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1572A -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1572A
CN103011572A CN2012105549533A CN201210554953A CN103011572A CN 103011572 A CN103011572 A CN 103011572A CN 2012105549533 A CN2012105549533 A CN 2012105549533A CN 201210554953 A CN201210554953 A CN 201210554953A CN 103011572 A CN103011572 A CN 103011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ocket
prestress
outer tube
glass
shaft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49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1572B (zh
Inventor
匡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549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1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1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1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1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15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封接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包括用于连接集热管内管的连接环和封头、用于同时连接集热管内管和外管的封头固定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封接装置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设置在玻璃外管内侧的金属内管、设置于玻璃外管两端的封装装置和设置于玻璃外管外部的预应力施加机构。本发明在高温及大温差条件下可使玻璃外管与金属内管之间保持良好真空度,使用寿命长,集热效率高,并显著降低真空集热管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供热技术中的集热装置,尤其是一种真空集热管。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且永不枯竭的能源,其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是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目前,公知的有效吸收太阳热能的装置是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因此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元器件。随着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现在已经开发出多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应用范围涵盖了供应家用热水、工业过程加热、海水淡化及太阳能热发电等多个方面。
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和金属集热管,玻璃外管和金属集热管之间的空间为真空层,金属集热管上具有翅片,且金属集热管及其翅片的表面涂有太阳能吸收涂层,玻璃外管的两端具有金属保护盖帽,金属集热管的两翼端口穿过金属保护盖帽,金属集热管的两翼端口为介质进、出口,金属集热管的两端套装有稀土合金封接装置,且稀土合金封接装置的外圈与玻璃外管的内壁紧密配合。其中,玻璃外管和金属集热管之间抽成真空,通过封接装置与玻璃外管之间的焊接面进行密封,金属集热管及其翅片表面的涂层吸收太阳能,由于金属集热管能承受较大压力,所以金属集热管内水等液体介质可承压流动,金属集热管与水等介质的传热过程是对流换热加传导换热,而且真空保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热损失,因而对于全玻璃真空管而言,集热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介质在管内流动,不易产生水垢和存积杂质,使用寿命大为提高。这种真空集热管两端的稀土合金封接装置与玻璃外管配合紧密,以维持真空,但是,封结装置与玻璃外管之间的焊接面抗剪强度不高,在集热管温差的反复作用下,金属管和玻璃管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固有差别,两管之间形成相对位移差,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或者伸缩次数过多之后,金属和玻璃管由于变形差引起的应力将超过这个连接面的抗剪强度,稀土合金封接装置容易发生破裂,造成密封不严,导致真空失效,集热效率显著降低。而且,带有这种稀土合金封接装置的玻璃金属真空管,造价极为昂贵,不利于太阳能与传统化石能源开展竞争。
为了克服现有的太阳能真空管集热管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稀土合金封接装置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封接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真空集热管的工作温度、扩大真空集热管的工作温度范围同时还能显著降低真空管的造价,使太阳能能够具有更低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可耐受的最高工作温度较低、工作温度范围较窄、使用寿命短、造价昂贵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工作温度高、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可提高太阳能集热系统适应性的集热管封接装置,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封接装置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集热管封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集热管内管的连接环和封头、用于同时连接集热管内管和外管的封头固定盘,连接环、封头和封头固定盘均设置有内环,三者的内环尺寸相同且内环中轴位于同一轴线,连接环、封头和封头固定盘沿内环中轴依次连接,封头固定盘包括与封头连接的内盘和位于内盘外周侧的外盘,外盘上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的预应力施加机构连接安装的安装孔,封头为螺纹状波纹管。
本发明的集热管封接装置中,外盘的临近封头一面设置有用于连接集热管外管端部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耐高温垫圈,安装孔位于环形槽的外侧。
本发明的采用上述封接装置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设置在玻璃外管内侧的金属内管、设置于玻璃外管两端的封接装置和设置于玻璃外管外部的预应力施加机构,金属内管的两端延伸超出玻璃外管的端部,封接装置与金属内管的外壁连接,玻璃外管的端部与封接装置连接;封接装置中,连接环、封头和封头固定盘依次设置在金属内管外壁上,连接环与封头之间,以及封头与封头固定盘之间均固定密封连接,玻璃外管的端部与封头固定盘固定密封连接,玻璃外管与金属内管之间形成的一个密闭空间抽真空;预应力施加机构包括预应力丝和锚固装置,预应力丝与金属内管的中轴线平行,预应力丝至少为两根,并以金属内管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预应力丝的两端分别通过锚固装置固定连接在封头固定盘上,每根预应力丝至少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用弹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以一种预应力装置,限制封头固定盘与玻璃外管产生相对滑移的趋势,维持玻璃管与封头固定盘的紧密接触,达到保持密封的目的。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预应力丝上作用有预应力。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封头固定盘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耐高温垫圈,玻璃外管的端部插入环形槽中并与耐高温垫圈紧密连接。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玻璃外管的外侧与耐高温垫圈接触的部分涂有固化后具有弹性的耐高温密封胶。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玻璃外管两端的封接装置的封头的外部螺纹方向沿同一轴向看是相反的。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玻璃外管与封头固定盘之间布置有能耐100℃-400℃的软垫圈。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预应力丝的表面上包裹有绝热层。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中,封头的内径与金属内管的外径匹配,取消连接环,直接让封头端部套在金属内管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预应力封接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与现有的真空集热管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在目前的主流技术中,封头的一端与玻璃外管主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另一端则与金属内管焊接。由于金属与玻璃的材料差异过大,两者之间形成的焊接面抗剪强度不高,在金属内管和玻璃外管之间的相对变形差过大的情况下,该焊接面容易破坏,造成玻璃外管和金属封头松脱。
而在预应力施加机构中,以预应力丝拉紧封头固定盘和玻璃外管,通过预应力丝的抗拉能力限制封头固定盘与玻璃外管之间的相对位移,取代了通过玻璃和金属这两种差异很大的材料形成的焊接面来约束封头和玻璃外管相对位移的情况,实施起来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说,使金属玻璃形成的焊接面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是很难的,而使预应力丝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是很容易的。用成熟而容易实现的技术取代困难的技术,本身就可以提高性能、降低造价。
因此,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容忍玻璃外管和金属内管更大的相对变形差,提高真空管的工作温度,而且放宽了玻璃外管和封头在材料上的选择范围,使玻璃外管不必非要选用特殊配方以降低与金属内管的相对变形差,使封头不必选用可伐合金、钼组合金等昂贵的稀土合金,因此又可显著降低这类真空管的造价。
本发明的预应力封接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制造成本低,可极大促进太阳能集热管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并可促进环保。
采用预应力装置之后,在高温下,玻璃外管与金属内管之间的相对变形主要由封头吸收,封头吸收变形之后产生的应力,主要由预应力装置承担,而不是像之前的玻璃金属真空管,由连接机构和玻璃外管之间的连接面承担。因此,连接机构和玻璃外管之间的连接面上的应力会相当小,根本不足以解除连接机构与玻璃外管的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这充分发挥了预应力机构抗拉强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中,预应力丝上加了弹簧。一般的预应力丝其杨氏弹性模量都很大,很小一点的变形会导致预应力丝内产生很大的应力(如,假设采用4根长4000mm、直径2mm的不锈钢丝作为预应力丝,当预应力丝的伸缩量达到1mm时,4根即可造成总共大约60kg左右的的压力增加或者同样大小的压力松弛)。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施加较大的预应力,以免造成玻璃外管被压碎,因此,这个预应力丝的拉伸变形是很小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处于几十倍聚光比太阳辐射的照射环境之下,预应力丝很容易受热松弛,在这种情况下,起密封作用的预应力就可能会失效。换句话说,如果不加弹簧,绝大多数预应力丝将会对微小的变形十分敏感,很小的变形就会导致要么预应力松弛,要么压碎玻璃管。必须选择杨氏弹性模量很小的材料,同时又能够抗高温、抗老化,等等,这样预应力丝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加了弹簧,可以在较大的伸缩范围内维持合理大小的预应力,也就是说这个预应力丝内部拉应力的变化对于伸缩变形不是那么敏感。这种设计容易更为精准地控制所施加的预应力大小,以及控制整个使用过程中预应力的大小。由于采用了这种构造,使得预应力丝在材料选择上很宽泛,甚至连玻璃纤维这种相对脆性的材料都可以作为预应力丝。此外,由于这种构造造成的预应力丝内部拉应力的变化幅度不大,因此还可以显著减小预应力丝的直径,从而减少其对吸热管的遮挡。
本发明中的封头采用的是螺纹状波纹管。现有技术中的封头采用的是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互不连通的波纹管,这种波纹管不能一次压成型,因为压成以后内模无法取出,必须压好半成品以后焊接,这样沿轴向上就会有一道通长焊缝。而本发明中采用的螺纹状波纹管,可以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型,成型好之后,可以通过旋转,将压好的封头从内模上取出来。这样,封头本身出现微小缺陷的可能性会小很多,力学性能及抗疲劳能力加强,且其加工成本降低。由于这种波纹管在伸缩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扭转,因此如在真空管两头左旋和右旋波纹管对称布置,即沿同一轴向看两端封头螺纹方向相反,这样中间的直管在变形过程中会同步向左旋或者右旋,不会在与封头连接处产生破坏连接面的扭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集热管封接装置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的内侧截面图。
图4为封头固定盘的内侧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螺纹状波纹管的封头的示意图。
图中有:玻璃外管1、金属内管2、连接环3、封头4、封头固定盘5、内盘51、外盘52、环形槽53、耐高温垫圈54、安装孔55、预应力丝6、锚固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集热管封接装置,包括连接环3、封头4、封头固定盘5,封头固定盘5上有一个环形槽53,用来放置耐高温垫圈54。连接环3、封头4和封头固定盘5均设置有内环,三者的内环尺寸相同且内环中轴位于同一轴线,连接环3、封头4和封头固定盘5沿内环中轴依次连接,封头固定盘5包括与封头4连接的内盘51和位于内盘51外周侧的外盘52,外盘52上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的预应力施加机构连接安装的安装孔55,封头4为螺纹状波纹管。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采用上述封接装置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金属内管2穿套在玻璃外管1的内部,并且两端延伸超过玻璃外管1的长度,其两端具有封头4和耐高温垫圈54,封头固定盘5连接在封头4和玻璃外管1之间。预应力丝6与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平行,预应力丝6至少为两根,并以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预应力丝6的两端分别通过锚固装置7固定连接在封头固定盘5上,每根预应力丝6至少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用弹簧61固定连接。向预应力丝6施加预应力,并通过锚固装置7保持预应力,使环形槽53内的耐高温垫圈54被封头固定盘5和玻璃外管1夹紧。各预应力丝6上的预应力不一定相同,需根据各预应力丝自身的热胀冷缩特性及其所处的工作温度环境具体设置,要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能使封头固定盘5与玻璃外管1之间的压力尽可能均匀,不至出现过大的偏心受力。连接环3和金属内管2之间,以及连接环3和封头4之间,通过焊接或者夹紧机构形成紧密连接。金属内管2、连接环3、封头4、封头固定盘5、耐高温垫圈54、玻璃外管1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其内抽成真空,以基本杜绝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对流换热。预应力丝6和锚固装置7,使封头固定盘5、耐高温垫圈54和玻璃外管1之间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和使用寿命期内始终保持合适的压力,让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真空得以维持。
本发明中,封头4为螺纹状波纹管,应采用在工作温度区间能够保持弹性的材料,如热发电所用真空管封头需采用能耐受400℃以上温度的材料,采用螺纹的目的是让加工好的封头能够从内模上旋出。封头4厚度在0.1mm-3mm之间,封头4两端分别与封头固定盘5和连接环3重叠相连的部分,其内径要大于封头4波峰处的内径,以免加工好后内模无法取出。每根真空管所使用的一对封头4,外部螺纹方向沿同一轴向看必须相反布置,使金属内管2能够朝同一侧转动。
本发明中,如果封头4的内径与金属内管2外径匹配,则可取消连接环3,直接让封头4端部套在金属内管2上,通过焊接或者其它锁死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弹性变形段的作用是通过变形抵消玻璃外管1和金属内管2之间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
封头4与金属内管2和封头固定盘5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偏心锁紧圈等多种能够实现密封的方法,或者采用这些方法的组合,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在预应力施加完成之后,还可以根据产品用途在玻璃外管1的外侧与耐高温垫圈54接触的部分涂上固化后具有弹性的耐高温密封胶,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玻璃外管1与封头固定盘5之间,根据产品用途不同布置有能耐100℃-400℃的软垫圈,用于封堵玻璃外管1端口与封头固定盘5的表面缺陷产生的微小缝隙,垫圈可以采用硅橡胶、氟橡胶,但不限于这两种材料。
本发明中,封头固定盘和预应力丝之间的接触材料,比如锚具的材料,一定要绝热性能好,否则预应力丝就成为热桥,提高真空管的热损失。
本发明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的安装过程中,将连接环3与封头4套在一起,封头4采用在真空管最高工作温度下仍保持弹性良好的材料,在连接环3和封头4之间,沿连接环3和封头4的周长方向焊接密实不留缝隙,焊缝的强度要足以耐受玻璃外管1和金属内管2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产生的相对变形差导致的应力,也可以采用其它夹持装置单独使用或与焊接手段配合使用,以使连接环3与封头4套在一起的重叠部分之间在周长方向上没有缝隙,能够在真空管使用期内维持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真空。
将封头固定盘5与封头4套在一起,在封头固定盘5与封头4套在一起的重叠部分上,沿封头固定盘5和封头4的周长方向焊接密实不留缝隙,焊缝的强度要足以耐受玻璃外管1和金属内管2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产生的相对变形差导致的应力,也可以采用其它夹持装置单独使用或与焊接手段配合使用,以使封头固定盘5与封头4套在一起的重叠部分之间在周长方向上没有缝隙,能够在真空管使用期内维持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真空。
将连接环3套在金属内管2两端的合适位置,该位置要使后续的装配过程中,封头固定盘5能够紧贴在玻璃外管1的两端。在连接环3与金属内管2套在一起的重叠部分上,沿连接环3和金属内管2的周长方向焊接密实不留缝隙,焊缝的强度要足以耐受玻璃外管1和金属内管2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产生的相对变形差导致的应力,也可以采用其它夹持装置单独使用或与焊接手段配合使用,以使连接环3与金属内管2套在一起的重叠部分之间在周长方向上没有缝隙,能够在真空管使用期内维持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真空。
应先装配金属内管2一侧的连接环,待后续的玻璃外管1、两头的封头固定盘5及预应力丝6和锚固装置7全部装配完成之后,再最后装配金属内管2另一侧的连接环。
将一侧连接环3和封头4装配固定到金属内管2上之后,将玻璃外管1套在金属内管2上,与封头固定盘5设置有环形槽53的一侧相连,封头固定盘5的制造材料可以选择微晶玻璃、陶瓷、金属等耐高温材料,同时应尽可能选择导热率低的材料和构造。封头固定盘5的环形槽53内放置由硅橡胶或氟橡胶或其它有一定弹性且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耐高温垫圈54,玻璃外管1插放在环形槽53内,紧贴在耐高温垫圈54上,耐高温垫圈54在施加预应力的前提下用于填补封头固定盘5与玻璃外管1的截面之间的微小缝隙,另一方面可起到软垫作用,避免玻璃外管1与封头固定盘5的接触部位产生应力集中而碎裂。
在金属内管2的另一侧,套入已连接在一起的封头固定盘5、耐高温垫圈54、封头4和连接环3,按照上述方法将玻璃外管1的一侧与封头固定盘5具有环形槽53的一侧相连,两侧封头固定盘5上用于穿预应力丝的安装孔55,其中心连线应和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平行。
在封头固定盘5上的安装孔55内穿入预应力丝6,预应力丝6应与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平行,预应力丝6至少为两根,它们以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以使预应力丝6对称受热,让封头固定盘上的预应力尽量不产生偏心。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并在两端用锚固装置7将预应力丝固定在封头固定盘5上,使预应力长期保持,使垫圈两侧分别受到来自玻璃外管端口和封头固定盘的挤压,从而对玻璃外管端口和封头固定盘表面缺陷形成的微小缝隙形成封堵。预应力丝6采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其热膨胀系数和杨氏弹性模量均不会显著变化的材料制作,预应力丝6表面包裹有绝热层,其预应力保持在合理范围,既不会过于松弛导致封头固定盘5、垫圈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密封失效,又不会过于紧绷导致玻璃外管1被压碎。
由于在集热过程中,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的金属内管2中往往充满有高温流体,而玻璃外管1的温度相对较低,所以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存在较大温差。同时,金属内管1和玻璃外管1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很大,因此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两端的端口会产生较明显的相对位移,即金属内管2伸长的多,而玻璃外管1伸长的少。为了保证这种位移差不致造成玻璃外管1与封头固定盘5脱开,采用预应力丝6施加张紧力来阻止封头固定盘5与玻璃外管1之间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差,由此防止管端位置漏气,造成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形成的真空失效。
分别在连接环3与金属内管2连接处的外侧(不抽真空的一侧)、封头4与封头固定盘5连接处的外侧,以及玻璃外管1与耐高温垫圈54连接处的外侧涂覆耐高温胶。
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相对变形可以通过封头4的弹性变形来抵消。当金属内管2的管内工作温度升高时,封头4的伸缩段可随着金属内管2的相对伸长向外侧缩紧,由此低消掉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变形差,而不使金属内管2和玻璃外管1之间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保护玻璃外管1和封头固定盘5的接口、封头4和封头固定盘5之间的接口,以及连接环3和金属内管2之间的接口等处的密封完好,使得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内的真空得以保持。同样地,当管内工作温度降低时,封头4的伸缩段向相反一侧伸长,恢复原位。
根据工作环境、工作温差的要求,封头4采用延展性好、易于加工、弹性好、能够耐受一定压力、耐腐蚀、抗疲劳的材料,同时热传导性能不佳。这样,封头内侧抽真空时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又能自如变形。封头4可采用某些金属制造,例如不锈钢、铍青铜等,0.05-2mm厚,均可满足实践要求,达到优良的工作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根预应力丝6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用弹簧61固定连接,这样是为了防止工作温度较高时,预应力丝在工作过程中向玻璃管施加过大的压力而导致玻璃管碎裂。弹簧61在连接预应力丝6的左右两段时已经处于拉紧状态,因此预应力丝6能够向玻璃管施加一定的压力。所有弹簧的拉力之和应保证封头固定盘5和玻璃外管1之间的压力既不会小到无法维持玻璃外管1和金属内管2之间的真空,又不会大到超过玻璃外管的抗压强度,拉力之和一般选在0.05kN-5kN范围内即可,但这不是一个绝对需要遵守的范围,每根预应力丝6上预应力大小需保证真空管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封头固定盘5对玻璃管施加的压力要比较均匀,因此选材上要尽可能选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线膨胀系数小的材料。
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所示的也只是一种实施例而已。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发明方案的技术启示下,他人也可能作出与本发明相似的或等效的设计。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和相似或等效设计,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集热管内管的连接环(3)和封头(4)、用于同时连接集热管内管和外管的封头固定盘(5),所述连接环(3)、封头(4)和封头固定盘(5)均设置有内环,三者的内环尺寸相同且内环中轴位于同一轴线,连接环(3)、封头(4)和封头固定盘(5)沿内环中轴依次连接,所述封头固定盘(5)包括与封头(4)连接的内盘(51)和位于所述内盘(51)外周侧的外盘(52),所述外盘(52)上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的预应力施加机构连接安装的安装孔(55),所述封头(4)为螺纹状波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52)的临近封头(4)一面设置有用于连接集热管外管端部的环形槽(53),所述环形槽(53)内设置有耐高温垫圈(54),所述安装孔(55)位于环形槽(53)的外侧。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封接装置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1)、设置在所述玻璃外管(1)内侧的金属内管(2)、设置于玻璃外管(1)两端的封装装置和设置于玻璃外管(1)外部的预应力施加机构,所述金属内管(2)的两端延伸超出玻璃外管(1)的端部,所述封装装置与金属内管(2)的外壁连接,玻璃外管(1)的端部与封装装置连接;
所述封接装置中,连接环(3)、封头(4)和封头固定盘(5)依次设置在金属内管(2)外壁上,所述连接环(3)与封头(4)之间,以及封头(4)与封头固定盘(5)之间均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玻璃外管(1)的端部与封头固定盘(5)固定密封连接,玻璃外管(1)与金属内管(2)之间形成的一个密闭空间抽真空;
所述预应力施加机构包括预应力丝(6)和锚固装置(7),所述预应力丝(6)与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平行,预应力丝(6)至少为两根,并以金属内管(2)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预应力丝(6)的两端分别通过锚固装置(7)固定连接在封头固定盘(5)上,每根预应力丝(6)至少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用弹簧(6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丝(6)上作用有预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封接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头固定盘(5)上设置有环形槽(53),所述环形槽(53)内设置有耐高温垫圈(54),所述玻璃外管(1)的端部插入环形槽(53)中并与耐高温垫圈(54)紧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外管(1)的外侧与耐高温垫圈(54)接触的部分涂有固化后具有弹性的耐高温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外管(1)两端的封头(4)的外部螺纹方向沿同一轴向看是相反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外管(1)与封头固定盘(5)之间布置有能耐100℃-400℃的软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丝(6)的表面上包裹有绝热层。
CN201210554953.3A 2012-12-19 2012-12-19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1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4953.3A CN103011572B (zh) 2012-12-19 2012-12-19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4953.3A CN103011572B (zh) 2012-12-19 2012-12-19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1572A true CN103011572A (zh) 2013-04-03
CN103011572B CN103011572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96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49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1572B (zh) 2012-12-19 2012-12-19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157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1643A (zh) * 2014-01-28 2014-05-14 梁伟利 一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
CN104279777A (zh) * 2014-10-24 2015-01-14 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大温差的螺旋式内管真空集热管
CN113758028A (zh) * 2021-09-23 2021-12-07 嘉寓光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 线聚焦金属流道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制造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1145A (en) * 1986-02-13 1990-03-27 Nippon Denki Garasu Kabushiki Kaisha Vacuum type solar heat collecting apparatus
CN201344669Y (zh) * 2009-02-23 2009-11-11 四川大学 太阳能高温真空集热管
CN101949604A (zh) * 2010-11-04 2011-01-19 东南大学 高温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1145A (en) * 1986-02-13 1990-03-27 Nippon Denki Garasu Kabushiki Kaisha Vacuum type solar heat collecting apparatus
CN201344669Y (zh) * 2009-02-23 2009-11-11 四川大学 太阳能高温真空集热管
CN101949604A (zh) * 2010-11-04 2011-01-19 东南大学 高温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1643A (zh) * 2014-01-28 2014-05-14 梁伟利 一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
CN104279777A (zh) * 2014-10-24 2015-01-14 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大温差的螺旋式内管真空集热管
CN113758028A (zh) * 2021-09-23 2021-12-07 嘉寓光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 线聚焦金属流道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制造工艺
CN113758028B (zh) * 2021-09-23 2024-01-26 嘉寓光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 线聚焦金属流道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1572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3931B (zh) 具有补偿密封结构的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管及其装配工艺
CN101498517B (zh) 太阳能高温真空集热管
CN101408350A (zh) 同轴套管式u型集热管
CN205980401U (zh) 用于太阳能熔盐吸热器集箱的保温箱
CN101256038A (zh) 双层玻璃直通式真空集热管
CN101581506B (zh) 直通式太阳能热交换聚热装置
CN103011572B (zh) 一种集热管封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真空集热管
CN103134209B (zh) 板芯拉制成型的太阳能空气平板集热器的加工工艺
CN201344669Y (zh) 太阳能高温真空集热管
CN210566733U (zh) 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金属管材
CN101949604A (zh) 高温玻璃金属真空集热管
CN2620223Y (zh) 一种内置金属流道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CN201377913Y (zh) 一种太阳能吸热管
CN201434528Y (zh) 直通式太阳能热交换聚热装置
CN207350974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集热联箱
CN201318814Y (zh) 一种同轴套管式u型集热管
CN201306861Y (zh) 太阳能吸热管
CN203719203U (zh) 内聚光单端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管
CN204084898U (zh) 新型槽式太阳能吸热管
CN109489267B (zh) 一种贯通式太阳能中温真空管及加工方法
CN201302309Y (zh) 全玻璃真空贯通式吸热管
CN204063653U (zh) 一种适于大温差的螺旋式内管真空集热管
CN101726118A (zh) 全玻璃真空贯通式太阳能吸热管
CN206803525U (zh) 一种采用全玻璃回形真空集热管的集热器
CN104266375A (zh) 新型槽式太阳能吸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