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4170A -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4170A
CN103004170A CN2011800053060A CN201180005306A CN103004170A CN 103004170 A CN103004170 A CN 103004170A CN 2011800053060 A CN2011800053060 A CN 2011800053060A CN 201180005306 A CN201180005306 A CN 201180005306A CN 103004170 A CN103004170 A CN 103004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section
department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3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4170B (zh
Inventor
太田雄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4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4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1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06F3/0613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through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5Power saving i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Bus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装置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转发。特别是,能够实现响应装置(2)侧的处理负荷降低和耗电的降低,实现整体的通信量提高。如果请求装置(1)对响应装置(2)具备的数据积蓄部(24)发行直接转发请求,则响应装置(2)进行控制,以便能够进行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的数据的直接转发,请求装置(1)在与响应装置(2)之间经由通信部(24),能够对响应装置(2)具备的数据积蓄部(24)穿透性且直接地访问。

Description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其他装置具备的数据积蓄部访问的装置间通信技术,特别是被访问数据积蓄部一侧的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BD(Blu-ray Disc)记录器那样的录像设备与便携电话那样的移动终端用USB电缆连接、将BD记录器内的录像内容向移动终端转发那样的设备协同应用情形正在不断普及。今后,移动终端显示器的高精细化不断发展,可以预测到转发的内容的高品质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转发的数据的大容量化。
在设备协同应用情形中,从可用性的观点看,希望转发所需要的时间尽可能短、此外设备连接的方便性较高。为了对应内容的高品质化和数据的大容量化,需要SDXC存储卡那样的具有几Gbps的转发性能的高速I/F规格的记录介质及WiGig(Wireless Gigabit)那样的具有几Gbps的通信性能的高速无线传送技术。
此外,为了发挥这些超高速的传送路径技术的特征而得到较高的通信量,转发处理造成的CPU负荷较低的转发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这样的转发处理造成的CPU负荷较低的转发方式的以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为了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功能而使用的RNIC(RDMA-enabled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机制下以低负荷执行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方法及系统。
在该方法中,构成为:通过使用为了RDMA功能而使用的RNIC机制,降低通过iSCSI的数据转发中的由TCP/IP带来的开销。更具体地讲,通过用通过RNIC的向存储器的直接转发来处理iSCSI的数据移动,避免了由在该处理中需要的iSCSI及TCP/IP的协议处理带来的开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表2008-529109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BD记录器那样的录像设备或便携电话那样的移动终端等装置是至少包括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将数据积蓄的数据积蓄部、以及控制通信部和数据积蓄部的控制部的结构。即,这些装置可以是包括CPU的控制部进行装置整体的控制的计算机,所以如果使通信部为RNIC,则能够采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
但是,在基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执行数据转发的情况下,RNIC为了避免CPU负荷而将数据直接对存储器读写,但为了防止CPU在不检测存储器改变的状态下访问而发生存储器破坏,对于各个数据转发处理分别需要与称作STag的标签建立关联的存储器区域的确保及其信息的共享。除此以外,即使是记录到数据积蓄部中的数据,RNIC也不能对数据积蓄部直接读写数据,所以在暂且向存储器直接转发后,需要由CPU和设备驱动软件向数据积蓄部的写入处理。因此,在数据转发的前后发生处理开销,成为通信量提高的妨碍。
此外,iSCSI为了装置间的通信而使用TCP/IP层的协议,所以如果将TCP/IP层的处理用软件实施,则发生因设备驱动软件的动作及存储器的使用带来的处理开销,为了避免该情况,需要TCP/IP处理的硬件安装或与其类似的安装。在专利文献1中,以作为TCP/IP处理的硬件安装的RNIC为前提避免了其处理开销,但成为对应于RDMA的设备的成本上升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不以特定的协议为前提,避免由处理开销及硬件安装带来的成本上升,并且实现不需要事前确保存储器区域的数据转发。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是针对来自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以及请求判别部,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否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响应装置在有从请求装置对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通信部与数据积蓄部之间能够直接进行数据的转发这样的简单的动作,请求装置能够穿透性地且直接对响应装置具备的数据积蓄部访问,不进行通过控制部的转发即可,所以不需要每次确保用于访问的存储器区域,实现了有关请求装置与响应装置之间的转发的处理开销的降低,有利于数据转发通信量的提高。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关于在请求装置与响应装置之间进行的通信,由于不进行通过控制部的转发,所以不使用iSCSI技术,不一定将TCP/IP层的协议作为前提。因而,不再需要将TCP/IP层的处理以硬件或与其类似的方式安装,所以有利于安装成本的降低。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在由上述响应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不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不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
根据本结构,在没有从请求装置向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由于控制部具有向数据积蓄部的访问权,所以响应装置能够向数据积蓄部访问,在请求装置与响应装置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积蓄部的高效率的共享。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当不是直接转发的期间时,上述控制部具有向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访问的权利。
根据本结构,在请求装置经由通信部对数据积蓄部访问的期间中,请求装置能够经由通信部对数据积蓄部进行直接的控制,请求装置能够高效率地对数据积蓄部访问,并且当不是直接转发的期间时,响应装置能够经由控制部向数据积蓄部访问,所以能够防止在请求装置与响应装置之间发生对于通信部或数据积蓄部的访问竞争。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上述通信部包括判断从上述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应向上述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的直接转发判断部;上述通信部将上述直接转发判断部判断为应向上述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不将上述直接转发判断部判断为不应向上述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根据本结构,由于能够按照从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判别通信部是否动态地进行向数据积蓄部的转发,所以能够防止将不应该向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或不一定需要转发的数据误向数据积蓄部转发的错误动作。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上述通信部包括用于将从上述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按照上述数据积蓄部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整形的接收数据整形部。
根据本结构,能够防止通信部对从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以数据积蓄部不能识别的形式将数据转发的错误动作。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上述通信部包括用于将从上述数据积蓄部直接转发来的转发数据整形为用于向上述请求装置发送的发送数据形式的发送数据整形部。
根据本结构,能够防止通信部对于从数据积蓄部直接转发来的数据以请求装置不能识别的形式将数据转发的错误动作。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控制部包括用于对通信部或数据积蓄部设定继续执行直接转发的条件的条件设定部;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条件设定部设定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上述通信部或上述数据积蓄部如果不再满足设定的上述继续执行条件,则结束直接转发。
根据本结构,能够由条件设定部根据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每次设定适当的直接转发继续执行条件,能够防止在直接转发中发生冗余的时间。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上述条件设定部设定的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是进行直接转发的时间。
根据本结构,能够根据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每次用转发时间管理直接转发期间,在时间经过后,响应装置能够向数据积蓄部访问。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上述条件设定部设定的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是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为规定的尺寸以下。
根据本结构,能够根据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每次用转发数据的尺寸管理直接转发期间,能够在直接转发了需要的尺寸的数据后迅速地使直接转发结束。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条件设定部设定的继续执行直接转发的条件是没有检测到包含在转发数据中的规定的令牌。
根据本结构,能够根据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每次管理为继续执行直接转发直到检测到规定的令牌,能够在请求装置的适当的定时使直接转发结束。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通信部包括用于根据规定的结束条件结束直接转发的直接转发结束部;上述规定的结束条件在上述控制部接收上述直接转发请求之前设定。
根据本结构,不需要根据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每次控制直接转发期间,能够降低期间控制的处理开销。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规定的结束条件是经过用于进行直接转发的规定的时间。
根据本结构,能够与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无关地用规定的时间管理直接转发的期间。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规定的结束条件是直接转发规定尺寸的数据。
根据本结构,能够与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无关地将直接转发的期间作为到转发规定的数据尺寸为止的期间来管理。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规定的结束条件是检测到包含在转发数据中的规定的令牌。
根据本结构,能够与来自请求装置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无关地将直接转发的期间作为到检测到包含在直接转发的数据中的规定的令牌为止的期间来管理。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上述请求判别部包括用于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是否正当的正当性判别部;上述控制部仅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并且由上述正当性判别部判别是正当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上述通信部与上述数据积蓄部之间进行数据的直接转发。
根据本结构,对于向响应装置中不存在的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等错误的请求、或有恶意的直接转发请求,能够拒绝该请求,能够对于向数据积蓄部的访问确保健壮性及安全性。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也可以是,控制机构、通信机构、以及数据积蓄机构连接为环形。
根据本结构,在将控制部与通信部及数据积蓄部连接的情况下,与使用集线器或星型拓扑的情况、或使用菊花链拓扑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有关连接的成本。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请求装置也可以是,具备按照上述数据积蓄部决定的访问形式发行访问命令的访问请求发行部。
根据本结构,由于预先在请求装置侧按照数据积蓄部决定的访问形式发行访问命令,所以能够实现在响应装置侧整形为数据积蓄部决定的访问形式的处理开销的降低。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请求装置也可以是,具备用于判别数据积蓄部的积蓄形式的积蓄形式判别部。
根据本结构,由于在请求装置侧判别数据积蓄部决定的积蓄形式,所以在响应装置侧能够实现用于判别数据积蓄部决定的积蓄形式的处理开销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是针对来自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判别部,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根据本结构,能够通过集成电路实现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一种响应方法,是针对来自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的响应装置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响应装置包括: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上述响应方法包括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的请求判别步骤;在由上述请求判别步骤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根据本结构,能够用程序等的软件实现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一种响应系统,是由请求装置、以及针对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的响应装置构成的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响应装置和下述请求装置构成;该响应装置包括: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以及请求判别部,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否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该请求装置包括按照上述数据积蓄部决定的访问形式发行访问命令的访问请求发行部。
根据本结构,预先在请求装置侧按照数据积蓄部决定的访问形发行访问命令,在响应装置侧,在有来自请求装置的向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在通信部与数据积蓄部之间直接进行数据的转发,通过这样的简单的动作,能够实现由请求装置穿透性并且直接地向数据积蓄部访问。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的系统整体图。
图2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的框图。
图3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请求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请求装置与响应装置间的一系列的动作的图。
图5是关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图6是关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通信部的直接转发期间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作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的响应装置的框图。
图8是作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组件的响应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向组件产品的扩展例的示意图。
图10是作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的请求装置的框图。
图11是作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组件的请求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请求装置向组件产品的扩展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结构>
(1)系统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包括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的系统整体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框图。
响应装置2包括请求判别部21、控制部22、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
控制部22、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相互用串行链路连接为环形。控制部22还另外与请求判别部21连接。
请求装置1包括访问请求发行部12。
请求装置1和响应装置2相互能够通过访问请求发行部12和通信部23通信。
(2)响应装置2
图2是响应装置2的详细的结构图。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2例如作为智能便携电话(smart phone)或平板电脑(tablet)终端等移动终端的一部分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在响应装置2中的控制部22、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如图2那样相互用串行链路连接为环形,分别具有固有的节点ID。这里,固有的节点ID是,控制部22为NID01,通信部23为NID02,数据积蓄部24为NID03。此外,串行链路中的转发方向在图2中固定为顺时针方向。因而,例如在通信部23向数据积蓄部24转发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控制部22。但是,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2只不过是单纯的路径的一部分,所以不一定需要作为控制部22功能性地动作,只要起到作为从通信部23向数据积蓄部24的传送路的作用就足够。除此以外,在没有设定直接转发模式的情况下,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向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全部通过控制部22进行。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2必须进行判断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等的处理,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能够直接访问的只是控制部22。
请求判别部21判别经由通信部23从请求装置1接收到的请求的内容是否是对于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在判别为是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将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的直接转发模式的设定指示向控制部22通知。是否是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的判断根据是否是包括请求装置1的装置ID且以数据积蓄部24为访问对象的直接转发请求数据来判别。
请求判别部21例如由CPU和主存储器、以及使用它们来动作的软件实现。
这里,请求判别部21包括正当性判别部210。
正当性判别部21对从请求装置1接收到的请求的正当性进行判别。因而,当从请求装置1接收到的请求的内容是对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时,在由正当性判别部210认可了正当性的情况下通知直接转发模式的设定指示,而在没有认可正当性的情况下不对控制部22通知直接转发模式的设定指示。
这里,所谓正当性的判别,设为事前登录的装置ID的确认。例如如果设请求装置1的装置ID是TID01,则根据该装置ID是否登录在正当性判别部210中来判别有无正当性。即,如果在正当性判别部210中登录有TID01则认可正当性,或者如果在正当性判别部210中没有登录TID01则不认可正当性。
控制部22用于控制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例如由SDXC主机控制器、以及分别对应于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的设备驱动软件等实现。此外,控制部22按照来自请求判别部21的指示,对通信部23和数据积蓄部24进行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的直接转发模式的设定。在没有启动直接转发模式的状态下,响应装置2内的资源如果不经由控制部22,就不能对通信部23、数据积蓄部24那样的资源进行访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响应装置2内的CPU等的资源正在对数据积蓄部24访问的情况下,直到该访问处理结束为止等待直接转发模式的设定。此外,在一旦被设定为直接转发模式的情况下,在该直接转发模式结束之前,请求装置1以外的资源由于控制部22没有中继,所以不能对数据积蓄部24访问。
这里,控制部22包括条件设定部220。
条件设定部220在进行直接转发模式的设定时,设定直接转发模式的继续执行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包含在直接转发请求数据中,设定该值作为继续执行条件。
通信部23用于响应装置2与请求装置等其他终端通信,例如是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作为具体例,可以由具有SDXC接口的WiGig通信设备等实现。
这里,通信部23包括接收部231、接收数据整形部232、直接转发判断部233、发送数据整形部234、发送部235。
接收部231接收从其他终端对响应装置发送的通信帧。
接收数据整形部232从接收部231接收到的通信帧将MAC头等通信所需要的信息部分除去,提取数据部分。
直接转发判断部233将由接收数据整形部232提取的数据部分解析,判别是应向数据积蓄部24直接转发、还是应向控制部22转发。
这里,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判别方法是基于发送源ID及数据种类的判别。即,在发送源ID是请求装置1(TID01)、并且数据种类是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命令或转发数据的情况下判别为应直接转发的数据,在其以外的情况下不判别为应直接转发的数据。所谓其以外的情况,例如是发往控制部22的请求直接转发的结束的消息或发往通信部23的直接转发结束通知消息等的情况、或者在不满足直接转发模式的继续执行条件后接收到的情况等。
根据判别结果,在数据部分中插入转发目的地的节点ID,向转发目标发送。转发目标的节点ID在有关直接转发的设定时取得,关于其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例如如果判别结果是向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则转发目标的节点ID被设定为NID03。或者如果判别结果是向控制部22的转发,则转发目标的节点ID被设定为NID01。
发送数据整形部234对于通信部23从控制部22或数据积蓄部24转发来的数据附加与其他终端的通信所需要的MAC头等信息部分,生成通信帧。
发送部235将由发送数据整形部234生成的通信帧朝向其他终端发送。
数据积蓄部24是经由控制部22或通信部23访问的能够写入及读出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例如由SDXC存储卡等实现。
(3)请求装置1
图3是请求装置1的详细的结构图。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请求装置1例如作为BD记录器等录像设备的一部分实现。
请求装置1包括积蓄形式判别部11及访问请求发行部12。
积蓄形式判别部11在请求装置1对包含在响应装置2中的数据积蓄部24访问的情况下,通过最初的访问命令的内容判别数据积蓄部24的积蓄形式,进行用于将积蓄在数据积蓄部24中的希望的数据读取的控制、或者用于将希望的数据向数据积蓄部24写入的控制。判别出的积蓄形式用于请求装置1的应用软件向数据积蓄部访问。这里,所谓积蓄形式,例如是文件系统,更具体地讲,如果数据积蓄部24是SDXC存储卡,则是exFAT。
访问请求发行部12对响应装置2发出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或者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命令。
这里,访问请求发行部12包括远程控制部121和远程访问部122。
远程控制部121生成用于向响应装置2发送的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数据、或者生成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命令。
远程控制部121为了生成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命令,优选的是直接起到作为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主机控制器的作用。因而,如果例如数据积蓄部24是SDXC存储卡,则远程控制部121优选的是由SDXC主机控制器和用于控制它的设备驱动器等的软件构成。
远程访问部122将远程控制部121生成的直接转发请求数据或访问命令向响应装置2发送,此外,进行与通过命令的发行而发生的事项相伴的与响应装置2之间的数据的收发。
远程访问部122还承担作为与响应装置2之间的通信机构的作用,所以需要能够以与包含在响应装置2中的通信部23相同的规格进行通信。因而,例如如果通信部23是对应于WiGig通信的设备,则要求远程访问部122也包含对应于WiGig通信的设备功能。
<动作>
基于以上的结构例,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请求装置1与响应装置2之间的一系列的动作进行说明。
(1)系统整体动作概要
图4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整体的动作概要的图。
以下,基于图4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整体的动作进行说明。
请求装置1的访问请求发行部12为了请求对于包含在响应装置2中的数据积蓄部24的通过直接转发的访问,由远程控制部121生成直接转发请求(S1)。
作为直接转发请求的内容,可以包括请求装置1的装置ID、关于转发内容的信息、直接转发的继续执行条件等。
如果生成直接转发请求,则访问请求发行部12通过远程访问部122进行MAC头的附加等发送处理,对于响应装置2发送直接转发请求作为通信帧(S2)。
直接转发请求被响应装置2的通信部23接收,进行包含在通信帧中的MAC头的确认及除去等接收处理(S3)。
通信部23将接收处理后的数据向控制部22转发(S4)。
控制部22为了确认直接转发设定的必要性,再向请求判别部21转发(S5)。
请求判别部21确认转发来的数据的内容,判别请求的内容。这里,如果请求的内容是对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则请求判别部21还通过正当性判别部210也确认请求源的正当性。在正当性判别部210中预先登录有请求装置1的装置ID,确认与包含在转发来的数据中的装置ID的匹配性,对请求的正当性进行判别(S6)。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求的正当性得到确认,请求判别部21对控制部22发出指示以使其启动直接转发(S7)。
被指示了直接转发的启动的控制部22对通信部23进行有关直接转发的设定(S8)。
有关直接转发的设定通过对通信部23通知数据积蓄部24的节点ID、NID03作为直接转发的对方、同样对数据积蓄部24通知通信部23的节点ID、NID02作为直接转发的对方来进行。此外,控制部22直到从通信部23接受到不满足后述的直接转发继续执行条件的通知为止,将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权移交给通信部23,自身不对通信部23和数据积蓄部24访问,对于其他节点及装置也不容许通过自身向通信部23或数据积蓄部24访问。
请求装置1的访问请求发行部12生成用于对数据积蓄部24访问的访问命令(S9)。
将所生成的访问命令由访问请求发行部12作为通信帧向响应装置2发送(S10)。
通信部23进行对接收到的数据的接收处理,确认是否是应向数据积蓄部24转发的数据(S11)。
在确认的结果是判断为应转发的情况下,向数据积蓄部24转发(S12)。
在转发来的访问命令是写(Write)类的命令的情况下,进行S30的一系列的处理。
即,通过积蓄形式判别部11将符合数据积蓄部24的积蓄形式的写入数据向访问请求发行部12转发(S31),访问请求发行部12作为通信帧向通信部23转发(S32),通信部23进行接收数据的接收处理(S33),将实施了接收处理的写入数据向数据积蓄部24转发(S34),数据积蓄部24进行对于自身的积蓄部的写入(S35)。
此外,在转发来的访问命令是读(Read)类的命令的情况下,进行S40的一系列的处理。
即,数据积蓄部24从自身的积蓄部进行读出(S41),将所读出的数据向通信部23转发(S42),通信部23实施对于转发来的数据的发送处理(S43),将所生成的发送数据对请求装置1作为通信帧发送(S44),访问请求发行部12对接收到的数据实施接收处理,将所提取的数据向积蓄形式判别部11转发(S45)。
如果S30或S40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则通信部23确认是否不再满足直接转发的继续执行条件(S13)。
在不再满足继续执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将该消息向控制部22通知,返还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权(S14)。作为通知方法,例如是中断信号的声明。控制部22通过接受通知,取得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权。
在满足继续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访问命令的转发方向的种类,重复进行S30或S40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以上这样,请求装置1对于响应装置2的数据积蓄部24实现穿透性且直接的访问。
(2)响应装置2的动作
图5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2的动作的流程图。
以下,基于图5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2的动作详细地说明。
作为最初的步骤,等待从请求装置1发送的数据的接收(S51)。如果不发生数据的接收,则停留在该步骤。
如果确认了数据的接收,则请求判别部21进行接收内容的确认(S52)。接收内容的确认通过上述的S4到S6的动作实现。在接收内容不是向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回到S51的步骤。这里,所谓不是向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例如是不包括请求装置1的ID等必要的信息的请求、访问对象是别的设备而不是数据积蓄部24的请求、通过经由控制部22的方法进行的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请求等。
在接收内容是向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作为下个步骤而进行请求的正当性的确认(S53)。确认方法是在上述的S6中叙述那样的。在正当性的确认的结果判断为请求不正当的情况下,回到S51的步骤。
在正当性的确认的结果判断为请求是正当的情况下,作为下个步骤而确认有无向数据积蓄部24访问的资源(S54)。它由控制部22执行。在确认的结果是确认到正在对数据积蓄部24访问的资源的情况下,停留在该步骤,直到该访问结束。
在确认的结果是没有确认到正在对数据积蓄部24访问的资源的情况下,条件设定部220对通信部23设定直接转发模式的继续执行条件(S55)。在本实施方式中,继续执行条件是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
在进行直接转发模式的继续执行条件的设定后,控制部22启动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的直接转发模式(S56)。直接转发模式的内容如上述的S8的动作,这里的说明省略。这样,通信部23和数据积蓄部24相互识别直接转发的对象。
如果直接转发启动,则成为能够执行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的直接转发的状态,利用该模式,请求装置1对于数据积蓄部24实现穿透性且直接的访问(S57)。关于其详细情况,作为上述的S9到S12、以及S30或S40的动作已经说明,所以这里的说明省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开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的竞争,在启动直接转发后,直到该直接转发结束为止,不能进行从控制部22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
在直接转发中,通信部23监视直接转发的继续执行条件不再成立的定时(S5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继续执行条件是直接转发的尺寸,所以通过通信部23监视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来实现该动作。重复S57~S58的动作,直到检测到继续执行条件的不成立。如果检测到继续执行条件的不成立,则将该消息向控制部22通知。关于动作的详细情况,如上述的S14,所以这里的说明省略。
如以上这样,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响应装置2对从请求装置1向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转发请求进行响应动作。
(3)直接转发期间中的通信部23的动作
图6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通信部23的直接转发期间中的动作的流程图。
以下,基于图6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通信部23的直接转发期间中的动作详细地说明。
如果直接转发模式启动,则包含在通信部23中的接收部231确认有无来自请求装置1的接收帧(S61)。
在没有确认到接收帧的情况下,确认有无来自数据积蓄部24的数据转发(S65)。在也没有来自数据积蓄部24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回到S61。在确认了来自数据积蓄部24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由发送数据整形部234基于转发来的数据生成用于向请求装置1发送的发送帧(S66)。这里,所谓发送数据的生成,主要是指数据链路层的发送处理,具体而言,例如是MAC头的附加及CRC校验和的计算。
如果生成发送帧,则由发送部235向请求装置1发送(S67)。
另一方面,在由接收部231确认了接收帧的情况下,由接收数据整形部232进行对于接收帧的接收处理(S62)。这里,所谓接收处理,主要是指数据链路层的接收处理,具体而言,是MAC头的除去及CRC校验和的期望值确认。
如果对于接收帧的接收处理结束,则对于提取出的接收数据,直接转发判断部233判别是否是应向数据积蓄部24直接转发的数据(S63)。
在判断为不是应直接转发的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数据的种类,向控制部22转发,或者在通信部23中进行内部处理,并回到S61。
在判断为是应直接转发的数据的情况下,向数据积蓄部24转发(S64)。
如果S64或S67的处理结束,则确认自身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的合计是否比由控制部22作为直接转发的继续执行条件设定的转发尺寸小,在比设定的转发尺寸小的情况下回到S61。如果检测到比作为直接转发的继续执行条件设定的转发尺寸大或相等,则将该消息通过中断信号的声明等向控制部22通知。
这样,直接转发期间中的通信部23进行动作。
<总结>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响应装置2构成为包括请求判别部21、正当性判别部210、控制部22、条件设定部220、通信部23、接收部231、接收数据整形部232、直接转发判断部233、发送数据整形部234、发送部235、数据积蓄部24。
特别是,构成为控制部22、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相互用串行链路连接为环形。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请求装置1构成为包括积蓄形式判别部11、访问请求发行部12、远程控制部121、远程访问部122。
此外,从有关本发明的请求装置1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命令及有关该命令的数据在作为响应装置2内部的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在数据积蓄部24能够直接识别的状态下转发,在远程访问部122与通信部23之间将上述的访问命令及有关该命令的数据用包含在有效负载中的通信帧转发。
通过本结构,响应装置2在通常状态下可以使用包含在自身中的数据积蓄部24作为自身的记录介质,并且在有从请求装置1向数据积蓄部24的正当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通过设定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的直接转发模式,能够实现从请求装置1向数据积蓄部24的穿透性且直接的访问,不需要如以往那样进行事前的存储器区域确保及其确认处理,所以能够实现转发中的处理开销的减少,大为促进通信量的提高。
此外,在直接转发开始后,到直接转发结束之前,在响应装置2中能够不使用通信部23及数据积蓄部24以外的一切的资源而实现从请求装置1向数据积蓄部24的穿透性且直接的访问,大为促进响应装置2的处理负荷降低和与之相伴的耗电量的降低。
此外,通过将远程控制部121构成为起到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直接的控制器的作用,能够在远程控制部121与数据积蓄部24之间经由通信发出直接的事项。通过本结构,在远程访问部122和通信部23中,仅通过进行MAC头的附加和除去,远程控制部121就能够通过直接控制的协议控制数据积蓄部24。由于不以iSCSI为前提,所以不一定需要TCP/IP层的协议。因此,能够使TCP/IP层处理的开销、以及有关TCP/IP层的安装成本成为零。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
(1)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请求装置1直接发行对于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命令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请求装置1将用于间接地通知处理内容的数据向通信部23发送,通信部23根据被通知的处理内容变换为访问命令,通信部23直接向数据积蓄部发行访问命令。通过这样,请求装置1并不一定需要知道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方式,而实现抽象度较高的访问方式。
(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以串行链路连接为环形的数据积蓄部24的例子而说明了可移除的SDXC存储卡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装入的闪存存储器或易失性的RAM,或者也可以不是记录机构而是功能LSI。通过这样,在请求装置1与响应装置2之间实现各种各样的穿透性且直接的通信。
(3)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直接转发判别部233对于来自请求装置1的接收数据每次确认是否是直接转发对象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没有直接转发判别部233、而是对在直接转发期间中从请求装置1接收到的数据必定直接转发的结构。通过这样,不需要直接转发判别部233,实现安装成本的降低。
(4)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通过正当性判别部210确认正当性的方法,说明了通过预先登录的装置ID与包含在接收到的直接转发请求数据中的装置ID的一致确认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通过请求装置1的签名验证的方法、或者是请求装置1与响应装置2之间的认证。这里,所谓认证,可以举出例如通过PKI(Public KeyInfrastructure)的认证。通过这样,实现正当性的确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提高。
(5)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串行链路连接为环形的节点间的转发方向固定为顺时针方向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根据节点间的转发距离动态地进行优化的方法。通过这样,实现更有效率的转发。
(6)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以串行链路连接为环形的节点是控制部22、通信部23、数据积蓄部24这3个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将多个通信机构、数据积蓄机构、或者其他LSI节点等连接的形态。通过这样,在实现请求装置1与响应装置2之间的穿透性且直接的转发的同时,对于非设定为直接转发模式的节点,能够另外访问响应装置2的资源,实现更有效率的系统结构。
(7)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控制部22、通信部23、数据积蓄部24连接为环形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经由集线器连接的形态或通过菊花链拓扑连接的形态、以及集线器或菊花链与环形拓扑的组合的拓扑方式下的连接形态,并不限定于串行链路。通过这样,选择从成本及效率的观点看更加适当的连接形态。
(8)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信部23、数据积蓄部24分别作为独立的节点连接为环形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作为将通信部23与数据积蓄部24组合的一个节点实现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连接为环形的节点数的减少。
(9)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请求判别部21是CPU、主存储器、以及利用它们动作的软件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由硬件、或由硬件和微处理器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CPU负荷的降低和处理的高速化。
(10)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一个请求装置1与一个响应装置2通信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多个请求装置与一个响应装置通信的形态、一个请求装置与多个响应装置通信的形态、以及多个请求装置与多个响应装置通信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多种多样的设备协同的方式。
(11)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积蓄形式判别部11根据最初的访问命令的内容判别数据积蓄部24的积蓄形式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像如果数据积蓄部24是SDXC存储卡则为exFAT,也可以预先决定对应于数据积蓄部24的种类的积蓄形式。通过这样,不需要每当开始直接转发模式时判别积蓄形式,实现处理负荷的减轻。
(1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数据积蓄部24的积蓄形式说明了是exFAT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FAT32。通过这样,实现对应于各种各样的文件系统的积蓄机构。
(13)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通信机构而使用WiGig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IEEE802.11n或GigabitEthernet(注册商标)等的通信方式。通过这样,实现对应于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
(14)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响应装置2基于来自请求装置1的直接转发请求启动直接转发模式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响应装置2启动直接转发模式并对请求装置1请求向数据积蓄部24的访问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推送型的数据转发。
(15)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访问请求发行部12的远程访问部122向直接转发请求附加MAC头而作为通信帧发送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作为IP包发送,也可以是任意的协议的包。通过这样,能够对应于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
或者,访问请求发行部12也可以不经由远程访问部122而将直接转发请求通过Wi-Fi、Ethernet、USB等的另外的通信手段向响应装置2的控制部22发送。通过这样,不需要在直接转发请求的发送前建立远程访问部122与响应装置2之间的通信,实现耗电的降低及高效的网络带宽的利用。
(16)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果请求装置1对数据积蓄部24发行访问命令则在该事项结束之前不发行下个访问命令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同时发行多个访问命令、将多个事项并行地推进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进一步的通信量的提高。
(17)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向通信部23设定直接转发模式的继续执行条件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设定在数据积蓄部24中的形态、或设定在通信部23和数据积蓄部24的两者中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更灵活的继续执行条件的设定。
(18)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继续执行条件而控制部22设定直接转发的数据尺寸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22设定直接转发的时间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不依存于转发尺寸而依存于时间的转发期间的管理。
或者,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22设定包含在直接转发的数据中的令牌的形态。通过这样,在通信部23检测到设定的令牌之前能够继续直接转发,在转发尺寸及转发时间的观点上实现动态的转发期间的管理。
或者,例如也可以在通信部23中预先设定有规定的结束条件。这里,所谓规定的结束条件,例如是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直接转发期间、或者包含在数据中的令牌。通过这样,不需要由控制部22每次设定直接转发继续执行条件,实现处理负荷的降低。
或者,例如也可以是请求装置1发送直接转发结束命令、通信部23检测该命令。通过这样,能够在请求装置1中以适当的定时结束直接转发。
(19)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控制部22对通信部23设定直接转发模式、请求装置1对数据积蓄部24发行访问命令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通信部23对请求装置1明示地通知直接转发模式已启动的形态。通过这样,能够防止在没有启动直接转发模式的定时请求装置1误发行访问命令。
(20)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直接转发判断部233仅对从请求装置1接收到的数据判别是否需要直接转发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对从数据积蓄部24转发的数据也判别是否需要直接转发的形态。通过这样,从数据积蓄部24对请求装置1不一定发送全部的数据,实现无用的发送处理的减少。
(2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直接转发期间中的通信部23的处理流程,说明了排他性进行来自请求装置1的接收数据的处理、以及从数据积蓄部24转发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即使是直接转发期间中也能够并行执行发送处理和接收处理的形态。通过这样,实现收发合计的通信量的提高。
(22)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请求装置1的例子是BD记录器等广播收发装置911的一部分、此外作为响应装置2的例子是便携电话912等移动终端的一部分,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该情况。例如,请求装置1或响应装置2也可以作为电路基板901上的集成电路而是个人计算机、数字电视机910、数字照相机913等民用设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搭载在汽车915中的车载导航系统等车载终端914的一部分。通过这样,实现各种各样的设备间的高效率的数据转发。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实现远程的装置间的高效率的数据转发。特别是,对于请求装置对响应装置具备的数据积蓄部访问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少用于数据转发控制的开销,有利于响应装置侧的数据转发处理负荷及用于数据转发处理的耗电量的减少、装置间的数据转发通信量的飞跃性的提高。因而,对于高速大容量积蓄设备,在远程的装置利用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直接进行数据转发那样的情况下的集成电路产品中是有效的。除此以外,在远程的装置间进行数据转发那样的集成电路产品、家电产品、个人计算机及便携电话、智能便携电话、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等中也是有效的。
附图标记说明
1请求装置
11积蓄形式判别部
12访问请求发行部
121远程控制部
122远程访问部
2响应装置
21请求判别部
210正当性判别部
22控制部
220条件设定部
23通信部
231接收部
232接收数据整形部
233直接转发判断部
234发送数据整形部
235发送部
24数据积蓄部

Claims (21)

1.一种响应装置,针对来自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
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以及
请求判别部,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否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
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响应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不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不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不是直接转发的期间时,上述控制部具有访问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部包括直接转发判断部,该直接转发判断部判断从上述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应向上述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
上述直接转发判断部判断为应向上述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上述直接转发判断部判断为不应向上述数据积蓄部转发的数据不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部包括接收数据整形部,该接收数据整形部用于按照上述数据积蓄部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对从上述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部包括发送数据整形部,该发送数据整形部用于将从上述数据积蓄部直接转发的转发数据整形为用于向上述请求装置发送的发送数据形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包括条件设定部,该条件设定部用于对上述通信部或上述数据积蓄部设定继续执行直接转发的条件;
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条件设定部设定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上述通信部或上述数据积蓄部如果不再满足设定的上述继续执行条件则结束直接转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设定部所设定的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是进行直接转发的时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设定部所设定的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是:直接转发的数据的尺寸为规定的尺寸以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设定部所设定的继续执行上述直接转发的条件是:没有检测到包含在转发数据中的规定的令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部包括直接转发结束部,该直接转发结束部根据规定的结束条件结束直接转发;
上述规定的结束条件在上述控制部接收上述直接转发请求之前被设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结束条件是:经过了进行直接转发的规定的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结束条件是直接转发规定尺寸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结束条件是:检测到包含在转发数据中的规定的令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请求判别部包括正当性判别部,该正当性判别部用于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是否正当;
仅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并且由上述正当性判别部判别为正当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在上述通信部与上述数据积蓄部之间进行数据的直接转发。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连接为环形。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请求装置具备访问请求发行部,该访问请求发行部按照上述数据积蓄部所决定的访问形式发行访问命令。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请求装置具备积蓄形式判别部,该积蓄形式判别部用于判别数据积蓄部的积蓄形式。
19.一种集成电路,针对来自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
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以及
请求判别部,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否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
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20.一种响应方法,是针对来自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的响应装置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响应装置包括:
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
上述响应方法包括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的请求判别步骤;
在由上述请求判别步骤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21.一种响应系统,由请求装置、以及针对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请求进行响应的响应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响应系统由下述响应装置和下述请求装置构成;
该响应装置包括:
通信部,在与上述请求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数据积蓄部,积蓄数据;
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和上述数据积蓄部;以及
请求判别部,判别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否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直接转发请求;
在由上述请求判别部判别为来自上述请求装置的上述请求是针对上述数据积蓄部的上述直接转发请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访问上述数据积蓄部的权利移交给上述通信部,上述通信部将从上述请求装置向上述数据积蓄部的访问命令和与该访问命令有关的数据直接转发给上述数据积蓄部;
该请求装置包括访问请求发行部,该访问请求发行部按照上述数据积蓄部所决定的访问形式发行访问命令。
CN201180005306.0A 2010-06-28 2011-06-20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4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5999 2010-06-28
JP2010-145999 2010-06-28
PCT/JP2011/003506 WO2012001908A1 (ja) 2010-06-28 2011-06-20 応答装置とその集積回路、応答方法、および応答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4170A true CN103004170A (zh) 2013-03-27
CN103004170B CN103004170B (zh) 2016-03-30

Family

ID=4540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3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4170B (zh) 2010-06-28 2011-06-20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43427B2 (zh)
EP (1) EP2587760A4 (zh)
JP (1) JP5600740B2 (zh)
CN (1) CN103004170B (zh)
WO (1) WO2012001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8498A1 (ja) * 2012-02-27 2013-09-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装置、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2179A (ja) * 1995-02-08 1996-08-20 Nec Corp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用データ通信装置
US20040236876A1 (en) * 2003-05-21 2004-11-25 Kondratiev Vladimir 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emory access control for bus masters
CN1764908A (zh) * 2003-03-26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存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2754B2 (ja) 1994-05-17 2002-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並列計算機
US6237021B1 (en) * 1998-09-25 2001-05-22 Complex Dat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efficient processing of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US20060165084A1 (en) 2005-01-21 2006-07-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NIC-BASED OFFLOAD OF iSCSI DATA MOVEMENT FUNCTION BY TARGET
US20060242087A1 (en) * 2005-04-22 2006-10-26 Gregory Naehr Point-of-sale and declining balance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 relay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front-end devices and back-end account servers
US7757280B2 (en) * 2006-01-17 2010-07-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mory protection and security using credentials
US8775718B2 (en) * 2008-05-23 2014-07-08 Netapp, Inc. Use of RDMA to access non-volatile solid-state memory in a network storag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2179A (ja) * 1995-02-08 1996-08-20 Nec Corp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用データ通信装置
CN1764908A (zh) * 2003-03-26 2006-04-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存储装置
US20040236876A1 (en) * 2003-05-21 2004-11-25 Kondratiev Vladimir 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emory access control for bus mas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4170B (zh) 2016-03-30
EP2587760A4 (en) 2015-10-28
WO2012001908A1 (ja) 2012-01-05
US20120265839A1 (en) 2012-10-18
EP2587760A1 (en) 2013-05-01
US9043427B2 (en) 2015-05-26
JPWO2012001908A1 (ja) 2013-08-22
JP5600740B2 (ja)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957B (zh) 增强的无线 usb 协议和集线器
JP5726240B2 (ja) 無線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装置、sd制御チップ、及びデータ通信の方法
KR102678934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nfc)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 장비
US8745296B2 (en) Serial storage protocol compatible frame conversion, at least in part being compatible with SATA and one packet being compatible with PCIe protocol
CN106686129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952602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2654858A (zh) 双处理器系统及双处理器系统的通信方法
US20220382920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869259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中继传输系统及其中继传输方法
CN103685426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WO2013189069A1 (zh) 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单板
CN103004170A (zh) 响应装置及其集成电路、响应方法及响应系统
US8954720B2 (en) IC chi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oftware module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5519055A (zh) 一种I/O通道QoS动态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4205810A (zh) 一种水文数据访问控制系统
KR101651317B1 (ko) 집적 회로 카드에 의해 복수의 무선 주파수 통신 스트림들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1617593A2 (en) A log-in inducement executed by the target
CN114049700B (zh) 一种门锁标签信息的配置方法、计算机设备
CN117891772A (zh) 嵌入式单片机实现mdb总线协议的方法和mdb设备
US20230262130A1 (en)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CN102637153B (zh) 耦合设备、处理器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274126C (zh) 通过有线网络存取接口控制无线网络存取的方法
CN115801657A (zh)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708076A (zh) 用于单总线的通信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H07143148A (ja) 高速サイクリック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5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