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9554A -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9554A
CN103019554A CN2011102797128A CN201110279712A CN103019554A CN 103019554 A CN103019554 A CN 103019554A CN 2011102797128 A CN2011102797128 A CN 2011102797128A CN 201110279712 A CN201110279712 A CN 201110279712A CN 103019554 A CN103019554 A CN 103019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int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act
lateral edges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9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97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9554A/zh
Priority to US13/623,392 priority patent/US969676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019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9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9Touch strips, e.g. orthogonal touch strips to control cursor movement or scrolling; single touch strip to adjust parameter or to implement a row of soft ke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命令识别方法的电子设备。所述命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识别对应命令。通过利用该命令识别方法,可以有利地在减少电子设备上的按键数量(甚至无按键)的情况下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操作命令的识别,有效地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Description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操作命令识别,并具体涉及一种命令识别方法、以及使用该命令识别方法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上往往设置有至少一个按键,用户通过按压按键来触发对手机的操作。由于按键的存在,在显示屏幕大小固定的情况下,会增大手机的尺寸;另一方面,在手机尺寸固定的情况下,会减小显示屏幕的大小。
因此,在现有的手机方案中尽可能减少按键的数量,将显示屏幕实现为触摸屏,由此来实现对手机的操作。尽管通过这种手机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按键数量与显示屏幕大小的良好折衷,然而,在这种手机方案下仍存在至少一个按键,例如,用户交互界面主页面显示按键(home键)。
此外,由于通过触摸屏实现以下一些操作往往是不便的,例如,在拍照时,通过触摸屏进行拍照操作存在不便;在关机时,通过触摸屏进行关机操作也存在不便;在听音频或看视频时,通过触摸屏进行音量调节操作也存在不便,因此往往在手机上还存在音量调节按键、电源按键、拍照按键等。
因此,需要一种无按键手机、以及用于该无按键手机的命令识别方法;以及相应地一种无按键电子设备、以及用于该无按键电子设备的命令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命令识别方法,该电子设备的边缘被划分为若干个操作区域,通过首先识别对该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检测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接触点,然后依据所识别的握持手势以及所检测的发生接触变化的接触点来识别对于该电子设备的操作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命令识别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命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识别对应命令。
优选地,在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中,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从在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优选地,在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中,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及其相应接触压力;以及从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第一时刻的接触压力大于预定阈值。
优选地,在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中,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一部分;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二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从在第二时刻获得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在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中,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被划分为6个区域,对一个操作区域中任何点的接触被获得为一个接触点,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右手持握;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左手持握;或者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双手持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接触点检测部件,用于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握持手势确定部件,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用于在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确定了握持手势之后的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以及命令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识别对应命令。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接触点存储部件,用于存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所获得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所述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在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及其相应接触压力;以及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是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第一时刻的接触压力大于预定阈值。
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一部分;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二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在第二时刻获得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二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命令识别方法,其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命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基于所述握持手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操作信息;以及基于所述操作信息,识别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
优选地,在命令识别方法中,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针对每种握持手势,设定与该握持手势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
优选地,每个特定检测区域具有与其对应的命令集,每个所述命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握持手势获得部件,用于获得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特定检测区域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握持手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操作信息获得部件,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操作信息;以及命令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信息来识别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图2B和图2C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中的获得变化接触点的三种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的右手握持的操作及其对应命令的示例。
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命令识别方法以及使用该命令识别方法的电子设备。
首先,将参考图1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命令识别方法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100在步骤S101开始。
在步骤S110,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例如,所述接触点由人的手指接触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产生。
在步骤S120,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作为示例,所述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以及双手握持。作为另一示例,所述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横向握持、左手纵向握持、右手横向握持、右手纵向握持、双手横向握持、双手纵向握持。
在步骤S130,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作为示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至少一个接触点,其中,所述接触状态变化包括:接触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作为示例,参考如图3中的c)所示的情况,其中,在右手握持时,不改变右手握持手机的状态,而通过另一手同时按下手机上方和下方的接触区。
参考图2A来描述这种情况,在步骤S21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在步骤S2120,从在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作为另一示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接触点;以及所述接触状态变化包括以下之一:离开所述一部分接触点并且再次接触并按下所述一部分接触点;以及不离开所述一部分接触点而直接按下所述一部分接触点,即,增加接触压力。作为示例,参考如图3中的a)和e)所示的情况,在图3的a)中,在右手握持时,大拇指离开或不离开手机侧边缘的接触区,并且按下该接触区;在图3的e)中,在右手握持时,食指离开或不离开手机侧边缘的接触区,并且按下该接触区。作为另一示例,参考如图3中的f)所示的情况,其中,在双手握持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离开或不离开手机侧边缘的接触区,并且按下其所在的接触区。
参考图2B来描述这种情况,在步骤S22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及其相应接触压力;在步骤S2120,从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第一时刻的接触压力大于预定阈值。
作为又一示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个接触点、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另一接触点,其中,所述接触状态变化包括:离开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所述一个接触点,并接触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所述另一接触点。作为示例,参考如图3中的b)和d)所示的情况,在图3的b)中,在右手握持时,大拇指离开其原来的接触区,并且按下新的接触区;在图3的d)中,在右手握持时,食指离开其原来的接触区,并且按下新的接触区。
参考图2C来描述这种情况,在步骤S23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在步骤S2320,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一部分;在步骤S233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二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在步骤S2340,从在第二时刻获得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按照顺时针方向从该电子设备的上方开始,将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被划分为6个区域(第一至第六区域,如图3中的左侧的参考标号1-6所示),对一个操作区域中任何点的接触被获得为一个接触点。
在此情况下,作为示例,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右手持握。另外,在检测到对第三、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也可以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右手持握。
作为示例,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左手持握。另外,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五区域的同时接触时,也可以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左手持握。
作为示例,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双手持握。
尽管在图3中仅示出了右手握持(右手纵向握持)的命令识别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相应地获得左手握持(左手纵向握持)、左手横向握持、右手横向握持的命令识别示例。
然后,在步骤S140,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识别对应命令。
作为示例,如图3中所示,在将对第二、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识别为右手握持的情况下,当检测到大拇指离开第二区域并再次按下第二区域或者大拇指未离开第二区域而直接按下第二区域时,识别命令为返回(back)命令,例如,返回之前的页面、撤销刚刚发生的对文档的编辑操作等等;当检测到大拇指离开第二区域并按下第三区域时,识别命令为运行后台管理程序,例如,运行后台管理程序以便显示已经运行了哪些任务/应用程序;当检测到食指离开第六区域并按下第一区域或者食指未离开第六区域而另一手指按下第一区域时,识别命令为显示当前运行程序的菜单(menu)的命令,例如,文档的编辑菜单;当检测到食指离开第六区域并再次按下第六区域或者食指未离开第六区域而直接按下第六区域时,识别命令为返回用户交互界面的主页面(home)的命令;以及当检测到按下第一和第四区域时,识别命令为关机(power)命令。
最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100在步骤S199结束。
在识别出对电子设备所执行操作所对应的命令之后,将所识别的命令发送给该电子设备的命令处理/执行部件,以便响应于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的操作。
图4中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100的电子设备400的框图。
该电子设备400包括: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以及命令识别部件440。
接触点检测部件410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作为示例,接触点检测部件410包括在该电子设备400的侧边缘设置的许多用于感测接触和/或按压的传感器,例如包括感压、感电流、感温度、感脉搏、感光等传感器。
有利地,按照顺时针方向从该电子设备的上方开始,将所述电子设备400的侧边缘划分为6个区域(第一至第六区域,如图3中左侧的参考标号1-6所示),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被设置在每个区域上,对一个操作区域中任何点的接触被获得为一个接触点。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更多或更少的区域,并且每个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相同或不同。
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作为示例,所述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以及双手握持。作为另一示例,所述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横向握持、左手纵向握持、右手横向握持、右手纵向握持、双手横向握持、双手纵向握持。
例如,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检测到对第二、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右手持握。另外,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检测到对第三、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也可以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右手持握。
例如,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左手持握。另外,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五区域的同时接触时,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也可以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左手持握。
例如,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双手持握。
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在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确定了握持手势之后的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有利地,所述电子部件400还包括:接触点存储部件450,用于存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所获得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作为示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至少一个接触点,其中,所述接触状态变化包括:接触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如图3中的c)所示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从在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450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作为另一示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接触点,其中,所述接触状态变化包括以下之一:离开所述一部分接触点并且再次接触并按下所述一部分接触点;以及不离开所述一部分接触点而直接按下所述一部分接触点,即,增加接触压力,如图3中的a)、e)和f)所示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及其相应接触压力;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从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是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450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第一时刻的接触压力大于预定阈值。
作为又一示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个接触点、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另一接触点,其中,所述接触状态变化包括:离开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所述一个接触点,并接触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不同的所述另一接触点,如图3中的b)和d)所示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从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450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一部分;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450存储在所述第一时刻检测的接触点;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410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二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从在第二时刻获得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二部分。
然后,命令识别部件440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识别对应命令,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拍照命令、主页面显示命令、关机命令、后台管理程序运行命令、菜单显示命令等。
在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500,其应用于一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500在步骤S501处开始。
在步骤S510,获得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作为示例,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此外,作为另一示例,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横向握持、左手纵向握持、右手横向握持、右手纵向握持、双手横向握持、双手纵向握持。
在步骤S520,基于所述握持手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
优选地,对于每种握持手势,设定其相应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例如,如图3所示,在右手握持或右手纵向握持的情况下,设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作为其特定检测区域;类似地,在左手握持或左手纵向握持的情况下,设定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作为其特定检测区域;在双手握持或双手横向握持的情况下,设定第三和第五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作为其特定检测区域。
注意,右手横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可以不同于右手纵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左手横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可以不同于左手横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
再例如,右手横向握持的特定检测区域可以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区域,左手横向握持的特定检测区域也可以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区域。
特定检测区域的设置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开发者预先设定、或者可以由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根据其使用习惯而设定。
优选地,每个特定检测区域具有与其对应的命令集,每个所述命令集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命令。作为示例,在右手握持或右手纵向握持的情况下,设定第二区域作为特定检测区域,例如,在编辑文件时,按下该第二区域,对应命令为撤销命令,诸如撤销刚进行的编辑操作;在播放音频时,在该第二区域上向上滑动,对应命令为增大音量,在该第二区域上向下滑动,对应命令为减小音量;在观看照片时,在该第二区域上向上滑动,对应命令为显示上一照片,在该第二区域上向下滑动,对应命令为显示下一照片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类似地设置不同的命令。
在步骤S530,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操作信息。如上所述,所述操作信息可以是按下某一特定检测区域、双击某一特定检测区域、在某一特定检测区域上向上滑动、或者在某一检测区域上向下滑动。甚至,所述操作信息还可以是:在某一检测区域上向左或向右滑动。
在步骤S540,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例如,从所述命令集中提取出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
最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在步骤S599结束。
有利地,命令识别方法500中的步骤S530除了可以根据图2A-图2C所示的方法实现之外,还可以采用现有的轨迹检测方法,从而检测出在该检测区域上的滑动操作。
图6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使用命令识别方法500的电子设备600的框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包括:握持手势获得部件610、特定检测区域确定部件620、操作信息获得部件630、以及命令识别部件640。
握持手势获得部件610获得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例如,握持手势获得部件610可以包括如图4中所示的接触点检测部件410和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其中,利用接触点检测部件410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利用握持手势确定部件420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
作为示例,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此外,作为另一示例,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横向握持、左手纵向握持、右手横向握持、右手纵向握持、双手横向握持、双手纵向握持。
特定检测区域确定部件620基于所述握持手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优选地,对于每种握持手势,设定其相应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有利地,右手横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可以不同于右手纵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左手横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可以不同于左手横向握持所对应的特定检测区域。
有利地,该电子设备600还包括特定检测区域存储部件650,其用于存储每种握持手势及其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特定检测区域确定部件620基于所述握持手势依据所述特定检测区域存储部件650中所存储的内容,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特定检测区域的设置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开发者预先设定、或者可以由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根据其使用习惯而设定。
此外,优选地,每个特定检测区域具有与其对应的命令集,每个所述命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命令。
有利地,该电子设备600还包括命令集存储部件660,其用于存储在每种握持手势下对其相应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中的每一个特定检测区域的操作及对应命令。
操作信息获得部件630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操作信息,其有利地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430。此外,操作信息获得部件630可以有利地包括现有的接触轨迹检测部件,以便检测在检测区域上的滑动操作。操作信息获得部件630所获得的操作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按下某一特定检测区域、双击某一特定检测区域、在某一特定检测区域上向上或向下滑动、在某一检测区域上向左或向右滑动。
命令识别部件640基于所述操作信息来识别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例如,从所述命令集存储部件660中提取与所检测的操作相对应的命令。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上,可以无需包括任何按键,而通过在判断了握持手势之后检测操作,来识别对该电子设备的操作命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对讲机、MP3、MP4、个人数字助理、卡片式照相机等单手可握持的小型电子设备,甚至也可以是PAD等便携设备。当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限于上述的示例,并且也不限于其上不包括任何按键的电子设备。即使一个电子设备上包括了至少一个按键,只要该电子设备包含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并且/或者实施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尽管在上文中采用表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来限定第一至第六区域的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简单地利用电子设备的背面的一定区域来实现该功能,这样的实现方式仍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处理器或它们的组合的各种形式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识别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还应当理解,优选地用软件来实现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些组成系统组件和方法,因此这些系统组件或处理功能块之间的实际连接可以根据本发明被编程的方式而不同。给出这里的描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想到本发明的这些和类似的实现或配置。
尽管在这里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

Claims (19)

1.一种命令识别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命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
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识别对应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
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
从在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
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及其相应接触压力;以及
从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第一时刻的接触压力大于预定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在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包括:
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一部分;
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二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
从在第二时刻获得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二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被划分为6个区域,对一个操作区域中任何点的接触被获得为一个接触点,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以下至少一项:
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右手持握;
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左手持握;或者
在检测到对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区域的同时接触时,识别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为双手持握。
7.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接触点检测部件,用于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握持手势确定部件,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
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用于在所述握持手势确定部件确定了握持手势之后的预定时间内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发生接触状态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以及
命令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握持手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及其相应的接触状态变化来识别对应命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接触点存储部件,用于存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所获得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其中,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所述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
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在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接触点存储部件,用于存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所获得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其中,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及其相应接触压力;以及
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第一时刻获得的接触点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是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中的每个接触点在第一时刻的接触压力大于预定阈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接触点存储部件,用于存储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所获得的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
其中,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
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在所述接触点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一部分;
所述接触点检测部件还在该预定时间内的第二时刻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以及
所述变化接触点检测部件从在第二时刻获得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接触点中提取未在第一时刻所获得的接触点中包括的接触点,以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点的第二部分。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
12.一种命令识别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命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
基于所述握持手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
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操作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操作信息,识别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以及
针对每种握持手势,设定与该握持手势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每个特定检测区域具有与其对应的命令集,每个所述命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命令。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命令识别方法,其中,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的操作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之一上的向上滑动、在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之一上的向下滑动、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中的一部分特定检测区域上的按压。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握持手势获得部件,用于获得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手势;
特定检测区域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握持手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
操作信息获得部件,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获得操作信息;以及
命令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信息来识别与所述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命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握持手势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左手握持、右手握持、双手握持;
所述特定检测区域确定部件针对每种握持手势,设定与该握持手势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特定检测区域具有与其对应的命令集,每个所述命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命令。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操作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之一上的向上滑动、在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之一上的向下滑动、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检测区域中的一部分特定检测区域上的按压。
CN2011102797128A 2011-09-20 2011-09-20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3019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97128A CN103019554A (zh) 2011-09-20 2011-09-20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US13/623,392 US9696767B2 (en) 2011-09-20 2012-09-20 Command recognition method including determining a hold ges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97128A CN103019554A (zh) 2011-09-20 2011-09-20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9554A true CN103019554A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68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97128A Pending CN103019554A (zh) 2011-09-20 2011-09-20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696767B2 (zh)
CN (1) CN103019554A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392A (zh) * 2014-08-11 2015-01-21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触摸位置判断惯用手握持的方法
CN104331197A (zh) * 2014-08-11 2015-02-04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解锁/锁屏的方法
CN104331227A (zh) * 2014-08-11 2015-02-04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开关机的方法
CN104635918A (zh) * 2013-11-15 2015-05-20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4731330A (zh) * 2015-03-24 2015-06-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98975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20160A (zh) * 2015-08-27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WO2015192456A1 (zh) * 2014-06-18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移动终端界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6045579A1 (zh) * 2014-09-22 2016-03-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11680A (zh) * 2015-12-28 2016-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触控装置和方法
CN105824564A (zh) * 2016-03-25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返回键的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终端
CN105867791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工具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5867732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05867813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05867816A (zh) * 2016-03-29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调节的方法和终端
CN105892907A (zh) * 2016-03-25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滚动截屏的使用方法和终端
CN105892909A (zh) * 2016-03-25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查看方法和终端
CN107533394A (zh) * 2015-03-27 2018-01-02 索尼公司 触摸屏装置及其方法
WO2018040559A1 (zh) * 2016-08-29 2018-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91736A (zh) * 2018-09-28 2019-02-26 南昌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627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0523A1 (en) * 2013-02-27 2015-12-24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US10345967B2 (en) * 2014-09-17 2019-07-09 Red Hat, Inc. User interface for a device
US10126854B2 (en) * 2015-03-06 2018-11-13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Providing touch position information
KR20210131802A (ko) 2020-04-24 2021-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385A (zh) * 2005-03-04 2008-02-27 苹果公司 带有多个触感器件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1464779A (zh) * 2009-01-13 2009-06-24 聂清永 一种在手持电子设备上切换输入界面的方法及其切换装置
EP2306363A1 (en) * 2009-09-30 2011-04-06 NCR Corporation Multi-touch surface intera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5549A (en) * 1995-07-24 1999-12-21 Forest; Donald K.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00592B2 (en) * 2005-03-04 2010-09-21 Apple Inc.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ensing devices
JP4632102B2 (ja) * 2008-07-17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654141A1 (en) * 2008-10-06 2020-05-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US20100138680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display and voice command activation with hand edge sensing
KR20100071754A (ko) * 2008-12-19 2010-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와 키조작에 의한 멀티 입력 방식을 이용한 촬영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촬영장치
US20110102334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djusted position for touch input
CN102069710B (zh) * 2009-11-24 2014-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驾驶监控装置及方法
DE102009057947A1 (de) * 2009-12-11 2011-06-16 Ident Technology Ag Multifunktionaler Berührungs- und/oder Annäherungssensor
KR20110069476A (ko) * 2009-12-17 2011-06-23 주식회사 아이리버 사용자 그립 상태를 반영하여 조작가능한 핸드헬드 전자기기 및 조작방법
JP5508122B2 (ja) * 2010-04-30 2014-05-28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プログラム、情報入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797265B2 (en) * 2011-03-09 2014-08-05 Broadcom Corporation Gyroscope control and input/output device selection in handheld mobile devices
US20130154999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David Brent GUARD Multi-Surface Touch Sensor Device With User Action Detection
JP2013254463A (ja) * 2012-06-08 2013-12-19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385A (zh) * 2005-03-04 2008-02-27 苹果公司 带有多个触感器件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1464779A (zh) * 2009-01-13 2009-06-24 聂清永 一种在手持电子设备上切换输入界面的方法及其切换装置
EP2306363A1 (en) * 2009-09-30 2011-04-06 NCR Corporation Multi-touch surface interaction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918A (zh) * 2013-11-15 2015-05-20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15192456A1 (zh) * 2014-06-18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移动终端界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02448A (zh) * 2014-06-18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移动终端界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331197A (zh) * 2014-08-11 2015-02-04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解锁/锁屏的方法
CN104331227A (zh) * 2014-08-11 2015-02-04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开关机的方法
CN104298392A (zh) * 2014-08-11 2015-01-21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触摸位置判断惯用手握持的方法
WO2016045579A1 (zh) * 2014-09-22 2016-03-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31330A (zh) * 2015-03-24 2015-06-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533394A (zh) * 2015-03-27 2018-01-02 索尼公司 触摸屏装置及其方法
CN107533394B (zh) * 2015-03-27 2020-07-14 索尼公司 触摸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手持装置
CN104898975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898975B (zh) * 2015-05-29 2018-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20160A (zh) * 2015-08-27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CN105120160B (zh) * 2015-08-27 2019-05-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CN105511680B (zh) * 2015-12-28 2018-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触控装置和方法
CN105511680A (zh) * 2015-12-28 2016-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触控装置和方法
CN105867813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05892907A (zh) * 2016-03-25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滚动截屏的使用方法和终端
CN105892909A (zh) * 2016-03-25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查看方法和终端
CN105867732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05824564A (zh) * 2016-03-25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返回键的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终端
CN105867791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工具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5867816A (zh) * 2016-03-29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调节的方法和终端
WO2018040559A1 (zh) * 2016-08-29 2018-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91736A (zh) * 2018-09-28 2019-02-26 南昌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627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627B (zh) * 2018-12-29 2021-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78073A1 (en) 2014-03-20
US9696767B2 (en)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9554A (zh) 命令识别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6951884A (zh) 采集指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951159A (zh) 触摸按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5425941A (zh) 一种防止误启动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71921A (zh) 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6169078A1 (zh) 一种实现触控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60907A (zh) 拍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019592A (zh) 一种选择界面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1554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506820B (zh)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的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5183286A (zh) 桌面图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US10951754B2 (en)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incoming call by means of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3809895B (zh) 一种可动态生成按键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3995666A (zh) 一种设置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1988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598076A (zh) 触摸信息屏蔽方法及装置
CN105446607A (zh) 相机触控拍摄方法及其触控终端
US10334409B2 (en) SMS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487680A (zh) 用于终端截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5367A (zh) 终端触控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7562349A (zh) 一种执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31590A1 (zh) 一种控制黑屏手势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814959A (zh) 一种美颜拍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11777A (zh) 触控显示屏上的会话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468281A (zh) 显示设置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