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4821A -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4821A
CN103024821A CN2011102858920A CN201110285892A CN103024821A CN 103024821 A CN103024821 A CN 103024821A CN 2011102858920 A CN2011102858920 A CN 2011102858920A CN 201110285892 A CN201110285892 A CN 201110285892A CN 103024821 A CN103024821 A CN 103024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s
transmission
resource block
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58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4821B (zh
Inventor
陈宪明
关艳峰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858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4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4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4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8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此方法包括: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本方案通过使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用户根据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实现在相同资源块的配对传输,为有限反馈(即反馈量化信道信息)情况下多UE联合发射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小区的平均频谱效率以及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增强小区覆盖,同时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严重不足的频谱资源逐渐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是无线通信的重大难题。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简称为MIMO)技术因其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提高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而获得广泛青睐。
然而,传统的MIMO技术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即小区边缘用户与服务小区的通信过程将受到相邻小区的严重干扰,而不能满足用户的通信质量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简称CoMP)技术被提出,具体是指:各相邻小区间通过相互协作共同为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服务。
多基站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简称JT)技术属于CoMP技术的一种,具体是指:数据由每个协作点联合处理,即每个UE数据都由所有协作点联合发射,以提高接收质量或传输速率,并且能够消除干扰。根据发射的相干性,JT技术被分为相干联合发射和非相干联合发射。其中,相干联合发射可以采用联合预编码方法,包括单UE联合发射和多UE联合发射,其优点是增益较高,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下行信道反馈信息,会占用太多上行信道。当无法进行相干联合发射时,非相干的联合发射也是一种稳健的发射方法,参与发射的多个协作点都为某一个或某些UE服务,但发射权值是独立形成,因此,不能在UE端形成相干信号,但是可以比较稳定的获得功率增益,并且不需要反馈完整的信道信息。
相对单UE的联合发射,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兼顾更多的服务用户,多UE的联合发射能够提供更高的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有利于增强覆盖,但目前尚无性能较优的有限反馈(即反馈量化信道信息)的多UE联合发射的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解决有限反馈情况下多UE联合发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其中,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用户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该用户与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在内的各协作小区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其中,所述量化信道信息与所述资源块覆盖相同的频域范围,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信道质量指示与秩指示,所述用户反馈的量化信道信息数不小于所述协作小区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各协作小区相关的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瞬时数据速率,基于预设准则根据所述瞬时数据速率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其中,所述预设准则包括比例公平准则、最大载干比准则、轮询准则。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用户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置于已调度用户组,将其它用户按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置于待调度用户组;
判断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是否能够与所述已调度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实现配对传输,如果是,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并加入已调度用户组,否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循环执行此判断流程直至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将已调度用户组中用户作为所述配对传输用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循环终止条件是指:所述已调度用户组包含的用户数等于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或者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为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判断一个以上的用户是否能够实现配对传输的方法是,判断所述用户中任意两用户间的空间隔离程度是否超过预设门限。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的方法,包括:
所述各协作小区共享所述配对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确定每用户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或矢量将所述每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映射到多个发射天线的所述资源块;所述多个发射天线形成预定的帧结构,并完成信号发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装置,位于基站中,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各协作小区相关的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瞬时数据速率,基于预设准则根据所述瞬时数据速率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其中,所述预设准则包括比例公平准则、最大载干比准则、轮询准则。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还用于采用以下方法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
将所述用户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置于已调度用户组,将其它用户按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置于待调度用户组;
判断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是否能够与所述已调度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实现配对传输,如果是,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并加入已调度用户组,否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循环执行此判断流程直至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将已调度用户组中用户作为所述配对传输用户;
所述循环终止条件是指:所述已调度用户组包含的用户数等于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或者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为空。
本方案通过使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用户根据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实现在相同资源块的配对传输,为有限反馈(即反馈量化信道信息)情况下多UE联合发射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小区的平均频谱效率以及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增强小区覆盖,同时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中多UE联合发射情况下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
本方法中,所述用户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该用户与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在内的各协作小区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其中,所述量化信道信息与所述资源块覆盖相同的频域范围,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信道质量指示与秩指示,所述用户反馈的量化信道信息数不小于所述协作小区数。
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各协作小区相关的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瞬时数据速率,基于预设准则根据所述瞬时数据速率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其中,所述预设准则包括比例公平准则、最大载干比准则、轮询准则。
本方法中,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用户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置于已调度用户组,将其它用户按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置于待调度用户组;
判断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是否能够与所述已调度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实现配对传输,如果是,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并加入已调度用户组,否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循环执行此判断流程直至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将已调度用户组中用户作为所述配对传输用户。
所述循环终止条件是指:所述已调度用户组包含的用户数等于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或者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为空。
判断一个以上的用户是否能够实现配对传输的方法是判断所述用户中任意两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量化值是否超过预设门限。其中,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是指,每用户相对协作小区集合所有发射天线的联合信道之间的空间距离,所述空间距离越大,则空间隔离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本方法中,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各协作小区共享所述配对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步骤二,根据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确定每用户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步骤三,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或矢量将所述每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映射到多个发射天线的所述资源块;步骤四,所述多个发射天线形成预定的帧结构,并完成信号发射。
与上述方法对应,位于基站中的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装置包括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上述模块具体的流程执行方法与上述方法中相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是指已激活用户,所述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是指每用户数据由所有协作点联合发射情况下的调度优先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方案。为简化描述,后续所述用户全部是指已激活用户,所述调度优先级全部是指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
假设基站池局部的网络拓扑与用户分布,如附图2所示,具体地,包括3个小区,分别表示为小区1、小区2与小区3,并且包括5个用户,分别表示为用户1、用户2、用户3、用户4与用户5。另外,假设所述5个用户具有预定的协作小区集合(小区1、小区2与小区3),任意用户的服务小区可以为所述3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位于所述3个小区范围内的用户并不局限于上述5个用户,关于本实施例,所述5个用户仅是作为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用户集合的具体实例被给出。
其中,所述基站池是指相互间实现低延时且高容量通信的基站集合,所有基站具有公共的基带处理单元,或者具有不同的基带处理单元,但各基站模块间通过光纤或背板相连,并且按照某种预定的通信接口,例如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定义的X2接口实现相互通信。
假设所述5个用户的服务小区如
表格1所示。
表格1用户与小区间的服务关系
  用户1   小区1
  用户2   小区2
  用户3   小区2
  用户4   小区3
  用户5   小区3
通常,资源分配或调度是以资源块为单位进行的,每个资源块在被分配前,基站池执行用户调度优先级的更新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资源块是逻辑上的概念,即所述资源块对应的物理资源可能并不相邻。
假设当前被调度的资源块索引为k,并且基站池基于预定的调度或资源分配策略决定所述3个小区(即小区1、小区2与小区3)在资源块k执行联合传输(JP)类型的协作多点传输。
假设所有用户处于激活状态下,并且能够通过上行链路向相应服务小区反馈用户与各协作小区(包括服务小区)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其中,所述量化信道信息与资源块k具有相同的频域覆盖范围,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信道质量指示(CQI)与秩指示(RI)。具体地,所有用户的反馈情况,如表格2所示,其中,反馈信息的第一数字标记表示用户索引,第二数字标记表示小区索引,例如CQI42表示用户4向其服务小区(即小区3)反馈的用户4与小区2间的信道质量指示。
另外,任意用户反馈的量化信道信息数为3,等于用户的协作小区(包括服务小区)数,即反馈信息第二数字标记的最大值。
表格2所有用户向服务小区的反馈信息
 用户1   PMI11,PMI12,PMI13,CQI11,CQI12,CQI13,RI11,RI12,RI13
 用户2   PMI21,PMI22,PMI23,CQI21,CQI22,CQI23,RI21,RI22,RI23
 用户3   PMI31,PMI32,PMI33,CQI31,CQI32,CQI33,RI31,RI32,RI33
 用户4   PMI41,PMI42,PMI43,CQI41,CQI42,CQI43,RI41,RI42,RI43
 用户5   PMI51,PMI52,PMI53,CQI51,CQI52,CQI53,RI51,RI52,RI53
具体地,在上述假设下,多用户的协作多点传输方法描述如下:
步骤一,获取基站池内协作小区为上述3个小区的5个用户。
正如前文所述,所述3个小区为小区1、小区2与小区3,所述5个用户为用户1、用户2、用户3、用户4与用户5,具体的用户位置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如附图2所示。
步骤二,获取所述5个用户在资源块k上的调度优先级。
基于比例公平准则,分别计算所述5个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度量值,正如以下公式所示:
Metric n k = R n k AvrT n k , n = 1 , · · · , 5 (公式1)
R n k = Σ ilayer = 1 N layer , n k N car k · E mcs , ilayer , n k (公式2)
其中,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83
表示用户n在资源块k的当前传输速率或吞吐量;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84
表示用户n在资源块k的历史平均吞吐量;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85
表示用户n关于资源块k的传输秩或传输层数,通过用户n反馈的关于各协作小区的秩指示信息获得;表示资源块k可使用的数据子载波数;表示用户n关于资源块k的传输层ilayer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效率,即每符号传输的有效比特数,对应于信道质量指示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88
通过用户n反馈的关于各协作小区的量化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获得;所述历史平均吞吐量是在预定的调度窗口N(单位为资源块数)内取平均。
由以上所述,为获得用户n在资源块k的调度优先级度量值,需要预先获得所述传输层数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91
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92
信息。下面以用户3为例说明以及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94
的计算过程。注意:后面的文字叙述省略了资源块的标记k,以简化表达式描述。
用户3的服务小区为小区2,协作小区为小区1、小区2与小区3,正如表格2所示,用户3通过与小区2间的上行链路向小区2反馈以下信息:用户3与小区1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包括PMI31、CQI31与RI31;用户3与小区2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包括PMI32、CQI32与RI32;用户3与小区3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包括PMI33、CQI33与RI33。其中,所述PMI、CQI与RI分别表示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道质量指示与秩指示。
基站池的基带处理单元根据用户3反馈的关于3个协作小区的3个秩指示(RI31、RI32与RI33)获得用户3的秩或传输层数Nlayer,3,正如以下公式所示:
Nlayer,3=min{RI31,RI32,RI33}    (公式3)
其中,min表示取集合中元素的最小值操作。
基站池的基带处理单元根据用户3反馈的关于3个协作小区的3个量化的信道质量指示(CQI31、CQI 32与CQI 33)信息,通过查相应CQI下的链路级曲线获得相应的信干噪比指示(SINR31、SINR 32与SINR 33);根据以下公式获得用户3的每传输层的信干噪比指示SINRilayer,3
SINRilayer,3=(RI31×SINR31ilayer+RI32×SINR32ilayer+RI33×SINR33ilayer)/Nlayer,3
ilayer=1,…,Nlayer,3    (公式4)
其中,SINR3jilayer为上述确定的SINR3j向量的第ilayer个元素,表示用户3与小区j间的无线信道第ilayer个传输层的信干噪比。最后,基站池的基带处理单元通过反查相应CQI下的链路级曲线获得每传输层的信道质量指示CQIilayer,3
在已知用户3的传输层数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095
以及每传输层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用户3的调度优先级度量值能够被获得;类似的,能够获得所述其它4个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度量值。需要注意的是:获取用户n在资源块k上的调度优先级并不局限于上述比例公平准则,其它的准则还包括最大载干比准则或轮询准则。
步骤三,基于上述5个用户的调度优先级,以及5个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确定资源块k实际配对传输用户。其中,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是指,每用户相对协作小区集合所有发射天线的联合信道之间的空间距离,所述空间距离越大,则空间隔离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具体地,按照调度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5个用户排序,形成待调度用户队列,假设所述待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3、用户4、用户1、用户5、用户2}。
具体地,初始化已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3},
将用户3从待调度用户队列中删除,则待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4、用户1、用户5、用户2}。
具体地,选择用户4,基于以下公式获得用户4与用户3间的空间隔离度:
d ( n 1 , n 2 ) = | | P n 1 P n 1 H - P n 2 P n 2 H | | 2 (公式5)
P n 1 = W n 1 , 1 ( : , 1 : N layer , n 1 ) W n 1 , 2 ( : , 1 : N layer , n 1 ) W n 1 , 3 ( : , 1 : N layer , n 1 ) , P n 2 = W n 2 , 1 ( : , 1 : N layer , n 2 ) W n 2 , 2 ( : , 1 : N layer , n 2 ) W n 2 , 3 ( : , 1 : N layer , n 2 ) (公式6)
其中,d(n1,n2)表示用户n1与用户n2间的空间隔离度,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04
表示用户ni的量化的无线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05
表示根据用户ni反馈的关于小区c的预编码指示PMInic获得的预编码矩阵,||·||2与[·]H分别表示矩阵的2范数与共轭转置操作。
具体地,判断用户4与用户3间的空间隔离度量化值d(4,3)是否超过了预定的表示为dB的门限值,如果超过,则表示用户4与用户3满足空间隔离度要求,用户4能够与用户3实现配对传输,否则,则表示用户4与用户3不能实现配对传输。在此,假设用户4与用户3不满足空间隔离度要求,即不能实现配对传输,因此,将用户4从待调度用户队列中删除,则此时的待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1、用户5、用户2}。
具体地,选择用户1,获得用户1与用户3间的空间隔离度d(1,3),并判断其是否超过了门限值dB。在此,假设d(1,3)超过了预定门限值dB,满足空间隔离度要求,即能实现与用户3的配对传输,因此,将用户1加入已调度用户队列,则此时的已调度队列为
{用户3、用户1},
将用户1从待调度用户队列中删除,则此时的待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5、用户2}。
具体地,选择用户5,分别获得用户5与用户3、用户1间的空间隔离度量化值d(5,3)与d(5,1),并判断其是否都超过了门限值dB。在此,假设d(5,3)与d(5,1)没有全部超过预定门限值dB,不满足空间隔离度要求,即用户5不能实现与用户3、用户1的配对传输,因此,将用户5从待调度用户队列中删除,则此时的待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2}。
具体地,选择用户2,分别获得用户2与用户3、用户1间的空间隔离度量化值d(2,3)与d(2,1),并判断其是否都超过了门限值dB。在此,假设d(2,3)与d(2,1)全部超过了预定门限值dB,满足空间隔离度要求,即用户2能够实现与用户3、用户1的配对传输,因此,将用户2加入已调度用户队列,则此时的已调度队列为
{用户3、用户1、用户2},
将用户2从待调度用户队列中删除,则此时的待调度用户队列为空。
最后,将已调度用户队列中的所有用户,即用户3、用户1与用户2作为资源块k的实际配对传输用户,如附图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过程实际是在待调度用户队列为空的情况下,终止了多用户的调度,但并不局限于这一种终止条件;所述多用户调度终止条件还包括:已调度用户队列包含的用户数即已调度用户数等于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例如,仍然以上述调度过程为例,假设基带处理单元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为2,当已调度用户队列为
{用户3、用户1}的情况下,则终止多用户调度过程。
步骤四,使用资源块k同频同时隙发送配对传输用户,即已调度的用户3、用户1与用户2的数据。
具体地,各协作小区共享用户3、用户1与用户2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是指各调制模块输出的复调制符号。
具体地,各协作小区确定用户3、用户1与用户2数据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正如以下公式所示:
Q = P n 1 P n 2 P n 3 · { P n 1 P n 2 P n 3 H · P n 1 P n 2 P n 3 } - 1 (公式7)
F n i , c = Q · ( 1 + N T · ( c - 1 ) : c · N T , Σ q = 1 i - 1 N layer , n q + 1 : Σ q = 1 i N layer , n q ) ;
i=1,2,3;c=1,2,3    (公式8)
其中,Q表示多协作小区全局的多用户的预编码矩阵,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23
表示用户ni量化的无线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24
表示小区c关于用户ni数据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NT表示每小区的发射天线数,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25
表示用户ni的秩或传输层数,[·]H与[·]-1分别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与求逆操作。
具体地,各协作小区使用关于用户3、用户1与用户2的预编码矩阵或矢量,按照以下公式,将共享的每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映射到NT个发射天线的资源块k的数据子载波。
D n i , c ( x ) = F n i , c · S n i ( x ) ; i , c = 1,2,3 (公式9)
其中,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27
表示小区c的NT个发射天线关于用户ni的发射数据,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28
表示小区c关于用户ni数据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
Figure BDA0000093904650000129
表示用户ni的待传输的数据符号矢量,x表示资源块k的数据子载波索引。
具体地,NT个发射天线形成预定的帧结构,并完成信号发射。
综上所述,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实现简单且性能较优的有限反馈多UE联合发射的实现方法,通过使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用户,基于调度优先级以及空间隔离度,实现在相同资源块的配对传输,提高了小区平均频谱效率与边缘用户频谱效率,增强了小区覆盖,同时保证了用户公平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10)

1.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其中,
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向所述服务小区反馈该用户与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在内的各协作小区间的量化信道信息,其中,所述量化信道信息与所述资源块覆盖相同的频域范围,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信道质量指示与秩指示,所述用户反馈的量化信道信息数不小于所述协作小区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各协作小区相关的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瞬时数据速率,基于预设准则根据所述瞬时数据速率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其中,所述预设准则包括比例公平准则、最大载干比准则、轮询准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用户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置于已调度用户组,将其它用户按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置于待调度用户组;
判断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是否能够与所述已调度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实现配对传输,如果是,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并加入已调度用户组,否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循环执行此判断流程直至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将已调度用户组中用户作为所述配对传输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终止条件是指:所述已调度用户组包含的用户数等于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或者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为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一个以上的用户是否能够实现配对传输的方法是,判断所述用户中任意两用户间的空间隔离程度是否超过预设门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的方法,包括:
所述各协作小区共享所述配对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确定每用户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或矢量将所述每用户的待传输数据映射到多个发射天线的所述资源块;所述多个发射天线形成预定的帧结构,并完成信号发射。
8.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装置,位于基站中,其中,
所述装置包括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具有预定协作小区集合的所有用户,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资源块以联合传输方式同频同时隙地发送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的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各协作小区相关的至少一个量化信道信息,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瞬时数据速率,基于预设准则根据所述瞬时数据速率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资源块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其中,所述预设准则包括比例公平准则、最大载干比准则、轮询准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对传输用户确定模块,还用于采用以下方法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协作小区集合资源块上的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确定在所述资源块上的配对传输用户:
将所述用户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置于已调度用户组,将其它用户按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置于待调度用户组;
判断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中联合传输调度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是否能够与所述已调度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实现配对传输,如果是,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并加入已调度用户组,否则,将该用户从待调度用户组中删除;循环执行此判断流程直至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将已调度用户组中用户作为所述配对传输用户;
所述循环终止条件是指:所述已调度用户组包含的用户数等于允许的最大配对用户数,或者所述待调度用户组为空。
CN201110285892.0A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4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5892.0A CN103024821B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5892.0A CN103024821B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821A true CN103024821A (zh) 2013-04-03
CN103024821B CN103024821B (zh) 2017-05-24

Family

ID=4797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589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4821B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482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9224A (zh) * 2015-02-12 2015-05-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作小区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技术CoMP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980249A (zh) * 2014-04-11 2015-10-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的用户配对方法
CN107006023A (zh) * 2014-12-03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上行链路(UL)协作多点(CoMP)接收提供协调的方法以及相关网络节点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4163A1 (en) * 2009-08-05 2011-02-10 Jianchi Zhu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cell transmission, central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1038661A1 (zh) * 2009-09-29 2011-04-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协同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86212A (zh) * 2011-04-08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协作调度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4163A1 (en) * 2009-08-05 2011-02-10 Jianchi Zhu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cell transmission, central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1038661A1 (zh) * 2009-09-29 2011-04-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协同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86212A (zh) * 2011-04-08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协作调度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249A (zh) * 2014-04-11 2015-10-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的用户配对方法
CN104980249B (zh) * 2014-04-11 2018-07-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的用户配对方法
CN107006023A (zh) * 2014-12-03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上行链路(UL)协作多点(CoMP)接收提供协调的方法以及相关网络节点
CN107006023B (zh) * 2014-12-03 2020-09-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上行链路(UL)协作多点(CoMP)接收提供协调的方法以及相关网络节点
CN104639224A (zh) * 2015-02-12 2015-05-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作小区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技术CoMP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639224B (zh) * 2015-02-12 2018-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作小区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技术CoMP传输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821B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Hybrid half-duplex/full-duplex cooperative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with transmit power adaptation
Benjebbovu et al.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of downlink NOMA for future LTE enhancements
Choi et al. The capacity gain from intercell scheduling in multi-antenna systems
Awad et al. A dual-decomposition-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FDMA networks with imperfect CSI
CN102823314B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02055563B (zh) 一种适用于多基站协作的自适应联合线性预编码方法
Choi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MP with multiuser MIMO-OFDMA
CN107070507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1841357A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999513A (zh) 用于mu-mimo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N102291842B (zh) 一种考虑用户QoS的虚拟MIMO配对方法
CN103997740A (zh) 基于效用优化的认知协作网络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CN103348603A (zh) 用于优化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092519B (zh) 一种基于加权和速率最大化的多用户mimo协作传输方法
CN102142875A (zh) 一种宽带协作多点传输的自适应比特装载和功率分配方法
Hassan et al. Device-clustering and rate-splitting enabled device-to-device cooperation framework in fog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2325375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024821A (zh) 一种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69688A (zh) 一种用于mu-mimo用户配对的资源分配方法
Dotzler et al. Fractional reuse partitioning for MIMO networks
CN101582707A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其基站
CN105992367B (zh) 一种用于CoMP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5072686A (zh) 一种基于ofdma中继网络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5517161A (zh) 一种下行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CN101989867B (zh)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移动终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