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8541A -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8541A
CN102998541A CN2011102653600A CN201110265360A CN102998541A CN 102998541 A CN102998541 A CN 102998541A CN 2011102653600 A CN2011102653600 A CN 2011102653600A CN 201110265360 A CN201110265360 A CN 201110265360A CN 102998541 A CN102998541 A CN 102998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line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mechanism
written
setup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53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8541B (zh
Inventor
陈章毅
林世东
林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53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98541B/zh
Priority to US13/301,770 priority patent/US20130066580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998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8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5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S2、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S3、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自动的连接线测量,从而大大缩短测量时间并提升产线的工作效率,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线的产品测量需求。

Description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线测量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为判断连接线的质量,须对连接线中每一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所述连接线的质量。
传统的测量方式是人工手动操作测量装置测量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然而,这种测量方式测量时间较长,测量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线的产品测量。例如:若一条连接线内含5对导线,每对导线需要测量7个参数时,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一条连接线至少要花1小时才能测量结束,以一条生产线每日4000的生产量来计算,需要208天才能全部测量完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其能够全自动地对连接线进行测量。
相应所述测量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
S2、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
S3、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测量装置中运行的测量程序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其中,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分别独立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步骤具体包括:
S21、将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连接所述测量装置;
S22、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S23、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
S31、自动控制测量开关,逐一地对每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每对导线均得到与多个参数相应的多个测量数据;
S32、存储所述测量数据,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测量数据是否符合规范,以得到测量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S1步骤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确认所述连接线的种类,以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相应的测量规范。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载入单元,用于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
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入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测量装置中运行的测量程序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其中,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分别独立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发单元用于:
将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连接所述测量装置;
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单元通过切换单元自动控制测量开关,逐一地对每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每对导线均得到与多个参数相对应的多个测量数据;且所述测量单元还将所述测量数据存储与存储单元,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测量数据是否符合规范,以得到测量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一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用于:
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确认所述连接线的种类,以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及相应的测量规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自动的连接线测量,从而大大缩短测量时间并提升产线的工作效率,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线的产品测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S2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图1中S3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图1中S1步骤前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线自动测量装置的各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包括:
S1、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优选地,所述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可指导所述测量装置按照预设的程序对所述连接线进行测量,例如阻抗(Impedance)、对内时滞(Intra-Pair Skew)、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反射损耗(Return Loss)、近端串音(Near-End Crosstalk)等;所述测量规范可为达标要求的标准系数,如阈值,区间等,其可用于和测量得出的数据作比较,以判定连接线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当然,根据待测量的连接线种类的不同,所对应的测量规范的标准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其中,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具体为:通过所述测量装置中运行的测量程序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在测量装置中预先设置好基础的测量程序,该测量程序可自动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其中,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分别独立存储,即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可分别存储于相同或不同的存储装置中,该存储装置可为数据库或光盘,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只单独修改或调整所述设定参数,而不会对所述测量程序造成影响,提升所述测量装置的方便性。
S2、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S2步骤具体包括:
S21、将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连接所述测量装置;优选地,可自动地将所述待测量的连接线中的多对线电连接至所述的测量装置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对某个连接线自动测量工作之后,系统还会自动断开此连接线与所述测量装置之间的电连接,以确保后续的其他连接线自动测量,使得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
S22、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优选地,每一个连接线都设有对应该连接线的唯一的标识,在该步骤中,所述测量装置可自动扫描待测连接线上代表其身份信息的标识,以自动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在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可采用条形码或RFID的方式,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连接线的ID信息;
S23、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以完成上述身份信息的识别为触发信号,所述测量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
S3、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该步骤S3具体包括:
S31、自动控制测量开关,逐一地对每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每对导线均得到与多个参数相应的多个测量数据;其中,测量装置会根据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所需的测量开关,例如高频开关等,先对所述连接线中的一对导线输入测量信号,测量这对导线的各个参数,如:阻抗(Impedance)、差分对内时滞(Intra-Pair Skew)、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反射损耗(Return Loss)、近端串音(Near-End Crosstalk)等,待该导线的各个参数测量完毕后,通过所述测量开关自动切换至另一对导线,并输入测量信号,测量这对导线的各个参数……直至测量完成最后一对导线的各个参数。其避免了人工切换测量的负担,进而大幅缩短了测量时间。
S32、存储所述测量数据,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测量数据是否符合规范,以得到测量结果。在测量出一条连接线的对应的测量数据后会在存储单元中自动保存所述测量数据,并将其与载入的测量规范比对,判断该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例如:所述测量规范中对某一参数的判断标准可以设为一个区间,若所测得的资料都在所述区间内,则认为该参数符合规范;相反地,若测量数据在所述区间外,则可认为该参数不符合规范。在对当前测量的连接线的所有参数进行判断后,只有所有参数都符合规范,才认为该连接线是符合规范的产品。优选地,可在判断该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后,自动生成测量报告和/或统计资料,并将所述测量报告和/或统计资料存储和/或发送,以便管理者或技术人员查阅分析,从而实时掌握产品合格率和不合格因素。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优选地,每一个连接线都设有对应该连接线的唯一的标识,在该步骤中,所述测量装置可自动扫描待测连接线上代表其身份信息的标识,以自动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在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可采用条形码或RFID的方式,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连接线的ID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确认所述连接线的种类,以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及相应的测量规范。优选地,在所述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通过连接线身份信息查询连接线种类的索引,通过查询该索引,可匹配到与获取到的连接线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连接线种类,例如获取到的连接线身份信息为01,通过01查询所述索引,则可得到与01相应的连接线种类:USB。
此步骤可自动确认所述待测量连接线的种类,以便S1步骤中载入与所述连接线的种类相对应的测量规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均为系统自动控制完成,无需手工操作。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线自动测量装置包括:
载入单元101:用于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优选地,所述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可指导所述测量装置按照预设的程序对所述连接线进行测量,例如阻抗(Impedance)、对内时滞(Intra-Pair Skew)、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反射损耗(Return Loss)、近端串音(Near-End Crosstalk)等;所述测量规范可为达标要求的标准系数,如阈值,区间等,其可用于和测量得出的数据作比较,以判定连接线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当然,根据待测量的连接线种类的不同,所对应的测量规范的标准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其中,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具体为:通过所述测量装置中运行的测量程序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在测量装置中预先设置好基础的测量程序,该测量程序可自动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其中,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分别独立存储,即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可分别存储于相同或不同的存储装置中,该存储装置可为数据库或光盘,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只单独修改或调整所述设定参数,而不会对所述测量程序造成影响,提升所述测量装置的方便性。
触发单元102:用于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优选地,所述触发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连接所述测量装置;优选地,可自动地将所述待测量的连接线中的多对线电连接至所述的测量装置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对某个连接线自动测量工作之后,系统还会自动断开此连接线与所述测量装置之间的电连接,以确保后续的其他连接线自动测量,使得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
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优选地,每一个连接线都设有对应该连接线的唯一的标识,在该步骤中,所述测量装置可自动扫描待测连接线上代表其身份信息的标识,以自动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在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可采用条形码或RFID的方式,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连接线的ID信息;
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以完成上述身份信息的识别为触发信号,所述测量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
测量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其中,所述测量单元103可通过切换单元104自动控制测量开关,逐一地对每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每对导线均得到与多个参数相应的多个测量数据;其中,测量装置会根据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所需的测量开关,例如高频开关等,先对所述连接线中的一对导线输入测量信号,测量这对导线的各个参数,如:阻抗(Impedance)、差分对内时滞(Intra-Pair Skew)、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反射损耗(Return Loss)、近端串音(Near-End Crosstalk)等,待该导线的各个参数测量完毕后,通过所述测量开关自动切换至另一对导线,并输入测量信号,测量这对导线的各个参数……直至测量完成最后一对导线的各个参数。其避免了人工切换测量的负担,进而大幅缩短了测量时间。
并且,所述测量单元还可将所述测量数据存储与存储单元105中,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测量数据是否符合规范,以得到测量结果。在测量出一条连接线的对应的测量数据后会在存储单元中自动保存所述测量数据,并将其与载入的测量规范比对,判断该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例如:所述测量规范中对某一参数的判断标准可以设为一个区间,若所测得的资料都在所述区间内,则认为该参数符合规范;相反地,若测量数据在所述区间外,则可认为该参数不符合规范。在对当前测量的连接线的所有参数进行判断后,只有所有参数都符合规范,才认为该连接线是符合规范的产品。优选地,可在判断该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后,自动生成测量报告和/或统计资料,并将所述测量报告和/或统计资料存储和/或发送,以便管理者或技术人员查阅分析,从而实时掌握产品合格率和不合格因素。
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一识别单元100:
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优选地,每一个连接线都设有对应该连接线的唯一的标识,在该步骤中,所述测量装置可自动扫描待测连接线上代表其身份信息的标识,以自动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在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可采用条形码或RFID的方式,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连接线的ID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确认所述连接线的种类,以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及相应的测量规范。优选地,在所述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通过连接线身份信息查询连接线种类的索引,通过查询该索引,可匹配到与获取到的连接线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连接线种类,例如获取到的连接线身份信息为01,通过01查询所述索引,则可得到与01相应的连接线种类:USB。
此单元可自动确认所述待测量连接线的种类,以便载入单元中载入与所述连接线的种类相对应的测量规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均为系统自动控制完成,无需手工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其能够实现全自动的连接线质量测量,从而大大缩短测量时间并提升产线的工作效率,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线的产品测量需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盘、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或者实施方式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程序设计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单元。一般地,程序单元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路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单元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
S2、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
S3、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测量装置中运行的测量程序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其中,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分别独立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具体包括:
S21、将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连接所述测量装置;
S22、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S23、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
S31、自动控制测量开关,逐一地对每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每对导线均得到与多个参数相应的多个测量数据;
S32、存储所述测量数据,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测量数据是否符合规范,以得到测量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确认所述连接线的种类,以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相应的测量规范。
6.一种连接线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载入单元,用于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参数及所述连接线相对应的测量规范;
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开始测量的触发信号;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参数自动控制测量信号,逐一测量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连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入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测量装置中运行的测量程序载入所述设定参数,其中,所述测量程序和所述设定参数分别独立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用于:
将所述连接线中的多对导线连接所述测量装置;
所述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开始测量所述连接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通过切换单元自动控制测量开关,逐一地对每对导线进行多个参数的测量,每对导线均得到与多个参数相对应的多个测量数据;且所述测量单元还将所述测量数据存储与存储单元,并根据所述测量规范判断所述测量数据是否符合规范,以得到测量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一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用于:
获取所述连接线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查询结果确认所述连接线的种类,以载入测量装置的设定及相应的测量规范。
CN201110265360.0A 2011-09-08 2011-09-08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8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5360.0A CN102998541B (zh) 2011-09-08 2011-09-08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3/301,770 US20130066580A1 (en) 2011-09-08 2011-11-21 Automatic meas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onnecting lin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5360.0A CN102998541B (zh) 2011-09-08 2011-09-08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541A true CN102998541A (zh) 2013-03-27
CN102998541B CN102998541B (zh) 2015-04-15

Family

ID=4783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53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8541B (zh) 2011-09-08 2011-09-08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6580A1 (zh)
CN (1) CN1029985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3707A (zh) * 2022-12-01 2023-04-04 苏州连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位监测的连接线生产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038A (zh) * 2009-07-02 2011-01-0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智能多芯电缆线束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16602A1 (de) * 2002-04-15 2003-10-3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Optimierung von compilergeneriertem Programmcode
US8963689B2 (en) * 2007-07-18 2015-02-24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Cable ID using RFID devices
US8850104B2 (en) * 2011-03-21 2014-09-30 Apple Inc. Independent management of data and parity logical block addresses
US9250283B2 (en) * 2011-06-17 2016-02-02 Psiber Data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esting of an electric cable harnes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038A (zh) * 2009-07-02 2011-01-0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智能多芯电缆线束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3707A (zh) * 2022-12-01 2023-04-04 苏州连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位监测的连接线生产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903707B (zh) * 2022-12-01 2024-02-06 苏州连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位监测的连接线生产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541B (zh) 2015-04-15
US20130066580A1 (en)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1201B (zh)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1290338B (zh) 控制电缆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CN104267715A (zh) 车载电子控制单元lin总线通信自动化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08508477B (zh)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CN204116942U (zh) 车载电子控制单元lin总线通信自动化测试装置
CN105405442A (zh) 语音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493669A (zh) 网络资源清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4649868U (zh) 低压带电电缆线对核查仪
CN108667082B (zh) 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46856B (zh) 一种滤波器集成测试系统
CN103605814A (zh) 一种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652137B (zh) 一种变电站在线监测诊断模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998541A (zh) 连接线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177882A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远程语音播放系统
CN112737124A (zh) 一种电力设备监测终端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8898201B (zh) 太阳能组件的信息关联系统和方法
CN102098533A (zh) 实现电视板卡与显示屏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电视板卡
CN105488129A (zh) 建立数据解析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07458A (zh) 一种电子雷管快速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35890A (zh) 一种ems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3501049B (zh) 一种配电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370653B (zh) 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电力通信接口转换装置
CN109739807A (zh) 一种fpga模式选择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416189B (zh) 考虑拓扑结构和可视化预定值规划技术装置的方法
CN201226457Y (zh) 高压智能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4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AIWAN, CHINA TO: 215324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4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24 Kunshan Jinxi town route No. 851

Applicant after: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Lake Road, Neihu district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section of No. 252 2 floor

Applicant before: Chinese Taiwan luxshar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