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8813A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8813A
CN103038813A CN2011800257585A CN201180025758A CN103038813A CN 103038813 A CN103038813 A CN 103038813A CN 2011800257585 A CN2011800257585 A CN 2011800257585A CN 201180025758 A CN201180025758 A CN 201180025758A CN 103038813 A CN103038813 A CN 103038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indicator
signal
row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57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8813B (zh
Inventor
丰高耕平
三宅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8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8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8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88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05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several lines in flat panels
    • G09G2310/021Double addressing, i.e. scanning two or more lines, e.g. lines 2 and 3; 4 and 5, at a time in a first field, followed by scanning two or more lines in another combination, e.g. lines 1 and 2; 3 and 4, in a second fiel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5Field-sequential colour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具有简洁的像素构成并且能够以场序制方式而并行图像信号的写入及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对一个行中的像素写入图像信号之后,对从该行离开至少两行的行中的像素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所以,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不是按像素部而是按像素部的单位区域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和背光灯的点亮。由此,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并行图像信号的写入和背光的点亮。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该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尤其,本发明涉及采用场序制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该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已知滤色片方式以及场序制方式。在利用滤色片方式来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具有只能透过一种颜色(例如,红色(R)、绿色(G)或蓝色(B))的波长的光的滤色片的多个子像素设置在每个像素中。通过按每个子像素控制白色光的透过并按每个像素混合多个颜色,形成所希望的颜色。另一方面,在利用场序制方式来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发射不同颜色(例如,红色(R)、绿色(G)或蓝色(B))的光的多个光源。通过使该多个光源依次点亮并按每个像素控制各颜色的光的透过,形成所希望的颜色。换句话说,根据滤色片方式,通过将一个像素区分割成与各颜色的光以相对应的区域能够实现希望的颜色;根据场序制方式,通过将显示期间分割成与各颜色的光相对应的显示期间能够实现希望的颜色。
与利用滤色片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利用场序制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是,在利用场序制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需要将子像素设置在每个像素中。因此,可以改善开口率或增加像素的数目。再者,利用场序制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需要设置有滤色片。因此,不会发生滤色片中的光吸收所导致的光损失。所以,可以改善透射率并且减少功耗量。
权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利用场序制方式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权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像素包含控制图像信号的输入的晶体管、保持所述图像信号的信号保持电容以及控制从所述信号保持电容到显示像素电容的电荷移动的晶体管。在具有这种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并行对信号保持电容的图像信号的写入以及根据在显示像素电容中保持的电荷的显示。
[参考文献]
权利文献1:日本权利申请公开2009-042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一般常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由晶体管、具有液晶的液晶元件以及电容形成,该晶体管控制图像信号的输入,该液晶的取向通过施加根据所述图像信号的电压而控制,该电容保持对液晶元件施加的电压。另一方面,除了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件以外,权利文献1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还需要控制电荷移动的晶体管。另外,还必须设置有控制该晶体管的开/关的信号线。因此,与常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权利文献1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有像素构成的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以简单的像素构成并行图像信号的写入以及利用场序制方式的显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具有简单的像素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是按行的顺序对像素连续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而是对预先规定的每个行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配置为mn列(mn都是2以上的自然数)的矩阵的多个像素;第一至第m扫描线,该扫描线电连接到相应的行中的n个像素;第一至第n信号线,该信号线电连接到相应的列中的m个像素;与所述第一至第m扫描线电连接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第一至第n信号线电连接的信号线驱动电路。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包含第一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该脉冲输出电路响应起始脉冲而在每个转移期间依次转移转移脉冲。所述第A脉冲输出电路(Am/2以下的自然数)具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该第一输出端子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将转移脉冲输出到所述第(A+1)脉冲输出电路,该第二输出端子在与所述第A转移期间重叠的第A扫描线选择期间将选择信号输出到所述第A扫描线。所述第(A+B)脉冲输出电路(B是m/2以下的自然数)具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该第一输出端子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将转移脉冲输出到所述第(A+B+1)脉冲输出电路,该第二输出端子在具有与所述第A转移期间重叠的期间并且具有不与所述第A扫描线选择期间重叠的期间的第(A+B)扫描线选择期间中将选择信号输出到所述第(A+B)扫描线。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和所述第A扫描线选择期间彼此重叠的期间中给所述第一至第n信号线供应所述第A行用的像素图像信号,也在第(A+B)扫描线选择期间中给所述第一至第n信号线供应像素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A转移期间和所述第(A+B)扫描线选择期间不彼此重叠。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对应于包含配置为mn列(mn是2以上的自然数)的矩阵的多个像素的像素部而使各自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光源依次点亮,而且按像素控制光的透过来在像素部形成图像。其中,在连续的第一至第A转移期间当中(Am/2以下的自然数),在所述第B转移期间之后(B是小于A的自然数)点亮用于所述第一至第B行的光源以及用于所述第(A+1)至第(A+B)行的光源,其中在所述第一转移期间将图像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一行的像素,然后将图像信号供应到所述第(A+1)行的像素,如此同样,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将图像信号供应到所述第A行的像素,然后将图像信号供应到所述第2A行的像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接在对一个行中的像素写入图像信号之后,将图像信号写入到从该行离开至少两个行的行中的像素。因此,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不按像素部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和背光灯的发光,而能够按像素部的单位区域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和背光灯的发光。从而,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并行图像信号的写入和背光的发光。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例子,图1B示出像素的构成例子;
图2A示出扫描线驱动电路的结构例子,图2B是示出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信号的例子的时序图,图2C示出脉冲输出电路的结构例子;
图3A是示出脉冲输出电路的例子的电路图,图3B至3D是示出脉冲输出电路的操作例子的时序图;
图4A示出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结构例子,图4B示出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操作例子;
图5示出背光灯的结构例子;
图6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例子;
图7A和7B是示出脉冲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8A和8B是示出脉冲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9A至图9F示出电子装置的例子;
图10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例子;
图11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其方式及详细内容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中。
以下说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都可以应用于利用任何液晶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体地说,可以应用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液晶显示装置、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定向)液晶显示装置、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双折射)液晶显示装置、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或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液晶显示装置等。另外,也可以使用不需要取向膜的呈现蓝相的液晶。蓝相是液晶相的一种,是在提高胆甾相液晶的温度的过程中胆甾相液晶即将转变成均质相之前呈现的一种液晶相。由于蓝相只出现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所以添加手性试剂或紫外线固化树脂来改善温度范围。由于包含显示为蓝相的液晶和手性试剂的液晶组成物的响应速度较短,即为10μsec以上100μsec以下,并且具有光学各向同性,所以不需要取向处理而具有较小视角依赖性的优点。
首先,参照图1A和1B、图2A至2C、图3A至3D、图4A和4B、图5、图6、图7A和7B、图8A和图8B、图10以及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例子>
图1A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例子。图1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像素部10;扫描线驱动电路11;信号线驱动电路12;配置为平行或大致平行且通过扫描线驱动电路11控制其电位的m个扫描线13;以及配置为平行或大致平行且通过信号线驱动电路12控制其电位的n个信号线14。该像素部10分割为三个区域(区域101至103),每个区域包含配置为矩阵的多个像素。各扫描线13电连接到在像素部10中配置为mn列的矩阵的多个像素中的相应的行中的n个像素。另外,各信号线14电连接到配置为mn列的矩阵的多个像素中的相应的列中的m个像素。
图1B示出在图1A中表示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像素15的电路图的例子。图1B所示的像素15包含晶体管16、电容17以及液晶元件18。晶体管16的栅极与扫描线13电连接,晶体管1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与信号线14电连接。电容17的电极中的一方与晶体管1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电容17的另一方电极与供给电容电位的布线(该布线也称为电容线)电连接。液晶元件18的电极的一方(也称为像素电极)与晶体管1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和电容17的电极中的一方电连接,液晶元件18的另一方电极(也称为对置电极)与供给对置电位的布线。在本实施方式中晶体管16为N沟道晶体管。电容电位和对置电位可以为彼此相同的电位。
〈扫描线驱动电路11的结构例子〉
图2A示出包含在图1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1的结构例子。图2A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1包含:对扫描线驱动电路分别供给第一至第四时钟信号(GCK1至GCK4)的布线;分别供给第一至第六脉冲宽度时钟信号(PWC1至PWC6)的布线;以及电连接到第一行中的扫描线13的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电连接到第m行中的扫描线13的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m。在这个例子中,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第k脉冲输出电路20_k(k是小于m/2的四的倍数)电连接到设置在区域101中的扫描线13;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至第2k脉冲输出电路20_2k电连接到设置在区域102中的扫描线13;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m电连接到设置在区域103中的扫描线13。根据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并且输入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起始脉冲(GSP),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m按转移期间依次转移转移脉冲。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m能够并行多个转移脉冲的转移。亦即,即使当在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m中转移转移脉冲的期间中,也可以将起始脉冲(GSP)输入到第一脉冲电路20_1。
图2B示出上述信号的具体波形的例子。图2B中的第一时钟信号(GCK1)是周期性的反复高电平的电位(高电源电位(Vdd))和低电平的电位(低电源电位(Vss))的占空比为1/4的信号。第二时钟信号(GCK2)是其位相与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GCK1)错开1/4周期的信号;第三时钟信号(GCK3)是其位相与第一时钟信号(GCK1)错开1/2周期的信号;第四时钟信号(GCK4)是其位相与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GCK1)错开3/4周期的信号。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是周期性的反复高电平的电位(高电源电位(Vdd))和低电平的电位(低电源电位(Vss))的占空比为1/3的信号。第二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2)是其位相与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错开1/6周期的信号;第三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3)是其位相与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错开1/3周期的信号;第四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4)是其位相与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错开1/2周期的信号;第五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5)是其位相与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错开2/3周期的信号;第六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6)是其位相与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错开5/6周期的信号。在这个例子中,每个第一时钟信号(GCK1)至第四时钟信号(GCK4)的脉冲宽度与每个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至第六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6)的脉冲宽度的比率为3:2。
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相同的结构可以应用于第一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20_m。注意,包含在脉冲输出电路中的多个端子的电连接根据脉冲输出电路而不同。以下参照图2A和2C说明具体的连接关系。
每个第一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20_m具有端子21至27。端子21至24和端子26为输入端子;端子25和27为输出端子。
首先,对端子21进行说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端子21电连接到供给起始信号(GSP)的布线。第二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2至20_m的端子21分别电连接到各个前级的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7。
接着,对端子22进行说明。第(4a-3)脉冲输出电路(a是m/4以下的自然数)的端子22电连接到供给第一时钟信号(GCK1)的布线。第(4a-2)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2电连接到供给第二时钟信号(GCK2)的布线。第(4a-1)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2电连接到供给第三时钟信号(GCK3)的布线。第4a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2电连接到供给第四时钟信号(GCK4)的布线。
接着,对端子23进行说明。第(4a-3)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3电连接到供给第二时钟信号(GCK2)的布线。第(4a-2)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3电连接到供给第三时钟信号(GCK3)的布线。第(4a-1)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3电连接到供给第四时钟信号(GCK4)的布线。第4a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3电连接到供给第一时钟信号(GCK1)的布线。
接着,对端子24进行说明。第(2b-1)脉冲输出电路(bk/2以下的自然数)的端子24电连接到供给第一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1)的布线。第2b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4电连接到供给第四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4)的布线。第(2c-1)脉冲输出电路(ck/2+1以上并且k以下的自然数)的端子24电连接到供给第二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2)的布线。第2c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4电连接到供给第五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5)的布线。第(2d-1)脉冲输出电路(dk+1以上并且m/2以下的自然数)的端子24电连接到供给第三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3)的布线。第2d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4电连接到供给第六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6)的布线。
接着,对端子25进行说明。第x脉冲输出电路(xm以下的自然数)的端子25电连接到第x行中的扫描线13。
接着,对端子26进行说明。第y脉冲输出电路(ym-1以下的自然数)的端子26电连接到第(y+1)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7。第m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6电连接到对第m脉冲输出电路供给停止信号(STP)的布线。如果还设置第(m+1)脉冲输出电路,用于第m脉冲输出电路的停止信号(STP)相当于从第(m+1)脉冲输出电路输出的信号。具体地说,通过作为虚拟电路设置第(m+1)脉冲输出电路或从外部直接输入信号,能够将用于第m脉冲输出电路的停止信号(STP)供给到第m脉冲输出电路。
以上说明了每个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7的连接关系。因此,以下援用上述说明。
<脉冲输出电路的结构例子>
图3A示出图2A和2C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的结构例子。图3A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包含晶体管31至39。
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供给高电源电位(Vdd)的布线(以下该布线也称为高电源电位线),其栅极电连接到端子21。
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供给低电源电位(Vss)的布线(以下该布线也称为低电源电位线),其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
晶体管33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端子22,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端子27,其栅极电连接到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
晶体管34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低电源电位线,晶体管34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端子27,其栅极电连接到晶体管32的栅极。
晶体管3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低电源电位线,晶体管3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晶体管32的栅极和晶体管34的栅极,晶体管35的栅极电连接到端子21。
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高电源电位线,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晶体管32的栅极、晶体管34的栅极以及晶体管3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6的栅极电连接到端子26。所述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还可以电连接到供给高于低电源电位(Vss)并且低于高电源电位(Vdd)的电源电位(Vcc)的布线。
晶体管37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高电源电位线,晶体管37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晶体管32的栅极、晶体管34的栅极、晶体管3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7的栅极电连接到端子23。所述晶体管37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还可以电连接到供给所述电源电位(Vcc)的布线。
晶体管38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端子24,晶体管38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端子25,晶体管38的栅极电连接到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3的栅极。
晶体管39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到低电源电位线,晶体管39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到端子25,晶体管39的栅极电连接到晶体管32的栅极、晶体管34的栅极、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7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
以下,以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3的栅极以及晶体管38的栅极互相电连接的节点为节点A,以晶体管32的栅极、晶体管34的栅极、晶体管35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晶体管37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9的栅极互相电连接的节点为节点B而进行说明。
<脉冲输出电路的操作例子>
参照图3B至3D对上述脉冲输出电路的操作例子进行说明。在这个例子中说明的是在如下情况下进行的操作例子。即,通过控制将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起始脉冲输入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端子21的时序而以同一的时序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以及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的各个端子27输出转移脉冲。具体地说,图3B所示的是当输入起始脉冲(GSP)时,向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各端子输入的各信号的电位以及节点A和节点B的电位;图3C所示的是当高电平的信号从第k脉冲输出电路20_k输入时,向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的各端子输入的各信号的电位以及节点A和节点B的电位;图3D所示的是当高电平的信号从第2k脉冲输出电路20_2k输入时,向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的各端子输入的各信号的电位以及节点A和节点B的电位。在图3B至3D中,以括号示出输入到各端子的信号。另外,还示出从后级脉冲输出电路(第二脉冲输出电路20_2、第(k+2)脉冲输出电路20_(k+2)以及第(2k+2)脉冲输出电路20_(2k+2))的端子25输出的信号(Gout 2、Gout k+1以及Gout 2k+2)以及后级脉冲输出电路的端子27的输出信号(SRout 2: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端子26的输入信号、SRout k+2: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的端子26的输入信号以及SRout 2k+2: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的端子26的输入信号)。在图3B至3D中,Gout表示从脉冲输出电路输出到扫描线的输出信号,SRout表示从脉冲输出电路输出到其后级脉冲电路的输出信号。
首先,参照图3A,对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起始脉冲输入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期间t1,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端子21。从而,晶体管31和35导通。其结果,节点A的电位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1的阈值电压的电位),节点B的电位降低到低电源电位(Vss),以使晶体管33和38导通,晶体管32、34和39截止。由此,在期间t1,从端子27输出的信号是向端子22输入的信号,而从端子25输出的信号是向端子24输入的信号。在这个例子中,在期间t1,输入到端子22的信号和输入到端子24的信号都是低电源电位(Vss)。所以,在期间t1中,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将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出到第二脉冲输出电路20_2的端子21和像素部中的第一行的扫描线。
在期间t2,输入到上述各端子的信号的水平与在期间t1中的各信号的水平相互相同。因此,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也是无变的: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从此输出。
在期间t3,对端子24输入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其结果,晶体管31截止,因为节点A的电位(晶体管31的源极的电位)在期间t1中已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1的阈值电压的电位)。由于晶体管38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容耦合(自举工作),对于端子24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的输入使节点A的电位(晶体管38的栅极的电位)进一步上升。由于自举工作,从端子25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不会从输入到端子24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所以,在期间t3,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将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选择信号)输出到像素部中的第一行的扫描线。
在期间t4,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出到端子22。由此,从端子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不会从输入到端子22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降低,因为自举工作已上升了节点A的电位。所以,在期间t4,端子27输出输入到端子22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换言之,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将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转移脉冲)输出到第二脉冲输出电路20_2的端子21。另外,在期间t4,输入到端子24的信号保持为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以使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输出到像素部中的第一行的扫描线的信号保持为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选择信号)。此外,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入到端子21,以使晶体管35截止。但是,在期间t4中这不会直接影响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各输出信号。
在期间t5,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入到端子24。在这个期间中,晶体管38还保持为导电状态。所以,在期间t5,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将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出到像素部中的第一行的扫描线。
在期间t6,输入到上述各端子的信号的水平与在期间t5中的各信号的水平相互相同。所以,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也是无变的: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从端子25输出,而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转移脉冲)从端子27输出。
在期间t7,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端子23。因此,晶体管37导通。其结果,节点B的电位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7的阈值电压的电位),以使晶体管32、34以及39导通。另一方面,节点A的电位降低到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以使晶体管33和38截止。所以,在期间t7,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各信号都成为低电源电位(Vss)。换言之,在期间t7,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将低电源电位(Vss)输出到第二脉冲输出电路20_2的端子21以及像素部中的第一行的扫描线。
接着,参照图3C对于在将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起始脉冲从第k脉冲输出电路20_k输入到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的第二端子21时的信号时序进行说明。
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的操作与在期间t1和t2中的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的操作相同;所以在此援用上述说明。
在期间t3,输入到上述各端子的信号的水平与在期间t2的各信号的水平相互相同。所以,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也是无变的: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从此输出。
在期间t4,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端子22和24。晶体管31截止,因为节点A的电位(晶体管31的源极的电位)在期间t1中已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1的阈值电压的电位)。由于晶体管33和38的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容耦合(自举工作),对端子22和24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的输入使节点A的电位(晶体管33和38的栅极的电位)进一步上升。由于自举工作,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不会分别从输入到端子22和24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所以,在期间t4,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将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选择信号和转移脉冲)输出到像素部中的第(k+1)行的扫描线以及第(k+2)脉冲输出电路20_(k+2)的端子21。
在期间t5,输入到上述各端子的信号的水平与在期间t4的各信号的水平相互相同。所以,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也是无变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选择信号和转移脉冲)从此输出。
在期间t6,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入到端子24。在这个期间中,晶体管38保持为导通状态。所以,在期间t6,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将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出到像素部中的第(k+1)行中的扫描线。
在期间t7,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端子23。因此,晶体管37导通。由此,节点B的电位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7的阈值电压的电位),以使晶体管32、34以及39导通。另一方面,节点A的电位降低到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以使晶体管33和38截止。所以,在期间t7,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都成为低电源电位(Vss)。换言之,在期间t7,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将低电源电位(Vss)输出到第(k+2)脉冲输出电路20_(k+2)的端子21以及像素部中的第(k+1)行的扫描线。
接着,参照图3D,对在将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起始脉冲从第2k脉冲输出电路20_2k输入到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的第二端子21时的信号时序进行说明。
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的操作与在期间t1至t3中的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的操作相同;所以在此援用上述说明。
在期间t4,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端子22。晶体管31截止,因为节点A的电位(晶体管31的源极的电位)在期间t1中已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1的阈值电压的电位)。由于晶体管3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容耦合(自举工作),对于端子22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的输入使节点A的电位(晶体管33的栅极的电位)进一步上升。由于自举工作,从端子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不会从输入到端子22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所以,在期间t4,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将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转移脉冲)输出到第(2k+2)脉冲输出电路20_(2k+2)的端子21。注意,因为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输入到端子21,所以晶体管35截止。但是,在期间t4中这不会直接影响到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的各输出信号。
在期间t5,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端子24。由此,从端子25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不会从输入到端子24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降低,因为自举工作已上升了节点A的电位。所以,在期间t5,端子25输出输入到端子24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换言之,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将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选择信号)输出到像素部中的第(2k+1)行的扫描线。另外,在期间t5,输入到端子22的信号保持为在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以使从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输出到第(2k+2)脉冲输出电路20_(2k+2)的输出端子21的信号保持为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转移脉冲)。
在期间t6,输入到上述各端子的信号的水平与在期间t5的各信号的水平相互相同。所以,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的电位也是无变的: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选择信号和转移脉冲)从此输出。
在期间t7,高电平电位(高电源电位(Vdd))输入到端子23。因此,晶体管37导通。其结果,节点B的电位上升到高电平电位(从高电源电位(Vdd)降低晶体管37的阈值电压的电位),以使晶体管32、34以及39导通。另一方面,节点A的电位降低到低电平电位(低电源电位(Vss)),以使晶体管33和38截止。所以,在期间t7,从端子25和27输出的信号都成为低电源电位(Vss)。换言之,在期间t7,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将低电源电位(Vss)输出到第(2k+2)脉冲输出电路20_(2k+2)以及像素部中的第(2k+1)行的扫描线。
如图3B至3D所示,通过使用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20_m而控制将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起始脉冲(GSP)设定为高电平电位的时序,可以并行多个转移脉冲的转移。具体地说,在第k脉冲输出电路20_k的端子27输出转移脉冲的同时将起始脉冲(GSP)复位到高电平电位,从而,能够以同一时序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和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输出转移脉冲。与此同样,起始脉冲(GSP)还可以再输入,从而,能够以同一时序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以及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输出转移脉冲。
此外,与上述操作并行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20_1、第(k+1)脉冲输出电路20_(k+1)以及第(2k+1)脉冲输出电路20_(2k+1)能够以不同的时序对相应的扫描线供给选择信号。就是说,通过使用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能够并行多个转移脉冲的转移,并且以同一时序被输入转移脉冲的多个脉冲输出电路能够以不同的时序对相应的扫描线分别供给选择信号。
<信号线驱动电路12的结构例子>
图4A示出包含在图1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信号线驱动电路12的结构例子。图4A所示的信号线驱动电路12包含:具有第一至第n输出端子的移位寄存器120;供应图像信号(DATA)的布线;以及晶体管121_1至121_n。该晶体管121_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与供应图像信号(DATA)的布线电连接,其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与像素部中的第一列的信号线电连接,其栅极与移位寄存器120的第一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晶体管121_n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与所述供应图像信号(DATA)的布线电连接,其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与像素部中的第n列的信号线电连接,其栅极与所述移位寄存器120的第n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120根据用于信号线驱动电路(SSP)的起始脉冲按每个转移期间从第一至第n输出端子依次输出高电平电位。就是说,所述晶体管121_1至121_n按每个转移期间依次成为导通状态。
图4B所示的是经过供应图像信号(DATA)的布线供给的图像信号的时序。如图4B所示,该供应图像信号(DATA)的布线,在期间t4供给用于第一行的像素图像信号(data 1),在期间t5供给用于第(k+1)行的像素图像信号(data k+1),在期间t6供给用于第(2k+1)行的像素图像信号(data 2k+1),在期间t7供给用于第二行的像素图像信号(data 2)。如此,该供应图像信号(DATA)的布线对相应的行依次供给像素图像信号。具体地说,以如下顺序而供应图像信号:用于第s行的像素图像信号(s是小于k的自然数)→用于第(k+s)行的像素图像信号→用于第(2k+s)行的像素图像信号→用于第(s+1)行的像素图像信号。根据扫描线驱动电路和信号线驱动电路的上述操作,能够按扫描线驱动电路中的脉冲输出电路的每个转移期间对三个行中的像素进行图像信号的写入。
<背光灯的结构例子>
图5所示的是在图1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像素部10的后面设置的背光灯的结构例子。图5所示的背光灯包含多个背光单元40,每个背光单元还包含与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分别相应的光的多个光源。多个背光灯单元40配置为矩阵状,还可以按每个单元区域控制点亮。在这个例子中,作为用于在配置为mn列的矩阵中的多个像素15的背光灯,至少每隔tn列设置能够独立地控制点亮的背光灯单元群。换句话说,该背光灯至少包含用于第一至第k行的背光灯群到用于第(2k+3t+1)至第m行的背光灯群,而且其发光能够独立地控制。
<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例子>
图6示出包含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并且用于第一至第t行的背光灯群到用于第(2k+3t+1)至第m行的背光灯群的点亮时序、以及在像素部10中对于第一行中的n个像素至第m行中的n个像素进行的图像信号的扫描的时序。具体地说,在图6中,1至n是指行的号码,实线表示该行中输入图像信号的时序。如图6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选择信号不是根据行的顺序而是每隔(k+1)个行依次供应到第一至第m行的扫描线(例如,以如下的顺序来进行:第一行的扫描线→第(k+1)行的扫描线→第(2k+1)行的扫描线→第二行的扫描线)。所以,在期间T1,依次选择第一行中的n个像素至第t行中的n个像素,依次选择第(k+1)行中的n个像素至第(k+t)行中的n个像素,依次选择第(2k+1)行中的n个像素15至第(2k+t)行中的n个像素,以使图像信号输入到各像素。
此外,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灯可以按单元区域在图像信号的写入之间的期间中点亮。即,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下说明的操作可以不是按像素部而是按像素部中的单元区域进行:红色(R)的图像信号(用于决定背光灯中的红色(R)的光的投射率的图像信号)的写入→红色(R)的背光灯的点亮→绿色(G)的图像信号(用于决定背光灯中的绿色(G)的光的投射率的图像信号)的写入→绿色(G)的背光灯的点亮→蓝色(B)的图像信号的(用于决定背光灯中的蓝色(B)的光的投射率的图像信号)写入→蓝色(B)的背光灯的点亮。
此外,在如图6所示那样使背光灯单元群点亮的情况下,相邻的背光灯单元群发射的颜色不会彼此不同。具体地说,在期间T1,当写入图像信号的区域中接在写入图像信号之后点亮一个背灯光单元群时,与该一个背光灯单元群相邻的另一个背光灯单元群不会发射不同一颜色的光。例如,当在期间T1中,在将绿色(G)的图像信号输入到第(k+1)行的n个像素至第(k+t)行的n个像素之后,使所述第(k+1)行至第(k+t)行的背光灯单元群发射绿色(G)的光时,用于第(3t+1)行至第k行的背光灯单元群以及用于第(k+t+1)行至第(k+2t)行的背光灯单元群会发射绿色的光或者不会进行发光。因此,可以减少与特定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光透过被输入该特定颜色的图像信号的像素的概率。
<变形例>
具备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具有在几个部分与上述结构不同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部10分割为三个区域,并图像信号并行供应到该三个区域:但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亦即,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像素部10可分割为三个以外的多个区域,并图像信号并行输入到该多个区域。当改变该区域的数目时,必须根据区域的数目来设定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以及脉冲宽度控制信号。
另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发射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G)的三种光的三种光源包含在背光灯单元;但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亦即,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组合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光源而形成背光灯单元。例如,在背光灯单元中,可以组合如下所示的四种或者三种光源而使用:红色(R)、绿色(G)、蓝色(B)以及白色(W);红色(R)、绿色(G)、蓝色(B)以及黄色(Y);红色(R)、绿色(G)、蓝色(B)以及青色(C);红色(R)、绿色(G)、蓝色(B)以及洋红色(M);或者青色(C)、洋红色(M)以及黄色(Y)。此外,当组合四种电源而形成背光灯单元时,该像素部可分割为四个区域,以使与各颜色相应的图像信号并行供应到该四个区域。此外,还可以使用淡红色(R)、淡绿色(G)、淡蓝色(B)、浓红色(R)、浓绿色(G)以及浓蓝色(B)的六种光源的组合,或者使用红色(R)、绿色(G)、蓝色(B)、青色(C)、洋红色(M)以及黄色(Y)的六种光源的组合。当组合六种电源而形成背光灯单元时,该像素部可分割为六个区域,以使与各颜色相应的图像信号并行供应到该六个区域。如此,通过组合多个颜色的光而形成图像,能够扩大液晶显示装置的色域并且改善图像的质量。
另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蓝色(B)的光源每次点亮之后可以设置关断包含在背光灯单元群中的所有的光源的期间(参照图6);或者,也可以不设置关断包含在背光灯单元群中的所有的光源的期间并且连续反复进行红色(R)的光源的点亮、绿色(G)的光源的点亮以及蓝色(B)的光源的点亮(参照图10)。
此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一个图像通过点亮一次红色(R)的光源、点亮一次绿色(G)的光源以及点亮一次蓝色(B)的光源而形成在像素部中(参照图6);或者,为了在像素部中形成一个图像,也可以通过点亮至少两次多个光源之中的至少一个光源。例如,为了在像素部中形成一个图像,通过点亮两次具备高光视效能的光的绿色(G)的光源。在此,因为能够提高呈现高光视效能的光的绿色(G)的光源的点亮频率,所以能够抑制闪烁的产生。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包含保持施加到液晶显示元件的电压的电容(参照图1B);但是,还可以不包含该电容。
另外,上述脉冲输出电路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晶体管50附加在图3A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中(参照图7A)。该晶体管50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与高电源电位线电连接;该晶体管50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与晶体管32的栅极、晶体管34的栅极、晶体管35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晶体管36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晶体管37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9的栅极电连接;该晶体管50的栅极与复位端子(Reset)电连接。在从写入红色(R)的图像信号起到点亮蓝色(B)的背光灯为止的步骤之后的期间中,高电平电位输入到该复位端子;在其它期间中,低电平电位输入到该复位端子。亦即,在高电平电位输入到复位端子的期间中晶体管50导通。因此,在该期间中可以进行每个节点的电位的初始化,所以可以防止错误工作。
此外,上述脉冲输出电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其中将晶体管51附加在图3A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中(参照图7B)。该晶体管51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与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电连接;其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与晶体管33的栅极以及晶体管38的栅极电连接;该晶体管51的栅极与高电源电位线电连接。在节点A的电位为高水平的期间中,晶体管51截止(图3B至3D的期间t1至t6)。在期间t1至t6,通过晶体管51能够遮断晶体管33的栅极以及晶体管38的栅极与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之间的电连接。因此,在期间t1至期间t6,可以降低上述脉冲输出电路所进行的自举工作时的负载。
另外,上述脉冲输出电路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中晶体管52附加在图7B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参照图8A)。该晶体管52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与晶体管33的栅极以及晶体管51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电连接;该晶体管52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与晶体管38的栅极电连接;该晶体管52的栅极与高电源电位线电连接。如上所述,通过晶体管52能够降低上述脉冲输出电路所进行的自举工作时的负载。尤其是,在节点A的电位只由晶体管33的源极和栅极的电容耦合上升的情况下,该负载降低的效果很大(参照图3D)。
另外,上述脉冲输出电路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从图8A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去除晶体管51并且将晶体管53附加在图8A所示的脉冲输出电路中。(参照图8B)。该晶体管53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与晶体管31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该晶体管32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以及晶体管52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电连接;该晶体管53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与晶体管33的栅极电连接;该晶体管53的栅极与高电源电位线电连接。如上所述,通过晶体管53能够降低上述脉冲输出电路所进行的自举工作时的负载。再者,能够减少由在该脉冲输出电路中发生的错误脉冲的给晶体管33和晶体管38的开关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背光灯单元,将与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的三种颜色相应的光的三种光源在横向上排列为直线状(参照图5);但是,背光灯单元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将三种光源排置为三角状或纵向的线状;或者,可以独立地配置红色(R)的背光灯单元、绿色(G)的背光灯单元以及蓝色(B)的背光灯单元。另外,作为背光灯,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设置有直下型背光灯(参照图5);或者,作为背光灯也可以使用边缘照明型背光灯。
<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多种电子装置>
下面,参照图9A至9F对安装有本说明书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9A示出一种便携式个人计算机,其包含主体2201、框体2202、显示部2203和键盘2204等。
图9B示出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PDA),其包含安装有显示部2213、外部接口2215和操作按钮2214等的主体2211。作为附属部件,还有用于操作的触屏笔2212。
图9C示出一种电子书阅读器。该电子书阅读器2220包含两个框体,即,框体2221以及框体2223。该框体2221以及框体2223由轴部2237彼此连接,以该轴部为轴电子书阅读器2220可以进行开闭工作。通过这种结构,电子书阅读器2220可以像纸质书籍一样使用。
显示部2225安装在框体2221中,而显示部2227安装在框体2223中。该显示部2225和显示部2227可以显示一个图像,也可以显示不同的图像。在采用该显示部分别显示不同图像的结构时,例如,右边显示部(图9C中的显示部2225)可以显示文本,并且左边显示部(图9C中的显示部2227)可以显示图像。
另外,在图9C中,框体2221设置有操作部等。例如,该框体2221设置有电源2231、操作键2233、扬声器2235等。利用操作键2233可以翻页。在配置有该显示部的框体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键盘、定位装置等。此外,也可以将外部连接用端子(耳机端子、USB端子或可以与AC适配器及USB电缆等的各种电缆连接的端子等)、记录介质插入部等配置在框体的背面上或侧面上。另外,该电子书阅读器2220还可以装备电子词典的功能。
该电子书阅读器2220可以具备以无线的方式收发信息的功能。通过无线方式的通信,能够从电子书籍供应者购买或下载书籍数据等。
图9D示出一种移动电话机。该移动电话包含两个框体:框体2241和2241。该框体2241设置有显示面板2242、扬声器2243、麦克风2244、定位装置2246、照相用透镜2247以及外部连接端子2248等。框体2240设置有对该移动电话机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249、外部存储插槽2250等。天线内置于框体2241内部。
显示面板2242具有触摸屏功能。在图9D中,使用虚线示出作为图像显示的多个操作键2245。注意,该移动电话机安装有用于使将太阳能电池单元2249所输出的电压上升到各电路所需要的电压的升压电路。另外,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该移动电话还可以包含非接触IC芯片、小型记录装置等。
显示面板2242的显示方向根据使用方式适当地变化。另外,由于在与显示面板2242同一的表面上备有照相用透镜2247,所以可以进行可视电话。扬声器2243以及麦克风2244不局限于声音通话,还可以用于可视电话、录音、再生等的用途。再者,框体2240和框体2241滑动而可以由如图9D所示的展开状态变为重合状态,从而能够减小移动电话机的尺寸,而使该移动电话机便于携带。
外部连接端子2248可以与AC适配器或USB缆线等各种缆线连接,并能够进行充电及数据通信。另外,通过使用插入外部存储器插槽2250中的记录媒体,可以实现更大容量的数据储存及移动。另外,除了上述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红外线通信功能、电视接收功能等。
图9E示出一种数码相机。该数码相机包括主体2261、显示部(A)2267、取景器2263、操作开关2264、显示部(B)2265以及电池2266等。
图9F示出一种电视装置。在该电视装置2270中,显示部2273安装于框体2271中。显示部2273能够显示映像。在图9F中,支架2275支撑框体2271。
通过利用框体2271的操作开关或另外提供的遥控操作机2280来可以进行电视装置2270的操作。通过利用遥控操作机2280的操作键2279,可以控制频道以及音量,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在显示部2273上的映像。此外,在遥控操作机2280中可以设置用来显示从该遥控操作机2280输出的信息的显示部2277。
注意,电视装置2270优选设置有接收器或调制解调器等。通过接收器,可以接收一般电视广播。此外,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有线或无线的通信网络来可以执行单向(从发送者到接收者)或双向(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或者在接收者之间)的信息通信。
附图标记说明
10:像素部;11:扫描线驱动电路;12:信号线驱动电路;13:扫描线;14:信号线;15:像素;16:晶体管;17:电容;18:液晶显示元件;20_1至20_m:脉冲输出电路;21至27:端子;31至39:晶体管;40:背光灯单元;50至53:晶体管;101至103:区域;120:移位寄存器;121_1至121_n:晶体管;2201:主体;2202:框体;2203:显示部;2204:键盘;2211:主体;2212:触屏笔;2213:显示部;2214:操作按钮;2215:外部接口;2220:电子书阅读器;2221:框体;2223:框体;2225:显示部;2227:显示部;2231:电源;2233:操作键;2235:扬声器;2237:轴部;2240:框体;2241:框体;2242:显示面板;2243:扬声器;2244:麦克风;2245:操作键;2246:定位装置;2247:照相用透镜;2248:外部连接端子;2249:太阳能电池单元;2250:外部存储器插槽;2261:主体;2263:取景器;2264:操作开关;2265:显示部(B);2266:电池;2267:显示部(A);2270:电视装置;2271:框体;2273:显示部;2275:支架;2277:显示部;2279:操作键;2280:遥控操作机。
本申请基于2010年5月25日、2010年8月16日以及2010年12月17日分别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119070、2010-181500以及2010-281575,通过引用将其完整内容并入在此。

Claims (18)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配置为mn列(mn是2以上的自然数)的矩阵的多个像素;
第一至第m扫描线,该扫描线电连接到相应的行中的n个像素;
第一至第n信号线,该信号线电连接到相应的列中的m个像素;
扫描线驱动电路,该扫描线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至第m扫描线电连接;以及
信号线驱动电路,该信号线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至第n信号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包含第一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该第一至第m脉冲输出电路响应起始脉冲而在每个转移期间依次转移转移脉冲,
其中,所述第A脉冲输出电路(Am/2以下的自然数)包括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该第一输出端子在第A转移期间将转移脉冲输出到所述第(A+1)脉冲输出电路,该第二输出端子在与所述第A转移期间重叠的所述第A扫描线选择期间将选择信号输出到所述第A扫描线,以及
其中,第(A+B)脉冲输出电路(B是m/2以下的自然数)包括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该第一输出端子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将转移脉冲输出到所述第(A+B+1)脉冲输出电路,该第二输出端子在具有与所述第A转移期间重叠的期间并且具有不与所述第A扫描线选择期间重叠的期间的第(A+B)扫描线选择期间中将选择信号输出到所述第(A+B)扫描线,以及
其中,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和所述第A扫描线选择期间彼此重叠的期间中给所述第一至第n信号线供应所述第A行用的像素图像信号,并且在所述第(A+B)扫描线选择期间的期间中给所述第一至第n信号线供给第(A+B)行的像素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A转移期间和所述第(A+B)扫描线选择期间不彼此重叠。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晶体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像素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包括与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电连接的像素电极。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在选自由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电子书阅读器、移动电话机、相机以及电视装置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背光灯单元的每个包含多个光源的颜色。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背光灯单元的每个包含红色的光源、绿色的光源以及蓝色的光源。
7. 根据权利要求5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背光灯单元群设置在每个tn列的矩阵。
8. 根据权利要求5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多个背光灯单元群设置在包含所述配置为mn列的矩阵的多个像素的像素部的后面,并且每个背光灯单元群设置在每个tn列的矩阵,以及
其中,在每个背光灯单元群中初始选择的所述光源的颜色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的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背光灯单元包含红色的光源、绿色的光源、蓝色的光源以及白色的光源。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的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背光灯单元包含红色的光源、绿色的光源、蓝色的光源以及黄色的光源。
11.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的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背光灯单元包含红色的光源、绿色的光源、蓝色的光源以及青色的光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的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背光灯单元包含红色的光源、绿色的光源、蓝色的光源以及洋红色光源。
1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矩阵的后面设置的多个背光灯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背光灯单元包含青色的光源、洋红色的光源以及黄色光源。
14. 根据权利要求3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一至第m扫描线中的相应的一个电连接。
1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其中,对应于包含配置为mn列(mn是2以上的自然数)的矩阵的多个像素的像素部而使各自发光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光源依次点亮,而且按像素控制光的透过来在所述像素部形成图像,
其中,在连续的第一至第A转移期间当中(Am/2一下的自然数),在所述第B转移期间之后(B是小于A的自然数)点亮用于所述第一至第B行的光源以及用于所述第(A+1)至第(A+B)行的光源,其中在所述第一转移期间将图像信号供应给所述第一行的像素,然后将图像信号供应给所述第(A+1)行的像素,在所述第A转移期间将图像信号供应给所述第A行的像素,然后将图像信号供应给所述第2A行的像素。
1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在选自由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电子书阅读器、移动电话机、相机以及电视装置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17. 根据权利要求1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晶体管。
18. 根据权利要求1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电连接的像素电极。
CN201180025758.5A 2010-05-25 2011-05-12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8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9070 2010-05-25
JP2010-119070 2010-05-25
JP2010181500 2010-08-16
JP2010-181500 2010-08-16
JP2010281575 2010-12-17
JP2010-281575 2010-12-17
PCT/JP2011/061463 WO2011148842A1 (en) 2010-05-25 2011-05-12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8813A true CN103038813A (zh) 2013-04-10
CN103038813B CN103038813B (zh) 2016-07-27

Family

ID=45003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57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8813B (zh) 2010-05-25 2011-05-12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64629B2 (zh)
JP (1) JP2012141569A (zh)
KR (1) KR101840186B1 (zh)
CN (1) CN103038813B (zh)
TW (1) TWI543133B (zh)
WO (1) WO20111488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112A (zh) * 2017-01-03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移位寄存器以及显示装置
CN107086029A (zh) * 2017-06-12 2017-08-2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液晶显示模组的色彩生成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31543A (zh) * 2019-12-26 2020-03-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90405A (ko) 2010-07-02 2013-08-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988337B2 (en) 2010-07-02 2015-03-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2002165A1 (en) 2010-07-02 2012-01-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2048220A (ja) 2010-07-26 2012-03-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WO2012014686A1 (en) 2010-07-27 2012-02-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956216B1 (ko) 2010-08-05 2019-03-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2012103683A (ja) 2010-10-14 2012-05-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3718233B (zh) 2011-05-13 2017-05-1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JP2014032399A (ja) 2012-07-13 2014-02-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I494675B (zh) * 2012-08-17 2015-08-0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JPWO2019162801A1 (ja) 2018-02-23 2021-03-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の動作方法
WO2019162808A1 (ja) 2018-02-23 2019-08-2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TW202114264A (zh) 2019-08-29 2021-04-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7932A (ja) * 2000-08-29 2002-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液晶パネル駆動方法
TW200634407A (en) * 2004-12-22 2006-10-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acklight system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system
US20080211787A1 (en) * 2007-02-20 2008-09-04 Kenji Naka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77901A (zh) * 2007-08-31 2009-03-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驱动方法及背光源
KR20090129251A (ko) * 2008-06-12 2009-12-16 주식회사 토비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영상 표시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066A (en) * 1986-12-16 1990-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driving an optical modulation device
JP3280307B2 (ja) * 1998-05-11 2002-05-1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
EP2309482A3 (en) 1998-10-30 2013-04-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eld sequanti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head mounted display
JP2001142140A (ja) * 1999-11-10 2001-05-2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カラー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US6882012B2 (en) 2000-02-28 2005-04-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18552B (en) 2000-08-18 2003-01-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a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hav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385579B2 (en) 2000-09-29 2008-06-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3937758B2 (ja) * 2001-06-08 2007-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4077567A (ja) 2002-08-09 2004-03-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7193593B2 (en) 2002-09-02 2007-03-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4094058A (ja) 2002-09-02 2004-03-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US7173600B2 (en) * 2003-10-15 2007-0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pixel drive method, and scan line drive circuit
JP2006220685A (ja) 2005-02-08 2006-08-24 21 Aomori Sangyo Sogo Shien Center スキャンバックライトを用いた分割駆動フィールドシーケンシャルカラー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264211A (ja) 2006-03-28 2007-10-11 21 Aomori Sangyo Sogo Shien Center 色順次表示方式液晶表示装置用の色表示方法
KR101286506B1 (ko) * 2006-06-19 2013-07-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와 그의 구동방법
TWI355635B (en) * 2006-11-09 2012-01-01 Au Optronics Corp Gate driving circu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200209B2 (ja) 2007-08-08 2013-06-05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91618A (ja) * 2008-10-03 2010-04-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WO2011081008A1 (en) 2009-12-28 2011-07-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53551A (zh) 2009-12-28 2016-02-2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1089850A1 (en) 2010-01-20 2011-07-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783066B1 (ko) 2010-01-20 2017-09-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방법
CN102884477B (zh) 2010-03-31 2015-11-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KR20130069583A (ko) 2010-03-31 2013-06-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필드 시퀀셜 구동형 표시 장치
WO2011122299A1 (en) 2010-03-31 2011-10-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1125688A1 (en) 2010-04-09 2011-10-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2213854B (zh) 2010-04-09 2015-08-0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907881B2 (en) 2010-04-09 2014-12-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8830278B2 (en) 2010-04-09 2014-09-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7932A (ja) * 2000-08-29 2002-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液晶パネル駆動方法
TW200634407A (en) * 2004-12-22 2006-10-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acklight system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system
US20080211787A1 (en) * 2007-02-20 2008-09-04 Kenji Naka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77901A (zh) * 2007-08-31 2009-03-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驱动方法及背光源
KR20090129251A (ko) * 2008-06-12 2009-12-16 주식회사 토비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영상 표시 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112A (zh) * 2017-01-03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移位寄存器以及显示装置
CN106531112B (zh) * 2017-01-03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移位寄存器以及显示装置
CN107086029A (zh) * 2017-06-12 2017-08-2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液晶显示模组的色彩生成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86029B (zh) * 2017-06-12 2020-07-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液晶显示模组的色彩生成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31543A (zh) * 2019-12-26 2020-03-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92088A1 (en) 2011-12-01
TWI543133B (zh) 2016-07-21
KR101840186B1 (ko) 2018-03-20
CN103038813B (zh) 2016-07-27
WO2011148842A1 (en) 2011-12-01
US8564629B2 (en) 2013-10-22
JP2012141569A (ja) 2012-07-26
KR20130076824A (ko) 2013-07-08
TW201209788A (en)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881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0476524C (zh) 包含栅极驱动器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01097704B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0426365C (zh)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扫描驱动方法
CN103293729A (zh) 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750339A (zh) 具有集成的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290034B (zh)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2456334A (zh)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4658496A (zh) 显示装置
CN104115216A (zh) 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996557B (zh) 转换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046847B1 (ko) 타이밍 컨트롤러 및 그 구동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867543A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CN103135272B (zh) 液晶显示器以及驱动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N103310747A (zh)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9336727B2 (en)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CN10101916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859665A (zh) 移位寄存器及包括该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
CN103959364A (zh) 显示装置
CN109616068A (zh) Goa扫描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21500589A (ja) ソース駆動サブ回路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ソース駆動回路、表示装置
CN101770756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94169A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01471023B (zh) 驱动装置、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0476945C (zh) 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