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7473B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7473B
CN103017473B CN201110287786.6A CN201110287786A CN103017473B CN 103017473 B CN103017473 B CN 103017473B CN 201110287786 A CN201110287786 A CN 201110287786A CN 103017473 B CN103017473 B CN 103017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plant
resonant circuit
circuit
refrigeration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77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7473A (zh
Inventor
孙永升
朱斐
滕东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Group Corp
Haier Group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Group Corp
Haier Group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Group Corp, Haier Group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877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7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7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7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7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74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第二谐振电路,用于通过谐振的无线方式接收其他制冷设备输出的高频交流电;整流电路,与第二谐振电路或外接交流电电源连接,用于将第二谐振电路接收的高频交流电或外接的交流电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制冷模块,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制冷;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并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第一谐振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高频交流电以谐振的无线形式输出至其他制冷设备。通过无线供电实现制冷设备各制冷设备单独制冷,提高制冷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制冷设备(冰箱、冷柜、冰吧等)是一体式的,大多数由冷藏室、保鲜室、冷冻室等组成。此类制冷设备中各冷室的体积、尺寸和功能均不可改变。然而不同用户对制冷设备的需求不同,例如,对冷藏室、保鲜室、冷冻室的容积有不同需求,或在不同季节对制冷设备的使用也有所不同,而现有制冷设备显然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易造成空间使用的浪费或不足。尤其是储存空间不足时对用户会造成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通过无线供电实现制冷设备各制冷设备单独制冷,提高制冷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
第二谐振电路,用于通过谐振的无线方式接收其他制冷设备输出的高频交流电;
整流电路,与第二谐振电路或外接交流电电源连接,用于将第二谐振电路接收的高频交流电或外接的交流电电源转换为直流电;
制冷模块,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制冷;
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并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第一谐振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高频交流电以谐振的无线形式输出至其他制冷设备。
由上,通过无线供电实现制冷设备各制冷设备单独制冷,实现提高制冷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主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副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主线圈和副线圈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和底/顶部位置,或制冷设备两个侧部位置。
由上,实现主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的无线电能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主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两个副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与侧部相交的位置;所述两个副线圈分别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底/顶部与该侧部相交的位置、制冷设备顶/底部与相对的侧部相交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为两个;
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主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每个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副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与侧部相交的位置;所述两个第二谐振电路的副线圈分别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底/顶部与该侧部相交的位置、制冷设备顶/底部与相对的侧部相交的位置。
由上,通过改变副线圈位置,实现不同制冷设备按不同位置关系排列。
较佳的,还包括第一开关,串联在整流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电路中;
线圈开关控制模块,与第一开关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开闭。
较佳的,还包括第一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制冷设备设置主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的表面,用于在检测到另一制冷设备装配于当前制冷设备设置主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时发出信号;
所述线圈开关控制模块还与第一接触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收到第一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由上,实现当两制冷设备相接触时,控制电能传输,实现节能目的。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串联在连接副线圈的电路中;
所述线圈开关控制模块还与第二和第三开关连接,还用于控制第二、第三开关的开闭。
由上,实现连通或断开电路,以使该制冷设备处于工作或停工状态。
可选的,所述副线圈为两个时,还包括第二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制冷设备设置副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的表面,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制冷设备设置副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装配另一制冷设备时发出信号;
所述线圈开关控制模块还与第二接触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收到第二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第三开关相应的开闭。
由上,实现可识别出相邻制冷设备的摆放方式,以控制对应的开关开闭。
可选的,所述制冷设备外壳的两侧面板或顶板和底板对应位置设置相互匹配的凸起和凹槽。
由上,实现便于用户取放各制冷设备。
可选的,所述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凸起或凹槽中。
由上,实现制冷设备排列相接触时,可触发接触传感器,实现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冷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各制冷设备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设备的外部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冷设备的外部结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制冷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制冷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拆卸式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制冷设备,其中之一用于连接外部电源驱动其制冷模块进行制冷,并将接收的电源转换为无线电能输出至与其相邻的另一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之间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能。
如图1所示制冷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谐振电路105、整流电路101、逆变电路103和第一谐振电路104,还包括与整流电路101连接的制冷模块102。
整流电路101还包含一电源接口,可与外部电源连接,其输出端如上所述一端与制冷模块102连接,另一端与逆变电路103连接。所述整流电路101用于将外部电源转换为驱动制冷设备制冷模块102的直流电,整流电路101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和整流二极管。
制冷模块102,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可采用直流电驱动的制冷装置,如直流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装置。本例中,所述制冷模块102采用低电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由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电偶,两导热片(绝缘陶瓷片)分别粘贴在所述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的上、下两端面。其工作原理为:当直流电通过电偶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产生能量转移,电流由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的接头,通过上导热片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热量由P型半导体流向N型半导体的接头,通过下导热片向外界释放,成为热端。吸热和放热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N、P型半导体材料的对数决定。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面的冷端与制冷设备内胆外壁相贴设置,热端与制冷设备外壳相贴设置,以向外散热。
逆变电路103,用于将整流电路101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逆变电路103主要通过逆变器实现。
第一谐振电路104,用于将逆变电路103所产生的高频交流电以无线形式输出。第一谐振电路104主要包括由主线圈(发射线圈)构成的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将所接收的上述高频交流电驱动主线圈产生变磁场,使得主线圈与之相邻的制冷设备中第二谐振电路105’中的副线圈发生电磁耦合,由此实现将电能以无线形式的传输。
第二谐振电路105包括与上述第一谐振电路104中主线圈相匹配的副线圈(接收线圈)构成的谐振电路。仅在副线圈与主线圈靠近时发生电磁耦合,由此所述副线圈感应出交变的电压,完成电能传输。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第一谐振电路104中的主线圈和第二谐振电路105中的副线圈设置位置分别为制冷设备前面板内侧的右上顶角和右下顶角。第一制冷设备的第一谐振电路104中的主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与之相邻的第二制冷设备中第二谐振电路105’中副线圈与第一谐振电路104中的主线圈发生电磁耦合,由此,电能传输至第二制冷设备。由此,还可将电能逐一传递至第三、第四制冷设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磁线圈将电能以无线形式传输。不难理解,还可通过光电耦合器代替电磁线圈将电能进行传输,通过将传输的电能进行电-光-电转换完成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向所述第二、第三、第四制冷设备的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设备的前面板可设置一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中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谐振电路连接的开关,其中,开关包括串联在整流电路连接逆变电路中的第一开关和串联在连接副线圈的电路中的第二开关,通过开启/关闭开关,实现连通或断开电路,以使该制冷设备处于工作或停工状态。另外,还包括与制冷模块连接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各制冷设备的温度,使制冷设备实现冷藏、保鲜或冷冻功能。更优的,在控制面板中还可包括一LCD显示屏,用于显示各制冷设备的工作参数。
如图2所示,各制冷设备由下至上可拆卸的叠放在一起。另外,为便于其安装固定,如图3、图4所示的制冷设备外部结构示意图,可分别在所述制冷设备的非门体左、右两侧面板外部设置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一凸起120。另外,在制冷设备的上面板外部设置第二凸起130。相应的,在制冷设备下面板设置与第二凸起130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未图示)。由此,可实现两制冷设备左右安装固定或上下安装固定。其中,图2中上述装配结构为原理的示意图,不难理解,该装配结构可制冷设备外壳靠近背板的位置,这样不会影响整体外观的美感。
另外,为实现相邻制冷设备无论位于何种位置关系均可正常传输无线电能,本发明还提供另一实施例,具体来说,可将第一谐振电路104中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前面板内侧的右上顶角;在第二谐振电路105中设置两个副线圈,两副线圈分别设置于制冷设备前面板内侧的右下顶角和左上顶角,线圈位置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开关矩阵控制所述线圈供电电路的接通或断开。开关矩阵的控制端可集成于所述控制面板中,便于用户依据相邻制冷设备不同位置设置线圈的通断。由此可实现将制冷设置按不同位置摆放。
更优的,还可通过相邻制冷设备的安装或拆卸实现控制上述线圈电路的接通或断开。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制冷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其中,串联在整流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电路中设置第一开关1041;串联在连接第二谐振电路105中两副线圈的电路中第二、第三开关,分别用于控制第二谐振电路105中的两个副线圈供电电路的开闭。所述开关为可控开关,如晶闸管、三极管、继电器等。线圈开关控制模块107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电连接,用于依据后文所述接触传感器106所产生的信号,控制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开关的开闭。接触传感器106与线圈开关控制模块107连接,用于检测两制冷空间是否接触并生成检测信号。如图3、图4所示,可设置两个接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凸起120和第二凸起130处,或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处。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第一制冷设备与第二制冷设备为左右放置时,第一制冷设备的第一凸起120进入第二制冷设备的第一凹槽110,因相互作用力,使得设置于第一凸起120处的接触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产生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输出至线圈开关控制模块107,线圈开关控制模块107依据该接触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控制相应开关的开闭,使第一谐振电路104中主线圈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105中位于左上顶角的副线圈电路通电,由此实现将电能以无线形式的传输。另外,当第一制冷设备与第二制冷设备为上下放置时,不难理解,由对应位置的接触传感器106的压力信号,控制相应开关开闭,使第一谐振电路104中主线圈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105中位于右上顶角的副线圈电路接通。其中,设置于不同位置的接触传感器106分别连接线圈开关控制模块的不同端口,从而线圈开关控制模块可识别出第一制冷设备与第二制冷设备的摆放方式,以控制对应的开关开闭。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中制冷模块的电路原理图,设置两路第二谐振电路,每一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副线圈的谐振电路。第二、第三开关分别与两路第二谐振电路连接,分别用于控制两第二谐振电路中副线圈供电电路的开闭。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制冷模块其他连接关系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附图中将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的右上顶角,将副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前面板内侧的右下顶角和左上顶角。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将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内八个顶角中的任意一顶角,而将两副线圈设置于主线圈所处位置相同纵截面的相邻两顶角。更近一步的,还可将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与侧部相交的位置,相应的,所述两个副线圈分别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底/顶部与该侧部相交的位置、制冷设备顶/底部与相对的侧部相交的位置。
更近一步,还可在制冷设备外壳的两侧面板或顶板和底板对应位置设置相互匹配的凸起和凹槽,便于用户取放各制冷设备。相应的,可将所述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凸起或凹槽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例如还可包括更多制冷设备、且各制冷设备的容积设置不同。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谐振电路,用于通过谐振的无线方式接收其他制冷设备输出的高频交流电;
整流电路,与第二谐振电路或外接交流电电源连接,用于将第二谐振电路接收的高频交流电或外接的交流电电源转换为直流电;
制冷模块,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制冷;
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并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第一谐振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高频交流电以谐振的无线形式输出至其他制冷设备;
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主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副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主线圈和副线圈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和底/顶部位置,或制冷设备两个侧部位置。
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谐振电路,用于通过谐振的无线方式接收其他制冷设备输出的高频交流电;
整流电路,与第二谐振电路或外接交流电电源连接,用于将第二谐振电路接收的高频交流电或外接的交流电电源转换为直流电;
制冷模块,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制冷;
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并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第一谐振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高频交流电以谐振的无线形式输出至其他制冷设备;
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主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两个副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与侧部相交的位置;所述两个副线圈分别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底/顶部与该侧部相交的位置、制冷设备顶/底部与相对的侧部相交的位置。
3.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谐振电路,用于通过谐振的无线方式接收其他制冷设备输出的高频交流电;
整流电路,与第二谐振电路或外接交流电电源连接,用于将第二谐振电路接收的高频交流电或外接的交流电电源转换为直流电;
制冷模块,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进行制冷;
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并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第一谐振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高频交流电以谐振的无线形式输出至其他制冷设备;
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为两个;
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主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每个第二谐振电路包括包含一副线圈的谐振电路;
所述主线圈设置于制冷设备顶/底部与侧部相交的位置;所述两个第二谐振电路的副线圈分别对应的设置于制冷设备底/顶部与该侧部相交的位置、制冷设备顶/底部与相对的侧部相交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开关,串联在整流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电路中;
线圈开关控制模块,与第一开关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制冷设备设置主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的表面,用于在检测到另一制冷设备装配于当前制冷设备设置主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时发出信号;
所述线圈开关控制模块还与第一接触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收到第一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串联在连接副线圈的电路中;
所述线圈开关控制模块还与第二和第三开关连接,还用于控制第二、第三开关的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线圈为两个时,还包括第二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制冷设备设置副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的表面,用于在检测到当前制冷设备设置副线圈的顶/底部或侧部装配另一制冷设备时发出信号;
所述线圈开关控制模块还与第二接触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收到第二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第三开关相应的开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外壳的两侧面板或顶板和底板对应位置设置相互匹配的凸起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感器设置于凸起或凹槽中。
CN201110287786.6A 2011-09-23 2011-09-23 制冷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7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7786.6A CN103017473B (zh) 2011-09-23 2011-09-23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7786.6A CN103017473B (zh) 2011-09-23 2011-09-23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7473A CN103017473A (zh) 2013-04-03
CN103017473B true CN103017473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96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778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7473B (zh) 2011-09-23 2011-09-23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7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897A (zh) * 2014-03-10 2014-06-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的冰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04578337B (zh) * 2014-11-28 2017-06-3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放置于冰箱间室中的用电设备与冰箱
CN108955072B (zh) * 2018-05-31 2020-09-11 吉成无线(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冰箱变温室的物联网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3136A (ja) * 1999-07-19 2001-02-09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0614515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物品貯蔵装置
KR20080076065A (ko) * 2007-02-14 2008-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식품 저장상태 감지용 센서에 무선으로 에너지를 공급하는냉장고
CN101283419A (zh) * 2005-09-02 2008-10-08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 具有无接触供电可动部件的电冰箱
JP2009124895A (ja) * 2007-11-16 2009-06-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出力装置、入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誘導加熱調理器、加熱調理器、冷蔵庫、洗濯機及びジャー炊飯器
CN101867232A (zh) * 2010-06-28 2010-10-20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抽屉式冰箱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2170177A (zh) * 2011-04-27 2011-08-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功率无线输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3136A (ja) * 1999-07-19 2001-02-09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0614515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物品貯蔵装置
CN101283419A (zh) * 2005-09-02 2008-10-08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 具有无接触供电可动部件的电冰箱
KR20080076065A (ko) * 2007-02-14 2008-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식품 저장상태 감지용 센서에 무선으로 에너지를 공급하는냉장고
JP2009124895A (ja) * 2007-11-16 2009-06-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出力装置、入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誘導加熱調理器、加熱調理器、冷蔵庫、洗濯機及びジャー炊飯器
CN101867232A (zh) * 2010-06-28 2010-10-20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抽屉式冰箱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2170177A (zh) * 2011-04-27 2011-08-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功率无线输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7473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67534U (zh) 遥控灯控开关
CN202889679U (zh) 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高频能量耦合输出装置
CN103762726B (zh) 一种家用太阳能无线供电系统
CN101865557A (zh) 制冷制热装置、以及带所述装置的杯子
CN103017473B (zh) 制冷设备
CN204718272U (zh) 交流电和光伏直流两用冰箱和热水器同用装置
CN102788414B (zh) 电磁热水器
CN104223885A (zh) 可控温的杯具
CN201887521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无线充电器
CN203607932U (zh) 一种带有智能电源插线板的无线供电系统
CN208254045U (zh) 一种冰箱ih解冻室和一种冰箱
CN201246935Y (zh) 充电式贮能冰箱
CN202679685U (zh) 一种高频感应充电、加热两用服务平台
CN203186822U (zh) 一种巧克力存储柜
CN103292570B (zh) 一种新型酒店冰箱控制系统
CN201697390U (zh) 制冷制热装置、以及带所述装置的杯子
CN201973987U (zh) 新型太阳能冷柜
CN108206708B (zh) 一种家用电器
KR20160072565A (ko) 무선충전 기반의 전원 허브 장치
CN2192850Y (zh) 移动式冷冻箱
CN205090703U (zh) 一种移动式冷链送血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机组
CN106152690B (zh) 交流电和光伏直流两用冰箱和热水器同用装置
CN103887897A (zh) 一种无线供电的冰箱及其工作方法
CN217789392U (zh)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CN202288593U (zh) 一种暖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