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0671A -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0671A
CN103020671A CN2012104698761A CN201210469876A CN103020671A CN 103020671 A CN103020671 A CN 103020671A CN 2012104698761 A CN2012104698761 A CN 2012104698761A CN 201210469876 A CN201210469876 A CN 201210469876A CN 103020671 A CN103020671 A CN 103020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write line
read write
tag
z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698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0671B (zh
Inventor
叶宁
朱艳
王汝传
林巧民
王忠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4698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0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0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0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0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06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标签与读写器之间身份的相互验证,主要是通过后端系统对预先分配并存储的标志信息或共享信息进行读取验证,采用后端系统的本地时间作为与标签共享的认证标志信息,其初始值由后端数据库系统对每个标签进行分配,其后的变化由后端系统根据与标签的每次验证过程中的本地系统时间进行更新。后端系统根据数据库存储标签的标志信息及相关联的信息,并在每次验证过程中执行Hash运算。RFID标签具有伪随机数发生器,执行Hash运算和异或逻辑运算。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特性,可保护内容隐私、位置隐私,可抵抗重放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数据同步攻击,防伪造。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案,主要解决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阅读器、数据库之间的双向认证问题。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对目标对象的自动识别,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由3部分组成: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后台数据库。商品和用户的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通过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非接触式的无线数据通信传送给后端数据库,即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接收信号,无接触地读取和识别标签中所保存的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传送至后端数据库进一步处理,从而达到目标识别的目的。 
由于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通信媒体是无线电,对攻击者和其他未授权的阅读器是完全暴露的,因此信息的传递具有机密性。在缺乏认证的情况下,攻击者可以采用重放合法阅读器或标签信号的方式来假冒,以获得标签或阅读器的信任,进而获取秘密信息。第三方可以监听、干扰、篡改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会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难以保证。攻击者也可以通过监听来获取敏感信息,并制造假标签,或通过监听、查询来跟踪标签和标签携带者。 
近年来,RFID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地被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和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随着RFID应用的扩大,它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安全性和隐私性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对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隐私性的综合考虑,业内提出了多种安全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根据所采取的安全机制,这些方案分为物理机制方案和加密机制方案。物理方法主要有:Kill命令机制、静电屏蔽、阻塞法等;加密机制采用的协议大多都是询问/响应的协议模式,主要是基于单向的Hash函数,包括Hash-lock协议、随机化Hash-lock协议、Hash链协议、基于杂凑的ID变化协议。 
“Kill命令机制”是在设计标签时使之能够接受一个Kill命令,这种标签无法再次进行利用,使用效率低;静电屏蔽需要额外添加一个物理设备,增加了系统的成本,也影响电子标签的便捷性;阻塞法依靠编入标签识别码的可修改位来保护隐私性,阻塞法依赖树遍历反冲突协议来起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不可靠的RFID传输,可以造成阻塞的失败。 
Hash-lock协议容易受到重传攻击和哄骗攻击,并且不具有防追踪性;随机化Hash-lock协议中随机数的生成操作主要是由标签完成的,在低成本的标签情况下这个操作是不现实的,数据库将所有的ID传输给阅读器,增加了阅读器的工作量和整个认证的时间消耗,ID采用明文方式传输,容易造成ID信息泄露;Hash链协议只实现了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单向认证;基于杂凑的ID变化协议技术存在数据不同步问题和标签计算负荷太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Hash(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主要是对基于Hash函数的改进型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用于完善现有技术中RFID系统中的认证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特性,可保护内容隐私、位置隐私,可抵抗重放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数据同步攻击,防伪造,具有良好的前向安全性、透明性。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基于Hash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是:标签与读写器之间身份的相互验证,主要是通过后端系统对预先分配并存储的标志信息或共享信息进行读取验证,采用后端系统的本地时间作为与标签共享的认证标志信息,其初始值由后端数据库系统对每个标签进行分配,其后的变化由后端系统根据与标签的每次验证过程中的本地系统时间进行更新。后端系统根据数据库存储标签的标志信息及相关联的信息,并在每次验证过程中执行Hash运算。RFID标签具有伪随机数发生器,执行Hash运算和异或逻辑运算。 
本发明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是一种零知识泄露的无线 
射频识别RFID安全协议,具体步骤如下:
1) 读写器询问请求: 读写器R首先产生随机数R1,并向标签T发送请求Query与随机数R1
2) 标签应答:标签T产生一个随机数R2,使用自己的SK和metaID计算 
Figure 2012104698761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形成ZAM1={ ,R1,R2}发送给读写器R; 
3) 读写器认证标签:读写器通过安全信道将ZAM1={ ,R1,R2}发送给数据库;
4) 数据库更新记录:后端数据库DB收到ZAM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AA
, R1,R2},在后台数据库中查找已注册的标签记录,利用记录中的参数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验证 是否匹配,若匹配,则DB完成对T的认证,同时找出匹配的记录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则更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之后数据库产生RSK,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则数据库不更新,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最后,后端数据库DB给读写器发送消息ZAM2={DT,}至读写器R;其中,DT为会话序号的时间戳,是后端数据库DB的系统时间或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随机数,用于防止重放攻击,并作为本次会话的序号,合法的标签T可以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恢复出RSK,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AA
验证RSK的合法性,同时验证读写器R的合法性。否则,认证失败,终止协议; 
5) 读写器R将ZAM2转发给标签T;
6) 标签认证读写器:标签T收到ZAM2后,首先判断DT,如果比之前保存的大,则认为正常,然后标签T用自己的SK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即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恢复出RSK,并进行验证,如果正确则通过对读写器R的认证,并保存DT,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形成再次认证消息ZAM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发送给读写器R,作为对ZAM2的应答。该应答也是零知识的,既确认正确的收到RSK,又证明T是整个认证会话的参与者。最后标签T自动更新标签内的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如果DT不正常或RSK无效,则认证失败,终止协议; 
7)  读写器R将ZAM3转发给数据库DB;
8)  DB计算,与收到的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A
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通过对标签T的认证,并销毁RSK。
在上述安全认证协议中涉及到的变量、定义以及运算符号分别说明如下: 
R:读写器
T:标签
DB:数据库
metaID:是标签的ID经过Hash函数计算的结果值,即T和DB共享的ID假名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秘密更新前的metaID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4
:秘密更新后的metaID
R:后端系统生成的随机数
R2:标签生成的随机数
SK:会话密钥
RSK:随机会话密钥(Random Session Key,RSK)
DT:会话序号的时间戳(Date Timetamp,DT)
H(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6
):单向Hash函数运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AAAA
:标签T传递给数据库DB的认证因子
ZAM1:标签T传送给数据库DB的零知识认证消息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A
:标签T在DB中的第一、二条记录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AAA
:数据库DB传送给标签T的认证因子
ZAM2:数据库DB传送给标签T的零知识认证消息
ZAM:标签T传送给数据库DB的零知识认证消息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0
:标签T传递给数据库DB的认证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2
:异或运算
||:级联运算
CRC( ):CRC校验函数
PRNG( ):随机数发生器(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
有益效果:使用该方案有如下优点:
1. 双向身份认证。后端数据库DB通过对读写器R转发来的哈希值与数据库中的标签T对应的标志信息的哈希运算进行验证,实现对标签合法性的验证,而标签T通过读写器R转发来的后端数据库系统DB的哈希值与自身存储的标志信息的哈希运算进行验证,可有效地防止未授权的读写器和假冒的标签参与认证会话,增加了认证的可靠性。
 2.密钥动态更新。能实时、动态的更新系统中的密钥、增强了抵抗主动攻击的能力。 
 3.防伪造。在该发明的认证过程中,标签T与数据库DB均以配对的参数进行身份认证,并且认证参数均通过Hash单向函数加密,保证只有持有正确参数的双方才能通过验证,攻击无法伪造身份。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攻击。 
 4.抗重传攻击。在该发明中,每一次认证过程中都采用随机数密钥,且加密密钥每次认证后都进行更新,达到“一次一密”的效果,所以传输的认证消息具有随机性,并且每次认证过程中使用验证时间戳DT是标签与后端数据库系统共享的一致值,并且该值在传送过程中进行了Hash加密,因此,该协议可以有效地防止重传攻击。 
 5.零知识泄露。在没有泄露标签ID的情况下,实现读写器R和标签T之间的双向认证,并为以后的会话提供一次一换的随机会话密钥RSK和可以作为会话序号的时间戳DT,使得信息的拥有者可以在无需泄露秘密信息的情况下就能够向验证者证明它拥有该信息。 
 6.同步性。在本发明中,在数据库的存储记录中保存着更新前的会话密钥和更新后的随机会话密钥,即使攻击者破坏密钥的更新,下次仍能进行合法认证。 
 7.不可追踪性。在本发明中标签T的ID通过匿名的metaID来代替真实的身份,并且每次认证过程中采用随机数来破坏标签T的响应规律性,且攻击者很难获得加密后的随机数。 
 8.抗中间人攻击。在本发明中,认证和响应都是加密和基于零知识的,因此认证消息对于中间人是透明的,通过直接读取信息,攻击者只能知道读写器和标签在进行通信,而得不到任何秘密信息。即使攻击者转发标签的认证消息和再次认证消息而通过认证,但不可能获得随机会话密钥RSK,从而无法进行后续的会话。这样攻击者从截获的数据中获得重要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系统中的双向认证方法,标签T 的ID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传输,并分别进行加密传输,这种方式是ID信息不以明文方式进行传输,以匿名的方式传递标签的ID信息,可以有效地保护标签信息的不可追踪性。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数据同步的问题上提出标签询问式的通信方式,通过在数据库DB中存储随机会话密钥、以及数据库在得到标签对更新密钥请求的响应后再更新会话密钥的方法,提高了标签与数据库之间会话密钥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RFID系统初始化 
在RFID系统初始化时,每个标签和读写器分别拥有唯一的标识符metaID,读写器拥有所有的标签标识符;标签的的metaID是标签本身ID经过哈希计算的结果值。SK表示标签存储的会话密钥标签,即读写器和后台数据库拥有保密的共享密钥。
二:认证过程 
基于Hash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认证步骤如下: 
(1)读写器询问请求:读写器R首先产生随机数R1,并向标签T发送请求Query与随机数R1。 
 (2)标签应答:标签T产生一个随机数R2,使用自己的SK和metaID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A
,形成ZAM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AAAAA
,R1,R2}发送给读写器R。 
(3)读写器认证标签:读写器通过安全信道将ZAM1={ ,R1,R2}送给数据库。 
(4)数据库更新记录:后端数据库DB收到ZAM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AAAAAAA
, R1,R2},在后台数据库中查找已注册的标签记录,利用记录中的参数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A
,验证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AAAAAAAA
是否匹配,若匹配,则DB完成对T的认证,同时找出匹配的记录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AA
,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A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A
,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A
,则更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A
之后数据库产生RSK,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A
,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A
,则数据库不更新,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AAAAA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A
,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A
。最后,后端数据库DB给读写器发送消息ZAM2={DT,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A
}致读写器R。其中,DT为时间戳,是后端数据库DB的系统时间或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随机数,用于防止重放攻击,并作为本次会话的序号,合法的标签T可以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A
恢复出RSK,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AAAAAA
验证RSK的合法性,同时验证读写器R的合法性。否则,认证失败,终止协议。
(5)读写器R将ZAM2转发给标签T。 
(6)标签认证读写器:标签T收到ZAM2后,首先判断DT,如果比之前保存的大,则认为正常,然后标签T用自己的SK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A
,即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A
,恢复出RSK,并进行验证,如果正确则通过对读写器R的认证,并保存DT,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A
,形成再次认证消息ZAM3={}发送给R,作为对ZAM2的应答。该应答也是零知识的,既确认正确的收到RSK,又证明T是整个认证会话的参与者。最后标签T自动更新标签内的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A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A
。如果DT不正常或RSK无效,则认证失败,终止协议。 
(7)读写器R将ZAM3转发给数据库DB。 
(8)DB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0A
,与收到的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AAA
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通过对标签T的认证,并销毁RSK。为保证认证密钥的前向安全性,即攻击者不能从当前获取的密钥推算出之前通信采用的密钥,本发明的安全认证过程对标签的认证密钥进行实时更新。 

Claims (1)

1.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认证方法
是一种零知识泄露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协议,具体步骤如下:
1) 读写器询问请求: 读写器R首先产生随机数R1,并向标签T发送请求Query与随机数R
2) 标签应答:标签T产生一个随机数R2,使用自己的SK和metaID计算                                                
Figure 296139DEST_PATH_IMAGE002
,形成ZAM1={ ,R1,R2}发送给读写器R; 
3) 读写器认证标签:读写器通过安全信道将ZAM1={ 
Figure 865453DEST_PATH_IMAGE004
,R1,R2}发送给数据库;
4) 数据库更新记录:后端数据库DB收到ZAM1={, R1,R2},在后台数据库中查找已注册的标签记录,利用记录中的参数计算
Figure 888084DEST_PATH_IMAGE006
,验证 
Figure 852946DEST_PATH_IMAGE008
是否匹配,若匹配,则DB完成对T的认证,同时找出匹配的记录
Figure 927212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530844DEST_PATH_IMAGE012
,计算
Figure 153904DEST_PATH_IMAGE016
,当
Figure 766282DEST_PATH_IMAGE018
,则更新
Figure 227350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594878DEST_PATH_IMAGE022
之后数据库产生RSK,计算
Figure 708940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921746DEST_PATH_IMAGE026
,若,则数据库不更新,计算
Figure 713433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380038DEST_PATH_IMAGE030
,计算
Figure 334218DEST_PATH_IMAGE032
;最后,后端数据库DB给读写器发送消息ZAM2={DT,
Figure 766949DEST_PATH_IMAGE034
}至读写器R;其中,DT为会话序号的时间戳,是后端数据库DB的系统时间或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随机数,用于防止重放攻击,并作为本次会话的序号,合法的标签T可以用
Figure 413962DEST_PATH_IMAGE036
恢复出RSK,用验证RSK的合法性,同时验证读写器R的合法性;否则,认证失败,终止协议; 
5) 读写器R将ZAM2转发给标签T;
6) 标签认证读写器:标签T收到ZAM2后,首先判断DT,如果比之前保存的大,则认为正常,然后标签T用自己的SK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9
,即,恢复出RSK,并进行验证,如果正确则通过对读写器R的认证,并保存DT,计算,形成再次认证消息ZAM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5
}发送给读写器R,作为对ZAM2的应答;该应答也是零知识的,既确认正确的收到RSK,又证明T是整个认证会话的参与者,最后标签T自动更新标签内的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7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9
;如果DT不正常或RSK无效,则认证失败,终止协议; 
7)  读写器R将ZAM3转发给数据库DB;
8)  DB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1
,与收到的
Figure 509742DEST_PATH_IMAGE045
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通过对标签T的认证,并销毁RSK。
CN201210469876.1A 2012-11-20 2012-11-20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0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9876.1A CN103020671B (zh) 2012-11-20 2012-11-20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9876.1A CN103020671B (zh) 2012-11-20 2012-11-20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0671A true CN103020671A (zh) 2013-04-03
CN103020671B CN103020671B (zh) 2015-08-19

Family

ID=4796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698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0671B (zh) 2012-11-20 2012-11-20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0671B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0879A (zh) * 2013-10-09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轻量级认证与密钥协商的实现方法
CN103560881A (zh) * 2013-10-16 2014-02-0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安全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
CN103581206A (zh) * 2013-11-25 2014-02-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轻量级无服务型rfid安全搜索协议
CN104219048A (zh) * 2013-06-04 2014-12-17 安徽大学 一种rfid协议的隐私保护属性证明方法和装置
CN104283899A (zh) * 2014-10-30 2015-01-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网络中基于k-假名集合的用户匿名身份认证协议
CN104683108A (zh) * 2015-03-05 2015-06-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撤销一卡多用射频识别标签应用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4683345A (zh) * 2015-03-05 2015-06-0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伪id的物联网安全认证方法
CN104702604A (zh) * 2015-03-09 2015-06-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简单逻辑加密和时间戳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5323754A (zh) * 2014-07-29 2016-02-1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共享密钥的分布式鉴权方法
CN106372550A (zh) * 2016-08-25 2017-02-0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Hash类函数的MH轻量级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6603539A (zh) * 2016-12-21 2017-04-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因子抗去同步化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方法
CN108028844A (zh) * 2015-09-22 2018-05-11 纳格拉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零知识代码的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8092774A (zh) * 2018-01-02 2018-05-29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双向安全认证方法
CN108616358A (zh) * 2018-05-10 2018-10-02 广西大学 基于puf的无线体域网中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的认证方法
CN108833092A (zh) * 2018-06-13 2018-11-16 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监控管理系统的双加密通信方法
CN108833097A (zh) * 2018-06-27 2018-11-16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密钥分配中心的车联网rfid安全认证方法
CN109398421A (zh) * 2018-10-19 2019-03-01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上电后的静态定位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9446788A (zh) * 2018-10-12 2019-03-08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18338A (zh) * 2019-07-31 2019-11-05 徐州医科大学 可植入医疗设备的轻量级rfid无线认证协议及其系统
CN110431577A (zh) * 2018-12-29 2019-1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重放攻击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28959A (zh) * 2019-11-20 2020-09-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标签的大规模无人机群安全认证机制
CN111641657A (zh) * 2020-06-05 2020-09-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智能医疗环境下基于rfid的信息匿名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12383535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哈希传递攻击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699696A (zh) * 2019-10-21 2021-04-23 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防物理转移方法
CN115660021A (zh) * 2022-12-29 2023-01-31 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rfid防伪双向认证读取方法及rfid防伪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742B (zh) * 2017-06-22 2020-01-31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rfid系统的认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3807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ag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KR20070113401A (ko) * 2006-05-23 2007-11-29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알에프아이디 인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976363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方法
CN102394753A (zh) * 2011-11-01 2012-03-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密钥和缓存机制的rfid双向认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3807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ag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KR20070113401A (ko) * 2006-05-23 2007-11-29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알에프아이디 인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976363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方法
CN102394753A (zh) * 2011-11-01 2012-03-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密钥和缓存机制的rfid双向认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伍新华等: "一种基于Hash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Cited B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48A (zh) * 2013-06-04 2014-12-17 安徽大学 一种rfid协议的隐私保护属性证明方法和装置
CN103560879A (zh) * 2013-10-09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轻量级认证与密钥协商的实现方法
CN103560879B (zh) * 2013-10-09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轻量级认证与密钥协商的实现方法
CN103560881A (zh) * 2013-10-16 2014-02-0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安全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
CN103581206B (zh) * 2013-11-25 2017-07-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轻量级无服务型rfid安全搜索方法
CN103581206A (zh) * 2013-11-25 2014-02-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轻量级无服务型rfid安全搜索协议
CN105323754B (zh) * 2014-07-29 2019-02-22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共享密钥的分布式鉴权方法
CN105323754A (zh) * 2014-07-29 2016-02-1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共享密钥的分布式鉴权方法
CN104283899A (zh) * 2014-10-30 2015-01-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网络中基于k-假名集合的用户匿名身份认证协议
CN104283899B (zh) * 2014-10-30 2017-10-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网络中基于k‑假名集合的用户匿名身份认证方法
CN104683345A (zh) * 2015-03-05 2015-06-0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伪id的物联网安全认证方法
CN104683108A (zh) * 2015-03-05 2015-06-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撤销一卡多用射频识别标签应用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4683345B (zh) * 2015-03-05 2017-10-2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伪id的物联网安全认证方法
CN104702604A (zh) * 2015-03-09 2015-06-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简单逻辑加密和时间戳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4702604B (zh) * 2015-03-09 2018-03-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简单逻辑加密和时间戳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8028844A (zh) * 2015-09-22 2018-05-11 纳格拉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零知识代码的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8028844B (zh) * 2015-09-22 2021-04-13 纳格拉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零知识代码的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6372550A (zh) * 2016-08-25 2017-02-0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Hash类函数的MH轻量级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6603539B (zh) * 2016-12-21 2019-12-1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因子抗去同步化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方法
CN106603539A (zh) * 2016-12-21 2017-04-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因子抗去同步化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方法
CN108092774A (zh) * 2018-01-02 2018-05-29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双向安全认证方法
CN108092774B (zh) * 2018-01-02 2021-04-02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双向安全认证方法
CN108616358A (zh) * 2018-05-10 2018-10-02 广西大学 基于puf的无线体域网中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的认证方法
CN108833092A (zh) * 2018-06-13 2018-11-16 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监控管理系统的双加密通信方法
CN108833097A (zh) * 2018-06-27 2018-11-16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密钥分配中心的车联网rfid安全认证方法
CN109446788A (zh) * 2018-10-12 2019-03-08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98421B (zh) * 2018-10-19 2020-09-08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上电后的静态定位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9398421A (zh) * 2018-10-19 2019-03-01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上电后的静态定位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10431577B (zh) * 2018-12-29 2023-08-2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重放攻击的系统和方法
CN110431577A (zh) * 2018-12-29 2019-1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重放攻击的系统和方法
CN110418338A (zh) * 2019-07-31 2019-11-05 徐州医科大学 可植入医疗设备的轻量级rfid无线认证协议及其系统
CN110418338B (zh) * 2019-07-31 2022-08-12 徐州医科大学 可植入医疗设备的轻量级rfid无线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12699696A (zh) * 2019-10-21 2021-04-23 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防物理转移方法
CN112699696B (zh) * 2019-10-21 2024-02-27 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防物理转移方法
CN111628959A (zh) * 2019-11-20 2020-09-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标签的大规模无人机群安全认证机制
CN111641657A (zh) * 2020-06-05 2020-09-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智能医疗环境下基于rfid的信息匿名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11641657B (zh) * 2020-06-05 2022-02-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智能医疗环境下基于rfid的信息匿名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12383535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哈希传递攻击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383535B (zh) * 2020-11-10 2022-10-25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哈希传递攻击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60021A (zh) * 2022-12-29 2023-01-31 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rfid防伪双向认证读取方法及rfid防伪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0671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0671B (zh) 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方法
CN101847199B (zh) 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4184733B (zh) 一种基于crc编码的rfid轻量级双向认证方法
Zhou et al. A lightweight anti-desynchronization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CN104115442B (zh) 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双向认证方法
Ahmed et al. Lightweight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for low cost RFID tags
Chen et al. An ownership transfer scheme using mobile RFIDs
CN101980241B (zh) 一种射频标签认证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883681A (zh) 一种基于动态共享密钥的移动rfid双向认证方法
CN103532718A (zh) 一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4333539A (zh) 一种基于切比雪夫映射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
Peng et al. Privacy protection based on key-changed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in internet of things
CN104579688B (zh) 一种基于Hash函数可同步更新密钥的RFID双向认证方法
David et al. Providing strong security and high privacy in low-cost RFID networks
CN102904723B (zh) 一种rfid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法
CN106027237A (zh) 一种rfid系统中基于组的密钥矩阵安全认证方法
Kumari Real time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RFID applications
Ranasinghe et al. Security and privacy solutions for low-cost rfid systems
CN103840941A (zh)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物联网感知层认证中的位置隐私方法
CN107040363B (zh) 基于混沌加密的轻量级rfid所有权转移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Emap: An efficient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for passive RFID tags
Xiaohong et al. RFID mutual-authentication protocol with synchronous updated-keys based on Hash function
Han et al. Anonymous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for RFID tag without back-end database
CN102238535B (zh) 一种实现数据安全的无线实时定位方法
Wu et al. RFID System Secur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Assignee: Jiangsu Nanyou IOT Technology Park Ltd.

Assignor: Nanjing Post & Telecommunication Univ.

Contract record no.: 201632000021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bidirectional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hash func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1118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iangsu Nanyou IOT Technology Park Ltd.

Assignor: Nanjing Post & Telecommunication Univ.

Contract record no.: 2016320000212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