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534B -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2534B
CN103002534B CN201210551224.2A CN201210551224A CN103002534B CN 103002534 B CN103002534 B CN 103002534B CN 201210551224 A CN201210551224 A CN 201210551224A CN 103002534 B CN103002534 B CN 103002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user terminal
bandwidth
ti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12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2534A (zh
Inventor
王德胜
田科亮
林宏志
熊磊
余想
杨逸帆
杨波
马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5512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2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5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户终端估计当前网络中的可用下行带宽Rp;(2)假设除了当前网络,还有n个可选网络供用户终端接入,则对每个可选网络,估计接入后的可用下行带宽分别为R1,R2,..,Rn,n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3)假设可选网络中,网络k的可用下行带宽最大,为Rk;若Rk-Rp>Δ,则切换到网络k,否则驻留在当前网络;其中,Δ是为了防止发生乒乓效应而设置的阈值,k为≤n的自然数。本发明提出的网络选择方法中,用户终端能感知到所在网络的负荷,如果负荷较重,就会自动切换到其他网络中去,实现了负载均衡,有效地保证了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切换问题,尤其涉及3GPP长期演进技术(LTE)和无线局域网(WLAN)互联系统架构下的网络选择技术。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产业,而无线接入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技术。目前,多种先进的无线接入技术并存,使得用户终端高速接入无线网络,并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其中,典型的技术包括以LTE为代表的无线广域网接入技术,和以IEEE 802.11为代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LTE是3G长期演进技术。与3G相比,LTE具有各方面的技术优势:更高的数据率、低延时的传输、业务服务质量(QoS)保障。与WLAN相比,LTE具有更广的覆盖,支持用户终端高速移动和漫游。
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与LTE相比,WLAN的覆盖范围小,接入速率高,使用成本低。
两种接入技术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会同时存在,向用户终端提供服务。LTE实现广阔的覆盖,支持用户终端的高速移动和漫游;而WLAN则在数据流量密集区域为用户终端提供高速上网服务。
在多种接入技术并存的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接入网络,保障用户终端的QoS需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网络选择方法中,用户终端选择接收信号强度较高的网络接入。但是,该方法没有考虑网络的负载。如果网络的负荷已经饱和,则无论是LTE,还是WLAN,即使接收信号再强,也不能保障其服务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并且能充分保障服务质量的网络选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用户终端通过估计当前网络和可选网络中的可用下行带宽,并根据估计的结果接入可用下行带宽最大的网络,从而实现了负载均衡,保障了服务质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户终端估计当前网络中的可用下行带宽Rp
(2)、假设除了当前网络,还有n个可选网络供用户终端接入,则对每个可选网络,估计接入后的可用下行带宽分别为R1,R2,…,Rn,n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3)、假设可选网络中,网络k的可用下行带宽最大,为Rk;若Rk-Rp>Δ,则切换到网络k,否则驻留在当前网络;其中,Δ是为了防止发生乒乓效应而设置的阈值,k为≤n的自然数。
所述的用户终端估计当前网络和可选网络中的LTE可用下行带宽具体步骤为:
 (1)、接收系统信息:用户终端接收LTE小区系统信息并解码,得到下行链路小区带宽,根据带宽和时频资源块数量的关系得到一个子帧内下行链路时频资源块的总数ntotal;带宽和时频资源块数量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 1带宽和时频资源块数量的关系
带宽(MHz) 一个子帧内时频资源块数量(个)
1.4 6
3 15
5 25
10 50
15 75
20 100
(2)、估计剩余频率资源:用户终端监听PDCCH,将当前子帧的PDCCH全部接收并解码,得到其他用户终端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用户终端根据系统信息可得出下行链路的带宽,则当前子帧未被使用的带宽由(5)式计算:
n rest = n total - Σ n i - - - ( 5 )
其中,nrest表示当前子帧未被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数量,ntotal表示一个子帧内下行链路时频资源块的总数,ni表示当前子帧调度器分配给用户终端i的时频资源块的数量;
(3)、估计实时的下行信道:用户终端根据下行参考信号估计信道,得到多输入多输出(MIMO)并发数据流的数量L和每个数据流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MCSj(j=1,2,…L),L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4)、计算可用下行带宽:可用下行带宽Reff LTE由(6)式计算:
R eff _ LTE = n rest Σ j = 1 L r j - - - ( 6 )
其中,rj表示第j个数据流在一个时频资源块上传输的比特数;根据MCSj与rj对应关系获得rj,MCSj与rj对应关系如表2,从而得到可用下行带宽Reff LTE
MCSj rj
0 16
1 24
2 32
3 40
4 56
5 72
6 328
7 104
8 120
9 136
10 136
11 144
12 176
13 208
14 224
15 256
16 280
17 280
18 328
19 336
20 376
21 408
22 440
23 488
24 520
25 552
26 584
27 616
28 712
表 2 一个时频资源块上传输的比特数与调制编码方式的关系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用下行带宽的网络选择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网络选择方法,本方法能均衡网络负载,保障用户服务质量。这是因为接收信号强度只能表征物理层点对点的信道容量,但在多用户接入的情况下,用户之间存在接入竞争与资源的互斥分配,单用户无法以期望的最大速率接入网络;而本方法则将多用户接入纳入考虑范围,对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参数进行联合优化,得到可用下行带宽,以此作为衡量上层吞吐量、时延、丢包率的度量。
在轻度负载的情况下,LTE和WLAN有足够的带宽,并且采用了自动重传请求(ARQ)技术,因此能给用户终端提供足够的带宽,较小的时延和丢包率,即保障了服务质量。而随着用户终端数量增加,当网络负载接近饱和的时候,LTE和WLAN均不能保障所有用户终端的服务质量。尤其是采用CSMA/CA随机接入协议的WLAN,当竞争用户终端过多时,系统性能会急剧下降。
本发明提出的网络选择方法中,用户终端能感知到所在网络的负荷,如果负荷较重,就会自动切换到其他网络中去,实现了负载均衡,有效地保证了服务质量。
与上行相比,用户终端的下载量更多、下行数据量更大,因此,下行带宽更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同时,用户终端侧可根据下行导频估计下行链路信道质量。因此,本发明采用可用下行带宽作为网络选择的度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接入点选择方法流程图。
图2为IEEE 802.11标准信标帧示意图。
图3为IEEE 802.11 标准无RTS/CTS情况下的发包示意图。
图4 为IEEE 802.11 标准有RTS/CTS情况下的发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其步骤如图1所示:
(1)、用户终端估计当前网络中的可用下行带宽Rp
(2)、假设除了当前网络,还有n个可选网络供用户终端接入。则对每个可选网络,估计接入后的可用下行带宽分别为R1,R2,…,Rn,n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3)、假设可选网络中,网络k的可用下行带宽最大,为Rk;若Rk-Rp>Δ,则切换到网络k,否则驻留在当前网络;其中,Δ是为了防止发生乒乓效应而设置的阈值,k为≤n的自然数。
下文将对如何估计WLAN和LTE网络中的可用下行带宽展开详细陈述。本发明仅提出网络选择方法,切换实现的具体流程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估计WLAN的可用下行带宽
S. Vasudevan在文献“Facilitating Access Point Selectionin IEEE802.11 Wireless Networks”中提出了一种估计WLAN可用下行带宽的方法。该方法思路如下:用户终端监听接入点(AP)发送一个数据帧的过程,根据数据帧的大小和完成一次传输的总时间T计算可用下行带宽:
R eff _ WLAN = DATA T - - - ( 1 )
其中,DATA表示数据帧的字节数;而完成一次传输的总时间T需要根据监听到的信标帧、数据帧来估计,根据是否有请求发送(RTS)和清除发送(CTS),T的估计又分为2种情况。
无RTS/CTS的情况
在没有RTS/CTS的情况下,AP发送一个帧的过程如图3所示。为了完成这一个帧的传输,传输的总时间T为:
T = T D + DATA R + SIFS + ACK R - - - ( 2 )
其中,TD表示AP为了发送这个帧,等待信道空闲的时间;DATA表示这个帧的比特数;R表示此用户终端的物理层信道容量;SIFS为用户终端接收完数据到发送确认之间的时间间隔,在IEEE 802.11g 标准中取10us;ACK表示确认帧的比特数,参考值为34字节。
用户终端的物理层信道容量R由式(3)计算:
R = BW × log 2 ( 1 + S N ) - - - ( 3 )
其中,BW是WLAN的可用频率带宽,S是接收信号功率,N是白噪声的功率。
用户终端端无法直接获得AP,为了发送这个帧,等待信道空闲的时间TD,只能通过信标帧来估计这段时间。如图2所示,在没有用户终端接入的情况下,AP每隔固定的周期发送一个信标帧。在用户终端接入后,为了避免冲突,和发送普通数据帧一样,发送信标帧之前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TB,而用户终端能计算出TB,因此把TB作为TD的估计值。
有RTS/CTS的情况
在有RTS/CTS的情况下,AP发送一个数据帧的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个数据帧的传输过程如所示,传输的总时间T为:
T = T D + RTS R + SIFS + CTS R + SIFS + DATA R + SIFS + ACK R - - - ( 4 )
其中,RTS和CTS分别表示RTS帧和CTS帧的比特数;和式(2)相比,有RTS/CTS的情况下,为了完成一个数据帧传输,额外加入了RTS帧和CTS帧的传输和2个SIFS的时间间隔,TD、R、SIFS、DATA和ACK的计算方法和没有RTS/CTS的情况的计算方法相同。
估计LTE的可用下行带宽
LTE下行传输流程如下:不同QoS需求的IP包被映射到不同的核心网承载中;由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报头压缩和加密处理后,映射到对应的无线承载中;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对数据包进行分割重组,将无线承载映射到逻辑信道;媒体接入控制(MAC)的主要功能为链路自适应、调度、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和将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物理层则对传输信道的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并通过天线发送给用户设备(UE)。
LTE传输机制的核心是采用共享信道传输,用户间动态地共享时频资源。基站端的调度器根据实时的信道状态,将时频资源块动态地分配给信道质量好的用户终端,充分地利用了无线信道的时间选择性和频率选择性,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都获得了多用户增益。LTE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频资源块,调度的结果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通知用户终端。
为了在时变信道条件下充分利用信道容量,LTE中使用了链路自适应技术。该技术使传输方案的效率和实际信道状态保持动态匹配,从而保证在信道状态差时能够自动降低传输效率以提高纠错能力,在信道状态变好时自动提高传输效率。下行链路自适应技术主要包括自适应调制编码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模式选择。自适应调制编码是根据信道状态来选择恰当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在保证较低误码率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率的最大化。LTE支持多种MIMO传输模式:发射分集、波束成形和空分复用等。其中,发射分集、波束成形能改善接收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增加系统的容量和覆盖;空分复用通过多个并行的数据流增大了数据率。在空分复用的情况下,每个并行的数据流称为一个层,各层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在其他MIMO传输模式下,只有一个数据流,也就是一个层,采用一种调制编码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根据PDCCH和下行信道估计计算可用下行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4个步骤:
(1)、接收系统信息:用户终端接收LTE小区系统信息并解码,得到下行链路小区带宽,根据带宽查表1得到一个子帧内下行链路时频资源块的总数ntotal
表1带宽和时频资源块数量的关系
带宽(MHz) 一个子帧内时频资源块数量(个)
1.4 6
3 15
5 25
10 50
15 75
20 100
(2)、估计剩余频率资源:用户终端监听PDCCH,将当前子帧的PDCCH全部接收并解码,得到其他用户终端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用户终端根据系统信息可得出下行链路的带宽,则当前子帧未被使用的带宽可由(5)式计算:
n rest = n total - Σ n i - - - ( 5 )
其中,nrest表示当前子帧未被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数量,ntotal表示一个子帧内下行链路时频资源块的总数,ni表示当前子帧调度器分配给用户终端i的时频资源块的数量;
(3)、估计实时的下行信道:用户终端根据下行参考信号估计信道,得到多输入多输出( MIMO)并发数据流的数量L和每个数据流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MCSj(j=1,2,…,L),L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4)、计算可用下行带宽:可用下行带宽Reff LTE由(6)式计算:
R eff _ LTE = n rest Σ j = 1 L r j - - - ( 6 )
其中,rj表示第j个数据流在一个时频资源块上传输的比特数;可根据把MCSj查表2获得,从而得到可用下行带宽Reff LTE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因此,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表2 一个时频资源块上传输的比特数与调制编码方式的关系
MCSj rj
0 16
1 24
2 32
3 40
4 56
5 72
6 328
7 104
8 120
9 136
10 136
11 144
12 176
13 208
14 224
15 256
16 280
17 280
18 328
19 336
20 376
21 408
22 440
23 488
24 520
25 552
26 584
27 616
28 712

Claims (1)

1.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户终端估计当前网络中的可用下行带宽                                               ;具体步骤为:
 (a)、接收系统信息:用户终端接收LTE小区系统信息并解码,得到下行链路小区带宽,根据带宽和时频资源块数量的关系得到一个子帧内下行链路时频资源块的总数
 (b)、估计剩余频率资源:用户终端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将当前子帧的PDCCH全部接收并解码,得到其他用户终端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用户终端根据系统信息可得出下行链路的带宽,则当前子帧未被使用的带宽由(5)式计算:
               (5)
其中,表示当前子帧未被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数量,表示一个子帧内下行链路时频资源块的总数,表示当前子帧调度器分配给用户终端i的时频资源块的数量;
(c)、估计实时的下行信道:用户终端根据下行参考信号估计信道,得到多输入多输出(MIMO)并发数据流的数量L和每个数据流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L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d)、计算可用下行带宽:可用下行带宽由(6)式计算:
               (6)
其中,表示第j个数据流在一个时频资源块上传输的比特数;根据对应关系获得,从而得到可用下行带宽;
(2)、假设除了当前网络,还有n个可选网络供用户终端接入,则对每个可选网络,估计接入后的可用下行带宽分别为,n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3)、假设可选网络中,网络k的可用下行带宽最大,为;若,则切换到网络k,否则驻留在当前网络;其中,是为了防止发生乒乓效应而设置的阈值,k为≤n的自然数。
CN201210551224.2A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2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1224.2A CN103002534B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1224.2A CN103002534B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534A CN103002534A (zh) 2013-03-27
CN103002534B true CN103002534B (zh) 2015-01-07

Family

ID=4793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12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2534B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2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331B (zh) * 2013-06-18 2018-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01328A (zh) * 2014-05-06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流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6385B (zh) * 2014-07-31 2019-09-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下行网络带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91643A (zh) * 2014-09-15 2016-04-13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选择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470444B (zh) * 2015-08-14 2019-12-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入点信号的测量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KR102389003B1 (ko) * 2015-10-13 2022-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망간 전환시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32196B (zh) * 2019-12-24 2023-10-13 杭州数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网调度优化的方法
CN114885381B (zh) * 2022-05-17 2024-02-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7839A2 (en) * 2006-03-20 2007-09-2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access point selection
CN101287280A (zh) * 2007-04-11 2008-10-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选择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11111A (zh) * 2009-03-18 2009-08-19 东南大学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异构网络融合系统垂直切换方法
CN101640804A (zh) * 2009-08-31 2010-02-03 浙江大学 一种跨层控制的无线网络流媒体业务传输方法
CN102006627A (zh) * 2010-11-01 2011-04-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lan切换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7839A2 (en) * 2006-03-20 2007-09-2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access point selection
CN101287280A (zh) * 2007-04-11 2008-10-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选择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11111A (zh) * 2009-03-18 2009-08-19 东南大学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异构网络融合系统垂直切换方法
CN101640804A (zh) * 2009-08-31 2010-02-03 浙江大学 一种跨层控制的无线网络流媒体业务传输方法
CN102006627A (zh) * 2010-11-01 2011-04-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lan切换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534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2534B (zh) 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lte-wlan异构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
US202203452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cheduling requests
KR10247702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확인을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0281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US10057747B2 (en) 5G MB connectivity acknowledgement aggregation
US202102275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supplementary uplink freque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51672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0743199B1 (en) Self-optimizing network for narrowband internet-of-things in-band deployment modes
WO2021027518A1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5191423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428775A (zh) 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资源配置方法及发送装置
Jacobsen et al. System level analysis of K-repetition for uplink grant-free URLLC in 5G NR
WO2015130350A1 (en) Parallel aggregate mac protocol data units for fast link adaptation
WO2013141301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Islam et al.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IEEE 802.11 ax network leveraging OFDMA technology
Hoymann et al. Distributed uplink signal processing of cooperating base stations based on IQ sample exchange
WO2022077227A1 (zh)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501531A (zh) 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Ad Hoc网络MAC层信道分配方法
Falconetti et al. Distributed uplink macro diversity for cooperating base stations
US2023020951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037342B (zh) Ue配对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140177526A1 (en) MIMO System
Ashtaiwi et al. Utilizing IEEE 802.11 n to enhance QoS support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O2016138824A1 (zh)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1339576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