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4549B -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4549B
CN103034549B CN201210516080.7A CN201210516080A CN103034549B CN 103034549 B CN103034549 B CN 103034549B CN 201210516080 A CN201210516080 A CN 201210516080A CN 103034549 B CN103034549 B CN 103034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ata message
design platform
pipe fitting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60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4549A (zh
Inventor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5160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4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4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4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4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解决了在不同设计平台中数据校验较慢、错误较多的问题,提高了在不同设计平台转换过程中数据校验的效率。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中许多设计,如产品工艺、性能测试设计等,最初通常是从平面视图设计开始,即通过绘制工艺过程和测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流程和系统图进行初步研究论证,上述平面视图设计或系统设计等一般是通过二维设计进行,该过程一般称之为二维设计;通过二维设计阶段,经过反复论证,在平面视图设计上进行建模,形成立体视图模型,利用三维模型建立空间位置等信息,实现布置设计,该过程一般称之为三维设计。由于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理念存在差异,例如,在许多建筑、设施、设备、器件、物品等产品设计中,二维设计管线与三维设计管线的划分边界也不同。二维设计对管线的划分主要按照其完成的功能来划分,三维设计对管线的划分主要按照其安装分区来划分。并且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对支管的划分不同,同时二维设计中只涉及到功能管件,三维设计涉及到实体工厂的所有管件。如何确定二维/三维设计中管件连接关系、管件属性等数据与三维/二维设计中管件连接关系、管件属性等数据是否对应,通常通过人工比对,耗费时间较长,并且容易产生差错,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图模设计中快速校验第一设计平台与第二设计平台中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所述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包括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若相同,则结束。
作为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具体为:根据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根据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作为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头尾连接标识和管件类型标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头尾连接标识和管件类型标识,所述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具体为: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件层数据一致。
作为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还包括:将第一设计平台或第二设计平台中的非系统设计管件删除。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重构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所述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包括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校验模块,用于将所述重构模块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
作为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若判断所述校验的数据一致,则结束。
作为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校验模块包括:
比较器,用于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第三判断单元,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管件层数据一致。
作为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整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或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的非系统设计管件数据信息删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和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对各个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根据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重构,实现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能够在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快速比较,出错率低,提高了在不同设计平台之间转换过程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的效率,解决了人工校验速度较慢、出错较高等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和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一般的,产品的产生要经过设计、研发不断试验。设计过程包括系统设计和布置设计等,系统设计即平面设计,又称二维设计,通常以二维的图形展示;布置设计即立体设计,又称三维设计、模型设计。二维设计简单、快捷,三维设计具体、形象。由于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理念不同,二、三维管线的划分边界也不同。二维设计对管线的划分主要按照其完成的功能来划分,三维设计对管线的划分主要按照其安装分区来划分。在实际工作中,二维设计的管线可以按照“系统-管线-支管”划分,三维设计的管线可以按照“系统-安装分区-管线-支管”布置。
图1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其中,当第一设计平台是二维设计平台时,第二设计平台可以是三维设计平台;当第一设计平台是三维设计平台,第二设计平台可以是二维设计平台。例如,产品在二维设计平台中是平面图形,在三维设计平台中是立体模型,反之亦可。
具体的,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中获取数据,通常可以从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中导出各项数据。优选的,从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分别以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文件形式导出数据。
步骤103,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由于二维设计平台与三维设计平台存在差异,例如三维设计平台中部件的数据信息在二维设计平台无法体现,所以从二维设计平台获得的第一数据信息和从三维设计平台获得的第二数据信息可以进行重构,例如,可以进行排序整理。一般的,可以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优选的,可以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步骤105,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若相同,则结束。
具体的,第一数据信息和第二数据信息重构后,形成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对应关系。重构后,第一数据信息的管线层数据信息对于第二数据信息的管线层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的支管层数据信息对于第二数据信息的支管层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的管件层数据信息对于第二数据信息的管件层数据信息。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即将第一数据信息在管线层的数据信息与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将第一数据信息在支管层的数据信息与第二数据信息在支管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将第一数据信息在管件层的数据信息与第二数据信息在管件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
通过对各个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根据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重构,实现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能够在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快速比较,出错率低。
图2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获取各个设计平台上的数据信息。
以两个设计平台为例,设计平台可以大于两个,各个设计平台可以同时为相同维度的平台,也可以是不同维度的平台。在本例中,一设计平台是二维设计平台,另一设计平台可以是三维设计平台。分别获取二维设计平台、三维设计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可选的,从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分别以XML文件形式导出数据。
步骤203,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
对从二维设计平台、三维设计平台上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由于二维设计只涉及功能设计,不包括三维设计中的弯头、垫片、支吊架、弯管、焊点等管件,可以在二三维数据一致性检验之前,将三维设计平台的中、在二维设计平台不设计中不涉及部件的数据进行删除。将整理后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
可选的,形成了从二维设计平台并经过整理的数据库、从三维设计平台并经过整理的数据库。
步骤205,对整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连接关系重构。
对整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连接关系的重构,即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别对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获得、并经整理的数据进行组织和排序,以便在三个不同层次对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校验。由于三维设计主要用于施工图设计,二维设计中的一条管线可能在三维设计中被分割成多条管线;一般情况下二维设计中一条管线可以有多个端点,对应着可能有多个支管。
优选的,可以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步骤207,对整理后的连接关系进行校验。
连接关系的校验分别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进行。在管线层,主要对管线号进行校验;在支管层,主要对其头尾信息进行校验;在管件层,主要对管件类型进行比较。在连接关系校验时保持现有的连接次序及其父子从属关系。
优先的,采用WITH递归算法进行管件层连接关系的校验。具体包括:
先将二三维设计中能够一一对应的管件导入WITH临时表,以WITH临时表中的一一对应的管件为基础进行连接关系的一致性校验;然后比较二维数据和三维数据顺序的第一个管件。若管件类型相同则进行将匹配成功的二三维管件插入WITH临时表;若管件类型不相同则将三维数据中的第一个管件与二维数据中的第二个管件进行比较。若管件类型相同则将匹配成功的二三维管件插入WITH临时表;否则,将三维数据中的第二个管件与二维数据中的第一个管件进行比较。若管件类型相同则将匹配成功的二三维管件插入WITH临时表;否则,将三维数据中的第二个管件与二维数据中的第二个管件进行比较。若管件类型相同则将匹配成功的二三维管件插入WITH临时表;否则,结束校验。以此方法不断进行校验,直至所有的管件校验完毕。
优先的,对管件层的连接关系的校验算法中,匹配算法选择的步长为2。
可选的,本发明对支管层的连接关系的校验建立在管件层连接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对确定每一条支管的源头和目的地,作为支管的头部和尾部;然后通过管件层的对应关系找到支管层的对应关系;最后比较二三维对应支管的头部和尾部的一致性。若二维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三维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可选的,通过管线号的一致性校验,对管线层的连接关系进行校验。若二维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三维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步骤209,对整理后的连接属性进行校验。
在连接关系校验后,对整理后的连接属性进行校验,包括公共属性一致性校验。例如数值、比例、方向等。
通过对各个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根据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重构,提高了在不同设计平台之间转换过程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的效率,解决了人工校验速度较慢、出错较高等效率较低的问题。
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以两个设计平台为例,设计平台可以大于两个,各个设计平台可以同时为相同维度的平台,也可以是不同维度的平台。在本例中,一设计平台是二维设计平台,另一设计平台可以是三维设计平台。获取模块301分别获取二维设计平台、三维设计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可选的,获取模块301从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分别以XML文件形式导出数据。获取模块301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功能。
重构模块303,用于将获取模块301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由于二维设计平台与三维设计平台存在差异,例如三维设计平台中部件的数据信息在二维设计平台无法体现,所以重构模块303将从二维设计平台获得的第一数据信息和从三维设计平台获得的第二数据信息可以进行重构,例如,可以进行排序整理。一般的,可以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优选的,重构模块303可以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重构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校验模块305,用于将重构模块303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
具体的,第一数据信息和第二数据信息重构后,形成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对应关系。重构后,第一数据信息的管线层数据信息对于第二数据信息的管线层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的支管层数据信息对于第二数据信息的支管层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的管件层数据信息对于第二数据信息的管件层数据信息。校验模块305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校验模块305即将第一数据信息在管线层的数据信息与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校验模块305将第一数据信息在支管层的数据信息与第二数据信息在支管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校验模块305将第一数据信息在管件层的数据信息与第二数据信息在管件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
通过对各个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根据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重构,实现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能够在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快速比较,出错率低。
请结合参见图4,图4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包括: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以两个设计平台为例,设计平台可以大于两个,各个设计平台可以同时为相同维度的平台,也可以是不同维度的平台。在本例中,一设计平台是二维设计平台,另一设计平台可以是三维设计平台。获取模块301分别获取二维设计平台、三维设计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可选的,获取模块301从二维设计平台和三维设计平台分别以XML文件形式导出数据。获取模块301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功能。
整理模块403,用于将获取模块401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或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的非系统设计管件数据信息删除。
对从二维设计平台、三维设计平台上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由于二维设计只涉及功能设计,不包括三维设计中的弯头、垫片、支吊架、弯管、焊点等管件,可以在二三维数据一致性检验之前,将三维设计平台的中、在二维设计平台不设计中不涉及部件的数据进行删除。将整理后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
可选的,形成了从二维设计平台并经过整理的数据库、从三维设计平台并经过整理的数据库。
重构模块405,用于将获取模块401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可选的,用于将整理模块403整理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校验模块407,用于将重构模块405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校验模块407还用于若判断所述校验的数据一致,则结束。
其中校验模块407包括:比较器4071、第一判断单元4073、第二判断单元4075、第三判断单元4077。其中,
比较器4071,用于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
第一判断单元4073,用于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第二判断单元4075,用于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第三判断单元4077,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管件层数据一致。
结合以上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对各个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根据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重构,实现不同设计平台下的数据信息能够在管线层、支管层以及管件层进行快速比较,出错率低,提高了在不同设计平台之间转换过程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的效率,解决了人工校验速度较慢、出错较高等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所述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包括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若相同,则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具体为:根据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根据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头尾连接标识和管件类型标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头尾连接标识和管件类型标识,所述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具体为: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件层数据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还包括:将第一设计平台或第二设计平台中的非系统设计管件数据信息删除。
5.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重构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所述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进行分层重构包括保持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父子结构进行排序,形成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的树形结构;
校验模块,用于将所述重构模块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若判断所述校验的数据一致,则结束。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包括:
比较器,用于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第三判断单元,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一致,则判断校验结果为管件层数据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整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得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或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的非系统设计管件数据信息删除。
CN201210516080.7A 2012-12-05 2012-12-05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034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6080.7A CN103034549B (zh) 2012-12-05 2012-12-05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6080.7A CN103034549B (zh) 2012-12-05 2012-12-05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4549A CN103034549A (zh) 2013-04-10
CN103034549B true CN103034549B (zh) 2016-07-06

Family

ID=4802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6080.7A Active CN103034549B (zh) 2012-12-05 2012-12-05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45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0397B (zh) * 2014-08-27 2018-04-03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dcs系统设计输入文件与变量信息数据库一致性校验方法
CN110175354A (zh) * 2019-04-18 2019-08-2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不同设计软件的二维管线图和三维管道模型抽象校验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132A (zh) * 2011-05-19 2011-10-19 北京中科辅龙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拓扑结构的图纸数据一致性检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5256B2 (ja) * 2007-01-26 2011-08-10 株式会社東芝 パターン作成方法、パターン作成・検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132A (zh) * 2011-05-19 2011-10-19 北京中科辅龙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拓扑结构的图纸数据一致性检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工程设计中二三维校验的探索和实践;胡素萍;《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0831;第40卷(第8期);正文第71-7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4549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6750B (zh) 一种解决机电综合管线排布的方法
CN109359351B (zh) 一种管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管道设计方法
CN104346830B (zh) 在三维场景中设计连接第一点到第二点的路径
CN107045526A (zh) 一种电子建筑施工图的图形识别方法
CN104361095B (zh)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配电网图模数据管理方法
CN110765523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快速构建方法
CN110880717B (zh) 基于设备和桥架定位数字化的电缆自动敷设方法
CN107330212A (zh) 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72309A (zh) 一种基于gis和bim的电力隧道数字化敷设方法和系统
US11250179B2 (en)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digital twins
CN107230254A (zh) 一种二三维数据集成方法及系统
CN103077255B (zh) 核电站3d模型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9271697B (zh) 基于VBA处理AutoCAD中断面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程序
CN108062443A (zh) 一种bim模型手机快速设计与机电数据库建立的方法
CN104598697A (zh) 一种产品仿真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3645905B (zh) 一种增量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767632A (zh) 一种采用Dynamo实现钢支撑自动配节的BIM建模方法
CN107862451A (zh) 基于Shape数据的地下管线质量判定方法和系统
CN103034549B (zh)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04143215B (zh) 索膜结构的信息化模型设计方法
CN115525952A (zh) 一种管道支吊架模型设计的正向构建方法
US9348948B2 (en) Method of part verification
CN103634809A (zh) 一种基于小区地理信息进行邻区核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10310A (zh) 面向沥青搅拌站的沥青发泡模块装备的参数化确定方法
CN107134007A (zh) 交通基础设施的三维快速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