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1839A -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1839A
CN103001839A CN2011102774465A CN201110277446A CN103001839A CN 103001839 A CN103001839 A CN 103001839A CN 2011102774465 A CN2011102774465 A CN 2011102774465A CN 201110277446 A CN201110277446 A CN 201110277446A CN 103001839 A CN103001839 A CN 103001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gateway
order
communication command
coll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74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1839B (zh
Inventor
魏伯而
朱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404 SCI-TECH Co Ltd
Moxa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404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404 SC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404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74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1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1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1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其透过收集于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后,储存第一网络中第一装置依据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至储存地址,并将储存地址对应至第二装置至网关器存取目标数据的通讯输出入模块的技术手段,可以自动设定网关器的组态,并达成提升网关器组态设定之效率的技术功效。

Description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组态设定系统、网关器及方法,特别系指一种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不同通讯协议的两个网络中的装置需要进行数据传递时,需要可以整合上述两网络所使用的通讯协议的网关器,也就是说,传送数据的装置需要将欲传递的目标数据传送到网关器,网关器会依据传送数据的装置所使用的通讯协议取得目标数据,再使用接收数据的装置所使用的通讯协议,将目标数据提供给接收数据的装置。
为了要让沟通异质网络的网关器可以正确的由传送数据的装置所使用的通讯协议取得目标数据,以及使用接收数据的装置所使用的通讯协议,将目标数据正确的提供给接收数据的装置,网关器需要经过使用者进行正确的设定。
目前设定沟通异质网络的网关器方式,需要先查询数据表(datasheet)了解各个传送数据的装置的识别码、支持的命令、数据的储存位置、数据的长度、以及轮询(polling)的时间等命令参数,并依据命令参数,将传送数据的装置可能会使用到的通讯命令设定到网关器中,接着,要配置网关器的内部存储器,将上述通讯命令所存取之数据对应到配置的储存空间中,并配置接收数据的装置存取内部存储器的输出入模块(I/O Module),之后,开始测试上述的设定是否正确,也就是测试数据是否正确的被传递,若否,则修改错误的设定,直到设定正确为止。
在实务上,由于命令参数繁杂,且常需设定数十到一百组命令,上述的设定过程将可能花费数小时至数天,除了非常容易设定错误之外,还需要不断的测试才能确定设定是否正确,这样的设定方式除了浪费时间之外,也非常的不易设定使用。
综上所述,可知先前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异质网络网关器设定费时且不易设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存在异质网络网关器设定费时且不易设定的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一种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其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至少包含:内部存储器;第一通讯接口,用以使用第一通讯协议与第一网络连接,第一网络包含第一装置;第二通讯接口,用以使用第二通讯协议与第二网络连接,第二网络包含第二装置;设定模块,用以设定第一通讯接口使用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条件判断模块,用以判断停止收集条件是否被满足;命令收集模块,用以透过第一通讯接口收集于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直到条件判断模块判断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数据对应模块,用以将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储存于内部存储器中,并将储存目标数据之储存地址对应至通讯输出入模块,使第二装置经由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目标数据。
本发明所提供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至少包含:设定模块,用以设定网关器使用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条件判断模块,用以判断停止收集条件是否被满足;命令收集模块,用以透过第一通讯接口收集于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直到条件判断模块判断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数据对应模块,用以将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储存于网关器之内部存储器中,并将储存目标数据之储存地址对应至通讯输出入模块,使第二装置经由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目标数据。
本发明所提供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其步骤至少包括:设定网关器使用一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连接网关器及使用第一通讯协议之第一网络,第一网络包含至少一第一装置;收集于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直到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对应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之储存地址至通讯输出入模块,使使用第二通讯协议与网关器连接之第二装置经由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目标数据。
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利用收集于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并将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对应至第二装置至网关器存取目标数据的通讯输出入模块,藉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可以达成提升网关器组态设定之效率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架构图。
图2B为本发明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的元件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所述的记录通讯命令的详细方法流程图。
图3C为本发明所述的判断触发模式的附加方法流程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递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递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网关器
111第一通讯接口
112第二通讯接口
120内部存储器
200系统
210设定模块
220命令收集模块
230条件判断模块
240显示模块
250数据对应模块
290触发模式判断模块
300第一网络
310第一装置
320第一装置
330第一装置
390主站装置
400第二网络
410第二装置
420第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之特征与实施方式,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能够轻易地充分理解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并据以实施,藉此实现本发明可达成的功效。
本发明如「图1」所示,可以让连接异质网络的网关器100主动收集在第一网络300中所使用的通讯命令,并建立各个通讯命令与第二网络400中的装置存取网关器100中之数据所使用的通讯输出入模块的对应关系,使得网关器100的组态能够实时的自动设定。其中,第一网络300使用第一通讯协议,第二网络400使用第二通讯协议。
以下先以「图2A」本发明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的元件示意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运作。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网关器100含有第一通讯接口111、第二通讯接口112、内部存储器120、设定模块210、命令收集模块220、条件判断模块230、及数据对应模块250。
第一通讯接口111负责使用第一通讯协议与第一网络300中之第一装置(310、320、330)传递数据。
第二通讯接口112负责使用第二通讯协议与第二网络400中之第二装置(410、420)传递数据。
内部存储器120包含输入区块(Input Block)以及输出区块(OutputBlock),其中,输出区块提供第二装置(410、420)储存写入第一装置(310、320、330)的目标数据,输入区块储存写入第二装置的目标数据。
设定模块210负责设定第一通讯接口111所使用之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使得网关器100可以与第一网络300中之第一装置310传递数据。在本发明中,第一通讯协议可为但不限于如Modbus、DF1、CANbus等以通讯命令来进行数据读写之现场总线(Fieldbus)协议。
本发明所提的通讯参数包含但不限于运行模式、传输速度(baud rate)、奇偶校验(parity)、停止位(stop bit)、以及接口类型等。其中,运行模式在第一通讯协议为Modbus时可为Modbus RTU或Modbus ASCII,在第一通讯协议为DF1时可为全双工(full-duplex)或半双工(half-duplex)等,接口类型例如RS-232、RS-422、或RS-485等。
命令收集模块220负责透过网关器100之第一通讯接口111收集在第一网络300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命令收集模块220可以完整地记录所接收到的通讯命令,在第一通讯协议为Modbus时,命令收集模块220所记录的通讯命令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如通讯命令中之从站地址(slave address)、功能码(function code)、数据起始地址(start address)、数据量(quantity)、以及数据等,而在第一通讯协议为DF1时,命令收集模块220所记录的通讯命令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如通讯命令中的目标节点地址(destination node address)、来源节点地址(source node address)、命令码(command code)、功能码、内存地址(address of memory location)以及数据等。
在部分的实施例中,命令收集模块220可以控制网关器100进入第一通讯协议中之从站装置(slave)的模式,藉以接收第一通讯协议中之主站装置(master)对具有不同从站地址的各从站装置所发送的各个通讯命令,或对具有不同目标节点地址的各目标节点(destination node)所发送的各个通讯命令,并在接收到各个通讯命令后,透过第一通讯接口111传送响应(response)至发出通讯命令的主站装置,以及记录所接收到的通讯命令。而随着网关器100之第一通讯接口111之接口类型的不同,在另一部分的实施例中,命令收集模块220也可以控制网关器100进入第一通讯协议中之探测装置(sniffer)的模式,藉以探测第一通讯协议中之主站装置/来源节点对从站装置/目标节点所发送的通讯命令,并于探测到通讯命令后记录所接收到的通讯命令。
另外,命令收集模块220更可以判断网关器100是否支持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当网关器100支持收集到的通讯命令时,记录收集到的通讯命令,而当网关器100不支持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时,则仅记录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中的从站地址或节点地址等内容以及记录收集到之不支持的通讯命令的次数。相似的,命令收集模块220也可以判断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是否合法,当收集到的通讯命令不合法时,命令收集模块220可以记录收集到之不合法的通讯命令的次数。
条件判断模块230负责判断停止收集条件是否被满足,在本发明中,命令收集模块220可以持续的收集通讯命令,直到条件判断模块230判断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为止。本发明所述的停止收集条件可以由系统预定,例如收集通讯命令的时间达到特定系统周期、被收集的通讯命令数于特定时间内不再增加等,也可以由使用者自订,例如使用者可以依据命令收集模块220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的全部内容、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的数量、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通讯命令的总时间等项目定义停止收集条件,但本发明所述的停止收集条件并不以上述为限,凡可以判断已完成收集在第一网络300中之被传送的通讯命令的方式都可以被本发明所使用。
数据对应模块250负责在条件判断模块230判断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后,也就是,命令收集模块220停止收集在第一网络300中传递的通讯命令后,将第一通讯接口111所接收到的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储存在网关器100的内部存储器120中,并将储存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对应至第二网络400中之第二装置410/420至网关器100的内部存储器120存取目标数据所使用的通讯输出入模块(图中未示),使该第二装置410/420可以经由通讯输出入模块所对应到之储存地址存取目标数据。在本发明中,第二网络400所使用的第二通讯协议可为但不限于如PROFIBUS、PROFINET、Ethernet/IP及DeviceNet等以输出输入数据交换(I/O data exchange)来进行通讯之现场总线协议。
此外,本发明的网关器100更可以包含显示模块240,负责提供显示被收集的通讯命令数、不支持的通讯命令数、不合法的通讯命令数、不支持的通讯命令的从站地址/目标节点地址、或不合法的通讯命令的从站地址/目标节点地址等统计数据。
本发明的网关器100也可以包含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负责判断命令收集模块220所收集的通讯命令是否为首次被收集,当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判断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的通讯命令为首次被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时,定义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为「数据改变」,而当命令收集模块220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不是首次被收集时,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可以定义非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为「周期发送」。
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也可以在定义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为「周期发送」后,依据该通讯命令被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之间隔时间计算该通讯命令的触发周期,计算方式包含但不限于如当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该通讯命令三次以上,则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将计算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该通讯命令之间隔时间的平均值或中位数等统计值,并以计算出之统计值作为触发周期。
在实务上,上述的设定模块210、命令收集模块220、条件判断模块230、显示模块240、数据对应模块250、以及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并不一定要以网关器100之模块的方式运作,也可以如「图2B」所示,包含在公用程序内,在公用程序被执行后,产生的系统200包含上述的设定模块210、命令收集模块220、条件判断模块230、显示模块240、数据对应模块250、以及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由于各模块的运作方式与上述相同,故不再赘述。
接着以一个实施例来解说本发明的运作系统与方法,并请参照「图3A」本发明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网络300所使用之第一通讯协议为Modbus协议,第二网络400所使用之第二通讯协议为PROFIBUS协议。
由于第一网络300与第二网络400所使用的通讯协议不同,因此,第一网络300与第二网络400之间需要透过网关器100交换数据。若网关器100包含本发明,则本发明的设定模块210可以提供使用者设定网关器100之第一通讯接口111使用Modbus协议(第一通讯协议)所需的通讯参数(步骤50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透过设定模块210设定第一通讯接口111之运行模式、传输速度、奇偶校验、停止位、以及接口类型。
在设定模块210提供使用者设定网关器100之第一通讯接口111使用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步骤501)后,第一通讯接口111可以连接网关器100与第一网络300(步骤510)。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通讯接口111之接口类型为RS-232,则表示第一网络300中仅有主站装置,网关器100将与第一网络300中的主站装置连接,此时网关器100为第一网络300中的从站装置。而若第一通讯接口111之接口类型为RS-422或RS-485,则表示网关器100分接(Multi-drop)于第一网络300上,此时,第一网络300中包含主站装置以及一个以上的从站装置,而网关器100为第一网络300上的探测装置。其中,主站装置可以是可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人机接口(HMI)或执行有测试软件之计算机。
在连接网关器100以及第一网络300(步骤510)后,命令收集模块220可以透过第一通讯接口111收集在第一网络300中被传送的各个通讯命令(步骤520)。其中,若网关器100为第一网络300中的从站装置,则命令收集模块220还会在接收到通讯命令后,透过第一通讯接口111发出响应至传送所接收到的通讯命令的主站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命令收集模块220更可以如「图3B」之流程所示,在第一通讯接口111接收到通讯命令后,可以判断网关器100是否支持第一通讯接口111所接收到的通讯命令(步骤521),若网关器100支持该通讯命令,则记录该通讯命令(步骤529),也就是记录通讯命令中的从站地址/目标节点地址与来源节点地址、命令码、功能码、数据起始地址/内存地址、数据量、以及目标数据等内容。而若网关器100不支持该通讯命令,则命令收集模块220可以只记录记录通讯命令中的从站地址/目标节点地址(步骤525)。
若在网关器100中包含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则在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通讯命令后,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可以判断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可以如「图3C」之流程所示,先判断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的通讯命令是否为首次被收集(步骤532),若是,则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可以定义该通讯命令之触发模式为「数据改变」(步骤534),若否,则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可以定义该通讯命令之触发模式为「周期发送」(步骤536),并依据该通讯命令被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到之间隔时间计算该通讯命令的触发周期(步骤538)。
回到「图3A」,在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通讯命令(步骤520)时,条件判断模块230也会判断停止收集条件是否被满足(步骤550),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停止收集条件为收集通讯命令的时间达到三个系统周期,则条件判断模块230会在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通讯命令所经过的时间达到三个系统周期后,判断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如此,命令收集模块220便会停止收集通讯命令。此时,网关器100会根据命令收集模块220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的内容,完成在第一网络300中被使用的各个通讯命令的设定,因而可以成为第一网络300之新主站装置来取代原主站装置390。若网关器100原为分接于第一网络300上(网关器100为探测装置),则使用者需中断原主站装置390与第一网络300的连接,来避免后续网关器100与从站装置(第一装置310/320/330)进行数据读写时,受到原主站装置390的干扰。而若网关器100原为与原主站装置390对接(网关器100为从站装置),则使用者需将网关器改与第一网络300中之第一装置310/320/330(从站装置)对接,以进行后续的数据读写。
在网关器100成为第一网络300之主站装置后,也就是条件判断模块230判断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命令收集模块220停止收集通讯命令后,数据对应模块250可以将所收集的各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对应至第二装置410存取目标数据的通讯输出入模块(步骤570)。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在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通讯命令的过程中,收集到三个读取的通讯命令,其中,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表示使用者欲操作第二网络400中的第二装置410读取第一网络300中之第一装置310的数据,则如「图4A」所示,网关器100将传送表示为读取请求的通讯命令(第一通讯命令)至第一装置310,第一装置310在接收到读取请求后,将会依据读取请求传回50字组(words)的目标数据,数据对应模块250将根据网关器100所传送之读取请求中的功能码以及数据量,计算读取请求所读取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并将第一装置310所传回的目标数据写入网关器100之内部存储器120中的输入区块。相似的,网关器100也将传送读取请求(第二通讯命令及第三通讯命令)至第一网络300中的其它第一装置(320、330),若第一装置320及第一装置330分别传回24字组与3字节的目标数据,则数据对应模块250可以将第一装置320及第一装置330传回的目标数据写入内部存储器120中,第一装置310所传回的目标数据之后的储存空间。
接着,数据对应模块250可以配置PROFIBUS协议的通讯输出入模块至储存第一装置310、第一装置320及第一装置330传回的目标数据的储存空间,由于目标数据一共有151字节,因此,数据对应模块250可以配置64字组以及23字节的通讯输出入模块(使用最少的通讯输出入模块)或配置50字组、24字组以及3字节的通讯输出入模块(使用与通讯命令对应的通讯输出入模块)至储存目标数据的储存空间,之后,第二装置410便可以透过已配置的通讯输出入模块读取储存于内部存储器120中的目标数据。
而若在命令收集模块220收集通讯命令的过程中,收集到二个写入的通讯命令,其中,所收集到的通讯命令表示使用者希望将第二网络400中之第二装置410的数据写入第一网络300中之第一装置310中,则如「图4B」所示,在数据对应模块250配置63字组以及7字节的通讯输出入模块后,第二装置410可以透过通讯输出入模块将目标数据写入网关器100之内部存储器120的输出区块中,而在第二装置410使用63字组以及7字节的通讯输出入模块将目标数据写入内部存储器120中分别与第一装置310及第一装置320对应的储存位置后,网关器100将依据写入请求(第四通讯命令以及第五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传送包含63字组及7字节的目标数据的写入请求至第一装置310及第一装置320,也就是根据触发模式判断模块290所计算出之触发周期,周期性的传送写入请求,或于侦测到内部存储器120之输出区块中的数据改变时传送写入请求。
在第一装置310接收到写入请求后,将会依据写入请求储存63字组的目标数据,相似的,第一装置320在接收到写入请求后,将会依据写入请求储存7字节的目标数据。如此,第二装置410便可以透过网关器100将目标数据写入使用不同通讯协议的第一装置310、320中。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具有利用收集于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通讯命令,并将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对应至第二装置至网关器存取目标数据的通讯输出入模块之技术手段,藉由此一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异质网络网关器设定费时且不易设定的问题,进而达成提升网关器组态设定之效率的技术功效。
再者,本发明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可实现于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中,亦可在计算机系统中以集中方式实现或以不同元件散布于若干互连的计算机系统的分散方式实现。
虽然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内容并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供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些许的更动润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应用于一网关器,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设定该网关器使用一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
连接该网关器及使用该第一通讯协议的一第一网络,该第一网络包含至少一第一装置;
收集于该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至少一通讯命令,直到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及
对应一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至至少一通讯输出入模块,使使用一第二通讯协议与该网关器连接的一第二装置经由该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该目标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其中该收集于该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该些通讯命令的步骤为该网关器作为第一通讯协议中的从站装置/探测装置,藉以接收/探测第一通讯协议中的主站装置对具有不同从站地址的各从站装置或不同目标节点地址的各目标节点所发送的各该通讯命令,并于接收/探测到各该通讯命令后记录该些通讯命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于该收集于该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该些通讯命令的步骤后,更包含判断各该通讯命令是否为首次被收集,当一该通讯命令为首次被收集时,定义该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之触发模式为「数据改变」,当一该通讯命令不为首次被收集时,定义该非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之触发模式为「周期发送」,并计算该非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之触发周期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其中该收集于该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该些通讯命令的步骤更包含判断该网关器是否支持该些通讯命令,当该网关器支持该些通讯命令时,记录该些通讯命令,当该网关器不支持该些通讯命令时,记录该些通讯命令中的从站地址或目标节点地址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其中该停止收集条件为收集通讯命令的时间达到特定系统周期、被收集的通讯命令数于特定时间内不再增加、或依据已收到的通讯命令、已收到的通讯命令数、及/或收集通讯命令所经过的时间所定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方法,其中该对应该通讯命令所读写的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至至少一通讯输出入模块,使使用一第二通讯协议与该网关器连接的一第二装置经由该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该目标数据的步骤为写入该第一装置响应一读取命令所传送的一目标数据至该网关器的一内部存储器后,依据该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配置至少一通讯输出入模块,并提供该第二装置透过该些通讯输出入模块至该内部存储器读取相对应的目标数据。
7.一种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应用于一网关器,该网关器透过一第一通讯接口使用一第一通讯协议与包含一第一装置的一第一网络连接,及透过一第二通讯接口使用一第二通讯协议与包含一第二装置的一第二网络连接,该系统至少包含:
一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该网关器使用一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
一条件判断模块,用以判断一停止收集条件是否被满足;
一命令收集模块,用以透过该第一通讯接口收集于该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至少一通讯命令,直到该条件判断模块判断该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及
一数据对应模块,用以将一该通讯命令所读写之一目标数据储存于该网关器的内部存储器中,并将储存该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对应至至少一通讯输出入模块,使该第二装置经由该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该目标数据。
8.一种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该网关器至少包含:
一内部存储器;
一第一通讯接口,用以使用一第一通讯协议与一第一网络连接,该第一网络包含至少一第一装置;
一第二通讯接口,用以使用一第二通讯协议与一第二网络连接,该第二网络包含至少一第二装置;
一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该第一通讯接口使用一第一通讯协议的通讯参数;
一条件判断模块,用以判断一停止收集条件是否被满足;
一命令收集模块,用以透过该第一通讯接口收集于该第一网络中被传送的至少一通讯命令,直到该条件判断模块判断该停止收集条件被满足;及
一数据对应模块,用以将一该通讯命令所读写的一目标数据储存于该内部存储器中,并将储存该目标数据的储存地址对应至至少一通讯输出入模块,使该第二装置经由该通讯输出入模块存取该目标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其中该命令收集模块是设定该网关器为第一通讯协议中的从站装置/探测装置,藉以接收/探测第一通讯协议中的主站装置对具有不同从站地址的各从站装置或不同目标节点地址的各目标节点所发送的各该通讯命令,并于接收/探测到各该通讯命令后记录该些通讯命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其中该网关器更包含一触发模式判断模块,用以判断各该通讯命令是否为首次被收集,当一该通讯命令为首次被收集时,定义该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为「数据改变」,当一该通讯命令不为首次被收集时,定义该非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的触发模式为「周期发送」,并计算该非首次被收集的通讯命令的触发周期。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其中该命令收集模块更用以判断该网关器是否支持该些通讯命令,当该网关器支持该些通讯命令时,记录该些通讯命令,当该网关器不支持该些通讯命令时,记录该些通讯命令中的从站地址或目标节点地址。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网关器,其中该停止收集条件为收集通讯命令的时间达到特定系统周期、被收集的通讯命令数于特定时间内不再增加、或依据已收到的通讯命令、已收到的通讯命令数、及/或收集通讯命令所经过的时间所定义。
CN201110277446.5A 2011-09-19 2011-09-19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Active CN103001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7446.5A CN103001839B (zh) 2011-09-19 2011-09-19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7446.5A CN103001839B (zh) 2011-09-19 2011-09-19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839A true CN103001839A (zh) 2013-03-27
CN103001839B CN103001839B (zh) 2015-09-16

Family

ID=4792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7446.5A Active CN103001839B (zh) 2011-09-19 2011-09-19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18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695A (zh) * 2017-12-14 2018-05-22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指令组态方法、组态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采集装置
CN109669372A (zh) * 2018-12-24 2019-04-23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948A (zh) * 2008-10-23 2009-05-06 上海大学 工业无线网接入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多协议网关及协议转换方法
US20090287803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Square D Company Automated discovery of devices in large utility monitoring systems
CN101977167A (zh) * 2010-10-25 2011-02-16 深圳市兆讯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Modbus总线的网关通信协议转换方法
EP2296405A1 (fr) * 2009-09-15 2011-03-1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systèm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FR2930394B1 (fr) * 2008-04-16 2011-05-06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Passerelle de communication entre deux reseaux ip
US20110158224A1 (en) * 2009-12-25 2011-06-30 Yoshihiro Kawauchi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lephone exchang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0394B1 (fr) * 2008-04-16 2011-05-06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Passerelle de communication entre deux reseaux ip
US20090287803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Square D Company Automated discovery of devices in large utility monitoring systems
CN101425948A (zh) * 2008-10-23 2009-05-06 上海大学 工业无线网接入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多协议网关及协议转换方法
EP2296405A1 (fr) * 2009-09-15 2011-03-1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systèm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US20110158224A1 (en) * 2009-12-25 2011-06-30 Yoshihiro Kawauchi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lephone exchange apparatus
CN101977167A (zh) * 2010-10-25 2011-02-16 深圳市兆讯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Modbus总线的网关通信协议转换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695A (zh) * 2017-12-14 2018-05-22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指令组态方法、组态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采集装置
CN108063695B (zh) * 2017-12-14 2020-09-29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指令组态方法、组态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采集装置
CN109669372A (zh) * 2018-12-24 2019-04-23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态方法及装置
WO2020134607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态方法及装置
CN109669372B (zh) * 2018-12-24 2021-01-19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839B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0444B2 (en) Fieldbus gateway using virtual serial fieldbus port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CN102170430B (zh) 一种多端口多网络协议转换器
CN108733604B (zh)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485总线智能扩展方法及装置
US20180013582A1 (en) Device access by means of a generic communication driver
US9686131B2 (en) System, gateway,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tting configuration by learning commands
CN106814657B (zh) 基于ARM的嵌入式实时EtherCAT主站构建方法
CN102857397A (zh) 一种多主异步双工差分总线及通讯方法
CN105939253A (zh) 一种工业无线网关装置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JP2010537296A (ja) 制御ノードおよび制御部
CN202077061U (zh) 一种多端口多网络协议转换器
CN103416035A (zh) 具有can总线模块及自动速度检测的微控制器
CN101013315A (zh) 基于全数字环形总线式通用型数控系统
CN101145052B (zh) 设备间实时信息交互系统和设备间实时信息交互方法
CN103986610A (zh) 通讯接口匹配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4009976A (zh) 一种用于多主站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CN102291337B (zh) EtherCAT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通信转换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CN104167023A (zh) 停车场系统
CN102238055A (zh) 基于mdio接口的下载方法及系统
US20100146225A1 (en) Acyclic data transfer via a field bus coupler
CN106506303A (zh) 一种控制器实时以太网EtherCAT的主站系统
CN101895462A (zh) 串行通信网关
CN103001839B (zh) 学习命令以自动组态设定的系统、网关器及其方法
CN101931642A (zh) 一种多网络控制系统通讯管理方法
CN206209306U (zh) 一种自带冗余信号采集的多客户端独立总线设备服务器
CN10334694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