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428B -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2428B
CN103002428B CN201110273625.1A CN201110273625A CN103002428B CN 103002428 B CN103002428 B CN 103002428B CN 201110273625 A CN201110273625 A CN 201110273625A CN 103002428 B CN103002428 B CN 103002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terminal
terminal
thing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36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2428A (zh
Inventor
张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36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2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2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2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4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 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 ID;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IoT 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 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本发明使得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只需根据IoT ID接入网络,避免了网络标识空间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附着(Attach)是指终端设备在使用网络提供的各种业务和服务前,向网络进行注册登记的过程。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是一个功能性网络,可能包括局部通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超宽带、射频识别或者无线局域网络,还可能包括远程通信需要依赖的移动通信网络或互联网。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当不需要远程通信时,使用局域网或/短距无线网络定义的地址/标识和协议进行局部通信,在需要进行远程通信时,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定义的地址/标识和协议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进行通信。这样,一个同时处于局域网/短距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的终端,就有可能被分配两个地址/标识,导致网络地址/标识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网络使用不同网络分配不同的网络地址或者标识,导致网络地址或者标识空间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ID;
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IoT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所述重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
所述MME根据所述GUTI定位到去附着前服务于该物联网终端的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GSN,并向该旧MME或者SGSN发送IoTID请求信息,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GUTI;
所述MME在接收到旧MME或者SGSN返回的错误信息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IoTID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返还的IoTID;
所述MME根据所述IoTID,通过预先设置的IoTServer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ID;
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oT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所述重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GUTI定位到去附着前服务于该物联网终端的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GSN,并向该旧MME或者SGSN发送IoTID请求信息,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GUTI;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旧MME或者SGSN返回的错误信息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IoTID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返还的IoTID;
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oTID,通过预先设置的IoTServer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只需根据物联网终端的标识IoTID将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避免了现有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需要针对不同网络使用不同网络分配的不同标识,造成网络标识空间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的组成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终端发送Attach请求信息,并根据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的IoTIMSI判定所述Attach请求信息终端为物联网终端,根据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的IoTID将所述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使得物联网终端在进入不同的网络时,只需根据IoTID进行网络附着,避免了现有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需要针对不同网络使用不同网络分配的不同标识,造成网络标识空间浪费的问题。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过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I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具体的是,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预设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etofThing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IoTIMSI)以及该物联网终端标识(IoTID)。IoTIMSI集合为IMSI集合中的一个特殊集合,每个IoTIMSI是专用标识,用于供一个物联网终端接入蜂窝通信网络使用。网络设备可基于一个终端的发送的IoTIMSI确定该终端是一个物联网终端。
所述IoTID包括但不局限于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网中的标识。
在步骤S102中,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IoT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ID将该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IoTIMSI判断所述Attach请求信息终端是否为物联网终端,在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时,根据所述IoTID将该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具体的是,网络侧的MME根据所述IoTIMSI判断所述Attach请求信息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在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时,根据所述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只需根据IoTID进行网络附着,避免了现有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需要针对不同网络使用不同网络分配的不同标识,造成网络标识空间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过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所述重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需要重新发起网络附着请求信息,且所述重新附着请求信息中只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标识(OldGloballyUniqueTemporaryIdentity,oldGUTI),即所述物联网终端只使用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标识自己,且在去附着后MME发生了改变时,新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在步骤S202中,所述MME根据所述GUTI定位到去附着前服务于该物联网终端的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GSN,并向该旧MME或者SGSN发送IoTID请求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所述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loballyUniqueTemporaryIdentity,GUTI);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无线网中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GPRSSupportNode,SGSN)接收所述IoTID请求信息,并根据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的GUTI,确定自身存储的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从该上下文中查找与该物联网终端对应的IoTID,在查找到该IoTID时,将所述IoTID返还给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执行步骤S204;在未查找到该物联网终端对应的IoTID时,即旧MME或者SGSN无法识别该物联网终端,返回错误信息,并执行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所述MME在接收到旧MME或者SGSN返回的错误信息时,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IoTID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返还的IoTI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接收到所述IoTID请求信息后,将携带的IoTID发送给所述MME。
在步骤S204中,所述MME根据所述IoTID,通过预先设置的对应的物联网服务器IoTServer将所述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联网终端使用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标识自己时,仍可通过获取该物联网终端的IoTID进行网络附着,有效避免网络标识空间的浪费,缓解现有网络标识空间不足的压力。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的示意图,其过程详述如下:
l、UE向基站(eNodeB)发送网络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消息。其中,AttachRequest消息中携带有IoTIMSI、物联网终端标识(IoTID)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IoTIMSI对所述UE进行身份辨别,判断所述UE是否为物联网终端。
2、eNodeB发送S1-MME接口控制消息(SI-MMEcontrolmessage),其中S1-MME接口是指eNodeB与MME之间的控制平面接口,即eNodeB将初始UE消息(InitialUEmessage)发送到新的MME(newMME),此消息中包含有AttachRequest消息。后续MME可按照之前的方法执行对物联网终端的附着。如果AttachRequest消息中不包含IoTID,则MME可执行如下操作。
3、如果UE使用GUTI进行标识,而且在去附着(detach)之后MME发生了改变,当UE再次发起网络附着请求信息时,所述请求信息中只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标识(OldGloballyUniqueTemporaryIdentity,oldGUTI),新的MME根据GUTI向旧的MME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支持节点(SGSN,ServingGPRSSupportNode)(oldMME/SGSN)发送标识请求(IdentificationRequest)消息,旧的MME或SGSN接收到IdentificationRequest消息后,在自身存储的物联网终端上下文中查找与该物联网终端对应的IoTID,在查找到该IoTID时,向新的MME回复标识响应(IdentificationResponse)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含有所述IoTID以及请求接入的网络信息;在未查找到时,向新的MME返回错误信息。
4、若新的MME及旧的MME或SGSN均不能识别此UE,则新的MME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Request)消息给UE,请求UE提供其IoTID,UE收到IdentityRequest消息后,回复身份响应(IdentityResponse)消息给新的MME,其中含有IoTIMSI以及IoTID。
5a、根据条件,新的MME根据所述IoTID执行必要的安全操作(Authentication/Security),如入网认证、UE的加解密等。
5b、新的MME获取UE的移动终端标识(MEIdentity),并向设备标识寄存器(EIR,EquipmentIdentityRegister)发送移动终端标识核实请求(MEIdentityCheck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UE的MEIdentity、IoTIMSI、IoTID,EIR收到该MEIdentityCheckRequest消息后,向新的MME回复移动终端标识核实确认(MEIdentityCheckAck)消息,其中含有核实结果(Result)。
6、如果UE在Attachrequest消息中设置了加密选项转移标识(CipheredOptionsTransferFlag),则在网络激活加密后,新的MME通过发送加密选项请求(CipheredOptionsRequest)消息,即ESMInformationRequest(演进的会话管理信息请求)消息(该消息是在TS24.301标准中定义的,等价于TS23.401标准中定义的CipheredOptionsRequest消息),向UE请求获取协议配置选项(PCO,protocolConfigurationOptions)信息和/或接入点名称(APN)信息。UE收到CipheredOptionsRequest消息后,回复加密选项响应(CipheredOptionsResponse)消息(TS23.401中定义),即ESMInformationResponse(演进的会话管理信息响应)消息(该消息是在TS24.301标准中定义的,等价于CipheredOptionsResponse消息)给新的MME,以提供PCO和/或APN。
7、若新的MME发现此UE有激活的承载上下文(ActiveBearerContexts),则新的MME发送删除承载请求(DeleteBearerRequest)消息给相关的网关(GW),其中含有删除承载的原因和隧道端点标识(TEID,TunnelEndPointIdentifier),用以删除这些承载上下文,相关的网关(GWs)回复删除承载响应(DeleteBearerResponse)淌息给新的MME,其中含有隧道端点标识(TEIDs)。若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andChargingRulesFunction)被部署了,则PDNGW在IoTServer的协助下,调用IP连接网会话结束(IP-CANSessionTermination)过程指示资源的释放。
8、如果detach之后UE更换了MME,或者在MME中没有UE有效的签约上下文,或者UE对应的ME标识发生了改变,或者UE提供了一个IoTIMSI或不能指示MME上的有效上下文的旧的GUTI,则新的MME向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HomeSubscriberServer)发送更新位置请求(UpdateLocationRequest)消息。UpdateLocationRequest消息中含有:MME标识(MMEIdentity),IoTIMSI,MEIdentity,IoTID、MME能力、更新类型(UpdateType)等。
9、HSS向旧的MME或SGSN发送取消位置(CancelLocation)消息,其中包括:IoTID和取消类型(CancellationType)。旧的MME或SGSN收到CancelLocation消息后,向HSS回复取消位置确认(CancelLocationAck)消息。
10、若旧的MME/SGSN发现此UE有激活的承载上下文(ActiveBearerContexts),则旧的MME/SGSN发送删除承载请求(DeleteBearerRequest)消息给相关的GW,用以请求删除这些承载上下文,其中包括删除原因(Cause)和TEID。相关的GW收到该DeleteBearerRequest消息之后,回复删除承载响应(DeleteBearerResponse)消息给旧的MME/SGSN,其中包含TEID。若PCRF被部署了,则PDNGW在IoTServer协助下,执行IP-CANSessionTermination过程,指示资源已经被释放。
11、HSS向新的MME发送更新位置确认(UpdateLocationAck)消息,用于响应UpdateLocation消息。其中UpdateLocationAck消息包含IoTID和签约数据(Subscriptiondata)。
12、新的MME选择一个服务网关(ServingGW),为物联网终端相关的缺省承载(DefaultBearer)分配EPSIdentity,然后向选择的ServingGW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SessionRequest),所述会话请求中包含IoTID、分组数据网关地址(PDNGWaddress)等。
13、ServingGW在演进分组系统承载(EPSBearer)表中创建一个实体,并向PDNGW发送CreateSessionRequest(包含IoTID等),所述PDNGW的地址是由前一步的PDNGW的地址指示的。
14、如果配置了动态PCC,并且移交指示没有出现,则PDNGW在IoTServing的协助下,执行IP连接网会话建立(IP-CANSessionEstablishment)过程,获取物联网终端默认的PCC。PDNGW向PCRF提供上一步接收到的IoTID,DefaultEPSBearerQoS等参数。
15、PDNGW在其EPS承载上下文(EPSBearerContext)表中创建一个实体,生成一个命令ID(ChargingID),并向ServingGW反馈创建会话响应消息(CreateSessionResponse),所述响应消息包括EPSBearerQoS、ChargingID等。
16、ServingGW向新的MME反馈CreateSessionResponse信息,所述信息包括PDN类型、PDN地址、EPSBearerQoS、ChargingID等。
17、新的MME发送附着接受(AttachAccept)消息给eNodeB。其中,AttachAccept消息中包含:APN、GUTI、PDNType、PDN地址(PDNAddress)、EPS承载标识、会话管理请求(SessionManagementRequest)、协议配置选项(ProtocolConfigurationOptions)、NASsequenceBumber、NAS-MAC等。
AttachAccept消息包含在一个SI_MMEcontrol消息(SI-MME接口控制消息)中,即包含在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中。此SI_MMEcontrol控制消息包含有EPSBearerIdentity和服务网关(ServingGW)为该EPSBearerIdentity所标识的EPS承载所分配的SI-U接口的上行IP地址及TEID。
18、eNodeB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给UE,其中包含EPS无线承载标识(EPSRadioBearerIdentity),并且AttachAccept消息也被包含在此RRC消息中传送给UE。
19、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给eNodeB。
20、eNodeB发送初始上下文设置响应(InitialContextResponse)消息给新的MME,其中包含eNodeB分配的SI-U接口(即eNodeB与服务网关ServingGW之间的用户平面接口)的下行IP地址和TEID。
21、UE发送直接转移(DirectTransfer)消息给eNodeB,此消息包含附着完成(AttachComplete)消息。该AttachComplete消息中包含:EPSBearerIdentity、NASsequencenumber、NAS-MAC等。
22、eNodeB向新的MME传递AttachComplete消息。
上述Attach过程完成后,UE便可以通过eNodeB连接到物联网,并通过eNodeB与物联网中的其它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单元41以及接入单元42:
所述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ID;
所述接入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IoT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具体的是,所述接收单元41用于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网中的标识,所述IoTIMSI为IMSI集合中的一个专用标识,用于供所述物联网终端接入蜂窝通信网络使用,所述网络侧设备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可以使用在前述对应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中,详情参见上述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实施例一、三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单元51、第一请求单元52、第二请求单元53以及接入单元54:
所述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所述重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
所述第一请求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GUTI定位到去附着前服务于该物联网终端的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GSN,并向该旧MME或者SGSN发送IoTID请求信息,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GUTI;
所述第二请求单元53用于在接收到旧MME或者SGSN返回的错误信息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IoTID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返还的IoTID;
所述接入单元54用于根据所述IoTID,通过预先设置的IoTServer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具体的是,所述接收单元51用于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网中的标识,所述网络侧设备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可以使用在前述对应的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中,详情参见上述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方法实施例二、三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物联网终端发送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并根据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的IoTIMSI判定所述Attach请求信息终端为物联网终端,根据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的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使得物联网终端在进入不同的网络时,只需根据IoTID进行网络附着,避免了现有物联网终端在进行网络附着时,需要针对不同网络使用不同网络分配的不同标识,造成网络标识空间浪费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ID;
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IoT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无线网中的标识;
所述网络侧设备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包括:
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IMSI为IMSI集合中的一个专用标识,用于供所述物联网终端接入蜂窝通信网络使用。
4.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所述重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
所述MME根据所述GUTI定位到去附着前服务于该物联网终端的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GSN,并向该旧MME或者SGSN发送IoTID请求信息,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GUTI;
所述MME在接收到旧MME或者SGSN返回的错误信息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IoTID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返还的IoTID;
所述MME根据所述IoTID,通过预先设置的IoTServer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无线网中的标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6.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附着Attach请求信息,所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终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物联网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oTIMSI和该终端在短距无线网络中的物联网标识IoTID;
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oTIMSI判定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并根据所述IoTID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无线网中的标识;
所述网络侧设备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oTIMSI为IMSI集合中的一个专用标识,用于供所述物联网终端接入蜂窝通信网络使用。
9.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所述重新Attach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旧的全球唯一临时用户标识GUTI;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GUTI定位到去附着前服务于该物联网终端的旧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GSN,并向该旧MME或者SGSN发送IoTID请求信息,所述IoTID请求信息中携带有该GUTI;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旧MME或者SGSN返回的错误信息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IoTID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返还的IoTID;
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oTID,通过预先设置的IoTServer将该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
所述IoTID包括该物联网终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或者该物联网终端在局域网或者短距无线网中的标识;
所述网络侧设备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基站的转发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在去附着后重新发送的Attach请求信息。
CN201110273625.1A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2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3625.1A CN103002428B (zh)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3625.1A CN103002428B (zh)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428A CN103002428A (zh) 2013-03-27
CN103002428B true CN103002428B (zh) 2016-08-03

Family

ID=4793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362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2428B (zh)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2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2011B2 (en) * 2015-07-12 2019-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security architecture
CN107852596A (zh) 2015-07-24 2018-03-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mme、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6961456B (zh) * 2016-01-11 2022-01-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7205264B (zh) * 2016-03-18 2020-04-03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Ue上下文的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9496411B (zh) * 2016-06-02 2021-08-10 爱维士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改善网络安全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58462A (zh) * 2017-02-22 2017-05-10 广东顺德长和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智能灯具控制方法及其智能灯具控制装置
CN109150507B (zh) * 2017-06-19 202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凭证分发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管理实体
CN108901035B (zh) * 2018-06-29 2021-07-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834124B (zh) * 2018-07-04 2021-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g物联网终端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798822B (zh) * 2018-08-02 2023-07-04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信网络物联网设备的监控方法
CN112422549B (zh) * 2020-11-12 2022-08-30 成都渊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边缘服务器iot设备的接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5224A (zh) * 2010-01-18 2010-06-30 彭保 物联网终端的互唯一性标识实施方法
CN101854361A (zh) * 2010-05-21 2010-10-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报头压缩方法
CN101951371A (zh) * 2010-09-17 2011-01-19 浙江大学 一种物联网中电子标签的认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4995B2 (en) * 2007-01-12 2012-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ad-hoc network routing based upon hardware addr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5224A (zh) * 2010-01-18 2010-06-30 彭保 物联网终端的互唯一性标识实施方法
CN101854361A (zh) * 2010-05-21 2010-10-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报头压缩方法
CN101951371A (zh) * 2010-09-17 2011-01-19 浙江大学 一种物联网中电子标签的认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428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2428B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8323245B (zh)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US10455489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PDN GW selection
CN101873582B (zh)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US98328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de switching
US95323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CN109964468B (zh) 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28645B (zh) 一种集群业务实现系统及装置
US1044825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ntrol method, service request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345415B1 (ko) 푸쉬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상기 푸쉬 메시지를 수신하는 이동 단말 및 푸쉬 메시지 전송 시스템
CN104066200A (zh) 一种ue间端到端通信的实现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3533531B (zh) 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配置方法、网络与终端设备及系统
US9713176B2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66294A1 (zh) 临近业务服务器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用户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3796281A (zh) 分组数据网络类型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5525992A (ja) モバイ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1868036A (zh) 一种控制ue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WO2010133107A1 (zh) 家用基站网关转发消息至家用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KR20110031097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엘비오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4726860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方法
WO2016023282A1 (zh) 近距离通讯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94525A (zh) 一种ip地址分配、获取的方法及设备
CN103476022B (zh) 一种确定用户标识及通知用户标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1598598B1 (ko) 지능적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통합 기지국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722168A (zh) 获取PGW FQDN的方法、Home PGW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