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050A - 数据上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上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2050A
CN103002050A CN2012105644294A CN201210564429A CN103002050A CN 103002050 A CN103002050 A CN 103002050A CN 2012105644294 A CN2012105644294 A CN 2012105644294A CN 201210564429 A CN201210564429 A CN 201210564429A CN 103002050 A CN103002050 A CN 103002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ccess
access mode
accesses terminal
data cent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44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2050B (zh
Inventor
樊勇
黄孝斌
魏剑平
张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me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44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2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2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2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涉及网络应用领域;解决了智能传感网中不同应用场合下数据传输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多应用场景的智能物联网,实现了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并可灵活选择适用方式的数据上传。

Description

数据上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物联网中的数据上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采集传输终端实现了基本的数据采集、收发、网络接入功能。但功能单一,针对不用的应用场合,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可重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解决了智能传感网中不同应用场合下数据传输的问题。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包括:
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包括以下网络接入方式的任一或任意多个:
有线连接接入方式,无线连接接入方式,3G连接接入方式。
优选的,在存在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时,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具体为: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所述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同时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优选的,在存在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时,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包括: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任一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通知所述远端数据中心全部当前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
所述远端数据中心从所述当前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中选择一种网络接入方式,指示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该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交互;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使用所述远端数据中心指示的网络接入方式与该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优选的,上述数据上传方法还包括:
在存在一种以上的网络接入方式时,为各网络接入方式配置不同的优先级。
优选的,在存在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时,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具体为: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所述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中优先级最高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优选的,上述数据上传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缓存待向所述远端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采集多种外部数据。
优选的,上述数据上传方法还包括:
配置不同外部数据的操作命令,并对操作命令进行封装,统一封装后的操作命令的应用层接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实现了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并可灵活选择适用方式的数据上传,解决了智能传感网中不同应用场合下数据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接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解决了智能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的问题。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首先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数据采集、网络化传输、多种网络接入技术的智能传感网的移动接入终端,该移动接入终端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1、网络接入模块102和处理器模块103。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1包括多个适用于不同数据格式的硬件接口;
所述网络接入模块102包括多个网络接入子模块,各个网络接入子模块对应唯一接入方式;如有线连接(LAN)网络接入子模块,wifi无线连接(WALN)网络接入子模块和3G连接网络接入子模块。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子模块,终端程序能自动检测所安装的网络接入子模块。当有多个网络接入子模块时,多种网络通讯方式将被同时支持。
所述处理器模块103根据配置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1中选择合适的硬件接口,从所述网络接入模块102中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子模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接入终端还包括:
数据缓存模块104和嵌入式数据库105,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4缓存所述处理器模块103待发送的数据至所述嵌入式数据库105,或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4从所述嵌入式数据库105取出待发送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移动接入终端还包括:
数据过滤模块106。所述数据过滤模块106在数据有异常时向末端节点再次要求有异常的数据,在仍然获得异常数据时将异常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模块103发送,在获得正常数据时将正常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模块103发送。
优选的,所述移动接入终端还包括:
流量控制模块107,对所有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数据有效则上传,对于无效数据直接丢弃。
优选的,所述移动接入终端还包括:
智能控制模块108,接受上位机的控制指令集,将接收到的指令集发送至处理器模块103。所述控制指令集告诉移动接入终端需要对哪些节点进行哪些控制功能。
所述处理器模块103控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4、数据过滤模块106、流量控制模块107和智能控制模块108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移动接入终端还具有智能控制和数据报警的能力。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可以开启/关闭接入终端的上述功能。数据缓存可以在网络通信不畅时,将数据缓存在本地。在兼顾实时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完整性,可以做到数据的不丢失。
上述智能传感网的移动接入终端具有多种外部数据采集接口,多种网络接入能力,对于传感网中的数据具有数据过滤、流量控制等能力。同时,还有参数可配置、成本可控、性能稳定、实时性强和实用价值高等特点。
在硬件方面,接入终端采用了基于ARM的处理器模块,提供两路数据采集模块接口,三种网络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在软件方面,针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采集的通常操作进行封装,如发送读指令,接收数据,数据校验等进行封装。使得针对不同的数据采集设备,在应用层可以使用相同的编程接口。在外部扩展,更换硬件模块,程序移植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减小了软件设计时的成本。
对于网络接入,移动接入终端通过与远端数据中心交互来判断采用何种网络接入子模块。处理器模块将依次扫描LAN模块,WLAN模块和3G模块。其中LAN使用ARM的以太网接口,WLAN和3G模块均为USB接口设备。处理器将依次通过上述模块来和远端数据中心通信。如果出错或者超时无响应,则认为该种方式不存在。如果有响应,则认为该种网络连接方式存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结合图1所示的移动接入终端,完成智能传感网内的数据上传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移动接入终端采集多种外部数据;
步骤202、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有线连接接入方式(LAN),无线连接接入方式(WLAN),3G连接接入方式。
步骤203、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本步骤中,可选择单一的网络接入方式与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也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与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具体如下:
1、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所述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同时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2、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任一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通知所述远端数据中心全部当前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
所述远端数据中心从所述当前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中选择一种网络接入方式,指示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该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交互;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使用所述远端数据中心指示的网络接入方式与该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3、在存在一种以上的网络接入方式时,为各网络接入方式配置不同的优先级;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所述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中优先级最高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本步骤中,移动接入终端向远端数据中心上传数据时,可进行数据控制,具体的,包括,数据缓存、数据过滤、流量控制、智能控制以及数据报警。数据缓存,所有的采集数据均存入发送队列,发送线程将队列中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当收到回应时,删除发送队列中相应的数据。当数据量较大时,将数据存入嵌入式数据库,当数据量较小时,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再放入发送队列,以此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过滤,根据配置文件决定开启/关闭本功能。若开启,当数据有异常时本终端将主动向末端节点再次要求该数据。如果仍然异常,则上传异常数据,否则上传正常数据。以此避免错误报警信息。流量控制,根据配置文件决定开启/关闭本功能。若开启,本终端将对所有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数据有效则上传,对于无效数据直接丢弃。智能控制,根据配置文件决定开启/关闭本功能。若开启该功能,本移动接入终端接受上位机的控制指令集。该指令集告诉移动接入终端需要对哪些节点进行哪些控制功能。减少上位机与移动接入终端之间的下行数据交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接入终端终端将跟根据控制指令集对节点进行控制。相对传统做法,效率和实时性均有所提高。数据报警,根据配置文件决定开启/关闭本功能。若开启,本移动接入终端将检测自身运行数据,如环境温度,自身的内存使用率等信息。当出现异常时会提示上位机进行相应的操作,避免终端死机,重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传感网中的数据上传方法和移动接入终端,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实现了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并可灵活选择适用方式的数据上传,解决了智能传感网中不同应用场合下数据传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通用的外部硬件接口,使得数据采集的扩展十分方便,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数据采集。针对不同场合也提供了不同的网络接入方案,使得本终端在不同的场合下具有十分方便的扩展性和可操作性。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提供了通用的软件接口,使得软件开发以及维护的成本大幅下降,开发周期更可控。而且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使得本终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包括以下网络接入方式的任一或任意多个:
有线连接接入方式,无线连接接入方式,3G连接接入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时,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具体为: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所述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同时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时,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包括: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任一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通知所述远端数据中心全部当前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
所述远端数据中心从所述当前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中选择一种网络接入方式,指示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该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交互;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使用所述远端数据中心指示的网络接入方式与该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存在一种以上的网络接入方式时,为各网络接入方式配置不同的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时,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通过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具体为: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选择所述多个有效的网络接入方式中优先级最高的网络接入方式与所述远端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缓存待向所述远端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接入终端依次验证预置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方式是否有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接入终端采集多种外部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配置不同外部数据的操作命令,并对操作命令进行封装,统一封装后的操作命令的应用层接口。
CN201210564429.4A 2012-12-21 2012-12-21 数据上传方法 Active CN103002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4429.4A CN103002050B (zh) 2012-12-21 2012-12-21 数据上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4429.4A CN103002050B (zh) 2012-12-21 2012-12-21 数据上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050A true CN103002050A (zh) 2013-03-27
CN103002050B CN103002050B (zh) 2016-06-01

Family

ID=4793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4429.4A Active CN103002050B (zh) 2012-12-21 2012-12-21 数据上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205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2343A (zh) * 2018-07-04 2018-12-07 南京百市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青少年视光数据追踪方法
CN110800261A (zh) * 2017-06-27 2020-02-14 亚马逊科技公司 跨iot网络的模型和过滤器部署
US11088820B2 (en) 2017-06-27 2021-08-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ecure models for IoT devices
US11350360B2 (en) 2017-06-27 2022-05-3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Generating adaptive models for IoT network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189A (zh) * 2009-10-23 2010-04-1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耳机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相应耳机、移动终端
CN101977434A (zh) * 2010-09-29 2011-0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119553A (zh) * 2008-08-08 2011-07-06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控制站装置及终端装置
CN102571625A (zh) * 2010-12-29 2012-07-11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中的连接建立装置及方法
CN102724734A (zh) * 2011-12-13 2012-10-10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接入终端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553A (zh) * 2008-08-08 2011-07-06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控制站装置及终端装置
US20110200071A1 (en) * 2008-08-08 2011-08-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st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1695189A (zh) * 2009-10-23 2010-04-1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耳机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相应耳机、移动终端
CN101977434A (zh) * 2010-09-29 2011-0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571625A (zh) * 2010-12-29 2012-07-11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中的连接建立装置及方法
CN102724734A (zh) * 2011-12-13 2012-10-10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接入终端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0261A (zh) * 2017-06-27 2020-02-14 亚马逊科技公司 跨iot网络的模型和过滤器部署
US11088820B2 (en) 2017-06-27 2021-08-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ecure models for IoT devices
CN110800261B (zh) * 2017-06-27 2022-01-11 亚马逊科技公司 跨iot网络的模型和过滤器部署
US11350360B2 (en) 2017-06-27 2022-05-3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Generating adaptive models for IoT networks
CN108962343A (zh) * 2018-07-04 2018-12-07 南京百市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青少年视光数据追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050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79930A1 (en) Network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P3462707B1 (en) Connectivity service level orchestrator and arbitrator i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platforms
CN203086496U (zh) 智能家居系统
CN102355390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US20180248968A1 (en) Remote access gateway configurable control system
EP2749137B1 (en) Enhanced lighting network to serve mobile cellular us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4660682A (zh) 一种基于td-lte的opc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终端
US20200305229A1 (en) Wireless sensor management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73772A (zh) 一种ZigBee智能家居网关场景联动控制方法
CN103002050A (zh) 数据上传方法
CN104735814A (zh) 自动接入WiFi网络的接入方法、系统、和相关装置
CN103973522A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KR101971259B1 (ko) IoT 통신모듈에 설치된 프로그램을 업그레이드하는 운영관리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4255049A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备用设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1402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终端
CN112367643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连接及远程升级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08810061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06302039A (zh) 一种安全控制智能家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65511A (zh) 煤矿监控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03988A (zh) 一种基于web的多协议智能家居网关
CN102821491A (zh) 物联网传感器智能采集与网络自适应控制器
CN102724734A (zh)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接入终端及系统
CN203340301U (zh) 移动接入终端
CN101958039A (zh) 基于arm芯片的具有报警功能的gprs监控终端
CN202385301U (zh) 户外环境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6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sanqi building materials City Road No. 18 building 4 layer Bestpower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me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96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sanqi building materials City Road No. 18 building 4 layer Bestpowe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OIT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