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6731B -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6731B
CN103036731B CN201110297290.7A CN201110297290A CN103036731B CN 103036731 B CN103036731 B CN 103036731B CN 201110297290 A CN201110297290 A CN 201110297290A CN 103036731 B CN103036731 B CN 103036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back
stream information
message
response message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72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6731A (zh
Inventor
肖敏
魏月华
喻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972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673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1016 priority patent/WO201304472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6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6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6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6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2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comparing a transmitted test signal with a locally generated replica
    • H04L1/243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comparing a transmitted test signal with a locally generated replica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a loop-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携带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所述源维护端点收到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采用本发明方案,针对多条正向等价路径中的一条特定路径,以及多条反向等价路径中的一条特定路径进行环回检测,从而可以支持两个维护点之间存在等价多路径的应用场景,可同时适用于正向传输路径与反向传输路径共路及不共路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以太网中,标准组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制定了一套以太网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OAM)的工作机制,并已于2007年正式发布为802.1ag标准。
IEEE 802.1ag标准定义了以太网中的OAM功能逻辑实体,包括位于以太网传输路径两端的维护端点(Maintenance End Point,简称MEP),以及位于以太网传输路径中间的维护中间点(Maintenance Intermediate Point,简称MIP)。其中,维护端点和维护中间点统称为维护点(Maintenance Point,简称MP)。
以太网中的每台交换机(Switch,简称为SW)都可以基于端口创建MP。环回检测是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以太网OAM功能之一,该功能运行于MEP到MEP或MEP到MIP,目的是检测整个或一段以太网传输路径的连接故障。
图1描述了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环回检测机制,图中,SW1、SW2、SW3和SW4为四个交换机,其中SW1和SW4各创建有1个MEP和1个MIP,SW2和SW3各创建有两个MIP,现有以太网环回检测机制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1,启动环回检测功能后,MEP向某个MIP或对端MEP发送环回消息(LoopBackMessage,简称LBM),该消息沿固定单路径到达目的MIP或目的MEP;
如图1中SW1的MEP1向SW3的MIP5发送LBM,LBM经过SW1、SW2和SW3到达MIP5。
步骤2,目的MIP或目的MEP接收到环回消息并检测无误后,向发送该环回消息的源MEP回复环回响应(LoopBack Reply,简称LBR)消息,该消息沿反向固定单路径到达源MEP;
如图1中的MIP5向MEP1回复LBR,LBR经过SW3、SW2和SW1到达MEP1。
步骤3,发送环回消息的源MEP接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并检测无误后,向操作员返回环回检测成功的通告。
IEEE 802.1Qbp项目正在制定以太网中等价多路径(Equal Cost Multi-Path,简称ECMP)的工作机制,以实现业务流量在等价多路径上的负载分担,提高以太网中的链路利用率。IEEE 802.1Qbp标准草案(版本D0.0,2011年7月发布)规定,对于一个支持ECMP的以太网,网络边缘交换机要给进入该网络的客户以太帧打上一个转发标签F-tag,此后网络边缘交换机和网络中间交换机根据F-tag选择等价多路径中的一条进行客户以太帧的转发,当打上F-tag的客户以太帧离开该网络时,网络边缘交换机会剥离客户以太帧携带的F-tag。
表1描述了IEEE 802.1Qbp标准草案规定的转发标签F-tag的具体封装格式,如表1所示,转发标签F-tag包含16比特的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简称TPID)、3比特的优先级码组(Priority Code Point,简称PCP)、1比特的丢弃标识(Drop Eligible,简称DE)、6比特的保留字段(Reserved Field,简称Rev)、6比特的存活时间(Time To Live,简称TTL),以及16比特的流标识(Flow ID)。其中16比特的流标识用于对进入网络的业务流量进行分流,不同的流标识可能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路径,也可能对应于相同的传输路径,每一个特定的流标识用于选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等价多路径当中的一条特定路径。而且,对于两个节点之间的双向传输路径,分别对应于两个方向特定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是没有关联的。也就是说,两个节点之间的一条共路双向传输路径(所谓共路是指正向传输路径和反向传输路径所经过的节点完全一致),对应于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对应于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样地,两个节点之间的一条不共路双向传输路径,对应于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对应于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既可能目同,也可能不同。
表1 IEEE 802.1Qbp标准草案规定的转发标签F-tag封装格式
目前已发布的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环回检测功能,只适用于运行该功能的两个维护点之间只有一条以太网传输路径的情况,而无法适用于两个维护点之间存在等价多路径的情况。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环回检测方案,可以适用于两个维护点之间存在等价多路径的情况,但是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只能支持环回消息传输路径和环回响应消息传输路径共路的环回检测应用,无法支持环回消息传输路径和环回响应消息传输路径不共路,且同时要求环回响应消息遵循特定反向传输路径的环回检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ECMP场景下针对特定正向和反向传输路径的以太网OAM环回检测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应用于支持等价多路径的以太网,所述方法包括:
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携带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所述源维护端点收到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可选地,所述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的方法为:
若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则所述源维护端点比较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信息是否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若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不包含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则所述源维护端点比较其中携带的流标识是否与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可选地,所述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为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或者为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目的维护点收到源维护端点发送的环回消息后,向所述源维护端点返回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至少包含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
当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时,在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还携带从所述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携带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收到环回消息后,向所述源维护端点发送环回响应消息,其中至少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当接收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时,还在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所述源维护端点收到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源维护端点,所述源维护端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及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设置为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并发送至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设置为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是设置为以如下方式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a)当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流信息时,比较该流信息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进一步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是否也都符合预期,若是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b)当环回响应消息中未包含流信息时,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流标识是否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进一步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是否也都符合预期,若是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可选地,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为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或者为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目的维护点,所述目的维护点包括第二接收模块及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源维护端点发来的环回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设置为向源维护端点发送环回响应消息,其中至少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当接收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时,第二发送模块还在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指示反向传输路径流标识的流信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源维护端点,以及如上所述的目的维护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扩展了IEEE 802.1ag标准规定的以太网环回检测工作机制,使得该功能能够应用于IEEE802.1Qbp项目规定的支持ECMP的以太网,针对多条正向等价路径中的一条特定路径,以及多条反向等价路径中的一条特定路径进行环回检测,从而可以支持两个维护点之间存在等价多路径的应用场景,可同时适用于正向传输路径与反向传输路径共路或不共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IEEE 802.1ag标准规定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源维护端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目的维护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实例一正反向不共路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实例二正反向共路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支持ECMP的以太网环境下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机制,其通过扩展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环回检测机制,提出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针对ECMP中的特定正向传输路径和特定反向传输路径进行环回检测,且同时支持两个方向传输路径共路或不共路的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针对ECMP中特定路径进行环回检测的机制的问题。
设备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源维护端点,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及判断模块;
第一发送模块,设置为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携带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该流信息可以采用TLV(Type/类型,Length/长度,Value/取值)的结构封装,该流信息可以是直接的流标识,此时类型字段指示该TLV的类型是流标识,长度字段赋值固定为0x0002,表示流信息的取值字段(即流标识)的长度为2字节(16比特);该流信息还可以是由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比如共24字节的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要求目的维护点所在网络节点支持通过信息参数集计算流标识),包括源MAC地址(长度6字节)、目的MAC地址(长度6字节)、源IP地址(长度4字节)、目的IP地址(长度4字节)、源端口(长度2字节)和目的端口(长度2字节),此时类型字段指示该TLV的类型是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长度字段赋值固定为0x0018,表示流信息的取值字段(即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的长度为24字节,这里虽然要求流信息的取值字段包含所有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参数在计算流标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该一个或多个信息参数允许使用默认的全0值。
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并发送至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设置为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其它预设字段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具体地:
(a)当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流信息时,判断模块比较该流信息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进一步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是否也都符合预期,若是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b)当环回响应消息中未包含流信息时,判断模块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流标识是否与发送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进一步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是否也都符合预期,若是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目的维护点,如图3所示,包括第二接收模块及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源维护端点发来的环回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设置为向源维护端点发送环回响应消息,其中至少携带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当接收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而是由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时,第二发送模块还在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指示反向传输路径流标识的流信息。
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源维护端点及实施例二所述的目的维护点。
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401: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该环回消息中携带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目的维护点可能是对端维护端点,也可能是维护中间点。
该环回消息携带转发标签F-tag,其中包含对应于所选中特定正向传输路径的16比特的流标识,该环回消息同时携带流信息TLV,其中包含用于获取对应于所选中特定反向传输路径的16比特的流标识的流信息。
表2为本发明中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的封装格式,如表2所示,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包含1字节的类型(Type)、2字节的长度(Length),以及不定长度的流信息(Flow Info)。其中类型字段指示该TLV的类型,为非0值,可以使用IEEE 802.1ag标准中规定给环回消息使用的保留TLV类型值,长度字段指示该TLV中取值(Value,本封装格式中即为流信息)字段的长度,流信息取值字段指示源维护端点要求环回响应消息所携带的流标识所对应的流信息,它的取值对应于所选中的特定反向传输路径。
表2环回消息的流信息TLV封装格式
Type(1 Byte)
Length(2 Bytes)
Flow Info
该步骤中,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在环回消息的转发标签F-tag中携带,该流标识为16比特,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在环回消息的流信息TLV中携带。
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可以直接就是一个16比特(即2字节)的流标识,此时类型字段指示该TLV的类型是流标识,长度字段赋值固定为0x0002,表示流信息的取值字段(即流标识)的长度为2字节(16比特);流信息也可以是由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比如共24字节的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要求目的维护点所在网络节点支持通过信息参数集计算流标识),包括源MAC地址(长度6字节)、目的MAC地址(长度6字节)、源IP地址(长度4字节)、目的IP地址(长度4字节)、源端口(长度2字节)和目的端口(长度2字节),此时类型字段指示该TLV的类型是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长度字段赋值固定为0x0018,表示流信息的取值字段(即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的长度为24字节,这里虽然要求流信息的取值字段包含所有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参数在计算流标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该一个或多个信息参数允许使用默认的全0值。
步骤402:目的维护点收到环回消息后,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
当目的维护点接收的流信息TLV的Type字段指示该流信息TLV包含的流信息是由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即不是直接的流标识,则在上述环回响应消息中还需要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过来的流信息TLV;
当目的维护点接收的流信息TLV的Type字段指示该流信息TLV包含的流信息是直接的流标识,由于该流标识已经包含在环回响应消息的F-tag中,所以目的维护点此时可以选择不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过来的流信息TLV,当然也可以仍然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过来的流信息TLV,也就是说此时环回响应消息是否携带流信息TLV是可选的。
目的维护点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流标识,对应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在环回响应消息的转发标签F-tag中携带。
步骤403:源维护端点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其它预设字段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具体地:
(a)若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流信息TLV,则源维护端点比较该流信息TLV是否与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b)若环回响应消息中未包含流信息TLV,则源维护端点判断环回响应消息中转发标签F-tag中的流标识是否与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中的流信息相同。当发送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为直接的流标识时,即比较接收的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与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是否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或者其它预设字段不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当发送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不为直接的流标识时,即比较接收的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与环回消息中携带的非流标识的流信息,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以下通过两个应用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应用实例一
本应用实例中,源维护端点向对端维护端点发起基于流的环回检测,选定的反向传输路径与选定的正向传输路径不共路。
图5为本应用实例的基于流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应用实例的环回检测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源维护端点MEP1根据操作员的输入信息,确定目的维护端点MEP2并向其发送环回消息,该环回消息中携带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源维护端点接收的输入信息包括MEP2所在端口的MAC地址,还包括从MEP1到达MEP2的正向特定路径SW1->SW21->SW3->SW4的标识,以及从MEP2到达MEP1的反向特定路径SW4->SW3->SW22->SW1的标识,这两个标识可以是直接的Flow ID1和Flow ID2,也可以是间接的能够计算出Flow ID1和Flow ID2的其它标识,比如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参数集“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IP地址、源/目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SW1->SW21->SW3->SW4的流标识1(Flow ID1)包含在环回消息所携带的转发标签F-tag中,于是环回消息会遵循该传输路径到达MEP2,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包含在环回消息所携带的流信息TLV中,根据操作员输入信息的不同,流信息可以是直接的流标识,也可以是间接的能够计算出流标识的其它标识,比如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
步骤502:目的维护端点MEP2收到环回消息后,向源维护端点MEP1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流标识和从环回消息中拷贝过来的流信息TLV,如果流信息TLV中包含直接的流标识,也可以选择不携带该TLV。
对应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SW4->SW3->SW22->SW1的流标识2(Flow ID2)包含在环回响应消息所携带的转发标签F-tag中,于是环回响应消息会遵循该传输路径到达MEP1。
步骤503:源维护端点MEP1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该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其它预设字段判断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具体地,
(a)如果MEP1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流信息TLV,则MEP1比较与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是否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如果MEP1比较后发现,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与MEP1之前发出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b)如果MEP1之前发送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包含Flow ID2,且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没有包含任何流信息TLV,则MEP1会将环回响应消息中F-tag包含的流标识和Flow ID2进行比较,如果MEP1比较后发现,环回响应消息中F-tag包含的流标识和Flow ID2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如果MEP1比较后发现,环回响应消息中F-tag包含的流标识和Flow ID2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应用实例二
本应用实例中,源维护端点向对端维护端点发起基于流的环回检测,选定的反向传输路径与选定的正向传输路径共路。
图6为本应用实例的基于流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6所示,本应用实例的环回检测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源维护端点MEP1根据操作员的输入信息,确定目的维护端点MEP2并向其发送环回消息,该环回消息中携带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源维护端点接收的输入信息包括MEP2所在端口的MAC地址,还包括从MEP1到达MEP2的正向特定路径SW1->SW21->SW3->SW4的标识,以及从MEP2到达MEP1的反向特定路径SW4->SW3->SW21->SW1的标识,这两个标识可以是直接的Flow ID3和Flow ID4,也可以是间接的能够计算出Flow ID3和Flow ID4的其它标识,比如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参数集“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IP地址、源/目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对应所选中正向传输路径SW1->SW21->SW3->SW4的流标识3(Flow ID3)包含在环回消息所携带的转发标签F-tag中,于是环回消息会遵循该传输路径到达MEP2,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包含在环回消息所携带的流信息TLV中,根据操作员输入信息的不同,流信息可以是直接的流标识,也可以是间接的能够计算出流标识的其它标识,比如描述流的信息参数集。
步骤602:目的维护端点MEP2收到环回消息后,向源维护端点MEP1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流标识和从环回消息中拷贝过来的流信息TLV,如果流信息TLV中包含直接的流标识,也可以选择不携带该TLV。
对应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SW4->SW3->SW21->SW1的流标识4(Flow ID4)包含在环回响应消息所携带的转发标签F-tag中,于是环回响应消息会遵循该传输路径到达MEP1。
步骤603:源维护端点MEP1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该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其它预设字段判断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具体地,
(a)如果MEP1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流信息TLV,则MEP1比较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与之前发出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是否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如果MEP1比较后发现,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与MEP1之前发出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b)如果MEP1之前发送的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TLV包含Flow ID4,且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没有包含任何流信息TLV,则MEP1会将环回响应消息中F-tag包含的流标识和Flow ID4进行比较,如果MEP1比较后发现,环回响应消息中F-tag包含的流标识和Flow ID4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如果MEP1比较后发现,环回响应消息中F-tag包含的流标识和Flow ID4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所述环回消息携带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所述源维护端点收到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所述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的方法包括:
若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则所述源维护端点比较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信息是否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的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不包含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则所述源维护端点比较其中携带的流标识是否与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为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或者为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
4.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目的维护点收到源维护端点发送的环回消息后,向所述源维护端点返回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至少包含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其中,所述环回消息携带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当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时,在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还携带从所述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是直接的流标识时,在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或者不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6.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所述环回消息携带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收到环回消息后,向所述源维护端点发送环回响应消息,其中至少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当接收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时,还在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所述源维护端点收到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的方法为:
若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则所述源维护端点比较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信息是否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若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不包含指示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则所述源维护端点比较其中携带的流标识是否与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且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也都符合预期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若不同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是直接的流标识时,在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或者不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9.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源维护端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维护端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及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其中所述环回消息携带正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和指示所选中反向传输路径的流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的维护点返回的环回响应消息并发送至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及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所述判断模块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包括:
(a)当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流信息时,判断模块比较该流信息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进一步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是否也都符合预期,若是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否则判定环回检测失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维护端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的流标识或是流信息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还包括:
(b)当环回响应消息中未包含流信息时,判断模块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流标识是否与发送的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进一步比较环回响应消息中的其它预设字段是否也都符合预期,若是则判定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否则判定环回检测失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维护端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回消息中的流信息为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或者为目的维护点获取流标识的其它流信息。
12.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目的维护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维护点包括第二接收模块及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维护端点发来的环回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源维护端点发送环回响应消息,其中至少携带通过环回消息携带的流信息获取的对应反向传输路径的流标识;当接收的流信息不是直接的流标识时,第二发送模块还在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指示反向传输路径流标识的流信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是目的维护端点或目的维护中间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目的维护点,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的流信息是直接的流标识时,第二发送模块在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或者不携带从环回消息中拷贝的流信息。
14.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权利所述的源维护端点,以及如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目的维护点。
CN201110297290.7A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3036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7290.7A CN103036731B (zh)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PCT/CN2012/081016 WO2013044723A1 (zh) 2011-09-30 2012-09-05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7290.7A CN103036731B (zh)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6731A CN103036731A (zh) 2013-04-10
CN103036731B true CN103036731B (zh) 2018-05-15

Family

ID=4799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7290.7A Active CN103036731B (zh)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6731B (zh)
WO (1) WO20130447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107B (zh) * 2013-04-25 2018-02-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Epon系统及其oam扩展报文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US9660896B2 (en) * 2014-09-04 2017-05-23 Accedia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opback and network loop detection and analysis
CN108768788A (zh) * 2018-06-26 2018-11-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路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319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操作与维护故障检测的方法
CN101626320A (zh) * 2009-08-18 2010-01-13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环回检测方法及装置
US7876522B1 (en) * 2008-09-30 2011-01-25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drive updating estimate of voice coil resistance to account for resistance change prior to unload operation
CN102055522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端口环回检测方法及光网络单元
CN102195832A (zh) * 2011-05-16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回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79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报文的传输方法、系统和节点
US8391163B2 (en) * 2009-03-23 2013-03-05 Cisco Technology, Inc. Operating MPLS label switched paths and MPLS pseudowire in loopback mode
CN102075438B (zh) * 2011-02-14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播数据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319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操作与维护故障检测的方法
US7876522B1 (en) * 2008-09-30 2011-01-25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drive updating estimate of voice coil resistance to account for resistance change prior to unload operation
CN101626320A (zh) * 2009-08-18 2010-01-13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环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055522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端口环回检测方法及光网络单元
CN102195832A (zh) * 2011-05-16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回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6731A (zh) 2013-04-10
WO2013044723A1 (zh)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6411B (zh) Pbt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上的以太网oam
CN101964746B (zh) 在多宿的传统网桥节点的最短路径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帧
EP2129049B1 (en) A pro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thernet tree service
US20040218542A1 (en) Ethernet path verification
US20080002570A1 (en) Network redundancy method, and middle apparatus and upper apparatus for the network redundancy method
CN104639470A (zh) 流标识封装方法及系统
CN101710877A (zh)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06086889A (ja) L2−vpn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プロバイダ網、及びエッジルータ
CN102301663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505246B (zh) 网络隧道分段保护方式的故障检测方法和修复方法
CN104796339B (zh) 快速泛洪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6875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90933B (zh) 双向转发检测切换方法及边缘设备
CN104429022B (zh) 通信网络中的连通性故障管理
CN103067278B (zh) 一种数据帧的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411625A (zh) 链路报文丢包测量方法、系统及目标节点、发起端节点
CN105991338A (zh) 网络运维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49650A (zh) 随流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036731B (zh) 一种基于流的环回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2833122B (zh) 一种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200107B (zh) 一种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428038B (zh) 虚拟机所属租户标识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166786B (zh) 一种实现链路跟踪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19073A (zh) Spbm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916845B (zh)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