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6911A -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6911A
CN103006911A CN2012105791626A CN201210579162A CN103006911A CN 103006911 A CN103006911 A CN 103006911A CN 2012105791626 A CN2012105791626 A CN 2012105791626A CN 201210579162 A CN201210579162 A CN 201210579162A CN 103006911 A CN103006911 A CN 103006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radix
capsule
oil
bow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91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文
梁延波
高军花
刘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91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6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6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6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其由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荆芥油、薄荷油、连翘油、生药细粉、糊精以及硬脂酸镁组成,其中,在提取净药材时,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糊精、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5∶40∶20∶10∶40∶40∶40∶20∶20∶80∶40∶20∶20∶160∶20∶40∶40∶30∶2.8。本发明的优点为:实现较佳的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出售黄连上清胶囊,然而不同牌子的黄连上清胶囊其医疗效果大大不同,一方面配比有区别,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艺过程中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疗效果较佳的黄连上清胶囊,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质量较佳的黄连上清胶囊的制作方法。黄连上清胶囊可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疗效果较佳的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其由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荆芥油、薄荷油、连翘油、生药细粉、糊精以及硬脂酸镁组成,其中,在提取净药材时,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糊精、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5∶40∶20∶10∶40∶40∶40∶20∶20∶80∶40∶20∶20∶160∶20∶40∶40∶3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采用本发明的成分比例,其实现较佳的医疗效果,而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其采用特定组分的提取成分、制粒成分,使得颗粒的质量较佳,在不影响疗效的同时,增强口感,减除苦味,减轻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的制作方法中提取工序的工序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的制作方法中制粉工序的工序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的制作方法中制剂工艺的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的方法制成的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其也叫黄连上清胶囊(Hanglian Shangqing Jiaonang),其由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荆芥油、薄荷油、连翘油、生药细粉、糊精以及硬脂酸镁组成,其中,在提取净药材时,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糊精、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5∶40∶20∶10∶40∶40∶40∶20∶20∶80∶40∶20∶20∶160∶20∶40∶40∶30∶2.8。
现对具体的制作过程做详细的举例介绍。
一、处方及其依据、生产批量:
(一)提取处方:
黄连 5g   连翘 40g   薄荷 20g   旋覆花 10g黄芩 40g
荆芥 40g  栀子 40g   防风 20g   黄柏 20g菊花 80g
蔓荆子(炒)40g      甘草 20g   川芎 20g
制   成1000粒
批量:600万粒
(二)制粉处方:
大黄 160g      石膏 20g      桔梗 40g白芷 40g
制   成1000粒
(三)制剂处方:
清膏 适量      荆芥油 适量     薄荷油 适量连翘油 适量
生药细粉 适量  糊精 30g        硬脂酸镁 2.8g
制   成1000粒
批量:300万粒。
(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标准编号:WS-10373(ZD-0373)-2002。
二、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提取工序,如图1所示,其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二)制粉工序,如图2所示,其在30万级洁净区进行。
(三)制剂工序,如图3所示,其在30万级洁净区进行。
接下去对上述工序做详细介绍。
三、原料药的前处理:
1、整理炮制依据: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炮制项下规定和《安徽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炮制。
2、整理炮制方法和操作过程:黄芩、黄柏、川芎、白芷、防风:净选、切制、粗粉;甘草、桔梗、大黄:净选、切制;菊花:粗粉;黄连:净选;石膏:切制;蔓荆子:炒制;薄荷、荆芥:切制。炮制后的药材均放于干燥洁净的容器内,称量、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数量、批号、操作人、操作日期等,移交下工序。
四、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一)提取工序:
1、配料称量:取净药材,按配制指令单批投料量称量,每味药称量后放入洁净容器中,贴上标签,送入下工序。称量时应准确无误,有专人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字。
2、提取挥发油:取连翘、荆芥、薄荷至多能提取罐内加水提取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80℃)清膏。
3、取栀子、甘草、蔓荆子(炒)至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旋覆花加水煮沸后立即停火,浸渍1小时,同法操作二次,滤过,滤液与上述栀子等3味煎煮后的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80℃)的清膏。
4、渗漉:取黄连、黄芩、黄柏、川芎、防风、菊花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Ⅰ0),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药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8(80℃)的清膏;
5、混合:合并上述2、3、4项制得的三种清膏,混匀。放入洁净容器中密封,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入中转站,请验。
(二)制粉工序:
1、配料称量:取净药材,按配制指令单批投料量称量,每味药称量后放入洁净容器中,贴上标签,送入下工序。称量时应准确无误,有专人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字。
2、灭菌:将大黄、白芷、桔梗、石膏在110℃灭菌10分钟。
3、干燥:将灭菌后的药材,放入烘箱干燥,温度为70--80℃,时间为4h,每2h翻烘一次。
4、粉碎:取干燥后的大黄、白芷、桔梗、石膏四味药,粉碎成细粉,使全部通过80目筛。装入洁净容器中,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重量、操作人和操作日期等,入中间站,请验。
(三)制剂工序:
1、配制称量:按配制指令单领取清膏、生药细粉、薄荷油、连翘油、荆芥油和辅料糊精、硬脂酸镁。配料称量时要有专人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字。
2、制粒:根据一步制粒机生产能力,将配制好的细粉及除硬脂酸镁以外的固体辅料分次投入,在锅内先预热30分钟后,开始喷入清膏制粒,制粒温度为40℃±5℃,干燥温度为70℃±5℃。待锅内温度降至30℃左右时,喷入薄荷油、连翘油、荆芥油。出锅,装入洁净容器内,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操作过程中注意锅内温度和雾化气压大小。
3、整粒:用振动式筛分机对干颗粒进行整粒,将能通过14目筛的颗粒,装入洁净容器内,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移交下工序。不能通过14目筛的大颗粒为头尾料,装入洁净容器内,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作为可利用物料,入中间站。
4、总混:将整粒后的颗粒和硬脂酸镁,放入混合机中,开动机器混合30min,将混合后的颗粒装入洁净干燥塑料桶内,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净重、生产日期、操作人,入中间站,请验。
5、填充:根据中间体领料单和内包装指令单,领取合格颗粒和1#全绿空心胶囊,根据规定标示量(0.3g/粒),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填充,每隔10分钟检查胶囊装量与锁合情况,最后将填充好的胶囊装入洁净容器,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移交下工序。
6、抛光:将填充好的胶囊进行抛光,控制好胶囊的光泽度。然后将抛光的胶囊目检后放入洁净容器中密封,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入中转站,请验。
7、内包装:按内包装指令单领取散胶囊和内包装材料,用泡罩包装机进行包装,每隔10min抽取10板检查,并随时核对产品的品名、批号等。将铝塑板装入洁净干燥塑料袋或塑料筐内,贴上物料标示卡,标明品名、批号、生产日期、操作人,移交下道工序。
8、外包:根据包装指令单领取配套数量的套盒、纸箱、说明书等包装材料。按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包装,在包装时要随时核对产品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经QA检查合格后入成品库。
现对上述黄连上清胶囊的制作方法制成的黄连上清胶囊做详细介绍。
1、产品名称:黄连上清胶囊。
2、主要成分:黄连、大黄、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穗、栀子、防风、石膏、桔梗、黄柏、蔓荆子(炒)、白芷、甘草、川芎、菊花
3、性状: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和粉末;气微香,味苦。
4、规格:每粒装0.3克。
5、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6、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7、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8、禁忌:孕妇忌服,脾胃虚寒者禁用。
9、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4)有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患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贮藏:密封(10~30℃)。
12、有效期:24个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其特征在于,其由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荆芥油、薄荷油、连翘油、生药细粉、糊精以及硬脂酸镁组成,其中,在提取净药材时,黄连、连翘、薄荷、旋覆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黄柏、菊花、蔓荆子(炒)、甘草、川芎、大黄、石膏、桔梗、白芷、糊精、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5∶40∶20∶10∶40∶40∶40∶20∶20∶80∶40∶20∶20∶160∶20∶40∶40∶30∶2.8。
CN2012105791626A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Pending CN103006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91626A CN103006911A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91626A CN103006911A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6911A true CN103006911A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56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91626A Pending CN103006911A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69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2650A (zh) * 2014-11-12 2015-02-18 王芳存 润燥通便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4825664A (zh) * 2014-02-11 2015-08-12 姜莉莉 一种用于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 31 December 200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664A (zh) * 2014-02-11 2015-08-12 姜莉莉 一种用于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650A (zh) * 2014-11-12 2015-02-18 王芳存 润燥通便中药制剂及制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5883B (zh) 一种减肥茶及制备方法
CN100402043C (zh) 一种袋泡中药饮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5539A (zh) 一种延缓衰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3331A (zh)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胶囊及制备工艺
CN103372051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葛根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8468A (zh) 颗粒型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
CN103372073A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山楂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9481A (zh) 一种降压降脂保健茶
CN102600358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及其制品
CN103006911A (zh)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CN103006912A (zh)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的制作方法
CN102641364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4050B (zh) 一种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CN101084931A (zh) 一种免煎中药饮片配制系统及方法
CN101199669A (zh) 治疗男性精子质量低下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3933295A (zh) 一种六味地黄丸及其制备工艺
CN106509198A (zh) 一种保健茶的组方制备工艺和用途
CN103169808A (zh) 一种治疗邪毒侵髓型急性牙槽骨骨髓炎等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2940253A (zh) 一种改善胃肠道功能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114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泽泻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3835B (zh) 一种具有芳香、祛风利湿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040A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川芎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7058A (zh) 一种清肺止咳祛痰的蒙药制剂
CN112168915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制备工艺
CN103550743A (zh) 天然药用植物口服胶冻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