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3676A -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3676A
CN103023676A CN2011102837074A CN201110283707A CN103023676A CN 103023676 A CN103023676 A CN 103023676A CN 2011102837074 A CN2011102837074 A CN 2011102837074A CN 201110283707 A CN201110283707 A CN 201110283707A CN 103023676 A CN103023676 A CN 103023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synchronization
buffer memory
identifi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37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3676B (zh
Inventor
刘伟
杨世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837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367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6357 priority patent/WO20130409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3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3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logs of notifications; Post-processing of not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设备上报的告警;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缓存告警,并在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存在在告警同步过程中可能有告警主动上报时引起的告警时序的混乱,从而导致告警不同步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明确了在告警同步过程中的告警与告警主动上报的告警之间的时序,使告警获得同步的效果。

Description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告警管理是现代网络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网管)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的数据模块将设备、业务节点告警实时准确地呈现给用户,方便用户更好的观察维护网络、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对用户来说十分重要。
当电信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业务不通时,告警是提示用户最有效的方式,所以保证网管和设备告警的一致性是关键。告警数据模块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保证网管和设备告警的一致性,第一种是设备产生告警时主动上报给网管,网管实时显示;第二种是网管提供用户主动到设备上同步告警的通道,以第一种方式为主第二种方式为辅。
通常情况下,设备产生告警并上报给网管,网管接收后呈现给用户,可以保证网管和设备告警的一致性,但是,在设备和网管通讯采用非保障协议(例如,UDP),或者网络环境不理想,或者短时间告警数据量大时,可能会出现设备产生的告警无法发送到网管的情况;于是,有了上面提到的主动方式让用户手工同步告警来保持一致,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存在缺点:用户无法掌握同步的时机和频率,大大降低了网管的服务性和易用性。
为了保证网管和设备告警的一致性,专利号为CN20081022730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步告警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专利中通过判断告警唯一标识的连续性来触发同步。但是在该专利中,并没有考虑告警同步和告警主动上报是两个单独的流程,即在告警同步的过程中可能告警主动上报,对于此,在该专利中并不做处理,这样就会出现告警时序问题,影响告警的同步。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告警同步过程中可能有告警主动上报时引起的告警时序的混乱,从而导致告警不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在告警同步过程中可能有告警主动上报时引起的告警时序的混乱,从而导致告警不同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缓存所述告警,并在所述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
优选地,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再次触发告警同步。
优选地,判断缓存的所述告警是否需要告警同步包括:判断缓存的所述告警所对应的标识是否连续,其中,所述设备连续标识其上报的告警;如果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确定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
优选地,在缓存的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时,不更新所述告警标识,同步结束后,通过上报的所述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一次告警同步来恢复同步过程中上报的所述多个连续的告警标识对应的告警。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设备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新的告警上报时,将最后一次上报的所述告警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复上报;在接收到的所述告警与上一次接收到的告警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告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告警,并在所述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
优选地,所述缓存模块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触发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再次触发告警同步。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缓存的所述告警所对应的标识是否连续,其中,所述设备连续标识其上报的告警;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确定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缓存的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时,不更新所述告警标识,同步结束后,通过上报的所述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一次告警同步来恢复同步过程中上报的所述多个连续的告警标识对应的告警。
优选地,还包括:丢弃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新的告警上报时,将最后一次上报的所述告警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复上报之后,在接收到的所述告警与上一次接收到的告警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告警。
通过本发明,采用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缓存所述告警,并在所述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解决了存在在告警同步过程中可能有告警主动上报时引起的告警时序的混乱,从而导致告警不同步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明确了在告警同步过程中的告警与告警主动上报的告警之间的时序,使告警获得同步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存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告警同步和告警主动上报是两个流程,同步的同时可能有告警主动上报,如果不做处理会出现告警时序混乱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
步骤S104,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
步骤S106,缓存该告警,并在该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
通过上述步骤,在确定存在同步告警,接收到告警时,缓存该告警,明确了在告警同步过程中的告警与告警主动上报的告警之间的时序,通过对告警同步与告警主动上报两个流程的区分,来分别安排处理时间,达到了告警的有效同步。
对于缓存的告警,其也有可能出现告警丢失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发起告警同步处理,但是,这种简单的多次告警同步会导致效率比较低。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告警同步处理完成之后,再对缓存的告警是否需要告警同步进行判断,在缓存的告警需要告警同步时,再次触发告警同步。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不再需要多次调用告警同步处理,在缓存过程中无论丢失了多少告警,只要进行一次同步即可以全部完成,提高了告警同步的效率。
对于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用告警同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上报告警的设备连续标识其上报的告警,判断缓存的该告警所对应的该标识是否连续,如果该告警标识出现跳变,则确定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又例如,根据之前的经验值来进行判断,如果根据历史的统计来看,在每天的8:00-8:10通常会有30-40个左右的告警,如果在某天在该时间段内只接收到了数量很少的告警,则可以直接断定必然存在告警丢失的现象,此时就可以直接启动告警同步。
更优地,在缓存的告警标识出现跳变时,不更新告警标识,同步结束后,通过上报的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一次告警同步来恢复同步过程中上报的多个连续的告警标识对应的告警。同步过程中主动上报的告警如果有跳变,立即停止缓存告警标识的更新,(即,同步过程中缓存的告警可能出现不止一次的跳变,只要出现一次即不再更新告警标识。)这样在同步完成后,主动上报的告警标识和缓存的告警标识必定会出现跳变,触发同步保证告警状态。通过这样的处理,在流程上和普通告警上报(非同步过程中的告警上报)发生跳变的流程一致,不需要额外增加处理;另外,同步过程中可能发生多次跳变,这里只在第一次跳变出现时停止更新缓存的告警唯一标识,通过同步完成后标识的跳变进行一次同步恢复告警。
即在告警同步的过程中,如果告警正常,则对设备对应的标识进行正常的更新,如果跳变,则不再更新设备对应的标识,待同步完成后,主动上报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告警同步流程,使设备与网管的告警达到一致(即告警在系统中达到同步),这样一次同步就可以恢复之前丢失的多个告警。该处理方式,克服了只要流水号不连续即同步,没有考虑到同步过程中,可能多次出现告警流水号不连续的情况,而产生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还可能产生复杂度高、网络流量负载更大的问题。而通过上述的处理方式,实现了告警同步的简洁化,并且可行性比较高。
针对在告警同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对最后一条告警丢失时,设备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新的告警上报时,将最后一次上报的告警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复上报,例如,预定的时间为10-15秒,预定的次数为3次;网管在接收到的告警与上一次接收到的告警一致的情况下,直接丢弃该告警。而在设备与网管出现断链时,即处于无法管理的状态时,这时设备无法上报告警,此时设备与网管不同步也是正常的,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停的和设备交互流水号,来避免设备脱管时告警丢失的问题,需要定时不停的交互,影响效率,而本发明实施例则通过设备直接建链立即同步,流程简洁,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22、确定模块24和缓存模块2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确定模块24,用于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缓存模块26,用于缓存该告警,并在该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存模块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缓存模块26包括判断模块262和触发模块264:判断模块262,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触发模块264,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再次触发告警同步。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模块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判断模块262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622和第一确定模块2624:第一判断模块2622,用于判断缓存的该告警所对应的标识是否连续,其中,该设备连续标识其上报的告警;第一确定模块2624,用于如果该告警标识出现跳变,确定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该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缓存的告警标识出现跳变时,不更新告警标识,同步结束后,通过上报的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一次告警同步来恢复同步过程中上报的多个连续的告警标识对应的告警。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2所示的模块外,还包括:丢弃模块28,用于在设备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新的告警上报时,将最后一次上报的告警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复上报之后,在接收到的该告警与上一次接收到的告警一致的情况下,丢弃该告警。
本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在告警丢失时网管自动同步的处理方法,用以在设备产生告警而没有发送到网管,设备网管告警不一致时,网管触发自动同步告警以保持设备网管告警的一致性,大大提高网管的服务性和易用性,减少用户人工同步的次数。本实施例的告警丢失自动同步的处理方法,包括:
在设备侧为主动上报的告警打上一个唯一标识,唯一标识是从1计数的正整数,不论告警产生或者消失,按1递增,设备重启后计数从1重新开始计数;考虑到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产生告警,如果该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产生的告警网管接收不到,会导致网管显示延时(后续涉及到的通过唯一标识跳变触发告警同步),严重时甚至漏掉而无法上报到网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设备侧告警产生(或消失)后一段时间内,没有新告警产生(或消失),则设备侧再次重复上报该告警多次(例如,两次)。考虑到告警丢失,长时间段内不产生告警,和后续两次告警仍然丢掉的概率,该方法可靠性和可行性高。
网管收到告警时,取出该告警附带的唯一标识,并保存该唯一标识;
网管比较本次收到的告警唯一标识和上次收到的告警唯一标识,如果递增是1,则继续网管告警模块后续流程;如果非递增1,则说明有告警丢失的情况出现,触发告警同步,重新到设备上获取告警。
网管进行告警同步的同时会有设备侧告警主动上报,这是两个线程,要保持线程同步。原因如下:告警上报是有时序控制的,正常情况下,一条告警必定经过产生和消失两个步骤,也就是说,告警产生时会上报一条,告警消失时也会上报一条,产生和消失的主要区别是消失多了一个消失时间,其他关键字基本一样,那么,同一条告警A的产生(这里我们用+标识产生)A+,和消失(这里我们用-标识消失)A-,网管收到的时序应该是A+和A-。
此时,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在告警同步时,设备上有告警A,也就是A+,网管同步过程比较耗时,在A+还未处理完时,设备上告警A就消失了,也就是A-,那么会出现A-和A+的时序,结果就是先收到的A-直接丢掉,后收到的A+消失不掉,没有后续操作会一直显示在网管上,导致设备网管告警不一致。
所以,在同步告警时,需要先缓存上报的告警,待同步告警完成后,继续上报缓存的告警,保证告警时序。
在缓存的过程中,同样可能有告警丢失的情况出现,甚至不止一次,如果遇到告警丢失简单的触发同步,会导致多次同步,网管告警处理效率和效果都不会理想。于是,在同步过程中,如果告警标识正常递增则正常更新,如果告警标识出现跳变则不再更新对应网元的最新标识。通过同步完成后,主动上报告警唯一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再次同步保证设备网管告警的一致性。这样一次同步可以恢复之前丢失的多个告警。
在以上过程中,会出现网管和设备断链,无法管理的情况,这期间设备产生的告警无法上报到网管是正常的,网管通过再次与设备建链时立即同步告警来弥补这个问题,保证管理上设备初始时,网管和设备上的告警是一致的。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告警丢失自动同步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解析模块,用于接收设备上报的告警,并解析出该告警的详细信息,附带的唯一标识;上报处理模块,用于保存并更新设备每次上报的告警唯一标识;同时,比较本次和上次的告警唯一标识,如果发现唯一标识正常递增,则转换设备告警报文,正常上报网管界面;如果发现唯一标识跳变,则触发同步模块进行告警同步,在同步期间保证设备上报告警的正常处理并缓存。同步处理模块,用于主动到设备查询当前所有告警。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装置还包括:储存模块,用于保存设备上报的告警唯一标识,并且每次上报更新该标识;缓存模块,用于告警主动同步时,缓存设备主动上报的告警;其他模块:协调模块,用于保证上报处理模块和同步处理模块的线程同步;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唯一标识,通过比较结果判断下一步流程等。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同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优选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以告警上报处理为主流程,以告警同步为辅。
步骤S0,设备发送告警,不论该告警是产生还是消失,告警唯一标识递增1,特别的,发送完告警10秒内没有新的告警产生或者消失,设备把最后一条告警重复发送两次,告警唯一标识不变,告警内容不变;保护时间10秒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设置。网管接收设备侧上报告警。
步骤S2,解析告警报文中附带的设备ip,通过该ip获得网管对应网元,后续上报给对应网元;解析告警附带的唯一标识,后面步骤中进行比较唯一标识。
步骤S4,,判断唯一标识是否为1。
步骤S42,如果唯一标识是1,则清空该网元保存的网元和唯一标识映射,同时更新唯一标识为1;网管会保存每个网元及其最新的唯一标识的映射,每次收到告警后,取出内存中该网元和告警的唯一标识进行比较,判断递增情况。
步骤S44,如果唯一标识不是1,则检查内存中是否保存了网元和告警唯一标识映射关系。
步骤S442,如果内存中不存在此关系,则直接保存该映射关系。
步骤S444,如果内存中存在此关系,则取出该网元对应的最新唯一标识。
步骤S446,比较本次告警唯一标识和上次告警唯一标识(也就是内存中保存的该网元告警唯一标识)。
步骤S448,如果本次唯一标识和上次一致,则直接返回S0,此情况是发明内容的处理方法里提到的,为了避免出现最后一条告警丢失无法到达网管,设备会连续三次发送最后一条告警,降低丢失概率;也就是,如果在10秒内没有产生(消失)新告警,设备会把最后一条告警连续发三次;唯一标识相同说明该告警网管之前已处理过,后面为重复上报的,可以丢掉不必处理,判断递增是否大于1。
步骤S4484,如果本次唯一标识和上次比较,只递增1,则说明正常,更新网元和最新唯一标识映射;
步骤S4482,如果本次唯一标识和上次比较,不止递增1,则说明有告警丢失,判断网管此时是否正在同步该网元告警,
步骤S44824,如果正在同步告警,则不更新网元和最新唯一标识映射,继续处理,转换告警报文为网管报文格式,不上报界面,只是在内存中缓存该告警;网元是否在同步告警,在同步告警的流程开始处进行标记,同时放到网元同步队列中,在同步告警的流程结束后网元从同步队列中去除,取消标记,同时上报在网元同步过程中缓存的告警。
步骤S44822,如果没有同步告警,首先更新网元和最新唯一标识映射,其次网元放入同步队列,最后触发该网元告警同步,并且中断本次告警上报流程直接返回,处理下一条设备上报的告警。放入同步队列的网元在同步完成后从同步队列中去除,取消标记。
步骤S44826,告警转换报文格式,并上报;如果本次唯一标识和上次比较,递减,说明异常,直接丢弃;处理下一条设备上报的告警,循环。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告警丢失自动同步的处理方法,实现了网管无法正常接收到设备侧告警时自动触发告警同步,保证了网管设备告警的一致性,提高了网管告警的服务性和友好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
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
缓存所述告警,并在所述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再次触发告警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缓存的所述告警是否需要告警同步包括:
判断缓存的所述告警所对应的标识是否连续,其中,所述设备连续标识其上报的告警;
如果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确定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缓存的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时,不更新所述告警标识,同步结束后,通过上报的所述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一次告警同步来恢复同步过程中上报的所述多个连续的告警标识对应的告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设备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新的告警上报时,将最后一次上报的所述告警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复上报;
在接收到的所述告警与上一次接收到的告警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告警。
6.一种告警同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设备上报的告警;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告警同步正在进行;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告警,并在所述告警同步结束之后,继续处理缓存的告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模块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
触发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再次触发告警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缓存的所述告警所对应的标识是否连续,其中,所述设备连续标识其上报的告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确定需要对缓存的告警进行告警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缓存的所述告警标识出现跳变时,不更新所述告警标识,同步结束后,通过上报的所述告警标识的必然跳变触发一次告警同步来恢复同步过程中上报的所述多个连续的告警标识对应的告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丢弃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新的告警上报时,将最后一次上报的所述告警进行预定次数的重复上报之后,在接收到的所述告警与上一次接收到的告警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告警。
CN201110283707.4A 2011-09-22 2011-09-22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023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3707.4A CN103023676B (zh) 2011-09-22 2011-09-22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2/076357 WO2013040910A1 (zh) 2011-09-22 2012-05-31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3707.4A CN103023676B (zh) 2011-09-22 2011-09-22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676A true CN103023676A (zh) 2013-04-03
CN103023676B CN103023676B (zh) 2018-05-04

Family

ID=4791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3707.4A Active CN103023676B (zh) 2011-09-22 2011-09-22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3676B (zh)
WO (1) WO20130409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5097A (zh) * 2017-11-22 2018-03-23 凌云天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网元
WO2023273841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告警状态更新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449A (zh) * 1998-02-17 1999-10-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基于请求的同步总线操作
US20030069959A1 (en) * 2001-10-04 2003-04-10 Edwin Tse Alarm lists synchronization in an alarm management system
CN101094103A (zh) * 2007-07-26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nmp协议网管系统的告警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50431A (zh) * 2007-06-06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处理流水线及告警处理的方法
CN101188528A (zh) * 2007-11-30 2008-05-28 武汉市中光通信公司 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进行告警同步的方法
CN101247619A (zh) * 2008-02-29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告警同步方法
US20080211659A1 (en) * 2007-01-03 200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larm in fault management system
CN10140963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中业务板上报告警的实现方法
CN101605045A (zh) * 2008-06-10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通知消息的上报方法
CN101741635A (zh) * 2008-11-26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告警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014012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449A (zh) * 1998-02-17 1999-10-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基于请求的同步总线操作
US20030069959A1 (en) * 2001-10-04 2003-04-10 Edwin Tse Alarm lists synchronization in an alarm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211659A1 (en) * 2007-01-03 200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larm in fault management system
CN101150431A (zh) * 2007-06-06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处理流水线及告警处理的方法
CN101094103A (zh) * 2007-07-26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nmp协议网管系统的告警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0963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中业务板上报告警的实现方法
CN101188528A (zh) * 2007-11-30 2008-05-28 武汉市中光通信公司 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进行告警同步的方法
CN101247619A (zh) * 2008-02-29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告警同步方法
CN101605045A (zh) * 2008-06-10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通知消息的上报方法
CN101741635A (zh) * 2008-11-26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告警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014012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5097A (zh) * 2017-11-22 2018-03-23 凌云天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网元
CN107835097B (zh) * 2017-11-22 2021-02-26 凌云天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网元
WO2023273841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告警状态更新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40910A1 (zh) 2013-03-28
CN103023676B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1708C (zh) 告警同步方法
US9071513B2 (en) Path switch-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transport network
US901397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traffic disturban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used by intermittent failure
WO2016095344A1 (zh) 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及线卡
CN103607302A (zh) 故障信息上报方法、监控设备及管理设备
CN105024798A (zh)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EP24697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repeated updating of address table in ethernet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US7792015B2 (en) Byzantine-fault tolerant self-stabilizing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lock synchronization systems
CN103023676A (zh) 告警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30979A (zh) 一种sdwan场景下分支节点连接中心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12492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1945036A (zh)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主路由器失效的判断方法及一种路由器
CN100459585C (zh) 避免备用路由设备频繁切换状态的方法和备用路由设备
CN105264799B (zh) 保护倒换的方法、节点和控制设备
CN112383414B (zh) 双机热备份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545494A (zh) 无源光网络类型的快速切换方法、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CN110166858B (zh) Pon网络的onu自适应切换方法
US816517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CN110597672A (zh) 一种atca交换系统的主备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73707B (zh) 媒体资源使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684821A (zh) 告警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36728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节点设备、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16461B (zh) 一种策略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77653A (zh) 告警变化信息是否丢失的判定方法、系统及主控板
CN111385115A (zh) 反向业务路径故障传递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