 每一次修改查询条件, 计算机都会先根据所有用户的位 置模型重新计算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位置, 再汇总所有用户的、 在未来某个时 间点的位置信息, 得到未来某个时间点在某个位置出现的用户数量。 随着用 户数量的增大, 会进一步增加计算机的计算量, 导致系统运行速度变慢, 查 询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可简化计算过程, 大大节约了该装置的计算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包括: 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 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 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所述计算机在其所存储的一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 查询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 表由所述计算机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 并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获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 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一种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包括: 数据采集装置, 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 息; 计算机, 用于通过一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 查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然 后在所述计算机所存储的一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于所述待查 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最后根据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计算 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 接于所述计算机的另一输入接口, 以将所采集的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传输至 所述计算机中, 以在计算机中形成对应所采集用户的位置记录; 所述计算机, 还用于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 表, 并将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存储在存储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中, 计算机只需根据本地 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按照任意一种数理统计的方法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之 间对应关系, 即建立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随后, 计算机根据查询 请求中的时间、 位置属性就可获得所需的用户数量结果,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需要对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位置模型, 导致的计算资源被大量耗费的缺陷。 另 外, 由于计算机中只需保存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相比于现有的对 应于每个用户的位置模型可节约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从而可在查询条件频繁 变化时, 加快查询速度, 提高计算机的查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 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用户数量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 1用户数量计算系统的方框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 2用户数量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 3用户数量计算系统的方框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 2计算机建立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方法的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计算机, 如 图 1所示,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 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 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查询者想要获得未来某个时间点, 某个位置具有特定属性的用户数量, 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查询操作, 该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查 询请求, 根据该查询请求进行后续的查询、 计算操作, 从而获得用户数量。
该查询请求可由查询者借助各种工具完成, 如下面将要介绍的、 通过电 子地图, 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工具。
该查询请求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 该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 的待查时间, 还可包含计算本地已保存的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所具有的一 些其它属性信息, 如性别、 职业、 兴趣爱好等, 以便在后续的查表步骤中查 询到对应于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即查询到在所述待查时间内、 处 于所述待查位置且具有所述其它属性信息的位置记录数量。
102、 所述计算机在其所存储的一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 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为计算机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 所建立, 该表为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所包含的属性与对应于各属性的位置 记录数量的对照表, 该表体现了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的对应关系, 通过该对 应关系可查询到对应于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当然, 建立用户属性 与位置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不限于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以是任何数 理统计学中的建模方法。
由于该待查属性参数除了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还 可包含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所具有的一些其它属性信息, 因此可查询到在 所述待查时间内、 处于所述待查位置且具有所述其它属性信息的位置记录数 量。
上述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的形成步骤包括: 数据采集装置 (如 基站, 或 GPS终端)按照一定的规则定期进行信息采集, 采集的信息为每个 用户 (即移动终端) 的位置信息, 该位置信息中主要包括采集的时间、 用户 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等, 还可以具有其它属性信息, 如性别、 职业、 兴趣爱 好等; 计算机将所有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形成对应于每个用户的位置记录, 并 存储于存储器中。
1 03、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获得处于所述待 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具体地, 根据步骤 1 02 中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 根据该查询结 果可获得处于该待查位置的、 在该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当查询请求中包 含其他属性信息, 还可以获得处于该待查位置的、 在该待查时间内的满足其 他属性信息的用户数量, 由此, 查询者获得未来某个时间点, 某个位置具有 特定属性的用户数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中, 计算机只需根据本地所保存的用 户的位置记录按照任意一种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之间对 应关系, 即建立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随后, 计算机根据查询请求 中的时间、 位置属性就可获得所需的用户数量结果,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 对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位置模型, 导致的计算资源被大量耗费的缺陷。 另外, 由于计算机中只需保存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相比于现有的对应于 每个用户的位置模型可节约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从而可在查询条件频繁变化 时, 加快查询速度, 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如图 2 所示, 该系统包括: 数 据采集装置 21 , 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 计算机 22 , 用于通过一输入接口 接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 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然后在所述计算机 22所存储的一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最后 根据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获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 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于所述计算机的另一输入接口, 以将所采集的所 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计算机中, 以在计算机中形成对应所采集用户 的位置记录。
所述计算机, 还用于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所述属性-位 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并将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存储在存储器中。
上述系统中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已在本实施例中做了详细说明, 在此不 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中, 计算机只需根据本地所保存的用 户的位置记录按照任意一种数理统计的方法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之间对应关 系, 即建立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随后, 计算机根据查询请求中的 时间、 位置属性, 就可获得所需的用户数量结果,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 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位置模型, 导致的计算资源被大量耗费的缺陷。 另外, 由 于计算机中只需保存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相比于现有的对应于每 个用户的位置模型可节约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从而可在查询条件频繁变化时, 加快查询速度, 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计算机。 如 图 3所示,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 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 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查询者想要获得未来某个时间点, 某个位置具有特定属性的用户数量, 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查询操作, 该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查 询请求, 根据该查询请求进行后续的查询、 计算操作, 从而获得用户数量。
该查询请求可由查询者借助各种工具完成, 如下面将要介绍的、 通过电 子地图, 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工具。
该查询请求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 该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 的待查时间, 还可包含计算本地已保存的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所具有的一 些其它属性信息, 如性别、 职业、 兴趣爱好等, 以便在后续的查表步骤中查 询到对应于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即查询到在所述待查时间内、 处 于所述待查位置且具有所述其它属性信息的位置记录数量。
302、 所述计算机在其所存储的一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 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为计算机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 所建立, 该表为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所包含的属性与对应于各属性的位置 记录数量的对照表, 该表体现了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的对应关系, 通过该对 应关系可查询到对应于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由于该待查属性参数 除了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还可包含所有用户的位置记 录中所具有的一些其它属性信息, 因此可查询到在所述待查时间内、 处于所 述待查位置且具有所述其它属性信息的位置记录数量。
下面借助图 5介绍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的一种建立方法, 当然, 该 方法不限于图 5 所示的方法, 可以是任何数理统计学中的建模方法。 该方法 的执行主体为计算机。
501、 汇总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中的用户属性和位置属性, 获得 属性组合。
具体地, 数据采集装置(如基站, 或 GPS 终端) 负责按照一定的规则定 期采集每个用户 (即移动终端) 的位置信息, 该位置信息中主要包括采集的 时间、 用户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等, 还可以具有其它属性信息, 如性别、 职 业、 兴趣爱好等; 计算机将所有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形成对应于每个用户的位 置记录, 并存储于存储器中。 该用户的位置记录中包含的用户信息、 地理位 置信息等可分别作为用户信息记录中的一种属性, 如用户信息作为用户属性, 而地理位置信息作为位置属性, 但数据采集的时间点不作为属性。
所有的位置记录中包含的除数据采集的时间点外的至少一个属性组合在 一起可形成多种属性组合。 下面以一组数据举例说明如何获得属性组合。
示例数据:
2010-12-9, 经纬度(东经 114。 04' \1" 北纬 22。 37' \1" ), 名称 = 华强北,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男, 品牌 =全球通;
2010-12-10, 经纬度(东经 114。 04' \1" 北纬 22。 37' \1" ), 名称 = 华强北,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男, 品牌 =全球通;
2010-12-9, 经纬度(东经 114。 04' \1" 北纬 22。 37' \1" ), 名称 = 华强北,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女, 品牌 =全球通;
2010-12-10, 经纬度(东经 114。 04' \1" 北纬 22。 37' \1" ), 名称 = 华强北,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女, 品牌 =全球通;
2010-12-9, 经纬度(东经 114。 05' 1" 北纬 22。 38' V ), 名称 =东 门,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男, 品牌 =全 球通; 2010-12-10, 经纬度(东经 114。 05' 1" 北纬 22。 38' V ), 名称 =东 门,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男, 品牌 =全 球通;
2010-12-9, 经纬度(东经 114。 05' 1" 北纬 22。 38' V ), 名称 =东 门,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女, 品牌 =全 球通;
2010-12-10, 经纬度(东经 114。 05' 1" 北纬 22。 38' V ), 名称 =东 门,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女, 品牌 =全 球通;
上述每一条数据中, 第一项为数据采集的时间点; 经纬度、 名称、 位置 类别、 国家、 省及市为位置属性; 性别项为性别属性; 品牌项为偏好属性。 可以看出上述的数据中有四种属性组合, 分别为:
={东经 114° 04' \1" , 北纬 22° 37' \1" , 华强北,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男, 全球通 };
C2={东经 114。 04' \1" , 北纬 22。 37' \1" , 华强北,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女, 全球通 };
C3={东经 114° 05' 1" , 北纬 22。 38' V , 东门,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男, 全球通 };
C4={东经 114° 05' 1" , 北纬 22。 38' V , 东门,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女, 全球通 }。
502、 统计在每一个时间单位内具有相同所述属性组合的位置记录数量。 具体地, 在某一个时间单位 tj内的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按照其属性组合 进行分类, 然后统计具有相同属性组合 Ci的位置记录的条数(即位置记录数 量), 获得属性统计结果 L (Ci, tj)。 时间单位 tj可以为天或者小时, 具体可根 据计算需求进行选择。
按照上述方法对每一个时间单位 tj内用户的位置记录的进行属性组合分 类并统计后, 获得对应于每一个时间单位 tj的具有属性组合 Ci的属性统计结 果 L(Ci tj) , 然后对具有相同属性组合的、对应每一个时间单位的所有属性统 计结果汇总到一起, 形成属性统计结果集合 CL
CLi={ L(Ci t。), l(C ) , L(Ci t2) , ······ , L(Ci t tnw表示最近的 个时间单位, 而 t。表示最早的一个时间单位
以步骤 501中数据为例, 时间单位为天, 2010-12-9—天内对应于属性组 合 d={东经 114° 04' 12" , 北纬 22° 37' 12" , 华强北,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男, 全球通 }的位置记录应为:
2010-12-9, 经纬度(东经 114 04' 12" 北纬 22 37' 12" ), 名称 = 华强北, 位置类别=购物区, 国家 =中国, 省=广东, 市=深圳, 性别 =男, 品牌 =全球通。 统计包含该记录所对应的属性组合的所有用户信息记录的个数, 获 得一个属性统计结果。 按该方法可获得 2010-12-9 天内对应于属性组合 C2 C3、 及 2010-12-10—天内对应于属性组合 d C2 C3 C4的属性统计结果。
如果步骤 501 中的计算机本地已保存的所有数据, 那么建立的属性统计 结果集合(^={1 1} , CL2={1, 1} , CL3={1, 1} , CL4={1 1}
503、 根据步骤 502中的统计结果, 计算所述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 果。
具体地, 根据步骤 502得到的属性统计结果集合, 可采用下述公式(1 ) 计算对应于每种属性组合的属性计算结果。 baseiC) = LU + ······ + LU
n+\ ( 1 ) 公式(1 ) 中, Ci表示第 i个属性组合, i为正整数; tnw tnow -!, ······ t„ow-n分别表示不同的时间单位, 为 tnw的前一个时间单位; L (Ci tnow)
L (Ci t^) L(Ci tnw_n) 分别表示不同的时间单位内具有 的位置记录 的条数(即位置记录数量); base (CJ表示对应于 的属性计算结果。
根据步骤 502得到的属性统计结果集合, 可计算获得属性统计结果为: ba se (Ci) = base (C2) = base (C3) = base (C4) =2/2=1。
504、 根据所述属性组合构造趋势属性组合, 所述趋势属性组合从属于所 述属性组合, 且所述趋势属性组合至少包括位置属性。
具体地, 趋势属性组合是属性组合的一个子集, 比如属性组合有 5 个属 性 {a, b, c, d, e} , 趋势属性组合可以是 {a, d, e}或者为 {a} , 在实际应用中, 趋 势属性组合只保留对时间变化敏感的属性。 这样, 多个属性组合可以对应相 同的趋势属性组合, 可以减少趋势计算的计算量和计算结果的存储量。 趋势 属性中至少包括位置属性, 因为, 用户数量计算就是计算在某个位置上的用 户数量, 因此位置属性为核心属性。 趋势属性组合可根据计算的需求选择具 体的位置属性, 以步骤 501中的示例数据为例, 该位置属性可以为位置类别、 国家、 省、 市、 名称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505、 根据指定的待查时间段, 计算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 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具体地, 根据查询者的需求, 可以指定待查时间段, 其包括起始时间 tw 及从起始时间 tw开始总共需要计算的时间单位的个数。 例如: 时间单位为天, 所指定的起始时间是 2011-1-1 ,从 2011-1-1开始总共需要查询的天数为 7天, 则 2011-1-1至 2011-1-7间的 7天为待查时间段。
趋势计算结果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direction{C- , t = dw x Dayavg (C,d , t + ww x Weekavg (C,d , tw) + mw x Monthavg (C,d , t + yw Yearavg (C,d , t
( 2 ) 公式( 2 )中, Q1表示第 i个趋势属性组合; 表示待查时间段中的第 w 个时间单位; λ^^ς1 )表示日计算分量, dw表示日计算分量的权重; ^^UQ1 )表示周计算分量, ww表示周计算分量的权重; MwtUQ1 )表示 月计算分量, mw表示月计算分量的权重; }¾/^(<^ )表示年计算分量, yw表示 年计算分量的权重, 且 directioniC ,t 表示 C,d在 tw的的趋 势计算结果。 dw、 ww、 1¾及 7„为常数,都可根据经验进行选择。 Dayavg(C ,t 、 Weekavg(Cf ,tw) Monthavg(Cf , 及 }¾a/ vg(C,d )分别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K( ; rf , tDM ) + iC ,tDayiw )) +…… + K(C , tDM ) .
d K(Q ,t ) + K(C!。 + ······ + K( ,t
Week (Cl d,tw) = ^^ d 、 一
Month (C ,t
n
Ymr (c ) = K( •>tYear(w )) + ¥JCi tYear(w )) + + K(C; ,tYear(Win));
avg n L( . , ) ~ Λ (Γ ά Λ ~ ,
^,„)表示最近第 n个星期里与 tw在所属星期里的日期次序数相同的时间 单位, 表示最近第 n个月份里与 在所属月份里的星期次序数相同的时 间单位, ^。„^,„)表示最近的第 n个月份里与 tw月份不同、 日期相同的时间单 位, ^表示最近的第 n个年份里与 tw年份不同、 日期相同的时间单位。 比 如, 为 2011-3-30 曰, 为三月的第五周的周三, 那么^^ ,)为三月的第四周 的周三, 即 2011-3-23; ,2)为三月的第三周的周三, 即 2011-3-16, tDay{w^ 及 (^等以此类推; (^为上个第五周的周三, 因为二月份没有第五周, 因此 (^为 1月 26 曰。 (C,d, (w,„))表示在 (w,„)内对应于 C,d的位置记录的条数(即位置记录数 量), C,d, ^w,„))表示在 ^w,„)内对应于 C,d的位置记录的条数 (即位置记录数 量), C ^^)表示在 对应于 C的位置记录的条数(即位置记录 数量), ο α ν,„))表示在 t fl w,„)内对应于 C的位置记录的条数 (即位置记录 数量); 表示最近一个时间单位内对应于 c,d的位置记录的条数(即位 置记录数量)。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 可计算出趋势属性组合集中每一种趋势属性组合 c 分别在 至 tw+m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内的趋势计算结果: directio C;1 ,tw+l) 、 directioniC ,tw+2)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知, 趋势计算结 果就是相关属性计算结果在指定的待查时间段的时间权重序列。
506、 将每一种所述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与每一种所述趋势属性 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组成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可以下述集合的方式表示, 并存储在计算机的 存储器中以备后续计算用户数量时使用。
Cl base(Cl )
C2 base(C2)
C base(C ) direction{Cx w) d t
direction{C2 , tw ) direction{C directioniC, d t direction(C q d , tw) direction(Cc direction{C , / 上述步骤 501 ~步骤 506描述了根据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属性 -位置 记录数量对照表的一种方法的详细过程, 当然, 建立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数 量对应关系的方法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 记录中时间、 位置属性的统计特性来建立上述对应关系, 或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知的其它数理统计学中的建模方法。
计算机中建立了上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后, 通过执行本实施例中 的步骤 302 , 就能查询到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步骤 302 可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3021、 在所述属性组合中查找包含所述待查位置的属性组合, 指定为匹 配属性组合。
查询请求中的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 在所有的属性组合中, 只要 被查询的属性组合中包含该待查位置, 不管该被查询的属性组合是否包含其 它属性, 也不管这些其它属性的取值如何, 该被查询的属性组合即为匹配属 性组合 MCi o
3022、 在所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 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具体地, 在通过步骤 501 ~步骤 506计算得到的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 表中, 查找匹配属性组合 MCi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 base (MC , 再根据与该匹 配属性组合 MCi对应的趋势属性组合 MC,d及待查时间 t查找对应的趋势计算结 directioniMC^f)。 属性计算结果 base (Md)及趋势计算结果 ( ^criw?(MC,d,t)构 成查询获得的位置记录数量。
303、 根据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待 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计算处于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 量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具体地, 按下述公式进行用户数量的计算。
count = (base(MCi ) x direction{MC^ , t)) ( 3 ) 上述公式(3 ) 中, Z 为求和符号。 其中, Count表示用户数量, MCi表 示第 i个匹配属性组合, i为正整数, MC,d表示与 MCi对应的趋势属性组合, base (MC0表示 MCi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 directioniMC;1 , f) 示 MC,d在待查时间 t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获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的步骤可为: 将属 性计算结果 base (MCi)与趋势计算结果 t ^c^ MC/ )相乘获得中间结果, 最 后按上述方法对所有匹配属性组合计算出中间结果, 然后将各中间结果相加, 获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count。
如果待查位置的范围比较大, 比如在该范围内有多个数据采集点, 每个 采集点具有不同的经纬度, 为了能获得该范围内每个采集点的用户数量结果, 在上述步骤 3021和步骤 3022之间还可包括: 将所述匹配属性组合根据位置 属性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根据步骤 501的示例数据可知经纬度、 名称、 位置类别、 国家、 省及市为位置属性, 当所述匹配属性组合是根据经纬度划 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时, 不同的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子集具有不同的经纬度 属性。
然后在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子集中 每一种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 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接着可以在步骤 303中将所有的匹配属性组合子集都按照公式( 3 )计算, 获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通过将匹配属性组合根据位置属性进一步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不 仅使获得的用户数量能具体待查位置中的一个小范围内, 还能提高该范围的 用户数量计算速度, 从而能快速实时地获得该范围内的用户数量计算结果。
当然, 查询请求中还可包含用户的位置记录所具有的一些其它属性信息, 如性别、 职业、 兴趣爱好等, 以获得在未来的待查时间内, 处于该待查位置 的、 具有上述其它属性信息的用户数量。
如果在获得了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count后, 又收到了新的查询请求, 该查询请求中只有待查时间发生了变化(新的待查 时间为 t' ), 则可以根据下述公式快速重新计算用户数量。 count = count x directio Ci f) ,其中 count'为对应新的待查时间的用户数量, direction Ci ) re ^(CV ')为在新的待查时间内对应的 的趋势计算结果。 这种算法可以 使计算机快速计算出新的结果, 而不用重新查询属性计算结果和属性计算结 果, 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
下面通过具体的示例说明用户数量的计算方法。
ς 580
C2 700 假设已建立好的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由属性计算结果: 及
C3 900 800 趋势计算结果: Ci ( 1.0, 1.3, 1.6.0.9, 1.1, 1.3, 1.1 )构成, 其中 Cl rf为对应 d、 C2、 及 的趋势属性组合, 趋势计算结果的起始时间是 2011-1-1, 共有 7天的趋势计算结果。 d、 C2、 及(4为步骤 501中示例数据的属性组合:
Cl={东经 114。 04' W 北纬 22° 37' 12" , 华强北,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男, 全球通 };
C2={东经 114。 04' \r , 华强北, 购物区, 中国, 广东, 深圳, 女, 全球通 };
C3={东经 114。 05' 1" 北纬 22° 38' V , 东门, 购物区, 中国, 广 东, 深圳, 男, 全球通 };
C4={东经 114。 05' 1" 北纬 22° 38' V , 东门, 购物区, 中国, 广 东, 深圳, 女, 全球通 }。 c,d: 位置类别=购物区。
当输入的查询条件 0={市=深圳, 位置类别=购物区, 性别 =男, 待查时间 =2011-1-3}时, 匹配属性组合为 {d, CJ , 根据经纬度划分为两个匹配属性组 合子集 {CJ及 {CJ。
需要说明的是, 该查询条件中除了位置属性外, 还包括了性别属性, 因 此, 用户数量计算结果应为在待查时间内处于上述位置属性所指定位置的、 性别属性为男性的用户数量。
匹 配 属 性 组 合 子 集 {CJ 对 应 的 用 户 数 量 为 : base{Cx) X direction{Cx d ,t) =580* 1.6=928; 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CJ对应的用户数量 为: base(C3) x direction C^ ,t) = 9 Q 0 * 1. 6=1440。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 301 ~步骤 303可获得待查时间内在待查位置处的用户 数量, 由于在该用户数量计算方法中, 计算机只需根据本地所保存的用户的 位置记录按照任意一种数理统计的方法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之间对应关系, 即建立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随后,计算机根据查询请求中的时间、 位置属性, 就可获得所需的用户数量结果,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个用 户建立一个位置模型, 导致的计算资源被大量耗费的缺陷。 进一步地, 由于 计算机中只需保存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相比于现有的对应于每个 用户的位置模型可节约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从而加快了查询条件频繁变化时 计算机的查询速度。 另外, 在计算用户数量时根据位置属性将匹配属性组合 进一步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可以更加快速、 实时地获得用户数量计算 结果。
该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的建立过程中, 在汇总所述本地已保存的所 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的用户属性和位置属性, 获得属性组合之前, 还可以包 括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步骤, 该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时间单位, 定期记录满足 采集条件的用户的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根据属性数据库对所述 用户标识及位置标识进行属性扩展, 以形成对应于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 及位置标识的所述位置记录。
其中, 按照时间单位, 定期记录满足采集条件的用户的用户标识、 采集 时间及位置标识, 可以包括: 定位系统根据记录触发条件, 记录进入和 /或离 开所述定位系统某个位置区的用户的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具体的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步骤可不限于上述步骤, 也可为直接采集并保 存用于用户数量计算的数据, 以形成用户的位置记录。
另外, 当接收的查询请求为查询者通过电子地图发出的查询请求时, 该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还可包括在电子地图对应于所述待查位置的位置上显示所 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由此, 查询者可直 观地看到用户数量计算结果。 其中, 接收查询者通过电子地图发出的查询请 求, 具体可包括接收查询者通过操作电子地图中显示区域(如用鼠标选中显 示区域的某个位置作为待查位置) 而发出的查询请求; 或者, 包括接收查询 者通过操作电子地图中时间选择控件(如电子地图上设置的时间轴, 通过用 鼠标将时间轴上的滑块拖动到某个位置而确定待查时间 )而发出的查询请求。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如图 4 所示, 该系统包括: 数据 采集装置 41 , 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 计算机 42 , 用于通过一输入接口接 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 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然后在所述计算机所存储的一属性 -位置 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最后根据 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计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查时 间内的用户数量。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 41连接于所述计算机 42的另一输入接口, 以将所采 集的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计算机中, 以在计算机 42中形成对应所 采集用户的位置记录; 所述计算机 42 , 还用于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 记录建立所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并将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 表存储在存储器中。
该系统中的计算机 42可包括: 属性组合单元 4201 , 用于汇总所述本地已 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中的用户属性和位置属性, 获得属性组合; 统计单元 4202 , 用于统计在每一个时间单位内具有相同所述属性组合的位置记录数量; 属性计算单元 4203 , 用于根据所述位置记录数量的统计结果, 计算所述属性 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 趋势组合单元 4204 , 用于根据所述属性组合构造 趋势属性组合, 所述趋势属性组合从属于所述属性组合, 且所述趋势属性组 合至少包括位置属性; 趋势计算单元 4205 , 用于根据指定的待查时间段, 计 算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 果; 对照表生成单元 4206 , 用于将每一种所述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 与每一种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 计算结果组成所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计算机 42还可包括: 匹配单元 4207 , 用于在所述属性组合中查找包含所 述待查位置的属性组合, 指定为匹配属性组合; 查询单元 4208 , 用于根据所 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 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计算所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 数量。
所述计算机 42还可包括划分单元 4209 ,用于将所述匹配属性组合根据位 置属性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所述计算单元 4208还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属 性组合子集中每一种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 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计算所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数据采集装置 41还可用于按照所述时间单位, 定期记录满足采集条件的 用户的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且计算机 42还可包括属性扩展模块 4210 , 用于根据属性数据库对所述用户标识及位置标识进行属性扩展, 以形 成对应于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的所述位置记录。
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 41 还可用于: 根据记录触发条件, 记录进入和 /或 离开所述定位系统某个位置区的用户的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计算机 42还可包括接收单元 4211 ,用于通过所述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通 过电子地图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查询请求中包含所 述待查位置及所述待查时间, 且该用户数量计算系统还可包括显示器 43 , 用 于在所述电子地图对应于所述待查位置的位置上显示所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 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所述接收单元 4211还可用于接收查询者通过操作电子地图中显示区域而 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或者, 接收查询者通过操作电子地 图中时间选择控件而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查询请求 中包含所述待查位置及所述待查时间。
上述各模块及单元所执行的方法已在实施例 1及实施例 2 中做了详细说 明, 在此不再贅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中, 计算机只需根据本地所保存的用 户的位置记录按照任意一种数理统计的方法用户属性与位置记录之间对应关 系, 即建立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随后, 计算机根据查询请求中的 时间、 位置属性, 就可获得所需的用户数量结果,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 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位置模型, 导致的计算资源被大量耗费的缺陷。 进一步地, 由于计算机中只需保存一个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相比于现有的对应于 每个用户的位置模型可节约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从而加快了查询条件频繁变 化时计算机的查询速度。 另外, 在计算用户数量时根据位置属性将匹配属性 组合进一步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可以更加快速、 实时地获得用户数量 计算结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 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 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 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 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如计算机的软盘, 硬盘或光盘 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位置服务业务中。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 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

  1. 权利 要求 书
    1、 一种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所述计算机在其所存储的一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于所述 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所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由所述计算机根 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 并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获得处于所述待查位置 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本地 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的方法包括:
    汇总所述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中的用户属性和位置属性, 获得属 性组合;
    统计在每一个时间单位内具有相同所述属性组合的位置记录数量; 根据所述位置记录数量的统计结果, 计算所述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 果;
    根据所述属性组合构造趋势属性组合, 所述趋势属性组合从属于所述属性 组合, 且所述趋势属性组合至少包括位置属性;
    根据指定的待查时间段, 计算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 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每一种所述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与每一种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 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构成所述属性-位置记录 数量对照表。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属性组合 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按下述公式计算:
    base^ ) = C + L(C - 1) + · ..· .. + L(C
    η + 1
    其中, 表示第 i个属性组合, i为正整数; t t t n分别表 示不同的时间单位, 为 t 的前一个时间单位; L(Ci tnow) L(Ci tnow -!)
    L(Ci tnw-n) 分别表示不同的时间单位内具有 Ci的位置记录数量统计结果; base (C 表示对应于 Ci的属性计算结果。
    4、 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趋势 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中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按下述公式计 direction{C- ,t = dwx Dayavg (C ,t + wwx Weekavg ( ,t + mwx Monthavg ( ,t + yw Yearavg (C , t
    , 上式中 (Cd t ) = K(c I)) + K(CW ,2)) + + ^{c ,tDay(^n)),
    avg n
    Week (c. t )— K(C eet(w,i) ) + K(C tWeek(^w2) ) + + K(C- tWeek^wn) )
    avg n
    M。nth C.d t )— K(C ) + K(Cf , t ) + + K(Cf , t
    avg n
    year cd ί ~)= K(C,. + K(C,. ,tYear(w>n))
    avg n
    其中, κ(ς ΰα ) = L(^ )), ~ ~" Λ ~
    lnow7
    、 _ ^( - ,
    V , now )
    (rd t _ L(C,. ,tFear(w n))
    ' lnow )
    其中, 表示第 i个趋势属性组合; ^表示待查时间段中的第 w个时间单 位;
    ^^ 表示日计算分量, dw表示日计算分量的权重;
    vg(C,d,tw)表示周计算分量, ww表示周计算分量的权重;
    Monthavg (C , t 表示月计算分量, mw表示月计算分量的权重;
    Yearavg(C ,tw)表示年计算分量, yw 表示年计算分量的权重, 且 dw + ww+mw + yw -\
    表示最近第 n个星期里与 在所属星期里的日期次序数相同的时间单 位, 表示最近第 n个月份里与 在所属月份里的星期次序数相同的时间单 位, t 表示最近的第 n个月份里与 tw月份不同、日期相同的时间单位, 表示最近的第 n个年份里与 tw年份不同、 日期相同的时间单位;
    (Cf ,tDay{w 表示在 tD一内具有 的位置记录数量统计结果, , 表示在 内具有 c的位置记录数量统计结果, (0 。 ,η))表示在 t^ 内 具有 c,d的位置记录数量统计结果, (c,d,t a w,„))表示在 α ν,„)内具有 的位置记 录数量统计结果;
    (c , t„。w )表示最近一个时间单位内具有 c 的位置记录数量统计结果, directioniC " ,tw)表示 C,d在 tw的趋势计算结果。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在 其所存储的一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 置记录数量, 包括:
    在所述属性组合中查找包含所述待查位置的属性组合, 指定为匹配属性组 合;
    在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 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所述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包括所述属性计算结果及所 述趋势计算结果。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指定所 述匹配属性组合之后, 还包括:
    将所述匹配属性组合根据位置属性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子集;
    所述在所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 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包括: 在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子集中每一种 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 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下述公式计 算所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count - ^ {base MCi ) x direction MC- , t))
    其中, Count表示用户数量, MCi表示第 i个匹配属性组合, i为正整数, MC 表示与 MC i对应的趋势属性组合, ba s e (MCi)表示 MCi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 , t)表示 MC,d在待查时间 t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8、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汇总所 述本地已保存的所有用户的位置记录中的用户属性和位置属性, 获得属性组合 之前, 还包括: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按照时间单位, 定期记录满足采集条件的用户的用户标 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所述计算机根据属性数据库对所述用户标识及位置标识进行属性扩展, 以 形成对应于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的位置记录。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 装置按照时间单位, 定期记录满足采集条件的用户的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 置标识, 包括: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根据记录触发条件, 记录进入和 /或离开某个位置区的用 户的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1 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查 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 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包括:
    接收所述查询者通过电子地图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 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所述待查位置及所述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所述用户数量计算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地图对应于所述待查位置的位 置上显示所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1 1、 根据权利要求 1 0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所 述查询者通过电子地图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包括:
    接收所述查询者通过操作所述电子地图中显示区域而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 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或者, 接收查询者通过操作所述电子地图中时间选择控件而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 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12、 一种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数据采集装置, 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
    计算机, 用于通过一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 询请求, 所述待查属性参数包含待查位置及当前时间之后的待查时间; 然后在 所述计算机所存储的一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对应于所述待查属性 参数的位置记录数量; 最后根据所述查询获得的所述位置记录数量计算处于所 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于所述计算机的另一输入接口, 以将所采集的所述 用户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计算机中, 以在计算机中形成对应所采集用户的位 置记录;
    所述计算机, 还用于根据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建立所述属性 -位置 记录数量对照表, 并将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存储在存储器中。
    1 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 包括:
    属性组合单元, 用于汇总所述本地已保存的用户的位置记录中的用户属性 和位置属性, 获得属性组合;
    统计单元, 用于统计在每一个时间单位内具有相同所述属性组合的位置记 录数量;
    属性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位置记录数量的统计结果, 计算所述属性组 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
    趋势组合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属性组合构造趋势属性组合, 所述趋势属性 组合从属于所述属性组合, 且所述趋势属性组合至少包括位置属性;
    趋势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指定的待查时间段, 计算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 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对照表生成单元, 用于将每一种所述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与每一 种所述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组成所述属性-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3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 还包括:
    匹配单元, 用于在所述属性组合中查找包含所述待查位置的属性组合, 指 定为匹配属性组合;
    查询单元, 用于在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性组合 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 果。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 还包括划分单元, 用于将所述匹配属性组合根据位置属性划分为匹配属性组合 所述查询单元, 还用于在所述属性 -位置记录数量对照表中查询所述匹配属 性组合子集中每一种所述匹配属性组合对应的属性计算结果及相应的趋势属性 组合在所述待查时间对应的趋势计算结果。
    16、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 集装置还用于按照时间单位, 定期记录满足采集条件的用户的用户标识、 采集 时间及位置标识;
    所述计算机包括: 属性扩展单元, 用于根据属性数据库对所述用户标识及 位置标识进行属性扩展, 以形成对应于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的 位置记录。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 集装置还用于: 根据记录触发条件, 记录进入和 /或离开所述定位系统某个位置 区的用户的所述用户标识、 采集时间及位置标识。
    18、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 包括接收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输入接口接收查询者通过电子地图发出的由待查 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所述查询请求中包含所述待查位置及所述待查时间; 所述用户数量计算系统还包括: 显示器, 用于显示所述电子地图, 并在所 述电子地图对应于所述待查位置的位置上显示所述处于所述待查位置的、 在所 述待查时间内的用户数量。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用户数量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 元还用于接收查询者通过操作所述电子地图中显示区域而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 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或者, 接收查询者通过操作所述电子地图中时间选择控件 而发出的由待查属性参数构成的查询请求。
CN201180001515.8A 2011-08-09 2011-08-09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039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8165 WO2012159372A1 (zh) 2011-08-09 2011-08-09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9036A true CN103039036A (zh) 2013-04-10
CN103039036B CN103039036B (zh) 2015-04-08

Family

ID=4721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515.8A Active CN103039036B (zh) 2011-08-09 2011-08-09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14958A1 (zh)
CN (1) CN103039036B (zh)
WO (1) WO201215937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293A (zh) * 2014-10-23 2015-01-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中的不可累加指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14298A (zh) * 2019-01-08 2020-07-14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统计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4082967A1 (zh) * 2022-10-21 2024-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1119B (zh) * 2016-03-30 2019-11-05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人数分布计算方法及装置
EP3453208A1 (en) * 2016-05-03 2019-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providing ue location for vowifi calls
CN108959324B (zh) * 2017-05-26 2022-04-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展示资源库存量的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06100B2 (en) * 2019-11-15 2023-07-18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ynamic network scaling based on learned patterns and sensed dat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611A (zh) * 2007-12-13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数计算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08080578A2 (de) * 2007-01-02 2008-07-10 T-Mobile International Ag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von kenngrössen eines mobilfunknetzes durch mobilfunkendgeräte mit integriertem gps-empfänger
CN101668244A (zh) * 2008-09-02 2010-03-10 上海领美实业有限公司 公共场所人流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20585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动态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1647B2 (en) * 2002-07-29 2013-01-08 Videomining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aggregation of demographics and behavior of people
US8229458B2 (en) * 2007-04-08 2012-07-24 Enhanced Geographic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name of a location visited by a user of a wireless device
US8224353B2 (en) * 2007-09-20 2012-07-17 Aegis Mobility, Inc. Disseminating targeted location-based content to mobile device users
US20120030018A1 (en) * 2010-07-28 2012-02-02 Ao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0578A2 (de) * 2007-01-02 2008-07-10 T-Mobile International Ag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von kenngrössen eines mobilfunknetzes durch mobilfunkendgeräte mit integriertem gps-empfänger
CN101178611A (zh) * 2007-12-13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数计算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668244A (zh) * 2008-09-02 2010-03-10 上海领美实业有限公司 公共场所人流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20585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动态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293A (zh) * 2014-10-23 2015-01-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中的不可累加指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268293B (zh) * 2014-10-23 2018-02-23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中的不可累加指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14298A (zh) * 2019-01-08 2020-07-14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统计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4082967A1 (zh) * 2022-10-21 2024-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9372A1 (zh) 2012-11-29
CN103039036B (zh) 2015-04-08
US20140114958A1 (en)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9036A (zh) 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3884345B (zh) 兴趣点信息采集方法、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A2854874C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searching for nearby user in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CN106528589B (zh) 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028105B1 (en) Inferring a current location based on a user location history
CN104135715B (zh) 一种位置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39453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80180A (zh) 道路数据的处理方法、道路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14498A (zh) 一种地图搜索的搜索建议方法和装置
CN104596531A (zh) 一种导航路线的生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2829794A (zh) 导航系统及其路径规划方法
CN103942221B (zh) 检索方法及设备
CN101370025A (zh) 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方法、调度方法及管理系统
EP3401703B1 (en) Generating trail network maps
JP2012164227A (ja) 行動及び属性推定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46005B (zh) 具有里程机制的导航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5991674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5592120A (zh) 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84795A (zh) 基于地图服务的搜索服务设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17254A (zh) 一种建立地理位置坐标信息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210163A (zh) 基于ip地址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198135A (zh) 一种地理区域格网划分的微博签到数据在线获取方法
CN104320848A (zh) 基于云计算实现室内定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9471141A (zh) 一种手机记录日常生活和运动轨迹的方法
CN112100303A (zh) 建筑实体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